導航:首頁 > 研究方法 > 古人的教學方法

古人的教學方法

發布時間:2022-01-11 11:00:02

Ⅰ 孔子常用的教學方法

孔子是中國古代偉大的教育家,他首創私塾,「有教無類」,加之學費又非常低廉(僅十條干肉),從而培養了大批的學生。孔子辦學,雖不曾將教育當作「產業」,但他一人招收的學生就達三千之多(這個數字在今天也是驚人的),而且學制也不限於四年,許多學生一旦及門,便終生接受其教誨。孔子死後,弟子代代相傳,不少都成為中國文化的精英,其影響一直達於當代,並遠播海外。可以說,在中國教育史上,還沒有哪一位偉人能和孔子相比,後世稱其為「大成至聖先師」,應是當之無愧的。 孔子在教育方面所取得的偉大成就,除了其人格的魅力,思想的精邃及知識的淵博外,也與他完美的教學方法是分不開的。具體說,孔子在教學方法上主要是善於處理六個方面的關系: 一是教與學的關系。在漢字中,「教」與「斆」(學)本是同源字,是同一事物緊密相關的兩個方面。《說文》:「教,上所施,下所效也。」可見,教是指教師與學生兩方面的活動。由「教」又孳生出一個「斆」字,《說文》雲:「斆,覺悟也,從教。」秦以後,斆寫作學。而所謂「覺悟」,也就是「上所施,下所效」的意思。用今天的話來說,教與學實是對立統一的辨證關系。因此,在教的同時,就應該顧及到學的方面,教師不能只顧自己念講義,而不去看學生「覺悟」了沒有。 應該說,在處理教與學的關系方面,孔子是充分體現了教學一體思想的。他對自己教學對象的學習和接受情況是完全掌握的。例如他整天和顏回講學,顏回卻從不提反對意見和疑問,像個愚人。但孔子知道,顏回「退而省其私,亦足以發,回也不愚」。〔1〕孔子也知道弟子們的悟性是有差別的,「回也聞一以知十,賜也聞一以知二」,〔2〕而能聽他說話始終不懈怠的,也就只有顏回一人。〔3〕 「回也其心三月不違仁」,〔4〕至於其他學生么,仁只是短時期偶然想起一下罷了。當然,學生一旦「覺悟」,孔子也能隨時察覺。如子貢「告諸往而知來者」,孔子便高興地說:「賜也,始可與言《詩》已矣!」〔5〕子貢從《詩經·衛風·碩人》對美女的描寫而聯想到禮樂的產生,孔子也興奮地說:「起予者商也!始可與言《詩》已矣。」 〔6〕 對於學生的性情稟賦和日常生活,孔子也了如指掌,不管別人問到哪一位弟子,他都能脫口而談。如季康子向他打問仲由、端木賜、冉求的情況,他不假思索便說「由也果」、「賜也達」、「求也藝」,〔7〕即子路果敢決斷,子貢通情達理、冉有多才多藝。他還說過「柴也愚,參也魯,師也辟,由也喭」的話,〔8〕意即高柴愚笨,曾參遲鈍,顓孫師偏激,仲由鹵莽,表現出對各位弟子習性的深知。對學生的課外生活,孔子也無不知曉。他不但知道顏回「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9〕而且還知道子貢不安本分,去囤積投機,猜測行情每每猜中,發了大財,即所謂「賜不受命,而貨殖焉,億則屢中」。〔10〕對一些身處逆境的學生孔子更是關懷備至。弟子公冶長含冤坐牢,孔子認為「非其罪也」,〔11〕並把女兒嫁給他。冉伯牛患了絕症,孔子親自看望,還來不及進屋便在窗外握著學生的手說:「斯人也而有斯疾也!」〔12〕連連嘆息。顏淵去世,孔子極其悲痛地說:「老天爺要我的命呀!老天爺要我的命呀!」別人勸其節哀,他說:「我不為這樣的人傷心,還為什麼人傷心呢!」〔13〕 正因為孔子既教書,又教人,將教與學融為一體,所以不但師生間關系和諧融洽,其教學質量也是很高的,「受業身通者七十有七人,皆異能之士也」,〔14〕對中國文化的傳播做出了傑出的貢獻。 二是「有教無類」與因材施教的關系。用今天的話來說,便是普遍性教育與針對性教育的關系。 首先,孔子是主張全民教育的,他明確提出「有教無類」,〔15〕即人人他都可以教育,沒有年齡、貧富、地域的區別。在孔門弟子中,既有小於夫子四歲的秦商、小於夫子六歲的顏由,也有小於夫子五十三歲的公孫龍(子石)、小於夫子五十四歲的叔仲會(子期),學生間的年齡差距達五十歲。甚至還有父子同列孔子之門者,如顏由、顏回父子,曾皙、曾參父子,都曾先後成為孔子的學生。從地域而言,孔子學生的來源除了齊、魯外,還有宋、衛、陳、蔡、秦、楚、吳、越等地,幾乎遍及全國。如子路是卞(屬衛)人,子貢、子夏、高柴是衛人,司馬耕是宋人,顓孫師(子張)是陳人,言偃是吳人,秦祖是秦人,公孫龍(子石)是楚人,漆雕開是蔡人。而且,學生的家庭出身及經濟狀況也各不一樣,其中既有魯大夫孟僖子之子孟懿子、衛將軍彌牟之子彌蘭,也有「賤人」出身的仲弓;有家累千金的子貢、乘肥馬衣輕裘的公西赤,也有居藜藿窮巷的原憲、身陷囹圄的公冶長 。以相貌論,有長得像孔子的有若,也有長不盈五尺的高柴、狀貌甚惡的澹臺滅明。凡此,孔子皆一視同仁,納為弟子。 其次,弟子入室後孔子又能根據他們的不同特點有針對性地進行教育,即所謂因材施教。孔子承認人的天賦稟性是有差別的,所以他的因材施教首先是根據人的資質和文化水平而定,即所謂「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16〕意思是說,中等水平以上的人,可以告訴他高深學問;中等水平以下的,不可以告訴他高深學問。有些弟子雖然人很聰明,但孔子也要等他們在某些方面有所「覺悟」之後,才開始給他們講授有關的學問。如孔子之為子貢、子夏講授《詩經》便是。至於日常授課,那更是具有極強的針對性。如同樣是問「仁」,針對不同的弟子,孔子便有不同的解答。顏淵問仁,孔子說「克己復禮為仁」; 〔17〕仲弓問仁,孔子說「己所不欲,勿施於人」;〔18〕司馬牛問仁,孔子說「仁者其言也訒」;〔19〕樊遲問仁,孔子說「居處恭,執事敬,與人忠」;〔20〕子貢問仁,孔子說「事其大夫之賢者,友其士之仁者」;〔21〕子張問仁,孔子說「能行五者(恭、寬、信、敏、惠)於天下為仁」。〔22〕為何會有如此不同的答案呢?主要是針對各人的不同特點而言的。顏淵、仲弓德行好,孔子就正面回答他們;司馬耕(子牛)「多言而躁」,〔23〕孔子就讓他說話遲鈍些(即訒);樊遲想學稼圃,孔子不贊同,就讓他注重禮義忠信;子貢好議論人,「喜揚人之美,不能匿人之過」,〔24〕孔子就讓他多向賢士大夫學習,以加強自身修養;子張欲求聞達干祿,孔子就讓他養成能行於天下的五種品德。夫子之用意,可謂深矣! 正是由於孔子既「有教無類」又因材施教,所以他不但有弟子三千,也培養出了一大批學有專長的傑出人才。如德行好的有顏淵、閔子騫、冉伯牛、仲弓,擅長言語交際的有宰我、子貢,善於辦理政事的有冉有、子路,熟悉古代文獻的有子游、子夏等。〔25〕這些人才既是孔子的高足,又是中國文化的精英。 三是學與思的關系。在這方面,孔子提出了一個著名的論點,即「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26〕意思是說,只讀書而不去思考就會受騙,只是空想而不去讀書便會缺乏信心。在孔子認為,學與思二者必須兼顧,不能有所偏廢,否則便很難學有所成。應該說這是古今有關學與思關系的最辯證、最正確的理解。 先說學。孔子是以《詩》、《書》、《易》、《禮》、《春秋》、《樂》六經為課本來教學生的,要提高學生的知識水平和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這些文獻是不能不讀的。所以孔子非常鼓勵學生讀書。例如他勸學生學習《詩經》時說:「小子何莫學夫詩?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邇之事父,遠之事君,多識於鳥獸草木之名。」〔27〕意思是說,讀《詩經》可以培養人的聯想力,可以提高對事物的觀察力,可以鍛煉合群性,可以學會諷刺的方法。運用其中的道理近可以事奉父母,遠可以服侍君王;而且還能多多認識鳥獸草木的名稱。在孔子眼中,《詩經》簡直就是一部網路全書。幾千年後,人們對《詩經》所進行的綜合研究,其開先河者便是孔子。其它各經在先秦來說也都是最重要的典籍。正如荀子在《勸學》中所說:「《禮》之敬文也,《樂》之中和也,《詩》、《書》之博也,《春秋》之微也,在天地之間者畢矣。」孔子還根據自己讀書的體會諄諄告誡學生,要「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28〕即通過學詩以使人振奮,通過習禮使人在社會上站得住,通 過音樂使所學得以完成。這與西人培根所說的「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靈秀,數學使人精細,物理學使人深沉,倫理學使人莊重,邏輯修辭則使人善變」,〔29〕可謂同得讀書之要妙。 再說思。孔子之「思」,一是要學生深入思考文獻的文化蘊含,不能只停留在表面的理解;二是要學生思考如何聯系實際,學以致用。例如,孔子曾多次同學生討論《詩經》,並談了自己的認識,他說:「《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30〕他認為《詩經》的文化精神就是思想純正。他還通過對《詩經》首篇《關睢》的分析來闡明這一觀點,說:「《關睢》,樂而不淫,哀而不傷。」