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研究方法 > 腹部聽診內容及操作方法是什麼

腹部聽診內容及操作方法是什麼

發布時間:2022-08-02 09:55:52

❶ 搔彈音檢查注意事項,搔彈音檢查要注意什麼

實踐技能考試時,腹部聽診檢查的內容包括腸鳴音、血管雜音、摩擦音和搔彈音等。檢查時應全面聽診腹部各區,重點注意上腹部、臍部、右下腹部以及肝臟、脾臟等。 1.腸鳴音:腸蠕動時,腸腔內的液體和氣體隨之流動,產生一種斷續的咕嚕聲(或氣過水聲),稱為腸鳴音。 (1)聽診方法:被檢查者取仰卧位,檢查者將聽診器體件放在其右下腹部進行聽診。如果長時間未聽到腸鳴音時,可用手指輕彈腹壁,刺激腸道蠕動。 (2)腸鳴音性質:①腸鳴音正常:正常情況下,腸鳴音每分鍾4~5次;腸鳴音的頻率、聲響和音調變異較大,餐後頻繁而明顯,休息時稀疏而微弱。②腸鳴音亢進:腸鳴音每分鍾達10次以上,音調響亮,稱為腸鳴音活躍,見於急性胃腸炎、胃腸道大等疾患;如果腸鳴音響亮、高亢,甚至呈金屬音,稱為腸鳴音亢進,見於機械性腸梗阻者。③腸鳴音減弱:持續數分鍾聽到一次,音調較弱,稱為腸鳴音減弱,見於老年性便秘、腹膜炎、電解質紊亂(低血鉀)以及胃腸動力低下等。④腸鳴音消失:持續聽診3~5分鍾,未聽到腸鳴音,激惹腹壁仍未聽到,稱為腸鳴音消失,見於急性腹膜炎或麻痹性腸梗阻等疾患。 (3)注意事項:①腸鳴音聽診應在觸診和叩診之前進行;②腸鳴音聽診點為右下腹部。 2.血管雜音:正常人腹部無血管雜音,腹部聽到血管雜音,提示該處存在腹部疾患。血管雜音有動脈性和靜脈性雜音。 (1)動脈性雜音:常在中腹部或腹部一側,如腹主動脈、腎動脈、髂動脈及股動脈等處聽診,有收縮期和舒張期的分別。①在中腹部的收縮期血管雜音,提示腹主動脈瘤或腹主動脈狹窄,前者可於該處觸到搏動的包塊,後者則搏動減弱;②在左右上腹部的收縮期血管雜音,提示腎動脈狹窄,可見於年輕的高血壓患者;③在下腹部兩側的收縮期血管雜音,提示髂動脈狹窄;④當左葉肝癌壓迫肝動脈或腹主動脈時,可在腫瘤部位聽到吹風樣血管雜音或聽到微弱的連續性血管雜音。 (2)靜脈性雜音:為連續的嗡鳴聲或「潺潺」聲,無收縮期與舒張期分別,出現在臍周或上腹部,尤其是腹壁靜脈曲張嚴重時,此音提示門靜脈高壓有側支循環形成。

❷ 醫生用聽診器到底在聽什麼

醫生用聽診器聽身體內器官活動的聲音(例如腸鳴音),聽血液在體內流動的聲音(心臟聽診,脈搏跳動),聽空氣在體內流動的聲音(肺部聽診,呼吸音)。可以從這些手聲音輔助判斷病情。

❸ 腹部評估的方法和步驟

(一)視診

被評估者應取仰卧位,排空膀胱,充分暴露腹部。評估者立於被評估者右側,自上而下視診,有時為觀察細小隆起或蠕動波,評估者應將視線低於腹平面,從側面呈切線方向觀察。腹部視診內容如下:

1.腹部外形健康成年人平卧時,腹部兩側對稱。腹部平坦即前腹壁與肋緣至恥骨聯合大致位於同一平面;若腹部呈圓形輕微隆起,可高出肋緣至恥骨聯合水平面,稱腹部飽滿,見於小兒和肥胖者;如前腹壁稍內凹,低於肋緣至恥骨的水平面,稱腹部低平,多見於老年人和消瘦者。這些都屬於正常范圍,如腹部外形明顯隆起或凹陷才有病理意義。

