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我國有哪幾種煤炭分類
您好,我國煤分類國家標准,編號GB5715—86,我國煤炭按煤的煤化程度及工藝性能進行分類,對無煙煤、煙煤和褐煤採用煤化程度參數進行區分。
1、無煙煤的分類
無煙煤以乾燥無灰基揮發分和乾燥無灰基氫含量作煤化程度的指標來區分無煙煤的小,即無煙煤一號、無煙煤二號和無煙煤三號。
2、煙煤的分類
煙煤煤化程度的參數採用乾燥無灰基揮發分作指標,煙煤粘結性的參數選用粘結指數和膠質層最大厚度(或奧亞膨脹度)作指標來區分類別,即貧煤、貧瘦煤、瘦煤、焦煤、肥煤、1/3焦煤、氣肥煤、氣煤、1/2中粘煤、弱粘煤、不粘煤、長焰煤共12類。
3、褐煤的分類
褐煤採用透光率為煤化程度指標,以區分褐煤和煙煤,並把褐煤劃分為褐煤一號和褐煤二號。同時還採用恆濕無灰基高位發熱量為輔來區分煙煤和褐煤。
❷ 煤炭有那些檢測方法
煤炭檢測項目有百種,但常用的也就十幾種,主要是煤的工業分析,硫分,發熱量,粘結指數,膠質層,精煤回收率等
❸ 如何做煤的岩相分析
分析的方法有兩種:
一、宏觀分析
用肉眼或放大鏡(10X)直接觀察研究煤,主要觀察:顏 色,光澤,埠,條痕,硬度等外觀特徵。適於野外勘探、採煤。
按平均光澤強度和煤岩成分不同,將煤劃分四種基本宏觀煤岩類型。
1、光亮煤:煤層中總體光澤最強的類型,主要由鏡、亮煤組成(二者之 和大於 75%) ,只含有少量的暗煤和絲炭,條帶結構不明顯,具有貝 殼狀斷口,內生裂隙發育,脆度大,易破碎。
2、半光亮煤: 煤層中總體光澤較強的類型,主要由鏡、亮煤組成(二者 之和大於 50-75%) ,其餘為暗煤,也夾有絲炭,條帶狀結構明顯,內 生裂隙較發育,常帶有稜角狀或階梯狀斷口。是最常見的宏觀煤岩類型。
3、半暗煤: 煤層中總體光澤較弱的類型, 亮煤二者之和僅為 50-75%, 其餘為暗煤,也夾有絲炭,硬度、韌度和密度都較大。
4、黯淡煤:煤層中總體光澤最弱的類型,鏡、亮煤二者之和 25%以下, 其餘多為暗煤,也夾有絲炭。通常呈塊狀構造,層里不明顯,硬度、 韌度和密度都大。
二、微觀分析
利用光學儀器來研究煤的岩相組分及其特徵,通常採用顯微鏡。 煤岩的顯微研究是指將煤製成煤片以後,在顯微鏡下觀察研究。
在顯微鏡下觀察,按顏色和形態不同,把煤中有機物分成三大顯微組分,即鏡質組、絲質組和殼質組(穩定組)
1、鏡質組(Vitrinite) (凝膠化組分) 煤中主要顯微組分。
主要來源:植物中的木、纖組織經凝膠化作用形成,我國多數煤田鏡質組含量約為 60%-80%。
顏色:
透光下:透明,橙紅, 棕紅(低中度) ,隨 Vdaf增加顏色加深。反光下:深灰, 淺灰,隨 Vdaf顏色逐漸變淺,無突起。
2、絲質組(Inertinite)(惰性組或惰質組) 也是煤中常見顯微組分,另叫惰質組或惰性組。
主要來源:植物木、纖組織經絲炭化作用形成。
顏色:透射光下,黑色,不透明 反射光下,白, 亮黃色(黃白色) ,有較高的突起。隨 Vdaf 變化不明顯。
3、殼質組(Exinite)(穩定組) 來源:植物中的皮殼和分泌物,即生化穩定性高的脂類轉來。
顏色:透光下,黃 , 橙黃,半透明, 反光下,灰黑 , 黑灰,具有中高突起在同變質程度煤中其反射率最低。
樹皮體(木栓體) :呈疊瓦狀和鱗片狀。角質體:角質體存在於植物的葉,枝芽的最外層,呈寬度不等的條帶 狀,外緣光滑,內緣有鋸齒狀。孢子體:呈封閉的扁環形,內緣光滑。樹脂體:由樹脂轉來,呈圓或橢圓形。
(3)煤有哪幾類分析方法擴展閱讀
煤層分布標志
①標志層法
有一定特徵、厚度小、橫向變化不大的岩層,均可作為標志層。當厚度穩定、結構及成分特徵明顯時,煤層本身亦可作為對比標志。標志層按其穩定程度可分為區域性標志層、全區性標志層及局部性標志層3類。標志層法是煤田地質勘探中常用的對比方法。
