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研究方法可以不寫具體,只寫研究綜述么
研究方法不可以不寫具體只寫研究綜述,論文的研究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
1、調查法
有目的、有計劃、有系統地搜集有關研究對象現實狀況或歷史狀況的材料的方法。調查方法是科學研究中常用的基本研究方法,它綜合運用歷史法、觀察法等方法以及談話、問卷、個案研究、測驗等科學方式,對教育現象進行有計劃的、周密的和系統的了解。
2、觀察法
觀察法是指研究者根據一定的研究目的、研究提綱或觀察表,用自己的感官和輔助工具去直接觀察被研究對象,從而獲得資料的一種方法。
3、實驗法
實驗法是通過主支變革、控制研究對象來發現與確認事物間的因果聯系的一種科研方法。其主要特點是:第一、主動變革性和控制性。
文獻綜述:
簡稱綜述,是對某一領域,某一專業或某一方面的課題、問題或研究專題搜集大量相關資料,然後通過分析、閱讀、整理、提煉當前課題、問題或研究專題的最新進展、學術見解或建議,對其做出綜合性介紹和闡述的一種學術論文。
好的文獻綜述,不但可以為下一步的學位論文寫作奠定一個堅實的理論基礎和提供某種延伸的契機,而且能表明寫本綜述的作者對既有研究文獻的歸納分析和梳理整合的綜合能力,從而有助於提高對學位論文水平的總體評價。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研究
㈡ 文獻綜述要包括那幾個部分
一、
問題的提出。
說明研究的問題及其研究目的。
二、
研究方法。
確定文獻與資料的分布范圍,包括時間跨度和主要分布,分析的維度,分析的程序。
三、正文。這是文章的主體部分。
(
1
)分階段系統清理所研究問題的發展過程,說明每個時期課題研究的主要問題、主要特
點、發展水平、重要進展。
(
2
)闡明當前所研究的重點和熱點問題,在
1---2
個主要問題上爭論的觀點、代表著作。
(
3
)在研究方法層面上對以往的研究進行反思。
四、主要文獻目錄。
文獻綜述格式一般包括:
1
.文獻綜述的引言:
包括撰寫文獻綜述的原因、意義、文獻的范圍及基本內容提要;
2
.文獻綜述的正文:
是文獻綜述的主要內容,包括某一課題研究的歷史
(
尋求研究問題的發展歷程
)
、現狀、基
本內容
(
尋求認識的進步
)
,
研究方法的分析
(
尋求研究方法的借鑒
)
,已解決的問題和尚存
的問題,
重點、
詳盡地闡述對當前的影響及發展趨勢,
這樣不但可以使研究者確定研究方向,
而且便於他人了解該課題研究的起點和切入點,是在他人研究的基礎上有所創新;
3
.文獻綜述的結論:
文獻研究的結論,
概括指出自己對該課題的研究意見,
存在的不同意見和有待解決的問題等;
4
.文獻綜述的附錄:
列出參考文獻,說明文獻綜述所依據的資料,增加綜述的可信度,便於讀者進一步檢索。
文獻綜述的基本要求:
1
.文獻綜述不應是對已有文獻的重復、羅列和一般性介紹,而應是對以往研究的優點、不
足和貢獻的批判性分析與評論。因此,文獻綜述應包括綜合提煉和分析評論雙重含義。
2
.文獻綜述要文字簡潔,盡量避免大量引用原文,要用自己的語言把作者的觀點說清楚,
從原始文獻中得出一般性結論。
3
.