(1)腹部膨隆:仰卧時前腹壁明顯高於肋緣至恥骨聯合的水平面,稱腹部膨隆。生理情況下見於妊娠、肥胖等;病理情況下見於腹水、氣腹及鼓腸等。腹部膨隆可分為全腹膨隆和局限性膨隆。

1)全腹膨隆:腹外形可呈球狀或蛙腹樣,主要為腹腔內容物增多,常見的原因有:①腹腔積液:仰卧時液體積聚於腹腔兩側,呈蛙腹狀;立位時腹水積於恥區,呈懸垂腹,可伴有臍突出。常見於肝硬化、心功能不全、縮窄性心包炎、腹膜轉移癌、腎病綜合征和結核性腹膜炎等。為了動態觀察腹水的增減,應定期測量腹圍大小,方法是被檢查者取仰卧位,空腹及排尿後,用軟尺測量經臍繞腹一周的長度,每次測量均應在同樣條件下進行。②胃腸脹氣:由於胃腸道大量積氣,引起全腹膨隆,呈球形,兩側腰部膨出不明顯,外形不隨體位變化,多見於腸麻痹、晚期肝硬化等。③巨大腹塊:巨大卵巢囊腫患者仰卧位時可見腹部中央膨隆,立位時膨隆以臍為中心,但臍本身不突出。④氣腹:腹部呈均勻性膨大如球形。見於胃腸穿孔、人工氣腹等。

❹ 2020年臨床執業醫師實踐技能考試大綱

【導讀】考試大綱對於一門考試來說都是至關重要的,往往都是起決定性作用,不知道大家是否清楚2020年臨床執業醫師實踐技能考試大綱呢?如果大家想了解2020年臨床執業醫師實踐技能考試大綱的相關內容,那就請看下文吧。

一、職業素質

(一)醫德醫風

(二)溝通能力

(三)人文關懷

二、病史採集

(一)發熱

(二)皮膚黏膜出血

(三)疼痛

頭痛、胸痛、腹痛、頸肩痛、關節痛、腰痛。

(四)咳嗽與咳痰

(五)咯血

(六)呼吸困難

(七)心悸

(八)水腫

(九)惡心與嘔吐

(十)嘔血與便血

(十一)腹瀉與便秘

(十二)黃疸

(十三)消瘦

(十四)無尿、少尿與多尿

(十五)尿頻、尿急與尿痛

(十六)血尿

(十七)癇性發作與驚厥

(十八)眩暈

(十九)意識障礙

三、體格檢查

(一)一般檢查 1.全身狀況

生命征(體溫、脈搏、呼吸、血壓)、發育(包括身高、體重、頭圍)、體型、營養狀態、意識狀態、面容、體位、姿勢、步態。

2.皮膚

3.淺表淋巴結

(二)頭頸部

1.眼

外眼檢查(包括眼瞼、鞏膜、結膜、眼球運動)、瞳孔的大小與形狀、對光反射(直、間接)、集合反射。

2.口

咽部、扁桃體。

3.頸部

甲狀腺、氣管、血管。

(三)胸部

1.胸部視診

(1)胸部的體表標志

包括骨骼標志、垂直線標志、自然陷窩、肺和胸膜的界限。

(2)胸壁、胸廓、胸圍

(3)呼吸運動、呼吸頻率、呼吸節律

2.胸部觸診

胸廓擴張度、語音震顫、胸膜摩擦感。

3.胸部叩診

叩診方法、肺界叩診、肺下界移動度。

4.胸部聽診

聽診方法、正常呼吸音、異常呼吸音、啰音、胸膜摩擦音。

5.乳房檢查(視診、觸診)

6.心臟視診

心前區隆起與凹陷、心尖搏動、心前區異常搏動。

7.心臟觸診

心尖搏動及心前區異常搏動、震顫、心包摩擦感。

8.心臟叩診

心界叩診及左鎖骨中線距前正中線距離的測量。

9.心臟聽診

心臟瓣膜聽診區、聽診順序、聽診內容(心率、心律、心音、心音改變、額外心音、心臟雜音、心包摩擦音)