〔31〕在他的啟發下。弟子們也紛紛談了對《詩經》有關篇章的理解,如子貢對「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句(《衛風·淇奧》)〔32〕的認識,子夏對「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為絢兮」句(《衛風·碩人》)〔33〕的認識,都能「舉一隅而以三隅反」。對《尚書》的研讀也是同樣。當子張談到《無逸》中所記載的殷高宗守孝,住在凶廬,三年不言一事時,孔子立即引導他說:「不僅殷高宗如此,古人都這樣,國君死了,繼承的君王皆三年不問政治,各部的官員聽命於宰相。」 〔34〕 而且,孔子還要求學生在理解文獻的基礎上,盡量將書本知識轉化為實際工作的能力。這也是「思」的一個重要方面。他告誡弟子:「誦《詩》三百,授之以政,不達;使於四方,不能專對;雖多,亦奚以為?」 〔35〕意思是說,雖然熟讀《詩經》三百篇,但交給他政治任務卻辦不通,讓他出使外國又不能獨立地去談判,這樣的人即使書讀得再多,又有什麼用處? 總之,在孔子認為,「終日不食,終日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36〕而只學不思,又會被古人牽著鼻子走,即孟子所說的「盡信《書》則不如無《書》。」 〔37〕所以只有學而思,思而學,學思結合,才是唯一正確的讀書方法。 四是溫故與知新的關系。孔子說:「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38〕這里含有兩方面的意思:一,復習舊的功課,便可以幫助理解新的內容,因為學習總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二,「溫故」也指對已有知識和前人研究成果的掌握,「知新」則指新的發現和新的見解。孔子認為,只有教育學生全面了解某一學科的基礎知識和學術進展情況,用今天的話來說便是要「進到學術前沿」,才能在此基礎上有所發現,有所創新。這在今天,也仍不失為治學的至理名言。誰違背了它,都會受到懲罰。那些基礎不牢便急於創立新說的人,要麼其結論如空中樓閣,一推便倒;要麼就是重復別人舊說,造成浪費。近年來學術研究上所出現的低水平重復問題,究其實,正是違背了孔子的這一教導。 孔子自己則為後人樹立了一個「溫故而知新」的榜樣。例如,當子張問他十世以後之禮是否可以預知時,他便說道:「殷朝沿襲夏朝的禮儀制度,所廢除的,所增加的,是可以知道的;周朝沿襲殷朝的禮儀制度,所廢除的,所增加的,也是可以知道的。那麼假定有繼承周朝而當政的,就是此後一百代,也是可以預先知道的。」〔39〕熟悉歷代禮制的損益情況便可以知道未來禮制的演變,這便是孔子「溫故而知新」方法在禮制研究上的具體運用。 而如何「溫故而知新」呢?孔子強調「學而時習之」,〔40〕即要經常地溫習和實習,因為有些課程如「禮」(各種儀節)、「樂」(音樂)、「射」(射箭)、「御」(駕車)等,也是需要實習的。在不間斷的溫習中鞏固和創新,這便是孔子教學生的基本治學方法。用孔子弟子子夏的體會來說就是,「日知其所亡,月無忘其所能」,〔41〕即每天知道所未知的,每月復習所已能的。 五是講授與答疑的關系。孔子教學,主要是大班授課與個別輔導答疑兩種形式。在講授中,孔子總是盡可能多的教給學生一些知識,而對於自己還沒有搞懂的事情,則輕易不下結論,寧肯存疑,這便是孔子在教學上所一貫主張的「多聞闕疑」〔42〕原則。 據《論語·述而》所記,孔子主要以「文、行、忠、信」四種內容教學生。其所謂「文」即歷代文獻,所謂「行」即包括射、御、數等在內的社會實踐。孔子在授課時,不但做到了「誨人不倦」,而且也能毫無保留。他曾對學生說:「你們這些學生以為我有所隱瞞嗎?我對你們是沒有隱瞞的。我沒有一點不向你們公開,這就是我孔丘的為人。」〔43〕他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即使「厄於陳蔡」,他的心中也仍然想著那些尚留在老家的學生們,急著要回去給他們上課,並不時地念叨著:「歸與!歸與!吾黨之小子狂簡,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44〕 在輔導答疑方面,孔子更體現了中國傳統的教學方法。《禮記·學記》雲:「善待問者如撞鍾,叩之以小者則小鳴,叩之以大者則大鳴;待其從容,然後盡其聲。」孔子就是小叩小鳴、大叩大鳴的。這樣的例子在《論語》中幾乎隨處可見。如孔子到了衛國,冉有替他駕車,孔子邊走邊說:「好稠密的人口!」冉有接著問道:「人口已經眾多了,又該怎麼辦呢?」孔子說:「讓他們富裕起來。」冉有又問:「富裕之後又該怎麼辦?」孔子說:「教育他們。」〔45〕隨著冉有提問的不斷升級,孔子的回答也越來越深刻。再如子貢請問怎樣才可以叫做「士」,孔子說「行己有恥,使於四方,不辱君命。可謂士矣。」子貢請問次一等的要求,孔子說:「宗族稱孝焉,鄉黨稱弟焉。」子貢又問再次一等的,孔子說:「言必信,行必果。」最後當子貢問到「今之從政者何如」時,孔子便直截了當地說出了自己的看法:「噫!斗筲之人,何足算也!」〔46〕真是越提問到最後,回答便越加精彩。 當然,孔子對於自己沒有研究的問題也決不會強不知以為知的。他嚴格遵守「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的原則。他說:「有的人不懂裝懂,我是沒有這種毛病的。」〔47〕例如當樊遲向他請教有關種地和種菜的事情時,他便很坦率地說「吾不如老農」、「吾不如老圃」。〔48〕再如衛靈公請教有關軍隊布列之法,孔子也直言不諱地回答說:「俎豆之事,則嘗聞之矣;軍旅之事,未之學也。」〔49〕 而尤值得稱道的是,孔子無論上課還是答疑,都非常注意方式方法,循循善誘,從而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學到了知識,懂得了深奧的道理。如一次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等侍坐,孔子先是和藹地啟發他們談了各自的抱負和志願,然後再加以點評,並提出自己的意見。這樣,弟子們不但了解了老師的志願,也懂得了為國以禮、為人要謙遜的道理。而對於「其言不讓」的子路,孔子雖不贊成他的自負和粗率,但出於愛心,也僅是微微一笑,而讓學生自己去覺悟罷了。〔50〕 六是言傳與身教的關系。孔子在教學中既重言傳,又重身教,他將這兩者結合的完美無缺。 首先,孔子既以學問教人,又以道德教人,並在人格上給學生樹立了一個光輝的典範。孔子說:「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51〕他將莊重的人格、威嚴的儀表與學習的能否鞏固聯系在一起。而如何做到威嚴而不兇猛呢?孔子說:「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視,儼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52〕在學生的心目中,孔子也確實是既威嚴肅穆而又溫厚可親的。學生們說他「溫而厲,威而不猛,恭而安」〔53〕子夏更稱孔子有三變:「望之儼然,即之也溫,聽其言也厲。」〔54〕 其次,在治學方面,孔子也處處以身作則。他沒有「意」、「必」、「固」、「我」的毛病,〔55〕常能聞善而從。他雖然學問淵博,但還是堅持「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56〕他入太廟,也總是「每事問」,〔57〕虛心向別人請教。他還曾向老子問禮,向郯子問官,向萇弘問樂,向師襄學琴。直到晚年,他仍是學而不厭,不知老之將至,「讀《易》,韋編三絕」。〔58〕孔子這種好學的精神也深深地感染了他的學生們,我們看《論語》中所記,凡孔門弟子相聚,幾乎都是在探討學問,有些已經肄業的學生也仍然不時地來向孔子請教問題。 再次,孔子與學生之間始終都保持著一種親密無間的關系,這既有利於身教,也利於言教。學生可以「當仁不讓於師」,向孔子提出不同意見,甚至是尖銳批評。如孔子去見衛靈公夫人南子,子路不滿之色便溢於言表,逼得孔子連連向天發誓:「予所否者,天厭之!天厭之!」〔59〕孔子有時也同學生們開開玩笑,調侃幾句。如一次孔子來到子游作縣長的武城,聞弦歌之聲,便莞爾而笑曰:「割雞焉用牛刀?」意思是說,治理這樣一個小地方,用得著教育嗎?不料子游馬上就把老師的話頂了回去,說:「以前我聽老師說過,作官的學習了就會有仁愛之心,老百姓學習了就容易聽指揮。」於是孔子趕緊說道:「弟子們,言偃(子游)的話是對的,我剛才的那句話不過是同他開了個玩笑罷了。」〔60〕在其樂融融的氣氛中,學生們既感受到了夫子的和藹可親,又再一次地聆聽了老師的教誨。 總之,正是由於孔子正確地處理了以上六個方面的關系,所以他在創立私塾的同時,也在教學方法上為後世樹立了典範。而這些教學方法在經過了兩千多年的檢驗後,直到今天也仍然是值得我們借鑒的。

