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研究方法 > 丹參酮測定方法研究

丹參酮測定方法研究

發布時間:2022-08-16 12:35:23

㈠ tovc檢測是什麼

tovc檢測:由於苯和苯系物是TVOC的重要組成,所以有些人只檢測TVOC,而不檢測苯,以及苯系物。

然而,也有隻檢測總苯,而不檢測TVOC,還有一些單位則兩者都檢測。這主要是取決於要求和條件。

檢測TVOC的技術設備要求較高,通常都採用氣相色譜法,但也有採用傅里葉變換紅外光譜法、熒光光譜法、離子色譜法和反射干涉光譜法等。

要想精確檢測室內TVOC含量,需要由專業人員使用專業儀器,而且由於TVOC是揮發性有機物的總體構成,檢測費用相對較高。如果不需要精確檢測,只是想知道家裡TVOC大致的含量,可以到網上或家居市場去購買家庭用的TVOC自測盒來檢測。

(1)丹參酮測定方法研究擴展閱讀:

tovc檢測指標:苯、甲苯、乙酸丁酯、乙苯、二甲苯、苯乙烯、正十一烷。

色譜柱:TVOC專用色譜柱 50m

柱溫:初溫50℃ 初時10min,5℃/min,終溫250℃,終時2min

載氣:氮氣0.05Mpa

汽化:220℃

檢測器:FID 250℃

去除tovc的方法:

防止TVOC的傷害,主要從源頭抓起,杜絕非環保建材;其次,常通風換氣,甚至加熱烘烤,使TVOC釋放加快;第三,放置活性炭,但活性炭的效果不明顯。第四,室內適當的養殖一些吊蘭等綠色植物,達到凈化室內空氣的效果。

植物源空氣凈化萜類化合物具有廣泛生物活性,但依賴植物體的傳統生產方式是推廣應用的瓶頸之一。採用合成生物學策略,創制微生物「細胞工廠」,有望為植物源萜類化合物低成本、可持續供給提供先進技術。

丹參酮為我國傳統中葯丹參的主要脂溶性活性成分,屬於松香烷類去甲二萜化合物。該研究組與中醫科學院中葯資源中心黃璐琦研究員課題組合作,前期構建了高產丹參酮合成前體次丹參酮二烯的酵母工程菌株(J. Am. Chem. Soc.,2012, 134(6): 3234)。

㈡ 最簡單的測試甲醛方法有哪些

可以去裝潢商店買個甲醛測試盒或者甲醛檢測儀。但依舊建議找專業人士測試,畢竟這樣較為准確。

甲醛檢測盒是一種能檢測甲醛含量的測試工具,用於消費者對生活環境可能受到的甲醛進行快速半定量體驗,可對甲醛污染程度進行判定。選擇甲醛檢測盒的時候一定要仔細對比。首先要選擇機器灌裝,避免手工作坊灌裝人為因素過多,檢測試劑用量不準確。直接造成檢測結果不準確。第二選擇加入了抗干擾劑的檢測盒,這樣可減少了乙醛、丙醛及二氧化硫對檢測結果的影響。

㈢ 用HPLC測口服液中丹參酮的ⅡA的含量,標准品和對照品怎麼配啊!萬分感謝!

先指出一個概念性的問題:
使用生化方法測定的叫標准品,目前國家規定的標准品共有15種,是大觀酶素、慶大黴素、太樂菌素、卡那黴素、紅黴素、絨促性素、吉他酶素、桿菌肽鋅、鹽酶素、合成縮宮素、林可酶素、鏈黴素、安普酶素、渡毛化苷G、新黴素。
使用化學方法測定的叫對照品,也就是一般上儀器的都叫對照品,國家規定的有107種,太多了不好打,例如有什麼嗎啡啊、阿莫西林、地塞米松、地西泮、土黴素,太多了不打了,總之就是按上面的原則分的:生化方法使用的叫標准品,化學方法的叫對照品!

所以這里應該配製的是丹參酮的ⅡA的對照品溶液。
先配製一定濃度的儲備液,如1 mg/ml,即10mg對照品溶解在10ml甲醇中。然後把此儲備液稀釋至系列濃度,如1/2 1/4 1/8 1/16,然後分別測定其峰面積,以濃度為橫坐標,峰面積為縱坐標擬合線性方程,記得標准曲線。然後測定你的樣品,把測定的峰面積代入標准曲線,算出濃度,就是你樣品溶液中丹參酮的ⅡA的濃度。

㈣ 丹參酮IIA是我國傳統中葯丹參的主要化學成分之.對肺癌細胞的增殖有抑制和誘導凋亡的作用.為了探究丹參

(1)①用胰蛋白酶處理將小鼠肺癌組織分散成單個細胞,加入癌細胞培養液配製成單細胞懸浮液.
②實驗設計時要遵循對照原則和單一變數原則,無關變數相同且適宜.故第5組則加入等量的生理鹽水作為對照.
④取樣檢測各組存活的細胞數,最後取平均值,可以減少偶然因素引起實驗的誤差.
(2)以時間為橫坐標,以細胞存活率為縱坐標,繪製成曲線如圖所示.
故答案為:
(1)①胰蛋白酶
②等量的生理鹽水
④平均
(2)

㈤ 丹參酮是什麼

Hebi0211
你好:
丹參葯材根條細長,直徑小於1cm,表皮紅棕色,木質部黃白色,丹參酮ⅡA含量能達到或高出葯典要求。相反,根條粗壯,直徑1.0~2.0cm,表面顏色淺棕紅色或棕褐色,斷面平整,呈角質樣,木質部黃白色或紫褐色,丹參酮ⅡA含量低於葯典要求。

丹參酮ⅡA為脂溶性成分,呈桔紅色結晶,其它的脂溶性成分亦大多為紅色系列〔1〕。外皮顏色代表了丹參酮ⅡA含量的高低,顏色鮮紅者比棕褐色者含量高。因丹參酮ⅡA集中於表皮〔2〕,直徑越粗,表面積相對越少,而根條細小者表皮所佔比例較大,因此相同顏色,根條細小者含量相對較高。通過多個樣品多次高效液相法的反復測定也證實了這一結果。把這一結果應用於購買驗收中,具有指導意義。

以前已有的丹參研究資料,大多為不同品種、不同產地或不同採收期含量的探討,從一個品種外形上比較丹參酮含量高低的未見報道。本文從符合葯典收載品種的丹參葯材外觀性狀上進行了研究,用於丹參葯材的現場驗收,簡便、快捷。