10.外周血管檢查

(1)脈搏

脈率、脈律。

(2)血管雜音

靜脈雜音、動脈雜音。

(3)周圍血管征

(四)腹部

1.腹部視診

(1)腹部的體表標志及分區

(2)腹部外形、腹圍

(3)呼吸運動

(4)腹壁靜脈

(5)胃腸型和蠕動波

2.腹部觸診

(1)腹壁緊張度

(2)壓痛及反跳痛

(3)肝脾觸診及測量方法

(4)腹部包塊

(5)液波震顫

(6)振水音

3.腹部叩診

(1)腹部叩診音

(2)肝濁音界

(3)移動性濁音

(4)肋脊角叩擊痛

(5)膀胱叩診

4.腹部聽診

(1)腸鳴音

(2)血管雜音

(五)脊柱、四肢、肛門

1.脊柱檢查

(1)脊柱彎曲度

(2)脊柱活動度

(3)脊柱壓痛與叩擊痛

2.四肢、關節檢查

3.直腸指檢

(六)神經

1.神經反射

(1)深反射

跟腱反射、肱二頭肌反射、膝反射。

(2)淺反射(腹壁反射)

2.腦膜刺激征

頸強直、kernig征、Brudzinski征。

3.病理反射(Babinski征)

四、基本操作

(一)手術區消毒、鋪巾

(二)手術刷手法

(三)穿、脫手術衣

(四)戴無菌手套

(五)手術基本操作

切開、縫合、結扎、止血。

(六)清創術

(七)開放性傷口的止血包紮

(八)膿腫切開術

(九)換葯與拆線

(十)吸氧術

(十一)吸痰術

(十二)胃管置入術

(十三)三腔二囊管止血法

(十四)導尿術

(十五)動、靜脈穿刺術

(十六)胸腔穿刺術

(十七)腹腔穿刺術

(十八)腰椎穿刺術

(十九)骨髓穿刺術

(二十)脊柱損傷的搬運

(二十一)四肢骨折現場急救外固定技術

(二十二)心肺復甦

(二十三)簡易呼吸器的應用

(二十四)穿、脫隔離衣

五、輔助檢查

(一)心電圖檢查

1.正常心電圖

2.竇性心動過速

3.竇性心動過緩

4.房性期前收縮

5.心房顫動

6.陣發性室上性心動過速

7.室性期前收縮

8.室性心動過速

9.心室顫動

10.房室傳導阻滯

11.左、右束支傳導阻滯

12.左、右心室肥厚

13.急性心肌梗死

(二)X線平片影像診斷

1.正常胸片

2.肺炎

3.浸潤型肺結核

4.肺癌

5.心臟增大

二尖瓣型、主動脈型和普大型。

6.氣胸

7.胸腔積液

8.正常腹平片

9.消化道穿孔

10.腸梗阻

11.泌尿系統陽性結石

12.長骨骨折

13.肋骨骨折

(三)X線胃腸道造影影像診斷

1.食管靜脈曲張

2.食管癌

3.消化性潰瘍

4.胃癌

5.結腸癌

PT、APTT、血漿纖維蛋白原、D-二聚體。

5.痰液病原學檢查

6.腦脊液常規及生化檢查

7.胸水常規及生化檢查

8.腹水常規及生化檢查

9.肝功能

10.腎功能

11.血清電解質

12.血糖及糖化血紅蛋白

13.血脂

14.心肌損傷標志物

CK、CK-MB、肌鈣蛋白。

15.血、尿澱粉酶

16.血清鐵、鐵蛋白、總鐵結合力

17.甲狀腺功能

18.乙肝病毒免疫標志物

19.自身抗體(ANA、RF、抗環瓜氨酸肽抗體、抗雙鏈DNA抗體)

20.血氣分析

21.腫瘤標志物

AFP、CEA、CA19-9、CA125.

19.血、尿hCG檢測

六、病例分析

(一)呼吸系統

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2.支氣管哮喘

3.支氣管擴張

4.肺炎

5.肺結核

6.肺栓塞

7.肺癌

8.呼吸衰竭

9.胸腔積液(惡性、結核性)

10.血胸和氣胸

11.膿胸

12.肋骨骨折

(二)心血管系統

1.心力衰竭

2.心律失常

3.冠狀動脈性心臟病

4.高血壓

5.心臟瓣膜病

6.結核性心包炎

(三)消化系統

1.胃食管反流病

2.食管癌

3.胃炎

4.消化性潰瘍

5.消化道穿孔

6.消化道出血

7.胃癌

8.肝硬化

9.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10.肝癌

11.膽石病、膽道感染

12.急性胰腺炎

13.潰瘍性結腸炎

14.克羅恩病

15.腸梗阻

16.結、直腸癌

17.腸結核

18.結核性腹膜炎

19.急性闌尾炎

20.肛管、直腸良性病變

21.腹外疝

22.腹部閉合性損傷

肝、脾、腸、腎損傷

(四)泌尿系統(含男性生殖系統)

