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研究方法 > 手指舞基本功訓練方法

手指舞基本功訓練方法

發布時間:2022-08-07 17:23:34

怎麼練習舞蹈基本功

我感覺舞蹈的基本功是:早上早起來練練早功,在剛開始練的時候你應該從壓腿開始,慢慢的壓,讓你的韌帶慢慢的拉開,當你的韌帶拉開後你就可以慢慢的給自己加力量,讓別人給你搬搬腿,搬完腿後前旁腿各踢15腿。然後就是腰,剛開始的時候最好是多讓人給你搬搬,搬完了之後自己多控控腰,控一到三個吧拍就行不要控太多,到後期就可以甩甩腰。垮要看你的垮什麼樣要是不好那就得讓別人給你踩,或者是蹬大叉,再就是多多上上頂,鍛煉你胳膊的力量,再就是多聽一些音樂,培養自己的音樂細胞,培養自己的舞感

② 健美操的基本手型有幾種

7種。

(1)並攏式:五指伸直,相互並攏。大拇指微屈,指關節貼於食指旁。

(2)分開式:五指用力伸直,充分張開。

(3)芭蕾手式:五指微屈,後三指並攏、稍內收,拇指內扣。

(4)拳式:握拳,拇指在外,指關節彎曲,緊貼於食指和中指。

(5)立掌式:五指伸直,手掌用力上翹。

(6)西班牙舞手式:五指用力,小指、無名指、中指自掌指關節處依次屈,拇指稍內扣。

(7)花式:在(2)分開式的基礎上小指伸直向掌心回彎到最大限度,無名指會隨小指回彎。

(2)手指舞基本功訓練方法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一:動作的規范性

動作的規范性建立在動作的標准性上,因此,練習時肢體的位置、方向及運動的路線一定要准確。注意動作的速度、肌肉力度和動作幅度,是肌肉充分拉長與收縮這樣才能達到動作的整體效果。

二:動作的彈性

動作富有彈性是健美操特點之一,動作的彈性所涉及的身體部位很多,因此練習時要注意肌肉的收縮與放鬆要有控制,是動作富有彈性,節奏均勻,避免動作過分僵硬和關節的過度伸展。

三:動作的節奏感

掌握好動作節奏對健美操練習非常重要。練習者要想表演好較好的動作,必須具有一定的肌肉控制能力、音樂節奏以及動作的完成能力。

因此在練習時,要重視開發、訓練學員的動作的節奏感,使學員在聽懂音樂節奏的基礎上慢慢掌握動作的節奏感。[3]

在各大健身場所內,健美操項目深受歡迎。資深健身教練提醒大家,在進行健美操鍛煉時,要注意以下幾點事項,才能收到良好的健身效果。

准備活動, 百拇醫葯

充分的准備活動能使關節、韌帶、肌肉溫度升高,增加身體靈活性,提高神經系統興奮程度和心血管活動水平,從而防止運動傷害的發生。

合理安排鍛煉計劃

鍛煉者要根據自身體質安排健美操運動的時間、強度、練習組數等。

有慢性病的人要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鍛煉,心血管疾病患者應減少劇烈運動,避免快速旋轉頭部和突發性動作,患重感冒時最好停止健美操運動。

及時補充水分

在鍛煉過程中應注意及時補充水分,以保證身體健康和正常機體的需要。補充水分的方法最好是少量多飲,隨時保持體內水的平衡。

進食後兩小時進行鍛煉

一般進食後間隔兩個小時才可進行健美操鍛煉。因為進食後胃中食物充盈,立即運動會影響消化,容易出現腹痛、惡心等症狀。

而且運動前應吃些易於消化的食物,運動後應休息30分鍾後再進食。

空腹鍛煉不可取

如果長期空腹鍛煉,會導致體重急劇下降,臟器功能受損,產生疾患,影響健康。

鍛煉時服裝的選擇

最好選擇有彈性、純棉、柔軟、舒適的服裝。每次練習後,要及時清洗服裝,保持服裝乾爽。鞋子不僅要大小合適,而且要有襯墊,並具備一定的彈性和彎曲性。切忌穿高跟鞋和厚底鞋。

許多想減肥的MM在一開始都在考慮什麼樣的運動減肥方法適合自己。而健美操就是熱門的減肥運動之一。

怎麼選擇健美操來減肥?跳操的適合時候應該注意什麼細節?雅麗減肥網小編分享健美操必備減肥常識,讓你輕鬆了解健美操,跳出完美曲線!

