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研究方法 > 糖尿病氣功訓練方法

糖尿病氣功訓練方法

發布時間:2022-08-15 15:43:51

Ⅰ 氣功療法的基本特點有哪些

(1)氣功鍛煉是一種主動康復療法

它屬於自我身心鍛煉,需要充分發揮個人的主觀能動性,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最怕信心不堅,一曝十寒,半途而廢。能否達到成功的彼岸,與個人的意志和毅力有很大的關系。所以,療效也往往因人而異。做氣功首先需要加強思想修養,學習養生之道,善於控制自己的心理和行為,按客觀規律主動調整自己的生活方式,以達到祛病、保健、延年的目的。

(2)氣功康復屬於整體康復療法

氣功鍛煉並不是針對某些疾病或某個局部起作用的特異性療法,而是以改善人體整體功能狀態,提高人體素質為目的的鍛煉方法。它主要是通過加強人體自我調節,提高免疫和抗病能力,靠機體自身的穩態機制消滅疾病而維持健康。古人認為,氣功是鍛煉精氣神的,而精氣神則代表了人體的正氣,是人身之三寶。通過練功,可達到精充、氣足、神旺,自然可以卻疾療病。練氣功可使陰陽調和,氣血流暢,因此能扶正祛邪。這些是氣功療法的基本原理,通過不斷加強正氣,能促進病體的康復。無論練習何種功法,經過一段時間,普遍反映飲食和睡眠改善,心情愉快,精力充沛,病痛逐漸消失。這也說明氣功療法是從整體上發揮作用的,是通過內因起作用的。通過自我鍛煉,調整和控制內臟功能活動,改善全身功能狀態和調節新陳代謝過程,達到康復的目的。

(3)氣功是一種自然療法

順乎自然是氣功鍛煉的一項基本原則。大多數氣功都是簡便易行,不受外界條件限制,可因時因地因人選用,隨時隨地可練。真正理解了氣功的精髓,則無強制勉強之苦,無任何壓力,一切顧其自然,鍛煉起來,是一種輕松愉快、充滿樂趣的享受。所以說,氣功療法是一種簡便、價廉、靈驗,適合糖尿病病人鍛煉的康復方法。

Ⅱ 有哪些推拿和氣功療法有助於治療糖尿病

(一)推拿康復療法

推拿療法,包括病人自我推拿、他人被動推拿。他人被動推拿,又可分為家庭推拿與醫生推拿。實踐證明,推拿對糖尿病有一定治療作用,不僅可改善糖尿病的症狀,降低血糖和尿糖,更能對血管神經並發症起到防治作用。但值得重視的是,推拿作為醫療保健技術,其手法、強度,應根據病情而定,決不是「力度」越大,效果越好。糖尿病病人體質多偏弱,因而推拿手法也應循序漸進,強度慢慢加強。推拿時間一般以15~30min為宜,每日或隔日治療一次。在具體使用推法、搓法、揉法等手法時,在術者手上,或病人要推拿的部位,還可蘸些潤滑劑,如滑石粉、薄荷水、香油、紅花油、麝香風濕油、推拿乳、扶他林軟膏等,不僅可減輕摩擦阻力,有的還有一定的治療作用。

1.自我推拿康復療法自我推拿康復療法是指糖尿病病人自己運用手法對肌表特定部位進行推拿。

推拿方法一:

以拿四肢為主。採用端坐位。四指與拇指相對應放於大腿上,由上而下,輕輕拿捏,一般從腹股溝拿到踝關節部。前面可拿捏5~10遍,後面再拿捏5~10遍。然後右手拿捏左上肢,從肩部拿至腕部,10~12遍為宜。每日可行2~3次。

推拿方法二:

推拿下肢及足部穴為主。盤腿而坐,點按足三里、三陰交,然後按揉照海、昆侖、地機穴,最後反復擦湧泉100遍。每日晨起和臨睡前,各推拿1次。

推拿方法三:

以揉廉泉穴為主。取端坐位,頭稍向後仰,將拇指指腹放在廉泉穴處,食指放於承漿穴處,做順時針方向揉按,力量由輕漸重,以局部酸脹為宜,每日可揉按2~3次。

推拿方法四:

腹部推拿為主。以臍為中心,順時針推拿36周,逆時針推拿36周,並要求在自我意念控制下進行。大便秘結者,從右上腹部開始經過臍上,至左上腹部,然後向左下腹部推按,反復36次,以自覺氣機下行為度。若有矢氣排出,或產生便意,皆為正常反應。以上腹部推拿方法,宜每日1次,最好在每天的固定時間進行。

2.他人推拿康復療法他人推拿是指醫生或病人家屬對糖尿病病人進行手法刺激的推拿方法,是推拿治療的基本形式。

推拿方法一:

以經穴推拿為主。常用穴位:膈俞、胰俞、肝俞、膽俞、脾俞、胃俞、三焦俞、腎俞,基本手法為一指禪、捏、揉、捻、摩法。基本操作法:

(1)病人仰卧,術者先推拿病人腹部,時間約為5min。

(2)病人俯卧,術者以一指禪推法在兩側膀胱經治療,自膈俞至腎俞,往返操作,以局部明顯壓痛點為重點,約10min,然後在膀胱經用擦法,以透熱為度。

(3)捏揉掌心第四掌骨中紋相交處5min,此為手部胰反射區。捏揉時,術者囑病人意念存想上腹部,使病人自覺有溫熱感。

(4)捏揉足底內緣,第一趾骨小頭區域5min,此為足部胰反射區。捏揉時,術者囑病人意念存想上腹部,使病人自覺有酸脹感。

推拿方法二:

按揉肺俞、胃俞,揉擦腎俞,摩中脘,揉氣海,按揉手三里,拿合谷,拿按內關、外關,按揉足三里、三陰交。每穴推拿20~30次,於早、晚各推拿1遍,每遍推拿30min。

若口渴多飲症狀突出,配合點按大椎,拿按尺澤;若多食善飢症狀突出,配合點按太沖,掐揉內庭;若腰酸尿多症狀突出,配合擦大椎,按揉命門,拿按太溪、昆侖,擦湧泉。也可取肺俞、胰俞、脾俞、腎俞、合谷、曲池、足三里、三陰交等穴,用拇指指腹分別在上述諸穴上揉按,每穴推拿1min,力量由輕漸重,先軀干後四肢,以酸脹為度。

推拿方法三:

辨證取穴為主。上消取肺俞、太淵、胰俞、廉泉,中消取胃俞、脾俞、胰俞、內庭、三陰交,下消取腎俞、太溪、胰俞、然谷、行間。口乾咽燥、大渴者,加金津、玉液;善飢多食者加中脘、足三里;頭暈眼花加太陽、光明。根據不同穴位,施行不同手法,先從點、捻開始,然後以揉、振、一指禪法結束。先輕後重,每次10~20min,早晚各1次。

推拿方法四:

以腹部推拿為主,軀體其他部位經絡、俞穴為輔。具體方法如下述:

(1)腹部推拿:病人仰卧位。兩手順胸腹兩側平伸,肌肉放鬆。術者站或坐在病人右側施術。旋轉揉按闌門、建里、氣海、帶脈、章門、梁門、天樞。抓提諸脈,以平補平瀉為主,按順序推拿15~20min,然後重點施治。如煩渴多飲症狀突出,則以左章門、左梁門穴區為重點,用瀉法,反復揉按3~5min;如多飲多食症狀突出,則加中脘穴,配建里穴用瀉法,反復揉按2~3min;如多尿症狀突出,應以水分、關元、中極為重點,用補法,反復揉按3~5min。

(2)腰背部推按:病人取坐位或俯卧位。術者站在病人背後適當位置,由上而下施行推拿。按順序推按肩井、啞門、風府、大椎、風門、肺俞、膏育、脾俞、腎俞,以直推、分推為主,時間3~5min,然後重點按背部的俞穴。上消以肺俞、心俞、膈俞、肝俞、腎俞為主,中消以胃俞、脾俞、肝俞、腎俞為主,下消以腎俞、肺俞、肝俞為主。反復推、按、抓揉,時間為5~10min。

(3)局部推拿:上消推按肺俞穴後,配合推搓足三里,用瀉法彈撥陽陵泉;中消配合搓腳心,點按三陰交、太溪;下消配合搓腰,抓背部,點按肺俞、膏育,揉肩井,揉肩。

(二)其他特殊推拿療法

1.氣功點穴推拿法氣功點穴推拿法是一種將氣功與推拿相結合的治療方法,治療輕中型糖尿病效果較好。可分為三步進行:

(1)起式:松靜站立,三噓息,中丹田三開合。

(2)正功:順序推拿承漿穴、中脘穴、關元穴、期門穴、腎俞穴。

(3)收式:中丹田三開合,三噓息。

如上述方法,連做3遍,最後收工做乾洗臉動作。每日早、晚各練1次。每次1h左右,可先練調息養氣功半小時,然後穴位推拿2~3遍。

2.葯浴足部推拿法葯浴足部推拿法是指在葯浴足部的基礎上進行的足部穴位推拿。

葯浴方:桂枝30g,紅花10g,蘇木30g,吳茱萸10g,追地風30g,透骨草30g。每劑水煎2次,取汁洗浴足部。每劑葯在冬天可連用3d。

葯浴推拿方法分兩步:

(1)葯浴:中葯如法煎好後,熏洗足部。但應注意不要過燙,以免燙傷。

(2)足部推拿:按揉照海、地機、昆侖諸穴,搓擦足底湧泉穴,每次推拿30min。

3.磁錘叩打療法磁錘叩打療法是指用特製磁性推拿錘叩打特定部位和經穴,以治療糖尿病的方法。

[取穴]雙側湧泉、太溪、梁丘、足三里、照海、三陰交。

[操作法]術者右手持磁錘,分別叩打上述諸穴,要求每穴叩擊50下左右,強度以病人有酸脹感為度,一般10d為一個療程。要求接受治療前檢查血糖、尿糖,治療一個療程後再復查血糖、尿糖,以便觀察療效。

應該注意的是,推拿療法治療輕中型糖尿病雖有一定療效,對重症糖尿病也有輔助治療作用,有利於糖尿病並發症症狀的改善,但一定要配合飲食治療、葯物治療等療法,否則很難收到滿意療效。

(三)氣功康復療法

氣功古稱導引,是中醫學的重要內容之一,早在春秋戰國時期,我國就產生了《行氣玉佩銘》這部氣功學專書。隋代巢元方《諸病源候論》更提出了「消渴候氣功宜宣導治療法」,為氣功療法治療糖尿病奠定了基礎。建國以後,氣功在治療糖尿病方面,取得了長足進步。實踐證明:氣功能培補元氣,扶正祛邪,調節陰陽,調和氣血,疏通經絡,清心寧神,對糖尿病病人確有療效。氣功療法不僅可以減輕症狀,降低血糖,更可通過多方面復雜的機制,改善胰島的分泌功能,改善血糖血脂的代謝紊亂,防治糖尿病血管神經並發症。

氣功康復療法包括自我習練氣功和外治氣功兩種,我們所說的氣功療法主要是指前者。

氣功鍛煉取效的關鍵在於選擇適合自己的功法,並掌握好調形、調息、調神的要領。

1.常用氣功功法(1)巢氏消渴候氣功宣導法:此功法源於隋代巢元方《諸病源候論》,主要適用於口渴多飲、小便異常的消渴病病人。功法分3步,每日可練功2~3次。

①靜卧懸腰行氣:解開衣服,放鬆腰帶,安靜仰卧。腰部舒展懸空,用骶部抵住床席。兩手自然置於體側,雙目微閉,舌抵上齶。用鼻做深、細、勻、長的呼吸5次,並隨著呼吸節律,鼓起小腹。

②引腎攪海咽津:接上式,用舌在唇齒之間,自上而下,自左而右,攪動9次;再由上而下,由右至左,攪動9次。鼓漱18次。將口中產生的津液分數口徐徐咽下,並用意念將其引至下丹田。然後靜卧數分鍾。

③緩行收功:接上式,起立,步出戶外,在空氣新鮮、樹木蔥蘢、環境幽靜的地方緩緩步行。在愉快輕松的心境下,步行120~1000步。

(2)叩齒漱津功:此功法通過叩齒補腎,通過漱津,使被稱為「華池之水」的津液下至丹田,有滋陰填精、降火歸元之功用,故可用於糖尿病治療。此功簡便易行,值得重視。

①靜坐:端坐、頭正、頸直、目視前方,含胸拔背,兩手4指握大拇指,置於兩側大腿上,舌輕抵上齶,輕輕閉上眼睛,內視返聽,意守下丹田,全身放鬆,自然呼吸。

②叩齒:待情緒安定,精神集中後,上下牙齒輕輕叩打36次或81次。速度宜緩慢均勻,不可用力相擊。

③攪舌:用舌在口腔內上齶、下齶、上齒牙齦內外側及下齒牙齦內外側,做左右攪動運轉各9次或18次,產生的唾液不咽下去。

④漱津:閉口,將攪舌產生的唾液,鼓腮漱津9次或18次。

⑤咽津:將漱津後的唾液分成3小口,逐口下咽,下咽時稍稍用力,並通過意念誘導沿任脈方向將唾液緩緩送至下丹田。

⑥收功:意守丹田片刻,3~5min。而後雙掌合十,互相摩擦發熱,然後用發熱的雙手由前額經鼻兩側向下擦,直至下頜,經面頰、耳前,繞過太陽穴回到前額,反復共9次。

(3)內養功:內養功是北戴河氣功療養脘劉貴珍整理挖掘的一種功法,運動幅度小,不致使人疲勞,所以適用於包括糖尿病在內的多種慢性病的輔助治療。一般每天可早晚各練1次,每次20~30min。

①姿勢:一般採用側卧式,或仰卧式、平坐式。

②呼吸:

第一種呼吸方法:閉口,用鼻呼吸。先吸氣,通過意念領氣下達丹田,之後稍稍停頓,暫不呼氣,片刻後再把氣緩緩呼出,呈吸-停-呼呼吸形式。同時配合「自己靜」3個字,吸氣時默念「自」字,停頓時默念「己」字,呼氣時默念「靜」字。吸氣時舌抵上齶,停頓時舌靜不動,呼氣時舌隨之落下。

