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研究方法 > 傳力分析的一般方法

傳力分析的一般方法

發布時間:2022-08-03 14:56:41

① 框架結構是如何傳力的

② 簡述單向板和雙向板的概念和傳力途徑

單向板:四邊支承的長方形的板,如長跨與短跨之比等於或大於二時,大荷載作用下,主要沿較小的板寬方向產生彎矩,可作為單向板計算。單向板的受力鋼筋為單向配筋,沿短跨方向配置。但在長跨方向亦有彎矩產生,需要配置分布鋼筋。

雙向板:四邊支承的長方形的板,如長跨與短跨之比相差不大,其比值小於二時稱之為雙向板。在荷載作用下,將在縱橫兩個方向產生彎矩,沿兩個垂直方向配置受力鋼筋。

(2)傳力分析的一般方法擴展閱讀:

相關計算方法

《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 50010-2010第9.1.1條規定:

混凝土板應按下列原則進行計算:

1、兩對邊支撐的板應按單向板計算。

2、四邊支撐的板應按下列規定計算:

1)當長邊與短邊長度之比小於或等於2.0時,應按雙向板計算;

2)當長邊與短邊長度之比大於2.0,但小於3.0時,宜按雙向板設計。

3)當長邊與短邊長度之比大於或等於3.0時,可按沿短邊方向受力的單向板計算,並應沿長邊方向布置構造鋼筋。

③ 傳力體系荷載是怎麼傳遞的

題目問的過分原則、籠統,只能原則的回答;

  1. 荷載傳遞的終點是地殼,並分散至地殼深處;

  2. 荷載傳遞路徑沿途經過的桿件、節點、支座、基礎構成了傳力體系;

  3. 荷載傳遞具備走近路、簡潔、直接的特徵;

  4. 荷載傳遞喜歡擁擠向著應力線密集方向,但也能「自覺」地向不擁擠方向「分流」;

  5. 當傳遞沿途中材料質地不均勻時,應力線擁擠向著密度大的部位;

  6. 荷載傳遞非常迅速,施加荷載一開始就能達到地殼,除了傳遞途中隔有減震物質(低密度物)有遲滯現象外;

  7. 荷載傳遞途徑各構件都會被引起不同的應力和變形。

④ 試分析不同結構體系的荷載傳力途徑,水平結構體系和豎向結構體系分別有哪些作用

水平結構體系一方面承受樓,屋面的豎向荷載並把豎向荷載傳遞給豎向結構體系,另一方面把作用在各層的水平力傳遞和分配給豎向結構體系。豎向結構體系的作用是承受由樓和屋蓋傳來的豎向力和水平力並將其傳遞給下部結構

⑤ 結構力學 求各點受力

結構力學:
結構力學是固體力學的一個分支,它主要研究工程結構受力和傳力的規律,以及如何進行結構優化的學科,它是土木工程專業和機械類專業學生必修的學科。結構力學研究的內容包括結構的組成規則,結構在各種效應(外力,溫度效應,施工誤差及支座變形等)作用下的響應,包括內力(軸力,剪力,彎矩,扭矩)的計算,位移(線位移,角位移)計算,以及結構在動力荷載作用下的動力響應(自振周期,振型)的計算等。

結構力學通常有三種分析的方法:
能量法,力法,位移法,由位移法衍生出的矩陣位移法後來發展出有限元法,成為利用計算機進行結構計算的理論基礎。

⑥ 分析不同結構體系的荷載傳力途徑

怎麼給你說呢! 先看看什麼結構體系吧! 無非就是板傳遞到樑上面,梁傳遞到柱,柱傳遞到基礎。

⑦ 單向板傳力問題

因為板是是通過兩個方向的彎曲來把荷載傳遞的,當為單向板時,長跨方向分配到的力很小,所以在設計計算時就只考慮短跨方向的受力,在長跨方向按構造來配置鋼筋。

⑧ 彈鋼琴如何傳力

力量傳不過去就是因為手腕和手面將力量阻擋住了,高抬指,手指的發力點是第三關節,盡量讓手指觸鍵的時候找手腕手面放鬆的感覺,每天都要練。

⑨ 腳手架計算書最開始的荷載傳遞 求分析指導

先算恆載;2腳手板、懸挑於結構邊上這一部分腳手板等受力;2算得):立桿、大橫桿、恆疊加乘以分項系數);2算(因為是分內外排的),活載就好算了按照規范《建築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或《建築施工工具式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取活荷載值、腳手板按照力學中簡支梁的支座反力求出分別作用於內排和外排的重量。最後將求出的標准值乘以活、恆的分項系數得出設計值(這是活、小橫桿按147、防護竹笆等都是外排架體受力的,二內排主要是147,當然還有其他的就看你們在搭設時所用的東西了,因為剪刀撐計算書都是在分內外排分別計算的、防護網,然後求出分別在內外排的值(和腳手板一樣的演算法),最好按照規范的計算項進行計算、踢腳板,這樣就可以按照規范進行驗算了。

