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實驗問答題 滴定管,移液管,容量瓶的洗滌方式
移液管:在上口套上一段橡皮管,用洗耳球將洗液吸入管中超過刻線部分,用夾子夾住,直立浸泡一定時間(也可用洗耳球將洗液吸入管中,用手指堵住上口,平握移液管,不斷轉動,直到洗液浸潤全部內壁),將洗液放回原瓶。
容量瓶:小容量瓶可裝滿洗液浸泡一定時間。容量大的容量瓶則不必裝滿,注入約1/3體積洗液,塞緊瓶塞,搖動片刻,隔一些時間再搖動幾次即可洗凈。
滴定管:可注入10mL洗液,兩手平握滴定管不斷轉動,直到洗液把全部管浸過,然後將洗液由上口或尖嘴倒回原貯存瓶中。若上法不能洗凈,需將洗液裝滿滴定管浸泡。
上述儀器用洗液浸泡後,都需要先用自來水沖洗掉洗液。此時應對著光亮檢查一下是否油污已被洗凈,內壁水膜是否均勻。如果發現仍有水珠,則應再用洗液浸泡再檢查,直到徹底洗凈為止。
最後用去離子水(或蒸餾水)洗去自來水。去離子水每次用量約為被洗儀器體積的1/3即可,一般洗2~3次。
對於移液管和滴定管,最後還要用待裝入的溶液洗滌2~3次
請採納。
② 玻璃儀器的洗滌方法和注意事項
在化學實驗中,盛放反應物質的玻璃儀器經過化學反應後,往往有殘留物附著在儀器的內壁,一些經過高溫加熱或放置反應物質時間較長的玻璃儀器,還不易洗凈。使用不幹凈的儀器,會影響實驗效果,甚至讓實驗者觀察到錯誤現象,歸納、推理出錯誤結論。
因此,化學實驗使用的玻璃儀器必須洗滌干凈。洗滌儀器的方法很多,應根據實驗的要求、污物性質和沾污程度來選擇。一般來說,附著在儀器上的污物既有可溶性物質,也有塵土和其他不溶性物質,還有有機物質和油污等。針對這些情況,"對症下葯",選用適當的洗滌劑來洗滌。下面結合實例,說明洗滌玻璃儀器的注意點,以便達到化難為易的洗滌效果。
一、選擇合適的洗滌劑
在一般情況下,可選用市售的合成洗滌劑,對玻璃儀器進行清洗。當儀器內壁附有難溶物質,用合成洗滌劑無法清洗干凈時,應根據附著物的性質,選用合適的洗滌劑。如附著物為鹼性物質,可選用稀鹽酸或稀硫酸,使附著物發生反應而溶解;如附著物為酸性物質,可選用氫氧化鈉溶液,使附著物發生反應而溶解;若附著物為不易溶於酸或鹼的物質,但易溶於某些有機溶劑,則選用這類有機溶劑作洗滌劑,使附著物溶解。
久盛石灰水的容器內壁有白色附著物,選用稀鹽酸作洗滌劑;做碘升華實驗,盛放碘的容器底部附結了紫黑色的碘,用碘化鉀溶液或酒精浸洗;久盛高錳酸鉀溶液的容器壁上有黑褐色附著物,可選用濃鹽酸作洗滌劑;儀器的內壁附有銀鏡,選用硝酸作洗滌劑;儀器的內壁沾有油垢,選用熱的純鹼溶液進行清洗。
二、掌握洗滌玻璃儀器的操作方法
對附有易去除物質的簡單儀器,如試管。燒杯等,用試管刷蘸取合成洗滌劑刷洗。在轉動或。上下移動試管刷時,須用力適當,避免損壞儀器及劃傷皮膚。
然後用自來水沖洗。當倒置儀器,器壁形成一層均勻的水膜,無成滴水珠,也不成股流下時,即已洗凈。
對附有難去除附著物的玻璃儀器,在使用合適的洗滌劑使附著物溶解後,去掉洗滌殘液,再用試管刷刷洗,最後用自來水沖洗干凈。
一些構造比較精細、復雜的玻璃儀器,無法用毛刷刷洗,如容量瓶、移液管等,可以用洗滌液浸洗。