第二種呼吸方法:閉口,以鼻呼吸,也可口鼻兼用。先吸氣,隨之緩緩呼氣,呼氣完了暫停呼吸。呈吸-呼-停呼吸形式。默念字句同第一種呼吸方法,吸氣時默念第一個字「自」,呼氣時默念第二個字「己」,停頓時默念第三個字「靜」。同時,吸氣時舌抵上齶,呼氣時舌緩緩落下,停頓時舌在口腔不動,如此反復多次。

③意守法:意守下丹田(該功法丹田位於臍下5cm,實為氣海穴),可同時想像氣海穴處有一圓球狀物,位於小腹之內。

(4)八段錦:八段錦在我國民眾中享有盛譽,有調形、調神、調息相結合的特點,糖尿病病人除非危重病例,均可自我習練。

第一段:兩手托天理三焦。

預備姿勢:松靜站立,兩腳平行,與肩等寬,或採取立正姿勢。兩眼平視前方,舌尖輕抵上齶,用鼻呼吸,周身關節依次放鬆,兩臂自然下垂於身側,各指伸展,軀體自然正直,足趾抓地,足心上提,集精全神,站立片刻。

動作:

①兩臂緩緩從左右兩側上舉至頭頂,兩手十指交叉,翻掌向上,掌心上托如托天之狀,同時雙腳跟提起離地。

②兩臂放下復原,同時兩腳跟提起離地。

如此反復多次。若配合呼吸,則上托時深吸氣,還原時深呼氣。

第二段:左右開弓似射鵰。

預備姿勢:立正。

動作:

①左腳向左踏出一步,兩腿彎曲成騎馬式。兩臂在胸前交叉,右臂在外,左臂在內,眼看左手,然後左手握拳,食指翹起向上,拇指伸直,與食指成八字分開。而後左臂向左推出並伸直,頭隨而左轉,眼看左手食指,同時右手握拳,展臂向右平拉如拉弓狀。

②復原。

③右腳向右踏出一步,兩腿彎曲成騎馬狀,其餘動作同①,只是方向相反。

④還原成立正姿勢。

如此反復多遍。若配合呼吸,則展臂拉弓時吸氣,做復原動作時緩緩呼氣。

第三段:調理脾胃臂單舉。

預備姿勢:立正,或兩腳平行站立,距離與肩同寬,兩臂自然下垂於身體兩側。

動作:

①右手翻掌上舉,五指並緊,掌心向上,指尖向左,同時左手下按,掌心向下,指尖向前。

②復原。

③左手翻掌上舉,五指並緊,掌心向上,指尖向右,同時右手下按,掌心向前,指尖向前。

④復原。

如此反復多遍。若配合呼吸,則上舉下按時吸氣,復原時緩緩呼氣。

第四段:五勞七傷向後瞧。

預備姿勢:立正,兩手掌心緊貼於雙腿兩側風市穴處。

動作:

①頭慢慢向左轉,眼望後方。

②復原。

③頭慢慢向右轉,眼望後方。

④復原。

如此反復多遍。若配合呼吸,則向後望時吸氣,復原時緩緩呼氣。

第五段:搖頭擺尾去心火。

預備姿勢:兩腳分開,相距約為3腳長的寬度,屈膝成騎馬狀,兩手扶在大腿部,虎口向前。

動作:

①上半身及頭部向前做俯身深屈動作,隨後在左前方盡量做弧形搖轉,同時臀部相應右擺。左腿及左臀部適當伸展,以輔助搖擺。

②復原。

③上半身及頭部向前做俯身深屈動作,隨後在右前方盡量做弧形搖轉,同時臀部相應左擺。右腿及右臀部適當伸展,以輔助搖擺。

④復原。

如此反復多遍。若配合呼吸,則頭左前和右前搖轉時吸氣,復原時緩緩呼氣。兩手扶腿的姿勢,可隨身體的轉動稍稍移動。

第六段:兩手攀足固腎腰。

預備姿勢:立正。

動作:

①上半身緩緩向前深屈,膝部保持挺直,同時兩臂垂下,兩手握住足尖(或兩手指尖觸及兩足踝),頭略抬高一些。

②復原。

③兩手在背後抵住脊骨,上半身緩緩向後仰。

④復原。

如此反復多遍,配合自然呼吸。

第七段:攥拳怒目增力氣。

預備姿勢:兩腿分開屈膝或騎馬式,兩手握拳放在腰旁,拳心向上。

動作:

①右拳向前方緩緩出擊,右臂伸直,拳心向下,兩眼睜大,向前虎視。

②復原。

③左拳向前方緩緩出擊,左臂伸直,拳心向下,兩眼睜大,向前虎視。

④復原。

如此反復多遍。若配合呼吸,則拳向前出擊時呼氣,回收時深深吸氣。

第八段:背後七顛諸病消。

預備姿勢:立正,兩掌心緊貼在大腿前方。兩膝伸直。

動作:

①兩腳跟提起離地3~4cm,同時頭向上頂。

②兩腳跟放下著地復原。

如此反復多遍。若配合呼吸,則腳跟提起時深深吸氣,腳跟放下時緩緩呼氣。

(5)因是子靜坐法:因是子靜坐法是因是子先生創立的一種通過靜坐調身、調息、調心以防病保健的功法,在建國以前曾有極廣泛的影響。練功時間一般以子時和寅時(23~1時、3~5時)為佳,地點以靜室為宜,每次練功30~40min,每日兩次,以至三次四次。常練此功,可以通調十二經脈和奇經八脈,使全身氣血流行不滯,對糖尿病具有較好的治療作用。具體內容包括三部分:

①調身:解衣寬頻,在床上或凳上,從容入坐。可單盤腿坐、雙盤腿坐,也可自然盤坐。

把右掌背疊在左掌面上,貼近小腹,輕放於腿上。接下來把身體左右搖動七八次,再端正身體姿勢,令鼻與臍連線垂直,開口以吐腹中穢氣,吐畢舌抵上齶,由口鼻徐徐吸入清氣3~7次,然後閉目,唇齒相接,舌再抵上齶,並輕閉雙眼,端坐。若坐久微覺身體不正,則應隨時輕輕矯正。而後開口吐氣十數次,令身中熱氣外散,然後慢慢搖動身體,將肩胛、頭頸、雙手、雙腳依次放鬆。再以兩大拇指指背互相推拿生熱後,擦雙眼眼皮,然後閉眼,再擦鼻部兩側。

再後兩手掌擦熱,擦兩耳輪,最後再普遍拍打頭部以及胸、腹、背、手臂、腿、足、足心,完了方可隨意運動。

②調息:呼吸宜輕、宜緩、宜長短均勻。也可用數呼吸法。從1到10,反復循環,息息調勻。

③調心:要求放棄一切雜念,意念守在小腹,安神靜志。

(6)糖尿病導引功:糖尿病導引功是現代人在繼承各派氣功優勢的基礎上,結合臨床實踐,不斷摸索而創立。有醫家指出,糖尿病病人只要能練習此功,並能夠長期堅持,就一定能收到顯著療效。該功分為五段,完成全部功法每次需40~50min或更長時間。

