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研究方法 > 消費心理分析方法有哪些

消費心理分析方法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2-08-03 16:58:30

㈠ 消費心理學的研究方法哪些,應遵循的原則包括

一、消費心理學的研究方法:
1、觀察法:觀察法是指調查者在自然條件下有目的、有計劃地觀察消費者的語言、行為、表情等,分析其內在的原因,進而發現消費者心理想像的規律的研究方法。
2、訪談法:訪談法是調查者通過與受訪者的交談,以口頭信息傳遞和溝通的方式來了解消費者的動機、態度、個性和價值觀念等內容的一種研究方法。
3、問卷法問卷法是以請被調查的消費者書面回答問題的方式進行的調查,也可以變通為根據預先編制的調查表請消費者口頭回答、由調查者記錄的方式。問卷法是消費者心理和行為研究的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4、綜合調查法:綜合調查法是指在市場營銷活動中採取多種手段取得有關材料,從而間接地了解消費者的心理狀態、活動特點和一般規律的調查方法。
5、實驗法:實驗法是一種在嚴格控制的條件下有目的地對應試者給予一定的刺激,從而引發應試者的某種反應,進而加以研究,找出有關心理活動規律的調查方法。

二、消費心理學的研究原則
1.客觀性原則
實事求是,科學就是對客觀事物本質的認識,就是按照事物本來的面目來說明、解釋事物。
2.辯證發展原則
任何事物都處在發展變化過程中,任何事物都有不止一面,要用辯證和發展的眼光去看待。不同的社會環境人的消費心理也會發生變化。
3.理論聯系實際
心理學研究的理論目的就是探索心理發生、發展和活動的規律,為解答精神和物質的關系提供科學的依據,運用心理學原理去解釋解決各種問題!

㈡ 消費心理研究的定性研究方法包括哪些

消費者心理研究的具體指標包括:
1、消費者對產品/品牌認知狀況研究
2、消費者對產品/品牌態度與滿意度評價研究
3、消費者購買行為與態度研究
4、消費者使用行為與態度研究
5、產品/品牌促銷活動的認知及接受研究
6、產品/品牌相關信息來源研究
7、消費者個人資料信息的研究

消費心理研究的定性研究方法
1、聚類分析:
根據研究對象間的相似性進行分類,對市場進行分層,尋找競爭對手。
2、回歸分析:
尋找某些事物的影響因素及其描述其影響程度。還可用於對某些事物的預測。
3、因子分析:
從眾多的觀測變數中找到具有本質意義的少量的因子,更加明確的把握事物變化的原因。
4、相關分析:
研究各變數間關系的密切程度。
5、差異性檢驗和方差分析:
分析和檢驗不同類別或變數間是否存在顯著差異。
6、對應分析:
用於探索和研究各分類變數之間的關系。
7、判別分析:
利用已經獲得的一些信息來判斷其屬性。
8、結合分析:
測量消費者對眾多產品屬性的偏好,以及確定消費者在多屬性產品之間作出的選擇。

㈢ 消費心理分析分類

指消費者進行消費活動時所表現出的心理特徵與心理活動的過程。 大致有四種消費心理,分別是:從眾,求異,攀比,求實。

從眾心理具有仿效性 盲目性 評價:消費是否該從眾,要具體分析。盲目從眾不可取

求異心理特點:追求標新立異 與眾不同。它的利在於可以推動新工藝與產品出現,而 弊在於展示個性不但要考慮社會認可,還要考慮代價。為顯示與眾不同而過分標新立異,是不值得提倡的。

