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研究方法 > 研究物質的6個基本方法

研究物質的6個基本方法

發布時間:2022-08-16 10:30:29

① 物質分析的方法通常有

四、工業分析方法
1、按照方法原理:
化學分析法:以物質的化學反應為基礎的分析方法稱為化學分析法。化學分析歷史悠久,是分析化學的基礎,所以又稱為經典化學分析法。主要的化學分析方法有兩種:
(1)重量分析法;
(2)滴定分析法(容量分析法)。
物理和物理化學分析法:以物質的物理和物理化學性質為基礎的分析方法。
由於這類方法都需要較特殊的儀器,故一般又稱為儀器分析法。儀器分析法有光學分析法、電化學分析法、色譜分析法、質譜分析法和放射化學分析法等。在鋼鐵冶金分析中常用的儀器分析(1)分光光度法(比色法);(2)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3)發射光譜分析;(4)x射線熒光光譜分析。
2、按照分析任務:
定性分析:定性分析的任務是鑒定物質是由哪些元素或化合物所組成的
定量分析:定量分析的任務則是測定物質中有關組成的含量。鋼鐵冶金實驗中最常用的是定量分析。結構分析:
表面分析:對固體表面或界面上只有幾個原子層厚的薄層進行組分、結構和能態等分析的材料物理試驗。也是一種利用分析手段,揭示材料及其製品的表面形貌、成分、結構或狀態的技術。主要在機械工業中主要用於金屬材料的氧化、腐蝕、摩擦、磨損和潤滑特性等的研究和合金元素及雜質元素的擴散或偏析、表面處理工藝及復合材料的粘結性等問題的研究。
形態分析是研究結構或形狀的。
3、按照分析對象:無機分析、有機分析
4、按照試劑用量
常量分析,半微量分析和微量分析
根據試樣的用量及操作方法不同,可分為常量、半微量和微量分析。各種分析操作時的試樣用量如表7—l所示。在無機定性化學分析中,一般採用半微量操作法,而在經典定量化學分析中,一般採用常量操作法。
另外,根據被測組分的質量分數,通常又粗略分為常量(大於1%)、微量(0.01%~1%)和痕量(小於0.01%)成分的分析。
5、按照分析要求:
例行分析和仲裁分析
例行分析是指一般化驗室日常生產中的分析,又叫常規分析
仲裁分析是不同單位對分析結果有爭議時,要求有關單位用指定的方法進行准確的分析,以判斷分析結果的准確性。在仲裁分析時,准確度是主要矛盾。
6、按照分析時間及所起作用
快速分析:快速分析是例行分析的一種,主要用於生產過程的控制。例如煉鋼廠的爐前快速分析,要求在盡量短的時間內報出結果,分析誤差一般允許較大。
標准分析:
7、分析測試程序:
離線分析;
在線分析
SiC粉體在硫酸鋁-硫酸鈉復合熔鹽中反應轉化
的研究

② 初中物理常用的研究方法有哪幾種

一、控制變數法:通過固定某幾個因素轉化為多個單因素影響某一量大小的問題.
1、影響蒸發快慢的因素; 2、壓力作用效果與哪些因素有關;
3、研究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關; 4、影響電阻大小的因素;
5、研究電流與電壓、電阻的關系(歐姆定律); 6、電磁鐵磁性強弱與哪些因素有關;
7、探索磁場對電流的作用規律; 8、研究電磁感應現象; 9、研究焦耳定律.
二、等效法:將一個物理量,一種物理裝置或一個物理狀態(過程),用另一個相應量來替代,得到同樣的結論的方法.
1、在研究物體受幾力時,引入合力.2、曹沖稱象.
3、在研究多個用電器組成的電路中,引入總電阻.
三、模型法:以理想化的辦法再現原型的本質聯系和內在特性的一種簡化模型.
1、在研究光學時,引入「光線」概念.
2、在研究磁場時,引入磁感線對磁場進行描述.3、理想電表.
四、轉換法(間接推斷法)
累積法:把不能觀察到的效應(現象)通過自身的積累成為可觀測的宏觀物或宏觀效應.
1、用壓緊鉛柱的方法來顯示分子面的引力作用.
2、在研究分子運動時,利用擴散現象來研究.
3、根據電流所產生的效應認識電流.
4、根據磁鐵產生的作用來認識磁場.
五、類比法:根據兩個對象之間在某些方面的相似或相同,把其中某一對象的有關知識、結論推移到另一個對象中去的一種邏輯方法.
1、水壓--電壓
2、抽水機提供水壓類似電源提供電壓.
3、用速度的定義公式引入壓強公式.
六、比較法:找出研究對象之間的相同點或相異點的一種邏輯方法.
1、研究蒸發和沸騰的異同點.
2、比較電壓表與電流表在使用過程中的相同點和相異點.
3、比較電動機與發電機的結構和原理的相同點和異同點.
4、汽油機和柴油機的相同點和異同點.
七、歸納法:從一系列個別現象的判斷概括出一般性判斷的邏輯的方法.
1、從氣、液、固的擴散實現現象,得出結論:一切物體的分子都在作無規則的運動.
2、物理學中的實驗規律(如串、並聯電路中電流、電壓的特點等)幾乎都用了此法.

