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研究方法 > 質性研究以數理統計法為主要方法

質性研究以數理統計法為主要方法

發布時間:2022-08-12 01:01:11

A. 數理統計方法有哪些

1、統計表

統計表是反映統計資料的表格。是對統計指標加以合理敘述的形式,它使統計資料條理化,簡明清晰,便於檢查數字的完整性和准確性,以及對比分析。

統計表從形式上看,由標題、橫行、縱欄、數字等部分所組成。從內容上看,由主辭和賓辭兩部分所組成。

主辭是統計表所要說明的對象,是由總體、總體各組、總體各單位的名稱所構成。賓辭是說明主辭的統計指標的名稱及數字資料。

2、統計圖

統計圖是根據統計數字,用幾何圖形、事物形象和地圖等繪制的各種圖形。它具有直觀、形象、生動、具體等特點。

統計圖可以使復雜的統計數字簡單化、通俗化、形象化,使人一目瞭然,便於理解和比較。因此,統計圖在統計資料整理與分析中佔有重要地位,並得到廣泛應用。

在解答資料分析測驗中有關統計圖的試題時,既要考察圖的直觀形象,又要注意核對數據,不要被表面形象所迷惑。

3、概率論

概率論,是研究隨機現象數量規律的數學分支。隨機現象是相對於決定性現象而言的,在一定條件下必然發生某一結果的現象稱為決定性現象。

例如在標准大氣壓下,純水加熱到100℃時水必然會沸騰等。隨機現象則是指在基本條件不變的情況下,每一次試驗或觀察前,不能肯定會出現哪種結果,呈現出偶然性。例如,擲一硬幣,可能出現正面或反面。

隨機現象的實現和對它的觀察稱為隨機試驗。隨機試驗的每一可能結果稱為一個基本事件,一個或一組基本事件統稱隨機事件,或簡稱事件。典型的隨機試驗有擲骰子、扔硬幣、抽撲克牌以及輪盤游戲等。

事件的概率是衡量該事件發生的可能性的量度。雖然在一次隨機試驗中某個事件的發生是帶有偶然性的,但那些可在相同條件下大量重復的隨機試驗卻往往呈現出明顯的數量規律。

4、中位數

中位數(又稱中值,英語:Median),統計學中的專有名詞,代表一個樣本、種群或概率分布中的一個數值,其可將數值集合劃分為相等的上下兩部分。

對於有限的數集,可以通過把所有觀察值高低排序後找出正中間的一個作為中位數。如果觀察值有偶數個,通常取最中間的兩個數值的平均數作為中位數。

5、集合論

集合論,是數學的一個基本的分支學科,研究對象是一般集合。集合論在數學中佔有一個獨特的地位,它的基本概念已滲透到數學的所有領域。

集合論或集論是研究集合(由一堆抽象物件構成的整體)的數學理論,包含了集合、元素和成員關系等最基本的數學概念。

在大多數現代數學的公式化中,集合論提供了要如何描述數學物件的語言。集合論和邏輯與一階邏輯共同構成了數學的公理化基礎,以未定義的「集合」與「集合成員」等術語來形式化地建構數學物件。

在樸素集合論中,集合被當做一堆物件構成的整體之類的自證概念。

在公理化集合論中,集合和集合成員並不直接被定義,而是先規范可以描述其性質的一些公理。在此一想法之下,集合和集合成員是有如在歐式幾何中的點和線,而不被直接定義。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統計

B. 質性研究和量性研究的區別是什麼

一、性質不同

1、質性研究是以研究者本人作為研究工具,在自然情境下,採用多種資料收集方法(訪談、觀察、實物分析),對研究現象進行深入的整體性探究,從原始資料中形成結論和理論,通過與研究對象互動,對其行為和意義建構獲得解釋性理解的一種活動。

2、量性研究是指先規定收集資料的方法,通過數字資料來研究現象的因果關系。

二、研究的目的不同

1、質性研究的目的在於描述和理解,是用系統的、互動的、主觀的方法來描述生活經驗,並賦予一定的意義。強調對研究對象有重要意義的觀點和事實,而不是對研究者有重要意義的結果。質性研究著重探索現象的深度、豐富性和復雜性,有助於護理理論的發展以及發現新知識。