攀比心理:特點:面子消費 評價:這種消費心理不可取

求實心理:消費者在選擇商品時往往考慮很多因素 評價:講求實惠,根據自己需要選擇商品,是一種理智的消費

㈣ 消費心理有哪幾種

消費心理大致有四種,分別是:1.從眾心理,2.求異心理,3.攀比心理,4,求實心理。

㈤ 消費心理與行為分析的四個原則都是那些

消費心理與行為分析 1.消費者的購買理由——研究消費者的需求與動機 2.消費者怎樣購買——分析消費者的購買決策過程 3.影響消費者購買行為的各種因素——分析消費者的個人因素、環境因素和營銷因素 1.消費者的購買理由——研究消費者的需求與動機哈佛大學社會心理學家艾倫·蘭格(Ellen Langer) 在圖書館所做「插隊」實驗表明:當我們請求別人幫助時,如果能夠講出一個理由, 那我們得到別人幫助的可能性就更大。原因很簡單,人們總是喜歡為自己所做的事找一個理由。而這位心理學家做出的論點,在營銷學中,我們可以這么想: 「想推銷你的產品嗎?那請給消費者一個購買的理由吧! 」是的,真正出色的產品營銷需要的是能同時抓住內外兩大驅動因素,在激發起消費者對某種產品(服務)喜愛的同時,又讓消費者產生對該產品(服務)的購買壓力,只有這樣才能為消費者創造出購買某種產品(服務)的足夠理由。舉例:所思所想→行動 2.消費者怎樣購買——分析消費者的購買決策過程消費者購買時一般按怎樣的程序進行? 答:消費者購買在諸多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購買者最終作出一定反應,以滿足其消費的需要和慾望。其購買時一般按以下程序進行: (1)需要認識購買決策從需要開始,行為源於動機,動機源於需要。需要認識就是消費者發現現實狀況與其所想達到的狀況之間有一定差距,產生了相應的解決問題的要求。對需要的認識,可能產生於人體內在機能上的感受,也可能是外部環境刺激所引發。促使消費者認識需要的主要因素有: ?物品的短缺?收入的變化?消費的潮流?促銷的力度(2)信息收集一旦感到需要,就要設法尋找這種東西, 要獲取大量的信息。信息來源主要有以下 4個方面: ?個人來源:家庭、親友、鄰居、同事?商業來源:廣告、營業員、經銷商、包裝品、展銷會?公共來源:大眾傳播媒介、政府和消費者組織?經驗來源:使用、檢查、處理商品的經驗一般來說,就某一商品而言,消費者最多的信息來源於商業來源,另一方面,最有效的信息展現來自個人來源。每一信息來源對購買決策的影響會起到某些不同的作用。商業來源一般起到通知的作用,個人信息來源起著對購買決定是否合理或評價的作用。(3)選擇評估消費者在其搜尋到的信息基礎上,對於能滿足需要的各種方案進行比較和評估。評估的方式是對不同產品進行比較根據估計值和期望值的接近程度決定購買與否,購買哪一個品牌。(4)購買決定選擇評估階段會使消費者對選擇組的各種品牌之間形成一種偏好,但在購買意圖與購買決策之間, 有兩種因素相互作用: ?他人的態度?意外的情況消費者修改、推遲或取消某個購買決定,往往是受已察覺的風險的影響。察覺風險的大小,隨購買金額的大小、商品性能的確定程度和購買者的自信心強弱而定。(5)購後行為消費者購買之後的行為主要有兩種:購後的滿意程度;購後的活動。 3.影響消費者購買行為的各種因素——分析消費者的個人因素、環境因素和營銷因素情境問題意識——信息搜索——評價選擇——購買——使用——購後評價文化影響人口群體社會地位家庭內部影響知覺記憶動機個性情緒態度自我概念和生活方式需要體驗與商品獲取體驗與商品獲取

㈥ 怎樣認識和理解消費心理

怎樣認識和理解消費心理?

