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自閉症幼兒的行為表現及疏導方法
幼兒自閉症作為一種由大腦病變所引起的綜合病症。幼兒自閉症的表現在社交方面的:(1)社交困難,缺乏與他人的情感交流,對外界刺激無動於衷。(2)言語發育遲緩。在社會交往中很少使用言語,即使使用也多為模仿言語、刻板言語、言語奇特、言語的可懂性差。(3)刻板行為或儀式性行為。興趣與行為方面的異常:興趣怪異和重復性的肢體動作。針對幼兒這種表現,應加強親子間的情感交流、加強語言訓練、行為治療、放鬆治療及葯物治療。
自閉症,又被稱為孤獨症,是一種起始於嬰幼兒時期的、由腦功能異常引起的長期發展障礙的綜合症,以語言發育障礙、與人溝通困難、缺乏社會交往行為、刻板重復動作和對環境奇特的反應為特徵。自閉症的人缺乏自信心,他們不喜與人溝通,特別是其心理發展不健康。所以,自閉症的療法應從小就給與積極的開導,那麼幼兒教師怎麼做才能使自閉症幼兒打開心扉、樹立自信心,像正常的孩子那樣生活呢?我幼兒教育工作多年,以下是我結合多年教學經驗提出的一些意見與建議,希望以此對自閉症幼兒有所幫助。
自閉症幼兒的行為表現基本上都是:
1、孤獨離群,情感上不會與其他人建立正常的聯系
2、語言發展上的障礙十分突出
為此我通過一些資料的查閱,了解到自閉症不是不可治癒的,以下就是自閉症治療的一些方法。
一、感覺統合療法
感覺統合的概念是美國南加州大學的Dr. Jean Aryes在1969年提出的。感覺統合治療也被稱為感覺統合訓練。對自閉症兒童的感覺統合訓練要包括:
(1)提供足夠的各類刺激訓練;我們可以為自閉症的孩子提供喜歡或是比較能接受的刺激,這樣可以提高自閉症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盡而改善他們大腦處理各種感覺的功能,這樣自閉症的幼兒就有能力做出適當的反應。再利用活動目標的設計來促進他們的大腦的感覺統合功能,提高自閉症幼兒大腦對於外來刺激做統合性處理的功能。
(2)加強自閉症孩子在語言發展方面的指導和訓練;自閉症的孩子有一個典型症狀就是有語言障礙。因此需要在自閉症兒童接受感覺統合訓練時,特意對他們的語言發展進行訓練與指導,促使其語言能力的發展。
(3)依照個體發展的過程,改善自閉症幼兒的身體概念、空間概念及計劃動作的能力;自閉症孩子對身體概念、空間概念的理解及計劃動作的能力及其差。他們不怕頭暈,喜歡走固定的路,喜歡做相同的動作,不喜歡運動等等。這些都需要通過感覺統合訓練來改善。例如可以在戶外活動的時候,盡量讓孩子去玩耍一些有障礙性的器械活動,或者讓她把自己常常活動的一些方式組合起來進行練習。
(4)自我刺激行為或自傷行為的處理;當自閉症兒童出現自我刺激行為或自傷行為時,首先,要消除或減少他們的壓力來源,如減少周圍環境中的噪音或過多的視覺刺激,不要向兒童提出他們無法理解的要求或讓他們去做他們力所不能及的事情。當自閉症幼兒無法了解你的指令或做不到你對他們提的要求時,不要顯出不耐煩的樣子,否則會形成更大的壓力,而是應該試著去改變溝通的方式,將指令簡單化,或是降低要求的標准。
二、心理干預法
心理干預法可以說是目前治療幼兒自閉症比較有效的方法。對自閉症兒童的心理干預是以教育訓練和心理輔導為主。常用的心理干預療法主要有:
(1)行為矯正方法。當自閉症孩子出現一些不恰當的行為時,可以利用其他的事情來轉移一下的她的注意力,讓她對那個行為失去想要去進行的念頭。如發現她想要去破壞一個玩具的時候,適當的讓她幫你做一件事情,轉移她的注意力等。