文獻綜述不是資料庫,
要緊緊圍繞課題研究的「問題」
,確保所述的已有研究成果與本課
題研究直接相關,
其內容是圍繞課題緊密組織在一起,
既能系統全面地反映研究對象的歷史、
現狀和趨勢,又能反映研究內容的各個方面。
4
.文獻綜述的綜述要全面、准確、客觀,用於評論的觀點、論據最好來自一次文獻,盡量
避免使用別人對原始文獻的解釋或綜述。
㈢ 文獻綜述包括那些內容
在搜集、閱讀大量的有關研究文獻之後,對於教育科學中的某一學科或專題已經取得的研究成果、存在的問題及其新趨勢等進行綜述,是教育科學研究中一項必不可少的前期准備工作,也是有效地論證選題,做好研究設計等工作的前提條件之一。
文獻綜述一般由題目、作者及工作單位、緒言、研究方法、主體、參考文獻六部分組成。
1.題目或標題:文獻綜述的題目比較靈活,從內容上看,可以對某一個領域、一個學科分支、一個專題甚至一種方法進行綜述。題目要確切,一目瞭然,切不可大題小作或是文不對題,題目名稱要恰到好處。
2.署名作者及工作單位:作者署名,要反映實際情況,反映誰對該文作了主要工作,承擔主要責任,它記錄了作者的辛勤勞動,記下了他們對人類科學事業作出的貢獻。一般要署真實姓名,不用筆名,並要求寫明工作單位和地址、郵政編碼,便於讀者咨詢。國外期刊還要求寫出作者的最高學位,以示尊重和便於聯系。
3.緒言:提出研究的問題。用於闡明綜述撰寫的目的、意義,科學研究工作的重要性,介紹綜述的基本內容、性質、適用范圍和讀者對象等。「緒言」應該簡明扼要,重點突出。
4.研究方法:確定文獻與資料的分布范圍,包括時間跨度和主要分布,分析的維度,分析的程序。
5主體:主體部分是全文的「軀干」,主要包括論據和論證兩部分。通過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比較各家對同一問題的不同看法及其理論根據,進一步闡明問題的來龍去脈和作者的見解。主體部分的敘述是靈活多樣的,沒有固定格式,不論哪種方式,都應比較各家學說及論據,闡明有關問題的歷史背景、現狀和發展方向等,一般都要反映出主題的理論發展階段,而且應該多引用創造性的工作。
(1)歷史發展
對歷史的回顧和總結。歷史發展是從縱向方面進行分折、對比,用於正確、完整的認識前人的成果、方法和存在的不足,有效地利用寶貴「歷史遺產」,為「接力式」的研究新問題奠定基礎。「歷史發展」應該以時間為綱,敘述各個重要發展階段的狀況和特點,特別要指出產生重大變革和事件的客觀因素和歷史條件,其特點和意義如何,以及新理論、新方法的引入及其效果等。對於國內在這一課題研究上的歷史研究,也可以單獨進行介紹。
(2)現狀分析
理清問題,探討發展變化的規律性。用於歸納、分析目前對研究課題的不同看法、論點和研究狀況,說明目前達到的水平和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現狀分析」應該從橫的方面進行對比分析,敘述和比較國內外各相關學術流派的觀點、方法、特點和取得的成效,客觀地評價其優點與不足。論述時,應該把闡述它們之間的差異,客觀地分析其產生的原因和背景,明確提出現有的問題作為重點,對現有水平、發展方向、需解決的問題等應該予以特別關注。
(3)趨向預測和建議
在回顧、分析的基礎上,提出新的研究方向和研究建議。用於根據發展歷史和國內外現狀,以及其它專業、領域可能給予本專業、領域的影響;根據在縱橫對比中發現的主流和規律,指出幾種發展的可能性,以及其對政治、經濟、教育、社會生活等可能產生的重大影響和可能出現的問題等。趨向預測應參照國內外研究情況,力求客觀准確,務必結合我國社會、教育的實際和教育科學發展的狀況,展望解決有價值的理論和實踐問題的途徑,進而提出新的研究設想、研究內容,建議採取的具體措施、步驟和研究方案等,並說明成功的可能性等。
