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干化學法檢查尿中白細胞的原理是什麼
用於對尿液進行定性和半定量檢測。
3.1葡萄糖:葡萄糖在葡萄糖氧化酶的作用下生成葡萄糖酸和過氧化氫,過氧化氫在過氧化物酶的作用下釋放新生態氧,氧化碘化鉀,發生顏色變化。
本實驗對葡萄糖的檢測是特異性的,大量維生素C可使實驗出現假陰性結果;高比重鹼性尿,亦可造成糖檢出偏低,使低糖濃度尿呈陰性。
3.2膽紅素:直接膽紅素在酸性條件下與二氯苯胺重氮鹽偶聯,生成偶氮染料。
3.2.1標本必須新鮮,以免膽紅素在陽光照射下成為膽綠素。
3.2.2尿液中含高濃度維生素C和亞硝酸鹽時,抑制偶氮反應使膽紅素測定呈假陰性。
(1)尿干化學分析方法優缺點擴展閱讀:
尿白細胞試劑帶的主要成分是吲哚酚酯、重氮鹽。粒細胞胞漿內含有酯酶,此酶可作用於模塊中的吲哚酚酯,使其產生吲哚酚,後者發生氧化縮合反應或與重氮鹽反應形成紫色縮合物,其顏色深淺與細胞的多少呈比例關系。
尿試帶干化學檢測主要優點是檢測標本用量少、速度快、項目多、重復性好、准確性較高,適用於大批量尿標本篩檢。
Ⅱ 干化學尿試驗10項包括哪些項目,各檢測哪些疾病
尿液分析儀是測定尿中某些化學成分的自動化儀器,它是醫學實驗室尿液自動化檢查的重要工具,此種儀器具有操作簡單、快速等優點。但是尿液分析儀人使用不當和許多中間環節及影響因素都直接影響自動化分析結果的准確性,不僅會引起實驗結果的誤差,甚至延誤診斷因此要求操作者對自動化儀器的原理、性能、注意事項及影響因素等方面的知識在有充分的了解,正確地使用自動化儀器,這樣才能使尿液分析儀得出的結果更可靠、准確。 第一節干化學分析儀的應用50年代即有人採用單一干化學試帶法測定尿中蛋白質和葡萄糖,利用肉眼觀察試帶顏色的變化與標准板時行比較,得出相應的數值。80年代,由於計算機技術的高度發展和廣泛使用,尿液自動化分析儀也得到迅速發展,逐步由原來的半自動化發展到現在全自動化。尿興高采烈分析儀常依測試項目將其分為二類:①主要用於初診病人及健康檢查使用的8-11項篩選組合尿試帶。8項檢測項目包括蛋白、葡萄糖、PH、酮體、膽紅素、尿膽原、陷血和亞硝鹽;9項檢測項目除上述8項檢查外增加了尿白細胞檢查。10項尿液分析儀檢測項目9項基礎上增加了尿比密檢查。11項檢測項目則又增加了維生素C檢查。②主要用於已確診疾病的療效觀察,如腎疾患可用PH、蛋白、隱血(紅細胞)組合試帶;糖尿病用PH、糖、酮體組合試帶;肝病患者用膽紅素、尿膽原組合試帶。一、尿液分析儀原理此類儀器一般用微電腦了控制,採用球面積分儀接受雙波長反射光的方式測定試帶上的顏色變化進行半定量測定。試劑帶上有數個含各種試劑的試劑墊,各自與尿中相應成分進行獨立反應,而顯示不同顏色,顏色的深淺與尿液中某種成分政權比例關系,試劑帶中還有另一個「補償墊」,作為尿液本底顏色,了對有色尿及儀器變化待所主生的誤差進行補償。