㈥ 血參的現代研究

丹參 根主含脂溶性的二萜類成分和水溶性的酚酸成分,還含黃酮類,三萜類, 甾醇等其他成分。脂溶性成分中,屬醌、酮型結構的有:丹參酮(tanshinone)Ⅰ、ⅡA、ⅡB[1,2]、Ⅴ、Ⅵ[2],隱丹參酮(cryptotanshinone)[1],異丹參酮(isotanshinone)Ⅰ、Ⅱ[3]、ⅡB[4],異隱丹參酮(isocryptotanshi-none)[3],羥基丹參酮(hydroxytanshinone)ⅡA,丹參酸甲酸(methyl tanshinonate)[1],丹參新醌(dan-shexinkum)A、B、C[1]、D[6],二氫異丹參酮(dihydroi-sotanshinone)Ⅰ[7],新隱丹參酮(neocryptotanshinone)[4],去羥新隱丹參酮(deoxyneocryptotanshinone)[8],代號為Ro-090680的2-異丙基-8-甲基菲-3,4-二酮(2-isopropyl-8-methylphenanthrene-3,4-dione)[9],去甲丹參酮(nortanshinone),丹參二醇(tanshindiol)A、B、C[10],丹參新酮(miltirone)[11],1-氫丹參新酮(1-dehy-dromiltirone),1-氫丹參酮(1-dehydrotanshinone)ⅡA[12],1-氫代異隱丹參酮(1-detoisocryptotanshinone)[13],3α-羥基丹參酮(3α-hy-droxytanshinone)ⅡA[10],1,2-二氫丹參醌(1,2-dihydrotan-shinqiunone)[14],醛基丹參酮(formyltanshinenone),亞甲二氫丹參酮(methylenedihydrotanshinone),7β-羥基-8,13-松香二烯-11,12-二酮(7β-hydroxy-8-13-abietadiene-11,12-dione),1,2,5,6-四氫丹參酮(1,2,5,6-teTCMLIBahydrotanshinone)Ⅰ,4-亞甲丹參新酮(4-methylenemiltirone)[15],丹參內酯(tanshinlactone)[17],二氫丹參內酯(dihydrotanshinlactone)[18],丹參螺縮酮內酯(danshen-spiroketallactone),表丹參螺縮酮內酯(epidanshenspiroketallac-tone)[19],丹參螺縮酮內酯Ⅱ[18],就是丹參隱螺內酯(cryptoac-etalide)[20],鼠尾草酮(miltiodiol)[22]。丹參環庚三烯酚酮(miltipolone)[23]等;屬其他類型結構的有:降鼠尾草氧化物(nor-salvioxide)[22],彌羅松酚(ferruginol)[12],鼠尾草酚(salviol)[14],柳杉酚(sugiol)[15]等。水溶性的酚性酸化合物有:丹參酸(sal-vianic acid)A、B、C,丹參酸A又稱丹參素,其結構為D(+)-β-(3,4-二羥基苯基)乳酸[D(+)-β-(3,4-dihydroxyphenyl)lactic acid],丹參酸B是由3分子的丹參素和1分子的咖啡酸(caffeic acid)縮合形成的,就是 丹參酚酸B;丹參酸C是2分子丹參素的縮合物[24,25];丹參酚酸(salvianolic acid)A、B、C、D、E、G[26-29];迷迭香酸(rosmarinic acid),迷迭香酸甲酯(methyl rosmarinate)[27],紫草酸單甲酯(monomethyl lithospermater),紫草酸二甲酯(dimethyl lithospermate),紫草酸乙酯(ethy lithospermate)[30],紫草酸(lithospermic acid)B[31],原兒茶醛(protocaterchualdehyde),咖啡酸[27],異阿魏酸(isoferulic acid)[30]等。還含黃苓甙(calin)[32],異歐前胡內酯(isomperatorin)[13],熊果酸(ursolic acid),β-谷甾醇(β-stiosterol),胡蘿卜甙(daucosterol)[35],5-(3-羥丙基)-7-甲氧基-2-(3-甲氧基-4-羥苯基)-3-苯並呋喃甲醛[5(3-hydroxypropyl)-7-methoxy-2-(3-methoxy-4-hydroxyphe-nyl)-3-benzofurancarbaldehyde][33],替靠皂甙元(tigo-genin)[1],豆甾醇(stigmasterol)[7]等。根莖中分得丹參酮ⅠⅡA,ⅡB,隱丹參酮,丹參新醌B,二氫丹參酮Ⅰ,亞甲基丹參醌[34]。
從丹參注射液中得丹參酮Ⅰ,隱丹參酮,異阿魏酸,原兒茶酸,琥珀酸(succinic acid),迷迭香酸,丹參酚酸A[35]。
2.甘西鼠尾草 根含丹參酮Ⅰ、ⅡA[36],ⅡB[37],隱丹參酮,羥基丹參酮,丹參酸甲酯[36],紫丹參酯(prgewaqiunone)A、B,亞甲基丹參醌,1,2-二氫丹參酯[38],齊墩果酸(oleanolic acid),紫丹參萜酸(przewanoic acid)A、B[39],丹參新酯B,丹參內酯,去甲丹參酮,二氫丹參酮Ⅰ[40],紫丹參萜醚(przewalskin)[37],紫丹參呋然酸(przewalskenic acid)A[41],紫丹參蒽醌(przewalskinone),1,5-羥基-3-甲基蒽醌(ziganien)[42],β-谷甾醇[36]。此外,同屬植物①白花丹參根含有:丹參酮Ⅰ、ⅡA,二氫丹參酮Ⅰ,二氫異丹參酮Ⅰ,陷丹參酮,羥基丹參酮ⅡA,亞甲基丹參醌,丹參酸甲酯,丹參醌B,丹參新酮,去甲丹參酮,Ro-099680,1,2,15,16-四氫丹參醌(1,2,15,16-teTCMLIBahydrotanshi-quinone),丹參醛(tanshinaldehyde)[43]。