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研究方法 > 冠脈血流量研究方法

冠脈血流量研究方法

發布時間:2022-08-16 01:45:34

A. 有關冠狀動脈血供的問題!

左右冠狀動脈是升主動脈的第一對分支。左冠狀動脈為一短干,發自左主動脈竇,經肺動脈起始部和左心耳之間,沿冠狀溝向左前方行3~5mm後,立即分為前室間支和旋支。前室間支沿前室間溝下行,繞過心尖切跡至心的膈面與右冠狀動脈的後室間支相吻合。沿途發出:(1)動脈圓錐支,分布至動脈圓錐;(2)外側支,分布於左室前壁大部及前室間溝附近的右室前壁;(3)室間隔支,分布於室間隔前2/3。旋支沿冠狀溝左行,繞過心鈍緣時發出粗大的左緣支分布於左室外側緣;至心後面時發出較小的分支分布至左房與左室。右冠狀動脈起自右主動脈竇,經肺動脈根部及右心耳之間,沿右冠狀溝行走,繞過心右緣,繼續在膈面的冠狀溝內行走,在房室交點附近發出後降支,即後室間支。右冠狀動脈沿途發出:(1)動脈圓錐支,分布於動脈圓錐,與左冠狀動脈的同名支吻合。(2)右緣支,此支較粗大,沿心下緣左行趨向心尖;(3)竇房結支,在起點附近由主幹分出(佔60.9%,其餘39.1%起自左冠狀動脈);(4)房室結支,起自右冠狀動脈,行向深面至房室結。(5)後室間支,為右冠狀動脈的終支,與左冠狀動脈的前室間支相吻合,沿途分支至左、右心室後壁、及分室間隔支至室間隔後1/3。

機體在不同的狀態下,心臟的每搏輸出量及其本身能量的消耗是不一樣的,因此冠脈血流量也不一樣。在安靜狀態下,人冠脈血流量為每百克心肌每分鍾60ml~80ml,中等體重的人,總的冠脈血流量為225ml/min,占心輸出量的4%~5%。當心肌活動加強時,冠脈達到最大舒張狀態,冠脈血流量可增加到每百克心肌每分鍾300ml~400ml,所以,冠脈血流量的多少主要取決於心肌的活動。,冠狀動脈本身有很大的儲備能力,當你運動時可以擴張到原來的6-7倍,以提供心肌所需要的血液和氧氣。

B. 生理學中的CBF是什麼意思

CBF是冠脈血流量。
容易被局部代謝產物(尤其是腺苷)影響,腺苷升高,冠脈血流量升高。

C. 冠狀動脈

由於冠脈血管的大部分分支深埋於心肌內,因此心肌的節律性舒縮對冠脈血流發生很大影響,對左冠脈影響更大。動脈試驗表明,心臟收縮期冠脈血流急劇減少,這是因為心臟對心腔產生的壓力必須超過主動脈壓(即冠脈灌注壓)才能發生射血。因此,心肌深層(心內膜下心肌)的血管受壓最大而血流最少,甚至一些血流因受壓而向心外膜血管倒流。射血開始後,主動脈壓力升高,冠狀動脈主幹內的血流略有增加。只有當心臟舒張開始,心肌內壓力急劇下降,血管外壓力解除,在主動脈壓力(舒張壓)的驅動下,冠狀動脈血流才大大增加。一般來說,左心室在收縮期的冠脈血流量只有舒張期的20%~30%,由此可見,舒張期的主動脈壓(舒張壓)和舒張期的長短(與心率有關)是決定冠脈血流的兩個十分關鍵性因素。體循環的外周阻力增大,舒張壓升高,則冠脈血流量增多;當心率加快時,由於心動周期的縮短主要是心舒期縮短,故冠脈血流量減少。臨床上因用葯不當導致血壓過低、或心動過速而誘發心絞痛者,原因就在於此。心臟收縮對右冠脈血流的影響不太大,這是因為右室壁較薄,右心腔壓力低,心肌收縮對心肌內血管的擠壓作用小的緣故。但右心室肥厚的病人,心肌擠壓作用也不容忽視。

