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研究方法 > 葯物警戒分析方法綜述

葯物警戒分析方法綜述

發布時間:2022-08-12 06:08:08

1. 什麼專業和葯物警戒對口

首選臨床,次選流行病。
葯物警戒是與發現、評價、理解和預防不良反應或其他任何可能與葯物有關問題的科學研究與活動。
葯物警戒從用葯者安全出發,發現、評估、預防葯品不良反應,要求有疑點就上報,不論葯品的質量、用法、用量正常與否,更多的重視以綜合分析方法探討因果關系,容易被廣大報告者接受。

2. 葯物警戒部PV專員職責-PDF

熟悉國內外法規,葯品收集,處理,上報流程;
葯品不良反應方面的數據統計分析;
葯品生產企業定期性安全性評價;
葯品上市後再評價咨詢服務;
葯品不良反應資料庫文獻編寫;

3. 葯物警戒的葯物警戒的主要工作內容

葯物警戒從用葯者安全出發,發現、評估、預防葯品不良反應。要求有疑點就上報,不論葯品的質量、用法、用量正常與否,更多的重視以綜合分析方法探討因果關系,容易被廣大報告者接受。葯物警戒的主要工作內容包括:

1、早期發現未知葯品的不良反應及其相互作用;

2、發現已知葯品的不良反應的增長趨勢;

3、分析葯品不良反應的風險因素和可能的機制;

4、對風險/效益評價進行定量分析,發布相關信息,促進葯品監督管理和指導臨床用葯。

(3)葯物警戒分析方法綜述擴展閱讀:

1974年,法國人首先創造了「葯物警戒」(PV)的概念。盡管法國開展葯物安全監測比最早建立葯物監測體系的歐美國家晚了10餘年,但法國人卻通過這個概念賦予葯物安全以新的內涵。葯物警戒可以理解為監視、守衛,時刻准備應付可能來自葯物的危害。

中國作為國際葯物監測合作計劃的成員國正致力於引進這一先進理念和方式,加強國際交流。第一屆中國葯物警戒研討會於2007年11月29日在北京隆重開幕。

本次大會的召開,對於提高廣大醫葯工作者對葯物警戒的理解和認識,增強開展葯物警戒的積極、主動性具有重要意義,對於促進我國葯品風險管理體系的逐步形成,從而確保公眾用葯安全、有效具有積極意義。

4. 葯物警戒記錄和數據至少保存至葯品注冊證書注銷後多少年

法律分析:葯物警戒記錄和數據至少保存至葯品注冊證書注銷後10年。

法律依據:《葯物警戒質量管理規范》第一百一十三條 葯物警戒記錄和數據至少保存至葯品注冊證書注銷後10年,並應當採取有效措施防止記錄和數據在保存期間損毀、丟失。

5. 葯物警戒概念由哪個國家最先提出

葯物警戒的概念租出由法國提出。
葯物警戒是與發現、評價、理解和預防不良反應或其他任何可能與葯物有關問題的科學研究與活動。葯物警戒不僅涉及葯物的不良反應,還涉及與葯物相關的其他問題。
葯物警戒從用葯者安全出發,發現、評估、預防葯品不良反應。要求有疑點就上報,不論葯品的質量、用法、用量正常與否,更多的重視以綜合分析方法探討因果關系,容易被廣大報告者接受。葯物警戒的最終目標為合理、安全地使用葯品;對已上市葯品進行風險/效益評價和交流;對患者進行培訓、教育,並及時反饋相關信息。

