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研究方法 > 施工成本分析的基本方法口訣

施工成本分析的基本方法口訣

發布時間:2022-08-14 23:24:44

A. 成本分析常用的方法有哪些

成本分析的基本方法

1.比較法

比較法,又稱指標對比分析法。就是通過技術經濟指標的對比,檢查計劃的完成情況,分析產生差異的原因,進而挖掘內部潛力的方法。這種方法,具有通俗易懂、簡單易行、便於掌握的特點,因而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但在應用時必須注意各技術經濟指標的可比性。

2.因素分析法

因素分析法,又稱連鎖置換法或連環替代法。這種方法,可用來分析各種因素對成本形成的影響程度。在進行分析時,首先要假定眾多因素中的一個因素發生了變化,而其他因素則不變,然後逐個替換,並分別比較其計算結果,以確定各個因素的變化對成本的影響程度。

3.差額計演算法

差額計演算法是因素分析法的--種簡化形式,它利用各個因素的計劃與實際的差額來計算其對成本的影響程度。

4.比率法,是指用兩個以上的指標的比例進行分析的方法。它的基本特點是:先把對比分析的數值變成相對數,再觀察其相互之間的關系。

B. 成本分析的基本方法是什麼

成本分析的基本方法
1.比較法
比較法,又稱"指標對比分析法"。就是通過技術經濟指標的對比,檢查計劃的完成情況,分析產生差異的原因,進而挖掘內部潛力的方法。這種方法,具有通俗易懂、簡單易行、便於掌握的特點,因而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但在應用時必須注意各技術經濟指標的可比性。
2.因素分析法
因素分析法,又稱連鎖置換法或連環替代法。這種方法,可用來分析各種因素對成本形成的影響程度。在進行分析時,首先要假定眾多因素中的一個因素發生了變化,而其他因素則不變,然後逐個替換,並分別比較其計算結果,以確定各個因素的變化對成本的影響程度。
3.差額計演算法
差額計演算法是因素分析法的--種簡化形式,它利用各個因素的計劃與實際的差額來計算其對成本的影響程度。
4.比率法比率法,是指用兩個以上的指標的比例進行分析的方法。它的基本特點是:先把對比分析的數值變成相對數,再觀察其相互之間的關系。

C. 工程項目施工成本分析的基本方法有( )。

【答案】A、B、D、E
【答案解析】施工成本分析的基本方法有:比較法、因素分析法、差額計演算法和比率法等。

D. 施工項目成本分析的基本方法包括( )。

【答案】A、B、D、E
【答案解析】施工項目成本分析的基本方法包括比較法、因素分析法、差額計演算法、比率法等。其中,比率法包括相關比率法、構成比率法和動態比率法。

