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教育孩子最簡單最有效的方法是什麼
我的答案是「鼓勵」。 除此之外,分享一篇文章,相信你能從中獲得答案:【「表揚」 與 「鼓勵」 對孩子的影響截然不同】 來源:微信公眾號 讀與思(ID:yusivip) 我們常常會把「表揚」和「鼓勵」混為一談,認為二者都是激勵人積極向上、不斷前進的動力。但是,來自斯坦福大學的測試結果讓我們對此有了新的認識。 斯坦福大學著名發展心理學家卡羅爾·德韋克在過去的十年裡,和她的團隊都在研究表揚對孩子的影響。他們對紐約20所學校、400名五年級學生做了長期的研究。 在實驗中,他們讓孩子們獨立完成一系列智力拚圖任務。 首先,研究人員每次只從教室里叫出一個孩子,進行第一輪智商測試。測試題目是非常簡單的智力拚圖,幾乎所有孩子都能相當出色地完成任務。每個孩子完成測試後,研究人員會把分數告訴他,並附一句鼓勵或表揚的話。 研究人員隨機地把孩子們分成兩組,一組孩子得到的是一句關於智商的誇獎,即表揚,比如,「你在拼圖方面很有天分,你很聰明。」另外一組孩子得到是一句關於努力的誇獎,即鼓勵,比如,「你剛才一定非常努力,所以表現得很出色。」 為什麼只給一句誇獎的話呢?對此,德韋克解釋說:「我們想看看孩子對表揚或鼓勵有多敏感。我當時有一種直覺:一句誇獎的話足以看到效果。」 隨後,孩子們參加第二輪拼圖測試,有兩種不同難度的測試可選,他們可以自由選擇參加哪一種測試。一種較難,但會在測試過程中學到新知識。另一種是和上一輪類似的簡單測試。 結果發現,那些在第一輪中被誇獎努力的孩子中,有90%選擇了難度較大的任務。而那些被表揚聰明的孩子,則大部分選擇了簡單的任務。由此可見,自以為聰明的孩子,不喜歡面對挑戰。 為什麼會這樣呢?德韋克在研究報告中寫道:「當我們誇孩子聰明時,等於是在告訴他們,為了保持聰明,不要冒可能犯錯的險。」這也就是實驗中「聰明」的孩子的所作所為:為了保持看起來聰明,而躲避出醜的風險。 接下來又進行了第三輪測試。這一次,所有孩子參加同一種測試,沒有選擇。這次測試很難,是初一水平的考題。可想而知,孩子們都失敗了。先前得到不同誇獎的孩子們,對失敗產生了差異巨大的反應。那些先前被誇獎努力的孩子,認為失敗是因為他們不夠努力。德韋克回憶說:「這些孩子在測試中非常投入,並努力用各種方法來解決難題,好幾個孩子都告訴我:『這是我最喜歡的測驗。』」而那些被表揚聰明的孩子認為,失敗是因為他們不夠聰明。他們在測試中一直很緊張,抓耳撓腮,做不出題就覺得沮喪。 第三輪測試中,德韋克團隊故意讓孩子們遭受挫折。接下來,他們給孩子們做了第四輪測試,這次的題目和第一輪一樣簡單。那些被誇獎努力的孩子,在這次測試中的分數比第一次提高了30%左右。而那些被誇獎聰明的孩子,這次的得分和第一次相比,卻退步了大約20%。 德韋克一直懷疑,表揚對孩子不一定有好作用,但這個實驗的結果,還是大大出乎她的意料。她解釋說:「鼓勵,即誇獎孩子努力用功,會給孩子一個可以自己掌控的感覺。孩子會認為,成功與否掌握在他們自己手中。反之,表揚,即誇獎孩子聰明,就等於告訴他們成功不在自己的掌握之中。這樣,當他們面對失敗時,往往束手無策。」
Ⅱ 正確教育孩子的方法是什麼
正確教育孩子的方法有說服教育、增強孩子實際鍛煉、表揚獎勵、指導課外閱讀、利用家庭電視進行討論教育、帶領子女外出接觸社會。
1、說服教育
說服教育的具體做法:一是談話,家長根據子女的思想實際,擺事實,講道理,使子女明白一定的道理,不要板著面孔,居高臨下地訓斥、挖苦。
