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財務報表分析方法五種
想要透徹了解企業經營業績與財務狀況,一份實用的財務報表必不可少,而拿到了財務報表後,想要從復雜的會計程序與數據中看出有用信息,還需要掌握實用的分析方法才行。下面就為大家分享財務報表的五種分析方法。
一、比較分析
是為了說明財務信息之間的數量關系與數量差異,為進一步的分析指明方向。這種比較可以是將實際與計劃相比,可以是本期與上期相比,也可以是與同行業的其他企業相比。
二、趨勢分析
是為了揭示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的變化及其原因、性質,幫助預測未來。用於進行趨勢分析的數據既可以是絕對值,也可以是比率或百分比數據;
三、因素分析
是為了分析幾個相關因素對某一財務指標的影響程度,一般要藉助於差異分析的方法;
四、比率分析
是通過對財務比率的分析,了解企業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往往要藉助於比較分析和趨勢分析方法。上述各方法有一定程度的重合。在實際工作當中,比率分析方法應用最廣。
財務比率最主要的好處就是可以消除規模的影響,用來比較不同企業的收益與風險,從而幫助投資者和債權人作出理智的決策。它可以評價某項投資在各年之間收益的變化,也可以在某一時點比較某一行業的不同企業。由於不同的決策者信息需求不同,所以使用的分析技術也不同。一般來說,用三個方面的比率來衡量風險和收益的關系:
1、償債能力:
短期償債能力:短期償債能力是指企業償還短期債務的能力。短期償債能力不足,不僅會影響企業的資信,增加今後籌集資金的成本與難度,還可能使企業陷入財務危機,甚至破產。一般來說,企業應該以流動資產償還流動負債,而不應靠變賣長期資產,所以用流動資產與流動負債的數量關系來衡量短期償債能力。
長期償債能力:長期償債能力是指企業償還長期利息與本金的能力。一般來說,企業借長期負債主要是用於長期投資,因而最好是用投資產生的收益償還利息與本金。通常以負債比率和利息收入倍數兩項指標衡量企業的長期償債能力。
2、營運能力:
營運能力是以企業各項資產的周轉速度來衡量企業資產利用的效率。周轉速度越快,表明企業的各項資產進入生產、銷售等經營環節的速度越快,那麼其形成收入和利潤的周期就越短,經營效率自然就越高。
3、盈利能力:
盈利能力是各方面關心的核心,也是企業成敗的關鍵,只有長期盈利,企業才能真正做到持續經營。因此無論是投資者還是債權人,都對反映企業盈利能力的比率非常重視。
五、現金流分析
在財務比率分析當中,沒有考慮現金流的問題,而我們在前面已經講過現金流對於一個企業的重要意義,因此,下面我們就來具體地看一看如何對現金流進行分析。分析現金流要從兩個方面考慮。一個方面是現金流的數量,如果企業總的現金流為正,則表明企業的現金流入能夠保證現金流出的需要。但是,企業是如何保證其現金流出的需要的呢?這就要看其現金流各組成部分的關系了。這方面的分析我們在前面已經詳細論述過,這里不再重復。另一個方面是現金流的質量。這包括現金流的波動情況、企業的管理情況,如銷售收入的增長是否過快,存貨是否已經過時或流動緩慢,應收帳款的可收回性如何,各項成本控制是否有效等等。最後是企業所處的經營環境,如行業前景,行業內的競爭格局,產品的生命周期等。所有這些因素都會影響企業產生未來現金流的能力。
對企業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的分析主要通過比率分析實現。常用的財務比率衡量企業三個方面的情況,即償債能力、營運能力和盈利能力。對現金流的分析一般不能通過比率分析實現,而是要求從現金流的數量和質量兩個方面評價企業的現金流動情況,並據此判斷其產生未來現金流的能力。比率分析與現金流分析作用各不相同,不可替代。
❷ 財務報表分析及常用方法
一般來說,針對資產負債表與利潤表,會分開四個維度進行財務分析,分別為規模與結構分析、償債能力分析、營運能力分析與盈利能力分析。以下分別進行說明。
規模與結構分析:
根據本期報表與上年同期報表的對比,分析資產規模、資產結構、利潤表結構與利潤項目比重的變化。通過增加或降低的變化數據,判斷公司經營風險的增加或降低,判斷公司盈利水平增長或降低以及導致這種結果的影響項目是哪些。
償債能力分析:
一般來說,分析公司的償債能力會使用幾種常用的分析指標。分析短期償債能力時,使用最多的有4個指標,分別為流動比率、速動比率、營運資本與現金比率。分析長期償債能力時,會使用3種常用的指標,分別為資產負債率、產權比率與權益乘數。
營運能力分析:
在分析公司營運能力時,使用較多的分析指標為應收賬款周轉、存貨周轉、流動資產周轉與總資產周轉。可以使用周轉率,也可以使用周轉天數進行分析。
盈利能力分析:
盈利水平是公司最關注的項目。在分析收入盈利能力時,可以使用銷售毛利率、營業利潤率、銷售利潤率及銷售凈利率指標進行分析。在分析成本費用盈利能力時,一般使用成本費用利潤率指標。在分析資產盈利能力時,使用資產凈利率與凈資產收益率指標進行分析。
以上介紹的都是一般公司最常使用的方法與分析指標。公司可以根據自身的經營特點與經營結果,制定適合本公司的財務分析模型。公司可以進行橫向比較分析,即不同期間的比較分析。也可以進行縱向比較分析,即與同行業的其他公司進行對比分析。或者兩者結合起來進行分析。財務分析工作是公司不可缺少的財務工作之一,公司應該根據分析結果發現經營中存在的問題,改善自身不足。
❸ 財務報表分析的常用方法有哪些
財務報表分析的方法:基本方法有趨勢分析、結構分析、對比分析、因素分析、比率分析法幾種。
1、趨勢分析法
趨勢分析法是通過觀察連續數期的財務報表?比較各期的有關項目金額?分析某些指標的增減變動情況?在此基礎上判斷其發展趨勢?從而對未來可能出現的結果作出預測的一種分析方法運用趨勢分析法?報表使用者可以了解有關項目變動的基本趨勢?判斷這種趨勢是否有利並對企業的未來發展作出預測。
2、結構分析法
所謂結構分析法是指將財務報表中某一關鍵項目的數字作為基數(即為100%)?再計算該項目各個組成部分佔總體的百分比?以分析總體構成的變化?從而揭示出財務報表中各項目的相對地位和總體結構關系。
3,對比分析法
對比分析法是將財務報表中的某些項目或比率與其他的相關資料對比來確定數量差異?以說明和評價企業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績的一種報表分析方法。
4、因素分析法
因素分析法是通過分析影響財務指標的各項因素及其對指標的影響程度?說明本期實際與計劃或基期相比較發生變動的主要原因以及各變動因素對財務指標變動的影響程度的一種分析方法。
5、比率分析法
比率分析是在同一張財務報表的不同項目或不同類別之間?或在不同財務報表的有關項目之間?用比率來反映它們互相之間的關系?據以評價企業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業績?並找出經營中存在的問題和解決辦法。
❹ 財務報表分析的基本方法
1、比較分析法
比較分析法的理論基礎,是客觀事物的發展變化是統一性與多樣性的辯證結合。共同性使它們具有了可比的基礎,差異性使它們具有了不同的特徵。在實際分析時,這兩方面的比較往往結合使用。
2、因素分析法
因素分析法也是財務報表分析常用的一種技術方法,它是指把整體分解為若干個局部的分析方法,包括財務的比率因素分解法和差異因素分解法。
(4)公司會計報表分析方法擴展閱讀:
做好財務報表分析工作,可以正確評價企業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情況,揭示企業未來的報酬和風險;可以檢查企業預算完成情況,考核經營管理人員的業績,為建立健全合理的激勵機制提供幫助。
1、與財務部門進行卓有成效的溝通。
2、對企業的經營績效做出正確的評估。
3、從財務角度出發,為決策者提供支持。
4、從所有者和經營者不同的角度理解企業三大報表。
5、快速識別財務數據中可能存在的造假成份。
6、學會分析企業的營運資本,審視企業存在的弊病。
7、從現金流量表來分析企業的利潤水平。
❺ 財務報表分析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1、比較分析法
比較分析法的理論基礎,是客觀事物的發展變化是統一性與多樣性的辯證結合。共同性使它們具有了可比的基礎,差異性使它們具有了不同的特徵。在實際分析時,這兩方面的比較往往結合使用。
2、因素分析法
因素分析法也是財務報表分析常用的一種技術方法,它是指把整體分解為若干個局部的分析方法,包括財務的比率因素分解法和差異因素分解法。
(5)公司會計報表分析方法擴展閱讀:
做好財務報表分析工作,可以正確評價企業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情況,揭示企業未來的報酬和風險;可以檢查企業預算完成情況,考核經營管理人員的業績,為建立健全合理的激勵機制提供幫助。
1、與財務部門進行卓有成效的溝通。
2、對企業的經營績效做出正確的評估。
3、從財務角度出發,為決策者提供支持。
4、從所有者和經營者不同的角度理解企業三大報表。
5、快速識別財務數據中可能存在的造假成份。
6、學會分析企業的營運資本,審視企業存在的弊病。
7、從現金流量表來分析企業的利潤水平。
❻ 財務報表分析中最基本的方法是什麼
財務報表分析的基本方法如下:
1.結構分析方法
結構分析方法又稱為垂直分析法、縱向分析法或者共同比分析法。
2.趨勢分析法
趨勢分析法稱為水平分析法或者橫向分析法。
3.比率分析法
比率分析法是會計報表內兩個或兩個以上項目之間關系的分析,它用相對數來表示,因而又稱為財務比率。
4.比較分析方法
比較分析方法是通過比較不同的數據,發現規律性的東西並找出預備比較對象差別的一種分析法。
5.項目質量分析法
項目質量分析法通過對財務報表的各組成項目金額、性質的分析,還原企業對應的實際經營活動和理財活動,並根據各項目自身特徵和管理要求,在結合企業具體經營環境和經營戰略的基礎上對各項目的具體質量進行評價,進而對企業的整體財務狀況質量做出判斷。
❼ 如何對財務報表進行分析
鏈接:https://pan..com/s/14vMYiftS94hAumLLjVGcdA
張新民《企業財務報表分析》。本課程,把企業設立、經營與擴張等各種活動與財務報表的外在表現結合在一起,站在管理的視角對企業財務報表進行了全新的解讀。課程的核心部分包括財務報表信息的戰略解讀、競爭力分析、企業效益及其質量分析、企業風險及前景分析等。本課程的重要創新點在於:突破了傳統的財務比率分析,將報表內容與企業管理的實際緊密結合起來,並融入了企業財務報表分析的最新案例。在內容講解上,採用了理論講解與案例分析相結合的方式,使得全部內容通俗易懂。
課程目錄:
利潤質量與所有者權益變動表分析
資本結構質量分析與資產負債表的總括分析
所有者權益項目構成與質量分析
負債項目、應交所得稅
主要非流動資產質量分析
流動資產質量分析
......
❽ 財務報表如何分析
財務報表分析首先要對企業的財務結構進行分析,從總體上了解和評價企業的財務結構是否健全,資源配置是否合理,財務實力及其安全性、並通過對各項指標的分析,結合企業的實際情況,確定最佳的財務結構。
財務報表是反映企業或預算單位一定時期資金、利潤狀況的會計報表。我國財務報表的種類、格式、編報要求,均由統一的會計制度作出規定,要求企業定期編報。
國營工業企業在報告期末應分別編報資金平衡表、專用基金及專用撥款表,基建借款及專項借款表等資金報表,以及利潤表、產品銷售利潤明細表等利潤報表; 國營商業企業要報送資金平衡表、經營情況表及專用資金錶等。
製作方法
做財務報表的時候,有些工作不需要看賬簿也可以做出來。
1、資產負債表中期末"未分配利潤"=損益表中"凈利潤"+資產負債表中"未分配利潤"的年初數。
2、資產負債表中期末"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按損益表計算本期應交增值稅)+應交城建稅教育附加(按損益表計算本期應交各項稅費)+應交所得稅 (按損益表計算本期應交所得稅).這幾項還必須與現金流量表中支付的各項稅費項目相等.這其中按損益表計算各項目計算方法如下:
①本(上)應交增值稅本期金額=本(上)損益表中的"營業收入"×17%-本(上)期進貨×17%。
②本(上)期營業收入=本(上)期損益表中的"營業收入"金額。
③本(上)進貨金額=本(上)期資產負債表中"存貨"期末金額+本(上)期損益表中"營業成本"金額-本(上)期資產負債表中"存貨"期初金額。
❾ 如何分析企業財務報表
《企業財務報表分析》網路網盤資源下載
鏈接: https://pan..com/s/1pJl1lDbjBc0CQoHydfY09w
張新民《企業財務報表分析》(標清視頻)
❿ 財務報表的分析方法有哪些
財務分析的方法有很多種,主要包括水平分析法、垂直分析法、趨勢分析法、比率分析法、因素分析法。(一)水平分析法水平分析法,指將反映企業報告期財務狀況的信息(也就是會計報表信息資料)與反映企業前期或歷史某一時期財務狀況的信息進行對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