E. 施工成本分析常用的方法包括哪些

成本分析的方法 在進行成本分析中可供選擇的技術方法(也稱數量分析方法)很多,企業應根據分析的目的,分析對象的特點,掌握的資料等情況確定應採用那種方法進行成本分析。在實際工作中,通常採用的技術分析方法有對比分析法,因素分析法和相關分析法等三種。 1、對比分析法 對比分析法是根據實際成本指標與不同時期的指標進行對比,來揭示差異,分析差異產生原因的一種方法。在對比分析中,可採取實際指標與計劃指標對比,本期實際與上期(或上年同期,歷史最好水平)實際指標對比,本期實際指標與國內外同類型企業的先進指標對比等形式。通過對比分析,可一般地了解企業成本的升降情況及其發展趨勢,查明原因,找出差距,提出進一步改進的措施。在採用對比分析時,應注意本期實際指標與對比指標的可比性,以使比較的結果更能說明問題,揭示的差異才能符合實際。若不可比,則可能使分析的結果不準確,甚至可能得出與實際情況完全不同的相反的結論。在採用對比分析法時,可採取絕對數對比,增減差額對比或相對數對比等多種形式。 比較分析法按比較內容(比什麼)分為: (1)比較會計要素的總量 (2)比較結構百分比 (3)比較財務比率 2、因素分析法 因素分析法是將某一綜合性指標分解為各個相互關聯的因素,通過測定這些因素對綜合性指標差異額的影響程度的一種分析方法。在成本分析中採用因素分析法,就是將構成成本的各種因素進行分解,測定各個因素變動對成本計劃完成情況的影響程度,並據此對企業的成本計劃執行情況進行評價,並提出進一步的改進措施。 採用因素分析法的程序如下: (1)將要分析的某項經濟指標分解為若干個因素的乘積。在分解時應注意經濟指標的組成因素應能夠反映形成該項指標差異的內在構成原因,否則,計算的結果就不準確。如材料費用指標可分解為產品產量,單位消耗量與單價的乘積。但它不能分解為生產該產品的天數,每天用料量與產品產量的乘積。因為這種構成方式不能全面反映產品材料費用的構成情況。 (2)計算經濟指標的實際數與基期數(如計劃數,上期數等),從而形成了兩個指標體系。這兩個指標的差額,即實際指標減基期指標的差額,就是所要分析的對象。各因素變動對所要分析的經濟指標完成情況影響合計數,應與該分析對象相等。 (3)確定各因素的替代順序。在確定經濟指標因素的組成時,其先後順序就是分析時的替代順序。在確定替代順序時,應從各個因素相互依存的關系出發,使分析的結果有助於分清經濟責任。替代的順序一般是先替代數量指標,後替代質量指標;先替代實物量指標,後替代貨幣量指標;先替代主要指標,後替代次要指標。 (4)計算替代指標。其方法是以基期數為基礎,用實際指標體系中的各個因素,逐步順序地替換。每次用實際數替換基數指標中的一個因素,就可以計算出一個指標。每次替換後,實際數保留下來,有幾個因素就替換幾次,就可以得出幾個指標。在替換時要注意替換順序,應採取連環的方式,不能間斷,否則,計算出來的各因素的影響程度之和,就不能與經濟指標實際數與基期數的差異額(即分析對象)相等。 (5)計算各因素變動對經濟指標的影響程度。其方法是將每次替代所得到的結果與這一因素替代前的結果進行比較,其差額就是這一因素變動對經濟指標的影響程度。 (6)將各因素變動對經濟指標影響程度的數額相加,應與該項經濟指標實際數與基期數的差額(即分析對象)相等。 上述因素分析法的計算過程可用以下公式表示: 設某項經濟指標N是由A,B,C三個因素組成的。在分析時,若是用實際指標與計劃指標進行對比,則計劃指標與實際指標的計算公式如下: 計劃指標N0=A0×B0×C0 實際指標N1=A1×B1×C1 分析對象為N1-N0的差額。 採用因素分析法測定各因素變動對指標N的影響程度時,各項計劃指標,實際指標及替代指標的計算公式如下: 計劃指標 N0=A0×B0×C0-----------(1) 第一次替代N2=A1×B0×C0-----------(2) 第二次替代N3=A1×B1×C0-----------(3) 實際指標 N1=A1×B1×C1-----------(4) 各因素變動對指標N的影響數額按下式計算: 由於A因素變動的影響=(2)-(1)=N2-N0 由於B因素變動的影響=(3)-(2)=N3-N2 由於C因素變動的影響=(4)-(3)=N1-N3 將上述三個項目相加,即為各因素變動對指標N的影響程度,它與分析對象應相等。 