將吸附有尿液的試劑帶放在儀器比色槽內,試劑帶上已產生化學反應的各種試劑墊被光源照射,其反射光被球面積分儀接收,球面積分儀的光電管被反射的雙波長光(通過濾片的測定光和一束參考光)照射,各波長的選擇由檢測項目決定。其結構示意圖見圖8-1圖8-1 尿液自動生化分析儀結構示意圖儀器按下列公式自動化計算出反射率,然後與標准曲線比較,自動找印也各種成分的相應結果,尿液中某種成分含量高,其相應試劑墊的反射光較暗,否則較強。反射率分式:R(%)=Tm.Cs/TsCm×100%式中的R(%)為反射率;Tm為試劑墊對測定波長的反射強度;Ts為試劑墊對參考波長的反射強度;Cm為較准墊對測定疵長的反射強度;Cs為校準對參考波長的反射強度。[臨床意義] 見本章中各項相應的濕化學檢查二、尿試帶試驗方法1.尿PH檢查:結果有二重含義:①反映體內酸鹼代謝狀態;②由於尿蛋白、尿比密的測定原理是基於膜尬上最後PH試劑的顏色變化,因此分析PH變化還有監控尿PH變化對其它膜尬區反應的干擾作用。2.尿比密檢查:尿比密測定曾採用懸浮法和折射儀法,主要測定尿內固體物濃度隨著10項尿液分析儀的問世,試帶法測定尿比密得到廣泛使用,其膜塊中主要含有多聚電解質(甲乙烯酸醯馬不酐)、酸鹼指示劑及緩沖物,這是採用酸磚瓦指示劑法,其原時是根據經過多聚電解質的Pka改變與尿液離子濃度相關原理。麻劑條中的多聚電解質含有隨尿標本中離大濃度則解離的酸性基團,離子越多,酸性基團解離子越多,而使膜尬中的PH改變,這種改變可由膜塊中的酸鹼性指示劑的顏色變化顯示出來,進而換算成尿液的比密值。不同的干擾因素對上述三種方法的測量的比密結果影響也不同:第一是尿液中的非離子化合物增多時,可使懸浮法和折射儀法測得的比密結果偏高,而試帶法只與離子濃度有關,不受其影響;第二是尿液中蛋白增多時,三種方法都具有不同程度的增高,以試帶法最為明顯,折射儀法次之;第三是試帶法易受PH的影響,當尿液的PH>7時應在測定結果的基礎是增加0.005作為由於尿液PH損失的補償。尿試帶法簡單、快速、用尿量少,但由於試紙法尿比密結果間隔較大,不能反應細微的比密變化,故不能用於濃縮稀釋試驗。加外試帶法對高或過低的尿比密均有敏感,故不宜用於這兩種情況,如新生兒尿就不適用。因此只能用於一般性篩選,在上述情況下以折射儀更為理想。NCCLS建議折射儀結果作為干試帶法的參比方法。3.尿蛋白檢查尿液分析儀尿蛋白測定是根據指示劑蛋白誤差原理,膜塊中主要含有酸鹼性指示劑棗溴酚蘭、枸櫞酸緩沖系統和表南的活性劑。在PH3.2時,溴酚產生的陰離子,與帶陽離子的蛋白質(白蛋白)結合後發生顏色變化。干化學法測定尿蛋白操作簡單快速,但在使用應注意:①病人服用奎寧和磺胺嘧啶等葯物引起的強鹼性尿時,會使干化學法出現假陽性結果而磺基水楊酸法出南假陰性結果.可用稀乙酸將尿液PH調5-7,再行實驗,藉以區別是否由於強鹼性尿而導致假陽性.②研究證明幾十種葯物可使尿蛋白檢查出現假陽性,有學者對用大劑量青黴素患者給葯前後進行了尿蛋白的檢測,結果表明:滴注250萬單位組2小時\320萬單位3組小時,480萬單位組5小時可能對磺基水楊酸法產生假陽性,對干化學法產生假陰性。