1.急性腎小球腎炎

2.慢性腎小球腎炎

3.尿路感染

4.尿路結石

5.良性前列腺增生症

6.慢性腎臟病(慢性腎衰竭)

(五)女性生殖系統

1.異位妊娠

2.盆腔炎性疾病

3.子宮頸癌

4.子宮肌瘤

5.卵巢癌

6.卵巢囊腫蒂扭轉或破裂

7.前置胎盤

8.胎盤早剝

9.妊娠期高血壓疾病

10.自然流產

11.子宮內膜癌

12.產後出血

13.子宮內膜異位症

(六)血液系統

1.缺鐵性貧血

2.再生障礙性貧血

3.急性白血病

4.淋巴瘤

5.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

(七)代謝、內分泌系統

1.甲狀腺功能亢進症

2.甲狀腺功能減退症

3.糖尿病

(八)神經系統

1.腦出血

2.腦梗死

3.蛛網膜下腔出血

4.急性硬膜外血腫

5.顱骨骨折

(九)運動系統

1.四肢長管狀骨骨折

2.大關節脫位

3.頸椎病

4.腰椎間盤突出症

(十)風濕免疫性疾病

1.系統性紅斑狼瘡

2.類風濕關節炎

(十一)兒科疾病

1.肺炎

2.腹瀉

3.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

4.小兒常見發疹性疾病

麻疹、風疹、幼兒急疹、水痘、手足口病、猩紅熱

5.小兒驚厥

6.新生兒黃疸

(十二)傳染病

1.病毒性肝炎

2.細菌性痢疾

3.流行性腦脊髓膜炎

4.腎綜合征出血熱

5.艾滋病

(十三)其他

1.軟組織急性化膿性感染

2.急性乳腺炎

3.乳腺癌

4.一氧化碳中毒

5.急性有機磷農葯中毒

6.鎮靜催眠葯中毒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發布的關於「癇性發作是什麼?什麼是部分性發作?」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實踐技能你一定要好好去看書,那些操作要爛背於心,這樣你才不會怯場,2020年臨床執業醫師備考時間所剩不多,希望大家都能積極備考,爭取一次通關。更多相關內容,關注小編,持續更新。

❺ 腹部體格檢查的介紹

內容簡介:本片為十五國家重點音像出版規劃品種、衛生部醫學視聽教材。腹部是許多常見病、多發病和外傷的好發部位,熟悉和掌握腹部檢查對於疾病的診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本片內容包括:腹部的體表標志和分區、腹部檢查方法(視診、觸診、叩診和聽診的規范方法和檢查內容)、腹部常見體征及臨床意義、典型疾病的腹部臨床表現。本片由山東大學醫學院製作,片長47分鍾,可供醫學院校教學使用。