6. 大數據挖掘在虛擬醫葯科研方面的思考

大數據挖掘在虛擬醫葯科研方面的思考
1.基於大數據挖掘的虛擬醫葯科研案例
數據挖掘發展到今天,按照時下的概念應該到了「大」數據挖掘的時代了。我們還是先從幾個相關案例開始吧。
1.1 虛擬臨床試驗-大數據採集
我們首先來看這樣一個案例。2011年06月,輝瑞制葯有限公司宣布開展一項「虛擬」臨床研究,該項研究是一個得到美國食品和葯物管理局批準的試點項目,首字母縮寫為「REMOTE」。「REMOTE」項目是在美國開展的第一項病人只需使用手機和互聯網、而不用重復跑醫院的臨床研究,該項目的目標是要確定此類「虛擬」臨床研究能否產生和傳統臨床研究一樣的結果。而傳統的臨床研究要求病人住在醫院附近,並且定期前往醫院或診所進行初次檢查和多次後續檢查。如果這一項目有效,那它可能意味著全美國的病人都能參加今後的許多醫學研究。這樣一來,原先的科研項目中未得到充分代表的群體將得以參加,數據收集速度將大大加快,而且成本也很可能會大幅下降,參與者退出的幾率也很可能會降低不少。
從上例中,我們可以看到,利用互聯網可以收集遠遠大於傳統臨床科研樣本數目的超大量病人的臨床數據,而且其中有些臨床數據可能來自於更加便捷的可穿戴健康監測設備。如果這樣的研究,在科研設計嚴謹、質量標准得到有效執行、各種誤差得到有效控制的情況下,科研的效率和成果的可信度可以顯著提高。正如輝瑞公司首席醫療官弗蕾達?劉易斯-霍爾所說的:「讓更多樣化的人群得以參與研究有可能會推動醫學進步,並為更多的病人帶來更好的療效。」
1.2 虛擬葯物臨床試驗-大數據挖掘
我們再來看另外一個案例。1992年,抗抑鬱葯物帕羅西汀(Paxil)獲准上市;1996年,降膽固醇葯物普拉固(Pravachol)正式開售。兩種葯品生產企業的研究證明:每種葯物在單獨服用時是有效且安全的。可是,患者要是同時服用兩種葯是否安全,沒有人知道,甚至很少有人想過。美國斯坦福大學的研究人員應用數據挖掘技術分析了數萬例患者的電子病歷後,很快發現了一個出人意料的答案:同時服用兩種葯物的患者血糖含量較高。這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影響很大,過多的血糖對他們來說是一種嚴重的健康威脅!科學家還通過分析血糖檢測結果和葯物處方,來尋找隱藏的規律。
對於單個醫生來說,他所經歷的同時服用這兩種葯物的病人是很有限的,雖然其中可能有少數的糖尿病患者莫名其妙地血糖升高了,但醫生很難意識到這是由於病人同時服用了Paxil和Pravachol造成的。因為這是一種掩藏在大數據中的隱含規律,如果不是有人有目的地專門研究Paxil和Pravachol聯合用葯的安全性的話,個體醫生是很難揭示這個規律的。但是,臨床葯品成千上萬,我們怎麼可能對任意組合的兩、三種葯聯合應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進行逐一研究呢?數據挖掘很可能是一種有效的、快速的、主動式的探索多種葯聯合應用問題的方法!
研究者不必再召集患者去做臨床試驗,那樣做的話花費太大了。電子病歷及其計算機應用的普及為醫療數據挖掘提供了新的機遇。科學家不再局限於通過召集志願者來開展傳統的課題研究,而是更多地從現實生活中的實驗中,如日常的大量的臨床案例中篩選數據並開展虛擬科研,這些並非來自計劃的課題立項的實驗數據保存在許多醫院的醫療記錄中。
