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研究方法 > 研究智能大廈安全防範的方法

研究智能大廈安全防範的方法

發布時間:2022-07-30 04:29:00

1. 建築智能化技術是什麼

建築智能化技術是指:

以建築物為平台,基於對各類智能化信息的綜合應用,集架構、系統、應用、管理及優化組合為一體,具有感知、傳輸、記憶、推理、判斷和決策的綜合智慧能力,形成以人、建築、環境互為協調的整合體,為人們提供安全、高效、便利及可持續發展功能環境的建築技術。

從而實現建築物的安全、高效、便捷、節能、環保、健康等屬性。

拓展資料

1、通過建立智慧工地雲服務平台,實現施工現場監管信息的統一存儲與管理,形成統一的資料庫。建立統一的基礎數據管理、應用維護和數據交換子系統以實現智慧工地的統一數據交互及運營維護。以智慧工地雲服務平台為基礎,利用物聯網技術綜合採集工地現場各類數據,通過建立各類監管業務子系統,並綜合運用模糊評價、神經網路等多種數據分析模型,實現對施工現場的日常行為監管,達到規范施工現場作業行為、監測工程質量及施工安全狀況等效果。

2、智能工地的實施方案,工地智能化管理可以降低事故發生頻率,對各種違規操作和不文明施工起到監管作用,還可以提高建築工程質量,從而促進城市的精細化管理,加速和諧社會的建設。

(資料來源:網路:建築智能化)

2. 請問:超高層建築的安全管理要注意哪些問題

超高層建築安全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一、超高層建築安全管理存在的問題

隨著市場經濟的深入發展,作為現代化城市標志之一的超高層樓字在我國大量投入使用,給城市的經濟發展、商業繁榮帶來了生機和活力,但超高層樓宇自身存在的安全隱患、消防隱患和火險危機給樓宇的安全管理工作帶來了困擾和危機,主要表現在以下五個方面:

(一)樓宇的安全消防設施和裝備的不完善削弱了大廈的安全消防能力。由於經費或技術制約,一些建設較早的超高層樓宇沒有安裝保安監控自動化系統,消防設施不足,沒有按要求設置火災自動噴水滅火系統、火災自動報警系統、防煙排煙系統;部分場所疏散指示標志和應急照明設備不符合要求;或者雖然設置了保安監控和消防設施,但沒有實施維修、保養制度,不能正常使用。

(二)專業人才的缺乏制約了超高層樓宇的安全管理。對超高層樓宇的智能化系統及設備進行管理與維護離不開「智能樓宇管理專業人才」。越來越多的物業管理公司,尤其是管理超高層樓宇的公司出現「智能樓宇管理專業人才」短缺,樓宇智能化專業管理人才稀缺已成為突出問題。

(三)對超高層樓宇安全管理存在認識偏差,影響了安全管理工作的開展。由於超高層樓字的消防設施和保安監控設施所採用的技術先進,易使管理者和操作人員產生過多的依賴感,認為擁有了先進的設施,保安和防火工作就可以高枕無憂了。

(四)沒有認真落實消防安全責任制度。如有的管理超高層樓宇的公司沒有制定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和應急預案,沒有對員工進行消防安全培訓。有的企業即使有基本安全制度和操作規程,也是停留在應付檢查、做表面文章,沒有真正落到實處。

(五)管理不當誘發安全隱患。因缺乏相應的監管措施,某些超高層樓宇使用了缺乏防火性能的建築裝修材料,不符合消防安全技術標准,部分場所擅自改擴建,破壞了原有建築防火功能;擠占、圈佔、堵塞消防安全通道現象嚴重,易燃物品隨意堆放;用電線路亂接無防護或過載,加大了這些樓宇的火險危機。

二、超高層建築安全管理應採取的主要措施

1、強化日常維護保養,為大廈安全提供強有力的保障。

保障超高層樓宇的安全,必須有完備的保安和消防設施。樓宇安全設防水平與投入的資源有關系,這也是人們常說的安全與經濟的關系,一般而言,物業的安全設防度越高,其安全的機會成本就越低,反之就會增高,而物業的安全設防水平越高,所需要投入的資金也越高。基於此種認識,大廈物業管理單位必須下決心投入巨資搞好保安監控和消防工程的設計、施工、安裝、維修保養工作。並確保這些設施使用功能齊全,始終處於完好有效的應急狀態。通過雄厚的技術力量,先進的生產設備,將一切安全隱患系數降至最低點。

2、整章建制,全方位建設大廈消防安全責任體系。

首先要科學劃分各級、各部門的安全管理職責,層層簽訂「消防安全責任狀」,逐級負責,把消防安全工作細化到班組、員工,建立和完善責任體系,確保管理過程中的安全工作環壞相扣,避免事故發生。其次要抓住關鍵,完善各項規章制度,並結合大廈的實際情況,修訂和新建各項消防安全制度和消防安全操作規程,使安全管理有章可循。作為安全管理的各級責任人一定要把安全教育培訓擺在突出的位置,抓住不同崗位的安全技能、安全操作、安全交接、安全檢查這四個環節,使所有崗位明確該怎麼做、不該怎麼做,嚴防因違章而發生事故。對新上崗的員工全部進行崗前安全培訓,經考試合格後方可上崗。在注重理論學習的同時,還要抓好消防安全的實際操作,提高員工正確和科學地使用消防設施的能力和掌握消防器材的操作程序。

3、加強對業主、租戶的宣傳教育。

針對超高層樓宇業主、租戶人員復雜、流量大的特點,防範火災事故的重心應從推行強制性規章制度轉向提高業主、租戶火災防範意識上來。通過各種形式的教育活動,提高業主、租戶的火災防範意識,增強自我防範和規避火災的能力。同時要求各公司加強對下屬員工的安全、防火教育,以免員工因不慎而出現意外。如辦公室內抽煙必須備有煙灰缸,不得將煙頭、煙灰彈進廢紙簍,以免引起火災。下班後應檢查所有的電源開關是否已關閉,以防止電源短路引起火災。

4、加強對業主、租戶的安全監督管理。

在日常管理中,要求業主、租戶將防火責任人、管理人名單報安全管理部門備案,以便在緊急情況下聯系。對外來承租單位的二次裝修實行嚴格的申報審批制度。如要動用明火,施工單位負責人必須到保安部填寫動用明火審批表,雙方簽訂治安、防火安全協議書,並把所需動火樓層的具體位置、動火種類、操作人員的證件號、操作證號,經保安部、工程部核對無誤方可動用明火。

5、提高物業管理服務的危機意識,建立健全各種突發事件的處理機制。

以大型辦公樓宇為例,必須制定以下一些應急預案:A、消防應急處理預案;B、防颱風、急雨應急處理預案;C、中毒事件應急處理預案;D、治安及意外傷害事故應急處理預案;E、疫情應急處理預案;F、搶劫事件應急處理預案;G、防止可疑爆炸物件應急處理預案。為了提高大廈業戶消防事故逃生及自救意識,檢驗大廈管理處處理各種突發事件的組織、協調、保障能力和有關設施、設備及各種應急處置方案的合理性、可行性,應定期進行大規模的消防演習、防恐演習及應對各種突發事件程序的演練。通過演練,不僅能夠促使物業管理公司主動發現問題,及時整改,而且能增強大廈全體人員的安全意識,使各單位員工、住戶較好地掌握了撲滅火災和應急疏散常識,從細微處提高防範火災和安全自救能力,使大廈的消防和安全管理工作呈現出「公司管理、業戶關注、共同防護」的可喜局面。

三、辨證地認識超高層理築的安全問題

目前北京、上海和深圳等地的超高層建築智能化管理,已不遜於國際上著名的超高層樓宇。同時,各地已相繼出台了關於「智能建築設計標准」、「建築智能化系統管理規定」等法規,大大加強了對智能化超高層建築的安全防範。

對超高層建築的安全管理問題,一方面要充分地認識到超高層建築自身存在的安全問題和隱患的嚴重性。由於超高層建築自身的特性所決定,加之建築和消防等技術手段的限制,其消防和安全至今尚無良策能保證萬無一失,全社會都要高度關注超高層建築的安全問題。但是另一方面,無論消防安全管理單位、大廈的管理者和學術界,都不應過度誇大超高層建築的安全問題,「談高色變」。

3. 智能大廈設備監控系統設計或相關資料

根據室內和室外和特殊要求,可選紅外和非紅外攝像機,防塵罩有室內和室外。如果用筆記本的話,建議網路監控系統。
配置根據需要和價格,可以做詳細選擇。

1 概述

閉路電視監控系統作為安全防範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事前預警,事後防範的功能,通過與周界防範系統和門禁等安防系統的聯動,可獲取更好的效果。
因為閉路電視監控系統的重要性,被廣泛應用於銀行、高速公路、機場、小區、大廈、學校、醫院、家庭等場所。本文側重於小區和大廈閉路電視監控系統的建設。

2 系統組成

閉路監控系統一般由三部分組成:前端設備、傳輸部分、後端設備(包括控制設備和現實設備)。

2.1 前端設備

前端設備主要包括攝像機、鏡頭、防護罩、支架、立柱、雲台、解碼器(也可以歸入後端)、變壓器、後備電源(也可以歸入後端)等。
前端設備的合理選型會直接影響到系統的效果,尤其是攝像機的合理配置,要能夠因地制宜。在後文有詳述。
2.2 傳輸部分

傳輸部分主要包括視頻線、音頻線、控制線和電源線。
視頻線可以選用同軸電纜(距離在1000米以內)或光纜(距離超過1000米),如選用同軸電纜,距離超過350米(大約值),還需要增加視頻放大器;如選用光纜,前端設備增加光發射機,後端設備增加光接收機。
2.3 後端設備

後端設備主要包括矩陣、畫面處理器、硬碟錄像機、普通錄像機、監視器、顯示器、雲台控制器、大型不間斷電源,電視牆、操作台等設備。
後端畫面處理設備可以任選矩陣、畫面處理器、硬碟錄像機,也可以混排,區別在後文有詳述。顯示設備最少需要電視牆,也可以電視牆結合顯示器,目前出現了新的顯示趨勢,就是採用DLP拼接大屏。錄像設備目前多採用硬碟錄像機,傳統的錄像帶已被逐漸代替。
3 系統設計

本文將根據閉路電視監控系統的組成來討論如何設計。

3.1 前端

3.1.1 攝像機的選擇

CCD攝像機大致可分為下列幾大類:

1. 依成像色彩劃分

依成像色彩劃分為:

彩色攝像機:適用於景物細部辨別,如辨別衣著或景物的顏色。因有顏色而使信息量增大,信息量一般認為是黑白攝像機的10倍;及
黑白攝像機:是用於光線不足地區及夜間無法安裝照明設備的地區,在僅監視景物的位置或移動時,可選用解析度通常高於彩色攝像機的黑白攝像機。
現在的閉路監控系統逐漸用彩色代替黑白攝像機,尤其是在數字化系統中,筆者建議如果資金充足的話,彩色的系統整體效果好,有利於宣傳和圖像識別。
2. 依攝像機解析度劃分

按照攝像機的解析度劃分為:

影像像素在25萬像素(pixel)左右、彩色解析度為330線、黑白解析度400線左右的低檔型;
影像像素在25萬~38萬之間、彩色解析度為420線、黑白解析度在500線上下的中檔型;及
影像在38萬點以上、彩色解析度大於或等於480線、黑白解析度,600線以上的高解析度。
在閉路監控系統中,大多數系統選用420線以上的攝像機,如果需要清晰的無閃爍的畫面質量,建議採用480線以上的攝像機。
3. 依攝像機靈敏度劃分

按照攝像機的靈敏度劃分為:

普通型:正常工作所需照度為1~31x;
月光型:正常工作所需照度為0.1x左右;
星光型:正常工作所需照度為0.01x以下;及
紅外照明型:原則上可以為零照度,採用紅外光源成像。
照度的選擇對閉路監控系統來說非常重要,普通型攝像機用於白天和照度較高的地方,月光型攝像機用於照度不高但光線較好的地方(比如晚上有高照度的路燈),星光型攝像機用於有路燈或光源但光線較暗的場所,紅外照明型攝像機用於無光源或照度非常低的場所。

4. 按攝像元件的CCD靶面的大小劃分

lin靶面尺寸為寬12.7mmX高9.6mm,對角線16mm;
2/3in靶面尺寸為寬8.8mmX高6.6mm,對角線11mm;
1/2in靶面尺寸為寬6.4mmX高4.8mm,對角線8mm;
1/3in靶面尺寸為寬4.8mmX高3.6mm,對角線6mm;
1/4in靶面尺寸為寬3.2mmX高2.4mm,對角線4mm;及
1/5in正在開發之中,尚未推出正式產品。
目前可隨意配置鏡頭的攝像機多選用1/3」in CCD的攝像機,一些一體化半球、高速球及部分攝像機採用其他尺寸的CCD。

5. 按照制式劃分

按照制式劃分為:

PAL制式:大多數歐洲國家、澳洲以及中美和南美部份地區,採用的是逐行倒相制式(PAL)標准,每秒25個畫面,625行。我國採用的是此種標准;及
NTSC制式:全國電視系統委員會 (NTSC) 為美國、加拿大、日本以及中美和南美部份地區的商業電視廣播制定標准時,規定每秒30個畫面,顯示525行。
我國採用的是PAL制式,但市面上大部分攝像機均支持PAL/NTSL制式兩種,可隨意選用。
3.1.2 鏡頭的選擇

1. 鏡頭的種類

鏡頭按照應用場合分為:

廣角鏡頭:視角90度以上,觀察范圍較大近處圖像有變形;
標准鏡頭:視角30度左右,使用范圍較廣;
長焦鏡頭:視角20度以內,焦距可達幾十毫米或上百毫米;
變焦鏡頭:鏡頭焦距連續可變,焦距可以從廣角變到長焦,焦距越長則成像越大;及
針孔鏡頭:用於隱蔽觀察,經常被安裝在如天花板或牆壁等地方。
一般來說,選用標准鏡頭,特別場合根據實際情況選用其他鏡頭,在配置雲台的攝像機多配置變焦鏡頭,在電梯內採用針孔鏡頭。