根據因素分析法的替代原則,材料費用三個因素的替代順序為產量,單耗,單價。各因素變動對甲產品材料費用實際比計劃降低8 000的測定結果如下: 計劃材料費用=250×48×9=108 000(元)-----(1) 第一次替代=200×48×9=86 400(元)------(2) 第二次替代=200×50×9=90 000(元)------(3) 實際材料費用=200×50×10=100 000(元)------(4) 各因素變動對材料費用降低8 000元的影響程度如下: 由於產量變動對材料費用的影響=(2)-(1)=86400-108000=-21600(元) 由於材料單耗變動對材料費的影響=(3)-(2)=90000-86400=3600(元) 由於材料單價變動對材料費用的影響=(4)-(3)=100000-90000=10000(元) 三個因素變動對材料費用的影響程度=-21600+3600+10000=-8000(元) 上述分析計算時,還可以採用另外一種簡化的形式,即差額計演算法。差額計演算法是利用各個因素的實際數與基期數的差額,直接計算各個因素變動對經濟指標的影響程度。以上述經濟指標N為例,採用差額計演算法時的計算公式如下: 由於A因素變動對指標的影響=(A1-A0)×B0×C0 由於B因素變動對指標的影響=A1×(B1-B0)×C0 由於C因素變動對指標的影響=A1×B1×(C1-C0) 〖例3〗以例2材料費用的分析資料為基礎,採用差額計演算法的結果如下: 由於產量增加對材料費用的影響=(200-250)×48×9=-21600(元) 由於材料單耗變動對材料費用的影響=200×(50-48)×9=3600(元) 由於材料單價變動對材料費用的影響=200×50×(10-9)=10000(元) 各因素變動對材料費用的影響=-21600+3600+10000=-8000(元) 兩種方法的計算結果相同,但採用差額計演算法顯然要比第一種方法簡化多了。 3、相關分析法 相關分析法是指在分析某個指標時,將與該指標相關但又不同的指標加以對比,分析其相互關系的一種方法。企業的經濟指標之間存在著相互聯系的依存關系, 在這些指標體系中,一個指標發生了變化,受其影響的相關指標也會發生變化。如將利潤指標與產品銷售成本相比較,計算出成本利潤率指標,可以分析企業成本收益水平的高低。再如,產品產量的變化,會引起成本隨之發生相應的變化,利用相關分析法找出相關指標之間規律性的聯系,從而為企業成本管理服務。 4、差額計演算法 差額計演算法是因素分析法的一種簡化形式,它利用各個因素的目標值與實際值的差額來計算其對成本的影響程度。 5、比率法 比率法是指用兩個以上的指標的比例進行分析的方法。它的基本特點是:先把對比分析的數值變成相對數,再觀察其相互之間的關系。常用的比率法有以下幾種。 ● 相關比率法 由於項目經濟活動的各個方面是相互聯系,相互依存,又相互影響的,因而可以將兩個性質不同而又相關的指標加以對比,求出比率,並以此來考察經營成果的好壞。例如:產值和工資是兩個不同的概念,但它們的關系又是投入與產出的關系。在一般情況下,都希望以最少的工資支出完成最大的產值。因此,用產值工資率指標來考核人工費的支出水平,就很能說明問題。 ● 構成比率法 又稱比重分析法或結構對比分析法。通過構成比率,可以考察成本總量的構成情況及各成本項目占成本總量的比重,同時也可看出量、本、利的比例關系(即預算成本、實際成本和降低成本的比例關系),從而為尋求降低成本的途徑指明方向。 ● 動態比率法 動態比率法,就是將同類指標不同時期的數值進行對比,求出比率,以分析該項指標的發展方向和發展速度。動態比率的計算,通常採用基期指數和環比指數兩種方法。