消費心理

指消費者進行消費活動時在尋找、選擇、購買、使用、評估和處置與自身相關的產品和服務時所產生或所表現出的心理特徵與心理活動的過程。

消費者的心理特徵包括消費者興趣、消費習慣、價值觀、性格、氣質等方面的特徵。大致有四種消費心理,分別是:從眾,求異,攀比,求實:

(1) 從眾心理

特點:具有仿效性盲目性

評價:消費是否該從眾,要具體分析。盲目從眾不可取

(2) 求異心理

特點:追求標新立異與眾不同。

評價:它的利在於可以推動新工藝與產品出現,而弊在於展示個性不但要 考慮社會認可,還要考慮代價。為顯示與眾不同而過分標新立異,是不值得提倡的。

(3) 攀比心理

特點:面子消費

評價:這種消費心理不可取

(4) 求實心理

特點:消費者在選擇商品時往往考慮很多因素

評價:講求實惠,根據自己需要選擇商品,是一種理智的消費。

公眾的主要消費心理

(1)從俗心理,即入鄉隨俗,消費行為上的趨同心理。

(2)同步心理,即我們通常所說的攀比心理,相同的社會階層,在消費行為上有相互學習的傾向。

(3)求美心理,指人們在消費活動中追求美好事物的心理傾向。

(4)求名心理,指某些消費者希望藉助名牌商品提高自己的社會地位的心理傾向。

(5)求異心理,這是與從俗心理相反的一種心理現象,追求一種與社會流行不同的消費傾向。

(6)好奇心理,指某些消費者對市場上不常見的產品的追求。

(7)偏好心理,指某些消費者對某些特殊消費活動的執著追求。

(8)便利心理,指消費者主要從功能便利的角度選擇商品的心理現象。

(9)選價心理,指顧客在選擇商品時,對價格的特殊關注。這些心理類型並不分屬於不同的人,而是不同程度地存在於每一個消費者的心中。當一種產品滿足了顧客某一類心理需求時,就會誘發他的購買動機。

消費者常見消費心理

1.求實心理。求實是顧客最普遍的一種心理動機,客戶在購物時,首先會要求商品具有實際的使用價值,講究實用。有這種動機的顧客在選購商品時會特別重視商品的質量效用,會追求朴實大方、經久耐用而不會過分強調產品的外形新穎、美觀等"個性"特點。

2.求美心理。俗話說的好:"愛美之心,人皆有之。"有求美心理的人往往喜愛追求商品的欣賞價值和藝術價值,以中青年婦女和文藝界人士居多,在經濟較為發達的國家比較普遍。這些客戶在挑選商品時往往會注重商品本身的造型、色彩、工等等,會注重商品對環境的裝飾、對人體的美化,以便達到藝術欣賞和精神享受的目的。

3.求新心理。有的客戶購買商品最注重"時髦"和"新奇"愛追趕"潮流",這種客戶大都為經濟條件較好的男女青年,在西方發達國家的一些顧客身上也很常見。

4.求利心理。這類客戶會存在一種"少花錢多辦事"的心理動機,其核心就是"廉價"。有求利心理的顧客在挑選商品時他們往往會對同類商品之間的價格差異進行仔細的比對,還喜歡選擇打折或者處理的商品,具有這種心理動機的人往往是那些經濟收入較低者。當然,也有經濟收入高的卻比較節儉的人。有些希望從購買商品中獲得較多利益的顧客,對產品的質量、樣式都很滿意,愛不釋手,但是由於價格比較貴,一時下不了購買的決心,便會討價還價。

5.求名心理。這是一種以購買商品來彰顯自己的地位和威望的購買心理,他們多會選購名牌,以此來"炫耀自己"。具有這種購買心理的人普遍存在於社會各個階層,尤其是在現代社會當中,由於名牌效應的影響,衣食住行選名牌成了人們統一認可的一個標准,是一個人社會地位的體現。

6.從眾心理。這是一種仿效式的購買動機,其核心是"不落後於人"或者是"勝過他人",這類客戶對社會風氣和周圍的環境十分敏感,總是想跟著潮流走,有這種心理的顧客在購買某種物品時並非是急切需要,而是為了趕上他人,超過他人,以此獲得心理上的滿足。