2. 被攝物體的大小、距離與焦距的關系

假設被攝物體的寬度和高度分別為W、H,被攝物體與鏡頭間的距離為L,鏡頭的焦距為F。

3. 相對孔徑

為了控制通過鏡頭的光通量的大小,在鏡頭的後部均設置了光圈。假定光圈的有效孔徑為d,由於光線折射的關系,鏡光實際有效的有效孔徑為D,比d大,D與焦距f之比定義為相對孔徑A,即A=D/f,鏡頭的相對孔徑決定被攝像的照度,像的照度與鏡頭的相對孔徑的倒數來表示鏡頭光圈的大小。F值越小,光圈越大,到達CCD晶元的光通量就越大。所以在焦距f相同的情況下,F值越小,表示鏡頭越好。

4. 鏡頭的焦距

定焦距:焦距固定不變,可分為有光圈和無光圈兩種。

有光圈:鏡頭光圈的大小可以調節。根據環境江照的變化,應相應調節光圈的大小。光圈的大小可以通過手動或自動調節,人為手工調節光圈的,稱為手動光圈。鏡頭自帶微型電機自動調整光圈的,稱為自動光圈;及
無光圈:即定光圈,其通光量是固定不變的。主要用於光源恆定或攝像機自帶電子快門的情況。
變焦距:焦距可以根據需要進行調整,使被攝物體的圖像放大或縮小。

常用的變焦鏡頭為六倍、十售變焦。
三可變和二可變鏡頭
三可變鏡頭:可調焦距、調聚焦、調光圈。
二可變鏡頭:可調焦調、調聚焦、自動光圈。
5. 先配鏡頭原則

為了獲得預期的攝像效果,在選配鏡頭時,應著重注意六個基本要素:

被攝物體的大小;
被攝物體的細節尺寸;
物距;
焦距;
CCD攝像機靶面的尺寸;及
鏡頭及攝像系統的解析度。
3.1.3 攝像機護罩

防護罩是監控系統中重要的組件。它是使攝像機在有灰塵、雨水、高低溫等情況下正常使用的防護裝置。

防護罩一般分為兩類:

室內用防護罩:這種防護罩結構簡單,價格便宜。其主要功能是防止攝像機落灰並有一定的安全防護作用,如防盜、防破壞等;及
室外用防護罩,這種防護罩一般為全天候防護罩,即無論刮風、下雨、下雪、高溫、低溫等惡劣情況,都能使安裝在防護罩內的攝像機正常工作。因而這種防護罩具有降溫、加溫、防雨、防雪等功能。同時,為了在雨雪天氣仍能使攝像機正常攝取圖像,一般在全天候防護罩的玻璃窗前安裝有可控制的雨刷。目前較好的全天候防護罩是採用半導體器件加溫和降溫的防護罩。這種防護罩內裝有半導體元體,既可自動加溫,也可自動降溫,並且功耗較小。
另外,還有半球形、球形防護罩,這種防護罩內置萬向可調支架,造型美觀。

3.1.4 雲台

雲台是安裝、固定攝像機的支撐設備,它分為固定和電動雲台兩種:

固定雲台適用於監視范圍不大的情況,在固定雲台上安裝好攝像機後可調整攝像機的水平和俯仰的角度,達到最好的工作姿態後只要鎖定調整機構就可以了;及
電動雲台適用於對大范圍進行掃描監視,它可以擴大攝像機的監視范圍。電動雲台高速姿態是由兩台執行電動機來實現,電動機接受來自控制器的信號精確地運行定位。在控制信號的作用下,雲台上的攝像機既可自動掃描監視區域,也可在監控中心值班人員的操縱下跟蹤監視對象。
雲台根據其回轉的特點可分為只能左右旋轉的水平旋轉雲台和既能左右旋轉又能上下旋轉的全方位雲台。一般來說,水平旋轉角度為0˚~350˚,垂直旋轉角度為+90˚。恆速雲台的水平旋轉速度一般在3˚~10˚/s,垂直速度為4˚/s左右。變速雲台的水平旋轉速度一般在0˚~32˚/s,垂直旋轉速度在0˚~16˚/s左右。在一些高速攝像系統中,雲台的水平旋轉速度高達480˚/s以上,垂直旋轉速度在120˚/s以上。

如果採用高速球型攝像機,則不需要雲台了,目前國內還出現了大量的球型雲台,內置解碼器、雲台,多為球型,接近高速球但不是高速球,價廉物美,逐漸替代傳統的雲台了。

3.2 傳輸部分

閉路監控系統的傳輸部分建設的好壞直接關繫到整個系統。傳輸部分主要包括視頻線、音頻線(大多數項目都不設,本文不討論)、控制線和電源線,當然,管道也是重要構成部分,一般由專業公司來建設弱電管道系統。

傳輸線要遠離強電,如確實無法避免並行或交叉,最少保持30cm的距離,採用屏蔽線。

1. 視頻線

視頻線的合理選用直接影響後端的顯示效果,一般距離在500米以內,可以採用SYV 75-5的同軸電纜,如果幹擾較大,可選用SYV 75-7或SYV 75-9的同軸電纜,如果距離超過500米不超過1000米(經驗值),建議增加視頻放大器。如果距離超過1000米,建議採用光纖傳輸,當然也可以數據機合成幾路信號為一路信號傳輸,採用光纖傳輸需要增加專用光發射機和光接收機(在高速公路等遠程閉路監控系統中應用較廣)。

一般來說,小區和大廈的監控距離不超過1000米,故多用同軸75歐姆的電纜,下面就同軸電纜的選擇和安裝給予說明。

認真選擇合適的電纜對於設備是否能達到最佳性能至關重要,一般同軸電纜的阻抗都為75歐姆。

材質:

只能使用純銅芯導線的電纜。不要採用鍍銅的銅芯電纜或鋁芯電纜,因為它們不能在閉路監控系統所用的整個頻段上有效地傳輸信號。
在不發生彎折的情況下,實心裸銅導線最適於視頻應用。如果在正常使用中,彎則無法避免,則應選用絞芯線。
絕緣材料最好是多孔(泡沫)聚乙烯。它比實心的聚乙烯有更好的電氣特性,但容易受潮濕影響。因此在潮濕環境的應用中應採用實心聚乙烯絕緣的外部有厚絕緣層的電纜。
屏蔽層必須是覆蓋95%以上銅絲編輯層。
安裝技巧

不要拉伸電纜或使之過度彎曲。
避免電纜同供熱管道和其他熱源的接觸。即使熱量不足以造成對電纜的明顯損害,也會使傳輸特性受到影響。
在電纜必須連續彎曲的場合(如有掃描儀或水平俯仰雲台),應使用專門的電纜。這種電纜的芯導線應是多股膠合線。
只使用壓接型的BNC連接器。
2. 控制線

目前市面上大多數的國產雲台、高速球型攝像機多支持RS485傳輸方式,對線纜的規格要求不嚴,一般來說採用屏蔽雙絞線即可,多選用RVVP 2×1.0。一些進口的高檔高速球型攝像機對線纜要求比較高,而且多將控制線和電源線一起設計,有的高速球型攝像機還將接地線一起考慮,故需要5芯屏蔽控制線,在工程實例中多選用美國百通Belden 8723(4芯屏蔽線)作控制線纜,而且不需要單獨考慮電源線。

3. 電源線

市面上大多數固定攝像機採用直流12伏電源(DC12),高速球型攝像機多採用24伏交流電源(AC24),雲台也多採用交流24V,故電源均較低,一般選用2芯電源線即可,多選用RVV 2×1.0。當然也有很多攝像機可兼容DC12和AC24,也有部分攝像機直接連接交流220V電源,如果電源為220V則電源線和其它線纜要分開走,而且間距不能小於30cm,這個一定要注意。

3.3 後端設備

3.3.1 畫面處理系統

在有多個攝像機組成的電視監控系統中,通常採用視頻切換器使多路圖像在一台監視器上輪流顯示。但有時為了讓監控人員能同時看到所有監控點的情況,往往採用多畫面分割器使得多路圖像同時顯示在一台監視器上。當採用幾台多畫面分割器時,就有可能用與多畫面分割器相同數量的監視器將所有攝像機傳送來的多個畫面同時顯示。這樣,既減少了監視器的數量,又能使監控人員一目瞭然地監視各個部位的情況。常用的畫面分割器為四畫面、九畫面和十六畫面。

畫面分割器的基本工作原理:採用圖像壓縮和數字化處理的方法,把幾個畫面按同樣的比例壓縮在一個監視器的屏幕上。有的還帶有內置順序切換器的功能,此功能可將各攝像機輸入的全屏畫面按順序和間隔時間輪流輸出顯示在監視器上(如同切換主機輪流切換畫面那樣),並可用錄像機按上述的順序和時間間隔記錄下來。其間隔時間一般是可調的。

主要性能:

全壓縮圖像,數字化處理的彩色/黑白畫面分割器;
四路(或九、十六路)視頻輸入並帶有四路(或九、十六路)的環接輸出;
內置可調校時間的順序切換器和獨立的切換輸出。根據攝像機的編號對全屏畫面按順序切換顯示,敏路畫面的顯示時間可由用戶自己進行優化編程調整;
高解像度以及實時更新率。畫面指標為512×512象素,更新率為25-30場/秒;
錄像帶重放時可實現1/4(或1/9、1/16)畫面到全屏畫面變焦(還原為實時全屏畫面);
與標準的SUPER-VHS錄像機兼容(有的還具有S-VHS介面);
有報警輸入/輸出介面,可與報警系統聯動。報警時可調用全屏畫面並產生報警輸出信號啟動錄像機或其它相關設備。也就是說,當報警信號產生時,與該警報相關區域的場景將以全屏畫面顯示出來,並可自動錄像。用戶可自行設定警報的持續時間和錄像的持續時間。報警輸入介面數目與畫面輸入數目相同;
八個字元的攝像機名稱。用戶可自己編程設定給每個攝像機最多達八個字元的名稱;
報警畫面疊加、視頻信號丟失指標。該功能可方便用戶快速檢查出現丟失的原因;
設置屏幕菜單編程/調用。編程簡單、操作容易,人-機界面友好;及
電子保險鎖。用戶可自行設定密碼,被允許的操作者才能進行系統的操作。
畫面處理器在閉路監控系統的後端中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和地位:

畫面處理器一般具有一個主埠,用來接大的監視器(比如21」),一個定點監視埠,用來接小的監視器(比如14」);大部分的畫面處理器都具有環通的功能,可將所有輸入的信號通過環通再輸出,便於分別單路監視和錄像;畫面處理器還具有移動偵測和報警聯動功能,實際上就是一個小矩陣。正是有著這些優點,在需要電視牆監視的場所就需要畫面處理器,如圖1和圖2所示。

在採用矩陣的後端錄像系統中,矩陣只能輸出信號,不能監視(只能通過第三方的電腦顯示1路)和錄像,而且輸出埠不能夠同時連接顯示器和錄像機,只能二選其一,即使通過視頻分配器可以同時連接錄像機和顯示器,數量也是很大的,不經濟,故在矩陣的輸出端再連接一台或多台畫面處理器則可以有效的處理這個問題;

在採用硬碟錄像的系統中,人眼在短距離不能同時監視3台以上的顯示器,所以一定要通過電視牆才能夠實現監視功能,而一般的硬碟錄像機不具備直接連接監視器的功能,故也需要畫面處理器,然後通過畫面處理器配合監視器實現監視功能。
3.3.2 硬碟錄像系統

硬碟錄像機的基本功能是將模擬的音視頻信號轉變為JPGE MPEG數字信號存儲在硬碟(HDD)上,並提供與錄制、播放和管理節目相對應的功能。

其突出特性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實現了模擬節目的數字化高保真存儲能夠將廣為傳播和個人收集的模擬音視頻節目以先進的數字化方式錄制和存儲,一次錄制,反復多次播放也不會使質量有任何下降;
全面的輸入輸出介面:提供了天線/電視電纜、AV端子、S端子輸入介面和AV端子、S端子輸出介面。可錄制幾乎所有的電視節目和其它播放機、攝像機輸出的信號,方便地與其它的視聽設備連接;
多種可選圖像錄制等級:對於同一個節目源,提供了高、中、低三個圖象質量錄制等級。選用最高等級時,錄制的圖象質量接近於DVD的圖象質量;
大容量長時間節目存儲,可擴展性強用戶可選用20GB、40GB或更大容量的硬碟用於節目存儲;
具有先進的時移(Timeshifting)功能:當不得不中斷收看電視節目時,用戶只需按下Timeshifting鍵,從中斷收看時刻開始的節目都將被自動保存起來,用戶在處理完事務後還可以從中斷的位置起繼續收看節目,而不會有任何停頓感;
完善的預約錄制/播放節目功能:用戶可以自由的設定開始錄制/播放節目的起始時刻、時間長度等選項。通過對預約節目單的編輯組合,可以系統化地錄制各種間斷性的電視節目,包括電視連續劇;
強大的網路信息家電中心:用戶通過網路通訊介面,使用DVR度身定製的網路瀏覽器,配備相應的網路資源,將可以享用豐富的網路在線信息;
提供便捷的管理已錄制節目的方法:用戶可以按照錄制時間、節目種類等方式對已錄制的節目進行組織和分類,隨意在喜好的位置設定書簽;及
提供隨心所欲的播放方式 由於硬碟快速、隨機存儲的特點,欣賞錄制好的和正在錄制的節目時,都可以用比當前DVD播放機更多種、更靈活的方式進行特技播放,快速播放時圖像更加平滑,慢速播放時具有更高的細節解析度。
正是因為硬碟錄像機的這些突出表現,現在越來越多的代替傳統的方式來實現錄像和顯示。根據筆者的經驗,現在的小區和大廈閉路監控系統多使用硬碟錄像機,通過硬碟錄像可以很方便的通過區域網甚至互聯網遠程的顯示、錄像、控制,非常方便,可以在小區或大廈建設多個監控中心,以滿足實際的需要。

因為一般的小區和大廈的監控系統攝像機多在100隻左右,故一般會使用6-9台16路硬碟錄像機,但鑒於顯示器不是全部用來顯示圖像的還要顯示很多操作按鈕和菜單,同時顯示器顯示的圖像偏小,只有近距離才有好的監視效果;同時人的肉眼無法同時監視3台以上的顯示器,就算可以看到也不能同時監視所有的畫面。所以一般採用硬碟錄像的閉路監控系統多採用畫面處理器通過環通再接到監視牆上,具有很好的效果
.3.3 矩陣

矩陣是視頻切換和控制的系統設備,具有強大的功能。一般為微機模塊化,高密度矩陣設計,可接多達幾千台攝像機和上百台監視器。

一般矩陣系統具有如下特性:

預組裝系統;
菜單綜合設置;
鍵盤口令輸入;
優先順序操作;
系統可劃分;
並行/成組切換;
通用的巡視/顯示序列;
自動調用巡視序列和觸點設防表;
屏幕顯示(攝像機號和標題、日期/時間格式可調整、監視器號及其狀);
系統可分級、多級控制:攝像機現場控制:控制恆速或變速雲台;
自動報警調用;
內部視頻丟失檢測:同步檢測;
可編程報警聯系表;
五種不同的報警顯示方式;
三種報警狀態消除方式;
報警狀態輸出;
所有編程數據的備用電池保護;及
8個RS-232通訊口。

4. 在線等!積分可以加!!!!!