F. 施工項目成本分析的基本方法包括()

A,B,D,E
答案解析:
成本分析的基本方法包括比較法、因素分析法、差額計演算法、比率法(相關比率法、構成比率法、動態比率法)等。

G. 怎樣做成本分析

一、具體方法:
1)比較法
比較法,又稱「指標對比分析法」,就是通過技術經濟指標的對比,檢查目標的完成情況,分析產生差異的原因,進而挖掘內部潛力的方法。這種方法,具有通俗易懂、簡單易行、便於掌握的特點,因而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但在應用時必須注意各技術經濟指標的可比性。比較法的應用,通常有下列形式:
·將實際指標與目標指標對比。以此檢查目標完成情況,分析影響目標完成的積極因素和消極因素,以便及時採取措施,保證成本目標的實現。在進行實際指標與目標指標對比時,還應注意目標本身有無問題。如果目標本身出現問題,則應調整目標,重新正確評價實際工作的成績。
·本期實際指標與上期實際指標對比。通過這種對比,可以看出各項技術經濟指標的變動情況,反映施工管理水平的提高程度。
·與本行業平均水平、先進水平對比。通過這種對比,可以反映本項目的技術管理和經濟管理與行業的平均水平和先進水平的差距,進而採取措施趕超先進水平。
2)因素分析法
因素分析法又稱連環置換法。這種方法可用來分析各種因素對成本的影響程度。在進行分析時,首先要假定眾多因素中的一個因素發生了變化,而其他因素則不變,然後逐個替換,分別比較其計算結果,以確定各個因素的變化對成本的影響程度。因素分析法的計算步驟如下:
·確定分析對象,並計算出實際數與目標數的差異;
·確定該指標是由哪幾個因素組成的,並按其相互關系進行排序;
·以目標數為基礎,將各因素的目標數相乘,作為分析替代的基數;
·將各個因素的實際數按照上面的排列順序進行替換計算,並將替換後的實際數保留下來;
·將每次替換計算所得的結果,與前一次的計算結果相比較,兩者的差異即為該因素對成本的影響程度;
·各個因素的影響程度之和,應與分析對象的總差異相等。
3)差額計演算法
差額計演算法是因素分析法的一種簡化形式,它利用各個因素的目標值與實際值的差額來計算其對成本的影響程度。
4)比率法
比率法是指用兩個以上的指標的比例進行分析的方法。它的基本特點是:先把對比分析的數值變成相對數,再觀察其相互之間的關系
二、施工成本分析的概念:
施工成本分析是在成本形成過程中,對施工項目成本進行的對比評價和總結工作。施工成本分析是在成本形成過程中,對施工項目成本進行的對比評價和總結工作。 施工成本分析貫穿於施工成本管理的全過程,其是在成本的形成過程中,主要利用施工項目的成本核算資料(成本信息),與目標成本、預算成本以及類似的施工項目的實際成本等進行比較,了解成本的變動情況,同時也要分析主要技術經濟指標對成本的影響。

H. 如何做好建築項目的成本分析

一、具體方法:
1)比較法
比較法,又稱「
指標對比分析法
」,就是通過
技術經濟指標
的對比,檢查目標的完成情況,分析產生差異的原因,進而挖掘內部潛力的方法。這種方法,具有通俗易懂、簡單易行、便於掌握的特點,因而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但在應用時必須注意各技術經濟指標的可比性。比較法的應用,通常有下列形式:
·將實際指標與目標指標對比。以此檢查目標完成情況,分析影響目標完成的積極因素和消極因素,以便及時採取措施,保證
成本目標
的實現。在進行實際指標與目標指標對比時,還應注意目標本身有
無問題
。如果目標本身出現問題,則應調整目標,重新正確評價實際工作的成績。
·本期實際指標與上期實際指標對比。通過這種對比,可以看出各項技術經濟指標的變動情況,反映施工管理水平的提高程度。
·與本行業平均水平、先進水平對比。通過這種對比,可以反映本項目的技術管理和經濟管理與行業的平均水平和先進水平的差距,進而採取措施趕超先進水平。
2)
因素分析法
因素分析法又稱
連環置換法
。這種方法可用來分析各種因素對成本的影響程度。在進行分析時,首先要假定眾多因素中的一個因素發生了變化,而其他因素則不變,然後逐個替換,分別比較其計算結果,以確定各個因素的變化對成本的影響程度。因素分析法的計算步驟如下:
·確定分析對象,並計算出
實際數
與目標數的差異;
·確定該指標是由哪幾個因素組成的,並按其相互關系進行排序;
·以目標數為基礎,將各因素的目標數相乘,作為分析替代的基數;
·將各個因素的實際數按照上面的排列順序進行替換計算,並將替換後的實際數保留下來;
·將每次替換計算所得的結果,與前一次的計算結果相比較,兩者的差異即為該因素對成本的影響程度;
·各個因素的影響程度之和,應與分析對象的總差異相等。
3)
差額計演算法
差額計演算法是因素分析法的一種簡化形式,它利用各個因素的
目標值
與實際值的差額來計算其對成本的影響程度。
4)比率法
比率法是指用兩個以上的指標的比例進行分析的方法。它的基本特點是:先把對比分析的數值變成
相對數
,再觀察其相互之間的關系
二、
施工成本分析
的概念:
施工成本分析是在成本形成過程中,對
施工項目成本
進行的對比評價和總結工作。施工成本分析是在成本形成過程中,對施工項目成本進行的對比評價和總結工作。
施工成本分析貫穿於
施工成本管理
的全過程,其是在成本的形成過程中,主要利用施工項目的成本核算資料(成本信息),與目標成本、預算成本以及類似的施工項目的實際成本等進行比較,了解成本的變動情況,同時也要分析主要技術經濟指標對成本的影響。