②擬丹參根含二萜化合物:擬丹參醛(tanshinaldehyde)[44],三萜化合物:2α。3β,24-三羥基烏蘇-12-烯-28-羧酸(2α,3β,24-terhydroxy urs-12-en-oic acid),2α,3α,24-三羥基烏蘇-12-烯-28-羧酸(2α,3α,24-TCMLIBihydroxy urs-12-en-28-oic acid),2α,3α-二羥基烏蘇烯-28-羧酸(2α,3α-dihydroxy urs-12-en-28-oic acid),2α,3β-二羥基烏蘇-12-烯-28-羥酸(2α,3β-dihydroxy urs-12-en-28-oic acid),2α,3α,19-三羥基烏蘇類羥酸(2α,3α,19-TCMLIBihydroxy urs-12-en-28-oic acid),2α,3β,19-三閎基烏蘇-12-烯-28-羧酸(2α-3β,19-TCMLIBihydroxy urs-12-en-28-oic acid),3-O-乙醯基齊墩果酸(3-O-acetyloleanolic acid)[45]. 【化學成分】
根主含二萜醌類色素,丹參酮(tanshinone)Ⅰ,ⅡA,ⅡB,隱丹參酮(cryptotanshinone),異丹參酮(isotanshinones)Ⅰ,Ⅱ,異隱丹參酮(1socryptotanshinone),丹參新酮(miltirone),丹參酸甲酯(methyl tanshinonate),羥基丹參酮ⅡA(hydroxytanshinone),二氫丹參酮Ⅰ(dihydrotanshinone I),丹參新醌甲、乙、丙,次甲丹參醌(methylenetanshinquinone)和鼠尾草酚(salviol).另報道合鐵銹醇(ferruginol)、Δl-丹參新酮(Δl-dehydromiltirone)、Δl-丹參酮ⅡA(Δl-dehydrotanshinone IIA)、丹參新醌丁(danshenxinkun D)和1,⒉二氫丹參醌等.除二萜醌類化合物外,尚合原兒茶醛(protocatechuic aldehyde)、β-谷甾醇和D(+)β-(3,4一二羥基苯基)乳酸(即丹參素,丹參酸甲),以及縮羧酸化合物(salvianolic acids)A,E等.【理化鑒別】
(1)取該品粉末5g,加水50ml,煎煮15~20分鍾,放冷,濾過,濾液置水浴上濃縮至黏稠狀,放冷後,加乙醇3~5ml使溶解,濾過,取濾液數滴,點於濾紙條上,干後,置紫外光燈(365nm)下觀察,顯亮藍灰色熒光.將濾紙條懸掛在濃氨溶液瓶中(不接觸液面),20分鍾後取出,置紫外光燈(365nm)下觀察,顯淡亮藍綠色熒光。
(2)取上述濾液0.5ml,加三氯化鐵試液1~2滴,顯污綠色。
(3)薄層層析:
樣 品 液: 取粉末1 g,加乙醚5ml置具塞試管,振搖放置1小時,濾過,濾液揮干,殘渣加醋酸乙酯1ml使溶解。
對照品液: 取丹參酮ⅡA、隱丹參酮加醋酸乙酯製成2mg/ml的溶液。
展開: 硅膠預制板,點樣5ml.以苯-醋酸乙酯(19:1)為展開劑。
顯色: 在日光下檢視,可見丹參酮ⅡA紫紅色與隱丹參酮橙紅色斑點。
【含量測定】
照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色譜條件與系統適用性試驗:用十八烷基硅烷鍵合硅膠為填充劑;甲醇-水(15:5)為流動相;檢測波長為270nm.理論板數按丹參酮ⅡA峰計算應不低於2000。
對照品溶液的制備:精密稱取丹參酮ⅡA對照品10mg,置50ml棕色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搖勻;精密量取2ml,置25ml棕色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搖勻,即得(每1ml中含丹參酮ⅡA16mg)。
供試品溶液的制備:取該品粉末(過三號篩)0.3g,精密稱定,置具塞錐形瓶中,精密加人中醇 50ml,密塞,稱定重量,加熱迴流1小時,放冷,密塞,再稱定重量,用甲醇補足減失的重量,搖勻,濾過,取續濾液,即得。
測定法:分別精密吸取對照品溶液與供試品溶液各5ml,注人液相色譜儀,測定,即得.該品含丹參酮ΠA(C19H18O3)不得少於0.20%。 心血管系統的作用
① 強心加強心肌收縮力、改善心臟功能,不增加心肌耗氧量 ② 對血管作用擴張冠脈,增加心肌血流量;擴張外周血管,血流增加;腦血流量下降。
③ 抗血栓形成提高纖溶酶活性;延長出、凝血時間;抑制血小板聚集(提高血小板內cAMP水平抑制TXA2合成);改善血液流變學特性(血粘度降低、紅細胞電泳時間縮短)。
④ 改善微循環
促進組織的修復與再生作用。
① 促進組織的修復與再生丹參制劑治療:壞死心肌清除快;纖維母細胞分化、膠原纖維形成較明顯;肉芽形成比較成熟。局部淤血減輕、血液循環改善,癒合時間縮短。
② 抑制過度增生對過度增生的纖維母細胞有抑製作用。
保肝
改善肝微循環。
抗菌
丹參制劑中含有隱丹參酮、二氫丹參酮,對體外的葡萄球菌、大腸桿菌、變性桿菌有抑製作用。
降血脂作用
丹參能使主動脈粥樣斑塊形成面積明顯減少,血清總膽固醇、甘油三酯、均有一定程度的降低。丹參可抑制高脂膳食家兔的血脂上升。通過研究發現丹參素還能抑制細胞內源性膽固醇的合成。 丹參煎劑給小鼠腹腔注射43g/kg,48小時l次腹腔注射內未見動物死亡,而64g/kg組10隻動物死亡2隻。丹參水提醇溶部分,小鼠1次腹腔注射的半數致死量為80.5±3.1g生葯/kg,丹參或復方丹參注射液,小鼠腹腔注射的半數致死量分別為136.7±3.8g/kg和61.5g±5.3g/1g。(以生葯含量計);家兔每日腹腔注射丹參注射液2.4g/kg或復方丹參注射液3g/kg,連續14日,未見中毒性反應,動物血象、肝腎功能和體重等均無異常改變,實質性臟器除明顯充血外,未見特殊變化。另外,小鼠每日灌胃2%丹參酮混懸溶液0.5ml,連續14日,大鼠每日灌胃2.5ml,連續10日,亦未見毒性。