③不同測定方法對病人尿液內不同種類蛋白質檢測的敏感不同,雙縮脲定量可以對白蛋白,球蛋白顯赤似的敏感性,而干化學測量球蛋白的敏感性僅是白蛋白的1/100-1/50。因此對於腎病患者特別是在疾病發展過種中需在系統觀察尿蛋白含量的病例應使用磺基水楊酸法(或加熱乙酸法)定性和雙縮脲法進行定量試驗。④標本內含有其它分泌物(如生殖系統分泌物)或含有較多細胞成分時,可引起假陽性。NCCLS建議以磺基水楊權法作為干化學檢測尿蛋白的參比方法。4.尿葡萄糖測定:尿試帶法測定尿葡萄糖是採用酶法。其膜塊中含有葡萄糖氧化酶、過氧化物酶和色原。不同廠家採用的色源有異主要有二類:①採用碘化鉀做色原,陽性反應呈紅色;②採用鄰甲聯苯胺作色原,陽性反應呈藍色。其測定原量是葡萄糖氧化酶把葡萄糖氧化成葡萄糖醛酸和過氧化氫,後者再由過氧化物酶催化釋放出[0],而使色原呈顏色,以此類方法最常用。尿試帶法在使用中應注意:①尿試帶法與班氏定性法的特異性不同前者的特異性強,吸與葡萄糖反應;而後者與尿內反有不原性糖和所有還原性物質都反應,故在尿試帶法呈陰性的標本有可能在班氏法呈陽性結果;②干化學法與班氏法的靈敏度不同,干化學法的靈敏度高,葡萄糖含量為1.67-2.78mmol/L時即可出現弱陽性;而班氏法8.33mmol/L才呈弱陽性表現;③干擾物質對兩法的影響不同:尿液內含有對氧親和力較強的還原物質可與班氏法中的銅離子作用產生假陽性,但卻可使干化學法試帶產生的H2O2還原顯色而使其成假陰性。排除的方法是先將尿液煮沸幾分鍾破壞維生素C再進行實驗。現已有含維生素C氧化酶的試帶的可以排除這一干擾。④干化學法測定尿葡萄糖只是一般的半定量試驗,它所設計的濃度水平與傳統的班氏存在的著差異,二者有可相互比;;交,因此對於糖尿病的動態觀察,在干化學出現陽性結果時,最好用濕化學定量方法,以確立准確的尿葡萄糖范圍或收集晝夜尿標本作尿糖定量。5.尿酮體檢查:檢測尿酮體的膜塊中主要含有亞硝基鐵氰化鈉,或與尿液中的乙醯乙酸、丙酮主生紫色反應。其對乙醯乙酸的敏感性為50-100mg/L對丙酮則為400-700mg/L,不與β-羥丁酸起反應。在使用中就注意:①由於尿酮體中的丙酮和乙醯乙酸都具有揮發性,醯乙酸更易受熱妥解成丙酮;尿液被細菌污染後,酮體消失,因此尿液必須新鮮,及時送檢,以免因酮體的揮發或分解出現假陰性結果或結果偏低;②干學法與酮體粉法靈敏度存在差異:酮體粉法對乙醯乙酸與丙酮的敏感性分別為80mg/L和100mg/L。不如試帶法敏感,故同一病理標本兩面種方法可能出現結果的差異,分析結果時應特別注意;③不同病因引起的酮症,酮體的成分不同,即使一病人不同病程也可有差異,例如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早期病命名中,主要酮體成分β羥丁酸,很少或缺乏乙醯乙酸,此時測得結果可導致對總酮體量估計不足。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症狀緩解之後,β-羥丁酸轉變為乙醯乙酸,反而使乙醯乙酸含量比初始急性期增高,易對病情估計過重。