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研究方法 > 課題研究的製作方法

課題研究的製作方法

發布時間:2022-08-11 15:29:55

『壹』 研究一個小課題

研究腐乳製作
我們採用的原料::黃豆、米酒、糙米、食鹽、砂糖
我們的製作方法:讓豆腐上長出毛霉→ 加鹽腌制 → 加鹵湯裝瓶 → 密封腌制
我們根據以下資料進行了實驗:
【資料一】毛霉的生長
將豆腐塊平放在籠屜內,將籠屜中的溫度控制在15~18℃,並保持在一定的濕度。腐乳約48小時後,毛霉開始生長,3天之後菌絲生長旺盛,5天後豆腐塊表面布滿菌絲。豆腐塊上生長的毛霉來自空氣中的毛霉孢子,而現代的腐乳生產是在嚴格無菌的條件下,將優良毛黴菌種直接接種在豆腐上,這樣可以避免其他菌種的污染,保證產品的質量。
【資料二】加鹽腌制
將長滿毛霉的豆腐塊分層整齊地擺放在瓶中,同時逐層加鹽,隨著層數的加高而增高鹽量,接近瓶口表面的鹽要鋪厚一些。加鹽腌制的時間約為8天左右。加鹽可以析出豆腐中的水分,使豆腐塊變硬,在後期的製作過程中不會過早酥爛。同時,鹽能抑制微生物的生長,避免豆腐塊腐敗變質。
【資料三】配置鹵湯
鹵湯直接關繫到腐乳的色、香、味。鹵湯是由酒及各種香辛料配製而成的。鹵湯中的酒可以選用料酒、黃酒、米酒、高粱酒等,含量一般控制在12%左右。加酒可以抑制微生物的生長,同時能使腐乳具有獨特的香味。香辛料種類很多,如胡椒、花椒、八角、桂皮、姜、辣椒等。香辛料可以調制腐乳的風味,也具有防腐殺菌的作用。可據個人口味配置鹵湯。
自製腐乳折疊
原料
新鮮豆腐一塊,根據你的豆腐多少准備一個可以密封的容器(保鮮盒、密封罐、置物箱等都行),沒有稻草就用報紙代替,十三香、鹽、自製花椒面、雞精、想吃辣的可加一些辣椒面。做法
1. 在密封的容器裡面放好報紙,鋪好保鮮膜或者干凈的塑料袋,把打好的豆腐放在上面。
2. 放好豆腐後在它的上面再放一層保鮮膜或者干凈的塑料袋,在放上報紙。
3. 把蓋子蓋好,放置四五天左右。腐乳好不好吃就看這一步。
4. 混合好調料,讓霉好的豆腐塊在調料粉里打一滾。
5. 把沾好調料的豆腐塊碼放在容器中,加入涼白開和白酒,瓶口密封。一般放上一禮拜就可以了。不過越久越好吃,打開後要記得放入冰箱。
加工技巧折疊
1、必須全部選用優質黃豆,不允許摻入其它任何代替品。2、採用傳統工藝配方、自然發酵、發酵期和發酵效果符合工藝要求。3、採用5升左右的壇子密封,以確保可以達到發酵溫度。4、加入總量 40% 的55度優質桂林三花酒和總量 60% 的52度優質原漿桂林瑩壇米香窖。5、封存時間不少於365天。
腐乳又稱豆腐乳,是中國流傳數千年的漢族傳統民間美食,因其口感好、營養高,聞起來有股臭,吃起來特別的香味深受中國老百姓及東南亞地區人民的喜愛,是一道經久不衰的美味佳餚。
腐乳通常分為青方、紅方、白方三大類。其中,臭豆腐屬"青方"。"大塊"、"紅辣"、"玫瑰"等屬"紅方"。 "甜辣"、"桂花"、"五香"等屬"白方"。
白腐乳以桂林腐乳為代表。桂林豆腐乳歷史悠久,頗負盛名,遠在宋代就很出名。是傳統特產"桂林三寶"之一。 桂林腐乳從磨漿、過濾到定型、壓干、霉化都有一套流程,選材也很講究。制出豆腐乳塊小,質地細滑松軟,表面橙黃透明,味道鮮美奇香,營養豐富,增進食慾,幫助消化是人們常用的食品,同時又是享飪的佐料。1937年5月,在上海舉行的全國手工藝產品展覽會上,桂林腐乳因其形、色、香、味超群出眾而受到特別推崇,並從而暢銷國內外。1983年,被評為全國優質食品。白腐乳蜚聲海外,受到港澳、東南亞及日本人的歡迎。