②岩相-旋迴特徵對比法
在對含煤岩系詳細研究基礎上,選擇測繪一個相-旋迴標准剖面。在其他有關剖面上,首先找出若干個控制性旋迴,進而劃分小旋迴,逐步與相-旋迴標准剖面對比。此種方法多用於海陸交替相含煤岩系。
③古生物法
當含煤岩系剖面富含動植物化石時,可根據一定的種屬、具一定特徵的動植物化石或一定組合的動植物化石群進行對比。此種方法不能用於啞地層。
④微古生物法
含煤岩系中含有介形類、輪藻、牙形石等微體古生物時使用的對比方法。
⑤孢粉法
根據含煤岩系中的標准類型孢粉、孢粉組合以及具有特殊孢粉成分的標志層進行對比。此種方法適用於岩漿活動破壞輕微、煤層未受構造強烈破壞、煤化程度較低的煤。 [1]
⑥煤岩特徵對比法
根據煤岩組分、宏觀類型、顯微組分含量及其變化,以及煤層結構等煤的宏觀和微觀特徵進行綜合分析,某些特殊夾石層,如粘土岩夾石有時也可作為對比依據。此種方法可靠,使用較多。
⑦岩礦特
根據岩石的礦物成分、含量變化以及礦物的標型特徵進行對比。有時石灰岩不溶殘渣、粘土染色分析結果和不同粘土礦物的百分含量亦可用於對比。此種方法在掩蓋煤田地質勘探工作中有重要意義。
⑧微量元素法
對含煤岩系岩層和煤灰中微量元素進行光譜分析,根據微量元素共生組合特徵和百分含量進行對比。它是一種輔助方法。但當其他方法達不到預期對比效果時,可作為一種主要方法。 [1]
⑨結核法
結核在含煤建造中的分布有一定規律,其特徵和含煤性有一定關系,特別是同生結核在一定程度上可視為聚煤條件的指標。因此,可利用結核的物質成分、大小、結構、構造、表面特徵、結核與圍岩的分離程度,以及結核系數等特徵或統計數據對比岩、煤層。
⑩測井曲線法
煤與其他岩石物性上往往有一定差異,因而可以根據測井曲線類型,尋找物性標志層進行煤層或煤組對比。常用的有電阻率曲線、自然電位曲線、密度測井曲線和天然伽馬曲線等。
❹ 煤炭化驗有幾種方法
1、全水:稱取6毫米以下煤樣10~12克精確至0.001克,放入事先升溫至105~110度的鼓風乾燥箱內,無煙煤烘乾3小時,煙煤烘乾2小時後取出。
2、分析水:稱取0.2毫米以下煤樣1克精確至0.0001克,放入事先升溫至105~110度的鼓風乾燥箱內,無煙煤烘乾1.5小時,煙煤烘乾1小時後取出。
3、灰分:打開高溫爐電源,用灰皿稱取0.2毫米以下煤樣1克精確至0.0001克,打開爐門將試樣放在爐門口,緩慢將試樣推入爐膛中央的高溫帶。
4、揮發分:用揮發份坩堝稱取0.2毫米以下煤樣1克精確至0.0001克,打開爐門將試樣放在爐門口,迅速將試樣放入爐膛中央的高溫帶。取出後在空氣中冷卻約5分鍾後放入乾燥器15分鍾後稱量。
(4)煤有哪幾類分析方法擴展閱讀
精煤化驗的指標:
1、膠質層最大厚度:煙煤在加熱到一定溫度後,所形成的膠質層最大厚度是煙煤膠質層指數測定中利用探針測出的膠質體上、F 層面差的最大值。它是煤炭分類的重要標准之一。動力煤膠質層厚度大,容易結焦;冶煉精煤對膠質層厚度有明確要求。
2、粘結指數:在規定條件下以煙煤在加熱後粘結專用無煙煤的能力,它是煤炭分類的重要標准之一,是冶煉精煤的重要指標。枯結指數越高,結焦性越強。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煤炭化驗
❺ 煤的種類與識別
煤可分為褐煤、煙煤、無煙煤,石煤。是按照煤的碳化程度區別的。
❻ 煤炭質量檢測都需要測哪些項目
一般來說煤炭的常規檢測項目包括:硫含量、發熱量,水分,灰分,揮發分,固定碳,焦渣特性。這是最基礎的檢測,不同單位對煤炭的指標需求不一樣,所以需要檢測的項目也不相同。