二是討論,家長與子女共同討論。討論時要尊重孩子,耐心傾聽其意見,有不正確的觀點,也要耐心地講道理,使子女明辨是非。
2、增強孩子實際鍛煉
幫助孩子鍛煉身體,獨立、文明等等。進行實際鍛煉,要孩子明確目的意義(為什麼),提出具體要求(怎樣做),鼓勵他們克服困難,堅持到底。
3、表揚獎勵
表揚獎勵是對子女的思想行為給予肯定和好評。通過肯定和好評,以加強子女進取心和榮譽感,爭取更大的進步。表揚獎勵要實事求是,要及時,要說明原因,並且應以精神獎賞為主,物質獎賞為輔。
4、指導課外閱讀
指導子女閱讀書報雜志,從中吸取有益的精神營養。家長要掌握子女閱讀的內容,和子女一起討論,引導子女通過閱讀增長知識,開闊眼界,受到精神陶冶。
5、利用家庭電視
電視進入家庭,子女可以從看電視中得到許多知識,增長見識,要充分利用。但是要注意:不能沒有選擇,不要時間過長。看完電視最好和子女談論,討論電視內容。
6、帶領子女外出接觸社會
帶領孩子到公園、超市去,或者去訪問同學、親友,進行社會交往,使之開擴眼界,接觸社會,認識社會。
Ⅲ 家長教育孩子的方法有哪些
學校教會孩子學習和獲得知識的能力,而家庭從童年開始就影響他們的個性和素質。培養孩子信守承諾的習慣,並對孩子做出謹慎的承諾。在承諾之後,我們都必須履行承諾,這不僅保護了孩子的自尊,也維護了我們作為父母在孩子心中的威信。與此同時,它教導孩子們,他們不能隨便和任何人說話和許諾,如果他們說了,他們應該負責任。
對孩子要求嚴格,寬容是寬容。對孩子們來說,成長是非常必要的。過多的批評會給孩子帶來過多的罪惡感和羞恥,而沒有批評,他就沒有責任感,也無法實現改正錯誤的願望。因此,有針對性的學科尤為重要,關鍵是要掌握這個學位。
Ⅳ 家長想要正確了解孩子的理解能力,應該通過什麼方式
如果問家長一個問題,你覺得孩子的理解能力怎麼樣?大多數的家長可能會說,孩子理解沒問題,但是真正有沒有理解上的問題?不是通過日常的對話,可以完全了解的。家長和孩子的交流,多半是基於生活的問題,即使孩子能夠完全理解家長說話的含義,並不說明孩子在理解上沒有問題,那怎麼才能看出來孩子有沒有理解能力方面的欠缺呢?最好的辦法就是看孩子在閱讀中的理解力。
Ⅳ 教育孩子的方法有哪些
教育孩子的方法如下:
教育孩子的方法大體思路是與孩子建立平等的「交談」交流。溝通的方式是你說一套,我說一套,而不是父母責罵或喋喋不休,孩子沉默。讓孩子平等地談論自己的經歷、觀點和煩惱,與他們分享自己對工作中的事情和煩惱的看法。
21、願你用自己的雙手創造出屬於自己的未來,為你的青春填上濃墨的一筆。
22、春天是碧綠的天地,秋天是黃金的世界。願你用青春的綠色去釀造未來富有的金秋!衷心地祝賀你,用智慧才情膽略和毅力,開辟出一塊屬於你自己的土地。
23、好好生活,充實度過每一天。
24、要學會一技之長,多技多長當然更好。從小就開始培養自己的興趣和愛好,這些會使你的人生更加精彩。
25、願你是一棵樹:春天,吐一山淡淡的香味;夏天,灑一抹如泉的涼蔭;秋天,舉一樹甜甜的青果;冬天,做一個養精蓄銳的好夢!
26、希望做爸媽喜歡的孩子,做老師喜歡的孩子,做同學喜歡的孩子!
27、親愛的孩子,你有著最令人羨慕的年齡,你的面前條條道路金光燦燦,願你快快成長起來,去獲取你光明的未來。
28、你是泊於青春的港口的一葉小舟,願你揚起信念的帆,載著希望的夢幻,駛向遼闊的海洋。
29、明天,這是個美麗燦爛輝映著五光十色的迷人的字眼。願你的明天無限美麗無限燦爛無限迷人!
30、在學習上你可能嘗到了努力後成功的喜悅,在其它方面多去嘗試一下,好嗎?
