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研究方法 > 腰突髖膝屈伸訓練方法

腰突髖膝屈伸訓練方法

發布時間:2022-08-02 04:53:58

『壹』 如何腰突拉筋鍛煉圖解

腰椎訓練動作

1、起身運動

上半身如圖示位置,保持髖關節緊貼地面,同時保持下腰部及臀部放鬆。

(1)腰突髖膝屈伸訓練方法擴展閱讀

功效作用

1、拉筋既是治療,也是診斷。拉筋的原理說白了就是疏通經絡,通過筋,把堵塞的經絡疏通了,讓氣血通暢了,吸收消化都正常了,身體也就健康了。中醫學來說,筋絡和氣血循環是相輔相成,筋絡健康氣血就會順暢,五臟六腑也會跟著活動,拉筋是一種自主健康的管理方法。

2、通過正確的拉筋,可疏通經絡,加強氣血循環,從而改善各種急性、慢性病症,如高血壓、糖尿病、婦科病、心臟病、前列腺疾病及骨頭錯位和筋縮導致的疼痛,延年益壽。

3、針對筋縮的療法,在氣功、瑜伽鍛煉中一直存在,那便是「拉筋」。道家有一種說法:筋長一寸,壽延十年,長壽者通常都有一副柔軟的筋骨。

4、事實證明,很多罹患筋縮的人,通過堅持拉筋後,步履輕快了、腰背酸痛減輕甚至消失了。「拉筋」這種易學易做的保健法,已成為當下很多人遠離亞健康的一大法寶。

5、拉筋的直接療效是祛痛、排毒、增強身體機能等。

『貳』 腰椎間盤突出,進行什麼運動鍛煉身體

如果說起腰椎間盤突出症,相信很多人都有所了解,甚至有很多人都正在遭受腰椎間盤突出的困擾。

准確地說,腰椎間盤突出的原因是很多的,比如椎間盤老化,而且長期從事彎腰工作的人更容易出現這種問題。

但是,即使出現了腰椎間盤突出症,也不要太害怕,因為很多患者並不需要手術治療,保守治療就可以應付。80%~90%的患者完全可以不用做手術,就能夠解決腰椎間盤突出症了。

可是這么多患者通過保守治療該怎麼辦呢?很多醫生都建議,腰疼的人應該適當地做運動。無論是體育活動還是有氧運動,都可以幫助患者早期脫離腰痛的問題。

可是腰明明已經很疼了,越運動不是越疼嗎?這似乎是一個悖論。那麼疼的時候該不該活動?腰椎間盤突出症能不能運動呢?

運動不好反而加重

其實在大多數的體育活動當中,腰部的活動量都非常大,甚至可以視為身體活動量最大的部位之一。

所以在長期運動當中,就非常容易出現腰背部肌肉的損傷。當然也容易增加腰椎間盤突出的風險,所以活動太多對腰椎間盤突出也非常不利。

很多體育鍛煉的方式,比如仰卧起坐卷腹運動,我們常做的這些運動都依賴身體前側的屈肌群。但是經常做這類運動,就會很容易忽視腰部後方的那些肌肉,也就是我們所說的腰背部肌肉。
就這樣腰部前方的肌肉變得越來越強壯,但是同時腰部後方的肌肉就相對變弱。很多人鍛煉得不對就會出現這種情況,而這種情況最終會導致脊柱肌肉失衡,這也可能誘發腰椎間盤突出的發生。

另外,在一些短期內脊柱受力特別大的運動當中,腰椎間盤也受不了。比如舉杠鈴,感覺上和脊柱關系不大,都是靠上肢力量完成的,但是在站立或者蹲下的時候,腰椎間盤受到的壓力會更大,這也容易導致突出的發生。

照這么說,腰椎間盤突出不能運動了嗎?當然可以了,只要做對了就行。


最好的運動是什麼?
只要運動做得好,兼顧了腰背部肌肉以及腹部肌肉的平衡鍛煉,很多不良的姿勢都可以慢慢糾正,腰椎的穩定性也不會遭到破壞。總之,間盤突出並不全都是運動害的。

當有腰椎間盤突出症的時候,哪些運動可以做呢?


1.小燕飛

如果你問過骨科醫生或者關注過類似的內容,都會發現醫生們建議做小燕飛的動作。這也側面地說明,這個動作對腰背部肌肉有多大貢獻。適當鍛煉可以促進腰部血液循環,增強腰背部肌肉力量,從而有效改善腰椎穩定性。



這個動作建議每天1~2組,每組15~20次即可。當然,根據患者自己的具體情況,適當增加次數也是完全可以的,並不太嚴格。


2.游泳

當然脊柱外科醫生的建議都會包括游泳這個選項,這也是很多專家學者的共識。人在水面上漂浮的時候,脊柱是受力很小的,這無疑可以很大程度上緩解腰椎間盤內部的壓力。

另外,在游泳的時候,全身很多部位的肌肉都可以鍛煉到,特別是很多人最習慣的蛙泳,腰背部和腹部肌群都可以有效鍛煉。這可以說是對脊柱最好的運動之一了。


3.快走和慢跑

當然很多人並不喜歡游泳,甚至不會游泳,這個時候只能在家呆著嘛?也不完全是,只要是有氧運動都可以。特別推薦快走和慢跑,只要走起來不坐著都是對身體好的一種方式,而且這兩種都是比較好的有氧運動方式。

