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研究方法 > 安全分析方法風險控制

安全分析方法風險控制

發布時間:2022-08-11 09:16:49

Ⅰ 安全風險管控5個措施

法律分析:危險、有害因素(hazardous elements)可能導致傷害、疾病、財產損失、環境破壞的根源或狀態。危險、有害因素識別(hazard identification)識別危險、有害因素的存在並確定其性質的過程。風險(risk)發生特定危險事件的可能性與後果的結合。風險評價(risk assessment)評價風險程度並確定其是否在可承受范圍的過程。風險控制(risk control)根據風險評價的結果及經營運行情況等,確定優先控制的順序,採取措施消減風險,將風險控制在可以接受的程度,預防事故的發生。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 第七條 工會依法對安全生產工作進行監督。生產經營單位的工會依法組織職工參加本單位安全生產工作的民主管理和民主監督,維護職工在安全生產方面的合法權益。生產經營單位制定或者修改有關安全生產的規章制度,應當聽取工會的意見。

如何合理控制風險

在經濟快速開展的時代背景下,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進入股票職業,也讓股票成為了出資者中的一個熱門話題。對股票有一定了解的出資者都知道,股票的風險許多,出資者在進行操作時一定要學會怎樣操控風險。接下來咱們就為各位出資者介紹應該怎樣操控風險。

一、有些出資者只看到股票帶來的優勢以及其帶來的利益,可是卻疏忽了股票中存在的風險,做股票還是需求慎重一點,這樣才能有用下降出資的風險,保證出資收益。

二、股票的首先風險就在杠桿,在擴大出資收益大一起也擴大了出資風險,所以在進行股票時,假如出資者的盈餘才能不行,在進行操作過程中一直都在虧本,那麼在進行股票前需求對自己有一個正確的判別,看看自己是否合適進行股票。

三、份額過高也是融資的一大風險,尤其是對於初度接觸股票的出資者,更不能一味地要求高份額的。炒股的份額越高,風險也就越大,所以主張初度接觸股票的出資者選擇的份額不要超越5倍。

四、切忌一直滿倉操作。許多出資者或許會有這樣的感覺,假如做時沒有滿倉操作就覺得很吃虧,由於自己現已交了利息,就算不必也還是要交利息,所以要一直滿倉操作,可是假如判別失誤,滿倉操作只會給出資者帶去損失。

Ⅲ 安全風險管控措施包括哪些

一、原材料、備品、備件

原材料、備品、備件安全風險管理主要是對原材料、備品、備件的質量進行風險評價,控制不合格的原材料、備品備件帶來的風險。特別是對新材料、新設備的使用更要進行風險評價,禁止盲目使用。

二、維修作業、工藝清理

維修作業、工藝清理安全風險管理主要是對作業點的周圍環境和作業點所在工序的危險有害因素進行分析,找出危險有害因素,評價其危險性。同時要對作業過程中的環境因素進行分析,找出因作業引發的環境因素變化,產生新的危害因素,根據各種危害因素的危險性制定預防控制措施。

三、特種設備

特種設備安全風險管理主要是對特種設備的安裝、使用、維護、保養、檢測、檢驗進行管理,加強特種設備的備品備件、使用材料質量的管理,定期或不定期對特種設備的危險有害因素進行分析評價,建立評價檔案,提出控制預防措施。

四、設備設施維護、保養

引發設備、設施事故原因不外乎五種:一是設備、設施在設計、製造、安裝時就存在缺陷;二是使用單位選型不當;三是操作人員操作使用不當;四是運行過程中出現磨蝕、疲勞、老化、腐蝕;五是維修缺陷。控制這些有害因素關鍵是要建立一些相關的統計數據,根據統計數據和故障發生規律進行定期或不定期的危險性分析,制定預防措施。

五、關鍵崗位

關鍵崗位安全風險管理是對整個生產系統進行分析,找出事故可能性較大、危害後果較嚴重的工序,對該工序人員的知識結構、能力、意識和崗位設備、設施進行重點的風險管理。加強工序危險有害因素的評價和控制,建立完善的風險保障制度。

六、發生變更

崗位人員變更常常是憑感覺、憑人際關系進行人員調動,很少從人員變動後可能造成的危險因素進行變動風險分析,這樣就容易產生因為人的失誤而造成操作事故。變更安全風險管理應加強設備、設施、工藝流程和人員變更時的危險有害因素分析。

七、操作控制

操作控制安全風險管理主要是根據工藝流程、物料特性和設備、設施條件進行危險有害因素分析,制定操作規程和安全操作規程。對操作人員的知識結構、操作技能、事故處理能力、安全知識、意識、習慣進行評價,建立人員評價分析資料,根據人員的個性和共性缺陷進行培訓、教育,提高操作人員的綜合素質,預防操作事故。

八、安全知識、意識、習慣

人的不安全行為是因為缺乏安全知識、安全意識和不良的安全習慣所產生的。安全知識、意識、習慣風險管理就是要如何加強操作人員的安全知識、安全知識結構的教育培訓,提高操作人員安全意識,建造一個良好的安全氛圍。

