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研究方法 > 丹田氣體訓練方法

丹田氣體訓練方法

發布時間:2022-08-16 07:31:15

『壹』 怎麼運用丹田之氣發聲

丹田的運用必須配合腹式呼吸的方式。

1、首先,把肺里的氣全部呼出去,要呼的干凈。然後,並住呼吸,把手按在小腹,也就是常說的單田,用力使單田鼓起,手要反作用在單田上,要用力,在鼓起的時候要漸漸用力,不要一下鼓起來。

2、從開始用力到用力到極限,大約用五秒鍾時間然後到最強的時候,持續五秒鍾。最後,漸漸放鬆,也不要一下放鬆,大約五秒時間整個過程,注意不要呼吸。這是一個循環,每天這樣練功,一定要堅持下來練自己的肺活量,多游泳,多跑步!

3、最好找一個專業的老師,指導一下,不要把聲帶損害,要注意唱歌時不要多用自己的聲帶,要讓自己的聲音傳的遠而穩,注意運用氣息,否則會使聲帶生繭。

4、養成用丹田氣說話的習慣。意念上,不要用嗓子說話,用小腹[臍下兩寸的點]說話。多練仰卧起坐,加強丹田力量[一般女性小腹力量較弱]。口腔要打開[後上下牙距離],整個口腔形成:前緊[開、齊、合、撮]後松[打開後槽牙]之勢。

5、長期堅持科學訓練。情、氣、聲的訓練:情—七情:喜、怒、憂、思、悲、恐、驚的語言表達訓練;氣—-掌握胸腹聯合呼吸法;聲—-聲音的彈性訓練。

(1)丹田氣體訓練方法擴展閱讀

如何感覺丹田位置簡單的訓練方法:

一.氣入丹田:先慢慢地深深吸一口氣,記得用腹式呼吸,用手放在腰的兩側,要感覺腹部有在漲大,這就是氣入丹田。

二.閉氣寧神:當無法再吸入時,憋住口中真氣,集中注意力在肚臍下方約三指幅寬,感覺丹田周圍的肌肉有在用力支撐著。

三.聚力吐氣:只利用丹田周圍的肌肉用力支撐著,其他部位放鬆,並緩緩的將氣吐出來。

四.氣盡神散:把身體里的氣全吐完後,全身放鬆,准備再吸一口氣。

五.如此幾遍後,會感覺到小腹部的肌肉有一點酸,每次用力時與上大號的感覺是相類似的,請記得這種感覺。這個位置會因為每個人的體型不同而有所差異,所以記得下次要用力的位置。

六.可以正確把握丹田的位置時,要做快吸快吐的訓練,把氣快速地吸入小腹部,再快速吐出,像小狗在喘氣,但是只有丹田的部位在動,使丹田肌肉做快速的收縮動作。

七.只能利用丹田周圍的肌肉用力,全身的其他部位是放鬆的。這個動作可強化腹肌的力量,建議只要時間地點允許,可以多多練習這個動作,尤其是孕婦更要多練習,在生產時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貳』 丹田氣怎麼練正確方法

練丹田氣最簡的方法

如果做不到氣沉丹田,那麼說話的時候會覺得沒底氣,聲音單薄無力沒有質感。看過很多訓練丹田發聲的方式,但方法太過復雜,且贅述太多,讓人越看越糊塗,更無法養成經常練習的好習慣。下面這個方法只需簡單幾步,每日練習必有成效。

1.深吸一口氣,盡量將氣往下(即丹田位置)壓,使小腹用力向外擴張。

2.屏住呼吸三秒左右(隨著訓練的進階可逐步加長時間)。

3.上下牙微微閉合,舌尖抵住上齒背發si音,發聲的強弱保持一致,目的是控制氣息均勻呼出,直到氣息用盡、小腹感到脹痛為止。

4.每日早晚各練習四次,若發覺自己已經能夠自由控制氣息,可改發mi、ma音,進一步加強訓練。

『叄』 如何快速練習出丹田,用氣唱歌。

用丹田出氣唱歌的練習方法:

1、氣入丹田:先用腹式呼吸慢慢地深深吸一口氣,用手放在腰的兩側,感覺腹部有在漲大。

2、閉氣寧神:當無法再吸入時,憋住口中真氣,集中注意力在肚臍下方約三指幅寬,感覺丹田周圍的肌肉有在用力支撐著。

3、聚力吐氣:只利用丹田周圍的肌肉用力支撐著,其他部位放鬆,並緩緩的將氣吐出來。

4、氣盡神散:把身體里的氣全吐完後,全身放鬆,准備再吸一口氣。

如此幾遍後,會感覺到小腹部的肌肉有一點酸,每次用力時與上大號的感覺是相類似的,即可正確把握丹田的位置。接著要做快吸快吐的訓練,把氣快速地吸入小腹部,再快速吐出,像小狗在喘氣,但是只有丹田的部位在動,讓丹田肌肉做快速的收縮運動,全身的其他部位放鬆,可以強化腹肌的力量。

強化練習後,便可清晰的感受到自己的丹田氣,找到正確的聲氣結合唱歌感覺。

(3)丹田氣體訓練方法擴展閱讀

丹田發聲的好處:

1、美化聲音

不管是什麼嗓音,只要通過科學合理的丹田發聲訓練,都能夠迅速改變自己的聲音,男聲變得渾厚大氣,女聲變得圓潤動聽。

2、美化氣色

氣是人的立命之本,丹田氣訓練能夠調動全身氣血運行,幫助疏通經絡,,這是有科學依據的。

3、治療疾病

丹田發聲訓練用的是丹田之力發聲,而不是用喉嚨的力量發聲。掌握了丹田發聲,能夠長時間發聲不累。很多打針吃葯動手術難以根治的喉部疾病,如咽炎、咽喉炎、聲帶小結、聲帶息肉、喉肌弱、聲帶麻痹等,只要堅持進行丹田發聲訓練,便能不葯而愈。

『肆』 丹田發聲怎麼練

丹田位於小腹部,臍下2寸到3寸之間,放鬆全身,吸氣的時候下肺充滿,迫使膈肌下壓,橫膈膜一圈擴張,呼氣的時候保持橫膈膜的擴張,利用小腹部收縮把氣息送出去,聲帶發生振動,經過共鳴腔體,這就是利用丹田發聲。

那麼丹田發聲怎麼練?我們可以通過以下的方式

  1. 聞花的感覺。慢慢的、輕輕的用鼻子吸一口氣,像是在聞一朵有芬芳的花,然後同樣的慢慢的、輕輕的、均勻的呼出。

  2. 哼鳴。通過第一種方式吸完氣以後,在鼻子上方振動,發出eng的聲音,同樣需要均勻要慢,感受鼻子上方的振動感。

『伍』 如何練丹田氣

內功:鍛煉身體內部器官的功夫。內功是通過氣的練習而成的,練氣講究呼吸吐納,多用腹式呼吸法,精神集中,循序漸進,從而達到鍛煉身體內部器官的目的。武術中可以提高耐力、戰鬥力和極強的自我保護作用等。

說起內功,大家可能會想到《射鵰英雄傳》、《天龍八部》里那些玄妙的東西。又有不少人說內功根本是胡說八道。那麼到底有沒有內功這種東西呢?答案當然是肯定的了,這篇小文就叫內功簡介嘛,沒有內功還簡介個X啊~~那麼我來說一說吧。先來澄清一個事實,輕功和硬氣功不算內功。這兩種功夫雖然用氣,但用得不系統。較之內在的力道來說,更傾向於外在的力道。硬功重在皮肉,輕功重在腰腿。它們的氣是在長期的鍛煉中自然形成的,而不是專門練出來的。我來逐一說明:

一,輕功。輕功的練法很多,大多是漸進著練的。比如說,用一個大竹笸籮(直徑約2米),內裝滿沙子。在笸籮邊上走,熟練了就跑。要求是不能把笸籮踩翻。當然,在一開始,這個要求是很容易達到的。然後用一個碗從笸籮里把沙子掏出去一碗,再跑。熟練了以後再掏一碗沙子……如此練習,當笸籮里的沙子全部掏空的時候,你就達到身輕如燕了。在這個過程中,你也會很自然地形成一股氣。正所謂「提氣輕身」。不過大家不要嘗試,因為你怎麼練也不太可能達到標准,因為這裡面還有用氣的訣竅是不能說出來的。如果有誰知道這些用氣的訣竅的話,運用這些訣竅,並勤加苦練的話,最多1年,可以達到身輕如燕的境地。

二,硬功。硬功大多是用木棒等物敲打身體的各個部位,用這種刺激來減輕身體被打到時的痛苦,也就是所謂的抗擊打練習。外在的皮肉練到一定地步,再加上硬功用氣的訣竅。身體也會產生一股自然而然的內力。

也許這些東西你們已經覺得很神奇了,但是,這不能算是內功。因為他們的氣都是自然而然的,並不是本身的控制用出來的。那麼,內功難道還要神奇嗎?從外觀上來看,是的。從科學上來看,不是的。正如亂影說的,任何人都不能打破自然科學規律的束縛。也許有些東西自然科學也解釋不了,不過,再怎麼樣也不能把大米白面變成核武器。內功也有他的極限。一個人通過修煉,可以達到種種近乎「不可思議」的地步,但是,人的肉體永遠都打不過飛機大炮。

說內功之前,先說一些自然科學不能解釋的東西:

第一,人體的穴位和經絡。西方人大多不相信這些,中國人基本相信這個。從解剖學上解釋不出來,不過穴位和經絡的存在是確切無疑的。印度的瑜珈中也有類似穴位的理論。瑜珈認為人的脊柱上有14個生命能源點,瑜珈的修煉正是刺激這14個能源點,從而達到強身的功效。中國的穴位理論更加詳細,穴位不僅存在於脊柱,更存在於身體的其他部位。而經絡起到一種類似於綱領的作用。奇經八脈把人身的穴位貫穿起來。

第二,氣。氣這種東西,連很多中國人也不相信,主要是因為沒見過。當然,氣是看不見的東西,我也沒見過,不過親身體驗過。它的存在也是確切無疑的。連中醫里也有很多關於氣血的理論。

下面說說內功的理論。各家的內功理論不盡相同,也就是說各家的內功心法不同。中國武術門派眾多。內家有太極、八極、形意、八卦等等。不論哪一門,都有一種所謂的「氣拳」,每一個招勢都要靜止很長時間,這就是內功的修煉。用行話來說叫「樁功」。初級的樁功只是為了體驗氣,比如某一個姿勢,你要感覺到有熱氣從腳下向上蔓延,直到腰間。有這種感覺說明練對了,沒有就說明練得不對。當你對於內力的行走很熟悉了,就練習更加高深的樁功,這時,就涉及到各家各派的心法了。如何引導、控制你的內力,並使之在身體里如何運行。

內功的最高境界叫做「身知」,就是「身體本身知道氣的運行」的意思。再說得「武俠」一點,叫做「打通任督二脈」。這個說法並不是沒有道理的。學中醫的人都學過穴位,同時有一首口訣,講的是人體氣血運行的順序和時間。子時運行到哪一個臟腑,午時運行到哪一個臟腑……一天12個時辰正好周身運行一遍。這就是一個周天(先天大周天)。這個周天是人生來就不停運行的。練內功的人,控制他的內力在身體內快速運行,把本來應該一天完成的運行用一個小時完成,他還可能和正常人一樣嗎?而這個周天(後天周天)又分兩種,一種是大周天,一種是小周天。小周天是指控制氣血只繞行於任督二脈(上起頭頂百匯穴,下止襠部會陰穴。身體前面中央線為任脈,身體後面中央線為督脈),速度快但是長功慢。大周天是指控制氣血繞行身體所有經絡,長功快但是速度慢。這種程度的內功修煉則是只有「身知」的人才能作到的。