③ 中國舞基本功動作27個

1、1級(4-5歲):行走、音樂反射、手指擴張、手臂運動、彎曲、轉身、前腿壓、雙吸、足位、頭部運動、手臂擺動、跳躍、平步、游戲。

2、2級(5-6歲):行走敬稱、音樂反射、手位、鉤伸、提腰、松腰、側開腿、推、扭、頭動、半蹲、跳蛙、走雞、游戲、模仿、想像。

3、3(6-7歲):吸收跳步和敬禮、音樂反射、波、弓、鉤伸腳、吸伸腿、吸腿、手、松肩、半蹲、重腳走、鴨走、跳走、步走、模仿想像。

4、4級(7-9歲):二拍舞、三拍舞、單手位、揮手、交叉壓身、張開嘴、前提、後提、抱腿、壓腿、前踢、後踢、腳位、斷步、斷臂、小舞、打節拍練習、藏舞、東北秧歌、尾動作。

(3)手指舞基本功訓練方法擴展閱讀:

中國舞蹈是中國舞蹈藝術的一個范疇,是在民族民間傳統舞蹈的基礎上,經歷代專業人員提煉、整理、加工、創造,經過長期藝術實踐考驗而流傳下來的具有一定典範意義的古典風格特色舞蹈。

創立於20世紀50年代的古典舞曾被一些人稱為「歌劇舞」,它本身就是歌劇和舞蹈的混合體。中國傳統戲曲和武術是建立中國古典舞訓練的基礎,充分體現了我們中華民族鮮明的民族特色。基本功訓練的技巧和技巧具有獨特的民族特色,與其他種類的舞蹈有很大的不同。

中國古典舞已經初步形成了我們自己的訓練體系,具有較強的民族特色、民族的審美特徵和審美規范,以及我們的難度和藝術表現力,是其他訓練體系所無法替代的。

④ 芭蕾舞基本功訓練方法

芭蕾舞的練習方法實用的有如下幾種:

拓展資料:

一、芭蕾舞的練習方法

1、 「吊床」--墊上鋪一條大浴巾,仰卧於上。兩手抓住浴巾的兩個角,兜住後腦。屈膝,腳平放地面。吸氣,收腹向上拾頭、頸、直至肩抬離 地面。 保持這個姿勢,吸氣同時把一條腿慢慢蹬直,腳跟不離地。 呼氣,把腿收回到屈膝姿勢。換做另一側腿。注意呼吸順序要正確,每次呼 氣時腹肌向內用力收緊。

2、 「旋轉鳥」-仰卧,屈膝團身。雙手置腦後,收腹。呼氣,同時頭與肩 向上抬,頸保持自然。吸氣時雙腿伸出,上下分開成剪刀狀。左腿與地 面呈 75 度,右腿與地面呈 45 度。 保持這個姿勢,呼氣時兩腿在空中劃 半圓形交換上下位置。吸氣,收回雙腿,再重復,交換左右腿。

3、仰卧腿屈伸--仰卧,屆膝團身。兩臂伸開於體側成「十」字。收腹,肩保持觸地。吸氣,把膝向胸收攏。呼氣,雙腿向前上方伸出,同時頭 與肩抬起,右手盡力向腿的方向伸。吸氣,屈膝,呼氣,用力收腹。換做 對側,每邊 10 次。

4、舞者旋圍--預備姿勢為右手撐地,右腿屈膝著地坐於地面。左腿屈 膝,膝蓋向上。左手側舉。動作開始,腿伸直,腳一前一後觸地支撐,腹肌用力臀部離地,左臂高舉。收腹,向左轉體,左臂著地成仰支撐。 眼向上看。呼氣時挺髖,吸氣時放下身體。還原成預備姿勢,重復後做 另一側。

二、芭蕾舞基本功有哪些

  1. 下蹲抬腿。鍛煉部位:腿部肌腱,四頭肌,臀部肌肉得到鍛煉。

  2. 擺腿。阿拉貝斯克舞姿 (芭蕾舞的基本舞姿之一,單腿直立,一臂前伸,另一 腿向後抬起,另一臂舒展揚起,使指尖到足尖形成盡可能長的直線)鍛 煉部位:腿部肌腱,四頭肌,內收肌。