九、重大危險源

重大危險源安全風險管理首先是要進行重大危險源辨識,評價其危害程度,然後分析其危險有害因素,找出危害可能性較大的因素,充分利用先進的技術裝備和設施,採取合理的防範措施。制定重大危險源管理制度、制定應急預案、建立重大危險源評價檔案。

十、切除(斷開)安全應急、報警設備

安全應急、報警設備包括火災信息報警系統、工業電視系統、呼叫系統、緊急警報系統、消防設施、應急洗眼和沖洗器、自動聯鎖裝置、ESD緊急停車系統等。有些企業僅憑借操作人員的經驗和技術來控制這些設備,易造成安全事故。

Ⅳ 安全風險管控措施有哪些

法律分析:企業安全生產風險管控主要體現在10個方面。 原材料、備品、備件安全風險管理主要是對原材料、備品、備件的質量進行風險評價,控制不合格的原材料、備品備件帶來的風險。

法律依據:《安全生產培訓管理辦法》 第二十條:生產經營單位應當建立安全培訓管理制度,保障從業人員安全培訓所需經費,對從業人員進行與其所從事崗位相應的安全教育培訓;從業人員調整工作崗位或者採用新工藝、新技術、新設備、新材料的,應當對其進行專門的安全教育和培訓。未經安全教育和培訓合格的從業人員,不得上崗作業。

從業人員安全培訓情況,生產經營單位應當建檔備查。

Ⅳ 安全生產風險分級管控制度

安全生產風險分級管控制度是為了全面准確地辨識風險點和危險源,科學地評價其安全風險,為策劃風險的控制措施提供方法依據,全面排查、辨識、評估風險點、危險源,落實風險管控責任,採取有效措施控制重大風險,對風險實施標准化管控。
安全風險管理就是指通過識別生產經營活動中存在的危險、有害因素,並運用定性或定量的統計分析方法確定其風險嚴重程度,進而確定風險控制的優先順序和風險控制措施,以達到改善安全生產環境、減少和杜絕安全生產事故的目標而採取的措施和規定。
安全風險管理的風險控制如下:
1、企業應根據風險評價的結果及經營運行情況等,確定不可接受的風險,制定並落實控制措施,將風險尤其是重大風險控制在可以接受的程度;
2、企業在選擇風險控制措施時應考慮可行性、安全性、可靠性;應包括工程技術措施、管理措施、培訓教育措施、個體防護措施、應急處置措施;
3、企業應將風險評價的結果及所採取的控制措施對從業人員進行宣傳、培訓,使其熟悉工作崗位和作業環境中存在的危險、有害因素,掌握、落實應採取的控制措施。
《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第四條 生產經營單位必須遵守本法和其他有關安全生產的法律、法規,加強安全生產管理,建立健全全員安全生產責任制和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加大對安全生產資金、物資、技術、人員的投入保障力度,改善安全生產條件,加強安全生產標准化、信息化建設,構建安全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雙重預防機制,健全風險防範化解機制,提高安全生產水平,確保安全生產。
平台經濟等新興行業、領域的生產經營單位應當根據本行業、領域的特點,建立健全並落實全員安全生產責任制,加強從業人員安全生產教育和培訓,履行本法和其他法律、法規規定的有關安全生產義務。
第八條 國務院和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根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制定安全生產規劃,並組織實施。安全生產規劃應當與國土空間規劃等相關規劃相銜接。
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安全生產基礎設施建設和安全生產監管能力建設,所需經費列入本級預算。
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組織有關部門建立完善安全風險評估與論證機制,按照安全風險管控要求,進行產業規劃和空間布局,並對位置相鄰、行業相近、業態相似的生產經營單位實施重大安全風險聯防聯控。

Ⅵ 安全風險的辯識和控制包含哪些內容

安全風險的識別

風險管理的第一步就是識別和評估潛在的風險領域。所謂風險領域就是風險因素的集合。風險識別是否全面齊備,是否准確,都直接影響風險評估與風險控制。以CRTSⅡ板式無砟軌道進行風險識別為例,主要包括3項內容:

1、風險識別的對象,即在無砟軌道施工中,需要考慮哪些方面的風險事件;

2、致使這些風險事件發生的風險因素,以及風險事件發生後造成的後果;

3、確定各個風險事件的權重。

風險控制

1、企業應根據風險評價的結果及經營運行情況等,確定不可接受的風險,制定並落實控制措施,將風險尤其是重大風險控制在可以接受的程度。企業在選擇風險控制措施時:

1)應考慮:可行性;安全性;可靠性;

2)應包括:工程技術措施;管理措施;培訓教育措施;個體防護措施。

2、企業應將風險評價的結果及所採取的控制措施對從業人員進行宣傳、培訓,使其熟悉工作崗位和作業環境中存在的危險、有害因素,掌握、落實應採取的控制措施。

(6)安全分析方法風險控制擴展閱讀

風險評價

應依據風險評價准則,選定合適的評價方法,定期和及時對作業活動和設備設施進行危險、有害因素識別和風險評價。在進行風險評價時,應從影響人、財產和環境等三個方面的可能性和嚴重程度分析。