❻ 腹部檢查的內容有那些

腹部檢查

(一)腹部分區 臨床上常用的有四區法和九區法。 四區法:是通過臍做一水平線和一垂直線,將腹部分為右上腹、右下腹、左上腹和左下 腹四區。 九區法:是由連接左右第10肋骨下緣及連接左右髂前上棘的兩條水平線,將腹部分為 上、中、下三部;再分別通過左右髂前上棘至前正中線之中點作兩條垂直線將上、中、下腹 部各分為左、中、右三部,共9個區域。 (二)腹部視診 1.腹部外形 過度肥胖、妊娠晚期、大量腹水、胃腸脹氣、急性胃擴張、腹內巨大腫瘤等,可使腹部膨隆;極度消瘦、嚴重脫水、惡病質者腹部凹陷,甚至呈"舟狀腹"。 2.腹壁靜脈曲張 正常人的腹壁靜脈一般看不清楚。 當門靜脈循環障礙或上、下腔靜脈迴流受阻時,由於側支循環形成,腹壁靜脈可顯而易見,甚至曲張。正常時,臍以上的腹壁靜脈血流方向向上,臍以下的腹壁靜脈血流方向向下。當門靜脈高壓時,靜脈曲張以臍為中心,曲張靜脈的血流方向與正常相同。如上腔靜脈迴流受阻,則臍上、臍下的腹壁靜脈的血流方向均向下;如下腔靜脈迴流受阻,則均向上。 3.胃腸蠕動波和腸型 有幽門梗阻時,在上腹部可見到自左向右移動的胃蠕動波;腸梗阻時,在腹壁可看到腸蠕動波和腸型。 (三)腹部觸診 1.腹壁緊張度 正常人腹壁柔軟,無抵抗。當腹內有炎症時,腹肌可因反射性痙攣而使腹壁變硬,有抵抗感,稱腹肌緊張。意義:急性胃穿孔引起急性彌漫性腹膜炎時,全腹肌肉緊張顯著,硬如木板,稱"板狀腹"。 結核性腹膜炎由於慢性炎症,腹膜增厚,觸診腹壁有柔韌感,似揉面團的感覺,稱"揉面感"。 2.壓痛及反跳痛 腹部觸診有壓痛後,如觸診的手指在原處繼續加壓稍停片刻,然後突然將手指迅速抬起,此時病人腹痛明顯加重,稱為反跳痛。 意義:當腹內臟器或腹膜有炎性病變時,可出現相應部位的壓痛。反跳痛是壁腹膜已有炎症累及的徵象。 3.腹部腫塊 腹部觸及腫塊時,應注意其位置、大小、形態、硬度,有無壓痛與搏動,能否移動,以及與周圍器官和腹壁的關系等。 4.肝臟觸診 觸診肝臟時,囑病人平靜地進行腹式呼吸。測量肝臟大小,由右鎖骨中線肋緣至肝下緣的距離、劍突下至肝下緣的距離表示,以厘米計算;其質地一般以質軟、質韌和質硬三級表示。正常成人的肝臟一般觸不到,腹壁鬆弛的病人,當深吸氣時在肋下緣可觸及肝下緣,但在1cm以內;在劍突下可觸及肝下緣,多在3cm以內;其質地柔軟,表面光滑,邊緣規則,無壓痛,無搏動。 5.脾臟觸診 正常脾臟不能觸及。脾臟腫大的程度分為輕度腫大(深吸氣時,脾下緣在左側肋下不超過3cm),中度腫大(脾下緣在肋緣下3cm至臍水平線)高度腫大(脾下緣超過臍水平線下)。 6.膀胱觸診: (四)腹部叩診 1.正常腹部叩診音 正常腹部叩診除肝、脾所在部位呈濁音或實音外,其餘部位均呈鼓音。意義:明顯鼓音可見於胃腸高度脹氣、胃腸穿孔病人。 2.正常人肝濁音界位於右鎖骨中線第5肋間水平至右肋下緣,意義:肝濁音界擴大見於肝癌、肝膿腫病人,縮小見於肝硬化、急性肝壞死病人:消失見於急性胃腸道穿孔病人。 3.移動性濁音 當腹腔內含有一定量液體(游離腹水超過10OOml)時,可查得隨體位不同而變動的濁音,稱移動性濁音。見於肝硬化腹水、結核性腹膜炎等病人。 (五)腹部聽診 1.腸鳴音 正常人的腸鳴音每分鍾4~5次,若超過10次稱腸鳴音亢進,見於急性腸炎; 如持續3~5分鍾以上才聽到1次或聽不到腸鳴音,稱腸鳴音減弱或消失,提示有腸麻痹存在。 2.胃振水音 意義:正常人僅在飯後多飲時出現,如在空腹或飯後6~8小時以上,胃部仍有振水音,則提示胃排空不良,見於幽門梗阻、胃擴張等。

❼ 腹部聽診的內容有哪些 各有何意義

腹部聽診
(1)聽診操作方法正確並能指出主要聽診部位(3分); ①應將聽診器胸件置於腹壁上,全面地聽診各區(1分)。 ②順序正確:左至右,下至上(1分)。 ③能注意在上腹部、臍部、右下腹部及肝、脾區聽診(1分)。 (2)會聽並能表述何謂腸鳴音正常、亢進、消失(2分); ①能描述正常腸鳴音:每分鍾4-5次(1分)。 ②能描述腸鳴音亢進:每分鍾10次以上且腸鳴音響亮、高亢(0.5分)。 ③能描述腸鳴音消失標准:3-5分鍾聽不到腸鳴音(0.5分)。 (3)能聽腹部血管雜音(動脈性和靜脈性),(2分)。 ①動脈性雜音聽診部位正確:常在腹中部或腹部一側(1分)。 ②靜脈性雜音聽診部位正確:常在臍周或上腹部(1分)。