以下供參考:
樓宇智能化
樓宇智能化是信息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現代的西方發達國家,樓宇智能化早已興起,但在我國,樓宇智能化還是近年才出現的新鮮事物,我們根據形勢的發展需要,及時組織科研力量,根據目前的實際國情,研究樓宇智能化這一新課題,並承擔了多項大型建築的智能化系統的設計和實施任務,深受用戶好評。
一、智能樓宇(Intelligent Building)的概念
1、智能樓宇的起源和發展
現代社會對信息的需求量越來越大,信息傳遞速度也越來越快,二十一世紀是信息化的世紀,目前推動世界經濟發展的主要是信息技術、生物技術和新材料技術,而其中信息技術對人們的經濟、政治和社會生活影響最大,信息業正逐步成為社會的主要支柱產業,人類社會的進步將依賴於信息技術的發展和應用。
近年來,電子技術(尤其是計算機技術)和網路通信技術的發展,使社會高度信息化,在建築物內部,應用信息技術、古老的建築技術和現代的高科技相結合,於是產生"樓宇智能化"。 樓宇智能化是採用計算機技術對建築物內的設備進行自動控制,對信息資源進行管理,為用戶提供信息服務,它是建築技術適應現代社會信息化要求的結晶。
1984年美國聯合科技的UTBS公司在康涅狄格(Connecticut Stste)州哈伏特(Hartford)市將一座金融大廈進行改造並取名City Place(都市大廈),主要是增添了計算機設備、數據通信線路、程式控制交換機等,使住戶可以得到通信、文字處理、電子函件、情報資料檢索、行情查詢等服務。同時,對大樓的所有空調、給排水、供配電設備、防火、保安設備由計算機進行控制,實現綜合自動化、信息化,使大樓的用戶獲得了經濟舒適、高效安全的環境,使大廈功能發生質的飛躍,從而誕生了世界上第一座智能化樓宇。自此以後,世界上樓宇智能化建設走上了高速發展軌道。
2、智能化樓宇的基本要求
智能化樓宇的基本要求是,有完整的控制、管理、維護和通信設施,便於進行環境控制、安全管理、監視報警,並有利於提高工作效率,激發人們的創造性。簡言之,樓宇智能化的基本要求是:辦公設備自動化、智能化,通信系統高性能化,建築柔性化,建築管理服務自動化。
樓宇智能化提供的環境應該是一種優越的生活環境和高效率的工作環境:
舒適性。使人們在智能化樓宇中生活和工作(包括公共區域),無論是心理上還是生理上均感到舒適,為此,空調、照明、噪音、綠化、自然光及其他環境條件應達到較佳或最佳狀態。
高效性。提高辦公業務、通信、決策方面的工作效率,節省人力、時間、空間、資源、能耗、費用,以及建築物所屬設備系統使用管理的效率。
方便性。除了集中管理,易於維護外,還應具有高效的信息服務功能。
適應性。對辦公組織機構、辦公方法和程序的變更以及設備更新的適應性強,當網路功能發生變化和更新時,不妨礙原有系統的使用。
安全性。除了要保證生命、財產、建築物安全外,還要考慮信息的安全性,防止信息網中發生信息泄露和被干擾,特別是防止信息數據被破壞、被篡改,防止黑客入侵。
可靠性。選用的設備硬體和軟體技術成熟,運行良好,易於維護,當出現故障時能及時修復。
3、智能化樓宇的功能
從樓宇智能化的功能角度看,樓宇智能化提供的功能應包括:
具有信息處理功能,而且信息范圍不只局限於建築物內,應該能在城市、地區或國家間進行。
能對建築物內照明、電力、暖通、空調、給排水、防災、防盜、運輸設備進行綜合自動控制。
能實現各種設備運行狀態監視和統計記錄的設備管理自動化,並實現以安全狀態監視為中心的防災自動化。
建築物內應具有充分的適應性和可擴展性。
它的所有功能應能隨技術進步和社會需要而發展。
4、智能化樓宇的優越性
和普通建築相比,智能化樓宇的優越性體系那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具有良好的信息接收和反應能力,提高工作效率。
提高建築物的安全、舒適和高效便捷性。
具有良好的節能效果。對空調、照明等設備的有效控制,不但提供了舒適的環境,還有顯著的節能效果(一般節能達15~20%)。
節省設備運行維護費用。一方面系統能正常運行,發揮其作用可降低機電系統的維護成本,另一方面由於系統的高度集成,操作和管理也高度集中,人員安排更合理,從而使人工成本降到最底。
滿足用戶對不同環境功能的需求。
高薪技術的運用能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5、智能化樓宇的定義
什麼樣的建築才算是智能化樓宇?目前世界上的對樓宇智能化的提法很多,歐洲、美國、日本、新加坡及國際智能工程學會的提法各有不同,其中,日本的國情與我國較為相近,其提法可以參考,日本電機工業協會樓宇智能化分會把智能化樓宇定義為:綜合計算機、信息通信等方面的最先進技術,使建築物內的電力、空調、照明、防災、防盜、運輸設備等協調工作,實現建築物自動化(BA)、通信自動化(CA)和辦公自動化(OA),將這3種功能結合起來的建築,就是智能化樓宇。
回答者:yangwd機器貓 - 千總 五級 12-4 21:39
以下供參考:
樓宇智能化
樓宇智能化是信息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現代的西方發達國家,樓宇智能化早已興起,但在我國,樓宇智能化還是近年才出現的新鮮事物,我們根據形勢的發展需要,及時組織科研力量,根據目前的實際國情,研究樓宇智能化這一新課題,並承擔了多項大型建築的智能化系統的設計和實施任務,深受用戶好評。
一、智能樓宇(Intelligent Building)的概念
1、智能樓宇的起源和發展
現代社會對信息的需求量越來越大,信息傳遞速度也越來越快,二十一世紀是信息化的世紀,目前推動世界經濟發展的主要是信息技術、生物技術和新材料技術,而其中信息技術對人們的經濟、政治和社會生活影響最大,信息業正逐步成為社會的主要支柱產業,人類社會的進步將依賴於信息技術的發展和應用。
近年來,電子技術(尤其是計算機技術)和網路通信技術的發展,使社會高度信息化,在建築物內部,應用信息技術、古老的建築技術和現代的高科技相結合,於是產生"樓宇智能化"。 樓宇智能化是採用計算機技術對建築物內的設備進行自動控制,對信息資源進行管理,為用戶提供信息服務,它是建築技術適應現代社會信息化要求的結晶。
1984年美國聯合科技的UTBS公司在康涅狄格(Connecticut Stste)州哈伏特(Hartford)市將一座金融大廈進行改造並取名City Place(都市大廈),主要是增添了計算機設備、數據通信線路、程式控制交換機等,使住戶可以得到通信、文字處理、電子函件、情報資料檢索、行情查詢等服務。同時,對大樓的所有空調、給排水、供配電設備、防火、保安設備由計算機進行控制,實現綜合自動化、信息化,使大樓的用戶獲得了經濟舒適、高效安全的環境,使大廈功能發生質的飛躍,從而誕生了世界上第一座智能化樓宇。自此以後,世界上樓宇智能化建設走上了高速發展軌道。
2、智能化樓宇的基本要求
智能化樓宇的基本要求是,有完整的控制、管理、維護和通信設施,便於進行環境控制、安全管理、監視報警,並有利於提高工作效率,激發人們的創造性。簡言之,樓宇智能化的基本要求是:辦公設備自動化、智能化,通信系統高性能化,建築柔性化,建築管理服務自動化。
樓宇智能化提供的環境應該是一種優越的生活環境和高效率的工作環境:
舒適性。使人們在智能化樓宇中生活和工作(包括公共區域),無論是心理上還是生理上均感到舒適,為此,空調、照明、噪音、綠化、自然光及其他環境條件應達到較佳或最佳狀態。
高效性。提高辦公業務、通信、決策方面的工作效率,節省人力、時間、空間、資源、能耗、費用,以及建築物所屬設備系統使用管理的效率。
方便性。除了集中管理,易於維護外,還應具有高效的信息服務功能。
適應性。對辦公組織機構、辦公方法和程序的變更以及設備更新的適應性強,當網路功能發生變化和更新時,不妨礙原有系統的使用。
安全性。除了要保證生命、財產、建築物安全外,還要考慮信息的安全性,防止信息網中發生信息泄露和被干擾,特別是防止信息數據被破壞、被篡改,防止黑客入侵。
可靠性。選用的設備硬體和軟體技術成熟,運行良好,易於維護,當出現故障時能及時修復。
3、智能化樓宇的功能
從樓宇智能化的功能角度看,樓宇智能化提供的功能應包括:
具有信息處理功能,而且信息范圍不只局限於建築物內,應該能在城市、地區或國家間進行。
能對建築物內照明、電力、暖通、空調、給排水、防災、防盜、運輸設備進行綜合自動控制。
能實現各種設備運行狀態監視和統計記錄的設備管理自動化,並實現以安全狀態監視為中心的防災自動化。
建築物內應具有充分的適應性和可擴展性。
它的所有功能應能隨技術進步和社會需要而發展。
4、智能化樓宇的優越性
和普通建築相比,智能化樓宇的優越性體系那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具有良好的信息接收和反應能力,提高工作效率。
提高建築物的安全、舒適和高效便捷性。
具有良好的節能效果。對空調、照明等設備的有效控制,不但提供了舒適的環境,還有顯著的節能效果(一般節能達15~20%)。
節省設備運行維護費用。一方面系統能正常運行,發揮其作用可降低機電系統的維護成本,另一方面由於系統的高度集成,操作和管理也高度集中,人員安排更合理,從而使人工成本降到最底。
滿足用戶對不同環境功能的需求。
高薪技術的運用能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5、智能化樓宇的定義
什麼樣的建築才算是智能化樓宇?目前世界上的對樓宇智能化的提法很多,歐洲、美國、日本、新加坡及國際智能工程學會的提法各有不同,其中,日本的國情與我國較為相近,其提法可以參考,日本電機工業協會樓宇智能化分會把智能化樓宇定義為:綜合計算機、信息通信等方面的最先進技術,使建築物內的電力、空調、照明、防災、防盜、運輸設備等協調工作,實現建築物自動化
回答者:屁屁神豬 - 助理 三級 12-8 07:22
去去去去去去去去去去去去去去去去去去去去去去去去去去去去去去去去去去去去去去去去去去去去去去去去去去去去去去去去去去去去去去去去去去去去去去去去去去去去去去去去去去去去去去去去去去
回答者:4980249802 - 兵卒 一級 12-8 13:40
1。智能樓宇對安全防範系統有哪些具體要求?通常安全防範系統包含哪些內容?
2。試述通道管制系統有哪些常用的識別裝置,是如何工作的?
3。試述停車場自動識別管理及樓宇可視對講系統的工作原理?
4。通道管制系統是如何通過計算機進行管理的?
5。試述防盜報警裝置的種類和工作管理以及選用原則?
6。試述電視監控系統的組成原理及各部分的作用?
7。試述巡更系統的構成類型和選用原則?
8。電視監控系統有哪些常用攝象機?各有哪些特點?如何選用?
9。在電視監視系統中,如何根據用途選配攝象機的鏡頭?
10。在電視監視系統中,有哪些常用的記錄和顯示裝置?
11。試通過一個典型的電視監視系統理解電視監視系統的功能以及它是如何實現這些功能的?樓宇智能化
樓宇智能化是信息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現代的西方發達國家,樓宇智能化早已興起,但在我國,樓宇智能化還是近年才出現的新鮮事物,我們根據形勢的發展需要,及時組織科研力量,根據目前的實際國情,研究樓宇智能化這一新課題,並承擔了多項大型建築的智能化系統的設計和實施任務,深受用戶好評。
一、智能樓宇(Intelligent Building)的概念
1、智能樓宇的起源和發展
現代社會對信息的需求量越來越大,信息傳遞速度也越來越快,二十一世紀是信息化的世紀,目前推動世界經濟發展的主要是信息技術、生物技術和新材料技術,而其中信息技術對人們的經濟、政治和社會生活影響最大,信息業正逐步成為社會的主要支柱產業,人類社會的進步將依賴於信息技術的發展和應用。
近年來,電子技術(尤其是計算機技術)和網路通信技術的發展,使社會高度信息化,在建築物內部,應用信息技術、古老的建築技術和現代的高科技相結合,於是產生"樓宇智能化"。 樓宇智能化是採用計算機技術對建築物內的設備進行自動控制,對信息資源進行管理,為用戶提供信息服務,它是建築技術適應現代社會信息化要求的結晶。
1984年美國聯合科技的UTBS公司在康涅狄格(Connecticut Stste)州哈伏特(Hartford)市將一座金融大廈進行改造並取名City Place(都市大廈),主要是增添了計算機設備、數據通信線路、程式控制交換機等,使住戶可以得到通信、文字處理、電子函件、情報資料檢索、行情查詢等服務。同時,對大樓的所有空調、給排水、供配電設備、防火、保安設備由計算機進行控制,實現綜合自動化、信息化,使大樓的用戶獲得了經濟舒適、高效安全的環境,使大廈功能發生質的飛躍,從而誕生了世界上第一座智能化樓宇。自此以後,世界上樓宇智能化建設走上了高速發展軌道。
2、智能化樓宇的基本要求
智能化樓宇的基本要求是,有完整的控制、管理、維護和通信設施,便於進行環境控制、安全管理、監視報警,並有利於提高工作效率,激發人們的創造性。簡言之,樓宇智能化的基本要求是:辦公設備自動化、智能化,通信系統高性能化,建築柔性化,建築管理服務自動化。
樓宇智能化提供的環境應該是一種優越的生活環境和高效率的工作環境:
舒適性。使人們在智能化樓宇中生活和工作(包括公共區域),無論是心理上還是生理上均感到舒適,為此,空調、照明、噪音、綠化、自然光及其他環境條件應達到較佳或最佳狀態。
高效性。提高辦公業務、通信、決策方面的工作效率,節省人力、時間、空間、資源、能耗、費用,以及建築物所屬設備系統使用管理的效率。
方便性。除了集中管理,易於維護外,還應具有高效的信息服務功能。
適應性。對辦公組織機構、辦公方法和程序的變更以及設備更新的適應性強,當網路功能發生變化和更新時,不妨礙原有系統的使用。
安全性。除了要保證生命、財產、建築物安全外,還要考慮信息的安全性,防止信息網中發生信息泄露和被干擾,特別是防止信息數據被破壞、被篡改,防止黑客入侵。
可靠性。選用的設備硬體和軟體技術成熟,運行良好,易於維護,當出現故障時能及時修復。
3、智能化樓宇的功能
從樓宇智能化的功能角度看,樓宇智能化提供的功能應包括:
具有信息處理功能,而且信息范圍不只局限於建築物內,應該能在城市、地區或國家間進行。
能對建築物內照明、電力、暖通、空調、給排水、防災、防盜、運輸設備進行綜合自動控制。
能實現各種設備運行狀態監視和統計記錄的設備管理自動化,並實現以安全狀態監視為中心的防災自動化。
建築物內應具有充分的適應性和可擴展性。
它的所有功能應能隨技術進步和社會需要而發展。
4、智能化樓宇的優越性
和普通建築相比,智能化樓宇的優越性體系那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具有良好的信息接收和反應能力,提高工作效率。
提高建築物的安全、舒適和高效便捷性。
具有良好的節能效果。對空調、照明等設備的有效控制,不但提供了舒適的環境,還有顯著的節能效果(一般節能達15~20%)。
節省設備運行維護費用。一方面系統能正常運行,發揮其作用可降低機電系統的維護成本,另一方面由於系統的高度集成,操作和管理也高度集中,人員安排更合理,從而使人工成本降到最底。
滿足用戶對不同環境功能的需求。
高薪技術的運用能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5、智能化樓宇的定義
什麼樣的建築才算是智能化樓宇?目前世界上的對樓宇智能化的提法很多,歐洲、美國、日本、新加坡及國際智能工程學會的提法各有不同,其中,日本的國情與我國較為相近,其提法可以參考,日本電機工業協會樓宇智能化分會把智能化樓宇定義為:綜合計算機、信息通信等方面的最先進技術,使建築物內的電力、空調、照明、防災、防盜、運輸設備等協調工作,實現建築物自動化(BA)、通信自動化(CA)和辦公自動化(OA),將這3種功能結合起來的建築,就是智能化樓宇。
回答者:yangwd機器貓 - 千總 五級 12-4 21:39
以下供參考:
樓宇智能化
樓宇智能化是信息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現代的西方發達國家,樓宇智能化早已興起,但在我國,樓宇智能化還是近年才出現的新鮮事物,我們根據形勢的發展需要,及時組織科研力量,根據目前的實際國情,研究樓宇智能化這一新課題,並承擔了多項大型建築的智能化系統的設計和實施任務,深受用戶好評。
一、智能樓宇(Intelligent Building)的概念
1、智能樓宇的起源和發展
現代社會對信息的需求量越來越大,信息傳遞速度也越來越快,二十一世紀是信息化的世紀,目前推動世界經濟發展的主要是信息技術、生物技術和新材料技術,而其中信息技術對人們的經濟、政治和社會生活影響最大,信息業正逐步成為社會的主要支柱產業,人類社會的進步將依賴於信息技術的發展和應用。
近年來,電子技術(尤其是計算機技術)和網路通信技術的發展,使社會高度信息化,在建築物內部,應用信息技術、古老的建築技術和現代的高科技相結合,於是產生"樓宇智能化"。 樓宇智能化是採用計算機技術對建築物內的設備進行自動控制,對信息資源進行管理,為用戶提供信息服務,它是建築技術適應現代社會信息化要求的結晶。
1984年美國聯合科技的UTBS公司在康涅狄格(Connecticut Stste)州哈伏特(Hartford)市將一座金融大廈進行改造並取名City Place(都市大廈),主要是增添了計算機設備、數據通信線路、程式控制交換機等,使住戶可以得到通信、文字處理、電子函件、情報資料檢索、行情查詢等服務。同時,對大樓的所有空調、給排水、供配電設備、防火、保安設備由計算機進行控制,實現綜合自動化、信息化,使大樓的用戶獲得了經濟舒適、高效安全的環境,使大廈功能發生質的飛躍,從而誕生了世界上第一座智能化樓宇。自此以後,世界上樓宇智能化建設走上了高速發展軌道。
2、智能化樓宇的基本要求
智能化樓宇的基本要求是,有完整的控制、管理、維護和通信設施,便於進行環境控制、安全管理、監視報警,並有利於提高工作效率,激發人們的創造性。簡言之,樓宇智能化的基本要求是:辦公設備自動化、智能化,通信系統高性能化,建築柔性化,建築管理服務自動化。
樓宇智能化提供的環境應該是一種優越的生活環境和高效率的工作環境:
舒適性。使人們在智能化樓宇中生活和工作(包括公共區域),無論是心理上還是生理上均感到舒適,為此,空調、照明、噪音、綠化、自然光及其他環境條件應達到較佳或最佳狀態。
高效性。提高辦公業務、通信、決策方面的工作效率,節省人力、時間、空間、資源、能耗、費用,以及建築物所屬設備系統使用管理的效率。
方便性。除了集中管理,易於維護外,還應具有高效的信息服務功能。
適應性。對辦公組織機構、辦公方法和程序的變更以及設備更新的適應性強,當網路功能發生變化和更新時,不妨礙原有系統的使用。
安全性。除了要保證生命、財產、建築物安全外,還要考慮信息的安全性,防止信息網中發生信息泄露和被干擾,特別是防止信息數據被破壞、被篡改,防止黑客入侵。
可靠性。選用的設備硬體和軟體技術成熟,運行良好,易於維護,當出現故障時能及時修復。
3、智能化樓宇的功能
從樓宇智能化的功能角度看,樓宇智能化提供的功能應包括:
具有信息處理功能,而且信息范圍不只局限於建築物內,應該能在城市、地區或國家間進行。
能對建築物內照明、電力、暖通、空調、給排水、防災、防盜、運輸設備進行綜合自動控制。
能實現各種設備運行狀態監視和統計記錄的設備管理自動化,並實現以安全狀態監視為中心的防災自動化。
建築物內應具有充分的適應性和可擴展性。
它的所有功能應能隨技術進步和社會需要而發展。
4、智能化樓宇的優越性
和普通建築相比,智能化樓宇的優越性體系那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具有良好的信息接收和反應能力,提高工作效率。
提高建築物的安全、舒適和高效便捷性。
具有良好的節能效果。對空調、照明等設備的有效控制,不但提供了舒適的環境,還有顯著的節能效果(一般節能達15~20%)。
節省設備運行維護費用。一方面系統能正常運行,發揮其作用可降低機電系統的維護成本,另一方面由於系統的高度集成,操作和管理也高度集中,人員安排更合理,從而使人工成本降到最底。
滿足用戶對不同環境功能的需求。
高薪技術的運用能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5、智能化樓宇的定義
什麼樣的建築才算是智能化樓宇?目前世界上的對樓宇智能化的提法很多,歐洲、美國、日本、新加坡及國際智能工程學會的提法各有不同,其中,日本的國情與我國較為相近,其提法可以參考,日本電機工業協會樓宇智能化分會把智能化樓宇定義為:綜合計算機、信息通信等方面的最先進技術,使建築物內的電力、空調、照明、防災、防盜、運輸設備等協調工作,實現建築物自動化
回答者:563711995 - 魔法學徒 一級 12-8 20:54
...........................................................................................................................
回答者:qc010315 - 初入江湖 二級 12-9 12:11