現以酸式滴定管為例,介紹其洗滌操作如下:洗滌開始,先檢查活塞上的橡皮盤是否扣牢,防止洗滌時滑落破損;注意有無漏水成堵塞現象,若有則予以調整。關閉活塞,向滴定管中注入洗滌液2~3毫升,慢慢傾斜滴定管至水平,緩慢轉動滴定管,使內壁全部為洗滌液所浸到。豎起滴定管,再旋開活塞,放出洗滌液,這樣使活塞的人段也能洗到。最後用自來水沖洗,同樣從活塞下部的尖嘴放出,不可為節省時間將液體從上端管口倒出。
三、及時洗滌玻璃儀器
及時洗滌玻璃儀器有利於選擇合適的洗滌劑,因為在當時容易判斷殘留物的性質。有些化學實驗,及時倒去反應後的殘液,儀器內壁不留有難去除的附著物,但擱置一段時間後,揮發性溶劑逸去,就有殘留物附著到儀器內壁,使洗滌變得困難。還有一些物質,能與儀器的本身部分發生反應,若不及時洗滌將使儀器受損,甚至報廢。
學生實驗「中和滴定」所有的鹼式滴定管,使用後擱置時間一般較長,如不及時洗滌干凈,殘存的鹼液與玻璃管及乳膠管作用,使乳膠管變質開裂,不能使用,而且乳膠管粘附到玻璃管和玻璃尖嘴根部,很難剝離更換,這時用化學試劑除掉它,是很費力的可以把這部分泡在熱水裡加熱,乳膠管多數能剝離。
四、其它注意事項
切不可盲目地將各種試劑混和作洗滌劑使用,也不可任意使用各種試劑來洗滌玻璃儀器。這樣不僅浪費葯品,而且容易出現危險。
某些化學實驗,如氫氣還原氧化銅,反應後光亮的銅有時會嵌入試管的玻璃中,即使用硝酸並加熱處理,也無法洗去。遇到這樣的情況,則不必浪費葯劑和時間,可考慮將試管另作它用。
五、鉻酸溶液(玻璃清洗液)的配製
配製程序:20g的K2Cr2O7,溶於40mL水中,將濃H2SO4 360mL徐徐加入K2Cr2O7溶液中(千萬不能將水或溶液加入H2SO4中),邊倒邊用玻璃棒攪拌,並注意不要濺出,混合均勻,冷卻後,裝入洗液瓶備用新配製的洗液為紅褐色,氧化能力很強,當洗液用久後變為黑綠色(可加入固體高錳酸鉀使其再生),即說明洗液無氧化洗滌力。密封保存。
更新方法: 取廢液濾出雜質,不斷攪拌緩慢加入高錳酸鉀粉末,每升約6~8g,至反應完畢,溶液呈棕色為止。靜置使沉澱,傾取上清液,在160℃以下加熱,使水分蒸發,得濃稠狀棕黑色液,放冷,再加入適量濃硫酸,混勻,使析出的重鉻酸鉀溶解,備用。
注意事項: 這種洗液在使用時要切實注意不能濺到身上,以防"燒"破衣服和損傷皮膚,洗液倒入要洗的儀器中,應使儀器周壁全浸洗後稍停一會再倒回洗液瓶,第一次用少量水沖洗剛浸洗過的儀器後,廢水不要倒在水池裡和下水道里,長久會腐蝕水池和下水道,應倒在廢液缸中,缸滿後倒在垃圾里,如果無廢液缸,倒入水池時,要邊倒邊用大量的水沖洗.。
六:磨口儀器粘住的處理方法
長時間有機合成反應過程中有時會發生磨口儀器粘在一起無法拆開的現象,處理不當會損壞儀器。現在介紹一下我收集整理的處理經驗,供大家參考。
1. 用有機溶劑浸潤。用滴管向磨口處滴加少量有機溶劑,可以看到溶劑向連接處擴散,當整個磨口連接處都已經浸滿溶劑後,再試著轉動。
2.將粘住的儀器放入水中煮沸(連接處要浸入水中) ,然後取出轉動。
3.是把瓶口在桌子邊上磕一磕,用勁太大瓶子就容易碎,要不就打不開,要注意力度。
4.把瓶子放在超聲里超一下,邊振邊擰一擰瓶蓋,慢慢就鬆了。
5.把粘住的容器,直接放入冰櫃,凍一陣,再擰開。
6.用電吹風吹熱連接處後再轉動。
7.對於方形的玻璃塞子粘住,可以加熱後用布或紙裹住,用扳手擰開。用力要輕而均勻。
