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胡蘿卜素的提煉方式
胡蘿卜素用萃取的來提煉。萃取胡蘿卜素的有機溶劑應該具有很高的沸點,能夠充分溶解胡蘿卜素,並且不與水混溶。最佳萃取劑為石油醚。
安裝水蒸氣蒸餾裝置,加熱萃取液,萃取劑揮發,得到胡蘿卜素。
注意事項:
1、萃取前,要將胡蘿卜進行粉碎和乾燥。
2、一般來說,原料顆粒小,萃取的溫度很高時間長,需要提取的物質就能夠充分溶解,萃取效果就好。
3、萃取的最佳溫度和時間可以通過設置對照實驗來摸索。
4、新鮮的胡蘿卜含有大量的水分,在乾燥時要注意控制溫度,可以用烘箱烘乾,也可以用熱風吹乾。
(1)甘薯類胡蘿卜素的檢測有什麼方法擴展閱讀
胡蘿卜素主要存在於深綠色或紅黃色的蔬菜和水果中,如:胡蘿卜、西蘭花、菠菜、空心菜、甘薯、芒果、哈密瓜、杏及甜瓜等,大體上,越是顏色強烈的水果或蔬菜,含β-胡蘿卜素越豐富。
深色蔬菜可以焯著吃,也可以燉著吃。深色蔬菜因含熱量、蛋白質極少,所以在做菜或食用時,最好能和肉、魚、蛋搭配,並和米飯、麵包等穀物食品一起吃。
類胡蘿卜素是大分子量的有機化合物,能溶於大部分有機試劑中,一般不溶於水。葉黃素類化合物由於含有羥基、羰基、甲氧基或環氧化結構而極性較強,故在極性較強的有機溶劑中溶解度較大,如丙酮、乙醚、三氯甲烷等。
由於類胡蘿卜素的分子結構中存在類異戊二烯共軛雙鍵,故吸光性能強,在400~500nm內有強的吸收,能呈現出紅、橙、黃色。類胡蘿卜素遇氧、遇酸、強光照及高溫下不穩定,易降解變化或異構化,在鹼性條件下一般較穩定。
B. ggps是什麼基因
類胡蘿卜素是自然界分布最廣、種類最豐富的色素,在植物、動物、藻類及藍細菌中都有重要的生物功能。為研究甘薯薯肉色突變體農大輻14的類胡蘿卜素合成發生突變的分子機理,本研究分析了突變體塊根膨大過程中類胡蘿卜素含量的變化,並進行類胡蘿卜素合成相關基因片斷的克隆。主要結果如下:1、比色法測定結果表明,突變體中類胡蘿卜素含量比對照提高5~10倍。隨著塊根的膨大,突變體中類胡蘿卜含量明顯增加,而對照類胡蘿卜素含量沒有明顯的變化。2、根據雙子葉植物類胡蘿卜素合成結構基因氨基酸序列的保守區域設計簡並引物,擴增出甘薯類胡蘿卜素合成結構基因(GGPS、PSY、PDS、ZDS、LYC-b)的cDNA片斷,所獲序列同其他植物類胡蘿卜素合成結構基因序列同源性非常高。3、通過RACE技術克隆了PDS基因的全長cDNA,序列長為2,128 bp, 具有完整的開放閱讀框架,編碼572個氨基酸,與其他植物PDS基因高度同源。RT-PCR檢測表明,在突變體和對照塊根膨大過程中,PDS基因是組成性表達的。實時熒光定量PCR分析結果表明,隨著塊根的膨大,突變體和對照PDS基因的表達逐漸下降。在塊根每個發育階段,突變體PDS基因的表達量均比對照大。4、cDNA-AFLP分析結果表明,突變體和對照塊根中的大部分基因表達是一致的。尋找到32條突變體和對照表達有明顯差異的基因片斷,測定其中6個片斷的基因序列。Blast結果表明, Fragment 2 部分序列同梨的推測與衰老有關的基因(AY436773.1)一致性達100%; Fragment 3 部分序列同蘋果的Ttg1類似蛋白基因(AF220203.1)一致性達89%。Fragment 4 部分序列同擬南芥腺苷酸激酶基因(BT004398.1)一致性達81%。