不過具體運動量是多少,還要根據患者自己情況決定,不要太過勞累,心率變異率可以控制在30次之內是最佳選擇,而且每次的鍛煉時間最好超過30分鍾。

那麼,腰椎間盤突出症都應該運動嗎?其實也不是,如果是急性發作的時候,最好不要隨意活動,卧床休息很有必要。按照目前的指南建議,盡早地下地活動是改善預後的最佳方式。卧床時間達到2~3天就夠了,太多的話,對腰椎也不好。

總之,體育鍛煉是生命活動所必要的,這不僅可以預防腰椎間盤突出,甚至對它的治療和復發都有積極的作用。

此外,生命在於運動,總坐著,整個人都不好了。希望在這個春天的時候,你可以有機會多到外面走走,讓生活變得更加舒適健康。

『叄』 腰椎間盤突出如何鍛煉

腰椎間盤突出的鍛煉方法: 1仰卧抱膝 患者仰卧位,雙膝、髖屈曲,雙手抱膝使其盡量貼腹,臀部盡量抬離床面(注意不要將背部弓起離開床面),持續數秒,反復多次。也可以用旋轉擺腰法,首先站立位,雙足分開與肩同寬,雙手叉腰,沿腰部中軸左右擺動旋轉,幅度由小到大,順逆交替多次。 2直腿抬高 仰卧位,將雙手自然放在軀體兩側,慢慢抬起雙下肢或一側下肢,膝關節盡量伸直抬高,反復多次。方法二:仰卧位,雙側屈肘、屈髖膝,以頭、雙肘、雙足五點支撐,作挺腹伸腰的動作成「拱橋」狀,持續數秒或更長時間,反復多次。 對於腰椎間盤突出症這種病的危害相信不說所有患者都能夠有所領略,所以應該在早期發現後及時進行治療。在接受鍛煉的同時還應該使用一些科學的葯物治療,比如拜力士骨痛貼等等的。

『肆』 腰間盤突出怎麼鍛煉好些

堅決不能做呼啦圈之類的運動。椎間盤突出的鍛煉,一定要適量,嚴禁單一固定或不良姿勢,不可受涼。具體可做:倒走,快走慢跑,吊單杠(手抓,腳離地即可)等類似的運動,切記適量。希望能幫到你。基柱堂

『伍』 腰間盤突出疾病的鍛煉方法

腰椎間盤突出症的自我治療方法
其一,腰部扭轉。這是腰椎間盤突出的自我治療方法之一。兩足分開站立,兩上肢向前平伸或自然平垂,頸部和軀干保持中立位,雙下肢不動,先將上身向左旋轉到最大限度,再向右轉,各3至5次,是腰椎間盤突出的自我治療方法之一。
其二,腰椎間盤突出症的治療非常重要,可通過一些自我療法來緩解症狀,比如將兩手貼後腰,上下交換按摩或自上而下用微力按摩。兩手輕握拳,沿著脊柱兩側自腰開始自上而下輕輕叩擊,直到骶尾部,反復多次。
其三,腰部屈伸。為了緩解腰椎間盤突出患者的腰腿痛,患者可採用一些自我療法,腰部屈伸就屬於腰椎間盤突出的自我療法之一,患者應直立兩足分開,兩手叉腰,做腰背的前後左右屈伸運動,盡量放鬆腰背部肌肉,活動達到最大幅度,屈伸可10至15次左右。
其四,下蹲站立。在做這一動作的時候,患者應將兩足分開,下蹲,站起,如此反復10至15次,足腿不動。
其五、腰椎間盤突出症患者也可以直接使用中葯進行調理!

