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蘇格拉底產婆術是什麼教學原則
蘇格拉底產婆術是啟發性教學原則。
蘇格拉底法可以分為四個部分:譏諷、助產術、歸納和下定義。所謂「譏諷」,就是在談話中讓對方談出自己對某一問題的看法,然後揭露出對方談話中的自相矛盾,使對方承認自己對這一問題實際上一無所知。
所謂「助產術」,就是用談話法幫助對方把知識回憶起來,就像助產婆幫助產婦產出嬰兒一樣。所謂「歸納」,是通過問答使對方的認識能逐步排除事物的個別的特殊的東西,揭示出事物的本質的普遍的東西。從而得出事物的「定義」。這是一個從現象、個別到普遍、一般的過程。
基本介紹
蘇格拉底在教學中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方法,一般稱為「蘇格拉底法」,蘇格拉底將它稱為「產婆術」。
這是一種要求學生和教師共同討論,互為激發,共同尋求正確答案的方法。它有助於激發學生積極思考,判斷和尋找正確答案。所以,學生的思維相當活躍。從這個意義上說,蘇格拉底最早提出了發現法。對西方教育教學的發展產生了重要影響。
蘇格拉底的方法的使用需要一定的條件:如受教育者須有探求真理的願望和熱情;受教育者必須就所討論的問題有一定的知識積累;教育的對象更適合有一定推理能力的人。
⑵ 蘇格拉底的產婆術是什麼教學方法
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創立了「產婆術」。它體現的主要教學方法是( )。
A.講授法 B.討論法 C.談話法 D.演示法
正確答案:C
⑶ 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首創的產婆術教學法最具特色的流程是
蘇格拉底在同別人談話、辯論、討論問題的時候,往往採取一種特殊的形式。他不像別的智者那樣,稱自己知識豐富,而是說自己一無所知,對任何問題都不懂,只好把問題提出來向別人請教。但當別人回答他的問題時,蘇格拉底卻對別人的答案進行反駁,弄得對方矛盾百出。最後通過啟發,誘導別人把蘇格拉底的觀點說出來,但蘇格拉底卻說這個觀點不是自己的,而是對方心靈中本來就有的,只是由於肉體的阻礙,才未能明確顯現出來。他的作用,不過是通過提問幫助對方把觀點明確而已。蘇格拉底把最後這個至關重要的環節,形象地稱之為「精神助產術」。
「精神助產術」是蘇格拉底在講學和辯論時常採用的方法,他希望通過對話或提問來揭露對方在認識上的矛盾,從而引出每個人心目中的真理。助產術主要分成兩個步驟:
第一步是諷刺。他經常與各種人談話,討論人們所感興趣的人生問題。他在與別人談話中,裝作什麼也不懂,向別人請教,讓人家發表意見。他這樣做是為了引導人們發現自己認識中的矛盾,意識到自己思想的混亂,懷疑自己以前的知識,迫使自己積極思考,尋求問題的答案。
第二步是產婆術。這一步的作用在於讓對方發現自己認識的混亂並否定原有認識,從而引導他走上正確的道路,逐步得到真理性的認識,形成概念就整個過程而言,它是一種「提問—回答—反詰—修正—再提問……」循環反復的過程。
⑷ 產婆術與什麼教學方法
產婆術,即"蘇格拉底方法",蘇格拉底方法包括諷刺(不斷提出問題使對方陷入矛盾之中,並迫使其承認自己的無知)、助產(啟發、引導學生,使學生通過自己的思考,得出結論)、歸納和定義(使學生逐步掌握明確的定義和概念)等步驟
⑸ 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創立了「產婆術」。它體現的主要教學方法是
蘇格拉底在同別人談話、辯論、討論問題的時候,往往採取一種特殊的形式。他不像別的智者那樣,稱自己知識豐富,而是說自己一無所知,對任何問題都不懂,只好把問題提出來向別人請教。但當別人回答他的問題時,蘇格拉底卻對別人的答案進行反駁,弄得對方矛盾百出。最後通過啟發,誘導別人把蘇格拉底的觀點說出來,但蘇格拉底卻說這個觀點不是自己的,而是對方心靈中本來就有的,只是由於肉體的阻礙,才未能明確顯現出來。他的作用,不過是通過提問幫助對方把觀點明確而已。蘇格拉底把最後這個至關重要的環節,形象地稱之為「精神助產術」。