小白鼠腹腔注射半數致死量:丹參注射液36.7±3.8g/kg,復方丹參注射液61.5±5.26g/kg。麻醉動物靜脈注射此二劑達臨床應用量40-80倍亦無毒性反應;每天給家兔靜脈注射臨床用量的20-30倍連續14天,也未觀察到毒性反應,而且對於血象,肝、腎功能,體重亦無不良影響,實質性臟器除明顯充血外,來見特殊變化。 丹參對喜樹鹼、環磷醯胺的抗癌活性有增效作用.丹參對肉瘤180 細胞有細胞毒作用.從丹參中分離出的有明顯抗腫瘤活性成分紫丹參甲素,對小鼠Lewis肺癌、黑色素瘤1316和肉瘤180 有不同程度的抑製作用.丹參對腫瘤的作用,有兩種不同的報告: 有實驗發現,丹參有促進癌轉移的作用.單獨應用丹參對 Lewis 肺癌小鼠自發肺轉移有明顯促進作用;單獨應用復方丹參注射液(含丹參和降香)對大鼠 Walker256 癌細胞血行擴散有促進作用.亦有實驗表明: 丹參等組成的活血化淤方在臨床上並未促進食道癌和鼻咽癌病人癌瘤的遠部位轉移;丹參等組成的活血化淤復方也不促進食道癌大出血與穿孔.丹參注射液可使部分病人的膽固醇下降.在實驗性動脈粥樣硬化的大鼠,口服丹參煎劑未見有降低血脂的作用,對主動脈病變亦無保護作用.但對動脈粥樣硬化家兔,可降低血和肝中的甘油三酯.復方丹參對高血脂家兔模型血清膽固醇、中性脂肪、β-脂蛋白亦有明顯的降低作用.丹參及白花丹參能抑制家兔實驗性冠狀動脈大分支粥樣斑塊的形成.
丹參有促進創傷癒合的作用.對人工骨折的家兔,能減輕局部淤血,改善局部循環,促進骨折癒合.其促進骨折癒合的作用,與其提高血清鋅含量、加強骨折斷端鄰近骨組織中鋅的動員以及通過提高骨痂中鋅含量、鋅/銅比值來加速骨痂組織生長和鈣化過程有關.
丹參可改善誘導性腎功能衰竭大鼠的尿毒症症狀.能明顯降低尿素氮、肌酐、甲基胍、胍基丁二酸的血清濃度,既改善高磷酸血症,又改變了血中游離氨基酸的晶型,能促進腎功能恢復.
此外,丹參煎劑給家兔肌注,有降血糖作用.丹參酮有溫和的雌激素樣活性,並有抗雄性激素的作用.丹參對兔腎近曲小管上皮細胞有保護作用.丹參制劑對結締組織病變可抑制膠原的合成,促進分解,可用於治療硬皮病及瘢痕性疾病. 1.隱丹參酮的吸收、分布、排泄和代謝:
以薄層分離和雙波長薄層色譜掃描儀分離及測定生物樣品中隱丹參酮的含量。將29隻小鼠(雄性,體重22-25g,以下同),分成6組,每組3-6隻動物,禁食8小時後,每鼠以隱丹參酮2mg灌胃,給葯後不同時間處死,取全胃腸道及其內容物研成勻漿,提取測定葯物含量。在半對數紙上以葯物回收率作縱坐標,時間為橫坐標作圖,求得隱丹參酮在胃腸道的半量消失時間為31/3小時。另外,將葯物放入小鼠離體胃腸道內在生理鹽水中溫孵(37℃)12小時,測定葯物回收率為98%,因此上述葯物自整體胃腸道消失的情況,基本上反映口服後葯物的吸收,另取8隻小鼠禁食8小時後,灌胃隱丹參酮400mg/kg,2小時後處死,取各組織(2隻動物為一個樣品)研成勻漿提取測定葯物含量,結果表明,口服後肝及肺含量較高,肺、心其次,脾、血漿及腎依次遞減。另將6隻小鼠。靜脈注射隱丹參酮(以少量吐溫80及二甲基亞碸助溶)40mg/kg,5分鍾後處死,測得葯物在組織的含量,以腦、肺、心較高、肝、血漿、腎及脾依次遞減。8隻大鼠(雄性,體重120-150g,以下同),禁食2小時後,每鼠灌胃隱丹參酮350mg/kg,給葯後分段收集尿液,測定葯物含量。給葯後,原形葯物自大鼠尿中排出很少,服葯24小時僅排出給葯量的0.21%,48小時共排出0.34%,另取5隻大鼠禁食12小時後灌胃隱丹參酮150mg/kg,在乙醚麻醉下插膽管,並分段收集膽汁,測定葯物含量。給葯後6、12及20小時內,原形葯自膽汁排出為給葯量的0.17%、0.48%及0.80%。說明葯物自腸道吸收後大部分在體內。大鼠口服隱丹參酮後,尿、膽汁及腸道內容物經提取及薄層層離後,可得7個斑點,純化後得7個紅色或橙黃色結晶。測定其理化性質,其中代謝物6號為未改變的隱丹參酮,7號為丹參酮ⅡA,1號極性最大,根據高分辨質譜測定,代謝物2、3、5及6號體外抑菌試驗均為陽性,但仍以原形葯(6號)活性最強,因此在動物體內發揮葯理作用可能仍以原形葯為主。將隱丹參酮放入離體大鼠小腸內溫孵(37℃)5小時後,腸內容物經提取及薄層層離後,除有原形葯外,尚有少量丹參酮ⅡA。大鼠口服隱丹參酮後3小時內膽汁中首先出現的代謝產物除原形葯外。也是丹參酮ⅡA,說明腸道內或肝臟的脫氫酶可能使隱丹參酮轉化成丹參酮ⅡA。1、2、3、4及5號比隱丹參酮極性大的代謝物在大鼠口服葯物6小時以後才陸續在膽汁中出現,說明葯物經過反復的肝腸循環,在肝臟由肝微粒體葯酶催化,逐漸轉化成相應的代謝產物。例如羥基丹參酮ⅡA可能由羥基化酶所催化,丹參酮ⅡA與谷氨酸的縮合物則可能由醯基輔酶A和谷氨酸2-N醯基轉移酶參與轉化。因此設想,隱丹參酮在動物體內的生物轉化可能有下列途徑。
2.丹參酮的膽汁排泄與肝內轉化:
2.1.試驗動物為大鼠,雄性、體重350-400g,10%烏拉坦1g/kg腹腔麻醉,以小兒頭皮針插入總膽管,固定後先收集1小時的膽汁作為空白對照。葯物先溶入少量二甲基甲醯胺。然後以1%羧甲基纖維素鈉水溶液稀釋至10mg/ml。由十二指腸給葯,而後按時定量收集膽汁,膽汁貯於冰箱過夜,以氯仿提取兩次,合並氯仿液,水浴蒸於,貯於乾燥器,測試前以50ml氯仿定量稀釋,進行高效液相分離並定量;丹參酮在肝勻漿內的轉化,用體重160g雄性大鼠乙醚麻醉後,取肝臟,稱重後以0.15M氯化鉀、0.24M煙醯胺制備均漿,雙層紗布過濾,濾液再以上述溶液稀釋至每10ml相當於肝組織6g。於100ml錐形瓶中加入PH7·4的磷酸緩沖液4ml,肝勻漿液2ml,丹參酮樣 品1mg溶於95%乙醇0.2ml中,對照組加0.2ml不含丹參酮的95%乙醇液。37℃保溫2小時,終止反應後用氯仿12ml分二次萃取。合並萃取液。水浴蒸干。測試前以氯仿100ml溶解樣品,應用薄層分離並定量、(硅膠一CMC薄層,展開劑為苯-丙酮(95:5):肝內抑菌活性成分檢出,試驗採用小鼠,給丹參酮Ⅱ-A後,經不同間隔時間,取肝組織,無水硫酸鈉製成脫水肝粉,進行硅膠干柱層析,分離出相應色帶,參比物丹參酮ⅡA,切下該段色帶後以丙酮洗脫,回收丙酮後作抑菌試驗。