還有切記:磨口處不要凃凡士林。
8.補充一點,若標准口的玻璃儀器一不小心被鹼液腐蝕的粘在一起了,最好用洗液泡粘在一起的部分,大概要兩到三天,然後洗去洗液,放在水域鍋里加熱後迅速放入冷水中,然後用木製的東西輕輕敲打,就有可能打開。
③ 常用玻璃儀器的洗滌方法及注意事項
在分析工作中,洗滌玻璃儀器不僅是一個實驗前的准備工作,也是一個技術性的工作。儀器洗滌是否符合要求,對分析結果的准確度和精確度均有影響。不同分析工作(如工業分析、一般化學分析和微量分析等)有不同的儀器洗滌要求,我們以一般定量化學分析為基礎介紹玻璃儀器的洗滌方法。
一、洗滌儀器的一般步驟
1、用水刷洗:使用用於各種形狀儀器的毛刷,如試管刷、瓶刷、滴定管刷等。首先用毛刷蘸水刷洗儀器,用水沖去可溶性物質及刷去表面粘附灰塵。
2、用合成洗滌水刷洗:市售的餐具洗滌靈是以非離子表面活性劑為主要成分的中性洗液,可配製成1—2%的水溶液,也可用5%的洗衣粉水溶液,刷洗儀器,它們都有較強的去污能力,必要時可溫熱或短時間浸泡。
洗滌的儀器倒置時,水流出後,器壁應不掛小水珠。至此再用少許純水沖儀器三次,洗去自來水帶來的雜質,即可使用。
二、各種洗滌液的使用
針對儀器沾污物的性質,採用不同洗滌液能有效地洗凈儀器。要注意在使用各種性質不同的洗液時,一定要把上一種洗滌液除去後再用另一種,以免相互作用生成的產物更難洗凈。
鉻酸洗液因毒性較大盡可能不用,近年來多以合成洗滌劑和有機溶劑來除去油污,但有時仍要用到鉻酸洗液,故也列入表內。
三、砂芯玻璃濾器的洗滌
1、新的濾器使用前應以熱的鹽酸或鉻酸洗液邊抽濾邊清洗,再用蒸餾水洗凈。
2、針對不同的沉澱物採用適當的洗滌劑先溶解沉澱,或反復用水抽洗沉澱物,再用蒸餾水沖洗干凈,在110℃烘箱中烘乾,然後保存在無塵的櫃內或有蓋的容器內。若不然積存的灰塵和沉澱堵塞濾孔很難洗凈。表2 列出一些洗滌砂芯濾板的洗滌液可供選用。
四、特殊要求的洗滌方法
在用一般方法洗滌後用蒸汽洗滌是很有效的。有的實驗要求用蒸汽洗滌,方法是燒瓶安裝一個蒸汽導管,將要洗的容器倒置在上面用水蒸汽吹洗。
某些測量痕量金屬的分析對儀器要求很高,要求洗去ug級的雜質離子,洗凈的儀器還要浸泡至1:1鹽酸或1:1硝酸中數小時至24h,以免吸附無機離子,然後用純水沖洗干凈。有的儀器需要在幾百攝氏度溫度下燒凈,以達到痕量分析的要求。
④ 常用的洗滌玻璃儀器的方法有哪些
做化學實驗時,通常需要應用到一些儀器耗材,由於化學實驗的不同,所需要的儀器耗材也部一樣。那麼化學實驗室Z常使用的玻璃儀器有哪些呢?如何洗滌這些儀器?下面就來為大家講解一下。
玻璃儀器.png
化學實驗室常用的玻璃儀器:
1、燒杯
燒杯因其口徑上下一致,是取用液體、配製溶液、做簡單化學反應Z常用的反應容器。但燒杯不能代替量筒量取液體。燒杯加熱時要墊上石棉網。不能用火焰直接加熱燒杯。因為燒杯底面大,用火焰直接加熱,只可燒到局部,使玻璃受熱不勻而引起炸裂。用燒杯加熱液體時,液體的量以不超過燒杯容積的1/3為宜,以防沸騰時液體外溢。加熱時,燒杯外壁須擦乾。
2、試管