(2)社會生活技能訓練法。此種方法主要針對社會交往能力差的自閉症孩子,訓練基本的社會生活技能如打電話、買東西、乘車、自我衛生整理、人際交往等。通過訓練使他們掌握基本的社會生活技能,緩解其社會交往障礙。
(3)游戲治療法。游戲療法主要針對自閉症孩子的情緒障礙,解決他們在情緒上的不安、恐懼,使他們逐漸走出封閉的世界。讓他們覺得自己所處的世界其實是很輕松愉快的。
(4)音樂治療法。自閉症兒童都有某方面的特殊才能,而音樂才能就是其中之一。用音樂刺激他們的感官,調整其感官感覺,保護開發調整大腦狀態,發掘他們的學習潛能,促進他們的言語及溝通技能,促進社交情緒上的發展,塑造正確的行為,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治療方法。
(5)鬆弛治療法。讓自閉症孩子熟悉周圍的環境,從心理上放鬆對陌生環境的不安全感。具體做法是:將自閉症孩子安排在一群能夠和治療者進行交流的人中間,在活動時,不對他們提出任何的要求但事可以獲得與其他孩子同樣的玩具,經過幾周,使自閉症的幼兒的精神壓力得到減輕並且能對活動產生興趣,隨著環境能表現出恰當的反應。
3、情感支持 樹立幼兒良好自信心
老師的一個表揚、一個鼓勵是每名幼兒夢寐以求的獎賞。對於一個自閉症幼兒,則更為有意義。在他封閉自己的同時,自卑應該也是一個強有力的殺手。只要是行為意義積極的,都及時給予口頭肯定、鼓勵:「你真行」、「你真棒」有時還予以「小紅花」等的物質獎勵,以此來強化其積極向上的認同心理。
總之,自閉症兒童的治療和訓練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不同兒童之間又存在著個體差別,這就要求我們教育工作者不僅要熟悉理論知識,還要能在實際活動中根據具體情況靈活運用各種方法,而最關鍵的是我們要有一顆熱愛孩子、關心孩子的仁愛之心。相信在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之下,自閉症兒童必將能擁有一個更燦爛的明天。
Ⅱ 疑似自閉症,鑽,怎麼辦
自閉症是一種先天性的疾病,跟後天環境無關。在12-24個月就可以分析孩子的一些症狀。具體的診斷還是要去正規醫院找專業的醫生進行診斷。下面詳細講一下自閉症。
自閉症又稱為孤獨症,它的核心症狀是社交溝通障礙、行為刻板和興趣狹窄。表現為社會交往障礙,言語交流障礙以及重復的刻板行為。
一、社會交往障礙主要表現為以下症狀:
1.很少或幾乎沒有目光對視。
2.不關注他人,對他人的活動、行為不感興趣。
3.孤獨症兒童聽到別人叫他的名字不會有反應。
4.喜歡獨處,不願意參加和他人一起的活動,參加集體活動比較困難。
5.不能理解社會交往的規則,沒有規則意識。
6.缺乏主動發起溝通的意識,缺乏主動分享的行為。
二、言語交流障礙的主要表現:
1.無語言、較少語言或者鸚鵡學舌語言。
2.說話沒有正確的語音語調,不會正確使用你、我、他。
3.不知道如何發起對話,不能持續和他人對話。
4.不會使用手勢、肢體語言等非語言溝通。
三、刻板行為的主要表現:
1.興趣狹窄以及刻板行為:大多數自閉症兒童都不會正確玩玩具,甚至不喜歡玩具,更加喜歡玩家庭用具、家用電器(如電燈開關、按鍵)等,他們可以獨自玩耍幾個小時甚至更久,對此類物品的操作能力也很強,可以無師自通。對於玩具,比如小汽車,他們可能只會去不斷撥動輪子看輪子轉動,並且只以固定的方式擺弄,缺乏想像性的游戲。