I. 如何做好建築工程成本分析

對於施工企業來說,主營業務是建築施工,收入較為單一即合同預算收入。但是,由於施工企業一般是兩級管理,所以成本構成較為復雜。可基本劃分為:公司管理費用、公司直接用於某項目的費用、項目本身的管理費用、用於工程項目的直接費用。用於工程項目的直接費用又分成:第一,直接用於工程實體的消耗,其中包括:材料消耗、中小型機械消耗、人工消耗。第二,間接用於工程實體的消耗,其中包括:大型機械的消耗和其他的消耗。 對於一個項目部可控的成本是項目本身的管理費用和用於工程項目的直接費用,其他是公司管理者考慮的問題。對於可控的這部分成本,用於工程項目的直接費用所佔比例最大,也最難控制,所以這部分的管理控制工作成為項目部日常工作的重點。 ■什麼是四算? 分析重點確定了,那麼從什麼地方入手呢?筆者認為要從四算對比入手。就是合同預算、施工預算、計劃成本、實際成本。 第一算合同預算,又稱之為中標概算,是工程項目的收入依據。 第二算施工預算,又稱承包預算,是公司按照施工定額編制的,有企業定額的公司按照企業定額編制,它將作為項目部的控制限額。項目部在施工過程中必須把各種費用的發生控制在該預算內。另外,根據實際情況,施工預算在不同的情況下起著不同的作用。 第三算是承包預算的概念,是起替代施工計劃的作用的;而在解決″三邊工程″預算收入問題時,第二算的概念是施工預算,是起替代中標預算的作用的。 第四算計劃成本,是根據指導施工的各項計劃匯總形成的成本,是事前和事中對施工實際成本的估算和控制指標。在編制過程中應強調不突破施工預算,如果實際情況無法達到,那麼最終嚴格控制在中標預算以內。否則,工程肯定會虧損。 第五算實際成本,實際消耗的匯集,代表實際消耗水平。在實際成本發生過程中,要時時和計劃成本作對比,用計劃成本考核實際發生成本。實際成本發生後要及時紀錄,保證成本資料的全面、完整、真實。 ■四算的作用 掌握了「四算」,可以起到以下的作用: (1)標明各級控制目標,明確各級利潤。 (2)分清各算的作用。合同預算嚴格控制承包預算的編制,計劃成本則參照承包預算編制,計劃成本要嚴格控制實際成本的發生。 (3)明確計劃成本作為指導施工的依據。由於合同預算和承包預算都是按照工程總體編制的,在總量上可以控制,在施工過程中就很難起到控製作用了。為此,參考承包預算和施工方案編制的計劃成本就起到了指導施工的作用。 (4)承包時解決計劃成本快速估算問題。 (5)施工中解決″三邊工程″預算收入問題。 ■施工項目成本分析 應該遵循對比分析原則 成本分析的動因緣自「成本成因分析」的動議。項目上肯定要關心成本形成的原因以及帶來的影響程度,對於集散式管理模式下這種關心尤其突出。因此,掌握合適的分析方法對成本管理至關重要,只有掌握合適的分析方法,才能及時發現成本管理問題,才能找出產生原因,才能對症下葯解決問題。 施工項目成本分析與一般問題分析的方法基本相同,應該遵循對比分析的原則,遵循由宏觀到微觀、由全面到重點、由粗到細、由表及裡的分析方法。 分析結論是由數據對比得到的,因此,數據對比是分析的基本原則,對比分析要掌握兩方面基本約束:一是比較基準,二是比較內容。 比較基準:財務上一般以時間(月度)為准,對於施工項目成本分析不僅要考慮時間基準,還要考慮施工部位,使成本數據具有可比性。 比較內容:我們已經分析施工項目管理中存在四個層面的數據,即:中標預算數據、施工預算數據、計劃成本數據、實際消耗數據。這些數據之間不同的對比說明不同的問題,在分析時應該根據不同分析要求定義不同的分析報表,用以說明不同的問題。 在分析的時候,要遵循由粗到細、由表及裡的分析方法: 1)匯總成本分析表,從費用構成角度看整個項目預算收入和實際成本各項費用金額差異。 2)關注虧損費用項,重點關注大額成本項目,逐一排查盈虧原因。重點關注的大額成本科目包括:分包費用盈虧、鋼筋費用盈虧、商混費用盈虧、周轉料費用盈虧、機械使用費用盈虧、臨設費用盈虧等。 3)對於大額虧損項做量價分析,項目上一般應先做量差分析,列舉鋼筋和商混分析實例具體步驟如下: ■首先保證預算數據和實際消耗數據在時間和部位上的同步。 ■比較預算用量和實際用量,找出虧損原因是預算較低還是實際消耗太高。 ■如果是實際消耗問題,查找計劃、采購、加工、領用各環節是否有問題,如果有問題責成相應人員整改,如果沒問題可能就是預算太低。 ■如果是預算過低應重新審核預算,並與甲方協商處理。 ■在量差分析沒有問題的基礎上,如果還有虧損,則要考慮價差問題,要做價差分析,成本價差差額=實際耗量准鄄睢<鄄鍆 蝗【鯰諳釒坎浚 釒坎懇 得鞽殺境梢蚝筒疃鈑跋歟 虼耍 鄄罘治鱟蓯且 齙摹?/P> 總之,在項目成本分析中,主要考慮四個數據的對比分析,即:中標預算、施工預算、計劃成本、實際成本。同時,從量和價兩個方面進行分析,這樣的成本分析結果才有價值,才更有說服力。