達到「身知」的人真的給人一種深不可測的感覺。有一位太極名家(已故),身高1米6多,生前(當時已八十多歲高齡)坐於一把藤椅上,一個身高1米9的壯漢雙手壓住他的胳膊,全身用力壓住他。老人家只是大喝一聲,就用內力把壯漢彈出2米多遠,這就是「身知」的威力。

另外,還有一種不為打人的內功。武當派的老道有一種功夫叫「寒暑鐵布衣」,是張三豐創立的,練這種功夫,可使人不畏寒暑,四時只穿單衣蔽體而能雲游四海。這種內功不僅涉及到上面所說的理論,還要提到道家獨特的宇宙觀和養生理論。在此不贅述。不過還是那句話,內功也是有極限的。像我現在在長春,經常下雪,天氣較冷,但是我仍然只穿一件襯衣一件外套,不穿毛衣和羽絨服。寒暑鐵布衣比我還要狠,但是也絕不可能只穿一個小褲衩到南極科考去。

以上是關於內功講解來源於書籍及民間的傳說,尚無考證及科學依據
內功來源於中華武術,尚有許多的深奧之處值得我們去進一步研究與考證

『陸』 丹田在哪裡,怎麼練慣用丹田唱歌!!!

丹田的位置在腹部,練習丹田的方式如下:

1、經常靠牆練習有助於發聲,因為靠牆可以接觸後脊樑,更容易找到感覺,並且胸腔的共鳴能和牆產生共振。

2、增加自己的肺活量,可以通過慢跑等鍛煉方式來提高肺活量。

3、經常做仰卧起坐,可以鍛煉隔肌,使得唱歌擁有足夠的氣息。氣息功底好的歌手能控制這些爆音的流量,演唱時話筒也不會出現一些撲聲。

(6)丹田氣體訓練方法擴展閱讀

一、通常所說的下丹田的准確位置就是神厥穴,大體就是肚臍周圍的部分,准確點說就是臍下一寸半。丹田分上丹田、中丹田、下丹田

1、上丹田,從下巴算起,頭部的長度乘以0.618的位置(兩眉之間的印堂穴。)

2、中丹田,從下陰算起,軀乾的長度乘以0.618的位置(兩乳頭的膻中穴)。

3、下丹田,從腳部算起,身高的長度乘以0.618的位置(臍下三寸的關元穴)

二、丹田唱法:

先練放鬆全身,然後呼吸的時候嘗試吸氣的時候肺部擴充,呼氣的時候小腹收縮,如此循環熟練,每次唱歌的時候發音不要從嗓子裡面把氣壓出來,而是用小腹的力量把腹部的氣體擠壓出來,這樣長期以往的訓練下去,就能夠做到正確的換氣。

『柒』 氣沉丹田怎麼練

1、先練松靜站立,按要求將姿勢站好,全身放鬆,但要松而不懈,精神貫注,氣勢騰挪。採取自然腹式呼吸,不加勉強,多著意於放鬆。

2、取松靜站立姿勢,用逆腹式呼吸。吸氣時小腹內收,提肛縮腎,兩脅微向外張。與吸氣同時,兩手向回收,但要沉肩墜肘。呼氣時,小腹放鬆,外凸,會陰仍要微微提住,兩脅向內向下合,同時兩手向外推,以意引氣,達於指梢,雙腳則五趾抓地。