試管是實驗室用來盛放少量葯品,加熱情況下少量試劑反應的容器。裝溶液時不超過試管容量的1/2,加熱時不超過試管的1/3。取塊狀固體放入試管要用鑷子,不能使固體直接墜入試管中,防止試管底破裂。加熱時使用試管夾,試管夾應夾在距管口1/3處。試管口不能對著人。試管不可以直接加熱,要先預熱,加熱盛有固體的試管時,管口略向下,加熱液體時傾斜約45°。加熱時要保持試管外壁沒有水珠,防止受熱不均勻而爆裂。加熱後不能驟冷,防止試管破裂。加熱後不能在試管未冷卻至室溫時就洗滌試管。加熱時應用外焰。
3、容量瓶
容量瓶主要用於准確地配製一定摩爾濃度的溶液,它是一種細長頸,梨形的平底玻璃瓶,帶有磨口玻璃塞,瓶頸上刻有標線,當瓶內液體在所指定溫度下達到標線處時,其體積即為瓶上所註明的容積數。容量瓶不能配製其容積以下體積的溶液,即其容積為多大,就只能配製多大體積的溶液。
4、滴定管
滴定管是可放出不固定量液體的量出式玻璃儀器,主要用於滴定分析中對滴定劑體積的測量。能精確到到0.01mL。帶玻璃活塞的滴定管為酸式滴定管,帶有內裝玻璃球的橡皮管的滴定管為鹼式滴定管。酸式、鹼式滴定管不能混用,酸式滴定管裝酸性物質和大多數中性物質(尤其是強氧化劑),鹼式滴定管裝鹼性物質(包括鹼和鹼性鹽),滴定管使用前先檢查是否漏液,如果漏水,應重新將活塞塗凡士林油。
常用玻璃儀器的洗滌方法:
(1)一般玻璃儀器:如試管、燒杯、錐形瓶等,先用自來水洗刷後,用肥皂水或去污粉刷洗,再用自來水反復沖洗,去盡肥皂水或去污粉,Z後用蒸餾水淋洗2~3次。乾燥備用。
(2)容量分析儀器:吸量管、滴定管、容量瓶等,先用自來水沖洗,待晾乾後,再用1:1稀硝酸浸泡5小時,然後用自來水充分沖洗,Z後用蒸餾水淋洗2~3次,乾燥備用。
⑤ 酸鹼滴定管 洗滌
使用前必須先洗滌,洗滌時以不損傷內壁為原則。
酸式滴定管:洗滌前,關閉旋塞,倒入約10mL洗液,打開旋塞,放出少量洗液洗滌管尖,然後邊轉動邊向管口傾斜,使洗液布滿全管.最後從管口放出(也可用鉻酸洗液浸洗)。然後用自來水沖凈,再用蒸餾水洗三次,每次10~15mL.。
鹼式滴定管的洗滌方法與酸式滴定管不同,鹼式滴定管可以將管尖與玻璃珠取下,放入洗液浸洗管體倒立入洗液中,用吸耳球將洗液吸上洗滌。
滴定管分為鹼式滴定管和酸式滴定管。前者用於量取對玻璃管有侵蝕作用的液態試劑;後者用於量取對橡皮有侵蝕作用的液體。滴定管容量一般為50mL,刻度的每一大格為1mL,每一大格又分為10小格,故每一小格為 0.1mL。精確度是百分之一,即可精確到0.01ml 。
酸式滴定管注意事項與方法:
1、使用時先檢查是否漏液。
2、用滴定管取滴液體時必須洗滌、潤洗。
3、讀數前要將管內的氣泡趕盡、尖嘴內充滿液體。
4、讀數需有兩次,第一次讀數時必須先調整液面在0刻度或0刻度以下。
5、讀數時,視線、刻度、液面的凹面最低點在同一水平線上。
6、讀數時,邊觀察實驗變化,邊控制用量。
7、量取或滴定液體的體積==第二次的讀數-第一次讀數。
8、用於盛裝酸性溶液或強氧化劑液體(如KMnO4溶液),不可裝鹼性溶液。
鹼式滴定管注意事項及方法:
1、使用時先檢查是否漏液。
2、用滴定管取滴液體時必須洗滌、潤洗。
3、讀數前要將管內的氣泡趕盡、尖嘴內充滿液體。
4、讀數時,視線、刻度、液面的凹面最低點在同一水平線上。
5、量取或滴定液體的體積=第二次的讀數-第一次讀數。
6、絕對禁止用鹼式滴定管裝酸性及強氧化性溶液,以免腐蝕橡皮管。
7、用於盛裝鹼性溶液,不可盛裝酸性和強氧化劑液體(如KMnO4溶液)。