2.自我刺激行為:一些自閉症兒童會不斷地搓手、擺手、蹦跳,拍手等行為,以尋求自我刺激行為。
3.自傷或攻擊行為:有些自閉症兒童會有明顯的自傷行為,如打自己、用頭撞牆等;還有些自閉症兒童具有攻擊行為,如打人、咬人、扔東西等。
目前自閉症是沒有葯物可以治療的,凡是說葯物可以治癒孤獨症都是騙人的。早發現,早治療。治療年齡越早,改善程度越明顯。家庭教育是相當重要的,父母在家時也要進行相應的家庭教育。目前主流的干預孤獨症的方法有應用行為分析療法(ABA,Applied Behavior Analysis)、孤獨症以及相關障礙兒童治療教育課程(TEACCH)訓練、人際關系發展干預(RDI,Relational Development Intervention)。
一、應用行為分析療法(ABA):
應用行為分析是國際認證目前最有效的干預孤獨症的方法:以行為主義原理和運用行為分析,以正增強為主促進孤獨症兒童各項能力發展。應用行為分析是將目標任務(即教學的知識、技能、行為、習慣等)按照一定的方式和順序分解成一系列的較小的或者相互相對獨立的步驟,然後採用適當的強化方法,按照任務分解確定的順序逐步訓練每一小步驟,直到兒童掌握所有步驟,最終可以獨立完成任務,並且在其他場合下能夠應用其所學會的知識、技能。1998~2004與美國法律有關應用行為分析的聽證會及法院判決顯示,ABA已被肯定是自閉症教育中最有效的介入策略。
二、孤獨症以及相關障礙兒童治療教育課程(TEACCH)訓練:
該課程根據孤獨症兒童能力和行為的特點設計個體化的訓練內容,對患兒語言、交流以及感知覺運動等各方面所存在的缺陷有針對性地進行教育,核心是增進孤獨症兒童對環境、教育和訓練內容的理解和服從。
三、人際關系訓練法:
著眼於孤獨症兒童人際交往和適應能力的發展,強調父母的「引導式參與」,在評估兒童當前發展水平的基礎上,採用系統的方法循序漸進地觸發孤獨症兒童產生運用社會性技能的動機,進而使其習得的技能在不同的情境中遷移,最終讓患兒發展出與他人分享經驗、享受交往樂趣及建立長久友誼關系的能力。
Ⅲ 自閉症兒童心理與行為特徵及教育方法
自閉症兒童的心理:
1.焦慮。自閉症兒童在日常生活中面對許多困難,看似簡單的場景對他們來說也可能會造成極大的壓力或困惑,由於無法應對,自閉症兒童多半都有著不同程度的焦慮情緒,表現為特別古怪和不可理解的外顯動作行為。另外,當他們的生活常規被強行改變時,也會引起他們極度的焦慮不安。
Ⅳ 對自閉症兒童攻擊他人的怪異行為如何處理
孤獨症患兒可能會出現一些攻擊行為,這些行為包括:拍別人,拽別人頭發,掐人,吐口水凳。孤獨症患兒出現這些行為,原因很復雜,可能是自閉症兒童與他人交往或希望引起他人關注的一種方式,也可能是自閉症兒童遇到挫折或有不滿時的表達方法,也可能是一種刻板行為等。對此家長應認真觀察,仔細分析。 對於將攻擊行為作為與他人交往方式的自閉症兒童,僅僅告訴孤獨症兒童這樣做不對是遠遠不夠的,應該對孤獨症兒童的攻擊行為採用漠視法進行消退,同時還必須加強交往技能的訓練,尚應配合正性強化,如此可使自閉症兒童逐漸學會以適當的方法與他人交往。 對於希望通過這些行為引起他人關注的孤獨症兒童,則可採用消退法或隔離法予以矯正,即當他拍打他人時,他人不予以理會,而當他停止拍打時,則對他予以關注,並對他停止拍打的行為予以表揚;或當他拍打他人時,立即將他拉開,讓他獨自在遠處或房間里靜坐。