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感統視覺訓練方法
1、傳接球:父母可以和孩子在家裡進行傳球游戲,過程中要不斷地鼓勵孩子,讓孩子充分參與。也可以與孩子一起在室外打乒乓球、羽毛球等,這類運動能充分鍛煉孩子的手眼配合能力和視覺追蹤能力。
2、撿豆子:利用家裡的食材進行訓練,在盤子里放入黃豆、綠豆、紅豆等大小相近的豆子,讓孩子動手把相同顏色的豆子挑出來,歸類放置。除了用手以外,也可增加難度讓孩子用勺子進行,這項訓練不僅可鍛煉孩子的視覺反應,也可鍛煉手部精細動作,培養孩子的專注力。
3、找不同:在網上找一些只有細微不同的圖片,讓孩子觀察並辨認,指認兩幅圖片不一樣的地方。
4、釣瓶子:用一根長一點的木棍,前端綁上約30厘米的細繩,繩子的另一端拴一段4厘米的小木棒,讓孩子在一定的距離以外釣起豎立的礦泉水瓶(去掉瓶蓋的空礦泉水瓶),在一定時間內釣得越多越好。
5、連連看:取十張撲克牌,需包含五對相同數字的牌,牌面反面朝上依次排列。規定孩子每次只能翻看一張牌,記住數字後還原為反面朝上的狀態,直到能准確配對兩張數字相同的撲克方可撤下。
其實人類的視覺天生就是不穩定的,所以嬰幼兒會喜歡看移動的窗外景物,任何跳動的東西比安靜的東西更能引起孩子的注意。但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的視覺會逐漸穩定下來,但因為環境不良或爬行不足的孩子,視覺仍不穩定。
2. 新生baby的視覺是什麼樣的
寶寶會轉頭看一些會動的物體,當你讓另一個更吸引寶寶的物體出現在Ta眼前,寶寶的注意力就會迅速的轉移過來。當寶寶到了8周左右,才能排除另外一個移動物體的干擾,把注意力集中在其他地方。也是從這時候開始,寶寶開始控制自己的注意力,之前對移動物體的反射性注意也將不再發生。不止看臉!嬰兒視覺4大訓練法,視覺是寶寶對這個世界最為直接的認知窗口,活躍的視覺活動可以有利於寶寶的記憶力和智力發育顏色對比強烈的物體特別能夠引起寶寶的注意和興趣。可以給寶寶看一些顏色對比明顯的圖片,比如:黑線條和白線條的小圖片。但相對黑白而言,寶寶更喜歡彩色,所以媽媽們也喜歡在寶寶的床邊掛上五彩斑斕的小圖片。
3. 如何用黑白卡訓練寶寶視力
黑白卡訓練寶寶的方法有2種:
1、注視法
拿著高對比度的黑白卡面對你的寶寶,稍等一下,讓寶寶用他們的眼睛去尋找並觀察圖片上的畫面,你要向他們微笑,也可以用明亮清晰溫柔的聲音對寶寶說說卡片上的內容,在這個過程中記得觀察寶寶的反應,如果他們轉移了視線,可以換下一張卡片。
最初,我們可以每天只展示一張卡片,隨著寶寶視覺能力的發育,家長可以逐漸顯示並增加展示卡片的數量,也可以用黑白繪本來給寶寶講故事。記得每次結束後用溫柔的聲音稱贊寶寶哦。
新生寶寶第一次觀看圖片的時間為7~10秒鍾左右,有個別寶寶能盯住10~13秒甚至更長。
2、追視法
寶寶躺在平穩的地方,手持卡片在寶寶眼睛正上方25厘米左右處,說出圖片的名稱,吸引寶寶注視,拿著卡片靜止不動。
當寶寶開始注視到卡片後,開始慢慢往左下方移動卡片,注意寶寶的雙眼是否協同跟著卡片移動。然後再回到正上方,再往右下方移動卡片,重復進行。每次時間控制在20秒以內。
剛開始的時候,每天只給寶寶看一張圖片,逐步就可以增至每天看2張圖卡,3張圖卡或者更多。看過的圖卡,也可以重復使用,以鞏固寶寶的記憶。讓寶寶輕松地看看圖卡,溫柔的告訴TA,然後稱贊TA。
寶寶剛出生時,看到的是一個模糊的黑白世界,這時他雙眼的運動還不協調,不能對焦,只能看出物品的輪廓,但能夠感受光線的明暗。在寶寶1~3個月時,家長可以給他看黑白對比強烈、輪廓鮮明的圖片,並配合紅色物品進行視覺訓練。手持卡片讓寶寶正面注視或移動卡片讓寶寶追視。每次訓練的時間不要超過半分鍾。