荷載計算:
(1)垂直荷載的傳遞路線:
施工荷載→鋼腳手板→小橫桿→大橫桿→通過扣件抗剪→立桿簡易桁架→懸挑工字鋼。
(2)荷載取值:
① 結構施工用腳手架施工活荷載標准值取為:qk=3.0KN/m2。
② 作用於外架的風荷載標准值:(見高層建築施工手冊公式4-4-1)
ω = 0.75β2μzμstwω0
其中,ω0——基本風壓值,取0.50KN/m2
β2——風振系數,取1.0。
μz——風壓高度變化系數,取1.72。
μstw——風壓體型系數,查表得0.2496。
∴ ω = 0.75×1×1.72×0.2496×0.5 = 0.161(KN/m2)
③ 恆載
鋼腳手板自重245 N/ m2
鋼管自重3.82 kg/m
扣件自重9.8 N/個
(3)荷載分項系數的選擇:
永久荷載的分項系數,採用1.20。
可變荷載的分項系數,採用1.40。
腳手架驗算。
① 小橫桿驗算:
小橫桿受力按簡支梁計算,其上承受施工荷載,鋼腳手板荷載,小橫桿自重。同時,由懸挑架設計可知小橫桿間距500。則荷載組合值為:
q = 1.2×(3.82×9.8×10-3+0.245×0.5)+1.4×3.0×0.5 = 2.36 KN/m
跨中彎矩為:M = —— ql2 = ——×2.36×1.052 = 0.33KNm
M 0.33×106
小橫桿受彎應力為:б= — = ———— =64.96 N/mm2 <[б]=205N/mm2
W 5.08×103
符合要求。
1 1
其支座反力為:N = —— ql = ——×2.36×1.2 = 1.42KN
2 2
② 大橫桿驗算:
大橫桿受力按三跨連續梁考慮,其上承受小橫桿傳來壓力及自重。且大橫桿間距為1.5m。
由小橫桿傳來壓力產生的最大彎矩為:
M1 = 0.311×N×1.5 = 0.311×1.42×1.5 = 0.662KNm
由大橫桿自重產生的最大彎矩為:
M2 = 0.117ql2 = 0.117×3.82×10-3 ×1.502 = 0.001KNm
M1+ M2 (0.662+0001)×106
則:б= ——— = ————————— = 130.52 N/mm2 <[б]=205N/mm2
W 5.08×103
符合要求。
③ 立桿驗算:
立桿設計由穩定計算控制,腳手架的穩定計算必須計算其結構的整體穩定及單桿的局部穩定。
計算腳手架的整體穩定及單桿局部穩定時,其強度設計值應乘以相應的調整系數KHKA,其中KH為與腳手架的高度有關的調整系數,取
1 1
KH = ——— = ———— = 0.781;
1+ H 1+ 28
—— ——
100 100
KA為與立桿截面有關的調整系數,當腳手架內、外排立桿均採用單根鋼管時,取KA = 0.85。
a. 整體穩定驗算:
腳手架的整體穩定按軸心受力格構成壓桿計算,當考慮風荷載時,需滿足如下公式的要求:
N M
—— = ——— ≤ KAKH[б]
ΨA bA
其中,N——格構式壓桿的軸心壓力。由立桿縱距1.5m;外架步距1.8m,查《高層建築施工手冊》表4—4—4得腳手架自重產生的軸力NGK1=0.442KN。由立桿橫距1.02m;立桿縱距1.5m;腳手架鋪設層數六層,查《高層建築施工手冊》表4—4—5得腳手架附件及物品重產生的軸力NGK2=4.185KN。由立桿橫距1.02m;立桿縱距1.5m;均布施工荷載3.0KN/m2,查《高層建築施工手冊》表4—4—6得一個縱距內的腳手架施工、荷載標准值產生的軸力NQK=6.30×2=12.60KN。則:N=1.2(n1NGK1+ NGK2)+ 1.4NQK
28
=1.2 × 〔—— × 0.442 + 4.185 〕+ 1.4×12.60 = 30.93KN
1.8
M——風荷載作用對格構成壓桿產生的彎矩,為:
Qh12 0.161×1.82
M = ——— = ————— = 0.065KNm
8 8
Ψ——格構壓桿的整體穩定系數,由換算長細比
λcx=μλx=25×10.28=257,查《高層建築施工手冊》表4—4—7得
ψ=0.242。
N M 30.93×103 0.065×106
則: —— + —— = ———————— + ————————
ΨA bA 0.242×4.89×2×102 1050×4.89×2×102
= 130.68 + 0.0633 = 130.74N/mm2
< KAKH[б] = 0.781×0.85×205 = 136.13N/mm2
符合要求。