5. 安防監控知識

1.1 安全防範系統
1.1.1 總則
智能大廈的安全防範系統,應是一個智能化系統,採用先進的微處理器技術,使得系統各設備應具有獨立運作的能力。
1) 安全防範系統由以下幾個子系統組成:
•閉路電視監控系統
•防盜報警系統
2) 以上各子系統單獨設置,並可以與門禁等系統聯成統一的網路,構成安防集成系統。
1.1.2 閉路電視監視系統
1) 攝像機的設置:裝設於地下停車場、大堂、公共走廊、電梯轎廂、電梯前室、樓梯前室、超市等場所。電梯轎廂、地下停車場等照度較低的場所採用黑白攝像機,其它區域一律採用彩色攝像機進行監視。
2) 攝像機類型:大堂、停車場、超市等較開闊的地域宜設置雲台式攝像機,其它地區採用固定攝像機;停車場、樓梯前室、超市、公共走廊採用槍機,I、II、III區出入口及室外廣場採用一體化球型攝像機,其它地區採用球型攝像機。黑白攝像機水平解析度應不低於460電視線;彩色攝像機水平解析度應不低於380電視線。
3) 控制系統前端及主控設備全部採用國際上一流的品牌:如PHILIPS,PANASONIC等品牌,矩陣主機採用模塊式構架,最大視頻輸入要求達到200路以上,作為系統的顯示界面,要求監視器全部採用監控行業專業監視器,每台專業監視器其分辯率參數不可小於攝像機,且用於畫面分割器的監視器應大於20「。
4) 系統需配置一台16路硬碟錄像機。
5) 所有電梯轎廂應安裝電梯專用攝像機,以利於維護電梯乘客的安全,同時所有的電梯信號需通過樓層顯示器疊加上相應的樓層信號,以便於監視電梯當前的運行狀態。
6) 所有視頻輸入信號均可由視頻矩陣切換器進行手動/自動切換控制,並且有編程和報警切換功能。系統具有能夠管理固定式、智能半球型、一體化球型等攝像機的功能。
7) 系統可以24小時連續自動運行,無論室內、室外、或任何天氣情況系統都能運行自如。
8) 視頻矩陣式切換可使監視器顯示的圖像隨時任意分組,不需改動設備,圖像可定點及循環顯示。圖像有漢字位置提示。
9) 通過矩陣切換器對雲台、鏡頭隨意控制,控制監視畫面在監視屏幕上進行循環顯示, 每一路的駐留時間可調。
10) 本系統有完整的日誌功能,並能長時間記錄。
11) 在一般情況下,閉路電視監控系統根據設定,其監視器按程序順序或定時地切換圖像,錄像機按設定進行錄像,以循環監視各重要場所並保存圖像資料,同時,能在視頻圖像上疊加攝像機號、地址、時間。
12) 各種操作程序均具有存儲功能,當市電中斷或關機時,所有編程設置均可保存。
13) 系統可根據將來的使用變化,通過增加或更改部分組件來達到增加或修改系統功能的目的,並且單個部件的事故不會影響系統其他部分的使用。
1.1.3 防盜報警系統
1) XX大廈入侵報警監視系統作為安全防範系統的一部分,與閉路電視監控系統共同構成一個統一的安防網路。
2) 系統單獨設置報警控制主機,並可自動聯動閉路監控系統切換報警區域的視頻圖像到指定的報警監視器,調用前端攝像機預置攝像點監視報警點,或啟動自動巡遊路徑監視報警區域,同時啟動錄像機(並調整錄像機為實時錄像模式)紀錄報警現場的視頻圖像,為用戶提供報警現場視頻圖像;可自動判別報警信號的來源,自動生成報警日誌,如實紀錄報警發生的地點、時間、日期,以備日後查詢。
3) 前端報警器能夠快速、准確地檢測到現場的異常狀態,經報警收集器編碼後及時通報給系統控制主機。I、II、III區每層電梯前室、IV區各娛樂場所、消防控制室、自動化控制室、總服務台應設置緊急按鈕或踢腳開關;I、II、III區各主要出入口、商務中心、超市應設置雙鑒探測器,分模式設定工作狀態。
4) 系統控制主機依據設定的系統自動響應程序,並應內置撥號器,與城市110報警聯網。
5) 系統將對報警信號採取自動和手動響應措施,對報警信號一一紀錄在案(包括響應的方法、時間、日期),生成日誌文件,以備日後查詢。
6) 本系統留有冗餘,方便了今後的擴展。
7) 所有報警設備均應採用國際上知名品牌,如: C&K, ADEMCO、EL等。

1.2 綜合布線系統
1.2.1 系統概述
二十一世紀國際商務總部採用綜合布線系統作為語音、數據及圖像通信等系統的傳輸媒介。考慮到現代化辦公環境對通訊自動化(CA)、辦公自動化(OA)等系統的信息傳輸的需求,在布線方面要求具有高度靈活性、可靠性及綜合性,並且要求易擴容、應面向未來的發展及方便維護和管理。
二十一世紀國際商務總部內的綜合布線系統應保證實現大樓內語音設備、各種計算機設備、各種網路互聯設備,以及計算機桌面系統等在物理上和邏輯上的互連。
本方案應設置五個子系統:
• 工作區(Work Area)子系統;
• 水平(Horizontal)子系統;
• 管理(Administration)子系統;
• 垂直干線(Backbone/Riser)子系統;
• 設備間(Equipment)子系統;
1.2.2 系統設計依據
本系統設計符合以下相關技術標准及規范,相關標准和規范中如有內容不一致之處,按如下優先順序順序使用:
• 國際標准、規范
• 國家標准、規范
• 部頒標准、規范
• 行業標准、規范
• 地方標准、規范
• 製造商使用的標准、規范
主要依據的標准規范:
☆EIA/TIA 568 EIA/TIA 569 EIA/TIA—TSB 36/40工業標准及國際商務建築布線標准;
☆ISO/IEC 11081國際標准;
☆GB/T 50311-2000 建築與建築群綜合布線系統工程設計規范;
☆GB/T 50312-2000 建築與建築群綜合布線系統工程驗收規范;
1.2.3 系統設計要求
本工程綜合布線系統全採取6類產品,設置如下五個子系統:
(1) 工作區子系統
工作區子系統是最終用戶的辦公區域,主要指信息插座及連接設備的端接跳線器件。
信息點布置說明:
1~3區:
 辦公室、開敞辦公區:每15平米布置1對(1個語音,1個數據);
 總服務台:3對
 商務中心:4對
 控制室等:2~3對,根據需要設置
4區:
 超市:收銀台處共預留20對(POS機預留)
 休閑娛樂等服務用房:每房間1對
 展廳:入口出2對(觸摸屏預留)
 大會議室:2對
 視頻會議室:2對
 公寓:卧室1對,卧室衛生間1個語音點且與卧室共線。
插座面板採用國標86系列面板,視安裝位置採用雙孔、單孔面板並加防塵蓋保護,插座模塊採用6類UTP產品,每個信息點將均可應用於電話,也可應用於數據、圖像等系統終端連接。
報價中應包括30%的工作區3m原裝成品數據跳線。