2、量性研究的目的是預測和控制。這種方法主要用來描述變數,檢測變數間的關系,決定變數間的因果關系,可用於驗證理論。

三、結果呈現方式不同

1、質性研究以敘述性的文字報告結果,將提煉的各個類別或主題內容描述出來。注重從參與者的自身感受出發來描述,常引用研究對象的原話,以支持類別或主題的內容。

2、量性研究的結果以數字資料為主,強調統計分析的正確性、數據的准確性和客觀性。

C. 質性研究方法有哪些

1、參與觀察法,研究者深入到所研究對象的生活背景中,在實際參與研究對象日常社會生活的過程中所進行的觀察。

2、實地勘察調查法,專門從事勘查的部門或人員利用現代科學原理、現代科技知識和方法,對需要取證的事實進行勘驗、檢查、調查訪問、尋找、發現、固定和提取與有關的痕跡、物品等證據材料和信息,為科技鑒定、綜合分析判斷提供服務。

3、個案研究法,是指對某一個體、某一群體或某一組織在較長時間里連續進行調查,從而研究其行為發展變化的全過程,這種研究方法也稱為案例研究法。

4、視覺分析,包括水平視野分析、垂直視野分析和視野協調分析三部分。對道路的空間線形及其與周圍自然景觀和沿線建築的協調等進行研究分析,以保持視覺的連續性。

5、論述分析,指分析論述的內容,也分析論述的規則、論述的形成背景、論述間競合的規則等。

D. )是質量事故統計分析的主要方法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10-07

E. 質性研究的相關理論及方法

ground theory(根基理論):
現象學:
認識論epistemology:
批判理論critical theory
女性主義
個案研究 (case study):
實地勘察調查法(Fieldwork):
參與觀察法(Participant observation):
視覺分析(visual analysis);
論述分析(discourse analysis)。

F. 質性研究的方法及怎麼樣去做研究

質性研究又稱質的研究,或稱定性研究,是對某種現象在特定情形下的特徵、方式、涵義進行觀察、記錄、分析、解釋的過程。對於質性研究尚缺乏一個統一的定義,不同的學者有不同的理解。①Denzin和Lincoln把質性研究看成是一種在自然情境下,對個人的生活世界以及社會組織的日常運作進行觀察、交流、理解、體會和解釋的過程。②Strauss認為「質性研究的目的不在驗證或推論,而是在深奧、抽象的經驗世界之意義。研究過程重視被研究者的參與及觀點之融入;同時對於研究結果,質性研究不重視數學與統計的分析程序,而強調藉由各種資料收集方式,完整且全面地收集資料,並對研究結果做深入的詮釋」。③陳向明將質性研究定義為「以研究者本人作為研究工具,在自然情境下採用多種資料收集方法,對社會現象進行整體性探究,主要使用歸納法分析資料和形成理論,通過與研究對象互動對其行為和意義構建獲得解釋性理解的一種活動」。

G. 質性研究與定量研究的區別和聯系

一、區別

1、研究原理不同

定量研究用數學的工具對事物進行數量的分析;質性研究採用多種資料收集方法(訪談、觀察、實物分析),對研究現象進行深入的整體性探究。

2、研究方法不同

質性研究通過視覺分析、論述分析方法來經常研究;定量研究通過調查法、相關法、實驗法來經常研究。

3、著眼點不同

定量研究著重事物量的方面,重在對研究對象進行數量化測量。;質性研究著重事物質的方面,重在確定研究對象的性質。

二、聯系:質性研究與定量研究經驗研究(empiricalresearch)的范疇。

H. 質量控制七種統計分析方法的用途各有哪些

現代工業生產通常是按照同一設計、採用同樣的原料、在相同的設備和操作條件下進行的,產品質量在一定程度上是均勻的,又由於許多不可避免的隨機因素的作
用,產品質量又必然會有波動。若沒有系統性因素的作用,則產品質量特徵是服從一定的概率分布的。這使數理統計方法有可能應用到質量管理中去,從而產生了統
計質量控制的理論和方法。那麼,常用的統計質量控制的分析方法及用途都有哪些?

統計質量控制分析方法之一:排列圖法

利用排列圖尋找影響質量主次因素的一種有效方法。

統計質量控制分析方法之二:統計調查表法

利用專門設計的統計表對質量數據進行收集、整理和粗略分析質量狀態的一種方法。

統計質量控制分析方法之三:直方圖法

將收集到的質量數據進行分組整理,繪製成頻數分布直方圖,用以描述質量分布狀態的一種分析方法。

統計質量控制分析方法之四:分層法

將調查收集的原始數據,根據不同的目的和要求,按某一性質進行分組、整理的分析方法。

統計質量控制分析方法之五:因果分析圖法

利用因果分析圖來系統整理分析某個質量問題(結果)與其產生原因之間關系的有效工具。

統計質量控制分析方法之六:控制圖

用途主要有兩個:過程分析,即分析生產過程是否穩定。過程式控制制,即控制生產過程質量狀態。

統計質量控制分析方法之七:相關圖

在質量控制中它是用來顯示兩種質量數據之間關系的一種圖形。

以上就是統計質量控制的幾種分析方法及用途,它不僅適用於質量控制,更可應用於一切管理過程。採用統計質量控制的這幾種方法可以幫助企業在質量控制上真正作到"事前"預防和控制。