D. 心臟冠狀動脈的血流分配。

根據冠狀動脈分支的走向及分布的位置,不難推測其營養心臟的部位。
1、右房、右室:由右冠狀動脈供血。 2、左室:其血液供應50%來自於左前降支,主要供應左室前壁和室間隔,30%來自迴旋支,主要供應左室側壁和後壁,20%來自右冠狀動脈(右優勢型),供應范圍包括左室下壁(膈面) 、後壁和室間隔。但左優勢型時這些部位由左旋支供血,均衡型時左右冠脈同時供血。 3、室間隔:前上2/3由前降支供血,後下1/3?由後降支供血。
4、傳導系統:竇房結的血液60%由右冠狀動脈供給,40%由左旋支供給;房室結的血液90%由右冠狀動脈供給,10%由左旋支供給;右束支及左前分支由前降支供血,左後分支由左旋支和右冠狀動脈雙重供血,所以,臨床上左後分支發生傳導阻滯較少見。左束支主幹由前降支和右冠狀動脈多源供血。
在冠狀動脈及其分支之間存在著許多側支或吻合支,它是一種潛在的管道,平時在冠狀動脈供血良好的生理情況下,這些側支或吻合支並不參予冠狀動脈的循環,只有當冠脈主幹發生狹窄或阻塞,而側支血管兩端出現壓力差時,或某些足夠強的刺激出現時(如嚴重缺氧),它們才開放並得以發展。血液便可通過這些側支繞過阻塞部位將血液輸送到遠側的區域。這些吻合支逐漸變粗,血流量逐漸增大,便可取代阻塞的冠狀動脈以維持對心臟的供血,這些通過側支或吻合支重新建立起來的循環稱為側支循環。但吻合支或側支血管的存在並不能說明都有側支循環的功能,這是因為側支循環的發展成熟需要較長的時間,且血流量較小,對心肌的保護作用有限。那麼,影響側支循環形成的因素有哪些呢? (1) 冠狀動脈阻塞發展的速度。病理生理學最新研究證實,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始於兒童及青少年,並隨著年齡的增長逐漸加重,局部缺血也日益明顯,從而使吻合支的血管發生擴張,血流量增加,補償缺血心肌的血液供應,這就建立了該部位的側支循環。如果冠狀動脈突然閉塞,側支循環就不能形成,從而導致心肌梗塞。 (2) 冠狀動脈閉塞的部位。若冠狀動脈閉塞的部位是其開口處或是近端,則主要血流中斷,遠端的側支也就成了無源之水。 (3) 相臨動脈是否發生了閉塞。如果相臨動脈也發生了閉塞,就失去了形成側支循環的條件

閱讀全文

與冠脈血流量研究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藏香的使用方法 瀏覽:711
41的豎式計算方法 瀏覽:944
如何快速選擇有效的治療方法 瀏覽:919
centos安裝軟體的方法 瀏覽:288
掛衣架安裝方法和步驟 瀏覽:908
乙肝表抗定量檢測方法 瀏覽:604
戒酒什麼方法最快 瀏覽:336
拉力測試儀使用方法 瀏覽:245
電子放大鏡使用方法 瀏覽:971
冰梯的製作方法和步驟 瀏覽:684
榻榻米和床連接方法 瀏覽:192
雜土渣土的鑒別方法圖解 瀏覽:698
冰用哪些方法溶化 瀏覽:633
中國移動寬頻電視網線連接方法 瀏覽:816
簡單有效的去扁平疣方法 瀏覽:526
鳥簡便方法怎麼畫 瀏覽:831
選擇高層管理者最常用甄選方法 瀏覽:220
機械硬碟放在光碟機位置安裝方法 瀏覽:805
外部存儲的計算方法 瀏覽:741
金剛石液壓塊安裝方法 瀏覽: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