③ 物理中探究實驗的方法有那些

1、控制變數法:就是把一個多因素影響某一物理量的問題,通過控制某幾個因素不變,只讓其中一個因素改變,從而轉化為單一因素影響某一物理量問題的研究方法。

2、轉換法(放大法):對於一些看不見,摸不著的物理現象,或不易直接測量的物理量,用一些非常直觀的現象去認識或用容易測量的物理量間接測量的方法。

3、等效替代法(等效法):在研究物理問題時,有時為了使問題簡化,常用一個物理量來代替其他所有物理量,但不會改變物理效果。

4、理想模型法(抽象法、描述法):把復雜問題簡單化,將抽象的物理現象用簡單易懂的具體模型表示。

5、實驗推理法(科學推理法、理想實驗法):有一些物理現象,由於受實驗條件所限,無法直接驗證,需要我們先進行實驗,再進行合理推理得出正確結論,這也是一種常用的科學方法。

(3)研究物質的6個基本方法擴展閱讀

物理學中對於多因素(多變數)的問題,常常採用控制因素(變數)的方法,把多因素的問題變成多個單因素的問題。每一次只改變其中的某一個因素,而控制其餘幾個因素不變,從而研究被改變的這個因素對事物的影響,分別加以研究,最後再綜合解決。

它是科學探究中的重要思想方法,廣泛地運用在各種科學探索和科學實驗研究之中。

1、獨立變數,即一個量改變不會引起除因變數以外的其他量的改變。只有將某物理量由獨立變數來表達,由它給出的函數關系才是正確的。

2、非獨立變數,一個量改變會引起除因變數以外的其他量改變。把非獨立變數看做是獨立變數,是確定物理量間關系的一大忌。

正確確定物理表達式中的物理量是常量還是變數,是獨立變數還是非獨立變數,不但是正確解答有關問題的前提和保障,而且還可以簡化解答過程。

④ 研究物質的實驗方法

(1)原溶液中一定存在的離子是SO42-,H+、一定不存在的離子是CO32-、HCO3-、
(2)②,
取原溶液用AgNO3溶液和稀硝酸檢驗
(3)Na+、NO3-、NH4+、Cl-

⑤ 化學研究物質的方法宏觀

①氧氣屬於單質,是由氧分子直接構成的,常溫下是氣體;②銅屬於單質,是由銅原子直接構成的;③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鈣,還含有一些雜質,屬於混合物;④氧化鐵屬於氧化物;⑤氯化鈉中含有鈉離子和氯離子,故填:③;Cu;Fe 2 O 3 ;Na + 、Cl - ;①.

⑥ 科學觀察的基本方法有哪六個

科學觀察的六個方法:

  1. 對比(比較法)尋找幾個事物共同點或不同點的研究方法叫對比

  2. 控制變數法

  3. 等效替代法

  4. 實驗推理法(理想化實驗)

  5. 轉換法

  6. 模型法

⑦ 化學研究物質的基本方法是

通過「化學」這個詞語,不難看出,是研究物質變化的一門學問。與物理有所不同,它研究的是舊物質消失,新物質生成的學問。化學研究的范圍很廣,我們生活離不開化學。
【化學的基本概念】化學(chemistry)是一門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質的組成、結構、性質、變化、制備和應用的自然科學。它對我們認識和利用物質具有重要的作用,世界是由物質組成的,化學則是人類用以認識和改造物質世界的主要方法和手段之一,它是一門歷史悠久而又富有活力的學科,它與人類進步和社會發展的關系非常密切,它的成就是社會文明的重要標志。從開始用火的原始社會,到使用各種人造物質的現代社會,人類都在享用化學成果。人類的生活能夠不斷提高和改善,化學的貢獻在其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化學是重要的基礎科學之一,在與物理學、生物學、自然地理學、天文學等學科的相互滲透中,得到了迅速的發展,也推動了其他學科和技術的發展。例如,核酸化學的研究成果使今天的生物學從細胞水平提高到分子水平,建立了分子生物學;對地球、月球和其他星體的化學成分的分析,得出了元素分布的規律,發現了星際空間有簡單化合物的存在,為天體演化和現代宇宙學提供了實驗數據,還豐富了自然辯證法的內容!

