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革命烈士的故事提綱
楊靖宇將軍的故事1939年是抗聯一路軍抗戰以來最為艱苦的時期之一,部隊傷亡很大。曾當過楊靖宇身邊警衛戰士的黃生發老人回憶道: 「天氣嘎嘎冷,我們的棉衣又不齊,有的同志手腳凍傷了。可是敵人的部隊越集越密,『討伐』越來越頻繁。就在楊司令他們為解決棉衣問題召集各方面軍負責人開會研究時,因叛徒出賣,在那爾轟的東北岔一帶被岸谷隆一郎帶領的日偽軍層層包圍,敵兵力達4萬多人。天上有飛機,地上有機槍大炮,汽車來回運送糧食、彈葯。在我們的正面,敵人滿山滿谷。為了掩護各部隊分頭轉移,楊司令帶領我們300多人在正面吸引住敵人,由機槍連開路,生生撕開一條口子。「但是,當我們經南泊子突圍到了五金頂子時,敵人已經糾集了更多的兵力,我們甩掉一股又遇上一股,很難得到個休整的機會。雪地行軍,褲子總是濕的,讓寒風一吹,凍成冰甲,很難打彎,也不知有多沉,邁步都吃力。鞋子也都跑爛了,只好割下幾根柔軟的榆樹條子,從頭擰到尾兒,當作繩子把鞋綁在腳上。衣服,全叫樹枝扯爛了,開著花,白天黑夜都掛著厚厚的霜,渾身上下全是白的,全是涼的。「這時候,多麼需要火啊!生起一堆火,好好地烤一烤,把凍成冰的衣服烤化、烤乾,把冷冰冰的身子烤暖。特別是夜裡,氣溫降到攝氏零下40多度,凍得大樹喀吧喀吧直響,粗大的樹干凍裂了縫兒,人又怎能受得了啊!可是一生火,火光照出老遠,青煙飄上林梢,敵人就會像一群綠頭蒼蠅一樣撲上來。我們只得不停地在雪地上蹦高,生怕坐下來再也起不來。「更難的是沒有吃的,不要說糧食啊,連草也埋在二三尺深的積雪裡,沒法找,沒法挖,我們只好吃那難咽的樹皮。先把老皮刮掉,把那層泛綠的嫩皮一片片削下來,放在嘴裡嚼啊嚼啊,就是咽不下去。勉強吃下去了,肚子也不好受……」楊靖宇鼓勵大家:「革命就像一堆火,看起來很小,可燃燒起來能燒紅了天,照亮黑夜。革命,不管遇多大困難總會勝利的!」1940年2月,楊靖宇犧牲前夕,他和戰士們同吃著一碗用雪水熬煮的糊糊,十分沉靜地對警衛員說:「就是我們這些人都犧牲了,還會有人繼承我們的事業,革命總是會成功的。」此後幾天,他都沒有吃到一粒糧食,餓了就以草根、棉絮充飢,戰斗到生命的最後一刻。1940年2月23日下午,敵人在濛江縣保安村三道崴子包圍了楊靖宇。在日本侵略者留下的戰場實錄中有這樣的記載:「討伐隊已經向他(楊靖宇)逼近到一百米、五十米,完全包圍了他。討伐隊勸他投降。可是,他連答應的神色都沒有,依然不停地用手槍向討伐隊射擊。交戰20分鍾,有一彈命中其左腕,啪嗒一聲,他的手槍落在地上。但是,他繼續用右手的手槍應戰。因此,討伐隊認為生擒困難,遂猛烈向他開火。」下午4時30分,楊靖宇被敵彈射中胸膛,壯烈殉國,年僅35歲。楊靖宇為國捐軀後,日本侵略者剖開了他的遺體,發現他的胃餓得變了形,裡面除了尚未消化的草根和棉絮,連一粒糧食都沒有!壯士喋血,為爭民族之氣,連殘暴的侵略者也震驚和折服了。當年參與「圍剿」的偽通化省警務廳長岸谷隆一郎都不得不承認:「雖為敵人,睹其壯烈亦為之感嘆:大大的英雄!」並特意為楊靖宇舉行了「慰靈祭」。革命烈士,簡稱「烈士」,是指那些在革命斗爭、保衛祖國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中壯烈犧牲的人員。辛亥革命以來,確系為革命及抗日而陣亡和死難的人員,稱為烈士。中國人民解放軍及人民公安部隊因參戰、公幹犧牲者(被俘不屈、 慷慨就義或被特務暗殺等),革命工作人員在對敵斗爭中犧牲者或因公犧牲者,民兵、民工因參戰犧牲者,均稱烈士。
『貳』 雙減下農村學校少先隊研究方法
摘要 為積極響應"雙減"政策,為少年兒童的課後時間賦能,豐富少先隊員的校外生活,學校可以以"雙減"工作為契機,依託社校聯盟平台,通過整合資源、優勢互補,探索少先隊社會化工作,為少先隊實踐教育活動提供支持,引導少先隊員健康成長、全面發展。
『叄』 怎樣對紅色旅遊資源進行深入挖掘
1.深入到紅區,走訪調查,收集民間資料,最好是能向老紅軍或者其家屬進行了解。2.到一些博物館或者紅區特色展覽館學習了解,看看還欠缺哪些內容,有針對性的搜集查找。通過問卷調查,了解一下大家想知道的而相關資料較少的。3.廣泛向社會徵集,通過比賽或者獎勵性徵集方式鼓勵大家提供相關資源。4古舊書店、文物商店等相關地方查詢一下,看看有沒有需要的信息。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所幫助
『肆』 講紅色故事的學科原理
摘要 "紅色故事"承載著厚重的革命文化,凝結著不朽的革命精神,寄載著黨的初心和情懷.講好"紅色故事"是新時代凝聚核心價值認同,提振文化自信,增強愛國奉獻意識,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親和力與有效性的有力舉措.通過故事講道理,通過事跡悟精神,通過精神...