7.偏好心理。這是一種以滿足個人特殊愛好和慾望的購買心理。有偏好心理動機的人喜歡購買某一類型的商品。比如有的人愛養花,有的人愛收藏古玩,有的人愛攝影,有的人愛字畫等等。這種偏好往往同某種專業、知識、生活情趣相關。因此偏好性購買心理動機也往往比較明智,指向性也很明確,具有經常性和持續性的特點。

8. 自尊心理。有這種購買心理的顧客在購物時即追求商品的使用價值又追求精神方面的高雅。他們在購買之前就希望他們的購買行為能夠受到銷售人員的熱情接待。經常會有這樣的情況:有的客戶滿懷希望的去購物,一見銷售人員滿臉冰霜就會轉身而去,到別家商店去買。

9.疑慮心理。這是一種瞻前顧後的購物心理動機,他們的核心理念是怕"上當吃虧"。他們在購物的過程中會對商品的質量、性能、功效等持懷疑的態度,怕不好用,怕上當受騙。因此他們會向銷售人員詢問,仔細的檢查商品,並且非常關心售後服務的工作,直到心中的疑慮完全解除才會掏錢購買。

10.安全心理。這種心理的人在購買商品時最關心的就是產品的安全。尤其是像食品、葯品、洗滌用品、衛生用品、電器用品和交通工具等,不能出現任何問題,因此,他們會十分注意食品是否過期、葯品是否正規、洗滌用品是否有化學反應、電器用品是否漏電、交通工具是否安全等。在銷售人員解說、保證之後他們才會放心的購買。

11.隱秘心理。這種人在購物的時候不願意讓其他人知道,通常會採取"秘密行動"。他們一旦選中某件商品而周圍沒有人關看時他們就會迅速成交,年輕人在購買與性有關的商品時經常會出現這種情況,而一些知名度很高的名人在購買奢侈品的時候也會有類似的情況出現。

㈦ 消費心理學的研究方法觀察法的應用技巧

觀察法是指調查者在自然條件下有目的、有計劃地觀察消費者的語言、行為、表情等,分析其內在的原因,進而發現消費者心理想像的規律的研究方法。
觀察:以不同的感官或行為,在特定的空間,通過考察、調查進行全面、全方位、多角度的細察事物的現象、動向,並與原有的經驗、知識進行比較作出判斷。
洞察:挖掘事物內在的內容或意義,深入其本質,清楚的察知。引申為在日常生活中特指對人心理活動的觀察很透徹,並能激發人性的情感。