類似本案例,應用數據技術使得研究人員可以找出在葯物批准上市時無法預見的問題,例如一種葯物可能對特定人群產生怎樣的影響。另外,對醫療記錄的數據挖掘不僅將為研究帶來好處,還會提高醫療服務系統的效率。
1.3 虛擬葯物靶標發現-知識發現
我們再看看這樣的一類研究。通常新葯研發的過程都比較漫長,投入巨大,風險也很高。有數據表明,新葯研發的平均時間長達15年,平均耗費超過8億美元。但是,由於葯物療效的不佳和毒副作用太高,使得許多葯物的研發經常在臨床階段就失敗了,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作為葯物研發的源頭,葯物靶標的發現和識別對葯物的研發成功率具有舉足輕重性的作用。隨著生物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以及蛋白質組學數據、化學基因組學數據的日益增長,應用數據挖掘技術結合傳統生物實驗技術,可為葯物新靶標的發現提供新的技術手段,為靶標識別預測提供新的方法。構建葯物靶標資料庫,利用智能計算技術和數據挖掘技術對現有的葯物靶標數據開展深入探索,以期發現新的葯物靶標正是這樣一類研究,我們也稱之為葯物靶標的知識發現。
傳統的葯物靶標的發現,通常大都是通過大量的、反復的生物化學實驗來實現的,不僅成本高、效率低,成功率也很低,猶如瞎子摸象一樣,不好掌握方向。而應用數據挖掘這一自動的、主動的、高效的探索技術,可以開展虛擬葯物靶標發現,不僅大大加快了葯物靶標發現的進程,而且大幅減少了生物化學實驗的次數和成本,同時也提高了傳統生化實驗的成功率。
2. 數據挖掘在虛擬醫葯科研上的應用
大數據時代,醫葯研發面臨更多的挑戰和機遇,為了更好的節約研發成本,提高新葯研發成功率,研發出更有競爭力的新葯,可以應用數據挖掘技術開展虛擬醫學科研和葯物研究。數據挖掘在虛擬醫葯科研上的應用,可以總結為如下幾個方面。
2.1 通過預測建模幫助制葯公司降低研發成本提高研發效率。模型基於葯物臨床試驗階段之前的數據集及早期臨床階段的數據集,盡可能及時地預測臨床結果。評價因素包括產品的安全性、有效性、潛在的副作用和整體的試驗結果。通過預測建模可以降低醫葯產品公司的研發成本,在通過數據建模和分析預測葯物臨床結果後,可以暫緩研究次優的葯物,或者停止在次優葯物上的昂貴的臨床試驗。
2.2 通過挖掘病人數據,評估招募患者是否符合試驗條件,從而加快臨床試驗進程,提出更有效的臨床試驗設計建議。例如: 通過聚類方法對患者群體進行聚類,尋找年齡、性別、病情、化驗指標等方面的特徵,判定是否滿足試驗條件,也可以根據這些特徵更好的設立對照組。
2.3 分析臨床試驗數據和病人記錄可以確定葯品更多的適應症和發現副作用。在對臨床試驗數據和病人記錄進行分析後,可以對葯物進行重新定位,或者實現針對其他適應症的營銷。通過關聯分析等方法對試驗數據進行挖掘可能會發現事先想不到一些成果,大大提高數據的利用程度。
2.4 實時或者近乎實時地收集不良反應報告可以促進葯物警戒。葯物警戒是上市葯品的安全保障體系,對葯物不良反應進行監測、評價和預防。通過聚類、關聯等大數據挖掘手段分析葯品不良反應的情況,用葯、疾病、不良反應的表現,是否跟某種化學成分有關等。例如不良反應症狀的聚類分析,化學成分與不良反應症狀的關聯分析等。另外在一些情況下,臨床實驗暗示出了一些情況但沒有足夠的統計數據去證明,現在基於臨床試驗大數據的分析可以給出證據。