規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條款通過本標準的引用而構成為本標準的條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隨後所有的修改單(不包括勘誤的內容)或修訂版均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適用於本標准。
GB/T211 煤中全水分的測定方法
GB/T212 煤的工業分析方法(eqv ISO1171)
GB/T213 煤的發熱量測定方法(eqv ISO 1928)
GB/T214 煤中全硫的測定方法(eqv ISO 334\ISO 351)
GB 474-1996 煤樣的制備方法(eqv ISO 1988;1975)
GB 475-1996 商品煤樣採取方法(epv ISO 1988;1975)
3 術語和定義
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於本標准:
3.1
檢驗值inspected value
檢驗單位按國家標准方法對被檢驗批煤進行采樣、制樣和化驗所得的煤炭質量指標值。
3.2
報告值 reported values
被檢驗單位出具的被檢驗批煤的質量 指標值,包括被檢驗單位的測定值或貿易合同約定值、產品標准(或規格)規定值。
3.3
質量指標允許差tolerance of quality parameter
被檢驗單位對一批煤的某一質量指標的報告值和檢驗單位對同一批煤的同一質量指標的檢驗值的差值在規定概率下的限值。
3.4
采樣基數 base for sampling
抽查或驗收時,實施采樣的批煤量。
4 商品煤質量抽查方法
4.1 方法提要
煤炭質量抽查單位從被抽查批煤中採取一個或數個總樣,然後進行制樣和有關項目測定,以抽查單位的報告值(3.2)與抽查單位的檢驗值(3.1)進行比較,對被抽查批煤的質量進行評定。
4.2 檢驗項目
4.2.1 原煤、篩選煤和其他洗煤(包括非冶煉用精煤):
檢驗發熱量(或灰分)和全硫。
4.2.2 冶煉用精煤:
檢驗全水分、灰分和全硫。
4.3 煤樣的採取、制備和化驗
4.3.1 采樣、制樣和化驗人員
采樣、制樣和化驗人員應經過專門的煤炭采樣、制樣和化驗技術培訓,並持有有效的操作證書或崗位合格證書。
❼ 煤是如何分類的
隨著社會的發展,科學的進步,煤的用途愈來愈廣泛。人們對煤的性質、組成結構和應用等方面的認識也越來越深入,逐漸發現各種煤炭既有相同的地方,又有不同的特性。根據各種不同的需要,把各種不同的煤歸納和劃分成性質相似的若干類別。這樣,就形成煤分類的概念。針對不同的側重點,煤的分類方法有:
1.煤的成因分類:成煤的原始物料和堆積環境分類,稱為煤的成因分類
2.煤的科學分類:煤的元素組成等基本性質分類,稱為科學分類。
3.煤的實用分類:煤的實用分類又稱煤的工業分類。按煤的工藝性質和用途分類,稱為實用分類。中國煤分類和各主要工業國的煤炭分類均屬於實用分類,以下詳細介紹我國煤實用分類的情況。
根據煤的煤化度,將我國所有的煤分為褐煤、煙煤和無煙煤三大煤類。又根據煤化度和工業利用的特點,將褐煤分成2個小類,無煙煤分成3個小類。煙煤比較復雜,按揮發分分為4個檔次,即Vdaf>10~20%、>20~28%、>28~37%和>37%,分為低、中、中高和高四種揮發分煙煤。按粘結性可以分為5個或6個檔次,即GR.I.為0~5,稱不粘結或弱粘結煤;GR.I.>5~20,稱弱粘結煤;GR.I.>20~50,稱為中等偏弱粘結煤;GR.I.>50~65,稱中等偏強粘結煤;GR.I. >65,稱強粘結煤。在強粘結煤中,若y>25mm或b>150%(對於Vdaf>28%,的肥煤,b>220%)的煤,則稱為特強粘結煤。參見GB5751-1986。各類煤的基本特徵如下:
(1)無煙煤(WY)。無煙煤固定碳含量高,揮發分產率低,密度大,硬度大,燃點高,燃燒時不冒煙。01號無煙煤為年老無煙煤;02號無煙煤為典型無煙煤;03號無煙煤為年輕無煙煤。如北京、晉城、陽泉分別為01、02、03號無煙煤。