31、我希望你是個懂禮貌的孩子。
32、我相信你能找回學習的信心。
33、我想,繪畫除了用筆,更要用心。你是個有心的孩子,大膽地展示你的潛力吧!
34、透過這次考試認識自己的學習狀況家長希望下學期考試爭取更好的成績,另外我和家長溝通,把自己的學習想法說出來。我們來互相幫忙。這是我們家長的希望。
35、生活是一本精深的書,別人的注釋代替不了自己的理解,願你有所發現,有所創造。
36、兒子,人生很短,但希望你不僅是來世上走一回罷,要把短暫的一生活得像模像樣。
37、爸爸媽媽望你在生活上天天快樂,在學習上更加的努力,學習有成。
38、孩子,做人要坦盪,待人要坦誠。
39、別怕,你肯定能行!
40、你像一隻閃爍著奇光異彩的小鳥,活潑大方。
41、或許,此刻的他很平凡,但誰能說平凡中不孕育著偉大呢?
42、你是一個能幹乖巧的好孩子,就是太任性啦!改正以後,老師會更喜歡你的!
43、持續你的好奇心,這將是你創造的源泉!
44、肯動腦筋,會使你更加聰明。
45、在通往知識的頂峰的路上長滿了荊棘,望你不畏艱險、克服困難、勇往直前!
46、路,要一步一步、腳踏實地地往前走,才能獲得成功!
47、天才在於積累,聰明在於勤奮,不要指望幸運,要為明天成功之樹,撒下一顆金色的種子。
48、把你的聰穎與睿智用於創造,你將前程無量!
49、把握機遇,放射出自己才能的火花!
50、你蘊含著無限的潛力,發掘它會得到意想不到的結果。
Ⅵ 如何才能「讀懂孩子」
作者:孵愛代
鏈接:https://www.hu.com/question/31758269/answer/53159338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請聯系作者獲得授權。
一是從了解孩子的身心發展規律入手;了解我們的孩子在每個階段到底是怎麼成長的?
二是從認識我們自己入手;認識我們為什麼學了好多和孩子溝通的技巧和方法,但在孩子面前還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
三是從了解我們的家庭關系入手;認識到家庭關系中的隔代撫養到底對我們教育孩子有多大的影響?
從了解孩子的身心發展規律入手
根據人在0-18歲的身心發育特點,我們通常將孩子從出生到18歲劃分為6個階段,孩子在這一時期,是非常重要的心理發展過程,如果你讀懂了孩子在這個階段的心理特點,父母帶孩子的這18年,將會是一個比較愉悅而幸福的過程。
第一階段:備孕到孕期的過程
我們經常提到「計劃生育」,我對「計劃」的理解是我們在身體上、思想上、環境上都要做好充分的准備,迎接寶寶的到來。
我們要在身體上加強鍛煉,強身健體;在思想上給自己鼓勵:我一定能生一個健康的寶寶,我為此而努力,我非常渴望孩子的到來。
在環境上主要是家庭中的各種關系,讓我們自己和家庭關系都處在和諧的狀態。
在這個階段,准媽媽要做的事情就是讓自己作息規律、心情愉悅。准爸爸要做的事情就是想辦法讓准媽媽作息規律、保持愉悅的心情。
如果你是一位「睡太陽、玩月亮」的媽媽,就不要責怪孩子出生後,為什麼不是「天使寶寶」,那麼難帶了!
