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童年的水墨畫》這篇課文的主要內容。
這篇課文寫了三個畫面。在優美的西邊一個孩子悠閑地垂釣在寬闊的江上。一群孩子拍水戲,耍在雨後林中采蘑菇。
❷ 童年的水墨畫怎麼導入出彩
童年就像一首詩,偶爾撥動你的心弦;童年又像一首歌,和著你的節拍;童年更像一幅徐徐展開的水墨畫,精緻漂亮地閃著清亮的光。
❸ 五年級童年的水墨畫
我想(一)
我想把小手,
化作三秋桂子,
飄香宇宙,
連嫦娥也頻頻回望。
我想把腳丫,
化作潺潺流水,
讓母親河
永遠載舟遠航。
我想把眼睛
化作中秋的月亮,
榕樹下的孩子我想把身體
化作肥沃的土地,
讓西北部的不毛之地,
也有小麥的芳香。
我想(二)
我想把耳朵,
高高地懸掛空中,
時時提高警惕,
讓犯罪分子無處躲藏。9、兒童詩兩首
【教材簡析】
《我想》寫了一個孩子一連串美妙的幻想,想把小手安在桃樹枝上,把腳丫接在柳樹根上,把眼睛裝在風箏上,把自己種在春天的土地上,童年是多麼的美好幸福。《童年的水墨畫》以跳躍的鏡頭捕捉了童年生活中的典型場景,如「街頭閱讀、溪邊釣魚、江上戲水」生動地展現了一個個快樂場面。
【設計理念】
在兒童的眼睛裡,世界是那麼美麗;在他們的世界裡,生命是那麼自由,所以,在他們看來,夢想可以無限飛翔,快樂可以無限傳達。因此,教學中應放手讓學生朗讀,讓他們讀個夠,讀個透,結合誦讀,以自己的生活體驗感悟文本,體會詩歌情感,並且鑒賞詩歌寫法,用詩化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感受。
【教學建議】
1、重視朗讀訓練:
《我想》節奏齊整,韻律感很強,讀起來朗朗上口,是很好的朗讀材料,教學中,在不同的環節安排朗讀訓練,但要注意層次性,提升朗讀的質量。《童年的水墨畫》則應重在讀出每個活動場景的趣味性。
2、鼓勵大膽想像,如:
《我想》一詩,學生通過想像一個個心願的畫面,感受童年的異想天開,《童年的水墨畫》通過想像體會詩句所包含的動感畫面,感受童年的瑰麗多彩。
3、借鑒詩歌寫法:
學生自主比較兩首詩的異同,借鑒詩歌的表達方法,詩化自己的表達方式,及時抒於筆端。
【教學目標】
1、藉助拼音讀准生字「丫」「汲」,讀讀記記「花苞、柔軟、柳絮、喧鬧、梳妝、水墨畫」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詩歌,想像詩歌描繪的意境,體會兒童豐富的想像力,感受童年幸福快樂的生活和美好的願望。
3、背誦喜歡的詩歌,感悟兒童詩的特點,嘗試寫一首兒童詩。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獨立閱讀課文,想像詩歌描繪的意境,體會兒童豐富的想像力,感受童年生活的快樂,激發學生讀兒童詩的興趣。
【教學難點】
比較兩首兒童詩表達方式上的區別,領悟兒童詩的寫法。
【教學過程】
一、學習《我想》
1、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⑴此時,如果有一位神仙站在你面前,能幫你實現一個願望,那你最大的願望是什麼呢?
(這是一個讓人感興趣的話題,尤其是孩子們,這一環節能令他們暢所欲言,一吐為快。孩子的願望是那麼多,又那麼美好,教師從中更真切地了解學生的內心世界,拉近師生間的距離。)
⑵是啊,美好的願望有那麼多,要是都能一一實現那該多好啊!這不,有一個孩子就把自己的願望寫進了詩里,他的願望是什麼呢?趕緊去讀讀吧。
(生帶著問題自由朗讀詩歌。)
2、初獨詩歌,明白大意:
指名分小節讀詩(注意「丫」、「汲」的讀音)。
自由讀詩,讀通順,讀流利,並想一想,孩子的願望是什麼?