(2)貧煤(PM)。貧煤是煤化度最高的一種煙煤,不粘結或微具粘結性。在層狀煉焦爐中不結焦。燃燒時火焰短,耐燒。
(3)貧瘦煤(PS)。貧瘦煤是高變質、低揮發分、弱粘結性的一種煙煤。結焦較典型瘦煤差,單獨煉焦時,生成的焦粉較多。
(4)瘦煤(SM)。瘦煤是低揮發分的中等粘結性的煉焦用煤。在煉焦時能產生一定量的膠質體。單獨煉焦時,能得到塊度大、裂紋少、抗碎性較好的焦炭,但焦炭的耐磨性較差。
(5)焦煤(JM)。焦煤是中等及低揮發分的中等粘結性及強粘結性的一種煙煤。加熱時能產生熱穩定性很高的膠質體。單獨煉焦時能得到塊度大、裂紋少、抗碎強度高的焦炭,其耐磨性也好。但單獨煉焦時,產生的膨脹壓力大,使推焦困難。
(6)肥煤(FM)。肥煤是低、中、高揮發分的強粘結性煙煤。加熱時能產生大量的膠質體。單獨煉焦時能生成熔融性好、強度較高的焦炭,其耐磨性有的也較焦煤焦炭為優。缺點是單獨煉出的焦炭,橫裂紋較多,焦根部分常有蜂焦。
(7)1/3焦煤(1/3JM)。1/3焦煤是新煤種,它是中高揮發分、強粘結性的一種煙煤,又是介於焦煤、肥煤、氣煤三者之間的過渡煤。單獨煉焦能生成熔融性較好、強度較高的焦炭。
(8)氣肥煤(QF)。氣肥煤是一種揮發分和膠質層都很高的強粘結性肥煤類,有的稱為液肥煤。煉焦性能介於肥煤和氣煤之間,單獨煉焦時能產生大量的氣體和液體化學產品。
(9)氣煤(QM)。氣煤是一種煤化度較淺的煉焦用煤。加熱時能產生較高的揮發分和較多的焦油。膠質體的熱穩定性低於肥煤,能夠單獨煉焦。但焦炭多呈細長條而易碎,有較多的縱裂紋,因而焦炭的抗碎強度和耐磨強度均較其他煉焦煤差。
(10)1/2中粘煤(1/2ZN)。1/2中粘煤是一種中等粘結性的中高揮發分煙煤。其中有一部分在單獨煉焦時能形成一定強度的焦炭,可作為煉焦配煤的原料。粘結性較差的一部分煤在單獨煉焦時,形成的焦炭強度差,粉焦率高。
(11)弱粘煤(RN)。弱粘煤是一種粘結性較弱的從低變質到中等變質程度的煙煤。加熱時,產生較少的膠質體。單獨煉焦時,有的能結成強度很差的小焦塊,有的則只有少部分凝結成碎焦屑,粉焦率很高。
(12)不粘煤(BN)。不粘煤是一種在成煤初期已經受到相當氧化作用的低變質程度到中等變質程度的煙煤。加熱時,基本上不產生膠質體。煤的水分大,有的還含有一定的次生腐植酸,含氧量較多,有的高達10%以上。
(13)長焰煤(CY)。長焰煤是變質程度最低的一種煙煤,從無粘結性到弱粘結性的都有。其中最年輕的還含有一定數量的腐植酸。貯存時易風化碎裂。煤化度較高的年老煤,加熱時能產生一定量的膠質體。單獨煉焦時也能結成細小的長條形焦炭,但強度極差,粉焦率很高。
(14)褐煤(HM)。褐煤分為透光率Pm<30%的年輕褐煤和Pm>30~50%的年老褐煤兩小類。褐煤的特點為:含水分大,密度較小,無粘結性,並含有不同數量的腐植酸,煤中氧含量高。常達15~30%左右。化學反應性強,熱穩定性差,塊煤加熱時破碎嚴重。存放空氣中易風化變質、破碎成效塊甚至粉末狀。發熱量低,煤灰熔點也低,其灰中含有較多的CaO,而有較少的Al2O3。
❽ 煤的半工業分析法和全工業分析法包括哪些
在國家標准中,煤的工業分析是指包括煤的水分(M )、灰分(A )、揮發分(V )和固定碳(Fc )四個分析項目指標的測定的總稱。煤的工業分析是了解煤質特性的主要指標,也是評價煤質的基本依據。通常煤的水分、灰分、揮發分是直接測出的,而固定碳是用差減法計算出來的。廣義上講,煤的工業分析還包括煤的全硫分和發熱量的測定, 又叫煤的全工業分析。根據分析結果,可以大致了解煤中有機質的含量及發熱量的高低,從而初步判斷煤的種類、加工利用效果及工業用途,根據工業分析數據還可計算煤的發熱量和焦化產品的產率等。煤的工業分析主要用於煤的生產開采和商業部門及用煤的各類用戶,如焦化廠、電廠、化工廠等。