2.5 針對性葯物研發:通過對大型數據集(例如基因組數據)的分析發展個性化葯物。這一應用考察遺傳變異、對特定疾病的易感性和對特殊葯物的反應的關系,然後在葯物研發和用葯過程中考慮個人的遺傳變異因素。很多情況下,病人用同樣的用葯方案但是療效卻不一樣,部分原因是遺傳變異。針對同病種的不同的患者研發不同的用葯,或者給出不同的用法。
2.6 對葯物化學成分的組合和葯理進行挖掘,激發研發人員的靈感。例如針對於中醫葯物研發,用數據挖掘手段對於中葯方劑和癥候進行分析研究,探討方劑和針對症狀之間的聯系,從功效、歸經、葯性和葯味等方面進行分類特徵分析。
3. 虛擬葯物臨床試驗分析系統
現在越來越多的臨床科研和葯物臨床試驗都是從日常的臨床工作中生成的大數據中經過嚴格的條件篩選來提取數據的。正如我們在本文1.1和1.2中提到的案例一樣,所謂虛擬葯物臨床試驗,是以更廣泛的臨床數據採集,和從海量的醫院電子化的病歷中按照事先的設計需求經過嚴格的條件篩選來開展的,雖然是虛擬的方法而不是傳統的方法,這種葯物臨床試驗研究有樣本代表更廣泛、成本低、效率高、研究成果更豐富等優點。採用虛擬研究的方法可以完全替代某些傳統的葯物臨床研究,也可以作為某些傳統的葯物臨床研究的預試驗或探索性研究,以使真正的葯物臨床研究工作多、快、好、省。我們現在來看一下虛擬葯物臨床試驗分析系統是如何工作的。
3.1 虛擬葯物研究的基本思路
1、建設葯物臨床試驗數據倉庫,充分整合和積累的臨床數據和葯物應用數據。 2、設計、選取葯物臨床試驗的觀察組樣本與對照組樣本。 3、應用數據挖掘技術探索葯物對於疾病治療的效果和產生的副作用。 4、應用統計學技術進行葯物臨床試驗效果的推斷和評價。
3.2 建立葯物臨床數據倉庫
建設葯物臨床試驗數據倉庫有兩種途徑,一種是通過經典的葯物臨床試驗設計來定製化和採集相關數據,傳統的方法主要記錄在紙質文檔上,也有專門數據錄入軟體,這種方法採集的數據是按照預先設計進行的,直接形成葯物臨床試驗的專用數據,但通常樣本數據量不會太大;另外一種是將醫院大量的、歷史的臨床用葯數據進行抽取、變換、裝載,然後充分整合積累的其他臨床數據和葯物應用數據,形成葯物臨床試驗數據源,為生成葯物臨床試驗數據提供支撐,這樣的樣本數據量可能很大,我們後面演示的方法就是採用種數據進行「虛擬」樣本篩選和分析的。
3.3 葯物臨床試驗樣本設計
葯物臨床試驗樣本根據葯物研究的需要可以有很多設計,例如單因素單水平設計,單因素兩水平設計,單因素多水平設計,配對設計設計,區組設計設計,重復測量設計等。我們這里以兩因素區組設計為例來介紹一下樣本篩選。本例僅以方法演示為目的,不考慮嚴格的醫學專業意義。
本研究的疾病為動脈硬化心臟病,處理因素為葯物應用,共有三種葯物,分別為倍他樂克、諾和靈、硝酸異山梨脂。區組因素為年齡,分了三個年齡段。觀察指標為血鈉。我們科研設計按照「三要素、四原則」進行數據篩選。所謂「三要素」是研究人群,處理因素和觀察對象。所謂四原則是指隨機、對照、重復、均衡等原則。按照如下圖一的輸入條件,可以將數據集篩選出來,然後再用統計分析工具進行統計分析。