㈧ 消費者心理調研的消費者心理調研的方法

消費心理的調研,常用的方法主要有觀察法、實驗法、訪談法、投射法、問卷法等。
一、觀察法
觀察法是在自然情況下,觀察者依靠自己的視聽器官,通過消費者的外部表現(動作、行為、談話),有目的、有計劃地觀察了解消費者的言語、行動和表情等行為,並把觀察結果按時間順序系統地記錄下來分析原因,用以研究消費者心理活動的規律。它是心理學的一種基本調查研究方法,觀察法的具體形式有以下幾種。
1、直接觀察法
直接觀察法是指調研人員到現場觀察發生的情形,用以搜集信息。例如,在進行商場調查時,調研人員並不訪問任何人,只是觀察現場的基本情況,然後記錄備案。一般調研的內容有某段時間的客流量、顧客在各櫃台的停留時間、各組的銷售狀況、顧客的基本特徵、售貨員的服務態度等。
在特定條件下,當消費者難以配合調查研究的實施時,應採取直接觀察法。如消費者面對某些敏感性、私密性的問題而不好回答或沒有足夠的時間來回答提問時,就應通過這種方法,直接觀察他們的行為表現,記錄他們的行為方式或行為時間,以此來達到研究的目的。
在自然條件下,僅憑觀察者的注意力和記憶力,是難以完整記錄下消費者復雜的行為活動的,加之觀察結果容易受觀察者個人的態度、觀念和周邊具體環境的影響,即使觀察者有著較高的專業水平,其觀察結果也難免受各種因素的影響。所以,現代運用這種方法,要藉助於先進的記錄工具,如錄音、錄像、照相等器材。
2、儀器觀察法
在科學技術高度發展的今天,許多電子儀器和機械設備成為對消費者進行心理調研的工具。例如,經過被調查者的同意,可以在家用電視上安裝一個監視裝置,記錄下這台電視機的開關時間、收看哪些頻道、收看時間如何等。再如,在測定廣告效果時,可以藉助照相機照下人們的眼部活動,觀察瞳孔的變化,分析廣告設計對人們注意力的影響。另外,目前有些超級商場配備了整套監視裝置,分析消費者的購物習慣。當然,在這一方法實施之前,要注意維護好這些設備的質量,以保證其正常地、有效地運行。
3、實際痕跡測量法
該方法是指調研人員不是直接觀察消費者的行為,而是通過一定的途徑來了解他們的痕跡和行為。比如,某商場為了調查顧客購買電器後的反應,可到各維修點調查哪些產品維修最多、哪些部件替換最快、消費者的評價等。國外有家飲料公司曾根據垃圾站飲料瓶的回收狀況,來分析消費者的口味偏好。
這種方法的優點是比較直觀,觀察所得到的材料一般也比較真實、切合實際。這是由於消費者是在沒有被施加任何影響、沒有干擾的情況下被觀察的,是一種心理的自然流露。觀察法的不足之處,在於其具有一定的被動性、片面性和局限性。因此,觀察所得到的材料本身還不足以區分哪些是偶然現象,哪些是規律性的反映。
二、實驗法
實驗法的研究目的有一定的特殊性,其研究程序比較嚴格,研究條件與環境有較大的限定性,一般需要使用特殊儀器和設備來記錄研究過程或演示研究內容。實驗法的研究程序一般包括以下步驟:
1)確定研究目的、研究內容與實驗樣品。
2)選擇研究手段。
3)設計實驗方案。
4)准備實驗條件(如場地與器材)。
5)挑選實驗對象,並設計實驗順序,解釋操作定義。
6)正式實施實驗。
7)核實所取得的研究數據。
8)統計和分析研究結果。
9)撰寫研究報告。
這種方法是有目的的嚴格控制或創造一定條件來引起某種心理現象,從而進行研究的方法。實驗法可分為實驗室實驗法和自然實驗法兩種形式。
1、實驗室實驗法
這種方法是指在專門的實驗室里藉助各種儀器進行研究的方法,也可以在實驗室里模擬自然環境條件或工作條件進行研究。在設備完善的實驗室里研究心理現象,從呈現刺激到記錄被試者反應、數據的計算和統計處理,都採用電子計算機、錄音、錄像等現代化手段,實行自動控制。因而對心理現象的產生原因、大腦生理變化以及被試者行為表現的記錄和分析都是比較精確的。消費者對廣告的記憶率,就可以在實驗室內運用錄像、圖片、文字等廣告手段,選取不同時間測試被試者的廣告記憶效果。但是,這種方法比較機械,只適宜研究較簡單的心理現象。
2、自然實驗法