C. 紅薯中含有哪些營養成分怎樣檢驗出來
每100克紅薯中約含蛋白質1.8克,脂肪0.2克,糖類29.5克,粗纖維22克,鈣18毫克,磷20毫克,鐵0.4毫克,維生素A原(胡蘿卜素)0.04~0.91毫克,維生素B10.12毫克,維生素B20.04毫克,維生素C30毫克,熱量531.7千焦。其所含糖類主要是麥芽糖和葡萄糖,優質溫和,易於吸收。其所含蛋白質量雖較低,但氨基酸組成與大米相似,比較符合人體的需要。其胡蘿卜素含量遠遠超過其他糧食、蔬菜,在人體內可轉化成維生素A,可維持人體各器官、皮膚等組織的正常分化,有防止癌變的功能。其脂肪含量很低,加上另含的大量膠原體物質,能保持人體動脈血管的彈性,避免過度肥胖。其所含維生素C也是各主要食品中最高的,紅黃色的紅薯尤其如此,可以彌補其他食物的不足,紅薯還有軟化血管、防止動脈硬化的作用。紅薯的最大優點在於其所含纖維素很高,能在腸內大量吸收水分,增加糞便積累,不僅有預防便秘的特殊功效和減少癌症的發生,而且有助於防止血液中膽固醇的形成,預防冠心病的發生。
D. 胡蘿卜素鑒定實驗展開劑是什麼
β-胡蘿卜素和番茄紅素的提取分離與測定 一.實驗目的 1.掌握從番茄中提取β-胡蘿卜素和番茄紅素的原理和方法; 2.鞏固高效液相色譜分離、檢測有機化合物的實驗技術; 3.學會用分光光度計法測定β-胡蘿卜素和番茄紅素的方法。 二.實驗原理 β-胡蘿卜素和番茄紅素分子中的碳骨架是有8個異戊二烯單位連接而成的四萜類化合物。類異戊二烯化合物統稱為類胡蘿卜素。β-胡蘿卜素和番茄紅素是研究的比較清楚的兩種具有抗癌功效的類胡蘿卜素。它們的分子式如下: 從上式可以看出,β-胡蘿卜素和番茄紅素是互為同分異構體,且都有一個較長的π-π共軛體系,能吸收不同波長的可見光。β-胡蘿卜素和番茄紅素的分子式均為C40H56,相對分子質量均為536.85。β-胡蘿卜素和番茄紅素都含有疏水的長鏈,含有不飽和碳氫雙鍵,故可以溶於乙醚、石油醚、丙酮、氯仿等有機溶劑。有關文獻表明,用氯仿去溶解提取類胡蘿卜素的效果是最好的。 胡蘿卜素是最早發現的一個多烯色素,廣泛的存在於植物的花果、和葉子中。胡蘿卜素在人和動物體內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是人和動物所必需營養物質。番茄紅素在成熟的植物果實中含量最高,其中含量最高的是番茄。番茄紅素具有在防止細胞癌變、活化細胞等方面有突出貢獻。正是由於具有以上的功能,使得胡蘿卜素和番茄紅素得到了深入的研究。目前類胡蘿卜素的提取有利用植物干製品直接粉碎法、有機溶劑侵提法、超臨界萃取法、酶反應法等。此外,利用生物育種中的誘導合成和微生物發酵也能很好的得到類胡蘿卜素。本次實驗中,採取的是利用有機物提取的方法。 類胡蘿卜素的分離可以利用色譜來實現。如:紙色譜、柱色譜、薄層色譜、柱色譜、高效液相色譜、大孔吸附色譜等。本實驗採用高效液相色譜法來實現類胡蘿卜的分離。 類胡蘿卜的鑒定可以利用β-胡蘿卜素和番茄紅素在可見光下有不同的吸收而利用分光光度法來完成。 β-胡蘿卜素分子結構番茄紅素分子結構式 三.