因此檢驗人員必須注意病程發展,與臨床醫生共同分析實驗結果。6.尿膽紅素、尿膽原檢查:尿膽紅素測定原理是結合膽紅質在強酸性介質中,與2,4-二氯苯胺重氮鹽起偶聯反應呈紫紅色;測定尿膽原的原理與改良Ehrlich法相同。兩個方法主要注意點為:①標本必須新鮮,以免膽紅素在陽光照射下成為膽綠素;尿膽原在氧化成尿膽素。②尿液中含高濃度維生素C和亞硝酸鹽時,抑制偶氮反應使尿膽紅素呈假陰性。當患者接受大量的氯丙嗪治療或尿中含有鹽酸苯偶氮吡啶的代謝產生時,可呈假陽性。③尿液中一些內源物質如膽色素原、吲哚、膽紅素等可使尿膽原檢查結果出現陽性,一些葯物也可產色干擾實驗。④正常人尿膽原排出理每天波動很大,夜間和上午量少,午後則迅速增加,在午後2-4時達最高峰;同時尿膽原的清除率與尿PH相關,PH5.0時,清除率為2ml/min;Ph8.0時增加至25ml/min,因此有學者倡用預先給予患者服用碳酸氨鈉,以鹼化尿液慢集午後2-4時尿(2小時排出量)進行測定,以提高檢出率。7.尿亞硝酸鹽檢查:膜塊中主要含有對氨基苯砷酸和1,2,3,4-四羥基對苯喹啉-3酚。大多當數尿路感染由大腸埃希菌引起的,正常人尿液中含有來自食物或蛋白質代謝產生的硝酸鹽,池尿液中有大腸埃希菌感染增殖時,將硝酸鹽還原為亞硝酸鹽,可將膜塊中對氨基」繳樗嶂氐化而成重氮鹽,後者與1,2,3,4-四羥基對苯喹啉-3鞭偶聯使膜塊產生紅色,藉以診斷患者是否被大腸埃希菌感染,其檢出敏感度為0.03-0.06g/l 。尿液中亞硝酸鹽檢出率受感染細菌是否含有硝酸鹽還原酶,食物中是否含有選題的硝酸鹽、尿液標本是否在膀胱停留4小時以上三者影響,符合上述三個條件,此試驗的檢出率為80%,反之可呈現陰性結果。因此本試驗陰性關不能排除細菌尿的可能,以樣亞硝酸鹽試驗陽性也不能完全肯定泌尿系統感染,標本放置過久或污染可呈假陽性,應結合其它尿液分析結果,綜合分析得出正確的判斷。8.尿白細胞檢查:尿試帶法檢查尿內白細胞的原理基於中性粒細胞胞質內含有特異性酯酶,可或作用於膜塊中的吲哚酚酯,關與重氮鹽反應形成紫色縮合物,其顏色深淺與中性粒細胞的多少呈正比例關系。操作時應注意:①尿液標本必須新鮮,留尿後應立即測定,以免白細胞契壞,導致干化學法與鏡檢法人為的實驗誤差;②此法只能測中性粒細胞,不與單核細胞、淋巴細胞反應,在腎移植病人發生排異反應時,尿中的以滿面春風巴細胞為主的或其它病因引起的單核細胞尿時會產生陰性結果;③尿液中污染甲醛或含有高濃度膽紅素或使用某些葯物時,吉產生假陽性;尿蛋白>5g/L或尿液中含有大劑量先鋒黴素等紅物時,可便結果偏低或出現假性結果。由於尿液分析儀白細胞檢測與顯微鏡下計數實驗原理截然不同,其報告方式也是兩種不同的概念,很難找出兩者的對應關系,迄今還沒有一種直接的換算方式,因此儀器法白細胞檢查只是一個篩選試驗,絕不可代替顯微鏡檢查。9.尿血紅蛋白、尿紅細胞檢查:膜塊中主要含有過氧化氫茄香素或過氧化氫烯鈷和色原(如鄰甲聯苯胺)兩種物質。