企業各級管理人員應參與風險評價工作,鼓勵從業人員積極參與風險評價和風險控制。

1、評價准則

企業應依據以下內容制定風險評價准則:

1)有關安全生產法律、法規;

2)設計規范、技術標准;

3)企業的安全管理標准、技術標准;

4)企業的安全生產方針和目標等。

2、評價方法

企業可根據需要,選擇有效、可行的風險評價方法進行風險評價。常用的評價方法有:

1)工作危害分析(JHA);

2)安全檢查表分析(SCL);

3)預危險性分析(PHA);

4)危險與可操作性分析(HAZOP);

5)失效模式與影響分析(FMEA);

6)故障樹分析(FTA);

7)事件樹分析(ETA);

8)作業條件危險性分析(LEC)等方法。

3、評價范圍

企業風險評價的范圍應包括:

1)規劃、設計和建設、投產、運行等階段;

2)常規和異常活動;

3)事故及潛在的緊急情況;

4)所有進入作業場所的人員的活動;

5)原材料、產品的運輸和使用過程;

6)作業場所的設施、設備、車輛、安全防護用品;

7)人為因素,包括違反操作規程和安全生產規章制度;

8)丟棄、廢棄、拆除與處置;

9)氣候、地震及其他自然災害。

Ⅶ 安全風險識別和評估的方法有哪些

常用的幾種方法:

1.工作危害分析法(JHA)

工作危害分析法是一種定性的風險分析辨識方法,它是基於作業活動的一種風險辨識技術,用來進行人的不安全行為、物的不安全狀態、環境的不安全因素以及管理缺陷等的有效識別。

2. 安全檢查表分析法(SCL)

安全檢查表法是一種定性的風險分析辨識方法,它是將一系列項目列出檢查表進行分析,以確定系統、場所的狀態是否符合安全要求,通過檢查發現系統中存在的風險,提出改進措施的一種方法。

3. 風險矩陣分析法(LS)

風險矩陣分析法是一種半定量的風險評價方法,它在進行風險評價時,將風險事件的後果嚴重程度相對的定性分為若干級,將風險事件發生的可能性也相對定性分為若干級,然後以嚴重性為表列,以可能性為錶行,製成表,在行列的交點上給出定性的加權指數。

4.作業條件危險性分析法(LEC)

作業條件危險性分析法是一種半定量的風險評價方法,它用與系統風險有關的三種因素指標值的乘積來評價操作人員傷亡風險大小。三種因素分別是:L(事故發生的可能性)、E(人員暴露於危險環境中的頻繁程度)和C(一旦發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後果)。

5.風險程度分析法(MES)

風險程度分析法是是一種半定量的風險評價方法,它是對作業條件危險性分析法(LEC)的改進。

風險評估在一個企業中,誘發安全事故的因素很多,「安全風險評估」能為全面有效落實安全管理工作提供基礎資料.並評估出不同環境或不同時期的安全危險性的重點,加強安全管理,採取宣傳教育、行政、技術及監督等措施和手段,推動各階層員工做好每項安全工作。

使企業每位員工都能真正重視安全工作,讓其了解及掌握基本安全知識,這樣,絕大多數安全事故均是可以避的。這也是安全風險評估的價值所在。

Ⅷ 安全風險辨識及管控措施

法律分析:風險識別、評價和控制,是安全工作標准化的核心。做好這項工作,使風險達到可以接受的程度,確保生產安全運行,保障員工生命安全、身體健康,有效地預防和控制各類事故的發生。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九十一條 用人單位的工作人員因執行工作任務造成他人損害的,由用人單位承擔侵權責任。用人單位承擔侵權責任後,可以向有故意或者重大過失的工作人員追償。

閱讀全文

與安全分析方法風險控制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t恤的折疊方法有哪些 瀏覽:617
熬夜預防方法有哪些 瀏覽:533
電腦鍵盤字元使用方法 瀏覽:625
瘤胃鼓氣的治療方法 瀏覽:760
無保護分娩接產方法研究目標 瀏覽:430
29x55的簡便方法計算 瀏覽:358
膽管癌預防性治療方法 瀏覽:689
天然氣流量計安裝方法 瀏覽:938
井字樓焊接方法視頻 瀏覽:251
羽毛球快速入門反手的方法 瀏覽:811
魯班訓練方法視頻 瀏覽:412
小車如何除霧的正確方法 瀏覽:647
用白醋祛痣的正確方法 瀏覽:248
老疤怎麼去除最有效方法 瀏覽:660
cfoutofmemory解決方法 瀏覽:705
惠普m436列印機使用方法視頻 瀏覽:522
c型鋼的安裝方法 瀏覽:491
中醫治濕疹有哪些方法治療 瀏覽:356
小烏龜怎麼養在家的方法 瀏覽:309
聯想的設備中心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3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