3.4 葯物臨床數據挖掘
應用數據挖掘技術不僅可以提高葯物臨床數據的利用程度,而且可以探索和發現葯物臨床應用中的新的積極作用和新的消極作用。利用多種數據挖掘方法分析臨床試驗數據和病人的電子化數據,可以確定葯物更多的適應症和發現未知的副作用。在對臨床試驗數據和病人記錄進行挖掘分析後,可以對葯物進行重新定位,或者實現針對其他適應症的推廣應用。通過對葯物試驗數據進行挖掘可能會發現意想不到一些成果,大大提高數據的應用效益。
如本例,我們使用數據挖掘的方法深入研究葯物對於實驗室指標的影響。探索和發現葯物臨床應用中的正負影響,可以通過觀察病人用葯前後的很多醫學特徵和生理指標來進行,而觀察更加客觀的各種實驗室指標是很多葯物研究的必備設計之一。下面是一個應用倍他樂克葯物治療冠心病的研究,我們應用了數據挖掘的有關技術分析了倍他樂克的血葯濃度的變化對病人各個實驗室指標的影響,如下圖二,顯示了部分實驗室指標的影響結果。

以上結果需要與臨床醫務人員以及葯物研究人員共同探討。在刨去了各種人為因素以及業務系統客觀影響因素之後,我們可以發現先前未知的倍他樂克對病人生理指標的影響,其中有些影響在醫學上可能是積極的,而有些影響在醫學上可能是反面的。
3.5 統計分析設計
虛擬葯物臨床試驗分析系統的統計分析模塊,包含了葯物研發中常用的統計分析方法,如T檢驗、方差分析、相關分析、回歸分析、非參數檢驗等,設計思路按照統計學思維,首先對數據進行驗證,根據驗證結果選擇統計分析方法。下面我們以重復測量設計為例進行說明。
本研究的疾病為動脈硬化心臟病,處理因素為葯物應用倍他樂克,觀察指標為我們從數據挖掘中發現有影響的血鉀指標。我們可以使用3.3提供的模塊對篩選的樣本進行提取和分析,也可以從本模塊直接選取所需的數據並分析。重復測量分析有兩種方法,一個是Hotelling T2檢驗,另一個是方差分析,本系統提供了這兩種統計檢驗方法。
部分樣本數據如下圖三所示:

這里,我們僅觀察一下方差分析方法的結果輸出,如下圖四所示。

從圖中我們可以看到,根據P值得到:處理因素「倍他樂克」葯物對血鉀起作用,測量時間對血鉀有影響,處理因素和測量時間有交互影響。從而驗證了我們應用數據挖掘得到的結果。
4. 數據挖掘在中葯研發上的應用
以上內容,我們重點是以西葯的研究應用為例來說明以數據挖掘為特色的虛擬醫葯研究的方法。其實,數據挖掘和虛擬葯物研究還非常適合於中醫中葯的研究工作,因為中醫學本身是一個經過幾千年不斷摸索、積累和驗證的、知識體系龐大的、具有完整理論體系的醫學科學,但我們還需要應用現代知識不斷地深入理解、挖掘、提高和應用,以便與現代科學能更好地融合。而數據挖掘正是探索和解釋中醫學奧秘的有力工具!
國內許多單位也開展一些中醫中葯數據挖掘的局部性的嘗試。現在,我們就將這些數據挖掘在中醫中葯研究中的嘗試加以匯總,分列如下: 1、中葯配方中的文本數據挖掘; 2、對「葯理」起關鍵作用的「有效成分」——單體或化學成分的挖掘; 3、中葯方劑配伍規律的數據挖掘與研究; 4、方劑配伍物質基礎與葯效如(證侯、症狀)關系的數據挖掘; 5、方劑配伍的用量與方劑效用級別間的關系(量效關系及模型) 挖掘; 6、中葯葯性理論與中葯有效成份的關系挖掘; 7、方劑中各葯味間的相關性挖掘; 8、相似病症的隱含相似關系挖掘; 9、同種疾病不同葯方的相似性和差異性的挖掘和研究。 10、數據挖掘用於不確切病症的分類和研究。

7. 聚丙二醇

丙二醇刺激兔子角膜上皮會產生暫時性輕微的角膜充血, 如果用 50%
的水溶液沖洗 5 分鍾除去丙二醇, 則不會造成什麼傷害, 但是如果用未經
稀釋的丙二醇刺激 5 分鍾, 則會產生中度反應.

(4) 給兔子口服投予丙二醇 (1-1.5 g/kg), 會使血液滲透壓升高,
而使眼內壓下降.