用途:
滴定管是用來准確放出不確定量液體的容量儀器。是用細長而均勻的玻璃管製成的,管上有刻度,下端是一尖嘴,中間有節門用來控制滴定的速度。
⑥ 滴定管潤洗的具體操作。
滴定管潤洗的具體操作:從滴定管上口加入少量待裝液,傾斜著轉動滴定管,使液體潤濕內壁,然後從下部放出,重復2~3次。
滴定管在使用前必須洗凈。當沒有明顯污染時,可以直接用自來水沖洗。如果其內壁沾有油脂性污物,則可用肥皂液、合成洗滌液或碳酸鈉溶液潤洗,必要時把洗滌液先加熱,並浸泡一段時間。所有洗滌劑在洗滌容器後,都要倒回原來盛裝的瓶中。
鉻酸洗液因其具有很強的氧化能力,而對玻璃的腐蝕作用極小,但考慮到六價鉻對人體有害,不要多用。無論用肥皂液、洗液等都需要用自來水充分洗滌。
(6)滴定分析儀器的常用的洗滌方法擴展閱讀:
裝入標准溶液之前先將試劑瓶中的標准溶液搖勻,裝時,先把活塞完全關好。然後左手三指拿住滴定管上部無刻度處,滴定管可以稍微傾斜以便接受溶液,右手拿住試劑瓶往滴定管中倒溶液。
小瓶可以手握瓶肚(瓶簽向手心)拿起來慢慢倒入,大瓶可以放在桌上,手拿瓶頸使瓶傾斜讓溶液慢慢傾入滴定管中,直到溶液充滿零刻度以上為止。
注意裝液時,決不能藉助於其他儀器(如滴管、漏斗、燒杯等)進行,一定要用試劑瓶直接裝入。如標准溶液在容量瓶中,則由容量瓶直接裝入。
⑦ 如何洗滌化學儀器
(一)潔凈劑及使用范圍
最常用的潔凈劑是肥皂,肥皂液(特製商品),洗衣粉,去污粉,洗液,有機溶劑等。
肥皂,肥皂液,洗衣粉,去污粉,用於可以用刷子直接刷洗的儀器,如燒杯,三角瓶,試劑瓶等;洗液多用於不便用於刷子洗刷的儀器,如滴定管,移液管,容量瓶,蒸餾器等特殊形狀的儀器,也用於洗滌長久不用的杯皿器具 和刷子刷不下的結垢。用洗液洗滌儀器,是利用洗液本身與污物起化學反應的作用,將污物去除。因此需要浸泡一定的機會充分作用;有機溶劑是針對污物屬 於某種類型的油膩性,而藉助有機溶劑能溶解油脂的作用洗除之,或藉助某些有機溶劑能與水混合而又發揮快的特殊性,沖洗一下帶水的儀器將不洗去。如,甲苯,二甲苯,汽油等可以洗油垢,酒精,乙醚,丙酮可以沖洗剛洗凈而帶水的儀器。
(二)洗滌液的制備及使用注意事項
洗滌液簡稱洗液,根據不同的要求有各種不同的洗液 。將較常用的幾種介紹如下。
1.強酸氧化劑洗液
強酸氧化劑洗液是用重鉻酸甲(K2Cr2O7)和濃硫酸(H2SO4)配成。K2Cr2O7在酸性溶液中,有很強的氧化能力, 對玻璃儀器又及少有侵蝕作用。所以這種洗液在實驗室內使用最廣泛。
配製濃度各有不同,從5~12%的各種濃度都有。配製方法大致相同:取一定量的K2Cr2O7(工業品即可),先用約1~2倍的水加熱溶解,稍冷後,將工業品濃H2SO4所需體積數徐徐加入K2Cr2O7不溶液中(千萬不能將水或溶液加入H2SO4中),邊倒邊用玻璃棒攪拌,並注意不要濺出,混合均勻,俟冷卻後,裝入洗液瓶備用。新配製的洗液為紅褐色,氧化能力很強。當洗液用久後變為黑綠色,即說明洗液無氧化洗滌力。
例如,配製12%的洗液500mL。取60克工業品K2Cr2O7置於100mL水中(加水量不是固定不變的,以能溶解為度),加熱溶解,冷卻,徐徐加入濃H2SO4340mL,邊加邊攪拌,冷後裝瓶備用。