(2) 水平子系統
水平子系統是指大樓內水平電纜系統,該部分通過與土建配合,在土建過程中埋設暗管或敷設線槽、橋架等,按吊頂上和機房地板下兩種方式布放。
水平子系統對應UTP信息插座全部採用6類4對UTP電纜配置。將來用戶根據設備連接需要,隨時將任一UTP信息點跳線連接成語音或數據應用。為保證網路的可靠性,水平布線不得超過90米的限制。

(3) 管理子系統
管理子系統即為綜合布線系統IDF樓層配線架(或稱樓層分線箱),是各樓層的布線分支管理機構,連接主幹電纜、光纜及水平電纜的配線。
樓層配線間可以每層或多層設置一個,但應保證每個配線間管理的布線設備及網路設備在1個19」機櫃所容納的范圍內。
樓層分線箱中,語音、數據的UTP銅纜和光纜連接配線架設備全部採用EIA/TIA標準的19"規格產品,將所有配線架及網路設備安裝於19"機櫃中(報價應包括19」機櫃)。端接語音點的配線架可以為交叉連接式配線架,端接數據點的配線架應採用19」標準的RJ45模塊式配線架,以方便與網路設備的跳接。所有配線架均應保證達到超五類標准。連接垂直光纜的光纖配線架應採用19」標准光纖機架。要求機櫃內安裝整潔,應配置必要的跳線管理單元。
報價應包括所需的所有光纖跳線、所有語音跳線以及30%原裝成品數據跳線。
(4) 主幹子系統
主幹子系統作為綜合布線系統的骨幹部分,主要連接綜合布線系統設備機房與管理子系統樓層分線箱。
本系統中語音主幹採用3類大對數主幹UTP電纜,具體容量對應各樓層分線箱的用戶語音信息點數量配置,並保證20%擴充餘量。數據主幹採用62.5/125μm 6芯室內多模光纜,每個管理間設置1條。光纖以ST或SC連接頭端接。
主幹電纜通過弱電豎井由樓層管理間連接至設備間,二十一世紀國際商務總部共設置3個弱電豎井,1個位於2區(19、20~Fa、Ga軸)樓梯旁,1個位於3區,另一個擬定於4區(4-5~4-F軸)樓梯旁,4區5~11層可在5層電梯旁設置3個管理間,分別管理本單元的信息點。
設備間子系統
設備間子系統是綜合布線系統的總配線機構,是整個系統的核心。
根據本二十一世紀國際商務總部各功能區劃分,暫將一層靠近弱電井的辦公室(21、23~Ea、Fa軸)作為綜合布線設備間MDF。
所有樓層配線間的語音及數據主幹全部集中連接至設備間。
設備間所需的端接設備均應為19」標准,將安裝在19」機櫃內。機櫃要留有充足的餘量用於安裝網路設備。
報價中應包括所有語音跳線。
(5) 其它
 光纖耗材:報價應包括用於光纖端接的材料及必要消耗品。
 工具:應包括布線系統使用、維護中必備的工具2套。投標單位所提供的工具應是性能良好的,未經使用過的全新工具。
 布線軟體:應包括布線管理軟體1套。管理系統要提供良好的圖像化介面,讓管理人員可以快速找出故障位置包括所有物理路線及所經的設備;布線管理系統資料庫的設計應滿足二十一世紀國際商務總部現在及將來信息點數量需求;布線系統的管理軟體最少包括以下幾種功能:尋找/定位一個特殊連接、增加/刪除/更新一個記錄、跟蹤一個整個線路板上的點到點的連接、為一個新連接提出建議路徑;此軟體已經測驗沒有2000年問題。
 跳線:跳線包括:工作區跳線、管理區跳線、設備間跳線。所有銅纜跳線應滿足超五類標准,數據跳線及光纖跳線應採用設備廠商的原裝產品跳線,語音跳線可以採用卡接式跳線。跳線的長度應能夠滿足使用需求。所有光纖跳線應為2芯的型式,每端應採用SC-SC或ST-SC的連接插頭。

6. 智能大廈的綜合布線系統有哪些,分類,各自優缺點

智能大廈的綜合布線系統要求有「高效、舒適、安全、世能」,一般應有:
一、通信自動化系統
1、數字式程式控制交換機或接入網系統;電話、傳真
2、光纖電視及衛星電視接收系統;電視傳輸
3、電視會議系統;遠程視頻會議
4、衛星信息通信系統;衛星接收
5、背景音樂與緊急廣播系統;音響
二、摟宇設備管理自動化系統
1、樓宇控制系統;空調機組、電梯
2、安全防範系統;監控
3、消防報警系統;可視對講、巡更
4、停車場管理系統;
5、IC卡管理系統;門禁、電、水、氣等
三、辦公自動化系統
計算機網路、計算機軟硬體平台、酒店管理系統、物業管理系統等。
網路模塊化、數字化、多功能、高速度傳輸

7. 樓宇智能化的基本組成

樓宇自動化系統負責完成大廈中的空調製冷系統、變配電系統、照明系統、供熱系統及電梯等的計算機監控管理。樓宇自動化系統由計算機對各子系統進行監測、控制、記錄,實現分散節能控制和集中科學管理,為大廈中的用戶提供良好的工作環境,為大廈的管理者提供方便的管理手段,為廈的經營者減少能耗並降低管理成本,為物業管理現代化提供物質基礎。它的主要控制部件如下:
空調監控系統:其監控要求為:溫度控制、濕度控制、新風、回風、排風的控制、製冷器的防凍監控、過濾器的狀態監測、風機的狀態及故障報警 冷凍站監控系統:包括對冷卻水泵、冷卻塔風機的自動控制,以及冷水機組台數的節能控制和冷凍水系統的壓差控制,還包括中央管理站對冷凍站的控制,因此需解決如下問題:冷卻塔風機運行狀態監測,控制和故障報警、冷卻水泵運行狀態監測,控制和故障報警、冷水機組冷卻水進水溫度監測及控制、冷卻水泵運行狀態監測,控制及故障報警、冷水機組冷卻水出水溫度,流量監測及控制、分水器,集水器壓差監測和控制、冷水機組運行狀態監測,控制和故障報警 給排水監控系統:對大廈生活用水、消防用水、污水、冷凍水箱等給排水裝置進行監測和啟停控制。其中包括壓力測量點、液位測量點以及開關量控制點,並要求顯示各監測點的參數、設備運行狀態和非正常狀態的故障報警,並控制相關設備的啟與停。
變配電監控系統:包括低壓配電系統、計算機不間斷UPS電源系統、冷凍站配電、變壓器、高壓系統和高壓二次線中的各個點進行監測控制。它主要包括電流量、電壓量、有功電度、無功電度、功率因數、溫度等的測量和開關量的控制,並要求實時監測和計量供電系統的運行參數,顯示主接線圖、交直流系統和UPS系統運行圖及運行參數,對系統各開關變位和故障變位進行正確區分,對參數超限報警,並對事故、故障進行順序記錄,可查詢事故原因,並顯示、製表和列印,可繪制負荷曲線,並顯示、列印運行報表 熱力站監控系統:由中央監控系統監測熱交換器的熱水出水溫度、熱水流量和控制熱水泵的啟停
照明監控系統:由中央監控系統按每天預定的時間順序進行開關控制,監視其開關狀態,工作狀態可用文字、圖形顯示,並經列印機列印。
安全防範監控系統:安全防範系統是智能大廈必不可少的部分,它為大廈提供了安全監視、侵入報警、出入門控制管理。安全監視系統採用微機控制矩陣系統,集中完成視頻切換控制、水平/俯仰/變焦控制及自備檢測功能。系統可設分控鍵盤便於管理。安全監視系統技術主要表現為:侵入報警系統通過各類感測器,如主動紅外探測器、被動紅外探測器、紅外微波雙鑒探測器、玻璃破碎感測器、振動感測器,以及各類手動、腳動開關等,可獲得大廈的主要通道、出入口、重要部位及周邊的情況,以利防範工作。
出入門控制系統是對出進門的人員進行識別和選擇,即所有人員的出入都得到監控。系統識別人員的身份後,根據所儲存的數據決定是否允許其出入。每一項出入都作為一個事件記錄存儲,根據需,這些數據可以有選擇的輸出。整個防範系統組成一個有機的整體,當侵入報警或出入門非授權侵入時,在中央控制室接到有關報警信息,通過信息交換,安全監視系統打開報警地點附近的攝像機,並切換到指定監視器上監視,同時打開視頻錄像機自動記錄現場情況,以便查詢使用。
背景音樂、消防廣播系統:消防系統的設計必須征詢公安、消防部門並得到認可,切不可自作主張,自行其事。設計的要點為:背景音樂系統主要為大廈工作區及公共場所提供平時播放背景音樂、語音廣播等 功能。當發生火災或緊急事故時,則可作為事故報警廣播,引導疏散,指揮處理事故。公共廣播音響的設計應與消防報警系統相互配合,實行分區控制。在出現非常事件或火災時,系統能夠接受消防中心的強制切換,並自動投入事故廣播和火災報警廣播,將著火區平時播放的背景音樂立即切換為事故廣播。在技術性能上要求揚聲器基本上按間隔等於2~2.5倍層高的要求分布;滿足消防報警的要求,即揚聲器間隔小於25米,功率不小於3W,能滿足實現本層和上下兩層的同時報警;性能上要求最大響度不小於80分貝,聲場均勻度不小於8分貝,語音清晰大於85%。 通信自動化系統是智能大廈的中樞神經,它集成了電話、計算機、監控報警、閉路電視監視、網路管理等系統的綜合信息網。智能大廈通信自動化系統的主要內容是:
綜合BA、CA、OA、MA、FA的通信需要,統一考慮通信網路的設計與施工。選擇計算機網路的拓撲結構,對大廈進行綜合布線。對通信自動化系統的計算機網路提出的要求有:
標准化和規范化:選擇符合工業標准或事實工業標準的網路通訊協議、操作系統、網管平台、系統軟體、網路通信介質、網路布線、聯接件及布線所用的材料、器件、器材。布線施工過程中也必須遵守國際上通用的網路工程規范及國家建築、電氣工程實施標准。採用標准化、規范化設計,系統才具有開放性,才能保證用戶能在系統上進行有效的開發,並為以後的發展提供一個良好的環境。
先進性與成熟性:為了確保整個通信網路系統和樓宇管理系統結構的技術先進性、可靠性,選擇合理的、實用的、便於擴展與升級的網路拓撲結構和技術先進、有信譽保證、並得到廣大用戶認可的可靠廠家的產品。
安全性和可靠性:樓宇自動化管理、通信網路和辦公自動化是一個復雜的綜合系統,需要在軟、硬體兩個方面採取措施,以保證整個系統安全可靠地運行。首先要保證作為基礎的結構化綜合布線系統的安全與可靠。從結構化綜合布線系統方案設計到材料與器材的選擇,以及工程實施各個階段都必須考慮到影響整個系統安全、可靠性的各種因素。結構化綜合布線施工完成後,必須按照標准嚴格進行有關參數的測試。軟體方面則按照系統類型、數據類型加密、設置許可權等手段實現系統的安全性
可管理性和可維護性:樓宇自動化管理、計算機網路和辦公自動化是一個比較復雜的系統。在設計組建時,必須採用先進的、標準的、用戶界面良好的管理軟體,合理的設備布局,做到走線規范、標記清楚、文檔齊全,以便提供對整個系統的可管理性和可維護性。
靈活性和可擴充性:為了保證用戶的已有投資及用戶不斷增長的業務需求,整個系統必須具有靈活的結構,並留有合理的擴充餘地,以便用戶根據需要進行適當的變動與擴充。
優化性能價格比:考慮到系統性能、功能以及在可預見期間內仍不失其先進性的前提下,盡量使整個系統所需投資合理,以便構成一個性能價格比高的系統。實用性和可行性:根據系統需求和資金投入綜合考慮,方案設計採用成熟技術,保證技術的可行性。
開放性與兼容性:系統設計了中採用支持和符合標準的產品,使系統具有很好的兼容性,有利於設備、器材的選型,便於施工、維護和降低成本。 為了適應業主辦公自動化的要求,智能大廈的系統設計目標應是簡單、實用、方便、安全。智能大廈辦公自動化系統的基本功能主要有:
人事、財務類:人事檔案管理系統、財務管理系統、固定資產管理系統。領導辦公類:公文管理系統、領導要事安排管理系統、文檔管理系統、總經理查詢系統、本行業國內外商情系統。管理類:大廈大事記系統、樓層管理系統、大廈運行管理系統、大事記。公共服務類:公共信息服務系統(如民航、郵政、火車、電話等)查詢、音樂,廣播管理系統、電子布告管理系統、其他用戶提出的管理軟體。

8. 需要一篇關於智能樓宇管理方面的論文,我是做物業管理的.