Ⅱ 四書五經指的是什麼古人是怎麼教學的

四書五經」是四書和五經的合稱,是中國儒家的經典書籍。四書是指《論語》、《孟子》、《大學》和《中庸》;而五經是指《詩經》、《尚書》、《禮記》、《周易》、《春秋》,簡稱為「詩、書、禮、易、春秋」,其實本來應該有六經,還有一本《樂經》,合稱「詩、書、禮、樂、易、春秋」,但後來亡於秦末戰火,只剩下五經。「四書五經」是南宋以後儒學的基本書目,儒生學子的必讀書。「四書五經」包括文學、史學、社會學,心理學等方面的學科內容,涉及到中國社會政治制度、統治基礎、軍事斗爭、文學藝術等廣泛而豐富的內容。表達了儒家思想的基本方法與中心體系,其內容構成了儒家這一三千年來中國社會主流同志思想的精華與真諦。

Ⅲ 古代教學最重要的是什麼

中國古代的教育中,並無獨立的語文課程。語文教學是與政治、經濟、歷史、哲學、倫理學以及自然科學的教育等融為一體的。但古代教育教學中那些具有人文性、工具性及基礎地位的部分內容,已綻露出語文課程的萌芽。中國古代在語文教學和學習中,也積累了大量經驗,同時,也出現了一些問題和弊端。

一、古代語文課程與教學的內容

課程作為教育內部結構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的發展變化與社會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有著密切的聯系。因此,中國古代社會形態下的各種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在中國古代課程的內容等方面都有鮮明的反映。

中國古代教育有三種表現形式:原始社會教育、奴隸社會教育和封建社會教育。

原始社會,生產力水平低下,社會生產、生活方式非常簡單。在這種情況下,原始社會教育沒有從社會生產勞動和生活中分離出來,因而也不可能有嚴格意義上的課程。但原始社會課程內容卻存在,語文課程與教學的內容也已存在。比如:原始的宗教祭祀、原始藝術(歌唱、繪飾、雕刻等)、原始記事(物件記事、符號記事、圖畫記事)、倫理道德觀念的教育中,都有不少語文課程與教學的內容,原始人群在生產勞動、生活之中口頭創作出來的古代神話故事,如精衛填海、女媧補天、後羿射日等,一直是我國語文課程與教學的傳統教學內容。

奴隸社會,生產力水平有了進一步提高,出現了體力勞動和腦力勞動的分離,教育也從社會生產勞動和生活中分離出來,成為相對獨立的社會組織。中國奴隸社會的學校教育,在教育內容上具有共同性,即以「六藝」(禮、樂、射、御、書、數)為基本教育內容。其中「禮」、「樂」、「書」中包含著相當多的語文課程與教學的內容。