紅腐乳紅腐乳從選料、到成品要經過近三十道工藝,十分考究。腐乳裝壇後還要加入優質白酒繼續沁潤,數月後才能開壇享用,是最為傳統的一種腐乳。紅腐乳的表面呈自然紅色,切面為黃白色,口感醇厚,風味獨特,除佐餐外常用於烹飪調味品。製造紅腐乳的原料除黃豆外還有芋類。其成分亦含有較多的蛋白質,以色正、形狀整齊、質地細膩、無異味者為佳品。
青腐乳就是臭豆腐乳,也叫青方,是真正的"聞著臭、吃著香",的食品,有的人就好這一口。以北京百年老店王致和所產的為代表,發明人是安徽人王致和,這里還有個故事:王父在家鄉開設豆腐坊,王致和幼年曾學過做豆腐,名落孫山的他在京租了幾間房子,每天磨上幾升豆子的豆腐,沿街叫賣。時值夏季,有時賣剩下的豆腐很快發霉,無法食用。他就將這些豆腐切成小塊,稍加晾曬,尋得一口小缸,用鹽腌了起來。之後歇伏停業,一心攻讀准備再考,漸漸地便把此事忘了。秋天,王致和打開缸蓋,一股臭氣撲鼻而來,取出一看,豆腐已呈青灰色,用口嘗試,覺得臭味之餘卻蘊藏著一股濃郁的香氣,雖非美味佳餚,卻也耐人尋味,送給鄰里紅腐乳品嘗,都稱贊不已。 流傳至今已有300多年。臭豆腐曾作為御膳小菜送往宮廷,受到慈禧太後的喜愛,親賜名"御青方"。
我們花了17天做一罐腐乳,味道很香,吃起來爽口有味。

『貳』 畢業設計

畢業設計(論文)是高等學校人才培養計劃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教學過程中最後一個重要的教學環節,是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體現。畢業設計(論文)的目的是培養學生綜合運用所學基礎理論、專業知識及基本技能來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畢業設計怎麼做:
1、首先要端正自己做畢業設計的心態,同時選題的畢業設計有優秀和劣差之分。
2、端正自己的態度,把畢業設計看作是一次鍛煉自己的好機會,做出一個讓大家認可的優秀製作,端正自己的態度十分重要。
3、然後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就是選題了,你的畢業設計要做什麼,都得在這個階段有個大概的思想架構。

『叄』 課題研究方案設計

小學教師結合自己的工作,圍繞學校教育實踐中的問題開展課題研究,已經蔚然成風。在課題研究活動中,教師們最為關注的是研究方法的靈活運用問題。但是,許多教師在學習研究方法過程中發現,只是閱讀教育科研方法類的教科書並不能完全解決具體研究中的方法問題。研究經驗告訴我們,學習研究方法的最有效的途徑其實是廣泛閱讀別人的研究,從別人的研究中學習和體會研究思路,進而形成自己研究課題的方法選擇與設計。本書從數百個課題研究中按照研究的進程,對其研究思路予以評析,希望能夠給從事課題研究的教師以方法的啟迪。 從他人的研究中可以看到,研究方法並無一定之規。一個課題的研究往往需要多種方法共用;任何一種研究方法在實際研究應用中,都是經過了變通的。本書的所有研究實例都充分表明了這一點。第一章 研究設計的目的與意義
第一節 研究設計的含義 第二節 研究設計的目的和意義 第三節 研究設計的結構
第二章 課題名稱的表述
第一節 課題名稱中的概念 第二節 課題名稱的結構 第三節 課題名稱的確定 第四節 注意事項
第三章 研究現狀的評述
第一節 文獻的收集與整理分析 第二節 實踐的調查與統計分析
第四章 研究內容的界定
第一節 研究內容界定的含義和特點

『肆』 研究性學習課題 怎麼做

分你選的是什麼方面的課題 但大體的步驟如下:
先選課題 在寫什麼所謂的開題報告(你們的課題,成員,匯報方式等)用表格的方式簡潔明了 還不用寫多少字 然後查資料 最後匯報研究成果(可以寫論文 可以製作幻燈片)我比較推薦幻燈片 不用寫很多 還可以圖文並茂 如果是用論文的形式 總得有5頁A4紙字體還是4或5號字 最後還要寫什麼所謂的感想
我們學校發了一本研究性學習手冊 開題報告和寫感想的地方那裡都有 還有什麼成員活動記錄

『伍』 課題怎麼做

課題分下列方法進行:

一、申請課題

課題申報單位轉發通知,並組織內部人員來申報課題,完成課題研究任務。課題申報通知文件中一般包括:申報人條件、申報程序、選題要求、報送材料等。

二、課題申報書

由該單位負責人對其單位員工填寫的課題申報書進行審核,並統一報送到專家,由專家對課題進行審核,並根據立項標准,量化打分。審核完成後,需要專家評審根據分數的由高到低排列,報送到課題組織方,由組織方撰寫立項名單。