4~6個月的寶寶對物品的形狀、顏色感受越來越強烈,能分辨紅黃藍綠四色,並能看出遠近差異。此時,家長應多給寶寶看顏色鮮艷的圖片及黑白對比強烈的圖片,促進寶寶腦部視覺區的發育。
6個月以後,寶寶的視敏度已達到成人水平了,慢慢能看出遠近、左右、高矮等立體影像。此時,家長應用顏色豐富、抽象的並有立體感的圖片激發寶寶的視覺。還應多帶寶寶到室外活動,開闊視界。
1歲時寶寶的視力全面發展。1歲半左右的寶寶,對生活中常見且相似的物品,已具有一定的分辨能力。家長可以拿簡單的對比圖片,讓寶寶找出兩者的不同,訓練他的視覺精辨力。
4. 月子中心分享新生兒如何進行視覺訓練
嬰兒視覺快速發育集中在出生後的幾個月內,因此,應該對這個階段的嬰兒視覺功能給予特別的注意,如果發現視覺功能的異常應盡早進行干預非常重要。當發現寶寶不能注視或者跟蹤人臉,或者僅僅對強光刺激有反應,就應該進行全面的眼科檢查和視覺測試,如確定眼底視神經沒有異常,問題可能在更高視覺通路有障礙,就應該立即開始康復干預。使最大限度地促進視覺發育,根據我們的經驗,干預越早,效果越好。視覺刺激方法如下:
1、 對光反射刺激
在黑暗的房間中,小兒仰卧,用手電筒分別照射小兒的左眼、右眼、右眼下方、左眼下方(或先右後左), 照眼下方是為了有間隙時間,每一點的照射時間維持1秒鍾,連續5遍為一組,20-30組/天(在小兒對尋找光源、追視紅光沒有反應及反應較弱時,用此方法);
2、紅光刺激
在黑暗的房間中,小兒仰卧,將包住紅布的手電筒放在小兒眼睛上方20厘米左右,即用紅光照射小兒眼睛,吸引小兒注視紅光,然後水平方向移動手電筒,讓小兒追視。每次重復做1分鍾,10-20次/天。(在小兒尋找光源反應較弱及對紅光追視沒有反應時,用此方法)
3、黑白圖片、玩具刺激
在光照較好的房間中,小兒仰卧,用黑白圖片、紅球、玩具等放在小兒眼睛上方20厘米處,可略調整圖片距離,令小兒注視圖片,然後水平方向移動圖片,讓小兒追視。圖片、玩具大小可根據小兒注視、追視的情況進行調整。(在小兒能尋找光源及追視紅光但對圖片、玩具等注視、追視差時用此方法)。
4、生物視覺刺激:
1)注視說話人臉,測試者發出柔和美妙的聲音,誇張的笑臉吸引患兒注視。通過與患兒對視和語音交流促使患兒注視人臉時間延長,每次重復做1分鍾,10-20次/天。
2)追視說話的人臉,發出優美的聲音讓患兒注視到,同時邊移動說話人的臉邊吸引患兒眼睛追視,提高患兒視覺多方位刺激的感知能力,每次重復做1分鍾,10-20次/天。
5. 怎樣訓練0~6歲孩子的視覺
對孩子視覺的練習,首先可以從視覺維度的基礎培養做起。在進行訓練以前,我們要先准備一套木質的教具,這種教具可以讓2.5~3.5歲的孩子都獲得鍛煉。
這套教具由3個木塊套件組成,每1個套件都包含10個小的木塊,10個小木塊可以插入本套件的長55厘米、寬8厘米、高6厘米的木質底座的孔裡面去。小木塊都是圓柱體形狀。3個套件的具體情況如下:第1個套件:全部10個小圓柱體統一長度為5.5厘米,直徑由最小的1厘米開始,依次以0.5厘米的幅度增加。直徑最大的圓柱體為5.5厘米。
第2個套件:全部10個小圓柱體統一直徑,但長度各不相同。最短的一個長度為1厘米,看上去很像一個小圓盤,其餘圓柱體的長度依游戲開始時,老師先做一個示範,把圓柱體全部從插孔里取出來,放在桌子上,小心地混合在一起,然後再把小圓柱體插回原來的位置。