實驗結果表明,大鼠十二指腸給葯後一般在1小時左右即可測得膽汁中有微量的丹參酮排出,其排出高峰在給葯後3小時左右。給總丹參酮制劑組,劑量24mg其中含丹參酮ⅡA3.09mg,隱丹參酮0.6mg。該組動物排出的膽汁中含丹參酮ⅡA量較丹參酮ⅡA組高5-10倍以上。提示制劑組中的隱丹參酮有部分在肝內可轉化為丹參酮ⅡA,此外總酮制劑組的腸吸收較單體丹參酮ⅡA的吸收為多,也可能是其中因素之一。十二指腸給予隱丹參酮後膽汁中不僅有隱丹參酮,尚出現丹參酮ⅡA的色譜峰。給丹參酮Ⅰ後膽汁中所排出的丹參酮Ⅰ較丹參酮ⅡA較丹參酮ⅡA及隱丹參酮略有增多,說明不同結構的丹參酮其在肝內的排出速度是不相等的。大鼠十二指腸給隱丹參酮後,膽汁中出現丹參酮ⅡA,提示隱丹參酮在肝內可經脫氫反應轉化為丹參酮ⅡA。為此,採用大鼠正常肝的習漿液與隱丹參酮在37℃保溫2小時,終止反應後以氯仿提取勻漿液,蒸於氯仿後,用50ml氯仿溶解樣品,然後在硅膠-CMC薄層上精確滴加10ml樣品,展層後圖譜上可見勻漿液中除隱丹參酮外,還形成另一產物,其Rf值為0.42,與濃硫酸反應顯綠色。其紫外吸收與已知品丹參酮ⅡA完全一致。從而證明隱丹參酮在肝勻漿內經脫氫反應轉化為丹參酮ⅡA。此外亦發現在以二氫丹參酮Ⅰ與肝勻漿保溫後,在勻漿液中形成另一產物與濃硫酸反應呈蘭紫色,其Rf值與丹參酮Ⅰ相同,但生成率較低。
為了解服用丹參酮後肝內有無抑菌活性成分,除直接由膽汁中測定其含量外,還參照前文觀察了肝膽及尿液中的抑菌活性成分,應用分枝桿菌607為指示菌。葯物制劑分別為丹參酮ⅡA、丹參酮Ⅰ及隱丹參酮,葯物均配製成油劑,劑量為2mg/只。實驗動物用體重20-25g的雄性小鼠,每組12隻。於給葯後的2、4、16、30小時分別處死3隻,在無菌條件下用皮膚鑽孔器切下直徑6mm的肝組織,同時收集血、尿與膽汁,分別置入事先准備好的含有分枝桿菌607的瓊脂平板上,在37℃溫箱經36-48小時,以抑菌圈達10mm以上為正反應,結果表明:給葯後的第2小時各組動物的肝、膽、血、尿中很少出現抑菌物質出現,其抑菌圈分別為隱丹參酮組26mm(2/3)。丹參酮ⅡA10-20mm(3/3)、丹參酮Ⅰ11mm(1/3)。且該抑菌物質在肝內停留時間較長於小時30肝內仍可檢出。(分母為試驗樣品數,分子代表具有抑菌活性數)。
2.2.丹參酮ⅡA磺酸鈉:
實驗所用標記丹參酮ⅡA磺酸鈉比活性為8.4uci/mg。小鼠體重20-22g,一次靜脈注射3uci/只。分別於給葯後1.6和24小時殺死小鼠,取出心、肝、膽囊、肺、腎、胃、腸和胃腸內容物。稱取一定量組織(一般在20mg)左右,尿和血液吸取量不超過0.1ml過氧化氫,置於70-80℃水浴中消化30分鍾左右,然後用FJ-353雙道液體閃爍儀測定放射活性。所用閃爍液含有0.03%PPO和0.4%POPOP的二乙醇甲醚和二甲苯閃爍液。以14C正十六烷作內標准淬滅校正。各組織中的放射活性以每分鍾脈沖數(cpm)100mg濕重計算。結果表明,小鼠1次靜脈注射後l小時,組織中以肝、肺和腸為高;腎、脾、心、胃次之;腦最低。在6和24小時均趨於減少。腸內容物的放射活性在3個不同時間均占首位,分別為注入量的8.1,52.O和32.7%。膽囊及內容物的放射活性按每隻膽囊重量計算在6和24小時,分別為注入量的12.7和1.2%。小鼠1次靜脈注射35S-丹參酮ⅡA後連續收集24,48和72小時的尿和糞,按上述方法消化,測定放射活性。停止飼食的3日內每天灌胃50%葡萄糖溶液1ml。
在給葯後24小時內尿中排泄率為10.2%,24-48小時和48-72小時內分別為4.5%和1.8%,72小時內總排泄率為16.5%。第1日內糞中排泄率為32%。第2日和第3日內分別為24.1%和19.6%。3日內總排泄率為75.7%。3日內尿和糞的總排泄率為92.2%。從上述結果可以認為35S-丹參酮ⅡA的排泄途徑主要是由膽道排至腸內,由糞中排出。小鼠靜脈注射35S-丹參酮Ⅱ3uci/只後2,5,10,20,30,60,90,120和240分鍾從眼後靜脈叢取血O.01ml,測定全血的放射活性,結果給葯後2分鍾血中平均放射活性為75843cpm/0.1ml血,90分鍾已降至3758cpm/0.1ml血。至240分鍾仍在低水平。小鼠靜脈注射一定量35S-丹參酮ⅡA磺酸鈉後收集24小時的尿,濃縮分離後經薄層鑒定,表明一個是原形葯,另一個為代謝產物。
2.3.丹參素在生物樣品中的葯代動力學:
以醋酸乙酯為溶劑,分別掃描激發光譜與熒光發謝光譜,峰波長各為?EX285nm,?EX314nm。丹參素濃度在1.0-9.0xl0(-6)g/ml范圍內,與熒光強度呈線性關系。相關系數r=0.9996,回歸方程C=1.0168x10-7F-1.815x1O(-7)。丹參素的醋酸乙酯提取穩定,於3小時內測得的熒光強度數據恆定。於血漿中,按上列丹參素濃度線性范圍的熒光強度數據表明,其直線相關關系亦屬良好,r=0.9997;回歸方程C=1.497×10(-7)F-1.470×10(-7)。分別吸取丹參素純品水溶液(0.03mg/ml)0.15-1.35ml,水稀釋至1.50ml,各加入家兔空白血漿1.0ml,稀H2SO40.5ml,用醋酸乙酯提取(3x1.5ml),於?EX285nm加血漿,稀釋至2.5ml,同法操作,作為標准,測得回收率結果平均為76.47±2.427%,變異系數CV:3.174%(n=20)。
取家兔5隻,經快速耳靜脈注射丹參素(針劑30mg/kg)後,於5、15、30、60、90、120擴150分鍾定時抽血、取血漿,如前操作,測定血葯濃度,用空白血漿作對照。由實驗數據的均值,以丹參素濃度的對數與時間作圖,為一直線。顯示丹參素的葯素的葯代動力學為單室模型,其參數消除速率常數和生物半衰期各為:Kel=0.0456±0.0141分鍾:t1/2=16.58±5.768分鍾。