這種方法是指調查研究者有目的地創造某些條件或變更某些條件,給消費者的心理活動施加一定的刺激或者誘導,從中了解消費者心理活動的方法。由於這種方法是人們有目的地創設或變更條件,因而具有很強的目的性和主動性。這種方法雖然是企業在營銷環境中進行的,但又不是純自然的,是人們根據調查目的主動地、有目的地施加一些影響,所以,這種方法往往能夠按照研究目的取得比較准確、有效的資料,是應用范圍比較廣泛的方法。例如,企業在商品銷售現場舉辦的各項商品展銷會、新產品展示會,品嘗、試用活動等,可以說是自然實驗法的一種運用。
三、訪談法
訪談法是研究者通過與被調查者直接交談,在口頭信息溝通的過程中了解被調查者的心理狀態的方法。訪談法也稱面談調查,一般由訪問人員向被調查者當面詢問問題,可以採用登門拜訪、邀約面談、開座談會或電話訪談的形式進行。是消費者心理研究中最常見和最廣泛採用的方法,獲得信息最為可靠。依據與受訪者接觸的不同方式,訪談法又可以分為面對面訪談法和電話訪談法。
1、面對面訪談法
面對面訪談法又可分為結構式訪談和無結構式訪談兩種。結構式訪談又稱控制式訪談,是研究者根據預定目標,事先撰寫好談話提綱,訪談時依次向受訪者提出問題,讓其逐一回答。過程易於掌握,所得的資料也比較系統。但是,由於受訪者處於被動地位,容易拘束,雙方感情不易短時溝通。
無結構式訪談也稱自由式訪談。在這種方式下,研究者與受訪者之間可以比較自然地交談。它雖然有一定的目標,但談話沒有固定的程序,結構鬆散,所提問題涉及的范圍不受限制,受訪者可以較自由地回答。在這種方式下,受訪者比較主動,因而氣氛較活躍,容易溝通感情並可達到一定的深度。
面對面訪談法的優點主要有:
1)直接獲得問題的答案,還可以通過觀察被調查者的面部表情和反應動作,從中獲得許多有價值的信息。
2)訪問人員有機會對某項問題做深入討論,談話中可發現和提出更多的問題。
3)當被調查者對問題不夠理解時,可當場解釋;當回答的內容不夠明確時,可當場要求補充,從而獲得許多有價值的信息。
4)富有伸縮性,如發現被調查者不符合本條件,可立即終止調查,樣本能夠精確控制。
5)訪問人可借談話激發被調查者的興趣,使他們無拘無束地回答問題。
6)通過向被調查者展示公司產品的樣品、圖表和說明書,可以起到廣告宣傳作用。
7)面對面調查也是一種感情投資,使消費者與企業建立感情聯系。
面對面訪談法的缺點在於:
1)訪問人員的主觀偏見經常影響資料的准確性。
2)對訪問的工作難以監督,談話進程不易掌握。
3)對研究者的訪談技巧要求也比較高。
4)有些被測驗者產生被質問的壓迫感。
5)當地區分布面廣時,成本甚高。
6)需要調查者具有較高的調查技巧和社交能力。
2.電話訪談法
電話訪談法是藉助電話這一通訊工具與受訪者進行談話的方法,它一般是在研究者與受訪者之間受空間距離限制,或者受訪者難以或不便直接面對研究者時採用的訪談方法。電話訪談是一種結構式訪談,訪談內容要事先設計和安排好,由調查人員根據抽樣要求,通過電話向調查對象詢問意見。
電話訪談法的優點在於:
1)經濟迅速,情報及時。
2)滲透性強,對難以接觸的被調查者和家庭可以進行調查。
3)可以涉及一些面談時不便談的問題。
4)資料的統一程度高。
電話調查的主要缺點是:
1)受電話設備的限制。
2)時間短促,僅能回答簡單的問題,圖表、設備等無法利用。
3)一般限於本地區,否則費用過大。
四、投射法
在探求消費者心理時,通過調查法、觀察法和實驗法可以收集到大量的材料,但問題在於被調查者對這類問題的回答往往聽起來是合理的、合乎社會規范的,實際上並不一定是他內心真實的想法。這種自覺或不自覺的掩飾,致使材料的可靠性降低,影響了分析的科學性。要了解消費者的真實動機和心態,就必須藉助於投射法解決。投射法是一種測定心理狀況的工具。
投射法也叫投影法,是根據無意識的動機作用探詢個性深蘊的方法,是超過表面的防禦而探詢個性深蘊。投射法是研究者以一種無結構性的測驗,引出被試者的反應,藉以考察其所投射出的人格特徵的心理測驗方法。也就是說,投射法不是直接對被試者明確提出問題以求回答,而是給被試者一些意義不確定的刺激讓其想像、解釋,使其內心的動機、願望、情緒、態度等在不知不覺中投射出來。目前,最常用的投射法有羅墨漬測驗、主題統覺測驗、角色扮演法和造句測驗法等。
1、羅夏墨漬測驗法