三、立項

組織方公布立項名單,課題公示期內若無人提出異議,組織方會將立項證書下發到單位。若有人提出異議,課題組織方會對有異議的課題進行核查,若審核不合格,則對該課題予以撤項。

四、課題開題

請相關專家與課題組核心成員一道,對課題的整體設計多進一步的可行性論證,藉助集體的智慧和專家的學識,進一步完成課題研究方案,進一步明確研究任務,落實具體分工,安排好研究進度,充實調整好研究隊伍,啟動課題研究工作。

課題開題第二步:撰寫開題報告。開題報告是提高選題質量和水平的重要環節,是課題由設想轉化為實際行動的關鍵步驟。

五、課題實施

課題開始實施後,需要課題組成員按照課題研究計劃,一步步緊跟進度,確定課題在規定時間內結題。

六、課題結題工作

1、整理課題結題材料;

2、撰寫課題報告;

3、走課題申報結題程序。

『陸』 小學美術課題怎麼做

小學美術課題怎麼做
美術課題選題要有前瞻性,學校教育科研,應充分領會、反映、適應這種變化的趨勢,做出具有預見性和前瞻性的課題,突出和強化面向未來的意識。小學教師要運用更多的前瞻性思維和系統性思維去審視,這也可以是對未來某項教育的策劃,也可以改善當前教育現狀。
美術課題選題要有實用性,考慮選題是否有利於提高教學質量,能否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能否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也就是說,選定的課題要具有實用價值,能夠指導教育實踐。對於填補科研空白性課題,研究價值最大。
小學美術課題選題也要有科學性,體現在研究問題的指導思想和研究目的上,指導思想要明確,研究目的要明確。要求立論科學合理,事實真實充分。具有科學性的課題,既要有實踐基礎,又要有理論基礎。對於我們一線的教師來說,具有豐富的實踐經驗,容易使選題具有實踐基礎。
歸納起來主要如下。1.課題名稱。 課題名稱能起到揭示課題主題的作用。 課題名稱設計要求言簡意明,具有新穎性和點睛之效。 如「校園藝術創作與學生審美能力發展的實踐與研究」、「中學生美術能力的測查與評價」、「美術心育與美術教材的創新研究」等等。
2課題研究問題的提出。 要在設計中明確提出開展該項課題研究的理論、實踐背景以及研究條件,說清楚該研究的必要性、緊迫性和歷史與現實意義。 寫作思路可參考如下順序:問題提出的背景、課題研究的現實意義、課題研究的必要性、實施本項研究的有利條件等。
3.界定課題研究的對象和范圍,確定內容及理論依據。通過對研究對象和研究總體范圍的界定, 明確課題研究要實現的目標,突出自變數和因變數的因果關系。
以上就是總結的小學美術課題的研究方法與製作方法,當然,具體例案需要自己多做研究