如想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網路搜盈飛無限,登陸官網,您可以了解到更多關於質量控制方面的資料。

I. 質性研究與訪談法、定性研究、定量研究、調查研究、實證研究的區別是什麼呀

一、方法不同

1、質性研究:以研究者本人作為研究工具,在自然情境下,採用多種資料收集方法(訪談、觀察、實物分析),對研究現象進行深入的整體性探究,從原始資料中形成結論和理論,通過與研究對象互動,對其行為和意義建構獲得解釋性理解的一種活動。

2、訪談法:通過訪員和受訪人面對面地交談來了解受訪人的心理和行為的心理學基本研究方法。

3、定性研究:通過發掘問題、理解事件現象、分析人類的行為與觀點以及回答提問來獲取敏銳的洞察力。

4、定量研究:用數學的工具對事物進行數量的分析。

5、調查研究:以探求客觀事物的真相、性質和發展規律的活動。

6、實證研究:研究者親自收集觀察資料,為提出理論假設或檢驗理論假設而展開的研究。

二、特徵不同

1、質性研究:包含但不限於民族志研究,人類學研究,論述分析,訪談研究等。質性研究注重人與人之間的意義理解、交互影響、生活經歷和現場情景。

2、訪談法:因研究問題的性質、目的或對象的不同,訪談法具有不同的形式。

3、定性研究:幾乎每天在每個工作場所和學習環境下都會進行定性研究。

4、定量研究:是社會科學領域的一種基本研究範式,也是科學研究的重要步驟和方法之一。

5、調查研究:為了弄清情況後據以傳播新聞。

6、實證研究:數理實證研究比較適合研究較為復雜的問題;案例研究可以分為單個案研究和多個案研究。

三、特點不同

1、質性研究:是一種在社會科學及教育學領域常使用的研究方法,通常是相對量化研究而言。

2、訪談法:訪談法運用面廣,能夠簡單而敘述地收集多方面的工作分析資料,因而深受人們的青睞。

3、定性研究:是確定事物本質屬性的科學研究,科學研究的基本步驟和基本方法之一。

4、定量研究:定量研究設計的主要方法有調查法、相關法和實驗法。

5、調查研究:針對性與指導性。

6、實證研究:實證研究就是不斷地通過研究,去接近這個客觀的世界。

J. 質量管理的統計方法有哪些

七種統計方法如下:

(1)統計調查表法。是利用專門設計的統計表對質量數據進行收集、整理和粗略分析質量狀態的一種方法。

(2)分層法。是將調查收集的原始數據,根據不同的目的和要求,按某一性質進行分組、整理的分析方法。

(3)排列圖法。是利用排列圖尋找影響質量主次因素的一種有效方法。

(4)因果分析圖法。是利用因果分析圖來系統整理分析某個質量問題(結果)與其產生原因之間關系的有效工具。

(5)直方圖法。它是將收集到的質量數據進行分組整理,繪製成頻數分布直方圖,用以描述質量分布狀態的一種分析方法。

(6)控制圖。用途主要有兩個:過程分析,即分析生產過程是否穩定。過程式控制制,即控制生產過程質量狀態。

(7)相關圖。在質量控制中它是用來顯示兩種質量數據之間關系的一種圖形。

希望上述回答對您有所幫助!

閱讀全文

與質性研究以數理統計法為主要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如何做腰背肌鍛煉方法 瀏覽:544
用什麼方法教大班二十內加減法 瀏覽:974
土壤doc的計算方法 瀏覽:454
毛巾折的方法視頻 瀏覽:149
快速治療寶寶便秘的最佳方法 瀏覽:14
如何判斷議論文論證方法 瀏覽:975
撲克牌魔術方法大全視頻教程 瀏覽:949
財富最簡單的方法 瀏覽:564
如何做賀卡很簡單的方法 瀏覽:866
羊絨衫縮絨劑使用方法視頻教程 瀏覽:512
配電箱控制櫃的安裝方法 瀏覽:2
吸塵器抽真空使用方法 瀏覽:65
做人流方法什麼好 瀏覽:974
說話與溝通的方法有哪些 瀏覽:624
招聘談錢技巧和方法 瀏覽:8
怎麼補色最快的方法 瀏覽:380
痛風解決方法有哪些 瀏覽:364
門牌調換最佳方法 瀏覽:22
什麼方法快速消紅 瀏覽:666
如何運用文學批評方法 瀏覽:4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