封建社會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呈現出新的特徵。封建經濟制度的基本特徵是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而封建的政治制度表現為專制主義的特點,隨著封建社會生產力和政治經濟的發展,中國封建社會的科學文化也有了很大的發展,封建統治者不僅在政治上實行專制主義,在文化教育上也實行專制主義政策。所有這一切,在中國封建社會課程上都有明顯的反映,突出表現在:課程與教學的內容以儒家經學典籍為主,主體是「五經」。

和原始社會、奴隸社會的語文課程與教學相比,中國封建社會的語文課程與教學歷時最長,流傳最廣,影響最大,也最具特色。其基本特點是:先教學蒙學讀物(影響最大的是「三、百、千、千」),集中識字;然後學習以《五經》、《四書》為主體的儒家經典;以文選作為補充讀物和寫作範本。

(一)「三、百、千、千」

我國古代流傳的、最著名的蒙學讀物,即《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詩》,主要作用是集中識字。

1、《三字經》

相傳為宋代王應麟所編,該書言簡意賅,容量豐富,從教學的重要性,談到封建禮教的基本綱領,進而介紹名物常識、讀書次序、歷史知識、勤勉好學的範例等。在編制方面,採用三字一句,壓韻成文,讀起來琅琅上口,很有特色。該書在海內外廣為流傳,影響很大。

2、《百家姓》

相傳為北宋人所編。全書集姓氏400餘個,每四字組為四言韻語,文中字與字之間並無聯系,但因句句押韻,讀來和諧流暢,易於記誦。

3、《千字文》

相傳為南朝梁周興嗣所著,其內容包括天文、博物、歷史、人倫、教育、生活各方面。全書對仗工整,押韻自然,四字一句共250句,恰為千字,字均拓取王羲之手書。

4、《千家詩》

作為蒙學詩歌讀本的《千家詩》是在南宋劉克庄編選的《千家詩》基礎上選錄編訂的,流傳廣泛的有王回選注的《新鐫五言千家詩》和謝枋得選、王相注的《重訂千家詩》,後來把這兩種《千家詩》合二為一,共選出200餘首膾炙人口的名家名篇。

(二)「五經」、「四書」

中國古代封建社會教育,漢代以「五經」為課程,宋代以「四書」為課程。

1、「五經」

「五經」即《詩經》、《尚書》、《禮記》、《易經》、《春秋》的合稱(加上失傳的《樂經》,也稱「六經」)。自從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之後,孔子和「五經」成為神聖不可侵犯的聖人和經典,儒家思想成為中國古代社會的正統思想。「五經」的內容包含了古代政治、教育、文化、哲學、倫理等方面,在封建社會產生了巨大影響。

2、「四書」

「四書」是《大學》、《中庸》、《論語》、《孟子》四部著作的合稱。宋代朱熹撰寫了《四書章句集注》,「四書」之名始立,此後長期為封建政府科舉取士的考試用書。

「五經」、「四書」作為我國古代語文教材的典範,一直被沿用到清末。它們在思想內容方面,有積極作用,也有消極影響。但它們對我們整個漢語文教育的發展,卻具有不可磨滅的貢獻,對後世的政治、教育、哲學思想也產生了重大影響。

(三)文選讀本

文選讀本是我國古代用來進行讀寫訓練的主要教材。我國現存最早的詩文總集是南朝梁太子蕭統編的《文選》,又稱《昭明文選》。其後影響較大的還有宋代真德秀編的《文章正宗》,謝枋得編的《文章軌范》,清代吳楚材、吳調侯編的《古文觀止》,姚鼐編的《古文類辭篡》、孫洙編的《唐詩三百首》等。各類文選讀本,所選的大都是各個朝代的名家名篇,有利於學生閱讀和仿作習文。

二、古代語文課程與教學的經驗

我國古代語文教育在識字教學、閱讀教學和寫作教學等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這些經驗對於今天的語文課程與教學改革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

(一)識字教學

識字教學的經驗主要有5條。

1、集中識字,為讀寫打基礎。

漢字以象形為基礎的表意特點,決定了集中識字的必要性和可能性。集中識字階段的識字量以2000左右為宜(「三、百、千」三本書合起來,單字在2000字左右,剛好達到初級閱讀所需的基本識字量),主要是字形、字音教學,也要進行適當的寫字練習,字意教學要根據兒童的接受能力,以後可以結合閱讀教學進行鞏固,並逐步加深和擴大。

2、使用韻語和對偶,便於朗讀、記誦。

韻語和對偶的使用符合漢字和漢語的特點,「識字教學使用整齊的韻語,或者使用對偶,或者二者並用,是一個非常有效的辦法」,因為,使用整齊韻語,「念起來順口,聽起來悅耳,既合乎兒童興趣,又容易記憶」,使用對偶「從聲音上說,和諧順暢,讀來上口,聽來悅耳。從內容上說,或者連類而及,或者同類相比,或者義反相襯,給人的印象特別鮮明突出,容易聯想,容易記憶」[1]。

3、正確處理「文」與「道」的關系。

以倫理道德為基本教育內容,以孝悌為倫理道德基礎的教育,是整個中國封建社會教育的重要特點,這在識字教學中也得到了體現。如《三字經》中就有這樣的內容:「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為人子,方少時。親師友,習禮儀。」「香九齡,能溫席。孝於親,所當執。融四歲,能讓梨。弟於長,宜先知。」1944年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將《三字經》選作兒童道德叢書之一[2]。

4、聯系日常生活。

中國古代識字教學的內容注意與日常生活相聯系。明人呂坤在《社學要略》中介紹說:「初入社學,八歲以下者,先讀《三字經》,以習見聞;《百家姓》,以便日用;《千字文》,亦有義理。」「習見聞」、「便日用」、「有義理」,足見「三、百、千」等蒙學識字教材的內容與日常生活聯系密切,這也是「三、百、千、千」等蒙學讀物流傳於世,成為「恆用之書」的重要原因。

5、激發兒童的興趣。

兒童喜愛聽故事、喜愛看圖畫,喜愛大聲朗誦,適應兒童的這些特點,古代蒙學識字教材中編入簡短的故事、淺顯的詩歌,有時配以插圖,以激發兒童的學習興趣。例如蒙學讀物中的孔融讓梨、磨杵成針、擊瓮出兒等故事,明清時期蒙學的「歌詩」課程,不僅能教學識字,而且能陶冶情操、培養情趣,樹立志向,促進智力和語言發展。

(二)閱讀教學

閱讀教學方面的經驗主要有:

1、熟讀精思博覽

我國古代的語文教育十分重視熟讀文本,熟讀又以誦讀為基礎。朱熹在《朱子童蒙須知》中說:「凡讀書……須要讀得字字響亮,不可誤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牽強暗記,只要是多誦數遍,自然上口,久遠不忘。古人雲:『讀書千遍,其義自見。』謂讀得熟則不待解說自曉其義也。」通過誦讀、熟讀,不僅容易形成語感,而且有助於記憶理解。

讀和思的關系十分密切,所謂「讀而未曉則思,思而未曉則讀」。唐彪在《讀書作文譜》中也談到他的體會:「讀書須將本文讀熟,字字咀嚼令有味。理會不得處,且宜深思;思之不得,然後將注腳看,始有益。」在熟讀的基礎上精思,方能有所感悟。

