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拳擊手的基本訓練
拳擊的基本動作---精簡
站立姿勢:
1.重心在中間,輕松地上跳,在著地時這時候就是自己的重心,要求上體要弓。
2.左右腳的步子考慮前後左右穩定即可.雙腿有彈性.後腳跟提起.後肩低與前肩.
3.雙手舉起,前手高低平視線,左右不超過鼻子.拳比肘在前.後手貼臉側面.
4.雙肘自然下垂. 拳法:直、鉤、擺
直拳---出擊時高低平視線,對著鼻尖方向出去。不要抬肘。拳峰可轉可不轉。
鉤拳---彎腰,動作象跑步擺手一樣,但是肘不能後拉。方向1,往前。2,往上。不要超過頭。
平鉤---轉體,微蹲,人不能歪,發力出拳。拳不超過鼻尖,
擺拳---類似於平鉤,手有一個甩的動作。 步伐:
基本記住直進橫退。進--以直線斜直線進攻,退---基本不要直線退,往橫的方向退。
在實戰中,根據自己的體形和風格,要做出不同的對抗.
古巴拳擊專業拳擊訓練法
一、成績分析
1.一般負荷量
一個奧運會周期,古巴拳擊隊員的訓練量為125088分鍾和3203.82公里。如果考慮到每個年周期進行40周訓練和4周休息,那末我們每周平均訓練量為651.5分鍾和16.686公里。拳擊隊員每年安排一個訓練大周期和一個競賽期,兩個階段訓練分配的比例為4:1。訓練大周期主要著重於心理技術訓練,而競賽期是獲得參加年內最重要比賽所需要的最佳競技狀態。據此分析,大周期是打基礎,競賽期是使隊員帶著這個基礎投入比賽並能使之趨穩定。
根據古巴高水平運動員的經驗,四年內每年平均訓練量約為31272分鍾和800.955公里。這些平均效的准確性反映出7864.87分鍾和126.05公里的離散狀態。在這兩種情況下,純分散程度在25.09——15.8%之間浮動。藉助於95%的准確性,這些平均數的間隔作為年標准數值即為:31272+12476分鍾和800.955+200公里。
很明顯,競賽期是一個獨立的結構單位,實踐證明競賽期的各項指標的獲得依賴於前面的大周期,這兩者關系密切。
值得注意的是競賽期每年的總訓練量。假如我們在時間和路程之間建立一個比例關系的話,那麼就會產生一個在長期訓練中兩者量的轉換系數。我們取得的結果如下
第一年:49.35
第二年:58.92
第三年:59.81
第四年:60.75
平均結果為58.70%分鍾/公里,變異系數平均為12.18和准確性為11.4分種/公里。
這個系數表明,運動員通過4年訓練,分鍾量增加比公里量增加大,特別是競賽期訓練表現更為明顯。
2.競賽期的重點
我們認為,競賽期的效果主要表現在耐力、技一戰術、力量三大素質的提高上。這也正是古巴隊員的優勢所在。在技術上,古巴隊員在國外享有盛譽,屬於世界先進之列,素有古巴流派之稱。「我們吸收了古巴歷史上的精華部分(包括1959年前的職業拳擊),又使這些技術適合於世界業余拳擊的規定和原則,從而創造出自己的獨特風格和流派。」
耐力占據著第二位,從70年代末開始,我們針對古巴隊員在第三回合呈現出疲勞跡象這一缺陷,開始重點加強耐力的訓練。
除此之外,在心理訓練方面(智力和理論)也占據著一個很大的量。在這個分析中我們不包含准備活動和一般身體素質練習,因為這同樣有其特點,但不構成拳擊隊員的身體——技術——戰術發展的手段。大周期和競賽期的組織都是很重要的,這個階段訓練強度的撐點主要在於技戰術和耐力方面。這是拳擊隊員技術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主要是平衡穩定能力和心理應變能力)。8周的競賽期訓練方法的主要方面之一是各種練習的一致性,其中大部分訓練是通過身體—技術—戰術綜合訓練練習來實施的。
在競賽期,耐力在分鍾數這個指標上達到一個很高的平均量,是大周期量的95.48%。以類似的方式出現在技一戰術訓練中為9.87%,智力訓練為0.99%。但競賽期周平均量的下降也表明一般可以接受。
力量、速度、配合和協調在競賽期周訓練量是出現下降,但基本速度提高345.98%。
這一傾向表明,對於拳擊隊員來說最突出的專項競賽期的訓練量更大,因為在最後的瞬間正是這個專項保證了拳擊隊員的高水平和穩定競技狀況。
耐力項的指標,通過計算耐力項的指標得到了其最高指標的是:
1.循環4(1 43) 2.循環7(0.35) 3.循環5(0.85) 4.循環8(0.334) 5.循環2(—1.2)
這表明8周競賽期中的耐力是循環訓練中獲得的,每個循環訓練都有無氧訓練,但又結合了專項移動、技戰術和3分鍾比賽這一特點。這是我們對訓練的最大革新部分,也是競賽期的重要特徵。
多年來,耐力訓練主要通過大公里數的有氧訓練去獲得,但經過實踐古巴隊員改用無氧訓練去獲得。下面是我們在競賽期的訓練方式和訓練量。
1.400米跑2.300米慢跑 3.5×50米跑4.400米慢跑 5.400米跑6.300米慢跑 7.5×50米跑8.400米慢跑
循環訓練方法是使用較多的,競賽期為2.08公里/周,大周期為3.28公里/周。在有氧和無氧之間保持均衡,並為下一個循環方法作準備。
所有循環訓練都有無氧特點,使隊員的脈博保持在200次/分鍾。
力量項
力量的發展在競賽期不是通過循環方法去獲得,而是在大周期中獲得。在競賽期主要是去獲得爆發力。為此我們採用其他混合方法,2種是直接融於技戰術訓練中,2種是結合耐力訓練而進行。利用不同重量的拳擊手套,或把訓練引向手臂訓練(比賽力量)。
技一戰術
在技戰術方面,個人訓練的量最大,在大周期為90.98分鍾/周,競賽期為141—98分鍾/周。個人訓練在拳擊項目中是其重要特徵。大周期擊空練習是26.66分鍾/周,自由擊打練習是12.33分鍾/周;競賽期擊空練習退居第二位,為12.37分鍾/周。
通過以上對成績的分析,8周比賽期的顯著特點是,技戰術訓練和耐力、技戰術和力量之間存在著密切關系.這使競賽期的專項特點更為加強,即是說自始至終都突出了大運動強度。沒有完成大周期訓練要求的不準進入競賽期,因為他們不具備承受下一周期大負荷量所必需的身體機能。
❷ 拳擊基本訓練方式是什麼
1、空擊:空擊是對抗性運動的一種獨特的訓練方式,英文名稱是shadowboxing,來源於拳擊。是在進行高強度運動之前的熱身的一種手段。空擊,顧名思義,一個人就可以進行,對著空氣出拳。
2、懸掛式:上方固定,懸於空中。訓練擊打節奏、上臂肌肉協調性。
3、落地式:彈簧桿連接,下部固定於地面,訓練擊打節奏、步法練習、上臂和腿部肌肉練習與協調性練習。
4、打沙袋:打沙袋是練習實戰搏擊不可少的練功方法實戰拳擊不可少的練習方式。
注意事項
拳擊手總是用上體出拳,因此力量訓練時應該、把重點放在上體。這是拳擊力量訓練的最大誤區,直接造就了大批上體強壯但卻一碰就倒的活沙袋。拳王總是把力量訓練的重點放在核心力量(腿部力量)上。這樣做有兩個原因。
從力量訓練的角度說,核心力量佔全身力量的主要部分,也是主要的借力源。以核心力量為重點,力量提高的速度最快。其次從拳擊技術的角度說,核心力量是拳擊發力的主要來源,因此應該重點提高。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拳擊
❸ 打拳擊的方法的技巧
拳擊的基本動作 正確的站立姿勢:體重應均勻地分到兩腳前腳掌部位,重心在中間,輕松地上跳,在著地時這時候就是自己的重心,要求上體要弓。
(l)首先面對對方,相隔半步,雙臂自然下垂站穩。
(2)面向對方,左腳向前出35-45厘米。也可以根據自己 的身高和習慣來確定距離,一般使自己感到舒適為好。
(3)右腳與左腳呈45度角,為了減少一點幅度,右腳跟往右 側開一點,左右分開的距離為20-30厘米。這樣的站法主要目的是在受到外來打擊時,身體保持平衡。假如站成一條橫線,受不住從前方來的直拳,容易後倒;站成一條堅線,容易橫倒,對攻防兩方面都不利。
(4)後腳跟抬起5厘米左右,把自己的體重均勻的落到前後 腳趾骨基節部位。前腿的膝關節微屈,同時,後腳也跟著前腳微屈膝。重心放置在兩腿之間,身體不論處於靜止還是移動狀態, 重心投影均不得越出兩足以及兩足間的支撐面。 上述是對拳擊時下半身的基本姿勢要求,這樣做的主要目的是可以利用膝蓋的屈伸力量加強後腳的蹬力,重心移動靈活,但要注意不要右腳跟著地,以免影響腳移動速度。現代拳擊最講究的是速度。兩腳距離大,影響速度的發揮,但穩定性好,適用於猛攻型選手;距離小,速度快,但穩定性差,適用於技巧型選手
❹ 拳擊運動員是如何訓練的