論我國智能樓宇物業管理
摘 要:社會經濟水平的不斷提高促使家庭生活自動化、居住環境舒適化、安全化,由此也喚起了人們對住宅智能化的要求。美國、日本、歐盟等國家的科學研究機構已經將智能大廈的概念及模式逐步引入住宅小區的建設中,使人們對居家的概念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居住條件和生活環境產生了質的飛躍,智能化住宅、智能住宅小區這一全新的概念應運而生,並成為未來房地產住宅市場發展的大趨勢。本文主要從智能樓宇的發展現狀、技術支持、主體即物業管理公司、管理工作、改善措施以及今後的發展趨勢等方面簡單的闡述了現代智能住宅小區的物業管理。
關鍵字:我國智能樓宇物業管理 基本功能 發展現狀 優化方式 前景展望

前言
隨著樓宇智能化的發展、社會經濟水平的不斷提高促使家庭生活自動化、居住環境舒適化、安全化,這喚起了人們對住宅智能化的要求。美國、日本、歐盟等國家的科學研究機構已經將智能大廈的概念及模式逐步引入住宅小區的建設中,使人們對居家的概念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居住條件和生活環境產生了質的飛躍,智能化住宅、智能住宅小區這一全新的概念應運而生,並成為未來房地產住宅市場發展的大趨勢。所謂智能住宅小區是以住宅為平台,兼備建築、網路通信、設備自動化、信息服務、集系統、結構、服務、管理為一體為住戶營造一個安全、舒適、便捷、節能、高效的居住和生活環境。智能住宅小區是現代建築技術與現代通信技術以及現代計算機技術相結合的產物,其核心技術是小區的智能化系統。智能化系統也稱小區的綜合信息管理系統,是由小區物業管理系統和小區綜合信息服務系統來支持實現的。它能夠實現具有集成性、交互性、動態性的智能化物業管理模式,為住宅小區的業主和使用人提供高效率同時完善而多樣化的服務。

一 智能化住宅小區物業管理的主體
智能住宅小區物業管理的主體即物業管理公司,它以從事智能住宅小區的物業管理為主要經營管理業務,實行自主經營、獨立核算、自負盈虧,是具有法人資格的經濟組織。物業管理公司具有管理水平起點高、專業技術性強、符合市場經濟運轉、管理體制科學、規范的特點。以管理智能住宅小區物業為經營服務的管理公司,它必須具有一支管理素質優秀的管理人員和技能水平突出的專業技術人員所組成的管理隊伍。能夠擔負起對智能住宅小區物業進行維護、保養、管理、提升等全面的服務,使基本目標明確,服務質量優良。
二 智能化物業管理的基本功能
智能化物業管理的目標是向人們提供:「方便快捷的信息通信、安全舒適的居住環境、高效便利的物業管理」。盡管不同地區、不同檔次的智能化物業管理的要求會有些區別,但是由於它是一種商品,就有共性,有一種市場標准。根據智能小區的智能化系統功能設置,一般智能化物業管理公司應該根據市場定位的不同(是中檔還是高檔?),選擇配備「安防監控」、「門禁管理」、「緊急求助」、「家庭安防預警」、「三表出戶」、「現代通信」、「有線電視」、「設備監控」、「小區一卡通」、「計算機物業管理」等智能化子系統,以及小區「電子大屏幕」、「背景音樂」、「電子商務」、「信息服務」、「VOD點播」等。個人認為安防和通訊網路是智能化物業管理公司首先要考慮的問題。

三 智能化住宅小區物業管理的技術支持
信息時代的住宅小區由於設置了智能化系統,使得人們足不出戶就可以進行網上選物購物,網上醫療咨詢,參觀瀏覽虛擬博物館、圖書館和世界各國的名勝景點,網上點播視頻節目,網上證券交易……另外,當家庭中發生警情(包括盜情警報、災情警報、突發事件等)時,家庭成員與小區管理中心可以在接到報警信息以後,隨時查詢和確認家中的安全狀況並及時實施最有效的防範措施。這些給人們提供了舒適、安全的環境和良好的信息交流服務空間的智能化系統,是以小區控制中心為中樞的,由家庭報警系統、停車管理系統、公共廣播系統、緊急電話求助系統、巡更管理系統和樓宇對講系統、周邊防範系統、閉路監控系統、電子公告牌系統等構成,形成一個有線與無線結合、固定目標(房間)與移動目標(汽車、人員)結合、多功能、全方位、智能化、系統性的神經網路系統,向小區各住戶提供全方位優質可靠的安全服務。同時,在小區內建立高速寬頻、安全、可靠的內部網路,提供Internet信息和資源共享,完成小區內部信息發布服務、物業管理,設備集中監控,實現住宅小區的智能化管理。

四 我國智能物業管理行業生存發展的現狀

(一)、綜合管理體制不順、執法能力較差
智能樓宇物業管理的管理對象雖然是房地產產品,但它服務的對象是人,造成很多社會問題交織在一起,極其復雜。這些社會關系中最重要的是與政府部門之間的關系。在物業管理實踐中,很多物業公司與業主發生糾紛的問題是有法可依的,但無人執法。
(二)、政府對智能化物業管理在城市管理中的重要性認識不足,正面宣傳引導不夠
現階段各地政府還沒有把智能物業管理當作城市管理的一個重要環節,只是或多或少地將其視為一種實現住宅商品化的輔助手段。忽視了城市居住區管理是一個城市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這種體制下使社區的物業管理不能融入城市管理的范疇,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城市管理前進的步伐。
(三)、現階段公眾意識普遍較低,智能物業實踐坎坷曲折
由於中國特殊的國情,決定了一部分人物質文明先富有,精神文明匱乏。這部分人公眾意識較差,以個人的喜惡作為對物業管理規定的取捨標准。這些人動輒以媒體暴光,車輛檔道等行為對物業企業進行威脅,而通常物業公司都是盡量息事寧人,不願擴大事態,最終以損失企業利益平息事態。現階段的物業實踐中由於人們錯誤的定位物業企業與業主的關系,使這種情況越來越普遍,為物業管理無形中增加了難度。
(四)物業服務和市場價格嚴重背離,物業企業生存艱難
智能小區比普通小區在各方面都有所提高和改善,在收費等方面也要比普通非智能小區昂貴。但在物業收費定價方面,政府主要考慮的是社會穩定和現階段人民群眾的經濟承受能力,核定的收費價格往往低於物業企業市場運做的成本,造成大部分物業企業長期入不敷出,甚至虧損嚴重。

五 如何優化智能物業管理

住宅小區的智能化建設是大勢所趨,有著廣闊的發展前景。智能小區中智能技術所帶來的服務理念及模式是在其運營過程中體現出來的,最終是通過物業管理實現的。因而物業管理的優劣直接影響到智能小區的智能化效果,優化物業管理至關重要。
1、優化物業管理的前提是開發商改變觀念
開發商應該意識到,智能小區的物業管理不同於傳統模式下的物業管理,是以知識管理為主導的先進管理體系,這種體系的有效運作在滿足開發商個體利益的同時實現了為住戶提供安全、高效、舒適及優化環境的目標。開發商所銷售的不再僅僅是傳統意義上的住宅,而包含了許多服務。在此前提下,物業管理公司就應該在項目策劃階段就介入並與開發商共同完成智能化系統的定位;在設計階段提出合理建議;在實施過程中派專業人員進行現場跟進及有效監控,最終確保建成後的智能化系統有效運作。
2、要優化物業管理就必須使物業管理向專業化、社會化、市場化方向發展
目前,有3個主要因素制約著物業管理在智能小區的正常開展。一方面,當前國內的物業管理尚未進入社會化、集約化的經營方式,大多數為一家物業管理公司管理一個樓盤,物管公司不成規模,其管理與技術的層次與能力必然低下。就大多數物管公司狀態而言,尚難勝任智能小區的管理工作。另一方面,物管缺乏專業人才,管理人員技術水平低。物管所需配置的計算機及自控方面的專業人員工資水平較高,是一般規模物管公司難以承受的。此外,智能系統的復雜性、精密性、高技術含量及更新快等特點,使其運行、維護、保養費用較高,而因經濟等因素制約目前國內大多數地區智能小區物管費收入不可能與物管公司成本支出相抵。這幾方面原因致使許多智能小區中智能系統維護不及時,設備故障率高,一些智能小區將智能化系統棄之不用。
因此,要優化物業管理,就必須讓物業管理公司走向市場,向專業化方向發展。中小型物管公司可通過兼並、聯營等途徑形成集約化經營模式,克服「小而全」的弊端,向專業化方向發展。通過資源的優化配置,特別是專業技術人員的合理配置,根據物業所需靈活地進行內部人員調配,來達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目標。
3、要優化物業管理就應該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
完備、嚴密、科學、合理的規章制度是搞好智能小區物業管理工作的「軟體」。物管公司必須依據各種智能設備及通訊系統的特性制定相應的維護、保養制度並進行定期檢修。建立、健全資料、檔案管理制度,及時對自動經管理系統設備運行的統計資料進行總結、整理,並提出防範措施,防患於未然。此外,物管公司還應建立各項工作的標准流程,制定崗位責任制、應急措施等等。只有完整、科學合理的規章制度作為保障,才能使物管工作正常、有序地開展下去。

六 未來智能物業行業發展前景的展望

(一)國民經濟的持續增長,將為智能物業行業的發展提供廣闊的空間
經濟發達國家的經驗表明:當人均GDP超過800美元之後,人們對住房面積的需求將持續增加,居住質量將快速提高。住宅小區的智能化建設是大勢所趨,有著廣闊的發展前景,這也為未來智能物業行業的發展提供廣闊的空間。
(二)、豐富的勞動力資源為行業的發展提供了可靠的人力資源保證
智能建築的物業管理在運作過程中涉及的知識面很寬,它涉及行政管理學、心理學、公共關系學、經濟學、系統工程學、法學等,還涉及到城市規劃學、建築學、土木工程學等多方面,因此,合理、正確選拔合適人才對智能小區物業管理很重要。所以說現階段勞動力資源也是智能物業得以加速發展的可靠保證。
(三)、物業行業發展的外部環境越來越成熟
美國、日本、歐盟等國家的科學研究機構已經將智能大廈的概念及模式逐步引入住宅小區的建設中,使人們對居家的概念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居住條件和生活環境產生了質的飛躍,智能化住宅、智能住宅小區這一全新的概念應運而生,並成為未來房地產住宅市場發展的大趨勢。
(四)專項維修資金制度的建立,為業主和物管企業解決了後顧之憂
有了完善的住房專項維修資金制度做保障,業主從此不再擔心因為資金問題,住房得不到有效的修繕,物業企業也不用因為接管舊小區為籌集修繕資金而發愁。
綜上所述,成績和問題並存,希望和矛盾同在,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為了我國智能物業發展的美好明天,讓我們齊心協力,共創未來。

結束語

從當今世界智能化住宅小區物業管理的發展中,我們不難發現物業管理的發展也是與本國的政治、經濟、文化、科技及生活習慣相關的。與世界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的物業管理水平還有很大的差距。但是,相信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提高,智能化住宅小區的不斷發展,智能樓宇物業管理必將有美好前景。

參考文獻

1 建築智能化系統概論 孫景芝主編 2005年6月出版
2 智能小區九大系統設計與實現[M】 黎連業編 2001年科學出版社
3 綠色住宅概論 王立紅編 2003年出版
4 社區物業管理[M】 卓思廉編 2007年北京郵電大學出版社
5 物業管理企業戰略管理 韓朝 陳凱編 2008年清華大學出版社

9. 智能樓宇111

一.什麼是智能建築?其主要研究內容是什麼?
根據GB/T50314-2000的定義,智能建築(IB)也叫智能大廈,是以建築為平台,兼備建築設備、辦公自動化及通信網路系統,集結構、系統、服務、管理及它們之間的最優化組合,能向人們提供一個安全、高效、舒適、便利的環境的建築。其主要研究內容是:以綜合布線系統為基礎,以計算機網路系統為橋梁,綜合配置建築物內的各功能子系統,全面實現對通信系統、辦公自動化系統、大樓內各種設備(空調、供熱、給排水、變配電、照明、電梯、消防、公共安全)等的綜合管理。
二.從實現基本功能出發,智能建築有幾部份組成?其核心是什麼?畫出系統組成結構圖。
從實現基本功能出發,智能建築主要有三部分組成:樓宇自動化系統(BAS)、辦公自動化系統(OAS)和通信自動化系統(CAS)三部分組成,即「3A」系統,也叫智能建築的「3A」結構。
智能建築的核心是系統集成(SIC)。 SIC藉助綜合布線系統實現對BAS、OAS和CAS 的有機整合,以一體化集成的方式實現對信息、資源和管理服務的共享。
其系統組成結構圖如下圖所示。

三、綜合布線系統的作用是什麼?
綜合布線系統(PDS)的作用是提供標准化的強電和弱電介面,把BAS、OAS、CAS與SIC連接起來。
所以,SIC是「大腦」,PDS是「血管和神經」,BAS、OAS、CAS所屬的各子系統是運行實體的功能模塊。

一、智能建築的特點有哪些?
工程規模和總建築面積都比較大
具有重要性質或特殊地位
應用系統配套齊全
資金和技術密集,是現代化的高科技產物
總體結構復雜,是一個綜合的集成系統。
二、智能建築的智能性體現在何處?
體現在所設計的系統應具有如下功能:
(1) 對環境和使用功能的變化具有感知能力,如感溫、感光、感煙等。
(2) 具有傳遞、處理感知信息的能力,如溫控、閉路監控等。
(3) 具有綜合分析、判斷的能力,如根據煙氣濃度判斷是著火?根據溫度狀況是否需調節等。
(4) 具有做出決定並且發出指令信息,提供動作響應的能力,如消防處理系統。
三、與智能建築相關的技術有那些?
計算機技術
控制技術
通信技術
圖像處理技術
四、樓宇自動化系統的特點是什麼?
設備多:溫度、濕度、煙霧、亮度、監控、門禁;
設備分散:鍋爐、樓層、大廳、空調等,不再一處。
五、樓宇自動化主要包括哪些系統(主要研究內容)?
中央計算機和中央監控系統
供配電系統 保安系統
照明系統 消防系統
給排水系統 物業管理系統
暖通與空調系統
電梯和停車場系統
六.請畫出一個單閉環自動控制系統結構圖,說明各部分作用
給定:輸入給定值;比較:比較給定與反饋值;
控制器:控制演算法計算;執行:輸出控制量作用於對象
感測變送:檢測被控量,並轉換為標准值。