在提倡熟讀、精思的同時,古代語文教育也主張廣泛涉獵,並不僅僅局限在「三、百、千、千」和「四書」、「五經」的狹小范圍里。很多有識之士提出要廣泛讀書、接觸社會,即「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許多人還認為廣泛涉獵即可學會作文,古人所說的「觀千劍則曉劍,讀千賦則善賦」就是這個意思。

2、評點法

對文章進行「圈點」、「評注」,是古代閱讀教學的主要方式。「圈點」是指在閱讀時給字句畫上符號。「評注」是把對內容和文字的評論寫在正文旁或行間。使用此法,對指導學生自讀,培養學生自學能力大有益處,也有助於培養學生細心閱讀、讀思結合的良好習慣。

(三)寫作教學

1、注重基本功訓練。

「蒙學教文,注重錘字、煉句、布局、謀篇等項基礎練習,不盡是籠統地一篇一篇寫去。」[3]蒙學寫作練習,注重進行分解練習。作詩之前,往往要先練屬對,先是「一字對」,漸增至二字三字,直到十一字。寫議論文,往往要先練習寫段落,先練習寫「破題」,然後練習寫「承題」,直至整篇的文章。盡管格律化、公式化對寫作來說是不足取的,但基本功訓練扎實,可謂古代寫作教學的長處。在寫作訓練中,從單項訓練開始,漸至整篇作文的訓練,也體現了寫作教學的一般規律。

2、多讀多寫多改

我國古代有「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4],「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寫詩也會吟」、「勞於讀書,逸於作文」[5]的說法,十分重視「多讀」對寫作的作用,把「讀」視為「寫」的重要條件,符合語文教學的規律。但讀不能代替寫,文章的功夫要靠多寫才能練就。古代流傳著「讀十篇,不如做一篇」的諺語,還流傳著「多讀,乃借人之工夫,多做乃切實求己工夫,其益相去遠也」[6]。古代的寫作教學,基本上體現了這一原則。

我國古代的語文課程與教學一貫有精於改文的傳統,頗有可取之處,概其要點如下:其一,先生改文要「隨其立意而改之」,[7]避免沮挫學生的才思。其二,批改要精當,「唯可改之處,宜細小筆削,令有點鐵成金之妙,斯善矣」。[8]其三,要教學生懂得改文之方。

3、作文從模仿入手

朱熹曾說過:「古人作文作詩,多是模仿前人而作文。益學之既久,自然純熟。」[9]這是對前人寫作經驗的總結,也反映了宋代對寫作規律的一般認識。實踐證明,人們練習寫作都是要經過模仿,而後才有創新。

4、先放後收

「先放後收」是歷代學者主張的寫作指導原則。蘇軾說:「凡文字少中時須令氣象崢嶸,采色絢爛,漸熟乃造平淡。其實不是平淡,乃絢爛之極也。」[10]謝枋得也主張:「凡學文,初要膽大,終要心小——由粗入細,由俗入雅,由繁入簡,由豪盪入純粹。……初學熟之,開廣其胸襟,發舒其志氣,但見文之易,不見文之難,必能放言高論,筆端不窘束矣。」[11]

三、古代語文課程與教學的主要問題和弊端

中國古代語文課程與教學存在著三大問題和四大弊端。

(一)古代語文課程與教學的三大問題

1、語文教學的性質和目的問題。

我國古代的語文教育基本上是以儒家思想為指導思想的,儒家思想始終把道德教育放在首位,例如《大學》中說:「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學記》中說:「建國君民,教學為先」,「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學乎?」語文教育成了統治階級進行政治教育、道德教育的工具。科舉取士制度推行以後,全國士子趨向科舉,語文教育逐漸變成了科舉考試的附庸。

2、教學內容問題。

教學內容陳舊片面,主要為識字、讀古文、作古文,把古人作為學習的楷模,把古文作為學習的最高境界,窒息了青年的思維能力、想像能力和革新創造精神。引導人們向後看,而不是向前看。

3、教學方法問題。

教學方法死板、單一,只重整體感知,缺乏分析認識,只強調求同思維、單向思維,忽視求異思維、發散思維,只尊重維護作者權威,無視讀者理解的主動性、創造性。只聽任一條暗胡同里摸索,缺乏系統的讀寫理論指導,等等。

(二)古代語文課程與教學的四大弊端

1、脫離語言實際。

主要是脫離口頭語言實際,不重視聽話能力和說話能力的訓練。我國古代作為書面語言的文言文,兩漢之後就基本定型了,很少變化;而口頭語言則是一刻不停地發展著,變化著。所以二者的距離越拉越大。

2、脫離應用實際。

讀、寫大都與日常生活和實際應用無關。讀書皓首窮經,苦練八股,只為功名。這也使兒童視學舍如囹獄,視師長如寇讎。[元]虞韶編的《日紀故事》中有一則師生矛盾的故事:許衡年七八歲,受學鄉師,書過目輒不忘。一日,問於師曰:「讀書欲何為?」師曰:「應科第耳。」復曰:「如斯而已乎?」師大奇之,謂其父曰:「此兒穎悟非常,他日必有大過人者,不能為之師矣。」固辭而去。

3、忽視文學教育。

基礎教育並不是要把多數人培養成文學家,但要使人人都具有理解文學和欣賞文學的能力。當然,也不排除為具有文學天賦的學生奠定當文學家的基礎。這就要進行必要的文學知識和文學鑒賞的教育。這是語文教育的整體目標——培養聽說讀寫能力和高尚的思想情操的一部分,在語文美育方面起著重要作用。傳統語文教育在這方面也是非常欠缺的。

4、忽視知識教育。

我國有起源很早,很發達的文字學、訓詁學知識,但始終沒有建立起適宜於語文教學的知識體系。例如文章教育,曾經總結出一個「起——承——轉——合」帶有點規律性的模式,但很快就變成了僵死的八股文程式。人們反對八股,但又建立不起規范,就只能用「文無定法」來抵制規律性的知識,其實是很無力的。培養和提高讀寫能力的訓練,實際上成了一種可意會不可言傳的事。

Ⅳ 中國古代有哪些教育方法讓你感到由衷的佩服

近些年,教育問題一直被熱議。無論是家庭教育還是學校教育,都讓很多老師和家長感到頭痛。學習歷史的時候,我發現,在中國古代,有不少的教育方法非常好,值得我們學習借鑒。