①做預備動作。首先選擇公園、樹林等空氣新鮮、環境幽雅的場地,時間以早晨6點半為宜。松靜站立,兩腳平行,距離與肩同寬,膝微屈不超過足尖,含胸拔背,沉肩墜肘,頸豎頭懸,足踏如鍾鼎,排除一切雜念。站樁並配合逆腹式呼吸,以意領氣,氣沉丹田,經長強走督脈,上百會,經任脈過鵲橋,到湧泉。周而復始,每分鍾呼吸4次,以致到小腹(丹田)產生熱團。然後感到腎熱、背熱,繼而睾丸發熱、腿內側發熱、足心發熱乃至全身發熱為止。歷時約20~25min。

②內調五臟四節站樁。

心腎相交9次:

動作:站樁姿勢,兩臂帶動兩手,臂稍向里彎,抱球,配合吸氣,稍向下丹田合攏,合到兩手距離小於3.3cm為止。然後兩臂帶兩手配合呼氣緩緩向外展開,掌心向外,展到靠近環跳穴時,掌心翻向里貼於環跳穴處。

疏肝理肺9次:

動作:由站樁預備式開始,兩臂前伸,配合吸氣,如捧物向上提,提到膻中穴處合十。隨後雙臂配合呼氣悠悠向左右兩側平伸,伸時掌心向外。伸展後以大雁落地之態勢配合吸氣,兩臂帶動兩手落到原處。兩套動作做完,站樁10~15min。

強身健脾9次:

動作:由站樁預備式開始,配合吸氣,腰向左後彎,右手由右向上做托天動作,左足隨著提起成金雞獨立勢。隨著呼氣,右手向頭頂劃圓彎至左足,手心向外,最後配合吸氣復原姿勢。然後如上式一樣,腰再向右後彎,左手由左向上托天,右足隨著提起成金雞獨立勢,隨著配合呼氣,左手向頭頂劃圓探左足,掌心向外,最後再配合吸氣復原姿勢。

滋陰補腎9次:

動作:由站樁預備式開始,兩手隨吸氣由腿外側向上提至膻中穴。掌心向上,隨著兩臂內旋屈腕,掌心向上,配合呼氣,兩臂高舉並撐圓。再隨著配合吸氣,兩手由前向下,腰背配合呼吸自然彎曲,兩手直下至指尖插地,最後恢復預備式。這兩套做完,再練站樁功10~15min。

③練太極拳兩遍。

④搖擺功9次。

動作:由站樁預備式開始,先邁出左腳,身體重心前移,兩腳尖著地,兩腳後跟踮起。大足趾和二足趾用力抓地,兩臂自然向左邊擺動,同時用鼻吸氣,隨兩腳跟著地,配合呼氣。右腳向前邁一步,兩腳尖著地,兩腳跟踮起,雙臂由胸前抬起,向左右分開,猶如鳳凰展翅飛翔之勢,同時用鼻吸氣。然後雙腿彎曲下蹲,雙手扶在膝上,同時呼氣。起身不復原,再做第二次動作,做完9次。

⑤練太極劍兩次(動作從略)。

2.氣功療法的注意事項

(1)選擇合適的練功場所:選擇練功場所以空氣清新、環境安靜為原則。在曠野花草樹木茂盛的地方練功尤好,公園及樹林相對安靜之處也為練功較適合的場所。有人認為,糖尿病病人應在柏樹、梧桐樹旁練功,而不宜在枯樹、桃樹旁練功。古墳、廁所、垃圾站、排污渠附近,切不可作為練功場所。烈日直射、寒風凜冽、暴風驟雨、電閃雷鳴的惡劣條件下,也不宜練功。至於重症或體弱病人,不能到戶外活動,也可在家中,在相對安靜的環境里習練,同樣可取得一定療效。

(2)練功時間的選擇:練功時間一般應掌握在子、午、卯、酉四個時辰,也可根據各功法的不同要求,具體決定。有人認為,午、未、申、酉、戌、亥六陰時練功,可滋陰降火,有益於糖尿病病情的控制。我們體會糖尿病病人可以在晨起和臨睡前各練一次功,如此不會打亂正常的生活起居規律,便於長期堅持。長期堅持練功,自然會收到一定療效。

(3)練功時的方位選擇:練功時所採用的方位,一般主張面向西、面向南、面向東,或白天面向太陽的方位,夜晚面向月亮的方位,有人認為,面向北,可滋腎水。我們體會,練功時應掌握前空後虛,如背靠大山,面向平川;如背靠房屋,面向場脘;如背靠大樹,面向曠野;如背靠牆壁,面向門窗,這樣便於安神定志,調心調息。

(4)練功功法的選擇:氣功功法和流派很多,選擇功法應該慎重。一般要遵循動靜結合的原則。由於不同的糖尿病病人,具體體質、病因、病機各有特點,選擇功法也當有所區別,最好在醫生指導下,辨證練功。在前面談到的各種功法中,靜功以內養功、因是子靜坐法為主,通過練靜功,可以從整體上培補元氣,調整陰陽。動功以八段錦等為主,可進行有針對性的臟腑功能調整,以疏通全身氣機,通經活絡,使一身氣血調暢。叩齒漱津功,簡便易行,有滋陰降火之功,所有糖尿病病人均可習練此功,並可收到較好療效。

(5)練功者的心境:《內經》說:「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這既是常人養生的基本原則,更是對練功者的基本要求。糖尿病病人要盡量避免不良情緒的刺激,勿大怒、大喜、大悲,宜長期保持樂觀情緒,在良好的心境下習練氣功。

(6)練功前的准備工作:練功前不能過飽、過餓、過於勞累,要穿平底鞋、寬松的衣服,並排空大小便,放鬆腰帶,以免影響氣機的暢行。練功前20min,則應停止各項劇烈的體力勞動和腦力勞動,如跑步、下棋、打撲克等,以保持練功時全身肌肉放鬆、心情平靜,有利於調息和入靜。

(7)練功中的注意事項:練功主要是通過調形、調息、調神而收效。調形即調身,強調全身放鬆,松而不弛。調息,吸氣宜深,呼氣宜緩,一呼一吸皆隨動作進行,在意念控制下進行。

調神即調心、調意,「練氣不識意,其氣從何據」,練功的動作、呼吸均應在意念控制下進行,以達到專心一意、萬念俱空、物我兩忘之境。

(8)收功時的注意事項:練功強調一個「靜」字,一個「穩」字。心境要靜,環境要靜,起功要靜,收功要穩。特別是收功,不可急躁而匆匆結束,一定要靜守丹田片刻,在氣歸丹田後,緩緩收功。應避免練功過程中,突然轉干他事。

應該強調的是,對氣功必須有客觀的認識。任何內氣均不可一朝一夕養成,任何外氣均不能立起沉痾,所以,應教育糖尿病病人,在相信氣功療效的同時,不要迷信某種功法,尤其不能在練功中盲目樂觀,冒然把治療糖尿病的葯物停下,否則將會帶來嚴重後果。

(四)食療康復療法

在西方國家中,最早提出糖尿病飲食管制的是JohnRollo(1796年),而在我國唐代,孫思邈(581—682)《千金方》就非常明確地指出:消渴病病人,「所慎者三:一飲酒,二房室,三鹹食及面」,同時代的王燾《外台秘要》更指出:「此病特忌房室、熱面並干脯、一切熱肉、粳米飯、李子等」,孫思邈和王燾均強調,不節飲食,「縱有金丹亦不可救」!可見我國古代醫家對飲食治療的重視。