6.參考文獻目錄:對參考文獻編目排序,以提供綜述撰寫過程中所依據的資料,便於讀者查對所引證的文獻正確與否,也為再次檢索文獻資料提供方便。一般來講,應該將所有參考文獻名稱按照一定的格式,准確、完整、無誤地列在目錄內。如果數量過於龐大,文獻綜述中也可以僅列出主要參考文獻的目錄。
㈣ 綜述是什麼
綜述是指就某一時間內,作者針對某一專題,對大量原始研究論文中的數據、資料和主要觀點進行歸納整理、分析提煉而寫成的論文。
綜述屬三次文獻,專題性強,涉及范圍較小,具有一定的深度和時間性,能反映出這一專題的歷史背景、研究現狀和發展趨勢,具有較高的情報學價值。閱讀綜述,可在較短時間內了解該專題的最新研究動態,可以了解若干篇有關該專題的原始研究論文。
相關內容:
總結和綜合該方向前人已經做了的工作,了解當前的研究水平,分析存在問題,指出可能的研究問題和發展方向等,並且列出了該方向眾多的參考文獻,這對後人是一筆相當大的財富,可以指導開題報告和論文的寫作。
文獻綜述的目的因研究的性質不同而不同。如果你的研究目的是要展現有關某個研究課題的現有知識,那麼你要做的是一個基本文獻綜述。如果你的目的是為了揭示一個研究問題,從而進行深入研究,那麼你要做的是一個高級文獻綜述。
㈤ 文獻綜述要包括哪幾個部分
文獻綜述通常包括三個部分:前言、主體和總結。前言部分主要說明文獻綜述寫作的目的,介紹主要概念、定義以及綜述的范圍(涉及問題的范圍)、文獻起止年月、問題的現狀和爭論焦點等。主體部分包括文獻綜述的主要內容,可根據時間的順序對文獻進行綜述、也可對不同的問題進行綜述、對不同的觀點進行綜述。
在綜述中,對文獻進行綜合、分析、比較、對照,闡明有關問題的研究歷史、現狀和發展方向,找出已解決的問題和尚存的問題,重點闡述對當前的影響及發展趨勢,這樣不但可以使研究者確定研究方向,而且便於使讀者了解該研究的切入點。
文獻寫作過程中應遵循的總的原則:
(1)整理、組織相關文獻的筆記。一篇好的文獻綜述要結構合理、層次分明,如引言、結論、段落之間要環環相扣,要銜接自如。
(2)在文獻綜述寫作過程中,要緊扣主題,清晰、有效、准確無誤地表達觀點。
(3)採用批判的態度,廣泛閱讀相關文獻。不能盲目接受他人的觀點,對來自權威的觀點要敢於質疑、敢於批判。
(4)質疑、評價所閱讀的內容,要始終記得:並非印成鉛字發表出來的東西都是完美無缺的。
㈥ 文獻綜述包括哪些內容啊
文獻綜述一般都包含四部分:摘要、引言、主體和參考文獻。
文獻綜述簡稱綜述,是對某一領域,某一專業或某一方面的課題、問題或研究專題搜集大量相關資料,然後通過分析、閱讀、整理、提煉當前課題、問題或研究專題的最新進展、學術見解或建議,對其做出綜合性介紹和闡述的一種學術論文
文獻綜述是研究者在其提前閱讀過某一主題的文獻後,經過理解、整理、融會貫通,綜合分析和評價而組成的一種不同於研究論文的文體。
(6)綜述主體內容包不包括研究方法擴展閱讀
檢索和閱讀文獻是撰寫綜述的重要前提工作。
文獻綜述是在確定了選題後,在對選題所涉及的研究領域的文獻進行廣泛閱讀和理解的基礎上,對該研究領域的研究現狀、新水平、新動態、新技術和新發現、發展前景等內容進行綜合分析、歸納整理和評論,並提出自己的見解和研究思路而寫成的一種不同於畢業論文的文體。
它要求作者既要對所查閱資料的主要觀點進行綜合整理、陳述,還要根據自己的理解和認識,對綜合整理後的文獻進行比較專門的、全面的、深入的、系統的論述和相應的評價,而不僅僅是相關領域學術研究的「堆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