『柒』 如何進行課題研究麻煩告訴我

開展課題研究是教育科研的一個重要方面,也是教育科研的正規的、高級的形式。而中華傳統文化經典誦讀活動是一門既悠久又嶄新的課程,經典誦讀課程化研究,是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需要,是提高廣大青少年健康發展的有效途徑。 一、選擇課題 課題研究是一個有目的、有計劃的認識活動過程,包括選擇課題、制訂計劃、實施活動、分析整理資料、撰寫報告和論文五個步驟,而選題是研究的第一步。1、選題的基礎原則 實用性:根據目前的情況,選擇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著眼於未來。 新穎性:有新意、有新知、能言人之所未言。 可行性:是否有研究的可能,主客觀條件是否具備。 科學性:必須具有事實根據和理論根據,必須符合科學原理和教育規律。 2、選題的一般步驟: (1)查閱文獻,調查研究,提出問題; (2)擬寫課題的研究方案; (3)課題確立,提出申請,填報項目議定書; (4)開題論證。學校舉行課題開題報告會可以請省、市專家作專項指導。3、選題的具體方法: (1)根據形勢需要同步選題,注意切合自己的實際。 (2)隨機性選擇課題。 (3)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根據問題,提出選題。 (4)分解子課題。承擔子課題的研究。4、選題應注意的問題: (1)課題大小要適度,開始宜小一點,逐步再擴大。 (2)研究的問題要明確,要清楚要解決什麼問題。 (3)選題要揚長避短,緊密結合本職工作,聯系教學實際。 (4)注意提高研究者的素質,研究策略、方法多樣。 二、課題的前期論證 課題的前期論證是課題研究的准備階段工作,也是非常重要的環節。一般把這一過程分成三步:明確研究方向、周詳研究計劃、進行研究可能性的自我分析。總之,通過實踐,挖掘研究方向,提煉課題雛形,設計研究課題的內容。 課題的前期論證的關鍵要完成以下幾個要素,它們分別是:1、課題名稱的確定。 課題名稱在內容上要突出課題的重要性,准確性。名稱要醒目,要恰如其分。2、目的的論證。 指對課題研究的目的、理論價值與實踐意義進行分析,重點考慮通過研究要解決什麼問題。3、背景論證 指的是對該課題方向的國內研究現狀的了解與簡要分析。別人已做過什麼研究,還需要做什麼方面的加深研究,其意義是什麼?在此社會和學術背景上提出了該課題研究的內容,闡述了其研究的意義。4、基礎論證 指的是課題承擔者已有的基礎的客觀的估計。它一方麵包括課題組成員的研究經歷,成員結構合理、學術水平、主要著作或成果;另一方面指的是已掌握的與本課題有關的文獻,已形成的假設或階段成果等。基礎論證也可以說是條件分析。例如: (1)人員結構:研究人員除兩名區教研員外,其他均為第一線教師、教導主任、校長、教研組長、省級教壇新星,骨幹老師、特級教師等。(2)課題成員中有承擔過國家級、省級、市級課題的研究,有的已結題,有的正在研究中,有的准備結題,有較扎實的理論基礎,有較強的教科研能力、豐富的教育教學經驗、科學規范的學校管理策略。 (3)成員都具有計算機操作能力,有的自製課件,有的可以製作網頁,有的還可以查找資料、分析整理、存儲相關信息,還可以自行製作錄象課。 (4)教育局領導和教研室負責人及各學校校長一貫重視教科研,倡導「科研興校」的理念,必要的經費可以保證。 (5)請省市教育科學規劃辦及教科所領導、專家給予課題方面的指導和支持。 三、內容設計 指課題研究的內容,不是研究計劃。內容設計要把課題從結構上分析,其包括幾個子課題,子課題又包括幾個部分,就是結構的科學樹。 四、步驟設計 將研究任務和目標加以分解,與時段結合起來,落實到人,制定分階段的操作計劃。 五、方法設計 1、課題研究採用的主要方法有: 觀察法、調查法、訪談法、座談會、實驗法、 問卷法、文獻分析法、歷史研究法、模擬法、案例法。 