(5) 誤使一匹馬服了 2.8 l 的丙二醇, 結果造成沮喪、運動失調,
三天後復原.

(6) 實驗證明飲用水中含有 10% 的丙二醇時, 大鼠具有耐受性, 不
會對生理產生損害.

(7) 對許多動物而言, 局部的使用即使是很高的濃度, 對皮膚、眼睛、
黏膜等仍具有很好的耐受性, 雖然有時會有一些疼痛, 例如肌肉注射或
是創傷治療時, 非經腸道給予高劑量時會造成鎮靜或沮喪, 靜脈注射到
羊則會造成血尿.

(H)<TOXV:毒性值>

(1) HTXV:人類毒性數據

(a) 對人類皮膚產生中度刺激的劑量為 104 mg / 3 days 間歇地.

(b) 小孩口服的最低中毒劑量為 91 mg/kg/56 wk. 毒性效應為中樞神經
系統方面的影響.

(2) NTXV:非人類毒性數據

(a) 大鼠口服半數致死劑量為 21 g/kg.

(b) 大鼠腹膜內注射的半數致死劑量為 13 g/kg.

(c) 小鼠口服半數致死劑量為 24 g/kg.

(d) 小鼠腹膜內注射的半數致死劑量為 11.4 g/kg.

(e) 兔子靜脈注射的最低致死劑量為 4.2 g/kg.

(f) 兔子肌肉注射的最低致死劑量為 6.3 g/kg.

(g) 狗口服的半數致死劑量為 22 g/kg.

(h) 天竺鼠口服的半數致死劑量為 19 g/kg.

(i) 小雞靜脈注射的最低致死劑量為 27 g/kg.

(3) ETXV:生態毒性數據

水質毒性: TLM: 超過 1,000 ppm / 96 hr.

(4) MINF:最低致死劑量

(5) POPL:高危險群

(I)<PHMK:葯物動力學>

(1) ADE:吸收/分布/排泄

(a) 大鼠、狗或人口服丙二醇, 在 24 小時內, 1/4-1/2 的劑量是未經
代謝直接從尿液中排泄的.

(b) 所有的二元醇 (Glycols) 經過皮下注射或肌肉注射, 都可在消化道
得到良好的吸收.

(2) METB:代謝及其產物

注射到動物體內, 有一部分是未經改變, 原形排出的, 有一部分則氧化成
乳酸 (Lactic acid), 其餘的則和己四醇醛酸 (Glycuronic acid) 結合
而排出體外.

(3) BHL:生物半生期

(4) ACTN:作用機制

(5) INTC:與葯物之交互作用

陸. PHARMACOLOGY <<葯理學>>

(A) BION:生體需求

(B) THER:治療用途

(1) 烷基二元醇、乙醇及二氮二烯五圜 (Pyrazole) 可當做丙二醇中毒的
解毒劑,且烷基二元醇的效果及安全性比乙醇和二氮二烯五圜好.

(2) 丙二醇可當做檢濕劑 (Hydroscopic), 通常加在呼吸吸入劑中,
以降低氣管分泌物的黏稠度.

(3) 治療角膜水腫時, 通當在軟膏中加入將近 70% 的丙二醇當做滲透劑,
可以得到較好的治療效果.

(4) 40-60% 的水溶液通常局部用來治療魚鱗癬.

(5) 治療或預防牛的丙酮血症通常口服丙二醇以提高血醣濃度,
它的味道不是很好,但是卻很便宜.

(C) WARN:葯物警戒

局部的點耳劑含有高濃度的丙二醇, 如果有鼓膜穿孔的病患不要使用.

(D) IDIO:葯物特異性

(E) TOLR:葯物忍受性

(F) MXDD:用葯最大劑量

柒. ENVIRONMENTAL FATE/EXPOSURE POTENTIAL <<環境流布>>

(A)<POLL:污染源>

(1) NATS:自然污染源

(2) ARTS:人為污染源

除冰劑使用後會放出丙二醇進入水中產生污染.