速度訓練包括三方面的內容:位移速度、反應速度、動作速度。但技擊運動對速度素質的要求,則突出在反應速度和動作速度上。因此,對抗中對各種信息反應的快慢和出招攻擊的快慢,是取勝的關鍵因素。 一、反應速度的快慢 在技擊實戰或訓練中,反應速度的快慢,取決於信號通過反射弧所需要的時間長短。所謂反射弧是指反射活動所經過的神經通路。包括:感受器--傳入神經--神經中樞--傳出神經--效應器。 二、影響反應速度的主要因素 (1)神經中樞的機能狀態是影響反應速度的因素之一。休息不好、疲勞時,反應就會遲鈍;如機能狀態良 好,且興奮性適度、精神放鬆、注意力集中,反應就快。 (2)反應速度與感受器的敏感程度有關。即感受器越敏感,接受信息就會越快。 三、反應訓練的手段 (1)利用突發的信號,訓練拳手對信號的反應速度。在這里,可根據情況用簡單或復雜的信號進行訓練。 (2)移動目標和選擇性練習。即在目標移動變化的不同情況下,讓拳手迅速做出反應,或隨著各種信號的 交替變化,讓拳手迅速做出相應的選擇。 四、獲得速度須注意的事項 (1)為減少粘滯性和增強靈活性而做專門的訓練。 (2)掌握正確的姿勢,因為姿勢是一切行動的基礎。 (3)培養視覺與聽覺的洞察力。 (4)對習慣方式做出快速反應,並對突然的變化予以相應的反應。 五、使反應延長的原因 (1)當你特別容易激動時。 (2)你十分疲勞時。 (3)當你不再訓練或不能堅持訓練時。 (4)當你的精力或注意集中不起來時。 六、提高速度的條件 (1)經常練習或增加自己手法與步法的機動與靈活的變化。 (2)動作的精簡。 (3)疲勞的克服。 (4)充分發揮和利用肉體與精神的警覺性。即充分運用你的想像力,並預想你的對手可能如何發招攻擊, 並使自己的心理處於實際搏擊狀態。 七、動作更快的要素 (1)首先做熱身運動或准備活動以減少肌肉的阻礙,並增加肌腱的彈性與肢體的柔軟性;以便調整以適應 更高技能的生理運動狀態。 (2)保持肌肉的適當收縮,以便使手臂像壓緊的彈簧一樣,一放鬆便會彈出來;其次是「肌肉的自由」, 亦即不受任何緊身衣服所束縛。 (3)精神的貫注。 (4)養成快速敏銳的視覺習慣,好養成快速反應的習慣。 八、對手反應加長的時機 (1)在動作完成的瞬間。 (2)外在刺激較復雜時。 (3)對手在攻擊前的吸氣或做准備活動時。 (4)對手攻擊完畢而收手時。 (5)對手注意力與眼神分散時。 (6)當對手心理與身體失去平衡時或受憤怒、恐懼等情緒影響時。 出拳速度的訓練 動作速度的快慢,除了取決於信息在反射弧各環節中傳導速度快慢外,還與神經系統對肌肉指揮能力有密切關系。下面將李小龍訓練動作速度的主要手段介紹如下。第一、需藉助於信號刺激的節奏來提高動作速度和技擊實戰的節奏感。例如李小龍藉助快頻率的音樂,來訓練自己伴隨音樂的節奏而做出快速、協調一致的快速動作的能力。這樣能使自己的技擊節奏變得飄乎不定,迫使對手無法捉摸和利用,此亦為技擊之終極目的。第二、要縮小完成動作的空間或縮短完成練習的時間,來提高動作速度。而且對相同的技術動作,反應的時間越短愈好。第三、加大練習的難度,把在較困難的條件下完成動作時獲得的效果,轉化到動作速度上。例如,當你進行拳打腳踢時,可在臂上或腿上負重,而當去除負荷時,動作就會加快。 那麼,怎樣練習速度呢?首先要擊打速度球,再者是合掌練習與配合訓練。 一、速度球練習 李小龍認為速度球不但能訓練你進行靈活閃避,還能使你迅速重復出招。要想提高速度,就得將注意力集中在速度方面,而不是力量。因為如果你在任何時候都全力進行擊打的話,那就會喪失速度。在截拳道中,速度球除對提高專項素質有明顯效果外,亦能使習者掌握各種出擊角度,且手腳兼習。利用這種器械對訓練視覺反應、神經反應、判斷攻防距離及速度等均有極大的幫助。速度球的具體練法是:一般都以占優勢的前手進行快速攻擊,而後手則進行力量攻擊。但是,隨著技藝的提高,雙手可用各種方法自如地出拳去打擊。在這里,攻擊的時機尤為重要。但要注意的是,在擊拳的節奏變亂,球出現晃動時,要先阻止球晃動,然後再出拳,因為對著晃動的球擊拳,簡直是在作愚蠢的冒險,因為這樣擊易損傷腕關節和手,以及破壞了自己的動作韻律,故不可取。 二、合掌練習 在截拳道的訓練中,對於速度的訓練,這是一項有效的練習,另外對反應的提高也頗有效。練習時,李小龍可站在離陪練約一臂遠的距離外,並讓陪練兩手在胸前分開約30厘米;此時,李小龍可將拳頭從其兩手之間穿過而打向他的身體或面部,但應注意,不要讓對手的兩手夾住自己的拳頭,為了保護對手,可讓對手戴上護具,以確保安全。