具體做法是給被試者10張墨漬圖,這些圖是將墨水塗在紙上,再將紙折疊起來而製成的濃淡不一的、對稱的墨漬圖案。其中,五張是黑、白兩色,兩張是黑、白加上其他深淺不同的顏色,其餘三張是不同色彩的,讓被試者逐一說出從圖中看出什麼或可能是什麼,並做好記錄,主要記錄的是回答的語句、主要動作、表情、所用時間。全部測驗結束後,可以再問一些相關問題,允許修訂原來的回答。然後,調研人員可以通過統計分析,對測驗結果做出綜合解釋,以判明被試者的內心狀態。
2、主題統覺測驗
主題統覺測驗 (Thematic Apperception Test)是與羅夏墨漬測驗齊名的一種測驗工具,也叫繪畫解釋法。這種方法是讓被試者看一些內容模糊、意義模稜兩可的圖畫,並且看圖編一段故事,再加以解釋,以此來掌握消費者的心理需求。由於主題統覺圖本身沒有特定含義,讓消費者把它的意義投射到這些圖上,在被試者所講的故事中,常常會將自己內心的情感世界展現出來,調研人員就可根據記錄加以分析總結,判斷其內心活動,掌握消費者的潛在心理需求。不過,實施和解釋這個測驗,必須有高深的知識和技術。
3、角色扮演法
角色扮演法就是讓被試者扮演某種角色,然後以這種角色的身份來表明某一事物的態度或對某種行為做出評價。運用這種方法的一個典型事例是20世紀50年代在美國有關速溶咖啡的調查。速溶咖啡省時省力,味道也不錯,但這一新產品當時銷量平平,徘徊不前。起初用問卷法調查,結論是:消費者不喜歡速溶咖啡的味道,但並沒有說出速溶咖啡和新鮮咖啡味道有什麼不同。為了找出消費:苦持否定態度的真實動機,公司變換了調查方法,向被試者展示兩張購貨單,讓其說出購買速溶咖啡和新鮮咖啡的兩個家庭主婦的特點。調查結果是:被試者普遍認為購買速溶咖啡是懶惰、不會計劃開支、不稱職的家庭主婦。這個結果幫助公司了解消費者不願購買速溶咖啡的真實原因。被試者在形容購買速溶咖啡的家庭主婦的特點時,不知不覺地將自己的看法投射了上去。
4、造句測驗法
造句測驗法也叫文章完成法,它是由研究者提出某些未完成的句子,要求:陂測試者填上幾個字,將句子完成。例如,給出假如打算外出旅遊,可以到--,女青年買手機要買--牌的等。研究者通過被測試者填寫的內容,可推知其愛好、.願望和要求,從而了解到消費者對某種商品的評價和看法。
5、問卷法
問卷法是通過調查者事先設計的調查問卷,向被調查者提出問題,並由其予以回答,從中了解被調查者心理的方法。這是研究消費者心理常用的方法。在具體設計問卷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1)避免多義性問題。問卷的用詞必須簡單明了、含義清楚。
2)問題要具體。提問的目的是要取得某些特定的資料,因此問題不能過於一般化,否則就會使被調查者提供的意見沒有多大的實際意義。
3)避免誘導性問題。問卷提問中所採用的措辭或語氣不能帶有某種傾向,或者暗示調查人員自己的觀點或希望獲得的答案。
4)避免困窘性問題。凡涉及到個人隱私或有礙聲譽的問題,以及不能為社會道德規范和文化風俗所接受的問題,都應予以避免。
5)避免假設性問題。先假設一種情況,然後要求被調查者回答在假設情況下將採取何種行動,這種提問方式不會得到真實的答案。
根據操作方式,問卷法可以分為郵寄問卷法、入戶問卷法、攔截問卷法和集體問卷法等。
郵寄問卷法
郵寄問卷法是通過郵政方式進行,而不受地理條件的限制。問卷到達的范圍十分廣泛,被調查者填寫問卷的時間比較靈活,回答問題也比較真實可靠。
入戶問卷法
入戶問卷法是研究者或訪問員依據抽取的樣本挨家挨戶上門訪問。該法要求受訪者對每一個問題做出回答,訪問員當場做好記錄,也可以由訪問員挨家挨戶發完問卷就離去,由受訪者白行填寫,過時再收回問卷的方法。
攔截問卷法
攔截問卷法是由訪問員於適當地點,如商場出、入口處等,攔住適當受訪者進行訪問。
集體問卷法
集體問卷法是由研究者對一群人同時進行訪問,它適合於受訪者相對集中的情況。
6、資料分析法
資料分析法主要是分析社會購買力的調查報告,家庭收支調查報告,政府和團體公布的統計資料、調查預測報告等,這也是掌握消費者心理的一種方法,稱為資料分析法。這種方法主要是在掌握了大量的數據資料後,藉助經驗和統計學的方法,揭示消費者的心理變化情況和需求情況等。