『陸』 腰突做什麼運動好

一項調查資料說明:人類因站、坐不同的姿勢,而帶給人體背部椎間盤不同的壓力,如以直立時脊椎間承受壓力為一百單位做標准時,當採取站立姿勢又彎腰取物時,壓力升高到二百單位,若是坐著彎腰取物時,其壓力更高達二百七十五單位!可見承受壓力越大的姿勢,越不能使用過久。因為不當的姿勢用的愈久,背脊受到的傷害愈大!且疼痛的刺激,不僅使個人難以忍受,也使病患無法正常的工作、生活,更將造成家庭和社會整體重大的生產力與國家經濟的損失! 在所有的慢性疼痛病患中,腰酸背痛的病患佔了最高的比例。過去,台灣是屬於農業社會,人民刻苦耐勞,多以耕作或以勞力謀取生活,日常飲食亦多清淡以蔬菜為主,鮮少大魚大肉或海鮮魚翅,故甚少有慢性病或腰酸背痛的病例。但是,歲序進入了二十一世紀,人類壽命增長,社會也邁入老年期,人們安享社會繁榮、進步,工作壓力倍增,飲食西化,運動量減少,人類的體能、健康自然地衰退了!老化、慢性病增多,腰酸背痛已是社會各界人士無法逃避的病痛! 那些不愛運動而體質虛弱的上班族和搬運工,最易罹患腰酸背痛!事實上,從青年人、成年人到老年人都是有可能的族群范圍。尤其是從事久站、久坐或是長期彎腰搬運重物的工作者,如司機、店員、搬運工、護理人員和電腦族等,最易因固定姿勢或姿勢不正而引起腰酸背痛;另外的因素可能是內心的焦慮,對工作的不滿或有家庭糾紛,或是經常失眠者。而長期的苦悶、憂郁會使身心緊張,背部肌肉受到長期壓力也會引起肌肉的疼痛,又因疼痛而使苦悶、焦慮加重! 1.運動療法:運動可增加肌肉的柔軟度與關節的靈活度,也可增強肌肉的強度和耐力,進而增進全身的氣血循環和紓解身心壓力。運動也有助預防酸痛或幫助消除腰酸背痛,是治療腰酸背痛最主要的方法,也是有效的方法,目前最好的輕量運動,是太極、氣功和游泳。 2.推按療法:推拿、按摩有助釋放或降低身心壓力及舒緩緊張的肌肉,因此也是消除腰酸背痛重要的方法之一。 3.牽引療法:本法對於椎間盤突出的患者和腰椎間孔狹窄的患者,有助拉開椎體間的距離,避免骨刺或軟骨壓迫到神經,並有助減緩疼痛症狀。 4.針灸療法:針灸可促進氣血循環,並有鎮痛作用,對於急性的疼痛有相當的療效。若是一般慢性腰肌勞損的患者,可施以局部的溫灸,有著舒筋活絡的效果。 5.物理治療:包括超音波、電療、冷熱敷等方法。超音波可深入深層肌肉組織,產生熱能,有助止痛和消腫。電療是利用電刺激,使肌肉細胞規律運動,緩解肌肉硬化及抽痛。冷敷適用於急性疼痛的一、二天內,有止痛和消腫的作用;而熱敷則較適用於慢性痛,有改善局部循環,增進組織復原能力。 6.葯物治療:局部瘀腫熱痛者,可外敷活血消腫清熱的葯物,如無瘀腫但有疼痛者,可外貼傷科葯膏。內服方式,一般以非類固醇的抗發炎止痛葯為主,使用內服葯物時務必先請醫師診處。 其實要避免酸痛,長保身體的健康並非難事,只要能堅持定時規律的運動。這種道理大家都懂,只是要持續的運動,確實很難,除非是有了病痛,才會開始運動,而運動後才發覺它的好處。所以我們要特別呼籲,提早作運動來預防腰酸背痛,畢竟預防勝於治療!我們也要提醒您,注意預防運動傷害,選擇輕量運動-太極、氣功,作為維持健康的保健運動。 向背痛說拜拜 腰酸背痛是一種現代人常見的症狀,根據健保局統計,八十七年度用再這方面的醫療費用高達三十億,有高達二百多萬人曾因背痛求診,健保局表示,背痛的黃金療程,是在發病後的三個月內,因此民眾若有腰酸背痛,應盡量把握這段期間治療,超過黃金療程者,即使接受相同的復健療程,效果也遠不如立即治療來得佳。 上下背痛癥候群發生的原因,除了少部分是因內科疾病(如腸胃不適)引起外,大部分是因日常生活姿勢的不注意或老化的骨刺或外力傷害所引起,其中又以不良的日常生活姿勢、動作的不正確導致背部承受過度壓力引起的佔大多數。 所以為了預防腰酸背痛,最好的方法不外乎是避免不正確的姿勢,平常養成規律的運動習慣,尤其是鍛煉腰部加強肌肉的耐力與柔軟度。 台大醫院復健科醫師賴金鑫表示,日常應養成規律的運動習慣,運動等於加強身體健康的本錢,同時應避免日常生活中不正確的姿勢。 在避免不正確的姿勢方面,應注意的重點包括:搬重物或撿取地面上的東西時,盡可能以彎曲膝蓋取代彎腰;;不可以在不對稱的姿勢下拿東西拉東西或提東西;避免長時間維持同一姿勢,因為任何一種靜態的姿勢維持一段時間後,該部位的肌肉很容易引起疲勞,此時姿勢稍微不正確便容易把肌肉拉傷。 至於在治療方針方面,「疼痛」是疾病開始的訊號,尤其是肌肉骨骼,只要疼痛一發生,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要立刻休息,以免加重進一步的傷害。