如果同伴沒能夾住你的拳頭,你可讓他再縮小兩掌之間的距離到20厘米,同時你也可離他遠一點,以增加練習的難度。 三、配合訓練 在任何訓練中,引起拳手疲勞的因素很多,情緒便是其中之一。良好的充滿激情的情感才會使人的大腦神經活動處於興奮狀態,對肌肉和肌體能力也能起促進作用,還可以增加力度,並同時伴有愉快的心情與自信心等。對訓練的興趣是拳手形成積極性情緒狀態的主要源泉。另外,能否激發拳手的訓練興趣,不僅與訓練內容與拳手的興趣和愛好有關系,而且與訓練方式、方法也有關系。 踢腿速度的訓練 象李小龍這樣優秀的拳手,踢腿時看上去總是那樣輕松自如,巧妙准確,優雅悅目。他沖向對手時,即能輕而易舉地出腿攻擊,又能自由地離去,似乎總能機智地攻擊對手。而他的對手在其面前不但找不到准確的時機,反而泄露了自己的意圖。眾所周知的「李三腳」便是靠極快的速度來保證其實戰效果的。 一、決定腿擊速度的要素 截拳道以快速猛烈、剛勁及旋風般的腿上功夫著稱於世,不過訓練起來卻很困難。李小龍曾經說過:「闖盪江湖,全憑真功夫,任何只憑僥幸的心理都將避免不了失敗的厄運。」而要想練成他那閃電般的腿法絕技,必須先了解和掌握決定腿擊速度的要素。這些要素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放鬆:李小龍說過:「放鬆並不意味著散漫鬆懈,更不是遲緩。」對於一個優秀拳手來說,放鬆還避 免了人體主動肌與對抗肌不協調所產生的肌肉能量較大和容易引起或過早疲勞的憋病,使動作由攻擊 的預備到攻擊完成之間動作所費時間最短,也就不至於因肢體緊張僵硬,而使起動遲綬、踢擊遲緩、 回防亦遲緩。 (2)姿勢協調正確:李小龍曾規定,動作的姿勢應當遵循一定規律,而這個規律並不是側踢腿一定要腳跟 著力那麼呆板(李小龍曾說過,只要能擊倒對手便是高超的藝術,而不論你採用什麼方法),而是說 所彩的動作,所發放出的姿勢應當最省力、最直接,而不應有多餘、附加的、會牽制人體發起攻擊、 並容易產生疲勞或拉長攻擊線路的現象出現,這是確保速度的契機。 (3)有效的調整:作為拳手,即不可能也無必要永遠保持快速的攻防速度,有經驗的拳手會有效地調整速 度,減少不必要的體能消耗,節省體力,以便提高快速攻擊的命中率,並且能製造疲勞的假象,來迷 惑對手,從而最終擊潰對手。 二、腿擊速度的訓練方法 截拳道腿法速度的練習有速度球練習、沖刺跑練習及拳擊手墊練習。 (1)速度球練習:此項練習與拳法速度訓練相差無幾,所不同的是改拳法為腿法。 (2)沖刺跑練習:沖刺跑對於練習移步和出腳速度非常重要,因為在跑的過程中,每秒可出腿7-9次, 如果將此速度運用到搏擊中去,可使你的技藝有一個飛躍。沖刺跑練習對於提高腿擊爆發力也很有用。 三、拳擊手墊練習 在練習時,李小龍的夥伴可以自行控制高度和距離,使李小龍踢擊活動中的目標,從而產生一種真打的感覺。另外,由於持手墊者具有很大的動機性和手墊有一定的保護作用,所以即使你發出了最大的攻擊力,也不易踢傷對手,故李小龍可以全力以赴的進行訓練。 腹 肌 訓 練 -------------------------------------------------------------------------------- 李小龍擁有強有力的腹力。他常說:「最重要的格鬥形式之一就是拳擊。為了適應拳擊,腹部必須要能夠經得起拳擊。」為此,他綜合編排了幾種練習: 在一塊斜板上做「仰卧起坐」:如右圖中所示,綁住雙腳,屈膝,兩手放在頭後,向兩腳方向抬起身子,這樣反復練習,直覺腹部疲勞為止。當你能夠做至100次之後,可將啞鈴或杠鈴片放在頸後做仰卧起坐。 也可以坐在板凳的邊緣上面,讓助手緊按住兩腳的踝關節,使練習者充分伸屈身體。如果用單杠,也能增強腹肌力量。即兩手握杠懸垂,然後慢慢抬起兩腿,直到兩腿抬至水平位置,保持姿勢,時間越長越好,每一次做都要盡量超過上一次的時間。 另一種增強腹肌的方法是躺在地板上,背部與地板貼平,然後慢慢地抬起頭,直到能看到腳為止。兩腿並攏伸直緩緩抬起,盡量抬高,然後兩腿還原,反復數十次,直到力竭為止。如有舉重凳,也要象上圖二那樣做練習。這種練習對於增強腰背部肌肉的力量也有好處的。為了增強腹部力量,也可用一個實心球讓助手投向自己的腹部,在抓住球之前,讓球打在自己身上。如果是單獨做這一練習,則可用重型拳擊袋代替實心球,擺動拳擊袋,站袋撞擊身體。