一、感測器與變送器的作用如何?
在測量的過程中將物理量、化學量轉變成電信號的裝置叫感測器。而把感測器得到的電信號再轉變成標準的電信號的裝置叫變送器。
感測器、變送器是工業自動化控制及信息檢測技術中不可缺少的控制元件。它可以把諸如溫度、壓力、流量、液位、位置等模擬量或開關量轉變成電信號,再由自動化控制儀表或計算機進行控制處理和調節。
藉助於感測器和變送器,可以對智能建築的各類參數進行測試和評定,並進行過程式控制制和調節,還可以進行遠距離的傳送和信號處理。
二、樓宇自動化中,溫度感測器的主要測量對象與作用是什麼?
溫度感測器用於測量水管或風管中介質的溫度,以此來控制相應的水泵、風機、閥門和風門等執行元件的開度。
三.半導體感溫元件優點及測溫原理是什麼?
優點:具有靈敏度高、體積小、壽命長的優點。可分為正溫度系數和負溫度系數兩種類型
工作原理:負溫度系數熱敏電阻具有負的電阻溫度特性,當溫度升高時,電阻值減小;當溫度降低時,電阻值增大。如果測出熱敏電阻的阻值,就可以間接的算出對應的溫度值。

1、什麼是濕度?
氣體中(通常為空氣中)所含水蒸氣量(水蒸氣壓)與其空氣相同情況下飽和水蒸氣量(飽和水蒸氣壓)的百分比。一般指相對濕度,若指空氣中含水蒸氣的多少,則稱謂是絕對濕度。
2、濕度感測器的工作原理是什麼?
當濕度發生變化時,敏感元件的阻值或電容值發生變化,將其變化轉換為電信號,即可測量濕度的變化。
3、壓力與壓差在樓宇自控中的作用是什麼?
壓力或壓差感測器主要用來檢測水管或是風管中的壓力和壓差,以此來控制相應的變頻器以調整水泵或風機的轉速,或是調節比例閥門的開度。
4、按測量原理壓力測量如何種類?
靜壓式:液柱式和活塞式。
彈性式:模盒式、模片式、波紋管式、彈簧管式。
電遠傳式:壓力變送器、壓差變送器;從信號轉換上又分為:電阻式、電容式、電感式、頻率式。
樓宇自動化系統常用的是電遠傳式。
5、流量感測器的作用是什麼?
流量感測器主要是檢測水系統中液體的流量,以此來控制相應水泵閥的流量。
6、常用的流量感測器有那些?
渦輪流量計
孔板式流量計(膜盒、膜片、電容式等)
電磁流量計
7、除溫度、流量等檢測參數外,樓宇系統中還有那些參數需檢測?
檢驗空氣中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濃度
檢測電網中電流或電壓的電流
檢測環境明暗程度的照度感測器
空氣品質
功率因素等。

1、控制器在樓宇自控中的作用是什麼?
通過檢測元件對溫度、濕度、壓力、流量、壓差等參數的檢測,給出合適的控制演算法(開關控制或連續控制),以達到設定值的要求。
2、寫出數字PID的增量式與位置式輸出數學表達形式,並說明式中各參數的名稱與作用。
增量式輸出為:

位置式輸出為:
式中
K為采樣序號(采樣節拍號);T為采樣周期;
u(k)為第k次采樣時刻計算機的輸出值;
∆u(k)為第k次采樣時刻的增量式輸出值; u(k-1)為第k-1次輸出值;
e(k)為第k次采樣時刻的系統偏差;
e(k-1)、e(k-2)分別為第k-1次、k-2次采樣時刻的系統偏差;
Kp為比例系數;
TI為積分時間常數; TD為微分時間常數。
3、液體壓差開關的作用是什麼?
主要用於供水管路與回水管路之間的壓差,通過波紋管檢測壓差,壓差低於下限或高於上限,則輸出開關信號。
4.氣體壓差開關的作用是什麼?
感應空氣流量、空氣壓力或空氣壓差,監視風道中濾網、風機及空氣流的狀態。典型的應用於探測阻塞的過濾器。
5.電動調節閥在樓宇自動化系統的作用是什麼?
是一種可連續對被測介質進行調節的閥門,而不僅僅只有兩個位置,一般適用於對溫度、濕度、壓力等要求較高的場合。主要用於連續控制演算法的實現,如PID控制等。在樓宇自控中的應用對象為空調系統、

一、 基於計算機的樓宇自動化控制系統的硬體有幾部分組成?
計算機控制系統的硬體一般是由微型計算機、外部設備、輸入輸出通道和操作台等組成,如下圖所示。

二、計算機控制系統的軟體是如何分類的?
通常分為兩大類:一類是系統軟體,另一類是應用軟體。
三、什麼是應用軟體?
面向用戶本身的程序,也就是在它提供的操作系統下開發的用戶程序。如數據採集、濾波、標度變換、控制、顯示等程序。
四.什麼是直接數字控制器(DDC)?有哪些功能?
用一台微機對多個被控參數進行檢測、控制的數字調節器,以取代了模擬調節器。
優點:靈活性大,可靠性高,可做復雜運算,性能價格比高。
缺點:參數與迴路較多時,實時性較差。
DDC的主要功能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 數據採集。
(2) 數據處理(濾波、放大、轉換)。
(3) 數據分析,確定現場設備的運行狀態。
(4) 數據比較,對異常狀態進行報警處理。
(5) 控制演算法運算(連續調節和開關控制) 。
(6) 通過預定控製程序完成各種控制功能,包括P、PI、PID、開關控制、平均值控制、最大/最小值控制、邏輯運算控制和連鎖控制。
(7) 面向I/O,數據輸出,改變對象的狀態。
(8) 數據通信。底層數據上傳,使上位機能獲得數據(報表、數學模型數據),知道設備狀態。同時得到上位機的指示、命令。
五、常見的樓宇專用控制器有哪些?指出適用場合。
常見的專用控制器主要包括下述幾類:
(1) 空氣處理機組控制器;
(2) 空調控制器;
(3) 照明控制器;
(4) 變風量控制器;
(5) 消防報警控制器。
DDC的應用范圍
DDC是小型的、封閉的、模塊化的中央控制計算機在監控的范圍和信息存儲及處理能力上有一定限制。因此,對點多、面廣的樓宇自控來講,必須使用多個DDC,並將其聯網(現場匯流排),組成集散型控制系統。

一、什麼是現場匯流排?
現場匯流排(Fieldbus)是用於自動化等領域最底層的、具有開放的、統一的通信協議的、直接與現場儀表互連的通信網路,是現場通信網路與控制系統的集成。它實現了智能化測量儀表與控制器間的雙向串列多節點數字通信。(原DDC採用模擬傳輸。)
二、現場匯流排的優點有那些?
1、一對N結構 :一對傳輸線,N台儀表,接線簡單,工程周期短,節省布線費用。如果增加現場設備或現場儀表,只需並行掛接到電纜上,無需架設新的電纜。
2、數字化傳輸,可靠性高;
3、雙向傳輸。傳統的4-20mA電流信號,一條線只能傳遞一路信號。現場匯流排設備則在一條線上即可以向上傳遞感測器信號,也可以向下傳遞控制信息。
4、易實現遠程操作與控制。操作員在控制室既可了解現場設備或現場儀表的工作狀況,也能對其參數進行調整,始終處於操作員的遠程監控和可控狀態,提高了系統的可靠性、可控性和可維護性。
5、互換性 。不同廠商的儀表可以互換。
6、互操作性 。用戶把不同製造商的各種品牌的儀表集成在一起,進行統一組態,構成他所需的控制迴路。不必對它們之間的信號交換再做硬體與軟體的工作。
7、綜合功能強。現場儀表既有檢測、變換和補償功能,又有控制和運算功能,實現一表多用。
8、全分布。控制站功能分散在現場儀表中,通過現場儀表就可以構成控制迴路,實現了徹底的分散控制,提高了系統的可靠性、自治性和靈活性。
9、開放式系統。現場匯流排為開放式互連網路,所有技術和標准都是公開的,所有製造商都必須遵循。這樣用戶可以自由集成不同製造商的通信網路,既可與同層網路互連又可與不同層網路互連;另外,用戶可極其方便地共享資料庫。
三、現場匯流排的網路結構有幾種?
線型(匯流排型、菊花鏈型)、星型、樹型
目前常用的現場匯流排有:CAN匯流排、LonWorks匯流排、Profibus匯流排等。

四、什麼是DCS系統?
又稱分布式控制系統(DCS—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它的特徵是「集中管理,分散控制」,即將分布在現場被控設備分監測、保護與控制,每片安裝一台控制器(下位機),將故障分散;通過網路將控制器聯起來,實施集中管理,在總控制室可以通覽全局。該系統克服了計算機集中控制帶來的危險性高度集中和常規儀表控制功能單一的局限性。
感測器/控制器群針對水、電、氣、報警、消防等終端設施進行檢測與控制,一般根據監控需求按類或按組控制。對大型DCS,中間還有區域控制中心。
五、基於DCS的樓宇自動化控制方案有哪些?
1、按樓宇設備功能組織的集散型BAS系統
2、按樓宇建築層面組織的集散型BAS系統
六、三、智能建築變電系統中,對負荷分布及變壓器的配置有何要求?
變電所應盡量設在負荷中心,以便於配電,節省導線,也有利於施工。根據負荷計算變壓器容量,選擇變壓器。
就負荷的豎向分布來說,負荷大部分集中在下部,因此應將變壓器設置在建築物的底部。
40層以上的高層建築中,電梯設備較多,宜將變壓器按上、下層配置或者按上、中、下層分別配置。
輸電:
七、智能建築的供電一般採用何方案?
由母線、開關、配電線路、變壓器等組成一次的供電電路,這個電路就是供電系統的一次結線,即主結線。智能化建築由於功能上的需要,一般都採用雙電源進線,即要求有兩個獨立電源,常用的供電方案如圖。

八、智能樓宇的低壓配電方式一般有哪些?
低壓配電方式是指低壓干線的配線方式, 低壓配電的接線方式可分為放射式、樹乾式、混合式,(配電就是將220、380V等電壓送給設備)。
六、BAS對供電系統應完成的檢測功能有哪些?
高/低壓進線、出線與中間聯絡斷路器狀態檢測和故障報警,電壓、電流、功率、功率因數的自動測量、自動顯示及報警裝置。(進大廈參數)
變壓器二次側電壓、電流、功率、溫升的自動測量、顯示及高溫報警。(大廈區域參數)
配電櫃中交流電源主進線開關狀態監視設備,輸出電壓、電流等參數的測量、顯示及報警。(各具體區域用電)
備用電源系統,包括發電機啟動及供電斷路器工作狀態的監視與故障報警設備,電壓、電流、有功功率、無功功率、功率因數、頻率、油箱油位、進口油壓、冷卻水溫和水箱水位等參數的自動測量、顯示及報警。
九、七、照明監控系統應完成的功能有那些?
(1) 根據季節的變化,按時間程序對不同區域的照明設備分別進行開/停控制。
(2) 正常照明供電出現故障時,該區域的事故照明立即投入運行。
(3) 發生火災時,按事件控製程序關閉有關的照明設備,打開應急燈。
(4) 有保安報警時,將相應區域的照明燈打開。
另外還有節能照明、藝術照明等等。

一.空氣調節的任務是什麼?
空調的任務是按照使用的目的對房間或公共建築物內的空氣狀態參數進行調節,為人們的工作和生活創造一個舒適的環境。一般通過對溫度、濕度的控制實現。
夏季應在25-27度,冬季在16-20度。
冬季在40%-50%,夏季在50%-60%較為適宜。
二、空氣調節系統一般有幾部份組成?
1、進風部分 2、空氣過濾部分 3、空氣的熱濕處理部分 4、空氣輸送和分配部分 5、冷熱源部分
三、樓宇自動化對空調控制系統的要求是什麼?
(1)監測功能
監視風機電機的運行/停止狀態;
監測風機出口空氣溫度和濕度參數;
監測新風過濾器兩側壓差,以了解過濾器是否需要更換;(注意)
監視新風閥打開/關閉狀態。
(2)控制功能
控制風機啟動/停止;
控制空氣—水換熱器水側調節閥,使風機出口溫度達到設定值
控制干蒸汽加濕器閥門,使冬季風機出口空氣濕度達到設定值。(冬季乾燥要加濕)
(3)保護功能
冬季當某種原因造成熱水溫度降低或熱水停止供應時,應該停止風機工作,關閉新風閥門,以防止機組內溫度過低導致凍裂空氣—水換熱器;(如東北)
當熱水恢復正常供熱時,應該能啟動風機,打開新風閥,恢復機組正常工作。(局部過熱)
(4) 集中管理功能
智能大樓各機組附近的DDC控制裝置通過現場匯流排與相應的中央管理機相連,於是可以顯示各機組啟/停狀態;
傳送溫度、濕度及各閥門狀態值;
發出任一機組的啟/停控制信號;
修改送風參數設定值;
任一新風機組工作出現異常時,發出報警信號。
(空調機組不止一台,集散)
四、空調控制系統的典型控制迴路有哪些?
1、將回風管的溫度與系統設定值比較,用PID控制電動閥的開度,保持回風溫度穩定;
2、檢測送風管內的濕度值與設定值比較,採用PI控制濕度電動調節閥,使室內濕度保持穩定;
3、對新風管、回風管的溫度濕度進行檢測,計算新風與回風的焓值,按回風與新風的焓值比例,控制新風門與回風門,達到節能;
4、測量送風機兩側的壓力,調節送送風量,保持送風管內有足夠的風壓。
5、風機啟停控制、風機運行狀態的檢測與故障報警、過濾網堵塞報警等。

一、給水排水監控系統的主要功能是什麼?
它的主要功能是通過計算機控制及時地調整系統中水泵的運行台數,以達到供水量和需水量、來水量和排水量之間的平衡,實現泵房的最佳運行,實現高效率、低能耗的最優化控制。
二、給排水計算機監控系統主要監控的工藝參數和狀態參數有哪些?
1)水池、水箱的水位
2)各類水泵的工作狀態。
3)出水壓力與報警。
三、智能大廈供水系統的供水方式有幾種?
重力給水系統、壓力給水系統、水泵直接給水
四.排水系統實現的監控功能有哪些?
1、主要設備:排水水泵、污水集水井、廢水集水井等。
2、主要監控功能
(1) 集水井和廢水井水位檢測及超限報警。
(2) 根據污水集水井與廢水集水井的水位,控制排水泵的啟/停。當水位達到高限時,連鎖啟動相應的水泵,直到水位降至低限時連鎖停泵。
(3) 排水泵運行狀態的檢測以及發生故障時報警。