J. 如何分析成本(工程預算)

施工企業來說,主營業務是建築施工,收入較為單一即合同預算收入。但是,由於施工企業一般是兩級管理,所以成本構成較為復雜。可基本劃分為:公司管理費用、公司直接用於某項目的費用、項目本身的管理費用、用於工程項目的直接費用。用於工程項目的直接費用又分成:第一,直接用於工程實體的消耗,其中包括:材料消耗、中小型機械消耗、人工消耗。第二,間接用於工程實體的消耗,其中包括:大型機械的消耗和其他的消耗。

對於一個項目部可控的成本是項目本身的管理費用和用於工程項目的直接費用,其他是公司管理者考慮的問題。對於可控的這部分成本,用於工程項目的直接費用所佔比例最大,也最難控制,所以這部分的管理控制工作成為項目部日常工作的重點。

■什麼是四算?

分析重點確定了,那麼從什麼地方入手呢?筆者認為要從四算對比入手。就是合同預算、施工預算、計劃成本、實際成本。
第一算合同預算,又稱之為中標概算,是工程項目的收入依據。
第二算施工預算,又稱承包預算,是公司按照施工定額編制的,有企業定額的公司按照企業定額編制,它將作為項目部的控制限額。項目部在施工過程中必須把各種費用的發生控制在該預算內。另外,根據實際情況,施工預算在不同的情況下起著不同的作用。在解決承包計劃成本快速估算問題時,第二算是承包預算的概念,是起替代施工計劃的作用的;而在解決″三邊工程″預算收入問題時,第二算的概念是施工預算,是起替代中標預算的作用的。
第三算計劃成本,是根據指導施工的各項計劃匯總形成的成本,是事前和事中對施工實際成本的估算和控制指標。在編制過程中應強調不突破施工預算,如果實際情況無法達到,那麼最終嚴格控制在中標預算以內。否則,工程肯定會虧損。
第四算實際成本,實際消耗的匯集,代表實際消耗水平。在實際成本發生過程中,要時時和計劃成本作對比,用計劃成本考核實際發生成本。實際成本發生後要及時紀錄,保證成本資料的全面、完整、真實。

■四算的作用

掌握了「四算」,可以起到以下的作用:
(1)標明各級控制目標,明確各級利潤。如圖(一)所示各算之間的差額是預期的利潤。同時也明確了實際成本突破哪一級,那麼哪一級的利潤消失了。
(2)分清各算的作用。合同預算嚴格控制承包預算的編制,計劃成本則參照承包預算編制,計劃成本要嚴格控制實際成本的發生。
(3)明確計劃成本作為指導施工的依據。由於合同預算和承包預算都是按照工程總體編制的,在總量上可以控制,在施工過程中就很難起到控製作用了。為此,參考承包預算和施工方案編制的計劃成本就起到了指導施工的作用。
(4)承包時解決計劃成本快速估算問題。
(5)施工中解決″三邊工程″預算收入問題。