  3. 腿後撤。鍛煉部位:腿部肌腱,四頭肌,內收肌。

  4. 下蹲。鍛煉部位:臀部肌肉。 芭蕾舞基本功有哪些

三、芭蕾舞的七個手位

一位手 手自然下垂,胳膊肘和手腕處稍圓一些。 手臂與手成橢圓形,放在身體 的前面,手的中指相對,並留有一拳的距離。

二位手。手保持橢圓型,抬到橫隔膜的高度。 (上半身的中部,腰以上,胸以下的 位置)但在動作過程中,要注意保持胳膊肘和手指這兩個支撐點的穩 定。

三位手。在二位的基礎繼續上抬,放在額頭的前上方,不要過分的向後擺,三位 手就象是把頭放在橢圓形的框子里。

四位手。左手不動,右手切回到二位,組成四位。它已是舞姿了。

五位手。左手不動,右手保持彎度成橢圓形。從手指尖開始慢慢向旁打開。在 過程中胳膊肘和手指兩個支撐點要保持在一個水平面上。 手要放在身 體的前面一點,不要過分向後打開,起到一個延續雙肩線條的作用。

六位手。右手不動,左手從三位手切回到二位,組成六位,形成舞姿。

七位手。右手不動,左手打開到旁邊,雙手相同地放在身體的兩邊。

四、跳芭蕾舞的好處有哪些

1、增強音樂節奏感 舞蹈課程是按照不同程度及年齡分班,其舞步組配以該課程的音樂編 制動作,故節奏簡單及明確,易於掌握,可提高音樂節奏感。

2、幫助骨骼成長 正確學習方法,多注重身體的平衡點及動作的伸展,若能正確地運用 肌肉及關節,有助骨骼成長,從而改學習與人溝通芭蕾舞多有 PartnerDance,學員多有機會嘗試合作,編排及舞出組合,增加溝通能 力,加強學習氣份,可使性格開朗。

3、提高創作感力 學校將提供舞蹈表演及於課堂上抽取時間讓學員隨著音樂創作,有機 會運用所學所見編舞,提高創作能力。

4、訓練耐性,意志及自信 芭蕾舞的學習結果不如繪畫及唱歌般快捷,要跳得好,不是一朝一夕 的事,學員需要一段時間揣摩動作技巧及感受音樂動作的關系,從而 表達動作及帶出自己所思所想,可訓練耐性和意志。

芭蕾舞基本功練習入門技巧

⑤ 舞蹈哦基本功側手翻的技巧是什麼

側手翻 側手翻,騰翻基本動作,也是是體操常見動作,雙手雙腳同時運動,俗稱「虎跳」。是向側翻轉的手翻動作。要求在一條直線上,兩手、兩腳四個支撐點依次落地,故俗稱「大車輪」或「車輪子」。做法是右腿向後上方擺起,左腳蹬地,兩手向前下方左右依次撐地,經左右分腿例立過程依次推離地面,兩腳右左依次落地。還可以做單臂支撐側手翻;器械支撐側手翻等。 側手翻教學對場地、器材設備的要求不高,既可以在墊子上練習,也可在草地、沙地及松軟的土地上練習。在教學中如何針對側手翻動作的重點(身體側倒,兩手依次推地,同時兩腿依次充分蹬擺)和難點(經倒立部位時頂肩、緊腰、展髖)採用適當的輔助練習和方法,盡快地掌握動作要領是關鍵。 雙腿合攏挺直站立,雙臂伸直舉起使手指盡可能地高,使其距地面的距離盡可能的大。 目視前方,在整個過程中都要收腹。抬起左腿而身體其他部位保持不動,四肢全部伸直。 原地側手翻,不助跑或走動,想做助跑側手翻,就要先跑幾步然後從右腳起跳同時舉起雙臂。然後右腳落地,接著按照這里所講的步驟做下去。左腿邁一大步,雙臂伸向前方。收腹,雙臂和上體成直線。保證四肢完全伸直。左手落地位置應是距起勢位置一人體加手臂長度的地方,保持雙肘伸直。落地時手掌與側手翻方向成90° 。開始抬起雙腿並保持雙膝伸直。盡可能大地分開雙腿並收腹。右手掌落地,右手掌與左手掌平行。兩手掌間距為1.5肩寬。保持收腹並伸直四肢(不要塌腰)臀部盡可能地遠離地面。(把臀部提起)這樣更容易做直的、受控的側手翻。把右腳落下並使雙臂和上體成直線。然後左腳落在右腳後1米的位置。保持上體、雙臂和左腿成直線。左腳落地後,把右腳收回使兩腿並攏。雙腳分別落地時要保證雙膝和雙臂完全伸直。現在你的站姿同起勢,但面向相反方向。手指盡可能地高。 側手翻動作要領: 體操中的側手翻翻的距離非常的寬而武術側手翻則很短切非常快。在地板上劃一條直線。只使雙手和雙腳落在直線上。起勢位置到第一隻手落地位置間的距離是身體加手臂的總長度。在做踺子前要學習怎樣做側手翻。你的側手翻應該是直的立的。你應該在一個狹窄的走廊里做側手翻而兩腿不能碰牆。在整個動作過程中要保證雙臂和雙腿完全伸直。落地時兩腿分開也是可以的。(成跨越勢)雙臂向兩側水平伸開。

