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什麼是世界觀和方法論
世界觀
世界觀是人對世界總體的看法,包括對自身在世界整體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看法。又稱宇宙觀。哲學是其理論表現形式。世界觀的基本問題是精神和物質、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根據對這兩者關系的不同回答,劃分為兩種根本對立的世界觀基本類型,即唯心主義世界觀和唯物主義世界觀。
世界觀是社會實踐的產物和對社會存在的反映,同時任何世界觀的形成和確立都要利用先前遺留下來的現成的思想材料,這樣,新世界觀和舊世界觀之間存在著某種歷史的繼承關系。人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所持的態度和採用的方法最終是由世界觀決定的。正確的、科學的世界觀可以為人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動提供正確的方法,錯誤的世界觀則會給人們的實踐活動帶來方法上的失誤。
世界觀是在社會實踐的基礎上產生和逐漸形成的。人們在實踐活動中,首先形成的是對於現實世界各種具體事物的看法和觀點。久而久之,人們逐漸形成了關於世界的本質、人和客觀世界的關系等總的看法和根本觀點,這就是世界觀。一般說來,人人都有自己的世界觀,並以此來觀察問題和處理問題。在階級社會里,世界觀具有鮮明的階級性,不同階級的人們會形成不同的甚至根本對立的世界觀。各種世界觀的對立和斗爭,歸根到底是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辯證法和形而上學的斗爭。不同的世界觀會指導人們採取不同的行動,從而對社會的發展起著促進或阻礙作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是唯一徹底的科學的世界觀,是無產階級及其政黨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理論武器。
方法論
【解釋1】
人們關於世界是什麼,怎麼樣的根本觀點是世界觀,用這種觀點作指導去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就成了方法論
【解釋2】
世界觀,通俗地講,就是「觀世界」,是人們對世界的總體看法和根本觀點。方法論,就是人們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一般方法,是人們用什麼樣的方式、方法來觀察事物和處理問題。概括地說,世界觀主要解決世界「是什麼」的問題,方法論主要解決「怎麼辦」的問題。
《方法論》(Discours de la méthode)是笛卡兒在1637年出版的著名哲學論著,對西方人的思維方式,思想觀念和科學研究方法有極大的影響,有人曾說:歐洲人在某種意義上都是笛卡兒主義者,就是指的受方法論的影響,而不是指笛卡兒的二元論哲學。
笛卡兒在方法論中指出,研究問題的方法分四個步驟:
1、永遠不接受任何我自己不清楚的真理,就是說要盡量避免魯莽和偏見,只能是根據自己的判斷非常清楚和確定,沒有任何值得懷疑的地方的真理。就是說只要沒有經過自己切身體會的問題,不管有什麼權威的結論,都可以懷疑。這就是著名的「懷疑一切」理論。例如亞里士多德曾下結論說,女人比男人少兩顆牙齒。但事實並非如此。
2、可以將要研究的復雜問題,盡量分解為多個比較簡單的小問題,一個一個地分開解決。
3、將這些小問題從簡單到復雜排列,先從容易解決的問題著手。南豐公益書院
4、將所有問題解決後,再綜合起來檢驗,看是否完全,是否將問題徹底解決了。
在1960年代以前,西方科學研究的方法,從機械到人體解剖的研究,基本是按照笛卡兒的方法論進行的,對西方近代科學的飛速發展,起了相當大的促進作用。但也有其一定的缺陷,如人體功能,只是各部位機械的綜合,而對其互相之間的作用則研究不透。直到阿波羅號登月工程的出現,科學家們才發現,有的復雜問題無法分解,必須以復雜的方法來對待,因此導致系統工程的出現,方法論的方法才第一次被綜合性的方法所取代。系統工程的出現對許多大規模的西方傳統科學起了相當大的促進作用,如環境科學,氣象學,生物學,人工智慧等等。
笛卡兒在方法論中還第一次提出「我思,故我在」的名言,第一次引入笛卡兒坐標系。對牛頓和萊布尼茨發明微積分理論有很大的作用。
② 世界觀與方法論之間的關系是什麼樣的
「世界觀」是人們對世界,以及人和世界的關系總的看法和根本觀點。從最根本的來看世界觀主要就是唯物和唯心兩種,但是就各個具體問題和各個側面凡是屬於對世界和人與世界的關系的看法的都屬於世界觀。聯系的觀點、發展的觀點也屬於世界觀,而聯系地看問題,就屬於『方法論"了。方法論是人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則和根本方法。一定的世界觀決定了一定的方法論,一定的方法論反映一定的世界觀。比如,世界是普遍聯系的,就是世界觀,據此其方法論就是聯系地看問題。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是方法論,它反映的世界觀就是矛盾具有特殊性。1)、世界觀是人們對世界(宇宙)總的根本的觀點。
2)、方法論是指導人們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最一般、最根本的思維方式和思維理念。
3)、世界觀與方法論是一致的。有什麼樣的世界觀就有什麼樣的方法論。
4)、世界觀指導方法論,方法論貫徹世界觀。世界觀更根本。
③ 結合材料,從世界觀與方法論的關系角度,分析為什麼要深入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