實驗儀器與試劑 儀器:研缽 量筒 膠頭滴管 滴瓶 25ml容量瓶 層析缸 濾紙SPD—10AVP高效液相色譜儀 721型分光光度計 材料和試劑:丙酮溶液 石油醚:丙酮(3:2)(體積比) 新鮮番茄 四. 內容與步驟 1.類胡蘿卜素的提取即樣品的獲得 (1)准確稱取堅熟期的番茄果實0.5g,置於干凈的乾燥的研缽中,研磨充分後加入適量的丙酮溶液,多次洗提至無色。 (2)將研磨充分的液體轉移到25ml容量瓶中,用丙酮多次洗滌研缽和研缽錘,將洗滌液轉移到容量瓶中。 (3)將混合液定容到25ml,混勻,備用。 2.類胡蘿卜素的分離 <法一>高效液相色譜法 傳統的類胡蘿卜素液相色譜分離用的是二氯甲烷作為流動相,對柱體材料的傷害很大,嚴重影響了色譜中的使用壽命。這里,用國際胡蘿卜素協會提出的方法:以乙腈和水(9:1,v/v)為流動相A,以乙酸乙酯為流動相B,進行梯度洗脫,以避免使用二氯甲烷做流動相。本實驗採用SPD—10AVP高效液相色譜儀進行檢測,色譜條件:色譜柱為C18 (5μm,4.6m×250 mn),柱溫為室溫,進樣量為15μL,流速為1.2mL/min。 (1)將上述得到的類胡蘿卜素樣品溶液用.4μl的微孔濾膜過濾,收集濾液。 (2)取15μl濾液通過色譜柱,在500nm下檢測,流速1.2ml/min,洗脫時間30min流動相梯度A為乙腈和水(97:3,v/v),流動相梯度B為乙酸乙酯。 (3)分別收集流動相為A和B時的流出液,備用。 <法二>大孔吸附色譜法 β-胡蘿卜素和番茄紅素都含有長的非極性基團,由於大孔吸附樹脂對非極性的化台物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且吸附作用隨著被吸附分子疏水性能的增加而增加,故可以採用大孔吸附樹脂來分離β-胡蘿卜素和番茄紅素。本實驗擬採用X5—樹脂。 (1)吸附樹脂的預處理:大孔吸附樹脂用乙醇充分浸泡溶脹,然後用蒸餾水洗滌至無混濁現象,在60攝氏度下真空乾燥,備用。 (2)將一定量的類胡蘿卜素溶液轉移到250ml錐形瓶,加入1g樹脂,在水浴振盪器上25攝氏度振盪吸附至平衡。 (3)平衡後,取出樹脂,分別用石油醚和石油醚:丙酮=3:2的混合液解吸,收集解吸液,備用。 3.類胡蘿卜素的檢測 對前面得到的類胡蘿卜素以及高效液相色譜得到的樣品進行紙層析。展開劑為石油醚:丙酮=3:2。由於樣品自身都有顏色,股不需要用到顯色劑。層析分離完成後,觀察斑點位置,計算各斑點的Rf值,明確各斑點歸屬。 4.類胡蘿卜素的鑒定 由於β-胡蘿卜素和番茄紅素在可見光下有不同的吸收峰,根據這一點可以很好的鑒定兩者。將用高效色譜分析得到的兩個樣品用丙酮稀釋到儀器測量范圍,然後用721型分光光度計分別在420~520nm范圍內每個10nm測定他們的吸光度A,並作出A—λ曲線。找到它們的最大吸收峰,並查找相關文獻,與標准吸收曲線做鑒定。 注釋: [1]研磨的時候所用的儀器和量器必須是無水的,否則類胡蘿卜素不能很好的提出來。 [2]樣品必須研磨仔細。 [3]類胡蘿卜素樣品必須要經過4μl的微孔濾膜過濾,方可進入高效色譜柱。
E. 甘薯中胡蘿卜素含量測定方法的探討 萊陽農學院學報 1991年02期(中國知網) 幫忙下載下 急用 q 931761365
給你QQ發離線了我,自己查收。