3、選幾個動作簡單而蓄發、開合、節奏分明的太極拳招式練習,如太極拳掩手肱捶、摟膝拗步等,將動作與呼吸緊密結合,一定要做到開吸合呼,蓄吸放呼,閃跳為吸,發力為呼。吸為提,呼為下練時要慢,要自然,不須練多久,就可達到氣沉丹田了。

(7)丹田氣體訓練方法擴展閱讀:

丹田的作用:

1、上丹田在督脈的循行路線上,督脈屬於陽經,故上丹田屬陽,是陽氣積聚之處,又是藏神之所,是主管思維意識活動的神經中樞之所在,是練功入靜的主要部位。上丹田的作用是鍛煉神經系統,控制自己的意識活動,平衡中樞神經的調節功能,抑制整體代謝機能,從而發揮機體的儲能性效應。

這樣,有利於人體修養生息、蓄積精力、發揮潛能,與疾病作斗爭,以獲健身之效。所以,練功後會感到體力增強,精力充沛,周身舒適。

2、中丹田位於胸部膻中穴處,為氣會之所在,在針灸治療疾病時,所有關繫到「氣」方面的病症,均取此穴。

凡是屬於中氣下陷之疾患,如脫肛、胃下垂、腎下垂、子宮垂脫、經量過多、氣虛哮喘等等,均可以通過意守中丹田而治癒。但在意守中丹田時意念不可過重,要似有似無,以免造成胸悶、脅脹等不適。

『捌』 丹田發聲怎麼練

丹田發聲訓練方法:

1、先練放鬆全身,然後呼吸的時候嘗試吸氣的時候肺部擴充,呼氣的時候小腹收縮,如此循環熟練,每次唱歌的時候發音不要從嗓子裡面把氣壓出來,而是用小腹的力量吧腹部的氣體擠壓出來,這樣長期以往的訓練下去,就能夠做到正確的換氣。

2、丹田唱歌其實是發聲和"氣"的運用,當用丹田提勁發出的聲音會叫"厚"叫"飽",這是因為發聲源較深的因素。

3、美好的歌唱共鳴是歌唱者所共同追求的。要想獲得它,就需要全面了解人體共鳴的相互關系和作用,並付出艱辛的努力,通過刻苦的訓練才能得到它。

(8)丹田氣體訓練方法擴展閱讀:

丹田共鳴發聲的原理:

聲音產生需要有振動體、媒介和聽聲音耳膜。當物體被打擊而產生振動時,促使媒介產生了波紋,叫音波。這種音波由媒介傳入人的耳膜成為聲音。一個發音體在振動發音時,它除了能發出一基音外,還能同時發出一些微小的泛音。

例如:a弦振動率是400,當它的微波傳到某一個每秒振動440次的物體時,這一物體受到振動的影響,才會引起共振,產生共鳴。

人體共鳴形成的過程是,從歌唱發聲到利用人體內很多可以產生共鳴的空間,使氣息沖擊聲帶而出現了基音。這個基音雖然很微弱,但是它一進入人體固有的共鳴空間之後,就產生了不同形式的聲波共振,於是出現優美、悅耳的歌聲來。

共鳴的使用能夠擴大音響效果,同時還可以美化聲音。我們應充分利用人體構造的共鳴腔,努力控制歌唱發聲,逐步訓練形成空間立體感的音響。歌唱發聲的共鳴效果對於歌唱是十分重要的。