⑧ 鑒定和研究礦物的其他主要方法簡介

鑒定和研究礦物的方法,隨工作目的和要求的不同而異(表16-1)。不同的方法各有其特點,它們對樣品的要求及所能解決的問題也各不相同。下面僅介紹某些重要方法的簡要特點。

1.成分分析方法

此類方法所得結果即為物質的化學成分數據。除經典化學分析系化學方法外,其他常用方法均屬物理方法,大多可同時分析多種元素,但一般不能區分變價元素的價態。

1)經典化學分析

此法准確度高,但靈敏度不很高,分析周期長,很不經濟。樣品要求是重量超過500mg的純度很高的單礦物粉末。

此法只適用於礦物的常量組分的定性和定量分析。主要用於新礦物種或亞種的詳細成分的確定和組成可變的礦物成分變化規律的研究。但不適用於稀土元素的分析。

表16-1 鑒定和研究礦物的主要方法一覽表

2)光譜分析

此法准確度較差(尤其是對含量大於3%的常量元素),但靈敏度高,且快速、經濟。可測元素達70多種。一次測試即能獲得全部主要元素及微量元素的信息。樣品要求:僅需數十毫克甚至數毫克的粉末樣品。

光譜分析通常用於礦物的微量和痕量元素的定性或半定量分析。特別是對於稀有分散元素也能獲得良好的效果。常作為化學分析的先導,以初步了解樣品中元素的種類和數量,供進一步分析或研究時參考。

3)原子吸收光譜分析

原子吸收光譜(AAS)分析靈敏度高,干擾少,快速、精確且較經濟。可測70多種元素,但一次只能分析一種元素,不宜於定性分析。樣品用量少,僅需數毫克粉末樣。

AAS主要用於10-6數量級微量元素和10-9數量級痕量元素的定量測定。適宜於測定沸點低、易原子化的金屬元素及部分半金屬元素。也可進行常量分析。但對稀土、Th、Zr、Hf、Nb、Ta、W、U、B等高溫元素的測定的靈敏度較低,對鹵族元素、P、S、O、N、C、H等尚不能測定或效果不佳。

4)X射線熒光光譜分析

X射線熒光光譜(XRF)分析准確度較高,成本低,速度快,可不破壞樣品。可分析元素的范圍為9F~92U。XRF要求數克至十克(一般4~5g,最少可至數十毫克)較純的粉末樣。液態樣品也可分析。

XRF用於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的定性或定量分析。尤其對稀土元素及稀有元素Nb、Ta、Zr、Hf等的定量分析有效。但不能測定變價元素的價態。

5)等離子體發射光譜分析

等離子體發射光譜(ICP)分析比光譜分析更為快速和靈敏,檢測下限可達(0.1×10-9)~(10×10-9)。精度較高,可達±3%,可測定除H、O、N和惰性氣體以外的所有元素。樣品要求:粉末,最少可以數毫克,也可以為液態樣品。

ICP適用於常量、微量和痕量元素的定性或定量分析。特別宜於分析包裹體中含量極低的重金屬離子。

6)激光顯微光譜分析

激光顯微光譜(LMES)分析靈敏度高,快速,有效,成本低,且被破壞樣品的面積小。可測70多種元素。樣品可以是光片、不加蓋玻璃的薄片或大小合適的手標本,樣品表面應拋光,切忌被污染;重砂、粉末或液體樣品要作某些處理。

LMES適於微粒、微量、微區的成分測定。用於研究礦物的化學成分及元素的賦存狀態,特別適用於微細疑難礦物的分析和鑒定。但是,目前對O、N、S等許多非金屬元素尚無法分析,對鹼金屬、難熔金屬(如Mo、Ta等)的檢測靈敏度較低。