❾ 怎樣分煤的種類
一、煤的分類方法有:
1.煤的成因分類:成煤的原始物料和堆積環境分類,稱為煤的成因分類
2.煤的科學分類:煤的元素組成等基本性質分類,稱為科學分類。
3.煤的實用分類:煤的實用分類又稱煤的工業分類。按煤的工藝性質和用途分類,稱為實用分類。中國煤分類和各主要工業國的煤炭分類均屬於實用分類,以下詳細介紹我國煤實用分類的情況。
根據煤的煤化度,將我國所有的煤分為褐煤、煙煤和無煙煤三大煤類。又根據煤化度和工業利用的特點,將褐煤分成2個小類,無煙煤分成3個小類。煙煤比較復雜,按揮發分分為4個檔次,即Vdaf>10~20%、>20~28%、>28~37%和>37%,分為低、中、中高和高四種揮發分煙煤。按粘結性可以分為5個或6個檔次,即GR.I.為0~5,稱不粘結或弱粘結煤;GR.I.>5~20,稱弱粘結煤;GR.I.>20~50,稱為中等偏弱粘結煤;GR.I.>50~65,稱中等偏強粘結煤;GR.I.>65,稱強粘結煤。在強粘結煤中,若y>25mm或b>150%(對於Vdaf>28%,的肥煤,b>220%)的煤,則稱為特強粘結煤。參見GB5751-1986。
二、各類煤的基本特徵如下:
(1)無煙煤(WY)。無煙煤固定碳含量高,揮發分產率低,密度大,硬度大,燃點高,燃燒時不冒煙。01號無煙煤為年老無煙煤;02號無煙煤為典型無煙煤;03號無煙煤為年輕無煙煤。如北京、晉城、陽泉分別為01、02、03號無煙煤。
(2)貧煤(PM)。貧煤是煤化度最高的一種煙煤,不粘結或微具粘結性。在層狀煉焦爐中不結焦。燃燒時火焰短,耐燒。
(3)貧瘦煤(PS)。貧瘦煤是高變質、低揮發分、弱粘結性的一種煙煤。結焦較典型瘦煤差,單獨煉焦時,生成的焦粉較多。
(4)瘦煤(SM)。瘦煤是低揮發分的中等粘結性的煉焦用煤。在煉焦時能產生一定量的膠質體。單獨煉焦時,能得到塊度大、裂紋少、抗碎性較好的焦炭,但焦炭的耐磨性較差。
(5)焦煤(JM)。焦煤是中等及低揮發分的中等粘結性及強粘結性的一種煙煤。加熱時能產生熱穩定性很高的膠質體。單獨煉焦時能得到塊度大、裂紋少、抗碎強度高的焦炭,其耐磨性也好。但單獨煉焦時,產生的膨脹壓力大,使推焦困難。
(6)肥煤(FM)。肥煤是低、中、高揮發分的強粘結性煙煤。加熱時能產生大量的膠質體。單獨煉焦時能生成熔融性好、強度較高的焦炭,其耐磨性有的也較焦煤焦炭為優。缺點是單獨煉出的焦炭,橫裂紋較多,焦根部分常有蜂焦。
(7)1/3焦煤(1/3JM)。1/3焦煤是新煤種,它是中高揮發分、強粘結性的一種煙煤,又是介於焦煤、肥煤、氣煤三者之間的過渡煤。單獨煉焦能生成熔融性較好、強度較高的焦炭。
(8)氣肥煤(QF)。氣肥煤是一種揮發分和膠質層都很高的強粘結性肥煤類,有的稱為液肥煤。煉焦性能介於肥煤和氣煤之間,單獨煉焦時能產生大量的氣體和液體化學產品。
(9)氣煤(QM)。氣煤是一種煤化度較淺的煉焦用煤。加熱時能產生較高的揮發分和較多的焦油。膠質體的熱穩定性低於肥煤,能夠單獨煉焦。但焦炭多呈細長條而易碎,有較多的縱裂紋,因而焦炭的抗碎強度和耐磨強度均較其他煉焦煤差。
(10)1/2中粘煤(1/2ZN)。1/2中粘煤是一種中等粘結性的中高揮發分煙煤。其中有一部分在單獨煉焦時能形成一定強度的焦炭,可作為煉焦配煤的原料。粘結性較差的一部分煤在單獨煉焦時,形成的焦炭強度差,粉焦率高。
(11)弱粘煤(RN)。弱粘煤是一種粘結性較弱的從低變質到中等變質程度的煙煤。加熱時,產生較少的膠質體。單獨煉焦時,有的能結成強度很差的小焦塊,有的則只有少部分凝結成碎焦屑,粉焦率很高。
(12)不粘煤(BN)。不粘煤是一種在成煤初期已經受到相當氧化作用的低變質程度到中等變質程度的煙煤。加熱時,基本上不產生膠質體。煤的水分大,有的還含有一定的次生腐植酸,含氧量較多,有的高達10%以上。