❽ 檢查犬腹部的意義及方法是什麼

檢查腹部的主要目的在於了解腹腔臟器尤其是胃腸的機能狀態。腹部常用視診、觸診和聽診等方法檢查,必要時可進行腹腔穿刺液的檢查。

(1)腹部視診。主要是觀察腹圍的大小及有無局限性腫脹。病理性腹圍變化常見的是增大和縮小兩種。腹圍增大可由積氣和積液所引起。腸管內積有大量氣體時,腹部上方顯著膨大;臁窩展平,甚至凸出,如腸臌脹;腹腔內蓄積大量液體時,腹部下方膨出,如彌溫性腹膜炎和腹水等。腹部局限性膨大,多為腹壁疝或腹部皮下水腫所致。腹圍縮小常見於急劇腹瀉(如急性胃腸炎等)、長期食慾減退或長期腹瀉(如慢性消化不良等)和慢性消耗性疾病(如寄生性貧血等)。

(2)腹部觸診。主要了解腹壁的疼痛和緊張度。其方法是用兩手置於兩側肋弓的後方,由前逐漸向後上方移動,讓內臟滑過各個指端。若將犬的前後軀輪流高舉,幾乎可觸知全部腹腔的臟器。為防止犬驚恐,影響檢查效果,故應避免粗暴或突然的觸壓。通過觸診,可以確定胃腸的充滿程度和腹部的一些病變。當腸管積氣時,可感到腹壁的彈性增強;當腹腔積液時,可感知波動感;當犬患有腹膜炎時,觸壓腹壁疼痛反應明顯,腹壁緊張度增高。

(3)腹部聽診。這對判定胃腸的運動機能狀況具有重要意義。正常時由於犬胃的位置深,一般聽不到其蠕動音。但犬發生胃擴張時,則可聽到短促而高亢的沙沙聲、流水音或金屬聲。腸音是由於腸管蠕動時,腸內容物移動而產生的。犬的正常腸音清晰易聽,如流水聲、含漱音。病理性腸音主要有腸音增強、高朗、連綿不斷,多見於腸痙攣、消化不良和胃腸炎的初期;腸音減弱,次數稀少,見於重劇胃腸炎和便秘等;腸音消失,完全停止,為腸管麻痹或病情重劇的表現,見於腸便秘和腸變位的後期等;腸音不整,主要發生於消化不良和便秘;金屬性腸音,如水滴在金屬板上的聲音,是因腸內充滿氣體或腸壁過度緊張,鄰近的腸內容物移動沖擊該部腸壁發生振動而形成的聲音,多見於腸臌脹及腸痙攣等。

腹腔穿刺液檢查,在腹痛病和某些疾病的診斷上具有重要的意義。當胃破裂時,腹腔穿刺液中混有胃內容物,呈酸性反應;當腸管破裂時,穿刺液中混有腸內容物,呈鹼性反應,或有糞臭;當腸變位或腸系膜血管栓塞時,穿刺液中混有血液;當肝、脾破裂時,穿刺液則為血液。

閱讀全文

與腹部聽診內容及操作方法是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賓得k50跑焦解決方法 瀏覽:509
湖南情感挽回方法操作步驟 瀏覽:26
綁氣球串最簡單的方法 瀏覽:388
骨頭疏鬆最佳鍛煉方法 瀏覽:267
蒼耳葉的使用方法有哪些 瀏覽:86
優米手機root方法 瀏覽:292
鑄工塵肺的症狀及治療方法 瀏覽:795
汽車點煙器偶爾斷電解決方法 瀏覽:48
萬能的鍛煉方法 瀏覽:114
後麓茸面膜使用方法 瀏覽:841
電腦越獄使用方法 瀏覽:800
胎壓監測的使用方法和步驟 瀏覽:582
研學課題的研究方法和步驟怎麼寫 瀏覽:365
鍛煉清凈心的方法 瀏覽:81
解決牛市的方法 瀏覽:803
保護員工的最佳方法 瀏覽:837
小粉盒使用方法視頻 瀏覽:290
蔥油手工面製作步驟和方法圖片 瀏覽:808
電腦主板排線的切割技巧和方法 瀏覽:958
窗戶上的白膩子粉怎麼弄乾凈物理方法 瀏覽: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