■施工項目成本分析

應該遵循對比分析原則
成本分析的動因緣自「成本成因分析」的動議。項目上肯定要關心成本形成的原因以及帶來的影響程度,對於集散式管理模式下這種關心尤其突出。因此,掌握合適的分析方法對成本管理至關重要,只有掌握合適的分析方法,才能及時發現成本管理問題,才能找出產生原因,才能對症下葯解決問題。
施工項目成本分析與一般問題分析的方法基本相同,應該遵循對比分析的原則,遵循由宏觀到微觀、由全面到重點、由粗到細、由表及裡的分析方法。

分析結論是由數據對比得到的,因此,數據對比是分析的基本原則,對比分析要掌握兩方面基本約束:一是比較基準,二是比較內容。
比較基準:財務上一般以時間(月度)為准,對於施工項目成本分析不僅要考慮時間基準,還要考慮施工部位,使成本數據具有可比性。
比較內容:我們已經分析施工項目管理中存在四個層面的數據,即:中標預算數據、施工預算數據、計劃成本數據、實際消耗數據。這些數據之間不同的對比說明不同的問題,在分析時應該根據不同分析要求定義不同的分析報表,用以說明不同的問題。

在分析的時候,要遵循由粗到細、由表及裡的分析方法:
1)匯總成本分析表,從費用構成角度看整個項目預算收入和實際成本各項費用金額差異。
2)關注虧損費用項,重點關注大額成本項目,逐一排查盈虧原因。重點關注的大額成本科目包括:分包費用盈虧、鋼筋費用盈虧、商混費用盈虧、周轉料費用盈虧、機械使用費用盈虧、臨設費用盈虧等。
3)對於大額虧損項做量價分析,項目上一般應先做量差分析,列舉鋼筋和商混分析實例具體步驟如下:
■首先保證預算數據和實際消耗數據在時間和部位上的同步。
■比較預算用量和實際用量,找出虧損原因是預算較低還是實際消耗太高。
■如果是實際消耗問題,查找計劃、采購、加工、領用各環節是否有問題,如果有問題責成相應人員整改,如果沒問題可能就是預算太低。
■如果是預算過低應重新審核預算,並與甲方協商處理。
■在量差分析沒有問題的基礎上,如果還有虧損,則要考慮價差問題,要做價差分析,成本價差差額=實際耗量×價差。價差往往不取決於項目部,但項目部要說明成本成因和差額影響,因此,價差分析總是要做的。

總之,在項目成本分析中,主要考慮四個數據的對比分析,即:中標預算、施工預算、計劃成本、實際成本。同時,從量和價兩個方面進行分析,這樣的成本分析結果才有價值,才更有說服力。

閱讀全文

與施工成本分析的基本方法口訣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如何做腰背肌鍛煉方法 瀏覽:544
用什麼方法教大班二十內加減法 瀏覽:974
土壤doc的計算方法 瀏覽:454
毛巾折的方法視頻 瀏覽:149
快速治療寶寶便秘的最佳方法 瀏覽:14
如何判斷議論文論證方法 瀏覽:975
撲克牌魔術方法大全視頻教程 瀏覽:949
財富最簡單的方法 瀏覽:564
如何做賀卡很簡單的方法 瀏覽:866
羊絨衫縮絨劑使用方法視頻教程 瀏覽:512
配電箱控制櫃的安裝方法 瀏覽:2
吸塵器抽真空使用方法 瀏覽:65
做人流方法什麼好 瀏覽:974
說話與溝通的方法有哪些 瀏覽:624
招聘談錢技巧和方法 瀏覽:8
怎麼補色最快的方法 瀏覽:380
痛風解決方法有哪些 瀏覽:364
門牌調換最佳方法 瀏覽:22
什麼方法快速消紅 瀏覽:666
如何運用文學批評方法 瀏覽:4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