「精神助產術」是蘇格拉底在講學和辯論時常採用的方法,他希望通過對話或提問來揭露對方在認識上的矛盾,從而引出每個人心目中的真理。助產術主要分成兩個步驟:
第一步是諷刺。他經常與各種人談話,討論人們所感興趣的人生問題。他在與別人談話中,裝作什麼也不懂,向別人請教,讓人家發表意見。他這樣做是為了引導人們發現自己認識中的矛盾,意識到自己思想的混亂,懷疑自己以前的知識,迫使自己積極思考,尋求問題的答案。
第二步是產婆術。這一步的作用在於讓對方發現自己認識的混亂並否定原有認識,從而引導他走上正確的道路,逐步得到真理性的認識,形成概念就整個過程而言,它是一種「提問—回答—反詰—修正—再提問……」循環反復的過程。
⑹ 孔子的啟發式教學與蘇格拉底的產婆術有何異同
(一)主要採用問答的方式進行教學。孔子和蘇格拉底生活的時期,學校里的主要教學組織形式是個別教學,即教師要針對個別學生進行教學,而且所教的學生大多是有一定生活經驗和知識基礎的成年人,再加上其他客觀條件的局限,問答式教學法是實際教學中最常採用的一種教學方式。一部《論語》實際上就是記載孔子與弟子們之間互相討論的問答情況,其中記載了學生們提出的各種各樣的問題達一百多個次,如「問仁」、「問禮」、「問政」等,通過這一問一答,啟發學生思維,增進學生的學識。而在色諾芬《回憶蘇格拉底》一書中我們也可以看到,蘇格拉底在教學中常用設問的方式提出問題,讓學生運用已有的知識加以回答,如回答錯了他則用暗示性的補充提問來引導,最後使學生得出蘇格拉底認為正確的答案。
(二)重視營造和諧民主的教學氣氛。通過《論語》我們可以發現,雖然孔子在政治上比較保守,頭腦中有著森嚴的尊卑貴賤的等級觀念,但由於他提倡「仁者愛人」,「有教無類」,所以他對所有的學生包括那些出身貧苦的學生都不歧視,確實做到了一視同仁,平等對待,而且孔子認為「後生可畏,焉知來者之不如今也」,「當仁,不讓於師」,這反映了孔子坦白的胸襟和寬大的懷抱,同時也是對學生的尊重和鼓勵。正因為孔子與他的弟子們之間有一種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因此,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孔子的教學態度是非常謙和和民主的,經常鼓勵學生充分發表自己的意見。例如《先進》篇記載,有一次子路、冉有、公西華侍坐(座談),孔子首先說:「雖然我的年紀比你們大一點,你們卻不可因此而拘束,不敢暢所欲言。」一開始就造成了一種非常自然、友愛和誠懇的教學氣氛,這是一次談話成功的最重要的因素。談話中,他還注意給予每一個學生充分發表意見的機會,即使有的學生言論與他自己的不和,也從不打斷學生的發言,不立即對學生下評語,使學生有話不敢說。有的學生不願發言,孔子則用同情的態度加以鼓勵。教學中充滿了和諧、融洽、民主的教學氣氛。
而蘇格拉底是一位不收取學生的學費,從未對學生發過脾氣的老師。他和孔子一樣,施教的對象也不分貧富貴賤,年齡長幼。對任何人提出的問題他都認真回答,任何人願和他談話和回答他的問題,他都樂於奉陪。而且他的教學通常是在徹底取得了學生的信任的基礎上進行的,其教學態度非常平易近人,不自以為是,不好為人師,不強人從已,從《回憶蘇格拉底》中我們可以發現,他常常稱學生是「朋友」,他總是鼓勵學生充分發表自己的意見,並適時地對學生的某些品德表示贊賞,使學生能在愉快而不緊張的狀態下學習。
(三)重視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孔子和蘇格拉底在教學實踐中都很重視啟發學生學習的自覺性,強調學生的主動參與。孔子所主張的「不憤不啟,不悱不發」強調的正是學生的主動思維,他要求學生必須通過自我努力,以進入一定的學習「狀態」,然後教師才能因勢利導,適時點撥,進而使學生觸類旁通。教學中孔子也常常通過提出一些學生感興趣的問題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主動性,使學生主動地參與到談話中來,紛紛發表自己的意見。所以孔子的得意門之一顏淵說:「夫子循循然善誘人」,意即孔子善於一步一步地啟發誘導學生,使得學生對學習極感興趣,以至於使顏淵產生了「欲罷不能」的感覺。