(13)長焰煤(CY)。長焰煤是變質程度最低的一種煙煤,從無粘結性到弱粘結性的都有。其中最年輕的還含有一定數量的腐植酸。貯存時易風化碎裂。煤化度較高的年老煤,加熱時能產生一定量的膠質體。單獨煉焦時也能結成細小的長條形焦炭,但強度極差,粉焦率很高。
(14)褐煤(HM)。褐煤分為透光率Pm<30%的年輕褐煤和Pm>30~50%的年老褐煤兩小類。褐煤的特點為:含水分大,密度較小,無粘結性,並含有不同數量的腐植酸,煤中氧含量高。常達15~30%左右。化學反應性強,熱穩定性差,塊煤加熱時破碎嚴重。存放空氣中易風化變質、破碎成效塊甚至粉末狀。發熱量低,煤灰熔點也低,其灰中含有較多的CaO,而有較少的Al2O3。
❿ 煤炭是如何分類的
中國煤炭分類,首先按煤的揮發分,將所有煤分為褐煤、煙煤和無煙煤;對於褐煤和無煙煤,再分別按其煤化程度和工業利用的特點分為2個和3個小類;煙煤部分按揮發分>10%~20%、>20%~28%、28%~37和>37%的四個階段分為低、中、中高及高揮發分煙煤。關於煙煤粘結性,則按粘結指數G區分:0~5為不粘結和微粘結煤;>5~20為弱粘結煤;>20~50為中等偏弱粘結煤;>50~65為中等偏強粘結煤;>65則為強粘結煤。對於強粘結煤,又把其中膠質層最大厚度Y>25mm或奧亞膨脹度b>150%(對於Vdaf>28%的煙煤,b>220%)的煤分為特強粘結煤。在煤類的命名上,考慮到新舊分類的延續性,仍保留氣煤、肥煤、焦煤、瘦煤、貧煤、弱粘煤、不粘煤和長焰煤8個煤類。
在煙煤類中,對G>85的煤需再測定膠質層最大厚度Y值或奧亞膨脹度B值來區分肥煤、氣肥煤與其它煙煤類的界限。當Y值大於25mm時,如Vdaf>37%,則劃分為氣肥煤。如Vdaf<37%,則劃分為肥煤。如Y值<25mm,則按其Vdaf值的大小而劃分為相應的其它煤類。如Vdaf>37%,則應劃分為氣煤類,如Vdaf>28%-37%,則應劃分為1/3焦煤,如Vdaf在於8%以下,則應劃分為焦煤類。
這里需要指出的是,對G值大於100的煤來說,尤其是礦井或煤層若干樣品的平均G值在100以上時,則一般可不測Y值而確定為肥煤或氣肥煤類。
在我國的煤類分類國標中還規定,對G值大於85的煙煤,如果不測Y值,也可用奧亞膨脹度B值(%)來確定肥煤、氣煤與其它煤類的界限,即對Vdaf<28%的煤,暫定b值>150%的為肥煤;對Vdaf>28%的煤,暫定b值>220%的為肥煤(當Vdaf值<37%時)或氣肥煤(當Vdaf值>37%時)。當按b值劃分的煤類與按Y值劃分的煤類有矛盾時,則以Y值確定的煤類為准。因而在確定新分類的強粘結性煤的牌號時,可只測Y值而暫不測b值。
(中國煤煤分類國家標准表)
類別 縮寫 分類指標
Vdaf% G Ymm b% PM% Qgr,maf
無煙煤 WY <=10 - - - - -
貧煤 PM >10.0-20.O <=5 - - - -
貧瘦煤 PS >10.O-20.O >5-20 - - - -
瘦煤 SM >10.0-20.0 >20-65 - - - -
焦煤 JM >20.0-28.0
>10.0-20.0 >50-60
>65a <=25.0 (<=150) - -
肥煤 FM >10.0-37.0 (>85a) >25 a - -
1/3焦煤 1/3JM >28.0-37.0 >65a <25.0 (<220) - -
氣肥煤 QF >37.0 (>85) >25.0 >220 - -
氣煤 QM >28.0-37.0
>37.0 >50-65
>35 <=25.0 (<=220) - -
1/2中粘煤 1/2ZN >20.0-37.0 >30-50 - - - -
弱粘煤 RN >20.0-37.0 >5-30 - - - -
不粘煤 BN >20.0-37.0 <=5 - - - -
長焰煤 CY >37.0 <=35 - - >50 -