F. 如何在廚房提取胡蘿卜素沒有石油醚可以用食用油代替嗎可不可以先把胡蘿卜碎浸泡在食用油里然後大火煮
類胡蘿卜素種類繁多,在提取過程中要基於其性質提取,主要的提取方法有:有機溶劑直接提取法、皂化後提取法、超聲波輔助提取法等。
1.1 有機溶劑直接提取法
作為一種天然存在的脂溶性維生素,類胡蘿卜素不溶於水,易溶於丙酮、正己烷、石油醚、乙醚等有機溶劑,樣品中類胡蘿卜素的種類及存在形式直接決定了有機溶劑的選擇。不同種類的類胡蘿卜素極性大小有很大的差異,如葉黃素的極性大於胡蘿卜素的極性,根據相似相溶的規律,在極性較強的溶劑中,葉黃素的飽和溶解度一般比較高,非極性溶劑中, 胡蘿卜素的溶解度較高。在萬壽菊花中絕大多數葉黃素均以酯形1式存在,而非游離態,極性較大的游離葉黃素佔16 %,在提取過程中宜選用極性與非極性溶劑配比提取。Vicario 等用甲醇/丙酮/正己烷(1 ∶ 1 ∶ 2,體積比)提取橘汁中的類胡蘿卜素。然而,沒有一種溶劑能適合所有樣品中的類胡蘿卜素。
1.2 皂化後提取法
皂化可以使組織中的脂肪水解,純化用於檢測的類胡蘿卜素樣品;破壞樣品的組織細胞,提高類胡蘿卜素的提取率;使非游離態的類胡蘿卜素轉變為游離態的類胡蘿卜素,使樣品中的類胡蘿卜素完全釋放出來。皂化後再選取合適的溶劑提取,溶液更容易分層,有利於提取完全,並提高提取率。如Deming 等採用60 ℃、25 min 皂化來提取沙土鼠組織中的類胡蘿卜素,李國銀等用皂化可以有效去除枸杞果肉中的大部分脂肪酸甘油酯和游離脂肪酸。
1.3 超聲波輔助提取法
天然植物成分大多為細胞內產物,提取時往往需要將細胞破碎,而現有的機械或化學破碎方法有時難於取得理想的破碎效果。超聲波輔助法在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取中已顯示出了明顯的優勢。超聲波通過溶劑內小氣泡的形成和破碎,產生沖擊波,在短距離范圍內產生高溫和高壓,可有效破碎生物細胞和組織,能在較短時間內達到高效提取類胡蘿卜素的目的。研究表明,超聲波輔助提取可大大提高蠶沙中類胡蘿卜素的提取率,超聲波法提取率是溶劑法提取率的2.04 倍。
G. 飼料含量的檢測有哪些方法
1、顯微檢測技術。將飼料樣品放在顯微鏡下,對其細胞和外表形態進行觀察,該項檢測技術用於黴菌的檢測。
2、物理檢測技術。常用的物理檢測技術有比重及容量檢測,通過對飼料的密度進行檢測,從而可判斷飼料是否合格。
3、感官檢測技術。主要憑借檢測經驗,從飼料外表、顏色、氣味、手感等感官進行初步檢測。
4、化學檢測技術。需要專業的檢測儀器,由於不同元素產生的光譜不同,對飼料中的成分進行光譜分析,即可識別出其中是否含有有害物質。
5、生物檢測技術。主要包含DNA檢測、微生物檢測及免疫檢測。
6、近紅外光譜檢測技術。對飼料檢測樣品進行近紅外線照射,觀察其產生的光譜即可判定飼料中所含元素種類。
H. 求助測定總類胡蘿卜素方法
實驗 8 葉綠體色素的定量測定 一、原理 根據葉綠體色素提取液對可見光譜的吸收,利用分光光度計在某一特定波長下測定其消光度,即可用公式計算出提取液中各色素的含量。 根據朗伯–比爾定律,某有色溶液的消光度 D 與其中溶質濃度 C 和液層厚度 L
I. 甘薯的成分及其測定方法
什麼是NaFeEDTA(絡合鐵)?