蘇格拉底在教學中則常常通過一系列機智地安排好的問題去激發學生探索真理的慾望。他常以「無所知」自勉,為承認自己無知是認識真理的第一步,所以他並不是以一種對答案似乎早已了解的態度來對待教學情境,而是把教學看作是充滿著疑問的,他自己首先扮演了一個主動的學習者的角色。當學生嘗試著問答了一個問題之後,他又會進一步地提出新的問題來證明的答案是不恰當的。通過一步步地反詰,使得學生了解他先前認為是真的東西,原來是假的;他先前認為是對的,原來是錯的。這樣就會迫使學生積極思索,主動尋求問題的答案,這種教學避免了填鴨式的硬性灌輸,所著眼的不是把現成的知識交給學生,而是激發人們自覺去探求知識,其教學方法定名為「產婆術」便深刻反映了蘇格拉底的這一指導思想。
⑺ 蘇格拉底產婆術體現的教學方法到底是討論法還是談話法
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創立了「產婆術」,它體現的主要教學方法是:談話法。
區分:
討論法:生生之間,
談話法:師生之間。
⑻ 蘇格拉底產婆術體現的教學原則
1.「產婆術」是蘇格拉底的教學方法也是他探討倫理哲學的研究方法,又叫「問答法」。
2.產婆術主要由譏諷、助產術、歸納和定義四個步驟組成。
譏諷:即通過不斷提問,使對方陷入自相矛盾之中,承認對這個問題一無所知。
助產:就是幫助對方拋棄謬見,使他們找出正確、普遍的東西。
歸納:從個別事物中找出共性,通過對個別善行的分析比較來尋找一般美德。
定義:就是把單一的概念歸納到一般的東西中去。
3.產婆術體現了啟發性的教育原則。
擴展:
西方最早提出啟發性原則的人是蘇格拉底。
中國最早提出啟發性原則的人是孔子。
最早提到啟發性原則的教育著作是《學記》。
⑼ 產婆術是什麼意思
產婆術(art of midwifery),亦譯「接生術」、「助產術」 ,別稱「理智助產術」、「精神助產術」。
是指古希臘蘇格拉底關於尋求普遍知識的方法。通過雙方的交談,在問答過程中,不斷揭示對方談話中自相矛盾之處;從而逐步從個別的感性認識,上升到普遍的理性認識、定義、知識。
蘇格拉底一貫自稱無知,但卻能幫助別人產生知識,正像他母親費娜瑞特(Phaenarete)是一個產婆,自己年老不能生育,卻能給人接生一樣。
蘇格拉底方法
所謂"蘇格拉底方法",是指在與學生談話的過程中,並不直截了當地把學生所應知道的知識告訴他,而是通過討論問答甚至辯論方式來揭露對方認識中的矛盾,逐步引導學生自己最後得出正確答案的方法。
在色諾芬的《回憶蘇格拉底》中,記述了蘇格拉底與學生講座有關"正義"和"非正義"的對話,在這個對話中,蘇格拉底就採用了這種方法。蘇格拉底要求學生列出兩行,正義歸於一行,非正義歸於另一行。
他首先問"虛偽"歸於哪一行?學生答,歸於非正義的一行。蘇格拉底又問,偷盜、欺騙、奴役等應歸於哪一行?學生答,歸於非正義的一行。蘇格拉底反駁道,如果將軍懲罰了敵人,奴役了敵人,戰爭中偷走了敵人的財物,或作戰時欺騙了敵人,這些行為是否是非正義的呢?
學生最後得出結論,認為這些都是正義的,而只有對朋友這樣做是非正義的。蘇格拉底又提出,在戰爭中,將軍為了鼓舞士氣,以援軍快到了的謊言欺騙士兵,制止了士氣的消沉;
父親以欺騙的手段哄自己的孩子吃葯,使自己的孩子恢復了健康;一個人因怕朋友自殺,而將朋友的劍偷去,這些行為又歸於哪一行呢?學生得出結論,認為這些行為都是正義的,最後迫使他們收回了自己原來的主張。
⑽ 的教學方法為什麼叫「產婆術」
通過對話引導學生明白問題,又叫精神助產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