(B) FATE:環境流布

(C)<ENVT:環境轉換性>

(1) BIOD:生物分解性

(2) ABIO:非生物分解性

(D)<ENTP:環境轉移性>

(1) BIOC:生物濃縮

(2) KOC:土壤吸收及移動

(3) VWS:自 水/土壤 揮發性

(E)<ENVC:環境濃度>

(1) WATC:水體濃度

(2) EFFL:放流水濃度

(3) SEDS:底泥/土壤濃度

(4) ATMC:空氣濃度

(5) FOOD:食品測值

(6) PLNT:植物體測值

(7) FISH:魚類/海產測值

(8) ANML:動物體測值

(9) MILK:牛奶測值

(10) OEVC:其它環境測值

(F)<HUEX:人類暴露>

(1) RTEX:可能暴露途徑

(2) AVDI:每日平均攝入量

(3) PBEX:可能暴露狀況

(a) 在正常的條入下, 丙二醇並沒有什麼明顯的危害.

(b) 工業上的暴露可能是來自物質加熱或劇烈攪動時直接的接觸, 或是
吸入蒸氣、霧氣等. 其他的暴露則來自攝食食物或葯物時. 但是並沒有
任何有關丙二醇工業危害的報告.

(4) BODY:人體負荷量

捌. EXPOSURE STANDARDS & REGULATIONS <<暴露標准及規定>>

(A) IDLH:立即危害量(濃度)

(B) ADI:每日可接受攝入量

(C) ATOL:容許量

(D)<OPL:職業上允許量>

(1) OSHA:職業安全與健康管理局規定

(2) NREC:國際職業安全及健康協會要求

(3) TLV:閥值

(4) OOPL:其它職業性允許量

(E)<OREG:其它標准與規定>

(1) WSTD:水質標准

(2) ASTD:空氣標准

(3) SSTD:土壤標准

(F) TSCA:毒物管製法

(G) RCRA:資源保存回收法

(H) FIFR:聯邦殺蟲,抗霉,滅鼠用葯法

(I) FDA:食品葯物管理法

玖. MONITORING AND ANALYSIS METHODS <<偵測與分析法>>

(A) SAMP:采樣方法

(B) ALAB:分析方法

(1) 所有的化妝品可用氣相層析法及氣-液相層析柱來分析.

(2) 菸草可用氣相或柱層析法來分析.

(3) 葯物及香草抽出物則用滴定法來分析.

(C) CLAB:臨床檢驗方法

拾. ADDITIONAL REFERENCES <<其它參考資料>>

(A) RPTS:特別報告

(B) TEST:測試狀況

(C) HIST:意外事件史

閱讀全文

與葯物警戒分析方法綜述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如何做腰背肌鍛煉方法 瀏覽:544
用什麼方法教大班二十內加減法 瀏覽:974
土壤doc的計算方法 瀏覽:454
毛巾折的方法視頻 瀏覽:149
快速治療寶寶便秘的最佳方法 瀏覽:14
如何判斷議論文論證方法 瀏覽:975
撲克牌魔術方法大全視頻教程 瀏覽:949
財富最簡單的方法 瀏覽:564
如何做賀卡很簡單的方法 瀏覽:866
羊絨衫縮絨劑使用方法視頻教程 瀏覽:512
配電箱控制櫃的安裝方法 瀏覽:2
吸塵器抽真空使用方法 瀏覽:65
做人流方法什麼好 瀏覽:974
說話與溝通的方法有哪些 瀏覽:624
招聘談錢技巧和方法 瀏覽:8
怎麼補色最快的方法 瀏覽:380
痛風解決方法有哪些 瀏覽:364
門牌調換最佳方法 瀏覽:22
什麼方法快速消紅 瀏覽:666
如何運用文學批評方法 瀏覽:4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