答:EDTA鐵鈉——高效補血的新型鐵強化劑
鐵是人體中製造血紅素的必備條件。吸收不足或消耗過多都會造成缺鐵性貧血。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調查,當今缺鐵性貧血是世界上最流行的營養性問題,50億世界人口中有10億人患營養性貧血症。這種貧血症在經濟不發達的地區和國家更普遍。
1995年,聯合國WHO/FAO(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聯合國糧農組織)專家聯合委員會建議,WHO/FAO的葯典營養委員會把EDTA鐵鈉作為一種新型營養添加劑。
EDTA鐵鈉鹽即乙二胺四乙酸鐵鈉鹽,為淡土黃色結晶粉末,性穩定,久藏不變,易溶於水及酸。作為一種鐵營養增補劑,與其他鐵鹽相比,主要有以下幾種突出優點:
(1)吸收效果好,是普遍鐵鹽的3倍,在人體中不受食物中鐵吸仰制劑影響。
(2)使用方便,可以添加在飲料,如礦泉水、咖啡等,可以添加在各種糧食主食中,象饅頭、麵包、米飯、調味品、醬油食鹽等,在高溫烹調條件下也不會分解。
(3)食用時沒有任何不愉快氣味,久藏不變質。
(4)經濟實用每人每天用67毫克就足夠。
據了解,EDTA鐵鈉鹽已由聯合國WHO/FAO列入食品添加劑。聯合國WHO/FAO已分別在亞、非、拉三大洲的泰國、南非、以及中北美洲國家進行大面積試驗,效果良好貧血症由16%降低至4%,這些研究結果都表明,EDTA鐵是一種非常好的改善缺鐵性貧血的強化劑。其補血功效之強大非目前市場現有鐵強化劑所能匹敵。
90年代初期,中國衛生部就推出了「中國營養改善計劃」,提出了12項具體目標,其中主要包括使飲食結構合理化、有效控制與飲食結構有關的慢性病、食鹽全部碘化,基本消除碘缺乏病,以及將兒童孕婦的缺鐵性貧血症的發生率降低到1990年的2/3等內容。目前,針對中國傳統的植物性膳食所造成的高發生率的營養性貧血,中國預防醫學科學院自行研製出來的EDTA納鐵將使得鐵強化食品的推廣成為可能。
EDTA鈉鐵學名乙二胺四乙酸鈉鐵。性狀為淺土黃色粉未、易溶於水、性質穩定、不影響醬油的品質、不引起食物氧化、可延長鐵強化醬油的保質期、口感好、無鐵腥味,其生物利用率顯著高於其它鐵強化劑,是傳統的鐵強化劑的吸收率的2~3倍,屬絡合鐵強化劑。具有無腸胃刺激,不影響其它物質的吸收,還可以使體內有害放射性金屬元素迅速排泄,起到解毒作用。
甘薯除含有大量碳水化合物外,還富含其它營養成分。根據美國對100克帶皮烘烤甘薯的測定結果,其中有碳水化合物32.5克,粗蛋白質2.1克,纖維素0.9克,鈣40毫克,磷58毫克,鐵0.9毫克,鈉12毫克,鉀300毫克,維生素A8100國際單位,維生素B10.09毫克,核黃素0.07毫克,煙酸0.7毫克和維生素C22毫克等。紅心甘薯還富含胡蘿卜素,而且90%以上的胡蘿卜素是易於被人體吸收利用轉化為維生素A的β-胡蘿卜素。它是一種抗氧化劑,能延緩細胞的老化和壞死,增強和提高機體的免疫能力,減少細胞癌變的可能性。甘薯含有的粘蛋白膠原和粘多糖類物質,具有保持消化系統和呼吸系統的潤滑,提高人體免疫力的作用。
甘薯原料在工藝上的優點:在酒精生產中,甘薯原料的出酒率較高。其優點是:首先甘薯的澱粉純度高(可用2%鹽酸轉化,測定其中所含澱粉,與用同樣方法測定別的原料比較,甘薯的澱粉純度高 )。其次是甘薯的結構鬆脆,易於蒸煮糊化,為以後的糖化發酵創造有利條件。
甘薯是高澱粉作物。在相同條件下,單位面積澱粉產量比水稻高30.1%,比玉米高30.6%,比小麥高48.9%。而且每生產500公斤甘薯澱粉所需要的投資比水稻少25%,比玉米少20%,生產加工澱粉的競爭優勢很強。河北省盧龍縣種植甘薯並加工澱粉,每畝純收入1500元,收益是種植其它作物的3倍多。目前利用甘薯進行深加工最多的產品還有酒精、葡萄糖和檸檬酸等。甘薯原料需要量很大。
以甘薯澱粉為原料的一次性可溶餐具,其生產成本比普通紙製品成本低70%。武漢遠東綠色世界集團已准備大規模生產以甘薯澱粉為原料的一次性可溶製品。一個產量百萬噸降解塑料的工廠至少需要20萬噸澱粉。因而甘薯澱粉的市場前景看好,粗加工轉化增值較大,深加工效益更好。陝西省楊陵沃林國際降解樹脂發展有限公司以植物澱粉為原料之一,開發出生物降解澱粉樹脂。生產出農用地膜、一次性餐具和各種包裝袋等幾十種產品,不僅可以百分之百降解,而且還可以根據其使用程度控制降解速度。甘薯澱粉可廣泛用作這些產品的生產原料,已在治理「白色公害」中大顯身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