7)質譜分析

質譜分析靈敏度和准確度均高,且分析速度快。以純度≥98%、粒徑<0.5mm的單礦物為樣品。樣量視礦物種不同而異,如硫化物需0.1~0.2g,硫酸鹽需2~5g。應避免用化學方法、浮選法等處理分離礦物,以防被污染。

質譜分析系10-6數量級定量分析,常用於准確測定各種岩石、礦物和有機物中元素的同位素組成。從10~30g的隕石標本中提取的稀有氣體即足以為分析所用。

8)中子活化分析

中子活化分析(NAA)靈敏度高,大多數元素的靈敏度達10-6~10-13g。准確度高,精度高(一般在±1%~±5%)。可測的元素達80多種。可同時測定多種元素,分析速度快,且不破壞樣品。樣品要求是純的單礦物粉末,樣量僅需數毫克至數十毫克。

NAA系超痕量、痕量、半微量甚至常量元素的定量分析。可直接測定濃度很低的貴金屬元素,對稀土元素的分析特別有效。廣泛用於同位素組成、同位素地質年齡的測定。此外,也常用於測定包裹體成分。適用於分析隕石和月岩樣品的組成。

9)電子探針分析

電子探針分析(EPMA)靈敏度高,檢測下限可達10-16g。精度一般可達1%~2%,但對微量元素的精度則可差於20%。解析度高(約7nm)。放大倍數為數十倍至數十萬倍。分析速度快,直觀,且不破壞樣品。可測元素的范圍大:波譜分析為4Be~92U,能譜分析為11Na~92U。樣品可以是光片、不加蓋玻璃的薄片或礦物顆粒,且表面必須清潔、平坦而光滑。

EPMA系微米數量級微區的成分分析,宜於常量元素的定量分析。既可定點作定性或定量分析,又能作線掃描和面掃描分析,以研究元素的種類、分布和含量,了解礦物成分分布的均勻程度和元素在礦物中的賦存狀態,定量測定礦物內部各環帶的成分。最適於微小礦物和包裹體成分的定性或定量分析,以及稀有元素、貴金屬元素的賦存狀態的研究。此外,還可輔以形貌觀察。EP-MA只能分析固態物質,對有機物質的分析有困難;不能分析元素的同位素、各種形式的水(如 H2 O和 OH-等)及其他揮發組分,無法區分 Fe2+和 Fe3+

2.結構分析方法

此類方法一般不破壞樣品,其分析結果是各種譜圖,用於研究物質的晶體結構、分子結構、原子中電子狀態的精細結構。有些還可藉以鑒定樣品的物相,如寶石學上目前常利用紅外吸收光譜、激光拉曼光譜、可見光吸收光譜等技術來鑒別天然寶石和合成寶石。

1)X射線分析

X射線分析是晶體結構研究和物相分析的最常用而有效的方法。其具體方法種類繁多,一般可歸為單晶法和粉晶法兩類。

(1)單晶法:通常稱為X射線結構分析,又有照相法和衍射儀法之分。目前主要採用四圓單晶衍射儀法,其特點是自動化程度高,快速,准確度高。單晶法要求嚴格挑選無包裹體、無雙晶、無連晶和無裂紋的單晶顆粒樣品,其大小一般在0.1~0.5mm。因此在應用上受到一定限制。單晶法主要用於確定晶體的空間群,測定晶胞參數、各原子或離子在單位晶胞內的坐標、鍵長和鍵角等;也可用於物相鑒定,繪制晶體結構圖。

(2)粉晶法:又稱粉末法,也有照相法和衍射儀法之分。粉晶法以結晶質粉末為樣品,可以是含少數幾種物相的混合樣品,粒徑一般在1~10μm。樣品用量少,且不破壞樣品。照相法只需樣品5~10mg,最少可至1mg左右;衍射儀法用樣量一般為200~500mg。粉晶衍射儀法簡便,快速,靈敏度高,分辨能力強,准確度高。根據計數器自動記錄的衍射圖(diffraction diagram),能很快查出面網間距d值和直接得出衍射強度,故目前已廣泛用於礦物或混合物之物相的定性或定量分析。粉晶法主要用於鑒別結晶質物質的物相,精確測定晶胞參數,尤其對鑒定粘土礦物及確定同質多象變體、多型、結構的有序—無序等特別有效。