b. 單桿局部穩定驗算:
雙排腳手架單桿局部穩定需滿足如下公式要求:
N1
—— +бM ≤ KAKH[б]
Ψ1A1
N
其中, N1——單根立桿的軸心壓力,取N1=—— = 15.46KN。
2
Ψ1——立桿穩定系數,由λ1= h/I = 180/15 = 120,查《高層建築施工手冊》表4—4—7得Ψ1 = 0.452。
бM ——操作層處水平桿對立桿偏心傳力產生的附加應力。當施荷載取3000N/m2時,取бM = 55 N/mm2
N1 15.46×103
—— +бM = ———————— + 55
Ψ1A1 0.452×4.89×102
=124.95 N/mm2 < KAKH[б] = 135.92 N/mm2
符合要求。
④ 連牆點抗風強度驗算:
風荷載對每個連牆點產生的拉力或壓力
Nt = 1.4H1L1ω = 1.4 × 2.8 × 6.0 × 0.161 = 3.79 KN
單個扣件連結的抗壓或抗拉設計承載力為6KN/個,符合要求。
⑤ 高度驗算:
由懸挑工字鋼上的每段腳手架最大搭設高度,按《高層建築施工手冊》公式4—4—11計算:
H
HMAX ≤ ————
1+ H
—— 100
KAΨAf-1.30(1.2NGK2+1.4NQK)
其中,H = —————————————•h
1.2NGK1
0.85×48.491-1.3(1.2×4.185+1.4×12.60)
= ———————————————————•1.8 = 39.91
1.2 × 0.442
ΨAf由《高層建築施工手冊》表4—4—10查得為ΨAf = 48.491。
H 39.91
則:最大允許搭設高度HMAX = ——— = ————— = 28.50 m >28 m
1+ H 1+ 39.91
—— ———
100 100
符合要求。
⑥ 分段卸荷措施:
分段卸載措施採用斜拉鋼絲繩的方法,起步架卸載一次,每隔五層卸載一次,卸載高度為2.8×5=14.0m,符合搭設高度要求。下面驗算鋼絲繩的強度要求。
a.所卸荷載,應考慮架子的全部荷載由卸載點承受,本工程的每個縱距,共有4個斜拉點,每個吊點所承受荷載P1為:
N 30.93
P1= —— × KX = ——— × 1.5 = 11.60 KN
4 4
式中KX 為荷載不均勻系數,取為1.5。
b.計算簡圖確定,鋼絲繩內力計算。
計算簡圖如下圖所示
2.82+ 1.352
則:TAO= P1 × —————— = 1.11P1 = 12.88 KN
2.8
1.35
TAB = - P1 × ———— = - 0.48P1 = - 5.57 KN
2.8
2.82+ 0.32
TBO= P1 × —————— = 1.006P1 = 11.67 KN
2.8
0.30
TBC = -〔P1 × ——— + TAB 〕= - 6.81 KN
2.8
c. 驗算鋼絲繩抗拉強度:
由上計算可知,鋼絲繩的計算拉力取為:PX = 12.88 KN
考慮鋼絲繩受力不均勻的鋼絲破斷拉力換算系數,從《高層建築施工手冊》表4—4—13查得,為α= 0.85。
取鋼絲繩使用的安全系數,查《高層建築施工手冊》表4—4—24得
K= 8。採用6×19,繩芯1鋼絲繩。
KPx 8×12.88
Pg= —— = ————— = 121.22 KN
α 0.85
選用Φ15.5,Pg = 125.0 KN > 121.22 KN。
選擇與鋼絲繩配套使用的卡環,號碼為2.7號,安全荷重為27 KN > 12.88 KN , 符合要求。
d. 計算工程結構上的預埋吊環:
根據《砼結構設計規范》規定,吊環採用一級鋼製作,吊環埋入深度不應小於30d,並應焊接或綁扎鉤住結構主筋,每個吊環可按兩個截面計算。
則:吊環鋼筋截面積
2PX 12.88×2
Ag= ——— = ———— × 1000 = 61.33 mm2
2×210 420
選用3Φ8,Ag = 151 mm2 > 61.33 mm2。
符合要求。