『玖』 怎麼練習丹田氣

丹田功[高級修煉法]
中國[少摩拳]研究會

丹田功

一、換氣

每日子時和寅時到柏樹多,環境幽靜,空氣清新的地方練功。先活動頭、四肢、膝、踝等關節數分鍾之後,面向南方,直身站立,口眼微閉,下頦微收,兩足橫開與肩同寬,雙腳平直,腳尖稍內扣,腳掌心含空,雙手自然下垂於兩大腿外側:
按上法將姿勢擺好之後,從頭面,頸項、肩關節、胸背、腰腹、髖關節、會陰、大腿、膝關節、小腿、踝關節及雙腳掌由上至下地逐次放鬆三遍。待全身充分放鬆後,即以口分別盡力呼出三口體內濁氣,然後按順呼吸法呼吸,口呼鼻吸。吸時舌尖輕砥上齶,小腹部稍凸起,意念氣從頭頂百會穴垂直下降至腹部丹田處,同時兩手由大腿兩側向前緩慢地作弧形上提到額部兩側上方,上提時雙手掌指伸直,指尖相對,掌心向後,拇指斜朝上;隨後便張口輕輕地呼氣,呼氣時舌尖放平,小腹內收,同時雙手在額部兩側內旋翻轉雙掌下按,掌心向下,掌指相對,經胸腹前向下按壓至雙腳尖的地面上,上身亦同時向前俯,兩腿綳直,不可彎曲。前俯時呼氣,意念內從丹田分作兩股向下導引,經雙大腿前內側貫注入雙足心的湧泉穴;然後慢慢直腰抬身,兩手又外旋轉掌緩慢地向上作弧形上提,同時吸氣,意念內氣從腳後外側上升經外跨返回至丹田。
就這樣起身時以鼻吸氣,俯身時以口呼氣,如此反復練習30分鍾左右。
正常效應:在練功後一星期至一個月之內,雙手心及雙腳足心會出現發熱、發麻、發涼、發脹感,腹部發熱並有「雷鳴」(即腸鳴音)。此外,身體還可出現大、小、輕、重、光亮、癢、跳等感覺。以上這些感觸現象如在練功後出現其中之一,我們便稱之為「得氣感」。

二、培元功

(一)姿勢:行.坐.卧的自然姿勢.....
(二)功法:
(1)蓄精培元
練功時在選上述行、坐、卧三種姿勢之一種,但以坐式練功效果最佳,行走式在初學時不易掌握,初習者最好不要採用。
練功時按下述方法練習:
①將要練功之前,在大腦里要有「我要練功了」的概念,然後選好練功的位置(注意要南北向),做好練功的姿勢。
②開始練功時,先在大腦里默想:我已開始練功了,不能東想西想,要專心練功。然後從頭部向下依次放鬆全身的肌肉關節。放鬆時不要過於仔細地想哪一塊肌肉如何放鬆,只要意念從上而下地想松,肌肉、關節也隨著意念快速地放 松就行。放鬆法要連續三次,每次都要從頭向下放鬆至雙足心為止。放鬆時姿勢不要改變。
③用鼻腔吸氣和呼氣。口腔閉合,神態自然,雙眼輕輕地閉攏,舌尖自然地伸平,輕輕地觸及上牙齒後的牙齦(俗稱「牙肉」)上,不要僵硬。

[1] [2] [3] [4] [5] 下一頁

閱讀全文

與丹田氣體訓練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88打六折怎麼計算方法 瀏覽:338
藏香的使用方法 瀏覽:711
41的豎式計算方法 瀏覽:944
如何快速選擇有效的治療方法 瀏覽:919
centos安裝軟體的方法 瀏覽:288
掛衣架安裝方法和步驟 瀏覽:908
乙肝表抗定量檢測方法 瀏覽:604
戒酒什麼方法最快 瀏覽:336
拉力測試儀使用方法 瀏覽:245
電子放大鏡使用方法 瀏覽:971
冰梯的製作方法和步驟 瀏覽:684
榻榻米和床連接方法 瀏覽:192
雜土渣土的鑒別方法圖解 瀏覽:698
冰用哪些方法溶化 瀏覽:633
中國移動寬頻電視網線連接方法 瀏覽:816
簡單有效的去扁平疣方法 瀏覽:526
鳥簡便方法怎麼畫 瀏覽:831
選擇高層管理者最常用甄選方法 瀏覽:220
機械硬碟放在光碟機位置安裝方法 瀏覽:805
外部存儲的計算方法 瀏覽: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