腹部受打擊時須向外鼓氣並緊張肌肉。且擊打要由輕到重,切忌急於求成。 在李小龍練功的所有身體部位中,他的腹部肌肉是最引人注目的:接觸時堅如岩石,耐攻擊,輪廓鮮明。李小龍認為,腹部是格鬥技需要的最重要的肌肉群之一。因為實戰中,每個動作都需要一定程度的腹部功力。可能更重要的是:「腹部」類似於外殼,能保護你的肋骨和明顯器官。 李小龍是一個健康迷和公認的頂峰格鬥士,總是在尋找能使他的身體達到最佳狀態的新方法,經常利用新方法竭力達到最佳效果。他感到,他當年的許多格鬥士都缺乏能夠銳化其擊技的健康身體。他在他的蓍作《截拳道》中寫到:「鍛煉是最容易被人們忽視的體育運動項目之一,應把絕大部分時間用於發揮技能,極少的時間用於發揮參賽時用的技巧上。」 黑帶雜志經理米托.尤耶哈拉回憶道:「李小龍總是感到,如果你的腹部不發達,你就沒有權利做任何艱難的武功。」李小龍的妻子琳達認為,他的前夫「是一個腹部訓練迷。」他總是做俯卧撐,羅馬椅運動,抬腿和嗄吱嗄吱地咀嚼等運動。根據李小龍的某些訓練日記記載,他日常的腹部訓練包括: 擰腰4遍,每遍90次;仰卧起坐4遍,每遍20次;抬腿4遍,每遍20次;斜扭4遍,每遍50次;蛙踢4遍,每遍50次。 李小龍繼續研究了這種方法,對仰卧起坐,側彎,抬腿,下彎扭動和後彎等項目,補充了一些內容。 下彎扭動練習是一種特殊困難的技巧,李小龍將它用於鍛煉腹部功力。躺在長凳之後便用雙手抓住附屬支柱,而且只靠他的雙肩支撐來抬身。之後將膝蓋鎖緊並伸直,讓下背抬離長凳,即可實施抬腿練習。李小龍的合作明星博洛.揚回憶道:他的朋友李小龍做這個練習的時候,只將肩胛骨放到長凳端部,使他懸浮的雙腿和人體軀干水平地離開長凳。「這樣,他就能使自己完全水平地位於半空中了。」 當然李小龍的洗衣板式的腹部肌肉不只是來源於腹部訓練,他還是一個心血管調節的熱情支持者,並經常跑步、跳繩和騎訓練用固定的自行車等。李小龍跑步的距離一般是2到6英里,時間大約15到45分鍾。根據李小龍的朋友和夥伴演員鮑勃.韋爾的介紹。李小龍是一個出色的5英里田徑運動員。他倒退著跑,頂風短跑一英里,走一英里,跑一英里……李小龍騎訓練用固定的自行車的時候,能夠交替運行,他能騎45分鍾(大約10英里)。李小龍的學生赫布.傑克遜回憶起了李小龍用來增強其肌肉力度的另外一個比較特殊的方法。根據傑克遜的介紹,李小龍騎訓練用固定自行車的時候,扎的是一種桑那腰帶,他堅信,這種腰帶能聚熱於腹部肌肉,有助於減肥。 李小龍尋找增強腹部功力的另外一個辦法就是食物。根據琳達的介紹,他搬到美國之後不久,就開始對攝取食物認真起來了。他對有利於健康的食物與高蛋白產生了興趣。「他一日幾次攝取奶粉、冰水、香蕉、蛋、菜籽油、花生汾末和巧克力冰糕。」琳達回憶道,李小龍腰部在26與28英寸之間變化。他還飲用自己用蔬菜和水果———蘋果、芹菜、胡羅卜等,經由電動攪拌器調制而成的果汁。 李小龍食用少量素食和大量水果與蔬菜,在後來的幾年當中,他非常善於利用維生素補品,每天都為自己配備適量的維生素。 耐 力 訓 練 -------------------------------------------------------------------------------- 武術運動員最容易忽視的訓練之一就是身體素質的訓練。他們往往花過多的時間增強技巧和技術,而在身體素質方面卻訓練得很少。李小龍是一位典型的健壯人物。他每天堅持訓練,從不讓工作干擾訓練。他每天要在24-25分鍾內跑完6.4公里路。沒有專門的跑步場所,他經常在海灘、公園或樹林里進行練習。他經常在跑步完之後立即騎固定架自行車。李小龍把跳繩作為日常訓練的另一種耐力性練習。這種練習能增強耐力,能使腳下變輕。(科學證明,十分鍾的跳繩的運動量相當於30分鍾的小步跑)。 跳繩對於增強平衡感也是很有幫助的。方法是:用一隻腳跳,另一隻腳向前抬起,然後交替,繩子每轉一周就變換一次,跳的節奏加快,減小手腕、臂擺動的幅度,當繩子繞過時,腳稍微跳離地面,剛好讓繩子通過。跳3分鍾(大約相當拳擊比賽一個回合),然後休息1分鍾,再進行下一組練習,每次訓練三組即可。當覺適應這種運動量時,可去掉中間的休息時間,而連續做30分鍾的練習。 只有嚴格地、連續不斷地練習才能增強耐力。迫使自己進行極限訓練,練得上氣不接下氣,准備全身酸痛一兩天。被認為最好的耐力訓練方法,是在一段較長的訓練時間里進行短時間高強度的練習。一般要經過數年的時間才能達到耐力的最佳狀態。然而,一旦停止這種高強度的訓練,耐力就會很快地消失