『伍』 用繪畫和表演講述紅色故事,紅色故事是怎樣的
我相信最好的方法是通過課本,尤其是歷史課。我認為歷史教科書必須非常詳細地寫這段歷史,這樣孩子或學生才能知道發生了什麼。我的歷史課基本上都是在課本上學的。所有關於歷史的知識基本上都是通過歷史課本學來的,也是通過我們老師的講述。正是因為我們老師的敘述,以及課本上寫的那麼多歷史知識,我現在才能對歷史這么清楚。
但是現在的電視劇有一個問題,就是亂塗歷史或者魔改歷史的人很多。結果,很多孩子不知道歷史到底是什麼樣子。我覺得多介紹一些真正符合歷史的電視劇,讓孩子通過看電視劇來學習和了解這段歷史,是非常重要的。希望大家都能知道中國真實的歷史是什麼樣的,也希望大家能通過電視劇多了解一些歷史。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深深觸動了當年全國人民。蒙古姑娘龍梅和玉容是一對小姐妹。一天,他們自願在假期為生產隊放羊,不料途中遇到暴風雪。
『陸』 黨的紅色革命故事
豐碑
一支長長的紅軍隊伍,在雲中山的冰天雪地里,頂著混沌迷濛的飛雪前進。 嚴寒把雲中山凍成了一塊大冰坨,狂風狼似地嗥叫著,要征服這支裝備很差的隊伍.
將軍的馬,早已讓給了傷員騎。他和戰士們一道踏著冰雪行軍,不時被寒風嗆得咳嗽著。他要率領這支隊伍向前挺進,為後續部隊開辟一條通路。等待著他們的將是十分惡劣的環境和十分殘酷的戰斗,可能三天兩頭吃不上飯,可能要睡雪窩,可能一天要走一百幾十里路, 可能......哦,可能太多了,這支隊伍的素質怎麼樣呢?能不能經受住嚴峻的考驗?將軍思索著......
前面的隊伍忽然放慢了行軍的速度,有許多人圍在一起,不知干什麼。 將軍邊走邊喊:「不要停下來,快速前進!」 將軍的警衛員回來告訴他:「...... 前面….前面..... 凍死了一個人...... 」 1-47
將軍愣了愣,什麼話也沒說,朝那邊走去。風雪太大了,他的步履有些踉蹌,眼前:一個凍僵的老戰士,倚靠一棵光禿禿的樹干坐著,一動也不動,好似一尊塑像。他渾身都落滿了雪,可以看出鎮定、自然的神情,卻一時無法辨認面目, 半截帶卷兒的旱煙還夾在右手的中指和食指間,煙火已被飛雪打熄。他微微伸出手來,好像要向戰友們借火......怎麼?他的衣服這么單薄、破舊?像樹葉,像箔片一樣薄薄地貼在身上,......他的禦寒衣物呢?為什麼沒有發下來? 2-55
將軍臉上頓時陰雲密布,嘴角邊的肌肉明顯地抽動一下,驀然轉過頭向身邊的人吼道:「叫軍需處長來!老子要...... 」一陣風雪吞沒了他的話。他紅著眼睛,像發怒的豹子,樣子十分可怕。 3-13
沒有人回答他,也沒有人走開......
「---聽見沒有?警衛員!叫軍需處長跑步上來!」將軍兩腮的肌肉大幅度地抖動著,不知是由於冷,還是由於憤怒。 3-48
終於,有什麼人對將軍小聲地說:「這就是軍需處長......"