2)紅外吸收光譜分析

紅外吸收光譜(IR)測譜迅速,數據可靠,特徵性強。傅里葉變換紅外光譜儀具有很高的解析度和靈敏度及很快的掃描速度。樣品不受物理狀態限制,可以是氣態、液態、結晶質、非晶質或有機化合物。乾燥固體樣品一般只需1~2mg,並研磨成2μm左右的樣品。

IR已廣泛應用於物質的分子結構和成分研究。適用於研究不同原子的極性鍵,可精確測定分子的鍵長、鍵角、偶極矩等參數;推斷礦物的結構,鑒定物相;對研究礦物中水的存在形式、絡陰離子團、類質同象混入物的細微變化、有序—無序及相變等十分有效。IR廣泛用於粘土礦物和沸石族礦物的鑒定,也可對混入物中各組分的含量作定量分析。

3)激光拉曼光譜分析

激光拉曼光譜(LRS)系無損分析,其測譜速度快,譜圖簡單,譜帶尖銳,便於解釋。幾乎在任何物理條件(高壓、高溫、低溫)下對任何材料均可測得其拉曼光譜。樣品可以是粉末或單晶(最好是5mm或更大者),不需特別制備,粉末所需量極少,僅0.5μg即可。也可以是液體樣品(10-6ml)。

LRS和IR同為研究物質分子結構的重要手段,兩者互為補充。LRS適用於研究同原子的非極性鍵的振動。

4)可見光吸收光譜分析

可見光吸收光譜分析簡便、可信,不需挑選單礦物,不破壞樣品。以0.03mm標准厚度的薄片為樣品,但研究多色性時則需用單晶體。

此法主要用於研究物質中過渡元素離子的電子構型、配位態、晶體場參數和色心等。也常用於顏色的定量研究,探討透明礦物的呈色機理。可適於研究細小(粒徑在1~5mm)的礦物顆粒。

5)穆斯堡爾譜分析

穆斯堡爾譜分析又稱核磁伽馬共振(NGR)。分析准確、靈敏、快速,解譜較為容易。目前僅可測40多種元素近90種同位素。所研究的元素可以是主成分,也可是含量為萬分之幾的雜質。樣品可以是晶質或者非晶質;既可是單晶,也可是礦物或岩石的粉末。但樣品中必須含有一定濃度的與放射源中γ射線的核相同的元素。含鐵礦物樣品中Fe原子濃度為5mg/cm2為宜,硅酸鹽樣品量一般為100mg左右,因樣品中Fe含量等因素而異。

NGR主要用於研究57Fe和119Sn元素離子的價態、配位態、自旋態、鍵性、磁性狀態、佔位情況及物質結構的有序—無序和相變等,也可用於物相鑒定和快速成分分析。對粘土礦物及隕石、月岩、海底沉積物等晶質多相混合物的研究很有效。

6)電子順磁共振分析

電子順磁共振(EPR)分析也稱電子自旋共振(ESR)分析。靈敏度高。不破壞樣品。只適於研究順磁性離子:室溫下能測定的主要有V4+、Cr3+、Mn2+、Fe3+、Ni2+、Cu2+、Eu2+、Gd3+等;而Ti3+、V3+、Fe2+、Co2+及多數稀土元素離子則只能在低溫下測定。EPR分析對樣品要求不高:固體、液體(0.1~0.01ml)、壓縮氣體或有機化合物均可;可以是單晶,也可以是粉末多晶混合物,但一般以單晶(粒徑在2~9mm)為好。樣品中順磁性離子的濃度不超過1%,以0.1%~0.001%為宜。樣品不需任何處理。

EPR主要用於研究過渡金屬離子(包括稀土元素離子)的微量雜質的價態、鍵性、電子結構、賦存狀態、配位態、佔位情況、類質同象置換及結構的電子—空穴心、結構的有序—無序、相變等。也可作微量元素的定性或定量分析及地質年齡的測定等。在寶石學上,常用於鑒別天然寶石與合成寶石及研究寶石的染色機制。

7)核磁共振分析

核磁共振(NMR)分析目前最常用的高分辨的核磁共振儀廣泛應用於某些分子結構的測定,其解析度高,靈敏度高,測量速度快。但可測元素的種類有限,主要有1H、7Li、9B、11B、13C、19F、23Na、27Al、29Si、31P、40Ca等。樣品可以是較濃的溶液(約0.5ml)、固體(一般20~80mg)或氣體。