然後找經過復健訓練的專科醫師(如復健科、骨科、神經科或整型外科),給予詳細的診察、診斷和治療方式。如果沒有神經壓迫的症狀,局部熱療或電療,每日20分鍾至症狀改善為止。但應注意的是,熱療特別是電療,不適宜使用在患有脊髓腔內長癌、轉移性骨癌或感染性脊椎炎等 腰酸背痛 累積性傷害徵兆 許多家庭主婦長期以不正確的姿勢做家事,很容易造成累積性傷害,而變成慢性症狀,腰酸背痛是最常見的臨床表現,此時須及早就醫,用葯物緩解疼痛,配合適當的物理復健,可避免肌肉骨骼組織產生永久性傷害。 在台灣其實有很多家庭主婦跟王媽媽有一樣的問題,長期以不正確的姿勢做家事,容易造成累積性的傷害,進而演變成慢性症狀,影響的程度可大可小。在王媽媽的例子中,由於她長期在彎腰的姿勢下洗衣服,造成背部肌肉過度的持續伸展而疲勞,所以出現酸背痛的症狀,痛起來就像是有人在拉扯著肌肉一樣。 在過去醫葯常識不普遍時,很容易被當作是「正常現象」而忽略,或是求助國術館以為貼葯布就會沒事,事實上,如果沒有適時求醫,可能會造成肌肉骨骼等組織永久性的傷害。遇到這種狀況時,應及早求助復健科醫生,藉由葯物的作用除了可以緩解疼痛,還可以減輕肌肉過度緊張的狀態,避免組織永久性傷害的發生。除此之外,復健科中還有物理治療師可以提供物理性療法,如:電療、熱療等等,減輕疼痛的症狀,且幫助受傷的組織復原。而職能治療師則可以提供副木或輔具以矯正不正確的關節姿勢及居家生活環境改造的建議。 事實上,如果我們能在平常的日常活動中就注意到一些小細節,也許可以讓累積性傷害發生的機率降到最低。俗話說:「預防勝於治療」,以下將依王媽媽的例子做幾點生活環境及工作習慣改造的建議: 1.將洗衣平台升高至腰部的高度:用傳統洗衣方法時,不管是坐著或是站著,洗衣平台都應調整至腰部上面一點的位置,不要讓彎腰的姿勢出現,以避免背部肌肉過度地持續伸展。若考慮洗衣機時,在經濟許可下,可以選擇滾筒式洗衣機並且將之墊高至胸部左右高度,也可以避免彎腰進洗衣機拿衣服的動作出現。 2.使用有靠背的椅子或是讓背後可以靠著東西做事:背後有東西支撐時可以減輕肌肉的負擔,因此,除了活動性的家事,如:掃地、拖地外,只要是需要長時間從事的工作,如煮晚餐,最好選擇背部有支撐的位置從事,此外,背部的支撐物要至少能與肩齊,這樣才有比較好的支撐效果。 3.使用長柄工具:在掃地、拖地及掀垃圾桶蓋時也會出現彎腰的動作,我們可以選擇用比較長的柄或像在垃圾桶上黏上長的棍子,盡量用肘關節的動作來代償彎腰需要的角度,在腰部左右的地方。 4.適度休息:如果工作需要比較長的時間,大約20分鍾左右便要起身做個簡單的伸展操再繼續,以免肌肉長期處於緊張的狀態,可以得到鬆弛的機會。 5.平時保持適當的運動:適度的運動可以訓練肌肉的力量及耐力,讓肌肉比較不容易感到酸痛疲勞,也可以使肌肉細胞維持活性,加速受傷組織復原的情形,但是,運動處方必須聽從醫生或是復健人員(物理治療師及職能治療師)的建議程度,否則可能變成二度傷害。 6.攝取均衡的營養:除了養成運動習慣外,均衡的營養攝取才能使得肌肉骨骼組織正常生長,若是平常就多注意這幾點,相信可以幫助我們遠離腰痛一族的行列。 消除姿勢性腰痛姿勢性腰痛表要是由於工作、學習、日常生活中不良姿勢所引起。因此要消除姿勢性腰痛,首先就要在、卧、行等方面改善姿勢。其次就是不良姿勢的糾正。下面具體介紹糾正姿勢的訓練方法: 一、坐位訓練:患者坐在有靠背的普通木椅上,雙髖、雙膝屈曲九十度,腰椎和靠背之間盡可能靠緊,不留空隙,以減少腰椎的前屈。達不到這種姿勢的患者,可選用靠背前側有凸起的椅子,以利於訓練的進行。 二、站姿訓練:患者腰背部緊貼牆壁直立,以腰椎和牆之間伸不進手為原則,然後逐漸屈髖屈膝下蹲。這是在座位的基礎上進行的第二步訓練。只有保持了直立的腰椎曲度,方可在步行、運動和負荷重物的活動中保持良好的功能狀態。 三、步行訓練:在坐位和站姿訓練的基礎上,進行步行時的腰椎姿勢訓練。其方法如下: (一)頭上頂一筆記本或其他易滑下來的物品,在保持腰椎垂直和盡量不使頭頂的物品掉下來的前提下邁步前進。 (二)兩手各提一較輕物品,腰椎保持平直,同時邁步前進。 腰椎的姿勢性訓練,應是姿勢性腰痛患者自我開展的一種經常性治療措施,並要求持之以恆。此外,這種姿勢訓練也可用於腰椎間盤突出症伴有腰椎生理曲度發生改變的患者。 選張合適的工作椅 健康是工作的一大動力,所以,為自己選擇一張合適的工作椅非常重要。 