❺ 拳擊訓練的手段有哪些
拳擊訓練方法
1、步伐
事實上,拳擊跟傳統的武術一樣特別重視步伐的訓練和使用,因為基本上很多搏擊和體育運動裡面力量的起始點都是從下盤發動。所以,運動者必須要掌握前後和左右滑步,並將這些滑步作為基礎,對應出不同的拳法。比如在前後滑步的時候需要對應前後直拳,左右滑步的時候就需要對應左右擺拳,這些都是非常基礎的一些訓練方法,只有練好步伐才能進行拳擊。
2、右直拳
右直拳是拳擊裡面比較常用的重拳,非常適合遠距離的攻擊,但是右直拳卻很少有機會用到,只有在有非常高的把握時才會使用。首先做好基本姿勢,以右腳掌蹬地來發力,右腿所帶出來的力量會讓右側髖關節前送,並且帶動腰部快速往前面運動,直到右肩前送。右拳會用直線往前面發出,攻擊對方的頭部。通過腰部的扭動和右肩的前送,還能夠增加力量和距離。
❻ 如何練拳擊
拳擊的基礎練習方法 絕對精華
一、將爆發力提高70%以上的練習法(隔日練習):
激烈的打鬥需要強健的身體,強健的身體則是產生強大爆發力的源泉。為了給對 手造成更大的痛苦,我們有必要成倍地增長我們的攻擊力度。
在練習方法上,高質量、高強度的少次多組重復練習是提高爆發力的極佳途徑。
下面舉實例加以說明:
1、拳頭俯卧撐:
通常的俯卧撐是將兩手掌按在地上進行的。這里要求練習者將手掌改為拳頭,握緊你的拳頭,在地上形成俯卧撐姿勢並動作,兩拳的距離約70厘米,兩拳眼向前方,請保持身體挺直,不要將肚子凸下去,要將腹部收緊,但不要將屁股抬得很高。如果拳上感到痛的話,就在拳下墊著書本,以後適應後,必須將書本拿去。
也許你認為這樣進行俯卧撐練習太方便了,那麼就增加難度。當你以高質量的動作能夠連續進行俯卧撐15次以上(高質量的動作指的是,整個動作過程一直保持身體挺直,手臂向下彎屈時,動作要緩慢,當身體剛碰著地面時,立即奮力撐起,在手臂即將完全伸直時,突然加速完成整個動作,每一次都這樣做,請自行監督),能如此正確地做15次,表明你具備一定的實力,可以進行支撐力分成法來練習了。方法如下:在原來的俯卧撐的姿勢下,將身體的重量讓撐地的兩只手不均勻地承擔,也就是讓一隻手多承擔一點分量,另一隻手少承擔一點。具體可以這樣做:比如你先讓右手多承擔一點分量,就將左手撐地的拳頭改為用手指撐地,右手仍舊以拳頭撐地。動作開始時,左手可先以五根指頭全部撐地,感到十分輕松時,改用食指、中指及大拇指三根指頭撐地,以高質量的動作進行俯卧撐。
由於你的左手只有三根指頭撐地,而右手是一隻充實的拳頭撐著地,所以你自然 將身體的大部分重量由右手來承擔了。如此你能正確地完成15次(每一次都應該是高質量動作,切記不要盲目追求數量。實踐證明,按高質量的15次動作模式練出來的爆發力遠勝過馬馬虎虎的100次動作模式的結果),以後可以左手只用食指、中指來撐地了,這樣做也能高質量地完成15次,則可以讓左手完全不碰地面,只讓右手單獨進行俯卧撐了,當右手單獨能完成高質量動作10次以上(特別是支撐手即將伸直時,突然加速完成整個動作),則你右手的爆發力已很不錯了。同理,左手的爆發力也可以按此方法練出來。
在練習時要時刻告誡自己、督促自己一定要讓動作達到高質量標准。體格較健壯的人在進行該練習時,可以將兩只腳擱在方凳上或床沿邊,以增加身體對手臂的壓力。此俯卧撐動作次數、組數如此安排:
第一、二周進行兩拳皆撐地的練習,做完15次高質量的動作為一組,一天做完三組。做一組動作不能達到15次的人,須咬緊牙關努力爭取,但要注意質量;做一組動作輕松超過15次的人,或增加難度將腳擱在50厘米高左右的物體上,或直接進入第三、四周的練習。第三、四周進行的是一隻手用拳頭撐地,另一隻手用手指撐地的練習。一組動作為15次,一天需做四組,如第一組以右手拳頭撐地,則第二組以左手拳頭撐地,如此交替進行。是否要將腳擱高,根據你體力而定。第五、六周練習如下,將一手任意放置身邊,只用一手進行俯卧撐練習,一天堅持完成四組,每組努力做到10次。
注意:以上練習不要你每天做,而要求你隔日做,即練習一天休息一天,如此反復,實踐證明,隔日練習高質量動作的收效是每天練習的兩倍以上。當第六周練習完畢後,再進行混合練習,即將所有練習過的動作任意穿插練習,力求做得質量更高。三個月堅持下來,你的雙臂很鏗鏘有力了,請不要鬆懈,繼續堅持下去。