㈨ 消費心理學的研究方法有哪些應遵循的原則包括哪些

一、消費心理學的研究方法:
1、觀察法:觀察法是指調查者在自然條件下有目的、有計劃地觀察消費者的語言、行為、表情等,分析其內在的原因,進而發現消費者心理想像的規律的研究方法。
2、訪談法:訪談法是調查者通過與受訪者的交談,以口頭信息傳遞和溝通的方式來了解消費者的動機、態度、個性和價值觀念等內容的一種研究方法。
3、問卷法問卷法是以請被調查的消費者書面回答問題的方式進行的調查,也可以變通為根據預先編制的調查表請消費者口頭回答、由調查者記錄的方式。問卷法是消費者心理和行為研究的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4、綜合調查法:綜合調查法是指在市場營銷活動中採取多種手段取得有關材料,從而間接地了解消費者的心理狀態、活動特點和一般規律的調查方法。
5、實驗法:實驗法是一種在嚴格控制的條件下有目的地對應試者給予一定的刺激,從而引發應試者的某種反應,進而加以研究,找出有關心理活動規律的調查方法。

二、消費心理學的研究原則
1.客觀性原則
實事求是,科學就是對客觀事物本質的認識,就是按照事物本來的面目來說明、解釋事物。
2.辯證發展原則
任何事物都處在發展變化過程中,任何事物都有不止一面,要用辯證和發展的眼光去看待。不同的社會環境人的消費心理也會發生變化。
3.理論聯系實際
心理學研究的理論目的就是探索心理發生、發展和活動的規律,為解答精神和物質的關系提供科學的依據,運用心理學原理去解釋解決各種問題!

閱讀全文

與消費心理分析方法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醫院設備經濟效益分析方法 瀏覽:379
點痣留下的紅印怎麼去除簡單方法 瀏覽:803
賓得k50跑焦解決方法 瀏覽:509
湖南情感挽回方法操作步驟 瀏覽:26
綁氣球串最簡單的方法 瀏覽:388
骨頭疏鬆最佳鍛煉方法 瀏覽:267
蒼耳葉的使用方法有哪些 瀏覽:86
優米手機root方法 瀏覽:292
鑄工塵肺的症狀及治療方法 瀏覽:795
汽車點煙器偶爾斷電解決方法 瀏覽:48
萬能的鍛煉方法 瀏覽:114
後麓茸面膜使用方法 瀏覽:841
電腦越獄使用方法 瀏覽:800
胎壓監測的使用方法和步驟 瀏覽:582
研學課題的研究方法和步驟怎麼寫 瀏覽:365
鍛煉清凈心的方法 瀏覽:81
解決牛市的方法 瀏覽:803
保護員工的最佳方法 瀏覽:837
小粉盒使用方法視頻 瀏覽:290
蔥油手工面製作步驟和方法圖片 瀏覽: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