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小升初的孩子有點厭學了,家長有什麼補救措施嗎
小升初雖然沒有統一考試,但是在學生多名校少的矛盾情況下,好的民辦中學和部分公立中學依然會舉辦選拔性考試。
為人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聰明優秀,在同齡人中拔尖。
我們普遍認為,上一所好的初中,是進入好高中好大學的基礎,因此小升初依然備受家長們的重視。
『貳』 如何應對小升初階段孩子叛逆
此時,家長不應盲目的否定,即使孩子的觀點是錯誤的,家長也應重視方式的使用,以一種孩子容易接受,尊重孩子的姿態,給予引領。
『叄』 孩子叛逆期,有什麼好的方法輔導他
小升初階段:孩子的叛逆期 家長怎麼辦? 有個家長通過老師聯繫到我,焦慮的傾訴著教育孩子的苦惱。沒等我開口,就滔滔不絕了10分鍾。大概是心情急切,話語略顯混亂。我做了幾點總結:孩子的問題: 1.孩子到了小升初的階段,進入典型的叛逆期。 2.不愛學習。 3.做事情拖沓。家長的苦惱:急切,感覺孩子不能理解父母的苦心。 後來經過我與孩子的經常接觸,發現孩子確實存在些許的問題,但不是父母形容的那麼嚴重,孩子,畢竟是孩子。我就針對家長的幾點,逐個進行分析吧。 1.「孩子到了小升初的階段,進入典型的叛逆期」 叛逆期,其實我在上初中的時候,也被父母冠上叛逆期的字型大小,甚至在初一為「第一叛逆期」,初二下學期為「第二叛逆期」……聽起來,挺嚴重的,其實不是這樣。初中階段是兒童重要的身心發展階段,這個時期,孩子進入青春期發育階段,心理開始有所變化,其實就是開始思考問題了,他們涉世不深,但是會很容易的認為自己的觀點是正確的,難以接受別人的思想,有種小大人的感覺,這是很正常的。此時,家長不應盲目的否定,即使孩子的觀點是錯誤的,家長也應重視方式的使用,以一種孩子容易接受,尊重孩子的姿態,給予引領。家長都是為孩子好的,但是如果方式不適當,往往適得其反。所以我認為家長應盡量以孩子的眼光,作為孩子的朋友,給孩子講道理,注意不是講大道理,而是用孩子般的語言,讓孩子自己去頓悟,自己去理解。要讓孩子感受到你我是平等的,你得尊重我,那麼我會聽你的。千萬不要給孩子「亂扣帽子」。 舉個例子,這個小女孩一次沒有把學校的試卷帶回家,媽媽就說,「你是怎麼回事啊?這點事情都辦不好,以後還能成什麼大事啊?」,爺爺說,「孩子,你得記住,這是你的失誤!你一定得反思一下,好好檢討,聽見沒有?」孩子低著頭點頭答應了,但是家長卻沒有注意到,她手中的娃娃被她狠狠的捏了一把…… 好,大家讀後,什麼感覺呢?其實家長絕對是為了孩子好,想讓她從小養成細心的好習慣,但是我們思考過沒有,這樣的話,孩子能接受嗎?有時家長真的是得從孩子的角度,嘗試換一種說話方式,孩子還是很好理解的,況且大人也沒有不忘事的啊……家長與孩子也需要換位思考的。 2.不愛學習。 這個問題的確是個很頭疼的問題,我個人認為,現在,導致孩子不愛學習最大的原因是他們已經負擔過多的學業負擔了,周一到周五去學校上學,晚上一堆的作業,周末還有各種輔導班,英語班,奧數班,音體美班等等,總之孩子的時間被安排的滿滿的。你說孩子們還有多麼大的熱情呢?當然我承認家長給孩子報班也是不得已的事情,別人的孩子都在學,我們孩子不去,就是倒退啊……中國的教育的確有需要改進的地方,但是作為家長,我們能不能讓孩子稍微幸福一點呢?避免不了課外學習,但是我們可以選擇孩子最需要的,最適合的!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要去學奧數!孩子的思維有一定的差異,水平也有區別,如果都把孩子送去學奧數,那麼對孩子真的可是稱之為是虐待。 這個小女孩,真的是對奧數不是特別開竅,但是學校考試水平的還是掌握的不錯的,在外學習的奧數知識,對於她是嚴重的負擔,學不好,自然還影響了她其他科目的學習。那麼這樣一來,各位家長,您認為劃算嗎? 