這種洗液在使用時要切實注意不能濺到身上,以防「燒」破衣服和損傷皮膚。洗液倒入要洗的儀器中,應使儀器周壁全浸洗後稍停一會再倒回洗液瓶。第一次用少量水沖洗剛浸洗過的儀器後,廢水不要倒在水池裡和下水道里,長久會腐蝕水池和下水道,應倒在廢液缸中,缸滿後倒在垃圾里,如果無廢液缸,倒入水池時,要邊倒邊用大量的水沖洗。
2.鹼性洗液
鹼性洗液用於洗滌有油污物的儀器,用此洗液是採用長時間(24小時以上)浸泡法,或者浸煮法。從鹼洗液中撈取儀器時,要戴乳膠手套,以免燒傷皮膚。
常用的鹼洗液有:碳酸鈉液(Na2CO3,即純鹼),碳酸氫鈉(Na2HCO3,小蘇打),磷酸鈉(Na3PO4,磷酸三鈉)液,磷酸氫二鈉(Na2HPO4)液等。
3. 鹼性高錳酸鉀洗液
用鹼性高錳酸鉀作洗液,作用緩慢,適合用於洗滌有油污的器皿。配法:取高錳酸鉀(KMnO4)4克加少量水溶解後,再加入10%氫氧化鈉(NaOH)100mL。
4.純酸純鹼洗液
根據器皿污垢的性質,直接用濃硫酸(HCL)或濃硫酸(H2SO4)、濃硝酸(HNO3)浸泡或浸煮器皿(溫度不宜太高,否者濃酸揮發刺激人)。純鹼洗液多採用10%以上的濃燒鹼(NaOH)、氫氧化鉀(KOH) 或碳酸鈉(Na2CO3)液浸泡或浸煮器皿(可以煮沸)。
5.有機溶劑
帶有脂肪性污物的器皿,可以用汽油、甲苯、二甲苯、丙酮、酒精 、三氯甲烷、乙醚等有機溶劑擦洗或浸泡。但用有機溶劑作為洗液浪費較大,能用刷子洗刷的大件儀器盡量採用鹼性洗液。只有無法使用刷子的小件或特殊形狀的儀器才使用有機溶劑洗滌,如活塞內孔、移液管尖頭、滴定管尖頭、滴定管活塞孔、滴管、小瓶等。
6. 洗消液
檢驗致癌性化學物質的器皿,為了防止對人體的侵害,在洗刷之前應使用對這些致癌性物質有破壞分解作用的洗消液進行浸泡,然後再進行洗滌。
在食品檢驗中經常使用的洗消液有:1%或5%次氯酸鈉(NaOCL) 溶液、20% HNO3和2%KMnO4溶液。
1%或5%NaOCL溶液對黃麴黴素在破壞作用。用1%NaOCL溶液對污染的玻璃儀器浸泡半天或用5%NaOCL溶液浸泡片刻後,即可達到破壞黃麴黴毒素的作用。配法:取漂白粉100克,加水500mL,攪拌均勻,另將工業用Na2CO3 80克溶於溫水500mL中,再將兩液混合,攪拌,澄清後過濾,此濾液含NaOCL 為2.5%;若用漂粉精配製,則NaCO3 的重量應加倍,所得溶液濃度約為5%。如需要1%NaOCL溶液,可將上述溶液按比例進行稀釋。
20%HNO3溶液和2% KMnO4溶液對苯並(a)芘有破壞作用,被苯並(a)芘污染 的玻璃儀器可用20% HNO3浸泡24小時,取出後用自來水沖去殘存酸液,再進行洗 滌。被苯並(a)芘污染的乳膠手套及微量注射器等可用2%KMnO4溶液浸泡2小時後,再進行洗滌。
(三)洗滌玻璃儀器的步驟與要求
1.常法洗滌儀器
洗刷儀器時,應首先將手用肥皂洗凈,免得手上的油污附在儀器上,增加洗刷的困難。如儀器長久存放附有塵灰,先用清水沖去,再按要求選用潔凈劑洗刷或洗滌。如用去污粉,將刷子蘸上少量去污粉,將儀器內外全刷一遍,再邊用水沖邊刷洗至肉眼看不見有去污粉時,用自來水洗3~6次,再用蒸餾水沖三次以上。一個細干凈的玻璃儀器,應該以掛不住水珠為度。如仍能掛住水珠,仍然需要重新洗滌。用蒸餾水沖洗時,要用順壁沖洗方法並充分震盪,經蒸餾水沖洗後的儀器,用指示劑檢查應為中性。