1.食療康復療法的基本精神

(1)控制總熱量,合理配餐:糖尿病飲食是低熱量飲食,而非低糖飲食,一般要求低脂,適當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質。

糧食:一般每天4~8兩。年輕的、不愛吃肉的重體力勞動者,也不應超過9兩。

肉類:完全不吃肉食,會引起營養不良,而且可能造成多吃主食的現象,所以,一般各種肉食總量每天可掌握在1~3兩,以雞、魚肉、瘦豬肉、瘦牛羊肉為宜。

豆製品:可補充蛋白質,對血糖影響不大,每天可進食1~3兩,如吃豆腐則可加倍。但如已發生糖尿病腎病,則不宜再進食

Ⅲ 糖尿病人如何進行體育鍛煉

患者開始運動前,應咨詢醫生,對身體狀況進行了解和評估,明確糖尿病類型、血糖水平、所用葯物類型及運動風險、有無並發症和重要臟器功能狀態等,然後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方式。

糖尿病患者應以中小強度、較長時間的有氧運動為主,小強度的力量訓練為輔,兩者相互結合的鍛煉方法,效果最佳。運動治療糖尿病必須持之以恆,長期堅持才能達到理想的效果。

一般推薦糖尿病患者運動的方式是在合適運動強度下的規律運動,以有氧運動為最佳。所謂「有氧運動」,是指人體在氧氣充分供應情況下的運動,其特點是運動強度低、有節奏、不中斷、持續時間較長。因為有氧運動的運動強度相對較小,消耗能量的速率不高,可以直接通過燃燒血液中的葡萄糖來供能,而不一定要動用肌肉中貯存的糖元,所以降糖效果好。

心率一般在130次/分以下,老年人、病程較長及存在糖尿病並發症的患者,運動強度和目標心率則應適當降低。研究證明,強度較低的運動,只有運動持續時間超過大約40分鍾,人體內的脂肪才能被調動起來與糖元一起供能,使脂肪代謝的速度增加,糖利用更趨合理,以達到減重、降糖的目的。

有氧運動種類很多,包括散步、中速步行、慢跑、健身操、游泳、太極拳、騎自行車等非劇烈的運動。其中步行最安全、受限制少、容易堅持,是糖尿病人的首選運動方式,尤其對年長者更適合。也可將鍛煉與日常生活結合在一起,比如爬樓梯、早餐遛狗、家務勞動、社區活動等,都可以進行。

Ⅳ 告訴我一個正確練氣功的方法!