合適的工作椅必需符合下列的條件: ◆椅背 1.高度:不一定要高到肩膀以上,對於某些人而言,太高的椅背反而會妨礙工作。 2.一定要有支撐腰椎之弧度,不要拿個靠枕墊在後方就算數,墊錯位置反而弄巧成拙,造成不適。 ◆椅座及椅墊 1.寬度:坐下去時,兩側至少要留一吋的空間。 2.深度:以能容納整個臀部及大腿為原則,並且與膝蓋後方留點空間,免得造成膝蓋及大腿的局部壓迫。 3.椅墊:前方最好帶點弧度,而不是堅硬方正的邊緣。 4.高度:最好能調整,除了配合工作台的高度之外,還要讓使用者的大腿角度大致與地面平行,膝蓋位置可以稍微低於臀部,並且雙腳可以完全貼到地面,不致懸空。 ◆扶手 高度:不能太高,否則會導致肩膀高聳。如果扶手會讓工作者無法將座椅拉近工作台,或者影響左右方向的活動時,最好找可以調整高度或拆卸的扶手。 ◆可調整性 椅子設計中可以調整的包括:椅座的高度、深度及傾斜度、椅背的高度及傾斜度、扶手高度及寬度。多調整幾次以達到最舒適的狀況。氣動式的調整比較好用。調整桿最好在坐姿時就可以輕易操控。 ◆穩定度 基座要穩定。若工作中需要常常轉向時,就要使用有腳輪的椅子,五點支撐較為適合。確定腳輪的設計適合您工作場所的地板類型。 ◆材質 皮質較好清理,布質的透氣性佳,各有優劣。椅背及椅墊不要過度柔軟。 ◆特殊工作需要 如果您的工作場所在生產線、櫃台、實驗室等等,工作需要坐站交替,常常起身取物時,高度較高、且設計成前傾的坐站兩用椅會比較適合。 跪式座椅 (Kneeling Chairs)的設計是往前傾,有一個靠膝的墊子,較能維持脊椎的良好姿勢;但是,對於膝蓋及下肢的負荷太大,往往引起不同的疼痛問題;應考慮工作台的高度,以獲得最佳工作姿勢 。(梁蕙雯醫師,復健醫學會) 預防腰酸背痛,應從職場環境改善做起 王小姐從事電腦文書工作已有一年,近日常感到腰酸背痛,尤其是工作時間越久,疼痛症狀更加劇烈。於門診檢查後發現是慢性肌肉韌帶拉傷,探討其病因跟長期坐姿工作以及不斷的重復性動作有關。因此除了處方葯物及物理治療外,並教導她一些減輕肌肉疲勞的伸展運動,建議她於工作空檔時花幾分鍾做運動,以減輕長時間維持同一姿勢所造成的肌肉疲勞。但是王小姐對此建議的第一個反應是:「在工作場所做運動很奇怪。」這句話讓我不禁陷入深思……。 人的一生中有許多時間是在工作場所中度過,因此在職場上推動健康促進計畫,於近年來漸被重視與推廣。國內各大企業經常針對員工推動的計畫包括:體適能促進運動,體重、高血壓、高血脂控制計畫,以及戒煙運動等。但是隨著工作引起的肌肉骨骼系統相關疾病,譬如肩頸上臂酸麻疼痛以及下背痛等,因發生率的提高而日益引起重視。歐美日各國已開始針對此制度法令,責成企業僱主須改善工作環境及流程,提供員工解決預防之道。 譬如針對職業性下背痛,除了規定員工的最大搬運重量限制外,還教導員工腰背保健的衛生知識,以及推廣工作前或工作中間休息時間做健身柔軟體操。 此種類似背痛教室的課程,以往國內都是在醫院針對有下背痛的病人推行實施,但很多病人常因所學的知識與其工作的相關性不高無法充分應用,或是客觀環境無法配合改善,因此下背痛常易反覆發生。因此,若能於職場上推廣腰背保健知識及運動,讓其真正落實到工作生活中,再加上僱主對工程方面的改善,譬如改變工作台的高度,以避免長期彎腰工作,改善工作流程,減少不必的搬運,或以機器代替人工搬運,以及採取輪調制度,避免長期做同一反覆性的工作,以降低暴露風險等。 根據國外研究結果顯示,經由這種多方面的介入改善,不僅能降低下背痛的發生率,減少醫療支出及員工缺勤率,更能提高生產力,增進員工對企業的向心力。 腰酸背痛已經變成全世界的共同問題了。整天操作電腦的上班族、必須站著服務客人的店員、奔波忙碌的業務員,每一個人都面臨到腰酸背痛的苦惱。為什麼醫師不能夠好好地治療這個毛病呢? 「英國醫學會期刊」的最新研究報告顯示,在1987~1997的這十年間,雖然導致行動不便的嚴重背痛問題減少了0.7%,但是影響一般人的腰酸背痛比例,卻增加了12.7%。 研究人員認為,腰酸背痛病人的增加,主要有兩個原因。第一個是現代人比較注意自己的健康,因此會把腰酸背痛當作是一個症狀來治療。第二個原因則是因為現代的老闆也已經能夠接受腰酸背痛是一種疾病的請假理由,因此員工也較能夠利用醫療系統針對腰酸背痛問題 進行治療。 你也是被腰酸背痛所折磨的苦命上班族嗎?請盡快到大醫院的復健科進行治療,你會發現,原來你也可以舒舒服服地重回工作崗位。(鄭慧文,美國加州大學葯學博士) 腰酸背痛:五個防痛小秘訣 腰酸背痛,是女人最困擾的問題。