抽出一點時間,和孩子一起玩耍一下吧!真的! 我小時候,爸爸對我常說的話就是「學要學個踏實,玩要玩個痛快」,對我的教育也是這樣的一個准則。很簡單的話,但卻是很好的態度!孩子太累了。有時真是再耗時間。 3.做事情拖沓 這個問題因人而異,有些孩子拖沓,可能是性格習慣;有些孩子,可能是存在抵觸情緒,所以才人為的拖沓。所以家長對待這個問題,還是得靈活,多考慮下拖沓的原因,如果沒什麼大問題,拖沓也是未嘗不可的,並不是所有的人做事風格都是以精幹為特點的,也有很多人就是以踏實穩重為風格呢。所以在這里,我想,家長並不能總是想把孩子培養成自己欣賞的某種性格,有時性格是難以改變的。況且如果孩子改變了一點,反而並不是她所喜歡的,這就是造成了孩子自己的不適應和不幸福。如果是孩子故意拖沓,那家長就得思考為什麼孩子有抵觸情緒,解決根本。 這個小女孩的家長不知道是習慣,還是不信任孩子,一晚上因為一件事情,甚至可以提醒8遍,例如,媽媽總是說,××,我不管你了,你自己好好學習吧。孩子很愉快的答應了。結果整個晚上,媽媽反復出來提醒小女孩別忘記寫那個小作文,還有不斷的過來監督小女孩的坐姿是否正確,老說「××,抬起頭來,怎麼回事啊,不往腦子記啊」。結果,孩子就很抵觸的故意不寫小作文,故意把頭壓得特別低,其實她不是不喜歡寫小作文,也不是忘記抬頭。只是心情抵觸的外在行為表現。 還是那句話,所有的父母都會對孩子好的,願望是好的,但是為什麼有時結果卻不如意,讓我們一起思考一下吧,教育孩子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但是我們還是要做,一定要做,那不妨我們換個角度,從孩子的眼光出發,做孩子真正的朋友。 我們一起探討,一起分享,和孩子一起成長。
『肆』 對於小升初的學生,家長應該注意哪些問題
小升初是孩子的一個關鍵時期,很多小學成績非常好的學生,一旦跨入初中的學習,就有很多迷失了。因此家長們也越來越重視。可是到底家長該注意哪些事情呢?
01
專注力和效率是兩個好習慣
小升初,孩子的專注力和效率很重要,這是學習的兩個好習慣。有的孩子晚上做作業能坐40分鍾不動,但有的孩子10分鍾都坐不牢,這是專注力的區別。初中比小學科目多,作業量大,學習時間長,動作慢的孩子學起來相對吃力。有些孩子非常追求完美,做作業一筆一畫都要寫好,錯了要用修正帶改正,這在小學三年級前是好的,但到小學高年級就不行了,下筆前就要想好寫什麼。家長現在就要關注孩子,有意識地訓練他們的效率。
02
培養好習慣起碼堅持一個月
好習慣不是靠家長嘮叨出來的,天天跟孩子說動作快點,說幾個月都沒有用。習慣是靠培養訓練的,養成一個習慣,平均需要21天。訓練關鍵在於頭三天,家長一定要督促孩子,比如孩子不肯學英語,你先跟孩子講道理,定個規矩,早上6點30分起來學半個小時英語。那家長早上也要起來,督促孩子。堅持一個月,這個習慣基本就養成了。另外,為了培養好習慣,家長也可以適當給孩子一些獎勵。
03
盡可能多陪孩子
晚上孩子做作業時,家長盡可能陪在孩子身邊——不是說讓你看著孩子做作業,而是你在家裡看書、看報、看電視、做家務,這時候孩子會很安心,學習狀態更穩定。就算家長要出去,也要先跟孩子說明,孩子覺得你是尊重他的,這也很重要。如果家長今天出去打麻將,明天去逛街,孩子會覺得你天天出去玩,我為什麼要這么辛苦?
04
內向的孩子怎麼辦?
剛開學的第一個月,家長應該每天都跟孩子溝通,多問孩子學校的情況。學了什麼新知識,交了什麼朋友。新學期新環境,老師可能關注不到每個學生。因為孩子內向,家長有什麼需要,也要及時跟老師溝通。
總結
小升初的學生進入初中生活肯定會有諸多不適應,家長們一定要多關心,多留意孩子的生活,學習,以及孩子的心理諸多變化。小升初的學生進入初中後就會進入叛逆期,那麼對於這個階段的孩子,家長們更要付出很多的精力在孩子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