褐煤 HM >37.0
>37.0 - - - <=30
>30-50 <=24
註:a、G>85,再用Y值或b值來區分肥煤、氣肥煤與其它煤炭,當Y>25.0mm時,應劃分為肥煤或氣肥煤,如Y<=25mm,則根據其Vdaf的大小而劃分為相應的其它煤類。
按b值分類時,Vdaf<=28%,暫定b>150%的為肥煤,Vdaf>28%,暫定b>220%的為肥煤或氣肥煤,如按b值和Y值劃分的類別有矛盾時,以Y值劃分的為准。
b、Vdaf>37%,G<=5的煤,再以透光率PM來區分其為長焰煤或褐煤。
c、Vdaf>37%,PM>30%-50%的煤,再測Qgr,maf,如其值>24MJ/kg(5739cal/g),應劃分為長焰煤。
煤炭分類總表
類別 符號 分類指標
Vdaf% PM%
無煙煤 WY <=10.0 -
煙煤 YM >10.0 -
褐煤 HM >37.O <=50
無煙煤分類表
類別 符號 分類指標
Vdaf% H*%
無煙煤一號 MY1 0-3.5 0-2.0
無煙煤二號 MY2 >3.5-6.5 >2.0-3.0
無煙煤三號 MY3 >6.5-10.0 >3.0
煙煤的分類表
類別 縮寫 分類指標
Vdaf% G Ymm b%
貧煤 PM >10.0-20.0 <=5 - -
貧瘦煤 PS >10.0-20.0 5-20 - -
瘦煤 SM >10.0-20.0
>10.0-20.0 >20-50
>50-65 - -
焦煤 JM >10.0-20.0
>20.0-28.0
>20.0-28.0 >65
>50-65
>65 <=25.0
<=25.0 (<=150)
(<=150)
肥煤 FM >10.0-20.0
>20.0-28.0
>28.0-37.0 (>85)
(>85)
(>85) >25
>25
>25 (>150)
(>150)
(>220)
1/3焦煤 1/3JM >28.0-37.0 >65 <=25.0 (<=220)
氣肥煤 QF >37.0 (>85) >25.0 >220
氣煤 QM >28.0-37.0
>37.0
>37.0 >50-65
>35-50
>50-65
>65 <=25.0 (<=220)
1/2中粘煤 1/2ZN >20.0-28.0
>28.0-37.0 >30-50
>30-50 - -
弱粘煤 RN >20.0-28.0
>28.0-37.0 >5-30
>5-30 - -
不粘煤 BN >20.0-28.0
>28.0-37.0 <=5
<=5 - -
長焰煤 CY >37.0
>37.0 <=5
>5-35 - -
褐煤的分類表
類別 符號 分類指標
PM% Qgr,maf*(MJ/kg)
褐煤一號 HM1 >0-30 -
褐煤二號 HM2 >30-50 <=24
註:*凡Vdaf>37.0%、PM>30%-50%的為煤,如Qgr,maf大於MJ/kg(5739cal/g),則劃分為長焰煤。
-----------------------------------------------------------------------------------
依據煤的工業用途、工藝性質和質量要求進行的分類,又稱煤的工業分類。同一類煤有近似的特性,不同類煤的性質則有顯著差異。工業分類是為了合理地使用煤炭資源以及統一使用規格。理想的分類方法應當既有充分的科學依據,又有實用意義。
煤的分類方案簡介 由於研究內容和使用的不同,分類方法也有多種。早期,多根據煤的元素組成分類,這種分類方法稱科學分類法,以1924年英國煤化學家C.A.賽勒提出的分類法比較著名。以後又有根據煤的生成條件提出的成因分類法,將煤分為腐殖煤、腐泥煤和殘殖煤,這種分類法在地質上用的較多。而最有實用意義的是將煤的成因與工業利用結合起來,以煤的變質程度和工藝性質為依據的技術分類法。