2、單腿起踵練習:
練習者以站立姿勢開始,屈起一隻腳,只用一隻腳慢慢地蹲下去,至屁股完全碰著腳後跟,然後仍舊以這只腳用力站起來,待膝關節將完成整個過程時,突然加速將腿完全站直。練習者可能由於一隻腳支撐會出現左右搖晃,這可以將自身的任一側靠近牆,以這一側的手的手指輕輕扶著牆壁,以保持身體平穩,但不可以用手抓住什麼緊固件,否則練習效果將大大折扣。左右腳交替進行,一天堅持四組,每組做完15次。也是隔日練習。有的人可能竭盡全力不能完成15次動作,就盡力而為地做,如果今天做一組只能完成10次,那明天力爭做到11次,待每組11次動作鞏固下來後,再向每組12次拼搏,以此類推。三個月堅持下來,完成每組15次的高質量動作肯定不成問題了。
注意:當你能輕松地完成每組15次高質量起踵動作後,須給動作之腿增加壓力了。你可以用一隻手拎一定質量的物體(或啞鈴或小水桶,小水桶中盛多少水可由自己決定),由於增加了重量,每組完成的動作次數可能只有幾次了,堅持這樣練習,努力向15次沖刺,當你負重能完成15次單腿起踵練習,且每次動作都是高質量的,尤其是動作將要完成(指腿將伸直時)突然加速,這樣做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擰身前撲運動:
請你准備好一條廢棄的的自行車胎(要彈力仍然較好的)或一根用於捆綁物體的橡筋,將車胎(或橡筋)的一頭固定好,另一頭稍作加工,使自己的手便於緊緊地握住。動作開始,你以一手抓住車胎的一頭,人取似弓步姿勢,步距可以大一點,如果你左腳在前,則用右手抓住車胎(如果右腳在前,則用左手抓住車胎),好了,調整好車胎的松緊度,握胎之手從彎曲位置開始,憑臂力及腰肢轉動之力,猛然將手臂完全伸直,並將上身奮力前撲,完成此動作後,請緩慢地回到原姿勢。如果做此動作時感覺太輕鬆了,可適當加大你與車胎固定點之間的距離,如仍能相當輕松地完成此動作,則可以再增加一條車胎,甚至二條以上車胎。是否增加車胎,以你是否能高質量地完成每組15次動作為依據。隔日進行練習,一天練四組,每組15次。
注意:當你採取左勢(即左腳、左肩在前)進行動作,右手握著車胎猛力將手臂伸直時,請身體盡量前撲,腰肢盡量擰轉,形成左肩超前右肩許多。為了使自身不鬆懈,動作還原時請一定要緩慢。三個月下來,你的要部力量肯定很不錯了。
4.還有速度:速度訓練的其它因素。
速度訓練包括三方面的內容:位移速度、反應速度、動作速度。但技擊運動對速度素質的要求,則突出在反應速度和動作速度上。因此,對抗中對各種信息反應的快慢和出招攻擊的快慢,是取勝的關鍵因素。
二、反應速度的快慢
在技擊實戰或訓練中,反應速度的快慢,取決於信號通過反射弧所需要的時間長短。所謂反射弧是指反射活動所經過的神經通路。包括:感受器--傳入神經--神經中樞--傳出神經--效應器。
二、影響反應速度的主要因素
(1)神經中樞的機能狀態是影響反應速度的因素之一。休息不好、疲勞時,反應就會遲鈍;如機能狀態良
好,且興奮性適度、精神放鬆、注意力集中,反應就快。
(2)反應速度與感受器的敏感程度有關。即感受器越敏感,接受信息就會越快。
六、提高速度的條件
(1)經常練習或增加自己手法與步法的機動與靈活的變化。
(2)動作的精簡。
(3)疲勞的克服。
(4)充分發揮和利用肉體與精神的警覺性。即充分運用你的想像力,並預想你的對手可能如何發招攻擊,
並使自己的心理處於實際搏擊狀態。
出拳速度的訓練
動作速度的快慢,除了取決於信息在反射弧各環節中傳導速度快慢外,還與神經系統對肌肉指揮能力有密切關系。下面將李小龍訓練動作速度的主要手段介紹如下。第一、需藉助於信號刺激的節奏來提高動作速度和技擊實戰的節奏感。例如李小龍藉助快頻率的音樂,來訓練自己伴隨音樂的節奏而做出快速、協調一致的快速動作的能力。這樣能使自己的技擊節奏變得飄乎不定,迫使對手無法捉摸和利用,此亦為技擊之終極目的。第二、要縮小完成動作的空間或縮短完成練習的時間,來提高動作速度。而且對相同的技術動作,反應的時間越短愈好。第三、加大練習的難度,把在較困難的條件下完成動作時獲得的效果,轉化到動作速度上。例如,當你進行拳打腳踢時,可在臂上或腿上負重,而當去除負荷時,動作就會加快。
那麼,怎樣練習速度呢?首先要擊打速度球,再者是合掌練習與配合訓練。!!!!!!