練真氣運行吧,這個功法很好地
真氣運行五步功法(靜功),練通小周天、大周天,經過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煉神還虛三個階段,可獲得防病治病,健身延年的效果。機體生理功能呈現後天返先天的變化,繼續鍛煉,原則上是以功為法,以靜為務,以守為成,向煉神還虛的高級階段邁進,冀以達到長生久視,返樸歸真的終極目的。
初學真氣運行法要有正確的姿勢,作為初學者的規范。練習真氣運行有行、立、坐、卧四種形式,其中以坐式為主,其他姿勢為輔。為有效地促使真氣運行不斷進步,除坐式以外,還可隨時隨地採取多法進行。
坐式
坐式有盤腿和垂腿兩種姿勢,主要按照個人習慣和環境條件,自行選擇。一般認為盤腿坐過於形式化,且易麻腿。因此,一般採用垂腿(坐椅凳)坐式較為便利。
盤腿坐式
「雙盤式」是把左腳放在右大腿上面,再把右腳搬到左大腿上,兩手相合置於小腹前面。這個坐法只是為了坐得穩固不易動搖,但沒有相當功夫不易做到。「單盤式」是把右腿放在左腿上面,手勢如前法。這比雙盤易於做到。「自由盤腿」是將兩腿互相交叉而盤坐,是一般人習慣用的坐式。
垂腿坐式
坐在高低適宜的椅凳上,以坐下來大腿面保持水平為度,小腿垂直,兩腳平行著地,兩膝間的距離以能放下兩拳(拳眼相對)為准。兩手心向下,自然的放在大腿面上。兩肩下垂,腰須直,勿用力,不要挺胸駝背、仰面低頭。下頜略向回收,頭頂如懸。體態以端正自然為標准。此式為現代習慣採用之姿勢。
卧式
右側著床伸下腿屈上腿,右手曲肱將手置於頭之前下側枕上,左手放在左胯上,此式應用為坐功之輔助,或體弱不能坐者採用之圖。
站式
站式有各種姿勢,在這里不一一介紹。茲介紹方便易行的一個姿勢,以為坐功之輔助功。兩腳並立,兩手覆於丹田(左手掌心覆於丹田,右掌心覆於左手背上)。松肩垂肘,含胸拔背,虛心實腹,眼半垂廉一切要求同坐式。?
行式
行路和散步時,目視前方三五步處,意守鼻尖,神不外馳,依行路的速度,一般為三步一呼,一步一吸,四步一個呼吸。如能長期鍛煉此法,對走長路很有幫助,可以久行不倦。
口腔
口唇自然閉合,上下齒相對,將舌上卷約成九十度,用舌尖輕輕地抵往上齶----舌抵上齶的方法(點擊參見"舌抵上齶"圖)。唾液分泌得多了,將舌放下慢慢地咽下去。
眼睛
閉目內視,練哪一步功就內視哪一部位。如第一步注意心窩部,就內視心窩部。
耳朵
用耳朵留意自己的呼吸,使呼吸不要發出粗糙的聲音。保持從容自然,不可憋氣使呼吸不暢,這是集中思想的好方法。
呼吸
在練習真氣運行法的過程中,一直是注意呼氣,吸氣任其自然,不加註意,自無流弊。丹田真氣充實後,自然地貫通督脈。那時即感到一呼真氣入丹田,一吸真氣沿督脈入腦。這是真氣的自然活動狀態,無須追求。外呼吸則綿綿密密,若存若無,呼吸表現的更加自然。這時外呼吸就無須注意了。
收功
真氣運行五步功法收功的時候,慢慢睜開眼睛,搓搓雙手,再用雙手搓面,最後用十指梳頭片刻,再慢慢站起來活動。
練功方法
第一步
呼氣注意心窩部(點擊參見心窩部位置--巨闕穴) 1. 方法。做好練功准備,放鬆身心,集中思想,精神內守,在呼氣的同時,意念隨呼氣趨向心窩部。 2. 時間。如果要如期完成第一步的練習,在時間上就要有一定的安排。假若條件許可的話,每天固定時間練功,養成習慣,對穩定思想更有幫助。沒有固定的時間也不要緊,只要抽空抓緊練功就行。要求每日早、中、晚練習三次,每次二十分鍾。如認真操作,一個星期左右就可完成第一步的功候。 3. 反應。練功到三至五天,感到心窩部沉重,再往後,每呼氣時,感覺到有一股熱流注入心窩部,這是真氣集中的表現。有了真氣的集中,就給第二步功打下了基礎。 4. 效果。開始幾天由於不習慣,姿勢也不夠准確,有的同志會感到頭暈,腰背酸痛,呼吸也不自然,舌尖抵不住上齶等,這都是自然的現象。不要有顧慮,只要按要求堅持鍛煉慢慢就會好了。
第二步
意息相隨丹田趨(點擊參見丹田部位--下丹田) 1. 方法。當第一步功做到每一呼氣即覺心窩部發熱時,就可意息相隨,自心窩部開始,呼氣注意丹田,不可操之過急。用力太大產生高熱也不舒服。 2. 時間。依法每天三次,每次二十五分鍾或半個小時,十天左右就可以氣沉丹田。 3. 效果。由於真氣已通過胃區,脾胃功能已有改善。真氣沉入丹田後,周圍臟器如大小腸、膀胱、腎等都逐步發生生理上的改變,一般都感到食慾增進;大小便異常現象有程度不同的改善。
第三步
調息凝神守丹田 1. 方法。當第二步功做到丹田有了明顯感覺,就可以把呼氣有意無意地止於丹田。不要過分注意呼氣往下送,以免發熱太過,耗傷陰液,犯「壯火食氣」之弊。呼吸放自然,只將意念守在丹田部位,用文火溫養。「少火生氣」正是此義。 2. 時間。每天三次或者再多一些。每次半小時以上。這一段是培養丹田實力階段,需要時間較長,一個月左右可以感到小腹充實有力。 3. 效果。由於任脈通暢,心腎相交,中氣旺盛,因此心神安泰,睡眠安靜。凡患有心火上炎,失眠多夢,以及心臟不健康的人,都有好轉。通過練功不斷的給腸胃增加熱能,脾胃消化吸收能力增強,體重增加,精神充沛,元氣充足,腎功能增強。患有陽痿病症的大有好轉,女子月經不調均有程度不同的改善。腎水旺盛,肝得滋榮。因此,在這一階段,患有慢性肝炎和初期肝硬化的都有明顯好轉。堅持鍛煉,自然痊癒。
第四步
通督勿忘復勿助 1. 方法。原則上還是按照第三步操作,真氣沿督脈上行的時候,意識應該跟隨上行的力量。這就是勿忘。若行到某處停下來,不要用意念去導引。這就是勿助。 2. 時間。每天練功次數可適當增加,每次的時間也應延長到四十分鍾或一小時左右。每個人的情況不同,通督的時間和力量不可能一樣。有的人一剎那就通過了,而且力量很猛,震動很大。有的人通督時間稍長,並且力量也不大。大多數在十天左右通督。 3. 效果。通督之後,一呼真氣入丹田,一吸真氣入腦海,但不可有意追求,一呼一吸形成任督循環,養生界稱此為「小周天」。只有在這種情況下,才能感覺到「呼吸精氣,獨立守神」的實際情況。真氣不斷地補益腦髓,大腦皮層的本能力量增強。凡是由於腎精虧損和內分泌紊亂所引起的頭暈耳鳴、失眠健忘、腰酸腿軟、月經不調、精神恍惚、易喜易怒、心慌氣短、性慾減退等神經官能症狀,都可得到改善。長期堅持,可以康復。因練功經絡通暢,有些多年不愈的頑症也可霍然而愈,效果明顯。一般情況表現為精力充沛,身體輕捷。
第五步
元神蓄力育生機 所謂元神,就是大腦調節管制的本能力量。與識神對立。識神是有意識的精神狀態。元神和識神是體和用的關系,元神為體,識神為用。第四步功已通督脈,腎氣不斷灌溉腦髓,元神的力量不斷得到補充。心主神明,心氣上照於腦,才能發揮其全面的調節管製作用。 1. 方法。原則上還是守下丹田。丹田是長期意守的部位。通督後各個經脈相繼開通。如果頭頂百會穴處有活動力量,也可以意守頭頂。可以靈活掌握,這叫「有欲觀竅,無欲觀妙」。 2. 時間。每天三次,或更多些,每次一小時或更長一些。總的說時間越長越好。大約一個月左右,身體內的各種觸動現象才能逐漸消失,只剩下下丹田和上丹田的力量更加集中旺盛的現象。 3. 效果。根據身體的表現,尤其是丹田與頭頂百會穴互相吸引的磁性力量說明,大腦皮層的本能力量增強,內分泌協調而旺盛。這種力量有形有色,功夫越深,表現的越明顯活潑,對全身的生理生活機能調節就更好,真氣也就更加充實,不斷地補償和增強身體的代謝機能,可充分發揮機體的潛在力量。因活力旺盛,抗病免疫力就增強了,一般致病因素就可減少甚至避免,原有的沉痾痼疾也可以得到改善或痊癒。堅持鍛煉,就可以達到身心健康、益壽延年的效用。 以上五步,是真氣運行法靜功鍛煉過程中的基本概況。在實踐中,由於每個人的體質不同,具體條件又不一樣,所以效果與表現也是因人而大同小異。鑒此,練功時既要順乎自然,靈活運用,不能刻意拘執;又要本著一定的要求,耐心求進,持之以恆,不可自由放任,實為成功之要訣。
編輯本段練功須知
練真氣運行法,必須樹立堅定不移的信心,持之以恆,勿求速成,也不要畏難而退。在鍛煉期間,要順乎自然,不要執意妄想,勉強追求。否則,欲速則不達,越是一意追求,有急躁情緒,就越是不進步;意態越是融和自然,真氣發動就活潑,進步就越明顯。因為執意妄想就成了擾亂真氣運行的雜念。「恬憺虛無,真氣從之」正是這個意思。? 在練功過程中,因為身體上發生很多生理上的變化,出現各種觸動現象,要泰然處之,不必驚慌失措,也不要執意追求,稍時便會消失的。? 1、初習真氣運行法,因要思想集中,有一個比較安靜的環境為好。但是,不要過份強調這個問題。在練功時,要避免他人干擾。若練功中有意外干擾(如突然聲響、有人急叫或闖進練功室內等),則不必驚慌,須慢慢放鬆意念。臨時收功後再慢慢起坐應付,待恢復平靜後再補練。調息時,鼻吸鼻呼,注意呼氣,吸氣任其自然,不可用口呼吸。 2、注意不要在大飢、大飽、大怒、大驚等情志沖動時勉強做功。當風、雨、雷響時暫勿坐,恐怕給精神以猛烈刺激,發生不適。? 3、意守丹田是真氣運行法始終保持的一個准則。當丹田真氣充實到一定程度,會自然地順著經絡運行。這種運行的力量,是基於丹田力量的大小而定的。勿用意識導引,任其自然,要行則行,要止則止,主觀導引是會出偏差的。? 4、用本法者,尚未通關之前,須保存精力,節制房事,以免影響練功進程。女性如遇例假,不宜意守下丹田,可守中丹田(心窩部)。懷孕前期(1-3個月)不能練,中後期可以練。
編輯本段練功八觸
在鍛煉五步功法的過程中,體內的能動現象是多種多樣的,古人總結歸納了八種,稱之為"八觸"。時而感到身體很"大",時而感到身體很"小",有時感到身體很"輕",有時出現身體"重"如巨石的現象,有時感覺身體很"涼",而"熱"的感覺出現的最快也最多,還有"癢"、"麻"的感覺。除了以上的"八觸",實際功中的動態比這些還要多,如自發運動,光感,還有殘、異等現象。 上述現象都是真氣在體內不同形式活動的表現,都是積極有益的。有些人遇到這個現象,延醫診治,醫者不知,亂投葯石,這是有害的。有人不明白這個道理,成為精神負擔。有人好奇,追求這些現象,越注意越厲害,以致不能控制。凡此種種,都是沒有講清道理的關系。懂得了真氣運行的規律,就可以避免不正確的思想和行為。遇到以上觸動現象,既不必好奇追求,更不要驚慌失措,只要安靜地坐功,意守丹田,過些時候就平復了。
編輯本段動靜關系
動與靜,是宇宙間事物運動中對立統一的兩個方面。真氣運行法有效地利用了靜與動的關系,促進真氣運行,使機體更好地發揮生命活力,以達到祛病延年的目的。 有動必然有靜,有靜必然有動。靜極生動,動極復靜。靜是動的基礎,動是靜的力量表現。動是絕對的,靜是相對的。在人體的生理活動中,也不能脫離這個規律。形體屬陰主靜,真氣屬陽主動。氣離形則無所依附,形無氣則成塊然死物。必須陰陽互根,動靜相育,形氣並存,才是活潑潑的一派生機。 真氣運行五步功法所說的靜,就是使身體安靜下來,全神貫注地調整呼吸,推動真氣運行,沖通任督,貫通經絡。在這個過程中,體內的觸動現象是多種多樣的,身體各部機能處於積極主動、生意盎然的狀態。這哪裡什麼靜和定,這不過是一種非常旺盛、非常自然、非常有規律的真氣運行罷了,這叫靜極生動。所謂的靜只能說是對外界反應或思維活動暫時的相對的靜。 生命體的動是絕對的,靜是相對的。練靜功者,雖然沒有姿勢活動,也是由有為而至於無為的。練功過程中,培養真氣貫通經絡,前三田、後三關都有非常激烈的活動。尤其在攻後三關時,真氣活動的力量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而是被一種強大的沖擊力量控制了自己。這種力量則是由靜極生動和動極復靜而形成的。人們對靜極生動是熟知的、是歡迎的,知道必須依靠這個動力去攻關,但對動極復靜的現象則茫然無知,產生疑慮而不知所措。其實事物動到一定的程度,必然要靜下來休整生息,以利再動。這是日常的自然現象。真氣活動一段時間後必須要安定靜止的休整培養出更大的力量。因此,在練功過程中突然發現丹田感覺消失或真氣行行停停等現象,都是正常的,不要有疑慮。只要安心地繼續培養丹田力量,自可使真氣再次活躍起來。 總之,真氣運行法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煉神還虛等層次,都是發揮了靜極生動、動極復靜、動靜相育的自然規律完成的。
編輯本段實踐療效
經臨床驗證,對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肺結核、肺氣腫、肝膽疾病、早期肝硬化、腸胃病、泌尿生殖系統疾病、慢性腎炎、類風濕性關節炎、頸椎病、神經官能症狀、內分泌紊亂、頑固性皮膚病等80多種功能性和器質性病變均有顯著療效;更可喜的是還能激發人體干擾素,提高人體免疫功能,對癌症早期患者的治療和術後恢復都有很好的作用。因此,真氣運行學五步實踐對治癒各種慢性疑難病症、頑症效果明顯,對急性疾病亦有療效;而且標本兼治,沒有任何副作用。