2、著重介紹課題實驗中的常用方法 (1)觀察法 觀察法是在自然狀態下,研究者有目的、有計劃考察事物現象的方法。所謂「自然狀態」就是不加控制、不加干擾、不影響其常態,所謂「有目的、有計劃」是指對觀察對象、范圍、條件和方法作明確的選擇。 觀察的步驟為:觀察准備。明確目的、對象、制訂計劃,作好物質准備;進行實際觀察。要選好時間、場合、位置、角度,選用多種途徑;記錄和整理觀察材料。 應用觀察法應注意:邊觀察邊思考;善於與觀察對象建立良好關系;要有科學精神,要實事求是,大膽質疑,要堅持不懈,不畏勞苦,要堅持長期觀察、鍥而不舍,要有良好的習慣和嚴謹的作風。 (2)調查法 調查研究是研究中一個常用的方法,在描述性、解釋性和探索性的研究中都可以運用調查研究的方法。調查者通過有計劃了解教育活動的歷史現狀與發展、經驗與問題,經過分析綜合,得出正確結論以指導教育實踐。調查研究是收集第一手數據用以描述一個難以直接觀察最佳方法。精心設計的標准問卷可以從不同的研究對象那裡獲得具有同樣形式的數據。 (3)訪談法 訪談法又叫談話法,指調查者通過與調查對象面對面談話來了解情況、搜集資料的方法。 訪談有正式的和非正式的,內容分為:事實調查、征詢意見、了解個體內心世界。訪談要掌握技巧,訪談者要持「虛心請教」的態度,平等討論的方式,要善於洞察被訪者的心態,要掌握發問的藝術,採用直接法、間接法或迂迴法。 (4)座談會 是普遍使用的一種向群眾了解情況,搜集資料的方法。優點是與會者人多,又集思廣益,互相啟發,彼此印證。不足之處是易受人事關系影響,出現知而不言,言而不盡的情況。 開好座談會要由熟悉情況,經驗豐富的同志主持,注意啟發引導,事先有提綱、主題集中,與會者有準備,同時人不宜多,最好採用討論式,兼用問答式。 (5)測驗法 通過考查的方式去測定某些研究現象的方法。命題要力求標准、規 范。要消除測驗對象的疑慮心理,提高測驗效果,評判要公正,分析解釋要准確。 (6)問卷法 調查者用文字提出需要調查的問題,要求被調查者提供書面答案的方法。其優點是費時少、調查面廣、適用於不願披露姓名的人,或不願面對面交談的人,方法靈活,便於統計、整理,從結果上可以看出整體趨勢。
(7)歷史研究法 歷史研究就是以過去為中心的探究,它通過對已存在資料的深入研究,尋找事實,然後根據這些信息去描述、分析和解釋過去的過程,同時揭示當前關注的一些問題,或對未來進行預測。 歷史研究的記錄一般有兩個方面,一是書面記錄,如書籍、報紙、期刊、日記、信件、文稿、會議記錄等等;二是遺跡、或遺骸。 (8)實驗法 真實世界中事物太復雜了,個中許多因素之間相互關聯,我們的思維無法窮盡。為此,我們往往採用簡約的方法,簡化問題、簡化事物的影響因素,利用儀器、設備等等人為的方式控制或干預研究對象,以期獲得科學性事實,進而研究客觀事物規律。 六、成果設計 指課題研究的成果形式。教育教學研究課題主要表現形式為:論文 集、教學案例集、討論稿、研究報告、階段總結、研討課、實驗觀摩、 實驗小結、論文、個案分析、電腦光碟等。 七、文檔撰寫 1、開題報告 開題報告實際上可以幫助我們清楚地了解自己為什麼要做這個課題?究竟想做什麼?想得到什麼,怎麼做,能否達到自己的預期目標?若分析後覺得不能,則可以馬上調整自己的方向和目標,使課題目標的達成有可能性,從而避免"大題小作"或"小題大做"。 開題報告的內容有:課題研究的目的;課題研究的對象;課題研究的目標;課題研究的內容;課題研究的方法;課題研究的計劃;課題需要的資源;課題成員的分工;課題預期的成果。2、研究報告 研究報告一方面是你所要表達的思想,並用書面形式顯示出來;另一方面,大家通過報告知道你究竟都做了哪些工作,從而了解你的觀點。 3、研究記錄 為什麼要寫研究記錄?「好記性不如爛筆頭」,這句話是很有道理的。因為我們的腦子不可能記住那麼多事情。所以,每次活動後,我們最好馬上將研究過程中的重要事記錄下來,以備日後查閱。而且,良好的記錄能使我們理清思路,知道這次研究究竟做了什麼?存在什麼問題?