將軍正要發火的手勢突然停住了。他怔怔地佇立了足有一分鍾。雪花無聲地落在他的眼瞼上,融化成了閃爍的淚珠...... 他深深地呼出了一口氣,緩緩地舉起右手,舉至齊眉處,向那位與雲中山化為一體的犧牲者敬了一個庄嚴的軍禮。 4-40
雪更大,風更狂了。大雪很快地覆蓋了軍需處長的身體,他變成了一座晶瑩的豐碑......
將軍什麼話也沒說,大步地鑽進了彌天的風雪之中,他聽見了無數沉重而又堅定的腳步聲在說:「如果勝利不屬於這樣的隊伍,還會屬於誰呢?......5-23
故事講到這里,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軍需處長用生命向我們詮釋:什麼是愛與責任!然而,有些人認為紅軍時代離我們太遠,淡忘了紅軍精神。但我想說:這種精神在今天仍熠熠生輝......5-38
汶川地震中,我們每時每刻都被感動著:有寫下遺書冒著生命危險跳傘「孤島」的空降兵;有自費支援災區的唐山義士;有放棄逃生機會,把生的希望留給學生的老師們;有臨死還在餵奶的偉大母親;更有捨身救同學的9歲小孩兒……他們用行動乃至生命書寫著人間大愛。 6-48
當災難降臨的那一刻,許多生命都綻放出最耀眼的光芒;是他們,留下了一段段壯懷激盪的故事。他們的每一種「姿勢」,都將永遠定格,鐫刻在億萬人民的心中,成為不朽的豐碑!7-7
『柒』 紅色革命故事
提問
網路知道
紅色革命故事
請問有誰知道,關於瑞金的紅色革命故事?注意是瑞金的,最遠最遠也可以是贛州的。故事要詳細最好裡面還有對話。謝謝。
展開
我來答
19條回答
69877773483add
LV.7 推薦於 2018-05-11
朱德的扁擔
1928年,朱德同志帶領一支紅軍隊伍到井岡山跟毛主席會師。山上是紅軍,山下不遠就是敵人。
井岡山上出產糧食不多,常常要抽出一些人到山下的茅坪去挑糧。從井岡山上到茅坪,來回有五六十里,山高路陡,非常難走。可是每次挑糧大家都爭著去。
朱德同志也跟戰士們一塊兒去挑糧。他穿著草鞋,戴著斗笠,挑起滿滿的一擔糧食,跟大家一塊兒爬山。白天挑糧,晚上還常常整夜整夜地研究怎樣跟敵人打仗。大家看了心疼,就把他那根扁擔藏了起來。不料朱德同志又找來了一根扁擔,寫上「朱德扁擔不準亂拿」八個大字
劉胡蘭的故事
1946年的一個秋天,國民黨軍大舉進攻解放區,文水縣委決定留少數武工隊堅持斗爭,大批幹部轉移上山。當時,劉胡蘭也接到轉移通知,但她主動要求留下來堅持斗爭。這位年僅14歲的女共產黨員,在已成為敵區的家鄉往來奔走,秘密發動群眾,配合武工隊打擊敵人。
雲周西村的反動村長石佩懷,為閻錫山軍派糧派款、遞送情報,成為當地一害。1946年12月的一天,劉胡蘭配合武工隊員將其處死。閻錫山匪軍惱羞成怒,決定實施報復行動。1947年1月12日,閻軍突然襲擊雲周西村,劉胡蘭因叛徒告密而被捕。她悄悄地把奶奶給的銀戒指、八路軍連長送的手絹和作為入黨信物的萬金油盒這三件寶貴的紀念品交給繼母後,被氣勢洶洶的敵人帶走。劉胡蘭在威逼利誘面前不為所動,被帶到鍘刀前眼見匪軍連鍘了幾個人,怒問一聲:「我咋個死法?」匪軍喝叫「一個樣」後,她自己坦然躺在刀座上。劉胡蘭犧牲時,尚未滿15周歲!