其原理為尿液中紅細胞內的血紅蛋白或其破壞釋放出的血紅蛋白均具有過氧化氫酶樣活性,可使過氧化氫茄香素或過氧化氫烯鈷分解出[0],後者能氧化有關色原(如鄰甲聯苯胺)使之呈色。尿試帶法檢查尿內紅操作時應注意:①因為不同廠家或不同型號的試劑帶敏感度不同,使用時必須注意批間差;②干化學法既可與完整的紅細胞反革命應又能測定游離的血紅蛋白量,因此報告時要了解臨床診斷,綜合分析。由於腎病患者終尿中的紅細胞可因各種因素變形裂解使血紅蛋白逸出,可導致儀器法與水測法的差異;③尿中含有的易熱酶、肌紅蛋白或菌尿可引起假陽性;④大量維生素C可干擾試驗結果,使某些試帶產生假陰性,應予以警惕。
Ⅲ 請問什麼是干化學法
干化學法是指將液體檢測樣品直接加到為不同項目特定生產的商業化的乾燥試劑條上,以被測樣品的水分作為溶劑引起特定的化學反應,從而進行化學分析的方法,是以酶法為基礎的一類分析方法,又有干試劑化學或固相化學之稱。
主要具備以下特點:
1、准確度高、速度快,一般在3~4min 內即可做出檢驗結果;
2、操作簡便,不需要日常校正;
3、無須貯備任何其它試劑或配製任何溶液;
4、標本無須預處理,多層膜具有選擇性過濾的功能,從而減少測定過程中干擾物質的影響;
5、標本用量少,反應時的水分由標本中的液體成分供應,提高測定靈敏度;
6、基於差示電極法原理的多層膜片系一次性使用,故有常規電極法的優點而無其缺點;
7、有些情況可替代濕化學法用於急診標本,還可用於對常規檢測結果進行方法學評價等。
(3)尿干化學分析方法優缺點擴展閱讀:
尿液干化學檢測:
亞硝酸鹽:採用亞硝酸鹽還原法。亞硝酸鹽與芳香族氨基磺胺發生重氮反應,生成重氮肥化合物,而重氮化合物與四氫苯並喹啉3-酚偶聯,生成紅色偶氮染料。亞硝酸鹽的檢出率受三個因素影響:
1、尿路感染的細菌是否含有硝酸鹽還原酶。
2、食物中是否含有硝酸鹽。
3、尿液標本是否在膀胱停留4小時以上。
符合以上三個條件,此試驗的檢出率為80%,反之可能呈陰性結果。標本放置過久或污染細菌可呈假陽性。
Ⅳ 尿液干化學分析是檢查什麼的
尿液干化學檢測,是指利用尿干化學分析儀對尿液中相應的化學成分進行檢測,尿液中的化學成分可使尿多聯試帶上的模塊發生顏色變化,顏色深淺與尿液中相應物質的濃度成正比。尿常規檢查包括尿液理學檢查、化學檢查、沉渣檢查三部分。干化學分析是其中一部分。檢測原理:尿液中相應的化學成分是尿多聯試紙帶上各種含有特殊試劑的膜塊發生顏色變化,顏色深淺與尿液中相應物質的濃度成正比;將多聯試帶經過尿干化學分析儀進行比色,以定性或半定量方式報告結果。
Ⅳ 尿干化學分析檢查什麼
尿液是經過腎小球過濾,腎小管重吸收和排泌三個過程而形成,最終排出體外的代謝產物。
尿液的性狀和組成,可反映機體為保持體內環境相對穩定的代謝情況。泌尿系本身的疾病可引起泌尿機能和尿液性狀成份的改變。此外,其它疾病如:循環系疾病,神經和內分泌系失調,新陳代謝障礙,血液成分的改變,變態反應性疾病,感染,毒素或葯物的刺激等,對尿液的形成及其組成都有影響。因此,尿液檢查時診斷泌尿系疾病及其他疾病和觀察療效的重要方法。