❼ 練習拳擊應該怎麼練力量
一般說的一個人力氣大小其實就是絕對力量的體現,強大的絕對力量是速度力量和耐力力量的基礎,在格鬥中具有很強的震懾力和重要的作用。
要增強絕對力量,就要保證大重量,高強度的訓練,選用的練習重量應該是自己竭盡全力只能完成1—3次的,進行3—5組練習,每組做到力竭,組間休息1—3分鍾,讓肌肉得到恢復准備沖擊下一組極限重量,一周可以進行一到兩次絕對力量訓練,保證絕對力量的不斷提高。
注意:絕對力量訓練中由於選用的重量很大,接近個人力量極限,所以訓練前一定要充分熱身,訓練中必須有訓練夥伴保護,避免受傷。
拳擊的力量訓練方法二、速度力量訓練
速度力量就是一般所說的爆發力,直接關繫到攻防動作的速度,是格鬥中至關重要的一項素質。
訓練的目的就在於盡量把速度力量水平提高到個人的極限,原理在別的文章里我已經講過,就不在這重復講解。訓練方法就是選用自己盡力能完成5—10次的重量,用自己最快的速度進行每一次動作。每組3—8次,練習三到五組,組間休息2—5分鍾,讓肌肉充分放鬆,保證下一組的訓練質量。如果感覺疲勞,無法再保證動作速度,就改練其他的,勉強耗下去也沒有意義。
注意:用自己最快速度進行練習是提高速度力量的關鍵,如果不在訓練中把動作速度頂到自己的極限,就完全失去了提高速度力量的作用。
❽ 青少年拳擊運動技戰術訓練方法具體是什麼
拳擊運動在我國發展起步比較晚, 作為一項外國傳入的運動項目缺乏群眾基礎。隨著鄒市明在各項比賽中取得驕人成績, 拳擊運動逐步走入普通人的視野, 當前已經成為我國重點發展的體育項目, 青少年是拳擊運動的主力軍, 是中國拳擊運動的未來, 因此必須要做好青少年拳手的培養訓練工作, 扎實提升他們的技戰術水平, 爭取在比賽中獲得優異成績。那麼青少年拳擊運動技戰術訓練方法具體是什麼呢?
一,充分認清拳擊運動技戰術訓練的重要意義
拳擊運動是一項具有高危險性的運動, 在比賽當中運動員的失誤可能會對自己的身體造成嚴重傷害, 作為教練員必須要幫助運動員正確認識技戰術訓練的重要性。青少年運動員活力四射, 對於拳擊運動比較感興趣, 但是對於枯燥而重復的技戰術訓練興趣不大, 心理上存在急功近利的激進思維, 訓練過程中容易心浮氣躁, 導致技戰術訓練效果不佳。
❾ 拳擊入門基本訓練及體能訓練的方法。
一、拳擊入門基本訓練
1、訓練的主要方法
空擊是對抗性運動的一種獨特的訓練方式,英文名稱是shadowboxing,來源於拳擊。是在進行高強度運動之前的熱身的一種手段。空擊,顧名思義,一個人就可以進行,對著空氣出拳。遠距離方式指用滑步帶動身體前進和後退,在這個基礎上出拳。
2、訓練的輔助方法
梨球可以腳踢也可以拳打。如果彈性比較大還可以練習反應。最好是鞭腿加直拳擺拳加一些組合的打法。懸掛式上方固定,懸於空中。訓練擊打節奏、上臂肌肉協調性。落地式彈簧桿連接,下部固定於地面。
二、拳擊體能訓練方法
跳繩應該是除了跑步以外最大眾化、運動最廣泛的運動了,操作簡單,工具簡便也不受場地的限制。跳繩的不僅能很快提高自己的體能,對協調性也有很大的提升。
(9)黑猩猩拳擊訓練方法擴展閱讀:
拳擊技巧戰術
1、拳擊運動的技術包括攻擊、躲閃、放鬆,移動、扭鬥技術和善於反擊。
2、攻擊技術包括左右直拳,左右上勾拳,左右平勾拳,左右擺拳,左右斜上勾拳,刺拳。
3、拳擊運動只能運用拳頭來制服敵人,不能使用腿腳肘膝。
4、戰術運用:在拳擊比賽中,場上情況千變萬化,因此戰術的運用在拳擊比賽中佔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勝負結果取決於雙方技術、戰術、心理、身體素質等因素。
5、這四者是緊密聯系相互滲透的,戰術的運用就是對一名拳擊運動員綜合能力的體現,在技術、身體素質和心理品質差不多的情況下,戰術打法運用的質量將對比賽勝負起著決定性作用。
❿ 拳擊訓練時,有哪些方法
引言:拳擊這項運動受到了很多人的喜歡,而且有一些人他非常的喜愛觀看拳擊比賽,在這個過程中也找到了刺激感。於是有一些人他就會親身的進行拳擊訓練,那麼在進行拳擊訓練時有哪些方法呢?
拳擊運動,它看起來主要是集中在手部,但是腳部的訓練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為拳擊中涉及到很多的躲閃動作,那麼這些躲閃動作就需要自己的小腿肌肉十分的發達,所以在訓練完之後,其實全身都需要進行一個適當的放鬆的小編,是很建議在訓練完之後進行一個按摩,這樣的一個情況之下,下次運動的話才會讓自己的表現更好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