㈦ 丹參酮2B和丹酚酸B是同一種物質嗎另外,丹參中的提取物在葯品生產中有什麼含量要求

丹酚酸B

【別 名】丹參酸B,丹參酚酸B,丹酚酸乙

【化 學 名】2-[(2R,3S)-4-[(E)-2-[(1R)-1-carboxy-2-(3,4-dihydroxyphenyl)ethoxy]carbonylethenyl]-2-(3,4-dihydroxyphenyl)-7-hydroxy-2,3-dihydrobenzofuran-3-carbonyl]oxy-3-(3,4-dihydroxyphenyl)propanoic acid

【C A S 號】115939-25-8

【來 源】為唇形科植物丹參Salvia Miltiorrhiza Bge.的根及根莖提取而得。其他來源[1] 卡拉巴丹參 Skarabachensis 根,[2]甘西鼠尾草(紅秦艽) Salvia prezwalskii Maxim.。

【物理性質】本品為棕黃色乾燥粉末,純品為類白色粉末;味微苦、澀,具引濕性。。可溶於水,乙醇、甲醇。丹參酸B是由3分子的丹參素和1分子的咖啡酸縮合形成的,具有兩個羧基,是以不同的鹽的形式存在的(K+,Ca2+,Na+,NH4+等復合形式),在煎煮、濃縮過程中,少部分水解生成紫草酸和丹參素,一部分丹參素在酸性條件下變為迷迭香酸;丹酚酸A,C在溶液中可以互變等。

【分子式及相對分子量】C36H28O16,718.62

【規 格】>5%,>10%,>50%,>70%,>98%

【提取工藝】丹參葯材粉碎,置提取罐中,加8倍量0.01mol/L鹽酸浸泡過夜後,以14倍量水滲漉。滲漉提取的溶液過AB-8型大孔樹脂柱進行純化,先用0.01mol/L鹽酸洗脫除去不被吸附的雜質,再用25%乙醇洗脫除去極性較大的雜質,最後將40%乙醇洗脫液減壓濃縮回收乙醇後凍干即得到純度大於80%的丹參總酚酸。

【鑒 別】取本品1g,研細,加乙醇5ml,充分攪拌,濾過,取濾液數滴,點於濾紙條上,干後,置紫外光燈(365nm)下觀察,顯藍灰色熒光,將濾紙懸掛在濃氨溶液瓶中(不接觸液面),20分鍾後取出,置紫外燈(365nm)下觀察,顯亮藍綠色熒光。

酸度 取澄清度項下的水溶液,pH值應為2.0~4.0(中國葯典1977年版附錄)。

【含量測定】照高效液相色譜法(中國葯典2000年版一部附錄Ⅵ D)測定。

色譜條件與系統適用性試驗 用十八烷基硅烷鍵合硅膠為填充劑;甲醇-乙腈-甲酸-水(30:10:1:59)為流動相;檢測波長為286nm。理論板數按丹酚酸B峰計算應不低於2000。

對照品溶液的制備 精密稱取丹酚酸B對照品適量,加水製成每1ml含10μg的溶液,即得。

供試品溶液的制備 取本品約0.2g,精密稱定,置50ml量瓶中,加甲醇適量,超聲處理20分鍾,放冷,加水至刻度,搖勻,濾過,精密量取續濾液1ml,置25ml量瓶中,加水至刻度,搖勻,即得。 四川廣漢市本草植化有限公司

測定法 分別精密吸取對照品溶液與供試品溶液各20μl,注入液相色譜儀,測定,即得。

【葯理葯效】丹酚酸B為三分子丹參素與一分子咖啡酸縮合而成,是目前研究較多的丹酚酸之一,對心、腦、肝、腎等器官均具有重要葯理作用。

1 抗氧化作用

丹酚酸B具有很強的抗氧化作用,體內外實驗證明,丹酚酸B能清除氧自由基、抑制脂質過氧化反應,其作用強度高於維生素C、維生素E、甘露醇,是目前已知的抗氧化作用最強的天然產物之一. 葯理學研究表明,注射用丹參酚酸具有明顯的抗氧化作用,抑制血小板聚集,及抑制血栓形成的作用,並能延長缺氧條件下動物的存活時間。試驗表明,注射用丹參酚酸(60~15mg/kg)能明顯改善腦缺血再灌損傷大鼠的神經功能缺陷,表現為改善行為障礙,明顯縮小腦梗死面積,高、中劑量(60、30mg/kg)有統計學差異;注射用丹參酚酸在葯後1、2、24hr明顯改善FeCl3所致的大鼠腦缺血造成的動物神經功能損傷,表現為行為障礙的改善,並能縮小腦梗死面積;注射用丹參酚酸40mg/kg明顯抑制ADP、花生四烯酸、膠原誘導的家兔血小板的聚集反應,抑制率分別為81.5%、76.7%、68.9%。注射用丹參酚酸60、30mg/kg明顯抑制大鼠血栓的形成;注射用丹參酚酸60、30mg/kg明顯延長小鼠在缺氧條件下的存活時間。

2 對心臟的保護作用

2.1 對心肌缺血再灌注損傷的保護作用

急性心肌缺血後正常血液的再灌注可導致缺血心肌的進一步損害,其表現為再灌注後的早期可出現嚴重的細胞損害、頑固性心律失常和明顯的心功能減退,成為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損傷。心肌缺血再灌注時,大量自由基產生,細胞膜脂質過氧化反應增強,膜流動性和通透性發生變化,導致電生理活動異常,誘發和促進心律失常的產生;心肌細胞脂質過氧化反應增強,致使心肌缺血區的過氧化產物丙二醛(MDA) 含量增多、冠脈流出液中乳酸脫氫酶(LDH)、肌酸磷酸激酶(CPK)升高、心肌組織中超氧化物岐化酶 (SOD)減少。動物實驗研究顯示丹酚酸B能減 輕缺血再灌注損傷模型動物的心肌缺血程度,減小心肌梗死范圍,減少LDH 、CPK從胞體的溢出、降低缺血心肌組織中MDA的含量,提高SOD的活力,對抗氧自由基對心肌細胞的毒害作用,保護心肌細胞.