孔子是非常優秀的老師,從他的身上我們可以學到很多非常好非常實用的教育方法。總結起來說其實就是要有針對性的教學、要教會學生思考而不只是教會他知識。

Ⅳ 小學古詩的教學方法

小學古詩的教學方法:第一,足夠的詞彙量,以及對這些詞彙的正確理解和正確使用。 語文詞彙散見於古今中外優秀的文學作品中。廣泛的閱讀和細心的積累可以提供幫助。 第二,精讀文章的能力。 讀一篇文章不僅僅要讀懂內容,還要讀懂文體、結構、技巧、主旨。不能總是讓自己成為讀者,而應該從創作者的角度去思考。作者說了什麼,他怎麼說的,他用了哪些技巧,他想表達他對於世界的什麼認識和觀點。 第三,對於古代語言和文化的基本了解。 掌握古代語言基本詞彙和特點,讀懂淺易的文言文,了解古代文化常識、古人的觀念和追求。既是對中國傳統文化傳承,也是對傳統文化的思考。追根溯源,才能傳承發展。 第四,在理解的基礎上,背誦足夠多的古詩文,對古代知名作家有基本的了解。 小學凡是要求背誦的古詩文最好能熟讀成誦,理解深刻,經久不忘。對於知名作家如李白、杜甫、白居易、蘇軾、王安石等最好能讀一下相關傳記。一方面有利於理解其作品,另一方面有利於理解古代社會和文化。 第五,觀察、體驗、閱讀、思考、表達是一體的。 沒有對生活的觀察和體驗不可能有對世界的感性認知,沒有廣泛的閱讀不可能加深對世界的理解。這里的廣泛閱讀不僅僅局限於文學作品,政治、經濟、軍事、社會、哲學、心理等方面的著作都可涉獵,他們不僅可以增廣見識,還能提供認識世界的不同角度,提供解決問題的不同思路。 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思考,是我們表達的基礎。沒有對這些問題的個性化思考就只會人雲亦雲。作文考試考查的不僅僅是語言表達能力,而是對整個語文能力的綜合考察。沒有體驗、閱讀、思考,空洞的表達是打動不了人心的。作文雖有技巧,但一切技巧的前提是實力的提升。

Ⅵ 古代老師是如何教學的

古代教育的授課方式,分這樣幾個步驟。

第一步,授書。這是從先生的角度來說的。從學生的角度,叫「上書」。因為學生要拿著書自己上到先生的桌子那裡,所以叫「上書」。授書(上書)又分三個小階段。

第一個階段叫「點書」,就是學生拿著書,翻到要學習的這一頁,教給先生。先生給他點出句讀。古代點句讀有專門的工具,比牙簽略粗略長一些,一般是木製、雞骨制、鐵制的,也有高端的象牙制的。一頭粗一頭細,兩頭都有一個圓圈。用它戳上印泥,往書中斷句的地方一蓋,就是一個圓圈,表示句讀。通常小圈表示逗號,大圈表示句號。也有小圈表示逗號和句號,大圈表示這個字用得好的。但一般評點精彩會用朱筆在字旁點一個點。點書這一節,如果學生年齡大,會句讀了,就會是自己點好給先生修改。

第二個階段,叫「讀書」,就是先生范讀,學生跟著讀。一句一句地模仿。我們采錄的情況,一般先生是讀三遍。也有讀六遍的,也有讀兩遍的。

第三個階段,教「講書」,就是先生要講解。講解簡單的、學生那個年齡段可以理解的意思,就是串講。尤為重要的,是講故事。

那麼一天授多少次書?一次授多少書?這些都是因人而異的。古代蒙館的學習時間,一般是一天2到4小時。學館的學習時間,一般是一天4到8小時。古代有很多「兒童十二時辰圖」之類的畫,看一看就可以發現,兒童除了吃飯睡覺,大部分時間是在嬉戲。學習上課的時間很少,作業也很少,或者沒有。在這幾小時的時間里,授多少書,由兒童自己決定。因為他上完了書,要回去背。背會了,要給老師檢查。什麼時候背會?只有他自己知道。他覺得背會了,就舉手告知先生,於是再次上去。所以是學生掌握著學習進度。

一次授書的內容並不多,像開蒙的時候,一般就是十個字左右,像「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就是一次授書的內容。到大一點,就到二三十個字。到學館,一次一般也不會超過一百字。一天上多少次書?我們采錄到的,最多的一位先生,是一天十次。他說,我小時候是神童啊,一天可以上到十回書啊。那麼別人呢?他說,一般也就三四次,也有甚至一天就一次的。可見,大概上午一次下午一次,或者上午兩次下午兩次,是比較正常的情況。一天的學習內容,在幾十字到一兩百字之間。這個進度,現在看起來好像很慢,可是您算算,這是每天新學的內容,就按一天一百字,一年就是三萬字,十二到十五年的私塾學習,就至少積累了三五十萬字。關鍵這些都是熟背的!除了學習新課,還要復習舊課。復習是每天都要進行的。

古代文人能背過多少字?一般在幾十萬字到幾百萬字之間。大家都聽說過茅盾能背《紅樓夢》吧?隨便打開一頁,他都能背下去。能背《紅樓夢》的不止他一個。《紅樓夢》一百萬字。這還是當玩的。真正要背過的,首推十三經。科舉要考的。八股文是從十三經中隨意抽取一個詞、一句話、一段文字,就以此為題作文。所以十三經都是要背過的。十三經多少字?據南宋鄭畊老統計,周易24207字,尚書25800字(近人黃侃除去偽古文,則17925字),毛詩39224字,周禮45806字,儀禮56115字,禮記99020字,左傳196845字(孔子春秋本文18000字),公羊傳(清閻若琚統計)44075字,穀梁傳(清閻若琚統計)41512字,論語13700字,孝經1903字,爾雅13113字,孟子34685字,大學1753字,中庸3568字,共計641326字。

背過這64萬字就可以進考場了嗎?當然不行。因為你還不會寫八股文呢。八股文是十三經為題,所以古代的高考復習資料叫「高頭講章」,就是把十三經的每句話都作題目,下面附上一篇典範八股文。

背過十三經,掌握高頭講章,就可以了嗎?還是不行。明清科舉雖然主考八股文,可不是不考詩詞文賦,況且詩詞文賦也是八股文的基礎。要掌握詩詞文賦,就要背過或熟讀楚辭、樂府、漢魏六朝賦、古詩、唐詩、宋詞、元曲、諸子百家、文選、古文觀止等等一系列詩文,字數也不在幾十萬以下。

這樣就可以了嗎?當然還是不行。沒有讀過《史記》算什麼文人?沒有讀過《資治通鑒》算什麼文人?所以還要讀史,好的也要背過。此外,天文地理、農業水利、醫卜數術、拳理兵書,都要涉獵。琴棋書畫、文武雙全,這才能算是個文人。所以說,古人文人能背過幾十萬字到幾百萬字,決非虛言。古代教育沒有課本,都是讀原著,整本讀。

第二步,是背書,學生下去自己復習。復習的內容不僅僅是典籍本身,還包括典籍的註疏,和老師的講解。

古人授課的第三步,叫復講。復講就是學生背好書後,舉手告知學生,於是再次上去先生那裡,要檢查。檢查通過,就可以再次上書,所以是學生決定著學習的進度。那麼什麼是復講呢?是不是老師再講一遍呢?不是。是學生講!老師剛才怎麼講給你的,請你再復述一遍。

什麼才叫真學到了本事?就是能講給別人聽。古代的兒童是從三歲就開始做這項訓練了。三四歲的時候,剛開蒙,老師教的東西很少很簡單,是他可以復講的。以後隨著年齡的增長,慢慢增加難度,但一直是他那個年齡可以承受的。

從授書,到背書,到復講,這樣就完成了一次課堂教學。於是再次授書。其實老師授課的時間不長,每個人一次授書也就是幾分鍾到十幾分鍾。一天下來,老師還有很多空閑時間,因為學生是自學為主的,老師只引導、點撥。這沒有什麼,只要從小形成習慣就好了。現在我們的教學,老師就是學生的學習保姆。不厭其煩地講啊講啊,學生都理解的,還在講,浪費時間,浪費老師的精力。學習的效果怎樣?