尿液檢查包括,一般性狀檢查,化學檢查,顯微鏡檢查,三個方面。
一般性狀檢查:
1:尿量
正常人一晝夜尿量在1500~2000ml之間。
A:增多:每晝夜尿量超過2500ml時稱為多尿。生理性尿量增多見於大量飲水或食用有利尿作用的物品時。病理性尿量增多見於糖尿病,尿崩症,精神性尿多,慢性腎炎,急性腎功能衰竭的多尿期及腎移植術後等。
B:減少:每晝夜尿量少於1000ml或每小時尿量少於17ml者稱少尿。見於嚴重脫水,高熱,水腫,休克,急性腎炎,急性腎功能的少尿期及腎移植術後發生排斥反應,腎臟機械性梗阻或血管內血栓形成等。
2:顏色
正常的尿液中含有尿黃素,它是機體新陳代謝的產物,其顏色的深淺隨尿量及尿的PH而改變。尿量多,則色淡,甚至清亮,尿量少,色深,呈深黃色。酸性尿色深,鹼性尿色淡。
1):深黃色
A:正常尿液,常系尿液的濃縮,尿色素濃度相對增加所致。
B:膽紅素尿,是尿內含有大量直接膽紅素所致。此種尿液經震盪後呈現不易消失的黃色泡沫,見於阻塞性黃疸及肝細胞性黃疸。
C:食物與葯物影響,進食胡羅卜,大黃,山道年,痢特靈,維生素所致。
2):紅色
A:血尿,尿中含有一定量的紅細胞稱為血尿。每升尿內含血液1ml以上,即可呈現紅色,稱肉眼血尿。由於尿內含血量不同,可呈淡紅色雲霧狀,洗肉水樣,嚴重者呈全血樣,並可見血凝塊。
血尿常見於腎結石,尿路結石,尿路腫瘤,急性腎炎,亦可見於尿路損傷,出血性疾病,如:血小板減少性紫癜,過敏性紫癜等。
B:血紅蛋白尿,當血管內有大量紅細胞破壞,血漿中游離血紅蛋白量超過100mg/dl時,血紅蛋白可以隨尿排出,形成血紅蛋白尿。此時尿液呈現暗紅色如濃茶或醬油色,鏡檢無紅細胞,但隱血試驗呈陽性反應,見於蠶豆病,陣發性血紅蛋白尿,惡性瘧疾,血型不合的輸血反應等。
C:葯物影響,服用氨基比林,安替林後,尿液可呈現紅色,
3):乳白色
A:乳糜色,為白色乳樣尿液,有時混有少量血液,見於絲蟲病或其他原因引起的腎周圍淋巴管阻塞。
B:尿路炎症,尿液中含有大量膿細胞。
C:鹽類,正常尿液中如含有大量非晶形磷酸鹽或非晶形尿酸鹽。
3:透明度
正常新鮮的尿液為清晰透明,放置後可出現逐漸下沉的雲霧狀物,這是有上皮細胞,包細胞,粘細胞,鹽類等成分所致。新鮮尿液呈現混濁,可見以下情況。
A:尿酸鹽沉澱,酸性尿液內如含有大量尿酸鹽類存在,尿液自然冷卻後即出現淡紅色沉澱,經加熱或鹼化後則可溶解。
B:磷酸鹽和碳酸鹽沉澱,鹼性尿液中若有大量磷酸鹽或碳酸鹽存在,可有白色沉澱,加酸後則溶解,碳酸鹽類遇酸後可產生氣泡。
C:菌尿和膿尿,菌尿呈雲霧狀混濁,靜置後不沉澱。膿尿含有大量白細胞,膿細胞及其他炎性滲出物,靜置後可有白色雲霧狀沉澱。菌尿和膿尿不論加熱或加酸,混濁皆不消退。
D:乳糜尿,尿內主要含有脂肪,呈白色混濁,加乙醚後可加變清。
後面的化學檢查和顯微鏡檢查都寫出來你也沒地方做。總之一般尿性狀自己可以大概看看,學習點知識吧,如發現問題及時就醫不要耽誤了病情。