整個過程應該是小心謹慎,且保持安靜的。這種示範有利於孩子很快領悟這種游戲的過程。事實上,很多時候老師是不用自己親自做這個示範的,因為在「兒童之家」,只要有一個孩子會玩這個游戲,其他孩子自然而然就會去模仿著做。老師對他們的示範或者幫助,有時候還會引起孩子的反感。在「兒童之家」,我發現很多孩子都喜歡獨自進行這種練習,原因就是擔心出現來自別人的不合時宜的幫助。
孩子在游戲時,是怎樣把那些打亂了次序胡亂堆在桌子上的小圓柱體插回正確位置的呢?通常狀況下,他們會先做一些小嘗試,這些嘗試往往錯誤百出。比如,他們會試著把一個粗一點的圓柱體放在細一點的插孔里,發現不合適,然後就換個孔重新嘗試,直到給圓柱體找到合適的「家」為止。
當然,有時候他們也會把圓柱體插在更粗的孔洞里,結果雖然很容易插進去,但太松動,這說明這個孔洞適合更粗的圓柱體。如果孩子把所有的圓柱體都插到更寬松的孔洞里去,最後肯定會有一個最粗的圓柱體找不到合適的插孔。發現這個結果後,孩子就會開始主動查找自己的錯誤:為什麼之前所有圓柱體都插了進去,唯獨這個找不到位置?這個問題會讓孩子非常困惑而且非常感興趣。他會停下動作,皺著眉頭仔細思考。他會挨個去拔已經插好的圓柱體,看是不是有哪個放錯了位置,並進行糾正。在經過一輪又一輪的嘗試後,他最終會給每個圓柱體都找到最合適的位置。這個結果會讓很多孩子忍不住歡呼出來。
這種能夠啟發孩子智力的訓練並不會進行一次就停止。多數孩子會嘗試重新開始,弄清這些小圓柱體與插孔之間的關系。這種嘗試甚至會持續很多次,我甚至曾見過一個3歲多的孩子把這個游戲做了40多遍,依然興致勃勃。如果這時候我們再把第2套件和第3套件交給孩子,孩子就會因為圓柱體變化的增多而產生更多的興趣。
這3個木質套件能夠培養孩子用視覺觀察空間維度,區別物體尺寸大小的能力,因為經過無數次的練習後,他一定能一眼就區分出手裡拿的那個小圓柱體到底應該插進哪裡。對孩子進行教育的方法就是以此為基礎的:給孩子的教具應該能幫助孩子控制出現的錯誤的數量,這有利於孩子充分發揮教具的作用,實現我們最初的訓練目的。
當然,最後讓孩子達到訓練目的的不僅僅是教具,也不是老師的提醒,更多的還是孩子想要達到預期目標的信念。這個信念會促使他不斷進行自我糾正。孩子依靠自己的聰明才智和不懈努力取得了令人可喜的結果。從某一點來說,這是孩子進行自學的開始。我們設計這個練習所要達到的並不僅僅是外在的、表面層次的練習視覺維度的目標,或者說並不是讓孩子通過練習學會如何放置小圓柱體,而是讓孩子學會如何去練習,並養成自己去練習的習慣。通過游戲,孩子將主動訓練自己的觀察能力和遇到不同事物時自主進行比較的能力,最終以此為基礎形成自己去判斷、推論和決定的能力。正是通過不斷重復這種鍛煉注意力和理解力的練習,孩子的視覺能力和思維能力才能夠得到真正的發展。
6. 怎樣鍛煉寶寶視覺感受的辦法
寶寶視覺的良好發育不僅關繫到寶寶對美麗世界的直觀感受,更會影響到寶寶諸多智能的健康發展。 寶寶是個近視眼:寶寶出生1個月左右,還是一個深度近視眼,視物距離才20cm左右。到5個月,視物的最佳距離還在4050cm左右。 如果想看給寶寶觀察圖片,一定要選擇大而醒目的圖案,內容簡單明了,背景不要過於蕪雜,且要放在距離寶寶合適的位置上。 寶寶的黑白世界:不要擔心寶寶在黑白世界裡會寂寞,而一口氣給予寶寶豐富的色彩。寶寶在媽媽肚子里感受到的是黑暗和偶爾透過媽媽肌膚的光亮,出生後寶寶對色彩的感知還需要一個過程。 選擇黑白的、強烈對比的圖案,寶寶會更敏感。 手眼協調訓練:5個月的寶寶雙眼視覺發育逐漸成熟,開始具備立體感,眼睛和雙手可以相互協調做簡單動作了。寶寶准確無誤抓握物品送往嘴裡,也是寶寶視覺發育良好的證明。 准備磨牙餅,讓寶寶自行抓取送往嘴裡;媽媽和寶寶一起做拍手游戲,雙手准確擊掌也是一種進步。 開啟彩色世界的紅鑰匙:除了黑白色之外,紅色是第一種吸引寶寶的鮮艷色彩,並逐步過渡到對其他兩種原色黃、藍的感知興趣。 在寶寶恰當視距的位置放置紅色圖案的大卡片,如紅蘋果、紅草莓、紅氣球等供寶寶研究;給寶寶提供紅色的玩具,比如紅皮球。 追視,小眼睛更靈活:媽媽不要再想從寶寶的眼皮底下悄悄溜走,寶寶的小眼睛要開始盯梢了。寶寶的眼睛開始有隨著物體的移動而轉動,訓練寶寶追視的能力,可以讓寶寶的眼睛更靈活,有助於鍛煉寶寶頸部肌肉。