2.2 對心臟微血管內皮細胞的延遲保護作用

心肌預先反復缺血後,可增強對後續較長時間缺血的耐受性,稱為缺血預處理,是一種內源性保護機制,其心肌保護作用在預處理後即刻出現,持續2 ~ 4小時消失,24小時後重現,持續數日,後者稱為延遲保護作用。心肌缺血預處理的發生機制主要是機 體內源性物質激活中間環節,引發終末效應物質的活化進而產生保護作用。

內皮細胞除在血管內外物質交換、維持凝血和抗凝血的平衡中起著重要作用外,並可產生和分泌多種生物活性物質,在調節血管舒縮運動及維持血細胞的 正常功能方面具有無可替代的生物學效應,冠狀動脈內皮細胞還有調節心肌收縮力的作用.

腫瘤壞死因子a(TNF_a)是由激活的巨噬細胞分泌的一類具有多種生物學效應的細胞因子。病理狀態下TNF-a可損傷心功能,誘導心肌細胞凋亡,而且TNF-a血清水平的變化與多種心臟疾病有關 。

心臟缺血缺氧時,心臟微血管內皮細胞首先和最易損傷。實驗研究表明丹酚酸B預處理可抑制大鼠 心肌缺血再灌注損傷過程中的鈣離子超載、減少內皮 素(ET)及腫瘤壞死因子a(TNF-a)的釋放、改善血栓素/前列環素(TXA2/PGI2)系統的平衡狀態、降低缺氧/復氧損傷後內皮細胞細胞間粘附分子的表達,起到保護內皮細胞的作用.

預處理保護心肌的過程涉及多種因素的參與,蛋白激酶C(PKC)作為一種細胞內信息傳遞的主要物質和媒介,在心臟預處理保護心肌過程中起著關鍵作用。PKC的激活可引發底物蛋白質磷酸化、細胞內鈣穩態、離子通道、腺苷、緩激肽、受體的信息傳遞等一系列變化,調控著預處理過程。通過對大鼠缺氧/復氧的心臟微血管內皮細胞損傷模型,採用分子生物學方法,觀察到丹酚酸B預處理能增強蛋白激酶 CmRNA、熱休克蛋白70 mRNA的表達,具有與缺氧預適應相類似的細胞保護效應,可增強細胞對隨後較長時間缺氧/復氧損傷的耐受性,這可能是丹酚酸B預處理的細胞保護機制。

2.3 對動脈粥樣硬化的防治作用

低密度脂蛋白(LDL)氧化修飾是動脈粥樣硬化發生的一個重要原因,氧化修飾的LDL(OX—LDL)具 有細胞毒性作用,易於被巨噬細胞識別並大量攝取形成泡沫細胞,影響單核細胞的遷移,從而促使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發展。實驗研究發現丹酚酸B能有效抑制Cu抖誘導的LDL氧化修飾,對防治動脈粥樣硬化有重要意義,其作用機制可能與清除自由基、螯合Cu有關。

泡沫細胞是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內出現的特徵性病理細胞。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EGF)也稱血管通透性因子(VPF),是一種高度特異的、強烈的血管內皮促分裂因子和血管生成因子。體內的動脈粥樣硬化斑塊中VEGF表達顯著升高,以斑塊中泡沫細胞的表達最為明顯。在體外培養的U937泡沫細胞模型中,丹酚酸B和銀杏葉提取物一樣可呈劑量依賴性的抑制泡沫細胞VEGF的表達,對動脈粥樣硬化有預防和治療作用.

溶血磷脂醯膽鹼(LPC)是由OX-LDL或質膜的磷脂醯膽鹼(PC)經磷脂酶A2(PLA2)水解或脂質氧化而來,是OX-LDL的主要活性成分,能模擬OXLDL 的主要作用,因此LPC與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 密切相關。丹酚酸B能抑制LPC刺激內皮細胞產生基質金屬蛋白酶-2(MMP-2)、抑制內皮細胞表達血管內皮生長因子,防治動脈粥樣硬化。另有研究顯示丹酚酸B能減少動脈粥樣硬化家兔血漿血栓 素(TXB2)、ET濃度,增加前列腺素Fla(6-keto- PGFI~)濃度,具有明確的內皮細胞保護效應.

2.4 對細胞凋亡的影響

在血管成形術的兔子模型中,丹酚酸B能誘導新血管內膜細胞凋亡,而凋亡在再狹窄中對細胞的數量起到穩定作用。 為考察抗氧化劑能否影響血管細胞的凋亡,Hung HH 等測定了動脈粥樣硬化和膽固 醇喂養的兔子再狹窄損害模型中凋亡細胞死亡的頻率。結果發現用丹酚酸B處理的一組兔子的凋亡細胞的百分率顯著高於其他組。同時丹酚酸B能顯 降低新血管內膜的厚度,這與凋亡細胞的數量一致。這些結果表明,丹酚酸B能誘導新血管內膜 細胞的凋亡,從而可以防止新血管內皮的增厚。

2.5預適應的心臟細胞保護作用。

3 對腦的保護作用

3.1 對腦缺血損傷的保護作用

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EGF)是內皮細胞特異性 的有絲分裂原,具有促進內皮細胞增殖,提高血管通透性等生物學特性。腦缺血後,低氧可激活VEGF 及其受體(VEGFR)系統,促使半影區VEGF表達, VEGF誘導大量新生血管形成,促進血管增生,增加受累組織的血流灌注和供氧量,減少神經元的凋亡和死亡,減輕腦損傷程度 。實驗研究顯示丹酚酸B 與冰片、三七等配伍可顯著提高VEGFmRNA表達, 促進新生血管形成,並能較好地抑制VEGF誘導血管通透性增加的作用,這些作用對缺血性中風的治療具有非常重要的積極意義。