但隔離時間不宜過長,大約一歲一分鍾。與此同時,還要教給自閉症兒童如何用正確的方式引起他人注意。如此,自閉症兒童的攻擊行為將會逐漸減少,並逐漸學會用適當的方式引起他人的關注。 對於受挫折或遇不滿即以攻擊行為為表達方式的自閉症兒童,可用消退法或隔離法進行矯正,此外,還要訓練他以適當的方式表達他的情感。 如果自閉症兒童沖別人吐口水,則可在他每次吐口水後,在他嘴裡抹少許他不喜歡的味道,如辣醋。反復如此做後,患兒會將吐口水和辣、醋聯系在一起,他的吐口水行為就可能逐漸減少。
Ⅳ 孤獨症孩子一直咬人怎麼辦
這是搜到的一些知識供參考:
該症一般起病於36個月以內,主要表現為三大類核心症狀,即:社會交往障礙、交流障礙、興趣狹窄和刻板重復的行為方式。
折疊社會交往障礙
孤獨症該症患兒在社會交往方面存在質的缺陷。在嬰兒期,患兒迴避目光接觸,對人的聲音缺乏興趣和反應,沒有期待被抱起的姿勢,或抱起時身體僵硬、不願與人貼近。在幼兒期,患兒仍迴避目光接觸,呼之常無反應,對父母不產生依戀,缺乏與同齡兒童交往或玩耍的興趣,不會以適當的方式與同齡兒童交往,不能與同齡兒童建立夥伴關系,不會與他人分享快樂,遇到不愉快或受到傷害時也不會向他人尋求安慰。學齡期後,隨著年齡增長及病情改善,患兒對父母、同胞可能變得友好而有感情,但仍明顯缺乏主動與人交往的興趣和行為。雖然部分患兒願意與人交往,但交往方式仍存在問題,他們對社交常情缺乏理解,對他人情緒缺乏反應,不能根據社交場合調整自己的行為。成年後,患兒仍缺乏交往的興趣和社交的技能,不能建立戀愛關系和結婚。
折疊交流障礙
1.非言語交流障礙 該症患兒常以哭或尖叫表示他們的不舒適或需要。稍大的患兒可能會拉著大人手走向他想要的東西缺乏相應的面部表情,表情也常顯得漠然,很少用點頭、搖頭、擺手等動作來表達自己的意願。
2.言語交流障礙 該症患兒言語交流方面存在明顯障礙,包括:①語言理解力不同程度受損;
②言語發育遲緩或不發育,也有部分患兒2-3歲前曾有表達性言語,但以後逐漸減少,甚至完全消失;
③言語形式及內容異常:患兒常常存在模仿言語、刻板重復言語,語法結構、人稱代詞常用錯,語調、語速、節律、重音等也存在異常;
④言語運用能力受損:部分患兒雖然會背兒歌、背廣告詞,但卻很少用言語進行交流,且不會提出話題、維持話題或僅靠刻板重復的短語進行交談,糾纏於同一話題。
折疊興趣狹窄及刻板重復的行為方式
該症患兒對一般兒童所喜愛的玩具和游戲缺乏興趣,而對一些通常不作為玩具的物品卻特別感興趣,如車輪、瓶蓋等圓的可旋轉的東西。有些患兒還對塑料瓶、木棍等非生命物體產生依戀行為。患兒行為方式也常常很刻板,如:常用同一種方式做事或玩玩具,要求物品放在固定位置,出門非要走同一條路線,長時間內只吃少數幾種食物等。並常會出現刻板重復的動作和奇特怪異的行為,如:重復蹦跳、將手放在眼前凝視、撲動或用腳尖走路等。
Ⅵ 自閉症孩子的攻擊性行為怎樣處理
我們一般採用三種方法,
一:忽視,不加以理睬,因為很多孩子是為了引起注意才會使用攻擊行為,所以我們可以適當的視而不見,也許會有效果!
二:思想轉換,就是說馬上轉換他的思維,例如他在攻擊時可以馬上帶他做一些舞蹈動作,或者唱歌給他聽,讓他忘掉不愉快!
三:強制,就是直接了當的制止,加於批評!(用最直接簡練的方式批評)
當然,每個孩子不一樣,所以任何方法都不是唯一的,還需要觀察,然後酌情對他進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