下一步方向如何?應該如何做得更好?4、調查記錄 調查研究記錄表包括:課題名稱;調查目的、意義;調查內容;調 查對象;調查時間、地點;調查方法與手段;調查步驟及日程安排;組織領導及人員分工。 5、實驗記錄 如果在研究中你採用的是實驗方法,你應該根據你的觀察和最初的資料分析做出假設,這個假設就是你對所研究的問題的一種嘗試性的回答。然後,設計實驗以驗證你所提出的假設。那麼最好每次實驗都有實驗記錄。 五、怎樣設計實施方案和計劃。 確定了實驗課題,規定了研究任務和實驗目的後,就要設計最佳的實驗方案,提出總體規劃。 實驗方案包括:1、實驗題目。它是對課題研究內容的高度概括,力求題目與研究內容和課題任務相符,不宜太長,也不能太籠統、太概念化,一個恰當的題目可以提示課題的方向,也可以提示課題的論點;2、問題的提出與構想。實驗的假說就是實驗設想是對解決問題提出的預想的答案,它是確立課題研究任務,研究目的的依據;3、實驗目的與操作。說明實驗准備解決什麼問題、解決到什麼程度,要明確操作程序,使思路具體、明確;4、實驗的指導思想;5、實驗對象;6、實驗方法和主要措施;7、實驗統計與評價;8、建立必要的制度;9、組織領導與人員分工。 六、怎樣搜集整理資料 資料是人類思想、科學文化知識和各種實踐活動賴以記錄、保存、交流和傳播的音像、方案材料的總稱。在教育科研中佔有重要的地位,搜集、整理和分析資料是研究的主體階段,也是研究的起點,並貫穿研究的全過程。 1、資料分類 搜集起來的雜亂無章的材料經過分類處理才能系統化。包括:研究課題需要哪些主題的材料,材料的邏輯順序、使用順序、出處、使用價值,哪些為綱、哪些為目等。之後在積累材料的過程中,應分門別類,依次排列,並將分類和系統化了的材料科學地保管起來,以備應用。 2、搜集資料 (1)逆時性。搜集材料時首先要重視材料形成的時間順序,越是近期的、現時的材料、信息就越新,適用性就越大。逆時性原則,就是在時間上使用倒查法,沿時間的航標獲取最新的東西。 (2)選擇性。搜集資料要精選精用,把材料的選擇限制在課題所必須的范圍內,選取必需的資料。如今年合肥市評定職稱就簡化了一些材料。 (3)直接性。為了保證真實性和准確性,應親自搜集第一手資料, 而盡量避免轉手資料,以求去偽存真。 (4)比較性。搜集資料要重點搜集為自己課題研究所需的觀點與事實的材料,同時,也要拓寬思路,了解和掌握那些觀點不一致或與自己構思相對立的資料,這樣,才能全面的比較研究、對照分析,從而得出正確的結論。 3、搜集資料的方法 (1)通過檢索性工具書,通過書目、文獻、索引搜集。 (2)通過參考性與資料性工具書。 (3)通過文獻資料與情況資料。 (4)通過開展各級各類的活動原始材料。 4、材料記錄要求 (1)資料索引:包括什麼資料、出處、資料的基本情況等。 (2)資料內容:包括思想、觀點、事實、依據以及自己的評語、意見、受到的啟發、點評等。記錄要便於分類、排列和查找,簡明扼要,准確無誤,具體明確。 5、材料的整理 為了便於對材料的分析研究,把搜集來的材料根據研究任務和材料的不同性質,採用核對數據,挑選淘汰、匯總統計加工的辦法進行整理。6、分析材料方法 邏輯分析方法:將豐富的現象材料,經過思維過程,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裡,形成概念和理論系統。 七、給教師在做課題研究的建議 1、找准方向 教學課題研究怎樣貫徹教育方針,提高學生素質,教師轉變教學思想,改革教學內容和方法,優化教學過程,提高教學效率。所以應符合新課程理念。2、講究科學 教學課題研究必須建立在科學操作的基礎上,理論支撐要科學,研究方法要科學,研究過程要科學,數據處理的方法也必須科學合理,方能使教學課題研究的成果可信、可靠,有推廣價值。3、注重過程 誦讀課題研究是通實踐的過程包括學生的學習過程來落實的。是通過觀察、傾聽、思索、發現和研討,不斷地改進研究方法;通過實踐過程中不斷地實驗、總結;再實驗、再總結,得出結論的。