除了授課,還有復習,還有會講,還有考試。這些都是讀書的內容。除了讀書,還有別的學習內容,像習字、作文、唱歌、彈琴、跳舞、游戲、武術、農耕、下棋、學醫等等。復習,是每天都做的事情。不斷地滾動,不斷地重復。

會講,是討論課。出一個題,大家討論,檢驗學習成果,發表個人高見。切磋和討論,也是學習得真知,尤其是創新的重要途徑。《論語》「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篇」就是會講。會講最後,老師點評。

朱熹與張栻在嶽麓書院的會講,朱熹與陸九淵在鵝湖寺的會講,都是歷史上的著名盛事。史載,各地的學子們得到消息,紛紛騎著快馬從四面八方趕來聽講。路上的人流絡繹不絕,講堂內外圍得水泄不通。飲馬池的水一下就被學子們的馬喝光了。台上台下的辯論連續三晝夜不輟。

作者:徐健順,中央民族大學中文系副教授

Ⅶ 古人的學習方法有哪些值得借鑒之處

、讀准節奏,讀出文言韻味

1.師:好文不厭百回讀。請大家再讀課文,要求對照注釋讀准字音。

(生朗讀課文)

師:哪位同學來給大家朗讀一遍,看看你是否讀准了字音。

(一生范讀課文)

師:你覺得他讀得怎麼樣?

生:他注意到了關鍵字的讀音,音咬得很准。

師:你很會傾聽。你剛才說的「關鍵字」是哪些字?

生:第一則中的「說」同「悅」,故讀「」;第五則中的「女」同「汝」,故讀
「」。

師:你怎麼知道的?

生:下面注釋有。

師:藉助注釋讀准字音,好方法。這種用一個字來代替另一個字的文言現象叫做「通假」,大家只需了解即可。你能否再舉一例?

生:「讀書百遍,其義自見」中的「見」就是通「現」。

生:《童趣》中的「昂首觀之,項為之強」的「強」通「僵」。

(點評:根據學生的朗讀及評價歸納出了讀准字音的方法,對文言特殊現象的講解適可而止。)

師:好,大家不妨將剛才所說的這些關鍵字的讀音專門設置一個門類積累到你的讀書卡中去。剛才大家由一個例子聯想到其它,這種學習方法叫什麼?

生:舉一反三。

師:你知道是誰提出的嗎?

生:孔子。

(點評:適時引導學生做讀書卡,並及時讓學生歸納學習方法,師生互動,體現了教學機智。)

2.師:好,注意了平時的課外積累。孔子在本文中也提出了許多的學習秘訣,請大家細讀課文。要求讀准節奏,讀出文言的韻味。讀准了節奏,文言文就讀懂了一大半。大家可以四人為一小組互讀互評,將不太理解的字詞找出,抄寫到你的「難句理解」類讀書卡上,然後小組討論。讀書時看誰搖頭晃腦搖得好。

(生搖頭晃腦地讀)

師:有沒有小組解答不了的問題提出全班討論?

生:前七則比較好懂,第八則的含義我們這一組不太明確。

師:哪一組的同學來幫他們解決?最好能「授之以漁」。

生:曾子說「士人不可以不剛毅,因為他肩負著偉大的使命,路程又很遙遠。把實現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是很重大嗎?到死為止,不也很遙遠嗎?」。理解這一句話並不難。這一則中有一個關鍵詞「弘毅」,可用換字辦法來解釋,即「剛毅」「強毅」;有的可用加字辦法來解釋,如「任(任務)重(重大)而道(路程)遠(遙遠)。

師:請大家在理解了句意的基礎上齊讀這一則,讀准節奏。

(生齊讀第八則。)

(點評:通過理解文意讀准節奏,行之有效。在讀中做「難句理解」讀書卡,學生之間互問互答,並由學生自己交流解難方法。時時處處體現以學生為主體,學生是學習的主人。)

3.師:會總結的人一定是會學習的人,由「學會」走向「會學」,好。文言文的理解其實還可採取「會意」的方法,讀懂大意即可。不知大家發現了沒有,這一則中還有兩個詞語被作為成語保留在現代漢語中,是哪兩個?

生:任重道遠、死而後已。

師:像這類成語在《論語》中還有很多。除了這兩個,你還知道哪些呢?

生:溫故知新、見賢思齊。

生:學而不厭、循序漸進。

師:看來你的閱讀面很廣。有的同學已將這些成語寫在了讀書卡上。《論語》中的成語非常豐富,大家下課之後可設置一個「《論語》與成語」專題進行摘抄積累,豐富自己的語言倉庫。其實除了成語,還有許多的格言警句,至今膾炙人口。下面請就你最喜歡的幾則當堂背誦。看誰背得最多最快。要求背出文言文的韻味來。

(點評:成語是古今漢語的橋梁。通過對成語的摘抄,既走進了文言文,又增強了現代語的積累。)

4.(生背讀)

生:我最喜歡第一則。(生背誦「學而」章)

師:你為什麼喜歡這一則呢?簡要說明理由。

生:所謂「學習」就是既要「學」(學道理)又要「習」(練習、溫習),告訴了我們學習方法。

師:好比游泳,先學游泳知識,再下水實踐。談學習方法的還有哪幾則呢?

生:「溫故而知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師:關於學習態度的呢?

生:「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師:我們回頭再來看看關於孔子被那個七歲孩子攔路的故事,孔子慚愧地對學生說,「我不如他,他可以做我的老師啊!」你聯想到了文中的哪一句話呢?

生:「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生:我聯想到了「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師:兩位同學都讀得有節奏、有韻味,看來是真正理解了。不錯,這兩句講的都是隨時隨地要注意學習。那麼由這一句話我們又可以聯想到哪些成語呢?

生:取長補短。

生:不恥下問。

師:其他幾則,是關於哪些方面的呢?有沒有你喜歡的呢?

生:關於思想品德修養。我喜歡「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

師:由這一句你聯想到了哪句古詩呢?

生:「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師:剛才所背誦的這些格言警句,相信對每位同學無論是學習還是做人方面都有不少的啟示。關於這些格言警句你打算如何摘抄呢?