與男人的腰酸背痛對照,男人只要改善坐姿、在運動前加強暖身運動,就可以大幅改善腰酸背痛的症狀。但是女人的腰酸背痛,還涉及生理期的保養、鞋子的選擇,以及廚房活動空間設計等。 腰酸背痛的時候,最聰明的選擇就是馬上請復健科醫師檢查;但是對家事工作兩頭忙的女人來說,正確的休息姿勢,可以讓沒時間看醫師的您,獲得適當的舒緩。當您感覺腰痛的時候,建議您: 一、最好以側躺方式,彎曲身體,倒卧在床墊上。床墊過軟或是過硬時,最好調整床墊硬度。如果習慣仰卧,就要把枕頭墊在膝蓋後方,讓腳部稍微提高。 二、在溫水中泡澡,時間勿超過十五分鍾,最好搭配市面上發售的溫泉粉、浴油或香精,可以減緩腰痛的痛苦。 三、檢查自己的鞋子。把鞋頭呈現尖形、鞋跟高於五公分以上、鞋子材質過硬的鞋子,全部收起來。改穿圓形或方形鞋頭的平底鞋,多功能形運動鞋也適合穿著。 四、檢查廚房流理台的高度。盡量配合自己的身高選擇適當的流理台。這部份可以到各大廚具展示中心試用,以了解各種流理台高度對自己操作家務的影響。 五、增加鈣質的攝取,多吃豆漿、豆腐、優酪乳、牛奶等食物,藉著鈣質的補充,減緩骨質的流失,才能避免骨質疏鬆症的發生。 減緩腰痛的生活方法,只能治標,不能治本。建議您在腰痛襲擊的時候,一定要馬上看醫師,才能真正地解決腰痛問題唷!(鄭慧文,美國加州大學葯學博士) 你有腰酸背痛的經驗嗎 ? 根據統計,大約有70%~80%的人,其一生當中都有過腰酸背痛的經驗。當你有此困擾時,除了疾病就醫外,平時就要注意保養,在此將一些日常生活注意事項提供給大家做個參考 : u正確的坐姿 : 1、坐時保持上半身挺直,腰背維持在平直狀態。 2、坐椅的選擇以堅硬、有靠背、能夠支撐腰背處者為理想。坐下時,膝關節略高於髖關節,雙腳平放地上,坐椅要夠寬,以支撐大腿。 3. 避免同一坐姿太久,必要時,每一到二小時起活動一下。 u站立和行走 : 1、由坐到站時,須將臀部先向前移動,然後站立起來,避免過分向 前彎站立。 2、站立時背要挺直、抬頭、收下巴、收小腹、縮緊臀部並挺胸。 3、上下階梯和進出門檻時,須先衡量一下高度,不可大意以免絆倒傷了腰。 4、避免久站,如必須久站工作時,可使用一腳凳,讓一腳休息之,相對腰部也減輕了負擔。 5、由站立改行走時,應先移動腳,然後才移動身體。 u休息和睡眠 : 1. 選擇合適的床,以平而堅實的床墊為理想,通常是在3/4英吋厚的木板上再加一床棉被,毛毯或軟墊即可。床面要夠寬,太窄易造成不適。 2.睡姿以側睡、雙手交於體前、膝彎、髖彎為佳。平躺時,則須置放一枕頭雙膝下,使下肢抬高,下背部呈平的狀態,雙手不可高舉過頭。 3.上下床時要注意:下床前先側卧於床邊,屈膝厚將雙移至床沿,藉臀部移動身體,並用雙手支撐身體重量而坐起。上床時先坐在床沿,曲肘後側躺,曲膝後將雙腿移至床面。 u搬重物或提東西: 1. 搬重物時,盡可能利用起重機或其他工具,以減少傷害腰背的機會。 2. 如必須搬重物時,方法要對,須彎膝蹲下,下腿出力,盡量使物品靠近身體,緩緩站起;不可彎腰撿拾東西,抬放重物時不可扭轉背部。 3.取物時不要越過他物,也不要伸手觸不可及但卻勉強而為的動作。別做任何橫越傢具來開關窗戶的動作。 u開車: 1. 開車前應先准備駕駛座椅,以調整到使膝彎高過於髖部,使雙腳再踩油門、煞車時能輕松操作。若座椅太軟,可備置一座椅支撐腰部,並調整座椅上的頭枕高度,以舒適為適。 2. 開車時腰部應貼靠在椅背上,並保持上身直挺,不可使身體前傾,並系緊安全帶。 3.長途開車時,最好每小時停車下來走走,活動一下,以放鬆緊張的心情。 u工作與家事: 1. 久坐或久站的工作,皆需要每隔一段時間(一至兩個小時)就更換姿勢,活動一下,若勉強工作,只有使肌肉過度疲勞。 2. 操作家事時如洗碗、使用吸塵器等,請勿過分彎腰,盡量使膝關節略微彎曲,以保持正常腰椎曲度。 u運動: 1. 養成規律性做運動的習慣,如散步、游泳、有氧舞蹈、柔軟操或背部的運動等,保持身體健康。 2. 每次運動前應先暖身,而運動時應由緩而快,再由快而緩慢下來。 3.避免運動時過度伸展腰背,如任意彎下,突然躍起或抬高腿等。 4.運動時,若有任何背痛跡象,不可大意,應立可就醫,以免其惡化。 u其他: 1. 護腰帶或腰部支撐物的使用,可限制脊椎活動,減少機械性受力,矯正不良姿勢,也有助於輕疼痛感。 2.避免碰撞、突然跳躍、扭轉之運動,切勿攀高舉重。 3.須預防便秘,可多食新鮮蔬果及高纖食物。 4.保持適當的運動。 5.女性請勿穿高跟鞋。 6.保持愉快放鬆的心情。 //