世界觀與方法論是哲學的兩個不同的范疇,但它們密切聯系。世界觀決定方法論,方法論影響世界觀。 世界觀,通俗地講,就是「如何看待世界」,是人們對世界的總體看法和根本觀點。
④ 馬克思主義世界觀、方法論各指的是什麼
哲學其實就是理論化、系統化的世界觀。世界觀是對世界的總看法,方法論是世界觀具體運用的結果,是建立在世界觀的基礎之上的,沒有世界觀就沒有方法論。具體就是人們按照世界觀的根本看法去認識世界、改造世界,或者把世界觀的各種原理、原則用來指導對世界、現實的認識時,世界觀就成了方法論。因此世界觀同方法論是一個整體,任何哲學都是世界觀和方法論的統一。
所以,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方法論不是各指什麼而是一個整體!馬克思主義哲學是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的統一。世界上一切哲學都是世界觀和方法論的統一,唯心主義哲學是唯心主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的統一,機械唯物主義是形而上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的統一。
馬克思主義哲學與其它哲學不同,它是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的統一。為人們的實踐活動提供了具有普遍意義的工作方法和思維方法,最突出最集中的表現,就是為人們認識和改造世界提供了唯物辯證的方法論。辯證法、唯物論、唯物史觀都既是世界觀,又是方法論,是世界觀和方法論的統一。而且,世界觀和方法論的這種統一始終貫穿於全部馬克思主義哲學。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方法論是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和方法,是科學的世界觀、方法論。其中任何一個規律,任何一范疇都既是世界觀,又起著方法論的作用,是世界觀和方法論的統一體。把辯證法作為方法而否認它是世界觀,或者把唯物主義作為世界觀而否認它是方法,都是不全面的,因而也是錯誤的。
世界觀、方法論貫穿於整個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理論體系,不僅說明了它是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重要內容,更重要的在於說明了它是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整個理論體系的具有決定意義的內容,任何拋棄世界觀、方法論來構建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整體性的觀點是錯誤的。世界觀、方法論貫穿於整個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理論體系,還說明了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在與實踐的結合中是不斷發展的,這是理論原理、理論運用和理論發展相統一的過程,任何將馬克思主義區分為傳統的馬克思主義和現代的馬克思主義、革命的馬克思主義和建設的馬克思主義的做法,認為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只是反映傳統的馬克思主義的觀點是錯誤的,任何認為只有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基本原理才具有發展性的觀點也是錯誤的。
馬克思主義哲學的世界觀、方法論經歷了一個發展過程,如恩格斯所說:「我們的這一世界觀,首先在馬克思的《哲學的貧困》和《共產主義宣言》中問世,經過足足20年的潛伏階段,到《資本論》出版以後,就越來越迅速地為日益廣泛的各界人士所接受。」這一發展過程是馬克思運用世界觀、方法論對政治經濟學進行研究,使世界觀、方法論集中體現在唯物史觀與剩餘價值學說的有機結合上,對科學社會主義進行研究,使世界觀、方法論集中體現在唯物史觀與共產主義理論相統一上,從而使世界觀、方法論走向完善和成熟的過程。
馬克思主義哲學還特別強調哲學的實踐功能。馬克思認為,哲學不能只是用不同方式解釋世界,重要的是改造世界。馬克思主義哲學就是這種既能科學地解釋世界又能能動地改造世界的哲學。在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唯物主義與辯證法、自然觀與歷史觀不是彼此獨立的板塊結構,而是相互滲透的統一體。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並不是兩個不同的「主義」,而是同一個主義,即以科學的實踐觀為基礎、包括歷史觀在內的辯證唯物主義。唯物史觀創立之前,馬克思是從哲學原則出發,把共產主義看做是某種哲學原則的實現,並論證了共產主義的合理性和歷史必然性。馬克思認為,共產主義之所以合理、之所以必然實現,是因為這種制度是符合人性的制度,是向人性的復歸,「共產主義是對私有財產即人的自我異化的積極的揚棄,因而是通過人並且為了人而對人的本質的真正佔有;因此,它是人向自身、也就是向社會的即合乎人性的人的復歸,這種復歸是完全的復歸,是自覺實現並在以往發展的全部財富的范圍內實現的復歸。」