NMR主要用於研究礦物中水的存在形式、質子的結構位置及離子的鍵性、配位態和有序—無序分布特徵等,研究相變和晶格缺陷。

3.其他測試方法

1)透射電子顯微鏡分析

透射電子顯微鏡(TEM)分析的功能主要是利用透射電子進行高分辨的圖象觀察,以研究樣品的形貌、晶格缺陷及超顯微結構(如超顯微雙晶和出溶片晶等)等特徵,同時用電子衍射花樣標定晶體的結構參數和晶體取向等。配有能譜儀(或波譜儀)者尚可進行微區常量元素的成分分析。TEM具有很高的解析度(達0.1nm左右)和放大倍數(為100倍~200萬倍),可以直接觀察到原子。樣品可以是光片、不加蓋玻璃的薄片或粉末樣,表面須平坦光滑。

2)掃描電子顯微鏡分析

掃描電子顯微鏡(SEM)分析的主要功能是利用二次電子進行高解析度的表面微形貌觀察。通常也輔以微區常量元素的點、線、面掃描定性和定量分析,查明元素的賦存狀態等。SEM的解析度高(達5nm左右),放大倍數為10倍~30萬倍。樣品可以是光片、不加蓋玻璃的薄片、粉末顆粒或手標本。其制樣簡單,圖象清晰,立體感強,特別適合粗糙表面的研究,如礦物的斷口、晶面的生長紋和階梯等觀察及顯微結構分析等。

3)微分干涉(相襯)顯微鏡分析

微分干涉(相襯)顯微鏡(DIC)能夠觀察礦物表面納米數量級的分子層厚度。反射型顯微鏡用於研究晶體表面微形貌,觀察晶體表面上的各種層生長紋和螺旋生長紋,從而探討晶體的生長機制;透射型顯微鏡用於研究岩石薄片中礦物的結晶狀態及內部顯微構造,能清晰看到微米數量級的微裂紋,從而有助於研究岩石受應力作用的方向和性質。微分干涉(相襯)顯微鏡的縱向解析度高,立體感強。其樣品可以是帶晶面的晶體顆粒或者薄片。

4)熱分析

熱分析系根據礦物在加熱過程中所發生的熱效應或重量變化等特徵來鑒定和研究礦物。廣泛採用的有差熱分析和熱重分析。

(1)差熱分析(DTA):是測定礦物在連續加熱過程中的吸熱(脫水、分解、晶格的破壞和類質同象轉變等)和放熱(氧化、結晶等)效應,以研究礦物的結構和成分變化。用於了解水的存在形式,研究物質的內部結構和結晶度,研究類質同象混入物及其含量,可進行物相的鑒定及其定量分析。尤其對粘土礦物、氫氧化物和其他含水礦物及碳酸鹽類等礦物的研究最為有效。DTA只適用於受熱後有明顯的物理、化學變化的物質,一般僅用於單相物質純樣的研究,樣量僅需100~200mg,粒度在0.1~0.25mm。DTA設備簡單,用樣量少,分析時間較短,但破壞樣品,且干擾因素多,混合樣品不能分離時會相互干擾。因此,必須與X射線分析、電子顯微鏡、化學分析等方法配合使用。

(2)熱重分析(TG):是測定礦物在加熱過程中質量的變化。熱重曲線的形式取決於水在礦物中的存在形式和在晶體結構中的存在位置。TG僅限於鑒定和研究含水礦物,並可確定其含水量。TG以純的礦物粉末為樣品,樣量一般需2~5g,且破壞樣品。TG常與DTA配合使用。目前正向微量(10-5g)分析發展。

⑨ 化學研究物質組成的方法有什麼

化學是研究物質的組成、結構、性質、以及變化規律的科學,你是不是看到了這句話才連續問這幾個問題?化學在高中階段其實講得很淺,比如研究硅單質,我們只要求掌握它的幾個兩性通性,至於它的組成只是書上給了一個圖,僅此而已。再比如介紹原子分子結構的時候,也只簡單的把大多數原子的成鍵方式說了一下,比如共價鍵,離子鍵,配位鍵,總之淺嘗輒止,講得好淺,背背就行了,我們不需要糾結這么多,更復雜的都是大學的東西。

⑩ 物理學的研究方法有哪些

一、控制變數法:通過固定某幾個因素轉化為多個單因素影響某一量大小的問題.

二、等效法:將一個物理量,一種物理裝置或一個物理狀態(過程),用另一個相應量來替代,得到同樣的結論的方法.

三、模型法:以理想化的辦法再現原型的本質聯系和內在特性的一種簡化模型.