『柒』 腰間盤突出有什麼鍛煉的方法呢

腰椎間盤突出建議及時的掛個骨科,做個腰椎的X線檢查,根據檢查結果及時的確定病情的輕重,如果嚴重及時的給於手術治療,如果初期可以給於保守治療,外敷中醫膏葯調理*,穴位按摩等治療,其次退步走每天退步走半個小時,或是適當的散步都是可以的,避免劇烈運動或是重體力勞動。
鍛煉方法
1、退步走
在空曠的地方進行,注意安全,每天退步走40——60分鍾。走的時候盡可能往後倒,以走完後微感疲勞,以不加重症狀為度。腰椎間盤突出症的鍛煉方法中,退步走最簡單易行。
2、仰卧蹬車
仰卧床上,雙腿向上似蹬自行車狀。每天早晚各一次,每次10——15分鍾。
3、交叉扭腰
兩腳分開與肩同寬,腳尖向內,兩臂伸直,一手在體側,一手舉過頭,如果左手在上,先向右側後方擺,然後右手在上,向左側後方擺。腰部也隨之扭動,左右各做100次。
4、飛燕式
俯卧於床,先後做雙下肢交替抬舉、雙下肢同時抬舉、上半身後伸抬起、身體兩端同時抬離於床等動作,上述動作各十餘次,每日堅持30分鍾鍛煉。
5、爬行訓練
四肢呈爬行狀,先後做弓腰、沉腰動作。然後側身左(右)手摸左(右)足,揚手轉身等動作,最後將雙手著地,作爬行動作,每天堅持30分鍾。
6、團身運動
仰卧在床上,先後做屈髖、屈膝、仰卧起坐或仰卧起坐接雙手抱膝貼胸等動作各十餘次。此運動可與飛燕式隔日交替進行。
7、反復搓腰
將雙手分別放於同側腰大肌處,由上向下,再自下而上反復搓10-15次,以雙側腰部發熱為度。
8、拱橋運動
平卧在床上,雙膝彎曲把腳放在床上,而後用力將臀部抬起,離開床面約10公分,這時你會感到腰背肌在用力。堅持約3-5秒鍾放下,如此反復10下。依此方法每天做3次。
9、引體向上
身體素質好的人可以在單扛上做引體向上,身體素質差點的人也可以雙手握著單扛兩腳懸空吊一會兒,手累了休息一會兒再做,一天反復多次。
10、扭胯運動
站立扭髖兩腳分開與肩同寬,雙手叉腰,兩側髖關節向左右兩側扭動,同時肩部也隨著向後微微傾斜,左右共做100次。
注意事項
1、起座。從座位上站起的,一側下肢從椅子側面移向後方,腰部挺直,調整好重心後起立。
2、卧位。腰椎間盤突出症病人應睡硬板床,仰卧時膝微屈,腘窩下墊一小枕頭,全身放鬆,腰部自然落在床上。
3、坐位。坐位腰部挺直,椅子要有較硬的靠背。椅子腿搞度與病人膝到足的高度相等。
4、下床。從卧位改為俯卧位,雙上肢用力撐起,腰部伸展,身體重心慢慢移向床邊,一側下肢先著地,然後另一仙下肢再移下,手扶慶頭站起。