馬克思主義哲學的革命性集中體現為改造世界的實踐活動和理論批判精神。它用唯物辯證法觀察事物,反對把客觀世界和人的認識絕對化、凝固化。馬克思指出,唯物辯證法「在對現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時包含對現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對現存事物的必然滅亡的理解;辯證法對每一種既成的形式都是從不斷的運動中,因而也是從它的暫時性方面去理解;辯證法不崇拜任何東西,按其本質來說,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
馬克思主義哲學還具有嚴格的科學性。它以事實為依據,以規律為對象,以實踐為檢驗真理性認識的標准,通過概括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和思維科學的成果,揭示了自然、社會和人類思維發展的普遍規律。馬克思主義哲學堅持按照世界本來面目認識世界,堅決排斥主觀臆測。縱觀全部哲學史,馬克思主義產生以前的哲學基本是哲學家的哲學,是少數人的哲學。馬克思主義哲學則不同。它不是少數人的哲學,不單純是哲學家的哲學,而是群眾的哲學,也可以說是大眾的哲學。從當代世界來看,對人類實踐和認識影響最大、最深、最廣泛的仍是馬克思主義哲學。馬克思主義哲學與現代科技革命是互相補充、互相促進的。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物理學革命,曾對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發展起過巨大的推動作用。當代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也必然給予馬克思主義哲學以極大的影響。一方面,馬克思主義哲學關注科學技術進步,不斷地從科學技術及其發展創新中吸取養分,並對現代科學技術發展提出的問題作出新的指導概括。另一方面,馬克思主義哲學又為現代科技革命的進一步發展提供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如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人與自然的協調發展以及辯證思維的方法等。
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本原理與中國實際相結合,就是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的過程,同時也就是馬克思主義哲學不斷創新的過程。馬克思主義哲學必須與各國實際相結合,這是馬克思主義的一個基本原則。把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本原理同中國革命和建設的具體實際及中國哲學的優秀傳統相結合,使之具有中國的作風、氣派,以中華民族的風格和形式表現出來並獲得發展,為中國人民所掌握,化為中國人民的方式,這就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中國化。馬克思主義是「世界性」哲學又必須成為各國民族文化一部分。馬克思主義哲學之所以能在中國生根結果,除中國革命實踐需要的根本原因外,還有一個重要條件就是中國哲學自己就有豐富的唯物主義和辯證法的優良傳統,這一哲學傳統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必然的思想橋梁和理論途徑。
世界觀、方法論是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核心內容和最根本的理論特徵,是理解和把握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整體性的重要基礎。世界觀、方法論及其運用和發展體現了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整體性。馬克思運用世界觀、方法論對政治經濟學和科學社會主義的研究,使世界觀、方法論集中體現在唯物史觀與剩餘價值學說的有機結合上,集中體現在唯物史觀與共產主義理論相統一上。唯物史觀、剩餘價值學說與共產主義理論三者的相互貫通,使世界觀、方法論走向完善和成熟。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教學必須自始至終貫穿世界觀、方法論。
⑤ 怎樣理解世界觀就是方法論。方法和方法論怎樣理解。
世界觀是人們對整個世界以及人與世界關系的總的看法和根本觀點。主要回答是什麼、怎麼樣。
方法論是人們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總的原則和根本方法。主要回答怎麼做。
世界觀決定方法論,方法論體現世界觀。有什麼樣的世界觀就會有什麼樣的方法論;比如,遇到乾旱,有神論者會去求神拜佛、把解決問題的希望寄託在神的身上;無神論者則會積極地參考各種實際情況,再根據這些情況去尋找水源。我們也可以通過人的做事原則和方法去分析他的世界觀。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方法論是從世界觀中延伸出來的。世界觀是觀點,當我們把這些觀點引申到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活動中去,世界觀就會產生方法論意義。比如,你走著走著,前面出現了一條溝,你立即會想到:怎麼辦?在這里,有一條溝,是觀點,你怎麼辦?就是方法論。
至於方法和方法論:
方法是具體的,方法往往是相關具體知識的產物,解決不同問題往往要運用不同的具體方法,而方法論是根本原則和根本方法,具有普遍指導意義。比如,修路有修路的方法、架橋有架橋的方法、滅火有滅火的方法等等,但都要遵循一切從實際出發的根本原則和根本方法。
⑥ 什麼是世界觀、方法論
世界觀:人們對整個世界以及人與世界關系的總的看法和根本觀點.