Ⅵ 尿液濕化學法與干化學法測定比密 蛋白質 葡萄糖 膽紅素 紅細胞 白細胞 的評價
但是尿液分析儀人使用不當和許多中間環節及影響因素都直接影響自動化分析結果的准確性,不僅會引起實驗結果的誤差,甚至延誤診斷因此要求操作者對自動化儀器的原理、性能、注意事項及影響因素等方面的知識在有充分的了解,正確地使用自動化儀器,這樣才能使尿液分析儀得出的結果更可靠、准確。 干化學分析儀的應用50年代即有人採用單一干化學試帶法測定尿中蛋白質和葡萄糖,利用肉眼觀察試帶顏色的變化與標准板時行比較,得出相應的數值。80年代,由於計算機技術的高度發展和廣泛使用,尿液自動化分析儀也得到迅速發展,逐步由原來的半自動化發展到現在全自動化。尿分析儀常依測試項目將其分為二類:①主要用於初診病人及健康檢查使用的8-11項篩選組合尿試帶。8項檢測項目包括蛋白、葡萄糖、PH、酮體、膽紅素、尿膽原、陷血和亞硝鹽;9項檢測項目除上述8項檢查外增加了尿白細胞檢查。10項尿液分析儀檢測項目9項基礎上增加了尿比密檢查。11項檢測項目則又增加了維生素C檢查。②主要用於已確診疾病的療效觀察,如腎疾患可用PH、蛋白、隱血(紅細胞)組合試帶;糖尿病用PH、糖、酮體組合試帶;肝病患者用膽紅素、尿膽原組合試帶。一、尿液分析儀原理 此類儀器一般用微電腦了控制,採用球面積分儀接受雙波長反射光的方式測定試帶上的顏色變化進行半定量測定。試劑帶上有數個含各種試劑的試劑墊,各自與尿中相應成分進行獨立反應,而顯示不同顏色,顏色的深淺與尿液中某種成分政權比例關系,試劑帶中還有另一個「補償墊」,作為尿液本底顏色,了對有色尿及儀器變化待所主生的誤差進行補償。 將吸附有尿液的試劑帶放在儀器比色槽內,試劑帶上已產生化學反應的各種試劑墊被光源照射,其反射光被球面積分儀接收,球面積分儀的光電管被反射的雙波長光(通過濾片的測定光和一束參考光)照射,各波長的選擇由檢測項目決定。二、尿試帶試驗方法 1.尿PH檢查:結果有二重含義:①反映體內酸鹼代謝狀態;②由於尿蛋白、尿比密的測定原理是基於膜尬上最後PH試劑的顏色變化,因此分析PH變化還有監控尿PH變化對其它膜尬區反應的干擾作用。 2.尿比密檢查:尿比密測定曾採用懸浮法和折射儀法,主要測定尿內固體物濃度隨著10項尿液分析儀的問世,試帶法測定尿比密得到廣泛使用,其膜塊中主要含有多聚電解質(甲乙烯酸醯馬不酐)、酸鹼指示劑及緩沖物,這是採用酸磚瓦指示劑法,其原時是根據經過多聚電解質的Pka改變與尿液離子濃度相關原理。麻劑條中的多聚電解質含有隨尿標本中離大濃度則解離的酸性基團,離子越多,酸性基團解離子越多,而使膜尬中的PH改變,這種改變可由膜塊中的酸鹼性指示劑的顏色變化顯示出來,進而換算成尿液的比密值。 不同的干擾因素對上述三種方法的測量的比密結果影響也不同:第一是尿液中的非離子化合物增多時,可使懸浮法和折射儀法測得的比密結果偏高,而試帶法只與離子濃度有關,不受其影響;第二是尿液中蛋白增多時,三種方法都具有不同程度的增高,以試帶法最為明顯,折射儀法次之;第三是試帶法易受PH的影響,當尿液的PH>7時應在測定結果的基礎是增加0.005作為由於尿液PH損失的補償。