第二階段:出生後-1歲,口欲期,也是母嬰共生期
出生後-1歲的寶寶,有一種核心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就是「全能感」。我們要讓寶寶覺得自己是一個無所不能的「超人」,讓他覺得自己是好的。這是孩子形成安全感的最最關鍵的時期。
在這個階段,孩子將發展一種對他們將來進入婚姻生活和家庭生活至關重要的關系,就是母嬰的依戀關系。在我們【孵愛團家庭成長互助會】中,絕大部分婚姻家庭出現問題,親密關系出現障礙的案例中,大部分的根源都是在這個階段的母嬰依戀關系出現了問題。
這個階段的父母,特別是媽媽,要做的事情是:用愉悅的心情,及時、准確的識別孩子發出的信號並給予無條件的滿足。爸爸要做的事情就是如何讓媽媽開心,做媽媽的助手和情緒的疏導員。
第三階段:1-3歲,肛欲期
這個時期的寶寶「我」字當頭,「不」字當頭,他們會採用通過控制自己的大小便來向大人展示自我意識的發展。我們在這個階段要鼓勵孩子發展自我意識,給他們更多的探索空間,如果我們在這個階段限制太多,孩子在長大以後就不敢去追求自己想要的東西,敢於「做自己」的能力比較差。
第四階段:3-6歲,俄狄浦斯期
這個階段孩子的表現更為復雜,父母擔心的問題也更多。在這里我要強調一點:任何的心理發育都是以生理發育的完成為基礎的,我們千萬不要做拔苗助長的事情。
在這個階段,孩子萌發了性別意識,規則意識,還有關系意識。孩子在這個階段將進入幼兒園,分離焦慮的出現是對父母第一階段成果的考驗。全能感被滿足得很好的孩子,建立了安全的依戀關系,很快能夠適應分離,順利入園。相反,有一部分孩子在這個時期要耗掉父母很多的精力,處理得不好,還有可能造成孩子分離的心理創傷。
這個階段爸爸的角色就非常的重要了,重要是重要在幫助孩子建立規則和社會化過程的這個方面。這個時期如果爸爸處在袖手旁觀的狀態,不能和媽媽一起參與到孩子的教育中來,將來孩子在規則遵守和社會化的部分就會減弱。
第五個階段:6-12歲,心理發展相對穩定的兒童期
孩子進入小學階段,對孩子來說這是一個和幼兒園完全不一樣的環境。入學適應伴隨著幾個問題:學習的壓力、老師的壓力、同學間競爭的壓力、人際關系的壓力等等。父母需要做什麼?做孩子堅強的靠山,千萬不要成為老師的「合謀」,把孩子擠成夾心餅干。
壓力對孩子來說,就像正在燒水的熱水壺,必須適當的給孩子留個出氣口,否則壓力滿了又沒有機會被釋放,我說的這種壓力不僅來自於上述三個,還包括各種補習班、興趣班,孩子就有兩種方式選擇,要麼現在爆發,要麼壓抑著,留到青春期的時候,自己能量足夠了,再來爆發,那時候的場面可就難收拾了。也印證了那句話「出來混,遲早是要還的」!
在這個問題上,父母要分好工,誰負責學習,誰負責生活,特別是男孩子的媽媽,這個時候應該有意識的往後退了,讓爸爸來唱主角。媽媽和兒子貼得太近,對男孩子的成長來說是有很大的問題的。很多媽媽說,爸爸忙、沒時間等等,我想說,你給爸爸找了這么多的借口,如果我是爸爸,我也會放手不管的。
第六個階段:12-18歲,洪水猛獸般的青春期
青春期是孩子的第二次獨立期。在這個階段,吼罵、說教、威脅、和哄騙等方式,是這個時期孩子最討厭的。用非暴力溝通的方式與青春期孩子做溝通,是非常好的選擇,父母可以去學習。當你學會如何傾聽孩子內心的需要和感受時,你就能很快的拉近和孩 子的距離。青春期還有一個重要作用,就是親子關系的最後一次修復期。但是這個時期要修復,肯定要花更多的時間、精力甚至金錢。
青春期竟然是洪水猛獸,就說明強度、能量都是非常大的。我們說早叛逆好過晚叛逆,晚叛逆好過不叛逆。千萬別認為我的孩子 很乖,青春期都不叛逆就是好事,那是還沒到時候,這個時期叛逆得越徹底,孩子的發展就越好,將來在事業發展和家庭關系方面會更加穩定。
從認識我們自己入手
研究顯示,對孩子人格影響最大的是母親,父親多半是這個影響的背景因素。母親在其家族中受到的創傷,如果沒有得到修復的話,會以各種方式傳遞給後代。
很多媽媽在意識層面無法想像的,就是這種在現實層面會給後代帶來很多傷害的做法,埋在潛意識中的卻是因為對後代的愛。
一句話來說就是讓我們首先遇見更好的自己,才能做更好的父母。
從了解我們的家庭關系入手
在家庭關系中,出現得最多的問題就是隔代撫養產生的問題。當我們在糾結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對孩子影響的時候,我們想想自己作為父母,如果我們和孩子之間的連接電纜夠粗,我們和孩子之間的親密關系夠緊密,祖輩的影響是非常有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