丹酚酸可通過血腦屏障,具有改善腦血流量而無竊血,抗血小板聚集,抗血栓,抑制細胞內鈣含量增高,清除自由基,促進腦血管生成等作用,可以認為丹參總酚酸是一個比較理想的有抗腦缺血作用的葯物,

3.2 對學習記憶功能的影響

採用大鼠、小鼠等動物腦缺血實驗模型研究證明,丹酚酸B靜脈注射對大鼠、小鼠腦缺血和缺血再 灌注引起的腦損傷具有保護作用,可縮小缺血區面積,減少腦組織中MDA"含量,緩解由於腦缺血引起的行為學障礙,對由此引起的記憶功能障礙有明顯的改善作用。作用機制可能與丹酚酸B的抗氧化作用有關。

4 抗肝臟纖維化作用

肝星狀細胞(HSC)的激恬是肝纖維化形成的核心環節,轉化生長因子-131(TGF-131)是最重要的促 HSC活化與肝纖維化形成的細胞因子。肝貯脂細胞 (FSC)是一種肝臟實質細胞,在病理條件下被激活後大量增殖,同時產生細胞外基質的能力增長數十倍, 因此,FSC在肝纖維化形成過程中也起到了重要作用。丹酚酸 B能抑制TGF-I的HSC胞內信號轉導及 其受體蛋白的表達,從而拮抗TGF-B1的促HSC活化,並能抑制活化FSC增殖,抑制FSC生成細胞外基質而減少膠原纖維在肝內的沉積。另有研究表明,丹酚酸 B鎂鹽具有抗脂質過氧化抗肝損害的作用, 有減輕肝組織纖維化程度的功能,臨床用於治療慢性乙型肝炎肝纖維化取得滿意效果.

肝纖維化是肝臟對各種慢性損傷的修復應答過程,HSC獲得增殖能力並活化為肌成纖維細胞樣細胞,被認為是肝纖維化形成的關鍵,丹酚酸的抗肝纖維化效果與γ干擾素的結果相似,體外研究發現它可抑制傳一代培養的HSC的增殖,抑制轉化生長因子-β1(TGF-β1)在HSC中的信號轉導。

5 抗腫瘤作用

研究證明丹酚酸B不僅可以通過抗氧化作用保護神經細胞,而且可以通過減少NO 的釋放,改善J3-澱粉樣蛋白對神經元的毒性作用 ,並能增強老化紅細胞提高T淋巴細胞分泌IL-238 ,具有抗衰老、抗腫瘤作用。

體內、體外實驗表明丹酚酸B鎂鹽對多種腫瘤細胞株的生長具有較好的抑製作用。體外MTT實驗中,丹酚酸B鎂鹽對人腎癌(786-0)、小鼠乳腺癌(C127)、人乳腺癌(MCF-7)、人肝癌(Hep G2)、小鼠黑色素瘤(B16)、人胃癌(SGC-7901,AGS)、人食管癌(Eca-109)等細胞株的最大抑制率皆達到40%以上,其中對肝癌細胞株HepG2的最大抑制率可達到90%以上。中空纖維實驗進一步證實丹酚酸B鎂鹽對於裸鼠體內生長的Hep G2細胞也具有較好的抑制率,其最大抑制率可達到30.11%。

丹酚酸B(500μg/ml)具有抗前列腺腫瘤的作用,其作用從6h左右變得非常明顯,台盼藍拒染實驗和MTT結果均顯示細胞活力大大減少,P<0.01;流式細胞儀檢測到丹酚酸B作用12、24h的BPH1-C5細胞的凋亡率分別高到46.23%和57.87%,在流式細胞圖中形成明顯的凋亡峰。據此推測,丹酚酸B可能通過誘導前列腺腫瘤細胞的凋亡起到抗腫瘤的作用。

6 其他作用

骨髓基質細胞是一類具有多向分化潛能的組織幹細胞,體外培養的骨髓基質細胞已被廣泛應用於組織損傷疾病的治療。取大鼠股骨及脛骨骨幹骨髓基質細胞培養,保留貼壁細胞進行傳代純化,一組加入誘導劑(5-氮胞苷),一組在加入誘導劑基礎上加入丹酚酸B,誘導骨髓基質細胞向心肌樣細胞轉化。結果顯示加入丹酚酸B組與未誘導組及加入5-氮胞苷誘 導組比較,長方形及多角形細胞增多,細胞凋亡數量減少,證明丹酚酸B能促進體外誘導骨髓基質細胞向心肌樣細胞轉化,可作為細胞外科的一種良好細胞 來源,為細胞性心肌成形術探索一條新的途徑。

影響鈉鉀ATP酶、H+、K+-ATP酶活性

此外,丹酚酸B鎂鹽還可用於預防或治療腎炎、 腎衰竭、脈管炎、靜脈栓塞、老年性痴呆疾病、抗衰老、影響鈉鉀ATP酶、H+、K+-ATP酶活性等 。

【臨床應用】本品具有活血化瘀,通經活絡之功效,主治因瘀血阻滯經絡所致缺血性中風,症見半身肢體麻木,虛弱無力,拘攣疼痛,或運動不遂,口眼歪斜等。

【貯藏】 密閉,在陰涼乾燥處保存。

【有效期】二年。

㈧ 丹參酮IIA(急訊)

我也做過這實驗,從丹參裡面提取丹參酮IIA,因為是醇溶性的,所以用乙醇迴流1個小時就可以了,丹參最好磨粉,然後用索氏提取器,蛇型冷凝管,一定要疊濾紙筒哦,那樣的話,提取效果還不錯(我自認為),測定就用高效液相法好了~~

閱讀全文

與丹參酮測定方法研究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礦泉水桶鍛煉方法圖解 瀏覽:170
pvz系統使用方法和技巧 瀏覽:85
尿蛋白高的治療方法 瀏覽:603
肚子撐脹右側脹氣有什麼方法 瀏覽:619
手腕腱鞘囊腫治療方法 瀏覽:304
一般分析化學的方法 瀏覽:248
如何用數數的方法做減法 瀏覽:454
水彩碼頭使用方法視頻 瀏覽:345
如何激勵孩子的學習方法 瀏覽:995
八年級物理學中常見的測量方法 瀏覽:150
防蚊扣使用方法 瀏覽:320
夏天洗衣服衣領技巧方法 瀏覽:105
球囊炎的治療方法 瀏覽:580
電腦關機關閉鍵盤燈光的方法 瀏覽:905
什麼方法去額頭皺紋 瀏覽:860
如何在初中時學習好的方法 瀏覽:450
硅化木的鑒別方法 瀏覽:254
無創呼吸機的使用方法 瀏覽:861
香葯炮製作方法視頻 瀏覽:435
數據沖突的四種解決方法 瀏覽: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