各種以煤為燃料或原料的工業對煤都有其特定的技術要求,只有恰當地使用煤種才能保證產品質量,合理地利用煤炭資源。近代以煤的變質程度和工藝性質為參數的分類法發展較快,使煤分類具有更嚴格的科學性和廣泛的實用性。但由於各國煤炭資源特點不同,以及工業技術發展水平的差異,各主要產煤國或以煤為主要能源的國家都根據本國情況,採用不同的分類方法。1956年,聯合國歐洲經濟委員會(ECE)煤炭委員會在國際煤分類會議上提出了國際硬煤分類表,其分類方法是以揮發分為劃分類別的指標,將硬煤(煙煤和無煙煤)分成10個級別;以粘結性指標(自由膨脹序數或羅加指數)將硬煤分成4個類別;又以結焦性指標(奧亞膨脹度或葛金焦型)將硬煤分成6個亞類型,表中每個煤種均以3位阿拉伯數字表示,將硬煤分為62個煤類。為便於貿易上的交往,表中又將62個煤類歸為Ⅰ~Ⅶ共11個統計組。對於褐煤,1974年國際標准化組織 (ISO)第27技術委員會(TC27)以ISO2950號標准頒布實施,該標准以水分和焦油產率為指標,將褐煤分為30個小類,每一小類用兩位阿拉伯數字表示。但這兩個分類方案並未在國際上得到全面推廣。1985年2月,聯合國歐洲經濟委員會的國際煤分類會議上確定,以高位發熱量小於24×106焦耳/千克、鏡質組平均隨機反射率小於0.6%作為區分褐煤和硬煤的分界線。對中等煤化程度和高煤化程度的硬煤則選用鏡質組隨機反射率、自由膨脹序數、揮發分產率、惰性組含量、高位發熱量和反射率分布特徵等6個指標和8位阿拉伯數字編號,將所有硬煤進行編碼分類。但因劃分太細,不便於使用,難以推廣。
中國煤炭分類 20世紀50年代以來,中國煤產量和消耗量迅速增加,為了合理利用煤炭資源,1952~1953年提出東北區和華北區兩個煉焦煤分類方案。1956年又制訂了統一的中國煤(以煉焦煤為主)分類方案,以大致代表煤的變質程度的揮發分(%)和表徵煤的結焦性的膠質層最大厚度Y(mm)兩個指標為參數,將中國煤分為10大類24小類。該方案於1958年經國家技術委員會向全國推薦試行,起了統一中國煤分類的作用。
煤炭的用途十分廣泛,可以根據其使用目的總結為兩大主要用途:(1)動力煤,(2)煉焦煤。
我國動力煤的主要用途有:
1) 發電用煤:我國約1/3 以上的煤用來發電,目前平均發電耗煤為標准煤370g/(kW·h)左右。電廠利用煤的熱值,把熱能轉變為電能。
2) 蒸汽機車用煤:占動力用煤2%左右,蒸汽機車鍋爐平均耗煤指標為100kg/(萬噸·km)左右。
3) 建材用煤:約占動力用煤的l0%以上,以水泥用煤量最大,其次為玻璃、磚、瓦等。
4) 一般工業鍋爐用煤:除熱電廠及大型供熱鍋爐外,一般企業及取暖用的工業鍋爐型號繁多,數量大且分散,用煤量約占動力煤的30%。
5) 生活用煤:生活用煤的數量也較大,約占燃料用煤的20%。
6) 冶金用動力煤:冶金用動力煤主要為燒結和高爐噴吹用無煙煤,其用量不到動力用煤量的1%。
(2)煉焦煤
我國雖然煤炭資源比較豐富,但煉焦煤資源還相對較少,煉焦煤儲量僅占我國煤炭總儲量27.65%。
煉焦煤類包括氣煤(佔13.75%),肥煤(佔3.53%),主焦煤(占 5.81%),瘦煤(佔4.01%),其它為未分牌號的煤(占 0.55%);非煉焦煤類包括無煙煤(佔10.93%),貧煤(佔5.55 % ), 弱鹼煤(佔1.74%),不繳煤(佔13.8%),長焰煤(佔12.52%),褐煤(佔12.76%),天然焦(佔0.19%),未分牌號的煤(佔13.80%)和牌號不清的煤(佔1.06%)。
煉焦煤的主要用途是煉焦炭,焦炭由焦煤或混合煤高溫冶煉而成,一般1.3 噸左右的焦煤才能煉一噸焦炭。焦炭多用於煉鋼,是目前鋼鐵等行業的主要生產原料,被喻為鋼鐵工業的「基本食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