⑥ 關於舞古典舞的手位應該是什麼。具體一點

中國古典舞的基本手位如下:

1、基本雲手

雙手交叉胸前時要保持圓臂,要含胸提氣。雙手配合的感覺要象在胸前揉撫一個圓球一樣,完成雲手的過程身體也要在過程中隨之提、仰、含、沉、眼睛要先跟隨上面的手。

後隨下面的手,要有渾厚的內涵氣質。節奏處理基本上同「雲肩轉腰」一樣,先做連綿不斷的慢速,然後在慢中給以「點」的處理,強調輕重緩急的節奏變化。

2、沖靠雲手

在基本雲手的基礎上,加以上身沖靠為動律帶動雲手的同時加上腳的前後移動重心整個過程要完成兩次上身的沖靠,兩次腳步的前後移重心。手腕在揉球過程中是連續的盤腕。

3、大開大合雲手

強調「橫擰開合」的技術要領。要盡量挺拔上身並橫擰,二位手臂要向後打開一些,

上下身較勁產生一種「擰麻花」的形態。左臂要盡量後掰,之後從頭前饒過,接著變「走

上身留下身」動律轉體過來。

4、波浪雲

又稱「雲手大揉球」。其始動作要比基本雲手舒展和撐長一些,是上身經過右旁提-後仰身-左旁提的大幅度運動過程,雙手間距要適當放大。

腿部要有彎曲移動重心的過,身體要有深含的過程,右手「反平穿」左手「正平穿」帶動直腿立腰,又成右旁提,與前面左右對稱。適合用一些強烈的、伸展的、多變的旋律性強的伴奏音樂。

中國古典舞文化特點:

中國古典舞(Chinese classical dance),起源於中國古代,歷史悠久,博大精深,它融合了許多武術、戲曲中的動作和造型,特別注重眼睛在表演中的作用,強調呼吸的配合,富有韻律感和造型感,獨有的東方式的剛柔並濟的美感,令人陶醉。

中國古典舞主要包括身韻、身法和技巧。身韻是中國古典舞的內涵,每個舞蹈的韻味不同,兩個人跳同樣動作,韻味都不同。身法則是指舞姿還有動作。根植於中國傳統文化沃土的古典舞蹈非常強調 「形神兼備,身心互融,內外統一」的身韻。

神韻是中國古典舞的靈魂。神在中而形於外,「以神領形,以形傳神」的意念情感造化了身韻的真正內涵。中國古典舞的音樂大多採用中國特有的民族樂器演奏的樂曲,如古箏、二胡、琵琶等。中國古典舞服裝古色古香,根據舞蹈的具體要求也各有特色,漢唐舞大多採用傳統的漢服。

(6)手指舞基本功訓練方法擴展閱讀:

古典舞技巧:

一、旋轉的特點

1、中國古典舞基訓中的旋轉技巧,以擰傾形態的舞姿結構為主要特色,與芭蕾舞基訓中的旋轉還是有很大不同的。芭蕾舞基訓中的旋轉都是直體的,大都在額狀面的基礎上進行立體構圖和塑造形象,因此,動作長而舒展,延伸感強。身體的帶動,手臂的帶動,跨的帶動都非常重要,旋轉靠的就是全身的協調。

而中國古典舞基訓中的旋轉,除了有直體旋轉之外,很大的特點是身體形態在擰傾旋轉的舞姿造型上的轉,特別是「傾」的平衡重心上的轉,是在上下身成子午相的基礎上進行立體構圖塑造形象的。所以動作顯出婉轉中的修長,急帶騰空中的延續,以及旋轉螺形的變化,如反掖腿仰胸轉,後退側身轉。