方法論:人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則和根本方法
⑦ 世界觀與方法論的關系
1、世界觀是人們對世界(宇宙)總的根本的觀點。
2、方法論是指導人們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最一般、最根本的思維方式和思維理念。
3、世界觀與方法論是一致的。有什麼樣的世界觀就有什麼樣的方法論。
4、世界觀指導方法論,方法論貫徹世界觀。世界觀更根本。
(7)世界觀和方法論分析是什麼角度擴展閱讀:
一、世界觀與哲學關系
二者的區別:
1、含義不同。世界觀是人們對整個世界以及人與世界關系的總的看法和根本觀點;哲學是關於世界觀的學說,它是系統化理論化的世界觀。哲學既是世界觀的學說,它既是方法論的學說,也是世界觀和方法論的統一。
2、世界觀為人自發形成的世界觀不等於哲學。哲學是依據一定的自然知識、社會知識和思維知識,把不自覺的、不系統的世界觀加以系統化、理論化而形成的思想理論體系。我們既反對把哲學簡單化,把零散的、不自覺的世界觀當作哲學學說,也反對把哲學神秘化,認為哲學只是哲學家的事情。
二者的聯系:
哲學和世界觀都把整個世界作為自己的研究對象,是對整個世界的總的看法和根本觀點。哲學是系統化理論化的世界觀。
二、方法論與歷史唯物主義關系
歷史唯物主義正確解決社會存在和社會意識關系的基本原則(見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是各門社會科學的根本出發點。社會是物質世界的特殊部分,不了解它的特殊性,就不可能把一般唯物主義原則和辯證法思想正確地應用於社會歷史的認識過程。
歷史唯物主義揭示了勞動在人類社會形成和發展中的決定作用,指出了社會的物質關系對於政治關系和思想關系的決定作用,闡明了社會存在同社會意識的關系是歷史觀的根本問題,為各門社會科學奠定了唯物主義認識論的根本原則。
歷史唯物主義所闡明的,從社會存在說明社會意識、從生產力說明生產關系、從經濟基礎說明上層建築,以及從生產力、生產關系和上層建築的相互關系說明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路線。
對社會生活各個領域的研究都具有普遍的指導意義,各門社會科學只有遵循這一認識路線才能正確地概括經驗材料,得出科學的結論。
⑧ 什麼是方法論怎麼去理解世界觀和方法論
世界觀是人們對世界,以及人和世界的關系總的看法和根本觀點。從最根本的來看世界觀主要就是唯物和唯心兩種,但是就各個具體問題和各個側面凡是屬於對世界和人與世界的關系的看法的都屬於世界觀。聯系的觀點、發展的觀點也屬於世界觀,而聯系地看問題,就屬於方法論了。方法論是人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則和根本方法。一定的世界觀決定了一定的方法論,一定的方法論反映一定的世界觀。比如,世界是普遍聯系的,就是世界觀,據此其方法論就是聯系地看問題。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是方法論,它反映的世界觀就是矛盾具有特殊性。
⑨ 什麼是世界觀如何理解世界觀又是方法論
世界是對世界以及人與世界關系的根本看法。
不能把世界觀等同於方法論,把世界觀應用於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過程中去就具有了方法論意義。
世界觀和方法論相互聯系又相互區別,世界觀決定方法論,有什麼樣的世界觀就有什麼樣的方法論,方方法論體現世界觀。哲學是世界觀和方法論的統一。
例如:物質決定意識是世界觀,方法論就要求想問題辦事情都要從客觀存在的實際情況出發。
⑩ 哲學主要的世界觀和方法論
主要的世界觀和方法論:1.世界觀:物質第一性,意識第二性,物質決定意識,意識對物質有反作用。對應的方法論: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2.世界觀:世界是普遍聯系的。對應方法論:用整體眼光看問題。3.世界觀:世界是一個發展的過程,對應的方法論:要用歷史的眼光看問題,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問題,注重創新。3.世界觀:矛盾是普遍存在的。方法論:要用矛盾分析方法看問題,要注意一分為二的觀點。4.世界觀:矛盾具有特殊性。方法論: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5.世界觀:矛盾有主次之分。方法論:要善於抓重點,並做到統籌兼顧。6.事物發展遵循質量互變規律。方法論:注意量的積累,質的飛躍,並把握度,做到適度。7.世界觀:事物發展是辯證的否定。方法論:要注意「揚棄」。8.世界觀:事物發展是前進性和曲折性的統一。方法論:看事物要相信: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9.世界觀:對事物的認識: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方法論:實踐第一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