『捌』 請問怎樣做好課題研究

課題研究是一個厚重的話題,如何做好課題研究更值得我們去深思。追尋教育科研的根。從一個小學教師的角度去思考課題研究的意義。 把握課題研究的法因材施教,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改善的研究課題, 從而凸顯教育人生的魂。如果將我們的教育生涯比作一次旅行的話,希望通過教育科研改變一個教師的行走方式。 根據學校這些年的課題研究和我自己的一點經驗、感受,我認為要想做好課題研至關重要的環節是做好課題研究過程中材料的收集。教科研課題一旦確定,就可著手撰寫課題研究方案,課題計劃的撰寫必須在收集一定的材料和獲得一些經驗的基礎上進行。如何有效收集和積累與課題研究相關的材料是做好課題研究的前提和保障。教師搞教科研課題研究,如果平時不注意積累材料,到結題時只有一份簡單的課題計劃作參考,致使課題的結題工作無法進行,而要求延期或放棄課題研究,這樣的課題研究是沒有實際意義的。 所以那麼材料的積累可以採用 課題材料檔案袋的辦法。課題材料檔案袋的材料,可以按以下的要求予以收集和整理。
一、要認真撰寫課題計劃。
課題計劃是課題研究實施的指南,課題計劃撰寫內容要具體、明確,有關條款要齊全,研究內容和方法的操作性要強。總之,要做到:要明確表述課題的題目;要闡述課題研究的背景;要確定好課題研究的具體內容:要詳細指出研究中運用的方法;要設計好課題研究的步驟;要寫出課題研究的有利條件。
二、要收集和學習與課題相關聯的背景資料。
課題研究背景資料包括對研究對象進行調查或前測的統計數據,包括收集與課題相關聯的一些概念、收集和學習與課題相關聯的背景資料是課題開展者和參與者進行課題研究的前期准備工作,是一項很重要的任務。通過收集和學習有關的課題研究材料,能使課題研究者深入理解本課題有關的研究問題和方法,能提高課題研究者的科研水平,能使課題研究工作更加明朗化和有序化。收集與課題相關聯的背景資料的途徑很多,可以通過圖書館的資料查詢,也可以通過網上的查找,還可以通過報刊雜志的收取等。教師要做課題資料收集和學習的有心人,時時留意自己研究課題所需的資料,並對自己收集來的資料進行分類、歸檔。
三、要經常撰寫課題研究過程中的體會和論文。
教師在課題研究過程中,往往會有許多感觸,如一次問卷調查;一次課題訪談;一堂課題實踐課;一次課題研討會等,教師會從這些課題研究活動中得到一些啟示。教師要像撰寫教研、教學日記那樣,記錄自己的思考和探索。將課題研究中的體會寫成訪談記錄式的報告;或寫成課題實踐課的教後感;或寫成課題研究討會的啟示錄等。經常撰寫課題的研究體會,會不斷提升自己的科研水平,提高自己的寫作能力;教師要將自己寫好課題研究體會放入課題材料檔案袋內,以備今後的使用。 如果是撰寫課題相關的論文,則應慎重選題,選一些具有新穎性、價值性和實踐性的論文題目進行撰寫。如在做《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探究能力的實踐研究》課題時,可以聽聽教師的課題實踐課,聽課後感到數學課堂教學通過例題的多解教學,是培養學生探究能力的重要手段,那就可結合小學數學某一課的教學實例,寫一篇小論文。另外教師在做這一課題期間,學會了製作數學教學課件,結合自己的研究課題,想到發揮課件的形象、生動和直觀性強的特點,來引導學生主動探究,培養學生探究能力。那就可選定《巧用多媒體課件,引導學生主動探究》這一論文題目,並可結合自己做課件、用課件的教研、教學體會,圍繞著數學課堂教學的復習導入、新知教學、鞏固練習、發展練習以及課堂小結這五個環節,巧制巧用多媒體課件,促進學生主動探究,培養學生探究興趣和探究能力。 教師進行課題研究過程中,善於思考,勤於動筆,是提高自身科研水平的關鍵所在。撰寫的論文若能得以發表,不但能激發自己進行課題研究的熱情,而且能充實和豐富課題研究的內容,從而增強研究者的自信心。
四、要及時積累課題研究過程中取得的成果。
教師認真按課題計劃的要求去實施課題的操作要素,課題通過一段時間的實施研究,會逐步顯出成效來的,這些成效主要體現在師生兩方面的變化上。一方面是學生由於教師對其施加了研究變數(或採取了一些措施),學生在認知、技能和情感等方面的變化,教師可通過觀察、比較和測量得出一些評價結論;也可通過一些統計數據來說明學生學業成績和情感態度方面的變化成效。另外,學生團體和個體在學科競賽和特長比賽中取得的獎次和各級各類參賽評比的獎勵,也可作為課題研究成果的體現。這些團體和個體的獎狀、評語和照片,課題負責人要及時復印,並裝入課題材料檔案袋中。另一方面是指課題研究過程中,課題開展者和參與者自身
綜上所述,教師要過好課題研究的材料積累關,必須建立課題材料檔案袋,且檔案袋內必須有:①課題方案;②課題相關背景學習材料;③課題研究過程的體會及論文;④課題研究過程的典型個案;⑤課題研究取得的成效憑證;⑥課題活動的大事記。這六方面內容是或多或少要具備的,當然還可放入其它的一些材料,如調查測驗量表、課題階段總結報告等。
實踐證明,教師通過建立課題材料檔案袋,使課題的研究能有條無紊地進行,使教師課題研究意識牢固建立,使課題研究的過程管理更加深入有效,使教師的教科研理論與實踐水平有更好的發展空間。

『玖』 開題報告的研究方法有哪些

運用比較廣泛的是文獻法、調查法、實驗法、行動研究法、訪談法等。

在介紹論文方法時,不是對方法概念的解釋,而是要介紹如何使用的研究方法,比如問卷調查法,就要闡述清楚問卷是自製,還是沿用的前人。在研究用,不要羅列一大堆的研究方法,主要提煉一兩種研究方法,側重研究就可以。

研究價值就這個部分,不能空而大或羅列許多根本解決不了的,比如有的老師說他的研究有利於提高某某地區的教育質量等等,別人一看「提高」這個詞就不相信,最多是「改善」。教育的質量不是一項科研就可提高的,另就本土文化的研究,是否具有良好的推廣性,還有待實證。

研究的創新相對別人這方面的研究,別人沒有的,自己總結提煉出來的新亮點,也是文章的亮點。研究的價值與創新應立足於自己的本研究,不能把自己無關的或自己根本解決不了的羅列上去。

(9)課題研究的製作方法擴展閱讀

開題報告的內容:

1、課題來源及研究的目的和意義。

2、國內外在該方向的研究現狀及分析。

3、主要研究內容及創新點。

4、研究方案及進度安排,預期達到的目標。

5、為完成課題已具備和所需的條件。

6、預計研究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難和問題有及解決的措施。

7、主要參考文獻。

『拾』 高中研究課題怎麼做啊!