2、以腰為軸的特點,形成中國古典舞基訓中轉的起「法兒」的多種多樣,而且多般是在動的過程中起的「法兒」。如大掖步轉、掃堂探海轉。

3、中國古典舞基訓中民族舞姿轉「風格性」很濃,有一部分民族舞姿轉,可以說是風格的延續和誇張。

4、民族舞姿轉的流動性與復合性比較強,空間變化幅度大,比如有由下往上的轉或由上往下的轉,還有在轉的過程中各種舞姿的復合和流動的特點。

二、翻身的特點

翻身是我們得天獨厚的民族技巧。它的種類樣式之多,變化之精彩,是任何一個國家,任何一個民族所無可比擬的。

翻身是中國古典舞基訓中獨特的技巧形式,它是以腰為軸,身體在水平線傾斜狀態下的翻轉。動作自始至終貫穿著仰、俯和旁提的形態。

1、民族性強

翻身這種技巧形式充分體現了古典舞的審美特徵和動的特點,而且它和身法的結合也最緊密。因此,它的民族性很強。

2、形象性強

翻身在空間運動中形象鮮明,如「探海翻身」、「蹁腿翻身」等大幅度的翻身,在空間的弧線運動連綿圓潤,猶如波浪起伏;「點翻身」敏捷快速,急如閃電;連續「串翻身」,像車輪滾滾,形象性很強。

3、表現力強

翻身用各種不同的速度和節奏,不同的連接,不同的性格,產生不同的藝術感官效果,從而可以表現各種不同的感情和情調,如慢的連綿不斷的翻身,表現一種纏綿悱惻的感覺;快速的翻身,表現干凈利索或輕快俏皮;急速有力則表現英武剛健。

中國古典舞翻身有了新的發展,結構形式豐富了,加強了流動性和復合性,加強了對比性,除了性格剛柔、急緩、大小、快慢的對比,作為中國古典舞基訓中技巧的訓練內容和表現手段,它還可以有進一步的發展,更好地展現我們民族的民族特性。

三、彈跳的特點

1、把原來的民族技巧加以出新和加強難度。

2、加強「身法」性:把地面的身法動作向空中發展。在跳的過程中呈現擰、傾、翻、閃、展、騰、挪。

3、空中的橫向轉體有了新的發展,這顯示了我們民族技巧的特點和技巧性的加強。

4、高低對比,起伏跌宕,對比鮮明是中國古典舞彈跳的又一特點。

5、由於彈跳技巧的爆發力量,為彈跳技巧復雜性的發展提供和創造了條件,在彈跳的復合技巧上有了大幅度的發展。

6、在空中變方位也是古典舞跳躍的特點。

7、彈跳和武功技巧相結合。無數的身法和技術是古典舞所要吸收的重要方面。但其訓練目的卻不盡相同。武術的訓練是以技擊和攻防為目的的,舞蹈的訓練則是以塑造人物的形象、刻劃人物的性格為目的。

8、與身法結合,形成和加強了古典舞跳躍進的流動性和語言性及風格特點。

參考資料:網路-中國古典舞

閱讀全文

與手指舞基本功訓練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高中階段學習方法與技巧 瀏覽:696
小孩咳嗽用什麼方法好 瀏覽:846
園林檢測方法 瀏覽:20
怎麼去濕氣最好的方法 瀏覽:562
戴爾平板字體大小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882
卵磷脂的食用方法 瀏覽:340
18種科學鍛煉方法 瀏覽:447
如何克服心理的方式方法 瀏覽:816
物理研究方法一共有幾種 瀏覽:391
用什麼方法可以把手機變成藍牙 瀏覽:488
想把真皮斑淡化有什麼土方法 瀏覽:518
恩蘋果手機簡訊歸類處理方法 瀏覽:946
工程圖紙問題及解決方法 瀏覽:546
s6藍牙耳機使用方法 瀏覽:974
訓犬的方法如何訓練馬犬 瀏覽:101
一個人能快速學會下腰的方法 瀏覽:780
籃球比賽技巧與方法視頻 瀏覽:860
循環水真空泵使用方法 瀏覽:570
vivo屏幕旋轉按鈕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450
結核桿菌快速檢測方法有 瀏覽: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