交流作者在每一個小節里所表達的美好心願。
(師隨機板書。)
3、精讀詩歌,進入情境:
⑴那麼多願望中,哪一個最令你神往?說說理由。
⑵誦讀最神往的願望,品讀這一節詩句,想像畫面。
(讀通詩句,讀好詩句,調動多種感官體驗詩歌描繪的意境,學生大膽想像:把小手安在桃樹枝上,把腳丫接在柳樹根上會是怎樣的情景、怎樣的感覺;把眼睛裝在風箏上,還會看到什麼,把自己種在土地上,還會變成什麼……)
⑶想像「我」是在怎樣的情景下產生這些願望?
有感情地朗讀。
4、賞析詩歌,領悟寫法:
⑴生自由朗讀全詩,體會這首詩在表達上有什麼特點?
⑵生交流自己的發現:
每一小節都以「我想……」作為開頭,表達自己的夢想。
每一小節里都有一個疊音詞如「悠呀,悠——」「長呀,——」這樣的語句。教師引導學生小結:
⑶生再次自由讀文,感受詩歌的韻律、節奏。
⑷全體齊讀。
二、學習《童年的水墨畫》
1、自由讀詩:
生自由朗讀全詩,理解詩歌大意,在不理解的地方的打上「?」。
2、理解大意:
⑴指名生讀詩,其餘生邊聽邊試著在每節的標題後加上動詞,概括主要內容。
⑵生個別回答,教師隨機板書:「街頭閱讀、溪邊釣魚、江上戲水」。
⑶分組讀詩,生概括全詩大意。
⑷學生質疑,釋疑。
3、賞析詩句:
⑴畫出文中精彩的語句,反復誦讀、體會。
⑵欣賞交流佳句,如:
「陽光從腳尖悄悄爬上膝蓋」「忽然撲騰一聲人影碎了,草地上蹦跳著魚兒和笑聲」「像剛下水的鴨群,扇動翅膀拍水戲耍」等語句,體會詩句所包含的動感畫面,感受童年的天真有趣。
⑶感情朗讀。
4、鑒賞寫法:
⑴默讀兩首詩,比較這兩首詩在表達方式上有什麼區別?
⑵交流感悟。
⑶小結:
第一首,每小節的結構基本相同,並且都圍繞「夢想」這一主題,語言比較跳躍。
第二首,主要通過捕捉鏡頭來記錄童年生活場景,有一種動態的美,還有一定的故事情節性。
⑷模仿這兩首詩中的其中一首,記錄下自己的童年夢想與童年趣事。
⑸生動筆習作,教師巡視。
⑹交流作品,師生互動點評。
三、總結延伸
童年,有太多值得我們記憶、收藏的場景,請大家課外多閱讀其他兒童詩,豐富我們對童年生活的記憶,或者仿照課文寫法,記錄下自己童年的精彩片段,與大家分享。
【練習設計】
1、我的夢想是……
2、仿照課文嘗試寫首詩歌。
【補充資料】
愛之歌
黑塞
〖德國〗
我是一頭鹿,你就是那小鹿,
小鳥是你,我就是那樹,
太陽是你,我就是那白雪,
白天是你,我就是那夢。
夜晚,從我入睡的嘴飛出,
一隻黃金鳥,飛向你,
歌聲嘹亮,翅膀斑斕,
它對你唱一支愛之歌,
它唱著我給你的歌。
這或許對你有用。
❹ 《童年的水墨畫》描繪了哪三幅畫面
童年的水墨畫描繪了:溪邊垂釣、江上戲水、林中采菇這三幅畫。《童年的水墨畫》是人教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下冊第六單元第1課,這首兒童詩通過「溪邊」、「江上」、「林中「三個小標題,攝取了一組兒童生活的鏡頭,展現了兒童俏皮的生活場景,靜、動交織,構成了一幅幅令人嚮往的純真童年畫面。水墨畫是由水和墨調配成不同深淺的墨色所畫出的畫,是繪畫的一種形式,更多時候,水墨畫被視為中國傳統繪畫,也就是國畫的代表。也稱國畫,中國畫。墨水畫是中國傳統畫之一。
❺ 童年的水墨畫,體裁是什麼,展現了什麼構成了一幅怎樣的畫面
《童年的水墨畫》,是(一首詩歌)
展現了(兒童俏皮的生活場景)
(靜、動交織,構成了一幅幅令人嚮往的純真童年的)畫面。
❻ 童年的水墨畫告訴我們一個什麼道理
《童年的水墨畫》是一首兒童詩,正如題目一樣,如水墨畫般勾勒了三個典型的兒童生活的剪影,描寫了溪邊釣魚、江上戲水、林中采菇三個畫面,通過對這些普通的童年生活片斷的描寫,體現出了童年生活的美好與快樂。