Ⅳ 糖尿病人如何運動

健康人每天至少應進行半小時的體育鍛煉,糖尿病人就更不例外了。特別是肥胖型糖尿病人,進行必要的運動,往往比單純控制飲食更能取得降糖效果。省二院內分泌科陳耀主任醫師介紹,運動可以改善血糖,促進血液循環,緩解輕中度高血壓,減輕體重,提高胰島素敏感性,減輕胰島素抵抗,改善血脂情況。有調查表明,每周鍛煉7小時以上的婦女患2型糖尿病可能性是每周鍛煉少於半小時的一半。

方式:有氧運動,慢跑、快走最好

糖尿病人究竟如何進行體育活動呢?陳耀醫師介紹說,首先應根據自身具體情況確定運動方式和時間,在病情穩定的情況下,每天早晚可分別進行30~60分鍾的活動時間,對青中年患者在無嚴重並發症的前提下,可進行有氧代謝運動。所謂有氧代謝運動,就是指在運動過程中,通過加快呼吸與心跳,以滿足肢體肌肉對氧氣需求的增加,在運動中氧的供需達到平衡狀態。有氧代謝運動是一種輕中度運動,下列運動方式都屬於有氧運動方式,如慢跑、快步走、跳健身舞、打乒乓球、騎自行車、跳繩、游泳、爬樓梯、登山等。老年糖尿病人可做些力所能及的輕度運動,如打太極拳、做廣播操、散步等。

強度:運動時,還能自然交談

衡量運動強度最簡要的方法是在運動時能否自然交談,周身發熱、出汗,但不是大汗淋漓,氣喘吁吁,能說話,但不能唱歌。通常對於無心臟病的青中年病人運動時心率在120~130次/分鍾,一般是安全的。運動時機的選擇,並遵循運動三部曲:5~10分鍾熱身,運動20~30分鍾,5~10分鍾放鬆活動。

時間:餐後一小時,不易低血糖

對於學齡兒童應當看到,運動是兒童生長發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運動對於糖尿病兒童同樣重要,但一定要在血糖控制較為理想的情況下進行運動。有時特殊糖尿病的病人在劇烈運動後,會發生低血糖,如果在進食後運動或運動後必要時服一點含糖的飲料就可以避免低血糖的發生。如果經常發生低血糖,則應減少胰島素用量。學齡兒童糖尿病無需限制上體育課或運動鍛煉,但運動不宜過於激烈。建議餐後1小時左右運動較好,不易低血糖。

Ⅵ 練氣功可以治療糖尿病嗎

對治療2型糖尿病有幫助。

Ⅶ 練氣功可以治療糖尿病嗎練什麼功最起作用

練氣功可以治療糖尿病,選擇了真氣運行養生實踐方法。

一、方法不明則難成。真氣運行養生實踐方法是國內外公認的好方法。鍛煉「真氣運行養生實踐方法」雖然也收到了良好的效應,但對方法不甚明了,只是有覺而不曉得,混沌著鍛煉。要想達到李少波老恩師對「真氣運行養生實踐方法」 鍛煉設計的目的,必須真正理解原理方法。有緣現在四月親自聆聽了師父講授真諦,鍛煉中指點, 長進可大不相同。除此之外,還需要我認真學習「真氣運行養生實踐方法」一書,深刻細微的體會,領悟其道理,才能在修煉中增強悟性,收到效果。

二、修煉「真氣運行養生實踐方法」必須有堅強的毅力,持之以恆,刻苦鍛煉,遇到什麼困難也要堅持下去。我們每天堅持六至七小時的鍛煉時間,節假日也不間隔一次;鍛煉時間不接待客人、不接電話,排除一切干擾。最重要的是相信「真氣運行養生實踐方法」是真的,法正、氣正,誠心誠意的修煉,才能有成效。

三、貴在專一,才能深入進去,在修煉中悟出「真氣運行養生實踐方法」的真諦,得到真果。只有鍛煉的熱情,而朝三暮四,難以收效。

四、真氣運行養生實踐方法稱為醫療保健方法,名副其實。誰鍛煉誰受益,早鍛煉早受益,一人鍛煉全家受益。有病治病,無病健體, 「真氣運行養生實踐方法」已經起到葯物所不可以起的作用。是拯救人類,為國家節省醫葯費的瑰寶。修煉真氣運行養生實踐方法是一種精神的物質的享受,個人得到了健康幸福。