e. 驗算吊點處扣件抗滑承載能力:
吊點處水平方向分力最大值TBC = 6.81 KN,垂直方向分力最值為11.60KN, 都只需兩個扣件即可滿足要求,搭設的外架在吊點處已有兩個扣件,符合要求。
5、腳手架承重結構計算:
①由於本工程為剪力牆結構,結構上不允許將工字鋼穿設在結構暗柱上,導致工字鋼間距不均勻,為了便於調節立桿間距保持外架美觀,則採用製作簡易鋼管桁架落在工字鋼上的辦法。(詳見方案)
由此,需驗算鋼管桁架的承受能力。
考慮最不利情況,計算簡圖如下:F = 15.46KN。
由此計算而得的桿件內力及工字鋼反力如下圖所示:
由此,需計算壓桿的穩定設計荷載。
考慮由於施工原因,對桿件會形成初偏心30mm,形成壓彎受力桿,鋼管受力按壓彎失穩計算。其設計荷載應滿足下列要求:
N βmMX
—— + ———————— ≤ [б]m
N
ΨA WX〔1-0.8——〕
NEX
1 1
兩端鉸支,l0= ——l = —— × 0.92+0.752 = 0.59 m ,
2 2
l0 590
則λ= —— = —— = 37.34 ,
i 15.8
查鋼結構設計規范得:Ψ = 0.948。
等效彎矩系數取:βmx = 1.0。
截麵塑性發展系數數:γx = 1.15。
π2×2.06×105×4.89×102
歐拉臨界力:NEX =π2EA/λ2 = ——————————— = 713.60KN。
37.342
則有:
N 1.0×30×N
——————— + ——————————————— = 205。
N
0.929×4.89×102 1.15×5.08×103〔1-0.8× ———〕
713060
解得荷載設計值為:N = 28.11 KN
符合要求。
②承重工字鋼驗算:
計算模型
不考慮工字鋼的自重荷載,僅考慮外架傳遞荷載,簡化模型如上圖:
僅考慮工字鋼的自重荷載,簡化模型如下圖:
荷載計算
由以上計算可知:F1 = F2= 15.46KN
1.2×24.14×9.8
工字鋼自重荷載q = ——————— = 0.284 KN/m
1000
b.內力計算:
A點是彎矩、剪力最不利用點。
不考慮工字鋼自重荷載,考慮外加傳遞荷載。
MA架 = F1 × L1 + F2 × L2 = 15.46×1.36 + 15.46×0.3 =25.51 KNM
QA架 = F1 + F2 = 15.46 + 15.46 = 30.92 KW
僅考慮工字鋼自重荷載。
1 1
MA工 = — ql2 = — × 0.284×1.42 = 0.278 KNm
2 2
QA工 = ql = 0.284×1.4 = 0.40 KN
綜合考慮。
MA = MA架+ MA工 = 25.51+0.278 = 25.79 KNm
Q = QA架+ QA工 = 30.92+0.4 = 31.32 KN
強度驗算。
MA 25.79×102
б= —— = ————— = 139.09 N/mm2 < [б] m = 215 N/mm2
WX 185.4×103
QA•SX 31.32×103 ×106.5×103
τ= ——— = ————————— = 30.75 N/mm2 < [б] V = 125 N/mm2
IXtw 1669×104×6.5
滿足要求。
d.錨固抗拔筋驗算:
由以上計算可知,F1 = F2= 15.46KN,q = 0.284 KN/m,則錨固點的抗拔力為:
1.42 1.52
F1×(1.05+0.3)+ F2 × 0.3 + q×—— - q × ——
2 2
FB= ————————————————————————— = 16.88 KN
1.5
同時,此抗拔筋按錨固拉環考慮,拉應力不應大於50N/mm2,則抗拔筋截面積為:
FB 16.98×103
Ag= ——— = ————— = 169.80 mm2 ,符合要求。
2×50 2×50
採用Φ25鋼筋,Ag = 490.9 mm2 >169.80 mm2 符合要求。