7. 父母要怎麼給孩子進行感官訓練,才能讓他的智力更好
不要以為「神童」都是與生俱來的,他們的偶然或許是精心培養的必然。姐姐家寶寶才2歲,現在卻已經可以背近百首故事,算術也很拿手,別人都誇寶寶很聰明,羨慕得很,其實,這都多虧了姐姐從小對他點點滴滴的訓練。
不要覺得周歲內寶寶什麼都不懂,這個階段是他們大腦發育的關鍵期,塑造性很強。摸、聽、看是他們探索周圍世界的基本條件,通過這些感觀行為得到信息,再傳遞給大腦。媽媽可以適當訓練他們的感觀來刺激大腦的發育。其實寶寶感觀的訓練並不復雜,只需要媽媽們在帶娃時多用心,並給寶寶充分的陪伴並引導就可以了。
2、用語言刺激聽覺
雖然寶寶開口說話要比聽話難一些,但並不意味著媽媽需要等到寶寶學會說話後再與寶寶交流。寶寶出生後,不管寶寶能不能聽懂就應該多跟他們交流,可以讓他感受語言的節奏和語調,來刺激他們的聽覺。
我們生活中,目之所及處的所有一切,正在進行的所有動作,都是與寶寶交流的素材。比如洗澡、餵奶、換紙尿褲,出門、坐車……我們做的每一件事,都可以很詳盡地告訴他,我們正在做什麼。0-1歲的寶寶對聲音是敏感的。他們專心聽的同時,聲音改變著他們的大腦,構建他的認知體系、幫他建立對這個世界的熟悉感和安全感。
8. 怎樣訓練新生兒的視覺
用一個紅球或黑白、高對比度圖案放在寶寶的眼前,引起寶寶兩眼注視,慢慢移動,使寶寶兩眼隨紅球轉動。媽媽可經常移動位置給寶寶看,並用深情的眼睛注視孩子,不僅可促進寶寶視力發育,還可促進寶寶大腦發育。
與新生兒面對面地輕聲談話,讓寶寶注視你的臉,慢慢移動頭的位置,設法吸引寶寶的視線追隨你移動。要使寶寶看清物體,就要將物體放在距眼20厘米左右處。
把室內的窗簾拉上,使室內變暗,開燈1分鍾,關燈1分鍾,交替開關,10分鍾內各開關5次,每天玩3次或者用手電筒代替感受光的明暗變化,發展視覺。
9. 視覺專注力的訓練方法有哪些
視覺訓練分為兩部分:
一為簡單視覺,即通過觀察可以完成任務;
二為解決問題,即不止要觀察還要經過大腦加工完成任務。
今天我們先講簡單視覺訓練。
(一)簡單視覺
注意力訓練
1.舒爾特方格(更為詳細的訓練 參看往期文章)
規則
以25格為例,舒爾特方格是在一張方形卡片上畫上1cm×1cm 的25個方格。訓練時,要求被訓練者用手指按1-25的順序依次指出數字的位置,同時誦讀出聲,父母幫助孩子計時。按照順序數完25個數字所用時間越短,表示孩子的注意力水平越高。
使用方法(參看原文:舒爾特方格訓練法)
參考標准
以下列出了不同年齡段人群做25格舒爾特方格的表現參考值,僅作參考之用。
7-12歲兒童
優秀
≤26秒
中等
42秒
稍差
50秒
12-14歲兒童
優秀
≤16秒
中等
26秒
稍差
36秒
對於幼兒園及小學低年級的孩子,可以從9格(3×3)開始練習,逐漸增加難度,小學中高年級建議從25格(5×5)開始進行訓練。
注意力訓練
2. 連線
玩法
將數字或者字母按照順序連起來,形成一個圖案。
注意力訓練
3.連線視覺追蹤
玩法
一、舉例來說,這張圖片中找到1-10分別連到字母A-J的哪一個。
二、玩法:舉例來說,從這張圖片中找到每個小朋友釣到了什麼東西。
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