『捌』 腰間盤突出怎麼鍛煉

治療
1.非手術療法
腰椎間盤突出症大多數病人可以經非手術治療緩解或治癒。其治療原理並非將退變突出的椎間盤組織回復原位,而是改變椎間盤組織與受壓神經根的相對位置或部分回納,減輕對神經根的壓迫,松解神經根的粘連,消除神經根的炎症,從而緩解症狀。非手術治療主要適用於:①年輕、初次發作或病程較短者;②症狀較輕,休息後症狀可自行緩解者;③影像學檢查無明顯椎管狹窄。
(1)絕對卧床休息初次發作時,應嚴格卧床休息,強調大、小便均不應下床或坐起,這樣才能有比較好的效果。卧床休息3周後可以佩戴腰圍保護下起床活動,3個月內不做彎腰持物動作。此方法簡單有效,但較難堅持。緩解後,應加強腰背肌鍛煉,以減少復發的幾率。
(2)牽引治療採用骨盆牽引,可以增加椎間隙寬度,減少椎間盤內壓,椎間盤突出部分回納,減輕對神經根的刺激和壓迫,需要專業醫生指導下進行。
(3)理療和推拿、按摩可緩解肌肉痙攣,減輕椎間盤內壓力,但注意暴力推拿按摩可以導致病情加重,應慎重。
(4)支持治療可嘗試使用硫酸氨基葡萄糖和硫酸軟骨素進行支持治療。硫酸氨基葡萄糖與硫酸軟骨素在臨床上用於治療全身各部位的骨關節炎,這些軟骨保護劑具有一定程度的抗炎抗軟骨分解作用。基礎研究顯示氨基葡萄糖能抑制脊柱髓核細胞產生炎性因子,並促進椎間盤軟骨基質成分糖胺聚糖的合成。臨床研究發現,向椎間盤內注射氨基葡萄糖可以顯著減輕椎間盤退行性疾病導致的下腰痛,同時改善脊柱功能。有病例報告提示口服硫酸氨基葡萄糖和硫酸軟骨素能在一定程度上逆轉椎間盤退行性改變。
(5)皮質激素硬膜外注射皮質激素是一種長效抗炎劑,可以減輕神經根周圍炎症和粘連。一般採用長效皮質類固醇制劑+2%利多卡因行硬膜外注射,每周一次,3次為一個療程,2~4周後可再用一個療程。
(6)髓核化學溶解法利用膠原蛋白酶或木瓜蛋白酶,注入椎間盤內或硬脊膜與突出的髓核之間,選擇性溶解髓核和纖維環,而不損害神經根,以降低椎間盤內壓力或使突出的髓核變小從而緩解症狀。但該方法有產生過敏反應的風險。
2.經皮髓核切吸術/髓核激光氣化術
通過特殊器械在X線監視下進入椎間隙,將部分髓核絞碎吸出或激光氣化,從而減輕椎間盤內壓力達到緩解症狀目的,適合於膨出或輕度突出的病人,不適合於合並側隱窩狹窄或者已有明顯突出的患者及髓核已脫入椎管內者。
3.手術治療
(1)手術適應證①病史超過三個月,嚴格保守治療無效或保守治療有效,但經常復發且疼痛較重者;②首次發作,但疼痛劇烈,尤以下肢症狀明顯,患者難以行動和入眠,處於強迫體位者;③合並馬尾神經受壓表現;④出現單根神經根麻痹,伴有肌肉萎縮、肌力下降;⑤合並椎管狹窄者。
(2)手術方法經後路腰背部切口,部分椎板和關節突切除,或經椎板間隙行椎間盤切除。中央型椎間盤突出,行椎板切除後,經硬脊膜外或硬脊膜內椎間盤切除。合並腰椎不穩、腰椎管狹窄者,需要同時行脊柱融合術。
近年來,顯微椎間盤摘除、顯微內鏡下椎間盤摘除、經皮椎間孔鏡下椎間盤摘除等微創外科技術使手術損傷減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預防
腰椎間盤突出症是在退行性變基礎上積累傷所致,積累傷又會加重椎間盤的退變,因此預防的重點在於減少積累傷。平時要有良好的坐姿,睡眠時的床不宜太軟。長期伏案工作者需要注意桌、椅高度,定期改變姿勢。職業工作中需要常彎腰動作者,應定時伸腰、挺胸活動,並使用寬的腰帶。應加強腰背肌訓練,增加脊柱的內在穩定性,長期使用腰圍者,尤其需要注意腰背肌鍛煉,以防止失用性肌肉萎縮帶來不良後果。如需彎腰取物,最好採用屈髖、屈膝下蹲方式,減少對腰椎間盤後方的壓力。

『玖』 腰椎間盤突出的鍛煉方法,做什麼運動好呢

自我治療
1、腹肌鍛煉:也就是仰卧起坐。每次做十個,每天三次。(可根據患者的體質來定,不可逞強)。
2、交叉扭腰:兩腳分開與肩寬,腳尖向內兩臂伸直,一手在體側,一手舉過頭頂。如果右手在上,先向左側後方擺。左側相反。於此同時腰部也隨之扭動,左右各100次。
3、抱膝觸胸:處於仰卧位,雙膝屈曲,手抱住膝部,使盡量靠近胸部,然後放下,一上一下為一個動作,可持續30個。

4、腰背肌鍛煉:處於平卧,雙膝彎曲放在床上,然後用力將臀部抬起,離開床面10厘米。這時您會感覺到腰背部在用力,堅持5秒鍾,反復10下。一定要每天都堅持鍛煉,每天貼[腰椎古方世醫貼],很快就可以恢復的。

閱讀全文

與腰突髖膝屈伸訓練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法蘭軟連接使用方法 瀏覽:448
尿不濕正確睡眠方法 瀏覽:640
平行四邊形abcd角度計算方法 瀏覽:90
win7系統屏幕時間設置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633
耳鳴手術有哪些方法 瀏覽:759
根據教學情景設計教學方法 瀏覽:670
趣讀的方法有哪些 瀏覽:458
普爾茶餅如何保存方法 瀏覽:116
後手開士角炮正確方法 瀏覽:821
體院館鍛煉方法 瀏覽:548
豬肉餡快速解凍最好方法 瀏覽:562
華為p9怎麼改變輸入方法 瀏覽:154
愛心沙發安裝方法 瀏覽:417
神奇訓練方法視頻 瀏覽:622
紅米3屏保時間怎麼設置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43
有效高效的教學方法 瀏覽:60
數字簽名通常有哪些方法 瀏覽:640
如何增加雌性激素的天然方法 瀏覽:695
明星怎麼由黑變白的方法 瀏覽:295
切換多個手機軟體的方法 瀏覽: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