四、轉換法(間接推斷法)把不能觀察到的效應(現象)通過自身的積累成為可觀測的宏觀物或宏觀效應.

五、類比法:根據兩個對象之間在某些方面的相似或相同,把其中某一對象的有關知識、結論推移到另一個對象中去的一種邏輯方法.

六、比較法:找出研究對象之間的相同點或相異點的一種邏輯方法.

七、歸納法:從一系列個別現象的判斷概括出一般性判斷的邏輯的方法.

(10)研究物質的6個基本方法擴展閱讀:

物理學的本質:物理學並不研究自然界現象的機制(或者根本不能研究),我們只能在某些現象中感受自然界的規則,並試圖以這些規則來解釋自然界所發生任何的事情。我們有限的智力總試圖在理解自然,並試圖改變自然,這是物理學,甚至是所有自然科學共同追求的目標。

六大性質

1.真理性:物理學的理論和實驗揭示了自然界的奧秘,反映出物質運動的客觀規律。

2.和諧統一性:神秘的太空中天體的運動,在開普勒三定律的描繪下,顯出多麼的和諧有序。物理學上的幾次大統一,也顯示出美的感覺。

牛頓用三大定律和萬有引力定律把天上和地上所有宏觀物體統一了。麥克斯韋電磁理論的建立,又使電和磁實現了統一。愛因斯坦質能方程又把質量和能量建立了統一。光的波粒二象性理論把粒子性、波動性實現了統一。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又把時間、空間統一了。

3.簡潔性:物理規律的數學語言,體現了物理的簡潔明快性。如:牛頓第二定律,愛因斯坦的質能方程,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

4.對稱性:對稱一般指物體形狀的對稱性,深層次的對稱表現為事物發展變化或客觀規律的對稱性。如:物理學中各種晶體的空間點陣結構具有高度的對稱性。豎直上拋運動、簡諧運動、波動鏡像對稱、磁電對稱、作用力與反作用力對稱、正粒子和反粒子、正物質和反物質、正電和負電等。

5.預測性:正確的物理理論,不僅能解釋當時已發現的物理現象,更能預測當時無法探測到的物理現象。例如麥克斯韋電磁理論預測電磁波存在,盧瑟福預言中子的存在,菲涅爾的衍射理論預言圓盤衍射中央有泊松亮斑,狄拉克預言電子的存在。

6.精巧性:物理實驗具有精巧性,設計方法的巧妙,使得物理現象更加明顯。

對於物理學理論和實驗來說,物理量的定義和測量的假設選擇,理論的數學展開,理論與實驗的比較是與實驗定律一致,是物理學理論的唯一目標。

人們能通過這樣的結合解決問題,就是預言指導科學實踐這不是大唯物主義思想,其實是物理學理論的目的和結構。

在不斷反思形而上學而產生的非經驗主義的客觀原理的基礎上,物理學理論可以用它自身的科學術語來判斷。而不用依賴於它們可能從屬於哲學學派的主張。在著手描述的物理性質中選擇簡單的性質,其它性質則是群聚的想像和組合。

通過恰當的測量方法和數學技巧從而進一步認知事物的本來性質。實驗選擇後的數量存在某種對應關系。一種關系可以有多數實驗與其對應,但一個實驗不能對應多種關系。也就是說,一個規律可以體現在多個實驗中,但多個實驗不一定只反映一個規律。

閱讀全文

與研究物質的6個基本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什麼方法快速消紅 瀏覽:665
如何運用文學批評方法 瀏覽:497
小米手機5s輸入法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442
通信網路優化的常用方法 瀏覽:774
數據分析包含哪些方法 瀏覽:613
88打六折怎麼計算方法 瀏覽:338
藏香的使用方法 瀏覽:711
41的豎式計算方法 瀏覽:944
如何快速選擇有效的治療方法 瀏覽:919
centos安裝軟體的方法 瀏覽:288
掛衣架安裝方法和步驟 瀏覽:908
乙肝表抗定量檢測方法 瀏覽:604
戒酒什麼方法最快 瀏覽:336
拉力測試儀使用方法 瀏覽:245
電子放大鏡使用方法 瀏覽:971
冰梯的製作方法和步驟 瀏覽:684
榻榻米和床連接方法 瀏覽:192
雜土渣土的鑒別方法圖解 瀏覽:698
冰用哪些方法溶化 瀏覽:633
中國移動寬頻電視網線連接方法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