如何進行研究性學習(課題研究)

I.選題
進行科學研究選題非常重要。課題選得怎樣,關繫到研究有無價值,研究能否順利進行等一系列重要問題。
(一)怎樣選擇一個好課題
好的課題要符合下面的要求:
1.目的性
科學研究是一項目的性極強的活動,課題的選擇必須有明確的目的性。如「節水潔具的設計」,目的就是節約用水。
2.科學性
科學研究是探索真理的活動。科學性是要求我們注重科學價值。所謂科學價值是指科學上的新發現,新創造。也包括對不正確的科學結論給予糾正,對不完整的結論予以補充。
3.創新性
科學研究是對未知領域的探索活動,意在發明、創新、前進。科學研究的選題應體現創新性,這種創新性既可表現為理論、觀點、概念的創新,又可以表現為方法上的創新以及應用領域的創新。
對於高中生來說,剛開始參與科學研究,不能要求過高,但必須做到能獨立思考問題,有獨立的見解。
4.可行性
科學研究是一項嚴謹求實的活動。教育科研課題的選擇必須充分考慮主客觀條件,分析課題在實際研究過程中的切實可行性。從主觀方面看,自己是否具備課題研究必需的知識水平和研究能力等。從客觀方面看,是否有必要的資料、工具、經費等。具體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
第一,人力。
(1)研究興趣;
(2)基礎知識;
(3)合作夥伴;
(4)指導教師。
第二,物力。
(1)研究地點;
(2)實驗設備。
第三,財力。
(1)資料復印;
(2)調研費用;
(3)交通費用;
(4)實驗費用。
第四,時間。
(1)預研究時間;
(2)實驗或搜集資料時間;
(3)撰寫報告時間;
(4)答辯時間。
請看下面幾個科研題目是否符合要求?
淺談魯迅小說《葯》的雙線結構
澳大利亞畜牧業的發展狀況調查
網路文學的興起和發展
第一個題目是許多人研究過的內容,如果沒有新的認識和新的研究角度,只能是「炒冷飯」,難以創新。第二個題目是調查性的,但出國考察所需經費較多,所以缺乏可行性。第三個題目來自現實生活,時代感強,處於科技與文學的交叉點,系熱門話題,切尚無定論,有價值研究,較容易寫出有自己見解的論文。符合前面的四項要求。
(二)課題的來源
一是自己在生活中或學習中遇到的問題。
愛因斯坦曾經說過: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因為解決一個問題也許僅僅是一個數學上或實驗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問題、新的可能性,從新的角度看舊的問題,卻需要有創造性的想像力,而且標志著科學的真正進步。
二是文獻資料中提出的尚未解決的問題。
不論資料出自何處,都需要分析整理,選出適合自己的課題來研究。
(三)應注意的問題
第一,
注意課題的難易程度要適中。難度過大,目前的能力還無法完成。課題過於簡單,小學生也能完成,就不能夠使自己綜合運用在高中階段學過的知識,提高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
第二, 課題的大小要適中。題目過大,往往難度也過大,限於時間和精力,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完成。我們可以把大課題縮小為對其中某一個問題或幾個問題的研究。
第三, 課題的研究要簡潔明了。確定了研究的課題,就應當用簡潔明了的詞語來陳述。

II.制定研究計劃
制定研究計劃是保證課題按時完成,保質保量完成的一個必不可少的環節。研究計劃一般包括:
1. 課題題目
2. 研究目的
3. 研究方法
這部分主要反映一項課題的研究要「怎樣做」。常用的方法有觀察法、調查法、實驗法、經驗總結法等等。
4. 研究程序
研究程序就是研究的實施步驟、時間規劃。研究的每一步驟、每一階段的工作任務和要求,每個階段需要的工作時間,不僅要胸中有數,還要落實到書面計劃中。
5. 人員安排
在研究計劃中,將課題研究組負責人、成員名單及分工情況學出,目的是為了增強課題研究組成員的責任感,以利於計劃的落實。
6. 成果形式
指論文、調查報告、實驗報告、研究報告,或方案設計、成品製作。
7. 經費預算
8. 設備條件

閱讀全文

與課題研究的製作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t恤的折疊方法有哪些 瀏覽:617
熬夜預防方法有哪些 瀏覽:533
電腦鍵盤字元使用方法 瀏覽:625
瘤胃鼓氣的治療方法 瀏覽:760
無保護分娩接產方法研究目標 瀏覽:430
29x55的簡便方法計算 瀏覽:358
膽管癌預防性治療方法 瀏覽:689
天然氣流量計安裝方法 瀏覽:938
井字樓焊接方法視頻 瀏覽:251
羽毛球快速入門反手的方法 瀏覽:811
魯班訓練方法視頻 瀏覽:412
小車如何除霧的正確方法 瀏覽:647
用白醋祛痣的正確方法 瀏覽:248
老疤怎麼去除最有效方法 瀏覽:660
cfoutofmemory解決方法 瀏覽:705
惠普m436列印機使用方法視頻 瀏覽:522
c型鋼的安裝方法 瀏覽:491
中醫治濕疹有哪些方法治療 瀏覽:356
小烏龜怎麼養在家的方法 瀏覽:309
聯想的設備中心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3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