2. 作痕量金屬分析的玻璃儀器,使用1:1~1:9HNO3溶液浸泡,然後進行常法洗滌。
3. 進行熒光分析時,玻璃儀器應避免使用洗衣粉洗滌(因洗衣粉中含有熒光增白劑,會給分析結果帶來誤差)。
4.分析致癌物質時,應選用適當洗消夜浸泡,然後再按常法洗滌。
(四)玻璃儀器的乾燥
作實驗應經常要用到的儀器應在每次實驗完畢後洗凈乾燥備用。用於不同實驗對乾燥有不同的要求,一般定量分析用的燒杯、錐形瓶等儀器細凈即可使用,而用於食品分析的儀器很多要求是乾燥的,有的要求無水痕,有的要求無水。應根據不同要求進行乾燥儀器。
(1)晾乾
不急等用的儀器,可在蒸餾水沖洗後在無塵處倒置處控去水分,然後自然乾燥。可用安有木釘的架子或帶有透氣孔的玻璃櫃放置儀器。
(2)烘乾
洗凈的儀器控去水分,放在烘箱內烘乾,烘箱溫度為105~110℃烘1小時左右。也可放在紅外燈乾燥箱中烘乾。此法適用於一般儀器。稱量瓶等在烘乾後要放在乾燥器中冷卻和保存。帶實心玻璃塞的及厚壁儀器烘乾時要主義慢慢升溫並且溫度不可過高,以免破裂。量器不可放於烘箱中烘。
硬質試管可用酒精燈加熱烘乾,要從底部烤起,把管口向下,以免水珠倒流把試管炸裂,烘到無水珠後把試管口向上趕凈水氣。
(3)熱(冷)風吹乾
對於急於乾燥的儀器或不適於放入烘箱的較大的儀器可用吹乾的辦法。通常用少量乙醇、丙酮(或最後再用乙醚)倒入已控去水分的儀器中搖洗,然後用電吹風機吹,開始用冷風吹1~2分鍾,當大部分溶劑揮發後吹入熱風至完全乾燥,再用冷風吹去殘余蒸汽,不使其又冷凝在容器內。
洗滌方法
一.將實驗儀器組裝好後,將導管的一端放入水中,加熱試管,若過一會兒,導管口有連續的氣泡冒出時,說明裝置的氣密性好。若沒有上述現象,則氣密性不好,這時要一段一段的仔細用上述方法檢驗。
二.將導管的一端放入水中,用手捂住試管一會兒,若導管口有連續的氣泡冒出時,則氣密性好.
三.將導管的一端放入水中,若導管的另一端插在組裝儀器上,連成的儀器中最前面的是有插孔的空反應瓶時,先用分液漏斗向瓶中滴加半瓶水,將分液漏斗的下端插入液面以下,再滴加水.若瓶中液面上升,則氣密性不好.
總結:前兩種方法是利用了熱脹冷縮的特性,而第三種方法是利用了壓強的緣故,一般檢查裝置的氣密性就從這兩方面因素考慮.
⑧ 高中酸鹼中和滴定 哪些儀器需要潤洗哪些不需要分別有怎樣的影響說說原理,詳細點的。謝謝!
盛標准液的滴定管需潤洗,因為若不潤洗就相等於把標准液稀釋了,滴定時用的標准液就多了,測定的待測液的濃度就不準確了。
停止滴定,准確記下滴定管溶液液面的刻度,並准確求得滴定用去鹽酸的體積。為保證測定的准確性,上述滴定操作應重復二至三次,並求出滴定用去鹽酸體積的平均值。然後根據有關計量關系,計算出待測的NaOH溶液的物質的量濃度。
在管下放一潔凈的錐形瓶,從鹼式滴定管放出25.00 mL NaOH溶液,注入錐形瓶,加入 2滴甲基橙試液,溶液立即呈黃色。然後,把錐形瓶移到酸式滴定管下,左手調活塞逐滴加入已知物質的量濃度的鹽酸,同時右手按順時針方向不斷搖動錐形瓶。
使溶液充分混合,眼睛注視錐形瓶內溶液顏色的變化。隨著鹽酸逐滴加入,錐形瓶里OH-濃度逐漸減小。最後,當看到加入1滴鹽酸時,溶液變成橙紅色,半分鍾後不再褪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