生:進行分類:學習態度類、學習方法類、思想品德修養類。

(點評:選擇自己所喜歡的格言警句當堂背誦,背出韻味,既加深了對這些語句的理解,又培養了學習文言文的語感,情感、態度及價值觀目標自然地得以實現。)

第二課時

四、讀後思辨,讀出個性化見解

師:在上一節課的自由背誦中每個人的喜好各不相同。因為每人的生活經歷不同,閱讀體驗自然也不可能相同。讀著你喜歡的語句,你是否讀出了一份智慧,讀出了一種個性呢?請大家再品讀這些語句,聯系你的生活體驗談談你的見解。

(生再讀、背課文。)

Ⅷ 古人在教學方法上給我們帶來的啟示是什麼

因材施教

有教無類

教學相長

溫故知新

Ⅸ 3.古詩教學常用的教學方法有哪些

古詩教學的常用方法

串講法。小學生學習古詩有一定困難,需要逐字逐句地串講,掃除語言障礙。一般詞句可啟發學生串講;古詩中的難點,如古今異義詞、通假字、詞類活用、省略句、倒裝句等,需要教師串講。翻譯法。一般來說,應採取直譯的方法,盡量保持原意和原句結構。這樣可培養學生准確理解古詩和准確表達思想的能力。具體翻譯的方法,有保留法、增補法、圖解法、移位法、替換法等等。朗讀法。古詩語言的美必須通過反復朗讀才能體會到,所以古詩教學宜採用以朗讀為主要手段的教學方法。教師在講解分析課文時,學生在回答問題時,在教學的各個環節,都要有表情地引讀課文。學生通過多次朗讀課文,可從詞語的上下聯系中「發現」某些詞語的意義,然後再進行具體分析和說明。想像法。詩歌是藉助想像創作的,教學時就要引導學生展開想像。其方法是,讓學生把詩的藝術形象和學生的生活經驗結合起來,進行形象思維。通過引導學生展開想像,進一步理解古詩內容,深入體會古詩意境之美。自覺法。對短小淺顯的古詩,可採用自覺法,即在教師指點下,讓學生自己動眼、動口、動腦、動手,讓學生口育心惟,獨立思考;讓學生自己探索知識的奧妙。這是培養學生自覺能力的有效方法。一般採用預習、練讀、理解、直譯、欣賞五個步驟進行教學。

朗讀品味。朗讀有教師范讀,學生個讀和師生齊讀等。古人雲:「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可見,朗讀的過程就是鑒賞的過程,朗讀的作用不可小覷。它是學習古詩有效的傳統好方法。鑒賞詩歌的第一步要認真朗讀品味,走好了這一步,才說得上第二步的分析鑒賞。古詩絕大多數都是合轍押韻的,讀起來朗朗上口,抑揚頓挫,本身具有一種音樂美,那麼,老師在引導學生討論賞析詩歌思想內容的同時,也就受到了如同音樂一般的熏陶。古詩又很講究音韻的平仄和諧,朗讀詩歌時節奏感很強,如同唱歌一樣聲情並茂。因此,教師在指導學生深情朗讀的時候,實際上也就進入了感受鑒賞的階段。當全班師生都搖頭晃腦的朗讀、沉浸在詩歌特有的意境中的時候,就說明初步的鑒賞已經產生了很好的效果。大家一起來探討吧。

(一)以讀促悟

以讀促悟指的是以讀圖為主讀詩為輔,讀生活貫穿於讀圖和讀詩之中。經過實踐,本人發現詩歌從讀圖入手,能夠讓學生更好的把握全詩的內容,更好的領會詩歌的精髓;再以讀詩為輔,在讀圖的基礎上,讓學生根據自己對詩歌的體會用自己的節奏讀出詩歌的韻律,在讀詩的過程中,學生可以用普通話,也可以在適當的時候運用家鄉話,只要他們能夠很好的把握詩歌中的韻味即可。而這些都是要建立在他們對生活的感悟上,所以在備課的時候一定要先好好地備一下學生,在必要的時刻還要好好的體驗一下農村生活,這樣能夠在授課的時候才能夠更好的引導學生。

(二)以演入境

傳統教學中的「演」就是主要是讓學生通過表演再現詩歌里所寫的全部內容,這樣的表演注重的是學生的模仿表演能力,學生表演得像就行了,但我們知道學生對詩歌的理解是帶著自己的個人體驗的,因而我們在古詩詞教學中的「演」應是指讓學生根據自己對詩歌的領會進行表演,從而表現出自己所理解的詩歌所要表達的情境,表演的時候學生可以就其中的某一方面進行表演,不一定要全部表演,這樣能夠讓學生各自發揮自己的長處。比如學生覺得詩歌中最主要的是主人公的心情,那麼學生可以加入現代的元素進行表演,不一定要回歸古代,回歸詩人當時的生活情境,這對於小學生來說確實是一個高難度的挑戰。既然生活在現代,我們為什麼不讓學生用現代的元素把詩歌的精華給表現出來呢?這樣更能夠激發學生的創新能力

(三)以找促思

「以找促思」其實就是要讓學生舉一反三,通過引導學生找相同主題的詩歌進行比較學習,促進他們深入思考,更好的把握詩歌主旨。這里的「找」不僅是指教師找還指學生的找。

(四)以評促升華

以評促升華主要是在學習古詩詞時讓學生對別人的觀點進行評價,在觀點的碰撞中加深對詩歌主題的理解。對他人的觀點、看法進行評價,表達自己的想法,這是一種心靈的訴說,而這正好是農村學生的最大弱點,因為他們不會評也不敢評,而這種評也是鄉村教師經常忽視的。

(五)以寫促悟

所謂「以寫促悟」是指教師在授完整首詩歌的時候,給一定的時間或布置課外作業讓學生以散文或者以現代詩的方式寫出自己對詩歌的理解感悟,從而促使學生更深入地理解詩歌思想內容和情感,而且能夠真正達到學以致用。實踐證明,這樣的寫作可以使學生更為深刻地理解詩歌主旨,更深入地感悟到古詩所蘊含的思想感情,而且對提高學生的寫作積極性、提高寫作能力也大有裨益。

(六)以唱促記

學習古詩應要熟讀成誦,但如何讓學生願意背且背得快呢?在教學實踐中發掘出了以唱促記的方法,就是用唱的方法記住詩歌。古代詩人作詩詞本就是吟詠而成的,郭沫若就說過:「中國的舊時對於古詩詞本來有朗吟的辦法,那是接近於唱,也可以說是無樂譜的自由唱。」在農村一個普遍現象就是孩子們只有在課堂上才講普通話,課外所講的每一句話都是家鄉語,還喜歡用家鄉語編寫一些膾炙人口的歌謠吟唱,因而教師可以藉助這一點,引導孩子們把需要背誦的古詩用本地農村的語言和格調編成可唱的民謠(可以請專門的音樂教師幫助學生編,也可以讓學生自己去編),這樣不僅能夠幫助學生更容易地記住詩歌,也能夠讓學生很好感受詩歌的韻味。

閱讀全文

與古人的教學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冬季養殖水質檢測方法 瀏覽:258
現代文閱讀加點詞作用方法和技巧 瀏覽:961
復雜實物圖的連接方法 瀏覽:77
如何控制切菜的長度的方法 瀏覽:836
創維電視軟體安裝方法 瀏覽:730
6snfc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419
企業績效分析方法 瀏覽:241
純音測聽檢測方法 瀏覽:303
分數乘法口算最簡單的方法 瀏覽:642
非事務方法中的資料庫連接 瀏覽:639
軸承拆解的方法傘形軸承怎麼拆 瀏覽:831
手機互聯使用方法視頻講解 瀏覽:105
釣魚方法大全圖片 瀏覽:878
嘀嗒車輛低於認證標准解決方法 瀏覽:5
奶療素怎麼使用方法 瀏覽:95
老銀子的鑒別方法 瀏覽:689
地皮菜的正確食用方法 瀏覽:849
風險控制開題報告研究方法 瀏覽:200
讓白膠快速凝固的方法 瀏覽:447
網路放大的連接方法有哪些 瀏覽: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