Ⅷ 練氣功怎樣治好糖尿病

可以試試仙人揉腹術

Ⅸ 糖尿病患者的氣功療法的目的是什麼

西醫檢查發現,多數糖尿病患者免疫功能偏低;而中醫認為糖尿病多為虛證。因此,無論中醫或是西醫,治療的關鍵都是扶助正氣。而氣功療法通過自我身心鍛煉,如姿勢調節、呼吸鍛煉、身心鬆弛、集中意念及有節律的動作,調節和增強人體的功能,誘導和啟發人體潛力,從而增強人體正氣,提高人體抗病能力和自我修復能力,達到扶正祛邪的目的。臨床實踐也發現,參加練功的糖尿病患者通常先感到體質較前有所增強,精力充沛,疲勞感明顯好轉,隨後各種指標(血糖、尿糖等)和症狀(多飲多尿等)也得到改善。

Ⅹ 糖尿病人怎樣進行健身訓練

糖尿病患者運動時要注意什麼?糖尿病患者運動不能太隨便

平時喜歡運動的張先生近來一直覺得不太痛快,由於查出患有糖尿病,醫生又再三告誡他不要隨便運動,以免損害健康。目前,像張先生這樣因患有糖尿病,在選擇運動前左思右想不敢「下手」的患者不在少數。怎樣達到既通過運動鍛煉了身體,同時又不至於加重病情的「雙贏」目的呢?記者采訪了解放軍304醫院內分泌科主任馬學毅主任醫師。
馬主任說,糖尿病患者由於身體的特殊情況,在運動時要隨時注意自己的身體狀況。運動之前,要充分評估自身的體質和病情,一定要在醫生的指導下制定有效的運動計劃,並做好以下准備:
一、准備寬松舒適的運動服和有彈性的運動鞋,吸水性較好的棉襪。
二、隨身攜帶一些如餅干、糖塊、巧克力或含糖的飲料和水,尤其是在運動量相對較大時,一定要及時補充糖和水分。
三、在運動前最好進行一下血糖的自我監測,進一步了解自己的體內代謝情況,血糖過高(大於16毫摩/升)或者血糖過低(小於3.6毫摩/升),都不能進行運動,否則會引起代謝紊亂。
四、在運動前要補充一定數量的水分,以保證身體運動的需要,然後首先做5-10分鍾的准備活動或熱身運動,活動一下肌肉、關節,以免運動中拉傷肌肉、扭傷關節和韌帶,同時,可使心跳、呼吸的次數逐漸加快,以適應下一步將要進行的運動。
五、為保證安全,糖尿病患者最好結伴運動,特別是參加較高強度的運動時,應告訴同伴自己是糖尿病人,血糖不正常時的表現有那些,以便出現意外情況時及時處理和救治。
運動途中,要隨時自測自己的心率、呼吸等,切忌不顧自己的身體狀況,盲目運動。運動要循序漸進,平時參加體育鍛煉較少者,運動量要逐步增加,不可操之過急。運動中注意觀察身體狀況是否有不適,並適時調整運動時間與運動強度。注射胰島素的患者進行30分鍾的鍛煉後,應及時補充一定數量(10-15克)的含糖類食物,以免由於運動引起血糖過低。運動中一旦出現視物模糊、意識不清、頭暈、大量出汗、心跳急劇加快、面色蒼白等情況,很可能是發生了低血糖,此時應立即停止運動,馬上吃一些含糖的食品,如已神志恍惚,應立即協助喝糖水,並送醫院治療。如果出現胸悶、胸痛、頭暈眼花、心跳緩慢無力、意識突然喪失,甚至血壓下降、呼吸減慢,很可能是運動前沒有做好准備活動,突然進行的劇烈運動導致心臟或腦部供血不足。應立即將病人平躺,松開衣領、腰帶,舌下含服硝酸甘油、阿托品等,叩擊心前區,手掐人中穴,進行輔助人工呼吸,此時不易喂患者糖水。因為這是典型的「心源性暈厥」,是由運動量過大引起的,休息一會兒一般會緩解,如不行,則速送醫院治療。
運動結束時不要馬上停止,應進行一些恢復性運動,常見的有伸腿、抬腿、彎膝、伸臂、彎腰等,長跑後可步行一段,直到心率恢復到運動前的水平。運動後及時補充食物,運動時間長、運動強度大的,即使沒有出現低血糖,也要主動補充一些食物和糖分,以免發生運動後延遲性低血糖。運動後還要及時洗澡,不僅可以清潔皮膚,同時也可以促進全身血液循環,起到幫助全身功能盡快恢復的作用。
糖尿病患者只要掌握好運動的方法及分寸,完全可以像正常人一樣在運動場上展現自己的風采。

「生命在於運動」,適當的運動對所有人都是有益的,對糖尿病病人來講,更是重要。北京友誼醫院內分泌科主任洪旭介紹說:「運動療法和飲食管理是糖尿病治療的兩大基石,只有基礎牢固,葯物才會發揮最大的效果。許多病情較輕的病人,僅僅飲食管理和適度運動就可以使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當然,糖尿病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更是重要。首先要正確認識糖尿病,一不懼怕,二要重視。掌握糖尿病防治的基本知識,做到對病情自我監測,從而達到積極、主動配合治療的目的。

運動可以使血糖降低,可使胰島素的降糖作用增加。1型糖尿病患者通過運動可使胰島素的用量減少,2型糖尿病病人通過運動可使自身的胰島素功能更好地發揮作用,因而可不用降糖葯或減少降糖葯的用量。

最適合糖尿病患者的運動是持續而有規律的運動,如騎自行車、步行、慢跑、游泳、爬山、打羽毛球、跳舞等有氧運動,運動後以不感到疲勞為宜。糖尿病患者運動時要注意預防誘發低血糖,運動宜在餐後血糖升高時進行。1型糖尿病患者運動時應避免在用葯後血液胰島素高峰期進行。糖尿病患者的抵抗力較低,易發生感染性合並症,故運動出汗後應注意保持皮膚清潔。

閱讀全文

與糖尿病氣功訓練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藏香的使用方法 瀏覽:711
41的豎式計算方法 瀏覽:944
如何快速選擇有效的治療方法 瀏覽:919
centos安裝軟體的方法 瀏覽:288
掛衣架安裝方法和步驟 瀏覽:908
乙肝表抗定量檢測方法 瀏覽:604
戒酒什麼方法最快 瀏覽:336
拉力測試儀使用方法 瀏覽:245
電子放大鏡使用方法 瀏覽:971
冰梯的製作方法和步驟 瀏覽:684
榻榻米和床連接方法 瀏覽:192
雜土渣土的鑒別方法圖解 瀏覽:698
冰用哪些方法溶化 瀏覽:633
中國移動寬頻電視網線連接方法 瀏覽:816
簡單有效的去扁平疣方法 瀏覽:526
鳥簡便方法怎麼畫 瀏覽:831
選擇高層管理者最常用甄選方法 瀏覽:220
機械硬碟放在光碟機位置安裝方法 瀏覽:805
外部存儲的計算方法 瀏覽:741
金剛石液壓塊安裝方法 瀏覽: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