Ⅶ 干化學法尿蛋白定性試驗要注意哪些問題
對清蛋白的敏感性明顯高於球蛋白不與血紅蛋白本周蛋白和黏蛋白反應,因此陰性的結果並不能排除這些蛋白質的存在。對清蛋白測定的敏感性約在0.15~0.30g/L。混濁尿不影響測定結果和判斷,但肉眼血尿、血紅蛋白尿、黃疸尿等顯著異常的尿色會影響到對結果的判別。該試驗方法對標本的酸鹼性非常敏感。強酸性(pH<3) 強鹼性(PH>9),前者導致假陰性後者導致假陽性。含高濃度青黴素慶大黴素、磺胺、含碘造影劑導致假陰性。如服用奎寧和嘧啶等葯物時,尿液可呈強鹼性,超出了試劑帶本身的緩沖能力,可造成干化學法假陽性。含非那吡啶、聚乙烯吡咯酮、有機碘造影劑的尿樣、被某些清潔劑和消毒劑污染的尿標本會出現假陽性。
Ⅷ 干化學法指的是什麼
干化學法是指將液體檢測樣品直接加到為不同項目特定生產的商業化的乾燥試劑條上,以被測樣品的水分作為溶劑引起特定的化學反應,從而進行化學分析的方法。
干化學法不僅可用於定性檢查,還發展成為了半定量和定量的分析方法,已成為臨床檢驗中一類重要的方法。干化學方法在尿的定性檢查方面已取得了較大的進展。有些試紙可以同時測定多種項目如,尿蛋白、尿糖、隱血、膽紅素、尿膽素原、酮體、比重、亞硝酸鹽,細菌尿等。
干化學法主要具備以下特點:
1、准確度高、速度快,一般在3~4min 內即可做出檢驗結果;操作簡便,不需要日常校正;無須貯備任何其它試劑或配製任何溶液。
2、標本無須預處理,多層膜具有選擇性過濾的功能,從而減少測定過程中干擾物質的影響。
3、標本用量少,反應時的水分由標本中的液體成分供應,提高測定靈敏度。
Ⅸ 尿液分析試紙(干化學法)怎麼用,注意事項
使用方法:
看尿液分析試紙的時候是將尿液分析試紙條完全浸入在尿液中,大概兩秒鍾時間,手持空白端,試紙條就會出現一些顏色的改變,等待60秒以後就可以對比試紙的檢查結果和本身的對照結果,主要是看試紙顏色的改變,來分析尿液的以上各項指標的成分。
注意事項:
1、試紙未開封前及開封後都應在溫度為2℃~30℃的環境中,密封、避光、防潮、遠離各種化學試劑儲存。
2、開封後建議三個月內用完。
3、尿常規檢查時,留取尿液不少於10毫升。
4、一般要求女性留取尿標本時應避開經期,以防止陰道分泌物混入尿液中,影響檢查結果。
(9)尿干化學分析方法優缺點擴展閱讀:
缺點:
由於尿液試紙性質不穩定,如果試劑長時間攜帶在空氣中,空氣中的細菌會在試劑上繁殖,空氣中的氧氣氧化會影響最終的尿液測試結果。
檢測原理:
1、pH:通過pH指示劑測定5-9的范圍內的pH值,正常人的新鮮尿液pH值在5-7之間。
2、亞硝酸鹽:反應根據尿中革蘭氏陽性細菌把硝酸鹽還原成亞硝酸鹽,亞硝酸鹽與對氨基苯磺酸反應生成重氮化合物,重氮化合物再與N-(1-萘)-3氨基丙磺酸鈉結合呈現出桃紅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