山溪邊、江面上和松林中,到處是孩子們快樂的天地。在那裡,孩子們盡情地玩耍,享受著童年的歡樂!童年生活給我們帶來了無窮的快樂,也給我們留下了珍貴的記憶。
這首詩表現了孩子們童年生活的快樂:
《溪邊》──釣魚的孩子,那樣的快樂,靜靜的溪水映著愛美的柳樹,映著釣魚孩子的倒影,靜靜的釣魚竿,立著紅蜻蜓,我們彷彿覺得空氣都停止了流動,似乎大家都怕魚受驚,而魚上鉤的一剎那,這種靜立刻被打破了,溪水動了,人影碎了,魚躍人歡,寥寥幾句,勾勒出一個現代垂釣兒童的形象。
《江上》──戲水的孩子,那樣的調皮,一群孩子像鴨群一樣跳入水中,在水裡互相你潑我濺地嬉戲,就在這嬉戲中,一個孩子鑽入水中,不見了,突然一陣水花,他出現了,調皮地笑著,露出兩對小虎牙。一群孩子的嬉戲和一個孩子的特寫,給人以鮮明的形象感。[1]
《林中》描寫了雨後的樹林里孩子們采蘑菇的歡樂情形。
《童年的水墨畫》
❼ 童年的水墨畫核心素養的體現
展現了兒童俏皮的生活場景,靜、動交織,構成了一幅幅令人嚮往的純真童年畫面。《童年的水墨畫》是人教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第9課《兒童詩兩首》的第二首詩,這首兒童詩通過「街頭」、「溪邊」、「江上」三個小標題,攝取了一組兒童生活的鏡頭。
❽ 部編版三年級語文下冊第18課《童年的水墨畫》精品教案+同步練習
教案:
一、知識與技能:
1、認識「墨、染」等6個生字,會寫「墨、染、竿」等11個生字,正確讀寫「水墨畫、葫蘆、蘑菇」等詞語。
2、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背誦喜歡的詩歌,感悟兒童詩的特點。
二、過程與方法:
1、有感情地朗讀詩歌,想像詩歌描繪的意境。
2、聯繫上下文理解詩句的意思。
三、情感態度價值觀:
體會兒童豐富的想像力,感受童年幸福快樂的生活和美好的願望。
四、激趣導入,引出課題:
1、童年是一幅畫,畫里有我們五彩的生活,童年是一個夢,夢里有我們的想像和憧憬。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童年的水墨畫》。(板書:童年的水墨畫)
2、孩子們回憶童年中的趣事,講給大家聽聽,一起分享快樂。
3、讓我們走入詩歌,感受「我」童年的快樂吧!
五、初讀全文,認識生字:
1、初讀課文:初讀詩歌,我們不僅要讀准確,還要用心去感受。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不添字,不漏字,把字音讀准確,還要把聲音放輕一些。
2、要求: 讀准字音,讀通順句子。 邊讀邊思考,在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記號。
3、生字,讀生字。 師生共同正音:注意讀准:平舌音「碎」翹舌音「染 爽 」,前鼻音「竿」,後鼻音「騰 浪」等。「蘑菇」在一起時,「菇」讀輕聲。
4、詞語,讀詞語。 水墨畫、染、綠 浪、花 濺、起 清爽、 打碎,自由讀,小組讀,指名讀。
5、注意讀准:前鼻音「濺」,後鼻音「爽」。(開火車讀,齊讀)
6、學生以自己喜歡的方式再讀一讀這幾首兒童詩(可以獨自讀,也可以和同座合作讀),看看哪些地方使你受到印象深刻,做做記號,再有感情地朗讀體會。
7、組長匯報,全班交流,師引導學生評價所提出的問題,並解決疑問。(相機進行詞句訓練和朗讀指導)
8、朗讀課文,自學生字新詞。
六、課堂小結及拓展延伸:
1、抄寫本課生字,小組評比,說一說誰寫得最好,好在哪裡。
2、讀熟《溪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