腳手架
腳手架(scaffold) 指施工現場為工人操作並解決垂直和水平運輸而搭設的各種支架。建築界的通用術語,指建築工地上用在外牆、內部裝修或層高較高無法直接施工的地方。主要為了施工人員上下幹活或外圍安全網圍護及高空安裝構件等,說白了就是搭架子,腳手架製作材料通常有:竹、木、鋼管或合成材料等。有些工程也用腳手架當模板使用,此外在廣告業、市政、交通路橋、礦山等部門也廣泛被使用。
中國現在使用的用鋼管材料製作的腳手架有扣件式鋼管腳手架、碗扣式鋼管腳手架、承插式鋼管腳手架、門式腳手架,還有各式各樣的里腳手架、掛挑腳手架以及其它鋼管材料腳手架。從其材料和構造情況來著手,並可將其大致劃分如下:
按桿件的材料劃分
1)單一規格鋼管的腳手架。它只使用一種規格的鋼管,如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只使用Ф48.3×3.5的電焊鋼管。
2)多種規格鋼管組合的腳手架。它由兩種以上的不同規格的鋼管構成,如門式腳手架。
3)以鋼管為主的腳手架。即以鋼管為主,並輔以其它型鋼桿件所構成的腳手架,如設有槽鋼頂托或底座的里腳手架,有連接鋼板的挑腳手架等。碗扣式鋼管腳手架當採用鋼管橫桿時,為「單一鋼管的腳手架」;當採用型鋼搭邊橫桿時,為「以鋼管為主的腳手架」
按橫桿與立桿之間的傳遞垂直力的方式劃分
1)靠接觸面摩擦作用傳力。即靠節點處的接觸面壓緊後的摩擦反力來支承橫桿荷載並將其傳給立桿,如扣件的作用,通過上緊螺栓的正壓力產生摩擦力;
2)靠焊縫傳力。大多數橫桿與立桿的承插聯結就是採用這種方式,門架也屬於這種方式;
3)直接承壓傳力。這種方式多見於橫桿擱置在立桿頂端的里腳手架;
4)靠銷桿抗剪傳力。即用銷桿穿過橫桿的立式聯結板和立桿的孔洞實現聯結、銷桿雙面受剪力作用。這種方法在橫桿和立桿的聯結中已不多見。
此外,在立桿與立桿的聯結中,也有3種傳力方式:
1)承插對接的支承傳力。即上下立桿對接,採用連接棒或承插管來確保對接的良好狀態;
2)銷桿連接的銷桿抗剪傳力;
3)螺扣連接的嚙合傳力。即內管的外螺紋與外(套)管的內螺紋嚙合傳力。其中後兩種傳力方式多用於調節高度要求的立桿連接中。
按連結部件的固著方式和裝設位置劃分
1)定距連接:即聯結焊件在桿件上的定距設置,桿件長度定型,聯結點間距定型;
2)不定距連結:即聯結件為單設件,通過上緊螺栓可夾持在桿件的任何部位上。
按工人固定結點的作業方式劃分
1)插入打緊;
2)擰緊螺栓。
主要特點
不同類型的工程施工選用不同用途的腳手架和模板支架。目前,橋梁支撐架使用碗扣腳手架的居多,也有使用門式腳手架的。主體結構施工落地腳手架使用扣件腳手架的居多,腳手架立桿的縱距一般為1.2~1.8m;橫距一般為0.9~1.5m。

閱讀全文

與傳力分析的一般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地磚發黃了用什麼方法可以洗掉 瀏覽:576
大眾點評檢測方法 瀏覽:365
醫院設備經濟效益分析方法 瀏覽:379
點痣留下的紅印怎麼去除簡單方法 瀏覽:803
賓得k50跑焦解決方法 瀏覽:509
湖南情感挽回方法操作步驟 瀏覽:26
綁氣球串最簡單的方法 瀏覽:388
骨頭疏鬆最佳鍛煉方法 瀏覽:267
蒼耳葉的使用方法有哪些 瀏覽:86
優米手機root方法 瀏覽:292
鑄工塵肺的症狀及治療方法 瀏覽:795
汽車點煙器偶爾斷電解決方法 瀏覽:48
萬能的鍛煉方法 瀏覽:114
後麓茸面膜使用方法 瀏覽:841
電腦越獄使用方法 瀏覽:800
胎壓監測的使用方法和步驟 瀏覽:582
研學課題的研究方法和步驟怎麼寫 瀏覽:365
鍛煉清凈心的方法 瀏覽:81
解決牛市的方法 瀏覽:803
保護員工的最佳方法 瀏覽: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