抗日小英雄的故事——兒童團團長海娃
這個抗日小英雄的故事,發生在華北抗日根據地。12歲的龍門村兒童團團長海娃每天一面放羊,一面放哨,監視著前邊平川地里敵人的據點。一天,炮樓里的鬼子進山去搶糧食了,只剩下「貓眼司令」和幾個鬼子兵。民兵中隊長老趙畫了一張攻打炮樓的路線圖,並寫了一封信准備把它交給八路軍張連長。老趙把送信的任務交給了兒子海娃。海娃一看信封上面插了雞毛,知道是十分重要的,他趕著一群羊作掩護送信去了。沒想到,海娃在山溝里碰上了鬼子,他靈機一動,把雞毛信拴在了「老頭羊」的尾巴里,瞞過了鬼子小隊長。一路上海娃受盡了折磨。深夜海娃好不容易從睡得像死豬一樣的鬼子的腿縫里溜了出來。他趕到羊圈裡,小心地把雞毛信取了下來,一口氣跑了幾里路。後面偽軍也追來了,海娃又被他們抓回去。他把鬼子帶到了一條山路上,鬼子的騾馬不能爬陡峭的山坡,海娃乘機拚命往山上爬,愈爬愈遠,鬼子開槍打中了海娃的手。海娃忍著疼拉開嗓子喊「八路軍叔叔……」海娃把雞毛信交給了張連長。
61 1351 3993
淺A雪
LV.1 2018-11-20
劉胡蘭的故事
1946年的一個秋天,國民黨軍大舉進攻解放區,文水縣委決定留少數武工隊堅持斗爭,大批幹部轉移上山。當時,劉胡蘭也接到轉移通知,但她主動要求留下來堅持斗爭。這位年僅14歲的女共產黨員,在已成為敵區的家鄉往來奔走,秘密發動群眾,配合武工隊打擊敵人。
雲周西村的反動村長石佩懷,為閻錫山軍派糧派款、遞送情報,成為當地一害。1946年12月的一天,劉胡蘭配合武工隊員將其處死。閻錫山匪軍惱羞成怒,決定實施報復行動。1947年1月12日,閻軍突然襲擊雲周西村,劉胡蘭因叛徒告密而被捕。她悄悄地把奶奶給的銀戒指、八路軍連長送的手絹和作為入黨信物的萬金油盒這三件寶貴的紀念品交給繼母後,被氣勢洶洶的敵人帶走。劉胡蘭在威逼利誘面前不為所動,被帶到鍘刀前眼見匪軍連鍘了幾個人,怒問一聲:「我咋個死法?」匪軍喝叫「一個樣」後,她自己坦然躺在刀座上。劉胡蘭犧牲時,尚未滿15周歲!
8 163 363
妮妮易易
LV.1 2018-11-27
朱德的扁擔1928年朱德同志帶領隊伍到井岡山三個毛澤東同志帶領的隊伍會說,紅軍在山上山下不遠處就是敵人,紅軍,要鞏固,我井岡山根據地粉碎敵人的為公需要,儲備足夠的量是井岡山上生產的糧食不多,常常要抽出一些人到山下,您剛到茅坪去挑糧,從井岡山到茅坪回來,有五六實力,一山高路斗非常難走,可是每次挺漂亮,大家都真誠區朱德同志也跟戰士奧特曼。一些人到山下,您剛到茅坪去挑梁,從井岡山到茅坪回來,有五六十里山高路斗路非常難走,可是每次漂亮大家都知道。據豬的同志也跟戰士們¥1去挑糧。他穿著草鞋帶著斗笠小氣,兩套跟大家一塊兒爬山,白天漂亮爬山,晚上還常常准驗專業的研究生養肝敵人打仗,大家看了心疼就把它那跟扁擔長了起來,不要的通知又找來一根扁擔寫上朱德的扁擔五個字,大家見了越發敬愛朱德同志,不好意思在藏他的扁擔了。
2 151 96
熱心網友
2018-12-17
1928年,朱德同志帶領一支紅軍隊伍到井岡山跟毛主席會師。山上是紅軍,山下不遠就是敵人。
井岡山上出產糧食不多,常常要抽出一些人到山下的茅坪去挑糧。從井岡山上到茅坪,來回有五六十里,山高路陡,非常難走。可是每次挑糧大家都爭著去。
朱德同志也跟戰士們一塊兒去挑糧。他穿著草鞋,戴著斗笠,挑起滿滿的一擔糧食,跟大家一塊兒爬山。白天挑糧,晚上還常常整夜整夜地研究怎樣跟敵人打仗。大家看了心疼,就把他那根扁擔藏了起來。不料朱德同志又找來了一根扁擔,寫上「朱德扁擔不準亂拿」八個大字
『捌』 紅色故事是最生動的教材!該如何讓學生們了解我國的歷史
其實讓我們的學生了解我國的歷史的方法有很多,主要有以下幾個。
第一,通過教材去讓孩子了解歷史。
我相信最好的辦法無非就是通過教材了,尤其是在歷史課上的時候,我覺得歷史的教材裡面必須要把這段歷史寫的非常詳細,這樣的話,孩子們或者學生們才知道發生了什麼。
尤其是家長在給孩子講睡前故事的時候,可以挑選紅色故事,這樣的話孩子在聽故事的過程中能過去了解我們中國的歷史是什麼樣子的,以及不同的時間有哪一些名人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