一、電梯是如何分類的?
1、按控制方式分:
手動控制電梯(類似於升降機,兩個位置)
自動控制電梯(轎廂內/外信號/其它信號綜合分析、控制運行)
群控電梯(綜合各種信號、實施優化調度)
2、按控制器件
繼電控制、半導體控制、微機控制
3、按驅動形式
交流、直流、液壓
4、按用途
客梯、貨梯、客貨梯、消防電梯、船用電梯
觀光電梯
自動扶梯
自動人行道(首都機場)
5、按速度分
低速電梯:額定速度v≤1m/S,以貨梯、病床電梯為主,貨10層以下客貨兩用電梯;
中速電梯:1m/S<v<2m/S,以客梯、住宅電梯為主,用在15層以內建築物;
高速電梯:2m/S≤v<4m/S的電梯,一般用於高層寫字樓客梯,16層以上;
超高速電梯:v≥4m/S,游覽梯,20層以上。
二、電梯的監控系統應完成的功能有哪些?
1)電梯運行狀態的監視
電梯的啟、停狀態
運行方向(如何判斷)
樓層計數器增大或減少、電機轉動的方向(觀點編碼器)
電梯所處的位置
電梯的供電情況
電梯的運行方式:自動、司機、檢修
安全保護裝置的動作情況
電梯遠程故障診斷
2、電梯系統報警信號監視
電梯故障報警:
電動機、制動器、門系統設備故障報警;
限速器、限位開關、極限開關等安保裝置的報警;
超載信號報警。
緊急情況報警監視:
乘客被困電梯;
乘客安全監視(閉路電視);
發生地震、火災。
3、電梯系統的管理與控制
1)電梯的日常管理
由智能大廈控制中心完成,系統可對電梯進行24小時不間斷監視,主要包括:電梯的運行時間、運行狀態、運行線路、故障情況等,並可形成報表。
2)應急情況下的電梯控制
乘客被困電梯:
如停電造成,投入備用電源;如為機械故障,聯系人員維修,或採取其它措施;
火災管理
應急電源給消防電梯供電,進入消防狀態;
普通電梯回到基站,放客後切斷電源;
啟動廣播,即時報告火警情況,安撫顧客。

一、社會生活中,不安全的因素有哪些?安防自動化研究的重點是什麼?
1、自然災害(火、震、水等);
2、准自然災害,如產品設計不合理、環境衛生不合格等;
3、人為屬性的不安全,如偷盜、搶劫、刑事犯罪等。
安防自動化研究的重點是防盜、防火。
二、安防自動化的含義是什麼?
以電子技術、感測技術和計算機技術為基礎,用各類安全防範器材構成的一個系統。一旦出現了入侵、盜竊等犯罪活動或火災情況,安全防範系統能及時發現,及時報警,電視監控系統能自動記錄現場和過程,從而節省了人力物力,提高了效率。
三、三、安防自動化系統如何分類?
安全自動化、消防自動化
保安自動化系統包括出入口控制、防盜報警、閉路監控
消防自動化系統包括火災探測、報警、滅火系統。
四、什麼是門禁系統?一般由幾部分組成?
對人進門或出門實施控制的系統叫門禁系統。重點是進門系統的控制。它一般由目標識別系統、控制執行系統、計算機管理系統組成。
五、門禁系統各部分的作用如何?
1、目標識別系統
將目標信息轉換為電信號送控制器。通常由輸入卡(鑰匙)、讀卡器、轉換器組成。
2、控制執行系統
將目標信息與上位機發來的信息比較,一致開門,否則發出報警信息;
3、計算機管理系統
1)對各門禁控制器系統實施管理,如控制器動作的命令、控制參數的修改;2)目標信息的修改,如卡信息的修改。
六、通常採用什麼方式對目標進行識別?
生物特徵識別(由目標自身特性決定)系統如指紋識別、掌紋識別、眼紋識別、面部特徵識別、語音特徵識別等。
編碼識別(由目標自己記憶或攜帶)系統如普通編碼鍵盤、亂序編碼鍵盤、條碼卡識別、磁條卡識別、接觸式IC卡識別和非接觸式IC卡識別等。
七、防盜報警系統的作用是什麼?
防盜報警系統就是用探測器對建築物內外重點區域、重要地點布防,在探測到非法入侵者時,信號傳輸到報警主機,聲光報警,顯示地址。有關值班人員接到報警後,根據情況採取措施,以控制事態的發展。防盜報警系統除了上述報警功能外,尚有聯動功能。例如開啟報警現場燈光(含紅外燈)、聯動音視頻矩陣控制器、開啟報警現場攝像機進行監視,使監視器顯示圖像、錄像機錄像等等,這一切都可對報警現場的聲音、圖像等進行復核,從而確定報警的性質(非法入侵、火災、故障等),以採取有效措施。
八、防盜報警系統有幾部分組成?畫出系統結構圖。
防盜報警系統一般由探測器、區域控制器和報警控制中心的計算機三個部分組成,如圖所示。

九、從測量原理出發,舉出三種常用報警探測器?
根據不同的防範場所選用不同的原理的感測器,如紅外探測器、振動電磁探測器、微波探測器、超聲波探測器、激光探測器、光電開關探測器等。
十、按警戒范圍探測報警器如何分類?
(1) 點探測報警器
(2) 線探測報警器
(3) 面探測報警器
(4) 空間探測報警器
十一、閉路電視監控系統的作用是什麼?
1、在控制室觀察大廈內外情況;
2、為保安提供視覺效果;
3、消防人員提供視覺效果;
4、也可監視機電設備的運行。
十二、閉路電視監控系統有幾部分組成?畫出系統結構圖
攝像、傳輸、控制和顯示與記錄四部分

10. 與《智能樓宇安防系統集成化的設計與研究》這一論文有關的英文文獻,3000個單詞以上,最好有中文翻譯

中文如下(你可以根據下面的英文翻譯然後自己選取其中的段落哦,希望這個可以幫助到你~~)

【中國安防網】眾所周知,智能樓宇技術包括通信網路技術、計算機技術、自動控制技術、消防與安全防範技術、聲頻與視頻應用技術、綜合布線和系統集成技術。它是現代建築技術、通信技術、計算機技術、控制技術等相互結合、互相滲透的產物,集中體現了當今信息社會的信息特徵。

確切的說它是樓宇自動化系統(BAS:BuildingAutomationSystem)、通信自動化系統(CAS:CommunicationAutomationSystem)和辦公自動化系統(OAS:OfficeAutomationSystem)三者的有機結合,其中建築環境是智能大廈支持平台。也就是通常所說的3A系統,但從國際和國內實際情況來看,消防自動化系統(FAS:FireAutomationSystem)和安全防範自動化系統SAS(SafetyAutomationSystem)都是由專門機構負責的,有著比其它系統更加嚴格的管理和驗收程序,因此FAS和SAS也被列入智能樓宇子系統,由3A變成5A。其實無論3A,5A或xA,多少個A其實並不十分重要,無非是一個系統劃分歸類的問題,重要的是,智能樓宇裡面的功能是否得以完美地實現。

智能樓宇的根本目的應該是:使復雜問題簡單化,使樓宇功能多樣化,使物業運作安全可靠化,使生活環境舒適化以及系統高度的智能化和節能化。因此,實現安全防範是智能樓宇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安全防範自動化程度的先進性也嚴重影響著智能樓宇的整體水平。二、智能樓宇對安全防範系統的要求由於智能樓宇的大型化、自動化、高層次化,使得其安全防範系統顯得更加必不可少。

對安全防範系統的主要要求是:

1)防範:防患於未然是該系統的主要要求,無論對人還是對財務,防範都是必須放在首位的。

2)報警:當發現安全受到威脅或破壞時,系統應能夠及時報警。

3)監視:系統應能夠對樓宇中需要監視的地方進行24小時的不間斷監視,並保存一定時間段的監視記錄。

4)記錄:當發生報警或其它緊急情況時,系統應能夠迅速的把報警區域的環境、聲音、圖像等數據及時記錄下來,以備查驗。

5)系統本身應具有防破壞功能:當系統內一些關鍵設備或線路遭到破壞時,系統應能夠主動報警。

6)自檢功能:系統應能夠進行不定期的自檢,並能夠具有消除誤報、漏報功能。三、智能樓宇中的安全防範系統安全防範系統在智能樓宇中一般涉及出入口管理、停車場管理、巡更管理、周界管理、樓宇對講、CCTV和住戶內部安全管理等幾個子系統,涉及電學、聲學、光學、通信學、數字信號處理、自動控制等多個學科和領域,是比較復雜的綜合性技術,本文就這些技術在安全防範系統中目前應用的現狀及其發展趨勢進行論述,不對每個子系統再作專門的介紹。

3.1安全防範系統的基本構成*信號檢測:主要是完成各種報警信號的信號檢測或呼叫;*信號應答:主要是完成各種檢測器的正常復位或信息的應答;*信息前處理:主要是完成對各種檢測信號的前期信息處理,使之能夠通過合理的方式傳送到控制中心;或將控制中心的信息轉換成應答信號送出;*控制中心:是整個系統的心臟,負責調度和協調各個任務,並具備聯網、自檢功能;*報警處理:將報警信息通過所設置的手段發送出去;*信息後處理:對各種有用信息進行處理,以備查驗或留取記錄。
安全防範技術的現狀

信號檢測技術在智能樓宇中的信號檢測技術目前應用的主要是信號探測技術,也就是通常所說的感測器類技術,是用來探測入侵者移動或者其它動作的電子及機械部件,它通常將壓力、震動、聲音、光等轉換成相應的電信號,在經過放大、濾波、整形等處理,使其成為易於傳輸的數字或模擬信號。目前常用的感測器主要有開關報警器、震動報警器、超聲波、次聲波報警器、紅外報警器、微波報警器、激光報警器、煙感報警器和溫度報警器等。這些報警器採用的是比較成熟和普通的技術,它們的集成度一般比較低,採取的工作方式一般有主動和被動兩種方式,主動報警器在工作時,報警器一直向需要報警的區域連續的發出信號,經反射或直射或其它方式在報警器上形成穩定的信號,當報警控制區域內有異常情況時,報警器上的信號發生變化,根據信號變化的情況產生報警信號。被動方式報警時,它依靠被測物體自身存在的能量變化進行檢測,報警器工作時不需要向探測現場發送任何信號,當異常情況出現時,一直穩定的信號出現變化,報警器根據信號變化的情況產生報警信號。在信號回應處理部分,它根據控制管理中心發來的信號對現場實行自動保護,更多採用的是自動機械控制技術。

【 China security nets 】 as is known to all, the intelligent building technology including the communication network technology, computer technology, automatic control technology, fire and safety technology, audio and video application technology, integrated wiring and system integration technology. It is the modern architectural technology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the computer technology, control technology, combination of the proct, mutual penetration, and embodi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information society nowadays information.

The exact says it is building automation system (BAS: BuildingAutomationSystem), communication automation system (CAS: CommunicationAutomationSystem) and office automation system (OAS: organic combination of the three OfficeAutomationSystem), including building environment is intelligent building support platform. Be also usually say triple-a system, but from the international and domestic actual situation, the fire-fighting automation system (FAS: FireAutomationSystem) and safety automation system SafetyAutomationSystem) are SAS (by special agencies responsible than other system, a more strict management and acceptance proceres, therefore FAS and SAS was added to the intelligent building subsystem, the triple-a into 5A. Actually regardless of triple-a, 5A or xA, how many A actually not very important, is nothing but A system is divided, important classified, the function of intelligent building inside whether be perfect to achieve.

The basic purpose of intelligent building should be: make complex problem is simplified, make the building function diversified, make property, safe and reliable operation of living environment comfortable personalized intelligent and highly and system energy conservation. Therefore, realizing safety precautions are intelligent buildings, a very important part of the advanced security automation degree also affects the overall level of intelligent building. Second, the intelligent building safe guard system requirements for the large-scale, e to the intelligent building automation, high hierarchical, to make it safe guard system appears more indispensable.

On the main safe guard system requirements are:

1) prevent: to prevent the main requirements is the system, whether for people or financial, prevention is always in the first place.

2) alarm: when discovery of safety and security has been threatened or destroy, the system should be able to give an alarm.

3) surveillance: system should be able to place on the buildings need to monitor the uninterrupted round-the-clock monitoring and, save certain time monitoring records.

4) records: when that happens alarm or other emergency, the system should be able to quickly take alarm regional environment, sound and image data timely recording, for examination.

5) system itself should have defending breakage function: when the system of some key device or circuit in damage, the system should be able to active alarm.

6) self-check function: system should be able to perform, and not regularly self-inspection capable eliminate misstatement, omission function. Third, the security guard system in intelligent building safe guard system in intelligent buildings generally involve gateway management, parking management, petrol management, perimeter management, building interphone, CCTV and resident internal security management and so on several subsystems, involving electrical, acoustics, optical, communication science, 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 automatic control and so on multiple disciplines and fields, is more complicated comprehensive technology, the paper these techniques in safe guard system of present application status and trend is discussed, the wrong done special again each subsystem are introced.

3.1 safe guard system the basic constitution * signal detection: mainly in completing various alarm signal detection of signal or call; * signal response: mainly is the normal reset finish all kinds of detector response; or information * information pretreatment: basically be complete to various testing signals that the information processing, through rational way to teleport to control center; Or will the control center of information convert response signals sent out; * control center: is the heart of the whole system, be responsible for scheling and coordinate various tasks, and possess networking, self-check function; * alarm treatment: will alarm information through the means of installed by sending out; * information of all kinds of useful information post-processing: process for inspection or return records.

Security preventation technology of the status quo

Signal detection technology in the intelligent building.then currently used for signal detection technology are mainly the signal detection technology, commonly known as sensor class technology, is used to detect intruders mobile or other action electronic and mechanical components, it will normally pressure, vibration, sound, light, etc, converted into electrical signals in amplified, filtering, plastic processing, makes it easy to transmit digital or analog signals. Now commonly used sensors are mainly switch alarm, vibration alarm, ultrasonic, infrared alarm device alarm, and microwave alarm, laser alarm, smoke alarm and temperature alarm and etc. These alarm USES is relatively mature and common technology, their integration is compared commonly low, take way of working generally have active and passive two ways and active alarm at work, the alarm straight to the need for the area of alarm signal, the reflection or point-blank or other means is formed on the alarm when the alarm signal, stable control area is an excrescent circumstance, alarm the signal on the changes, according to signal the changed circumstances have a warning signal. Passive way of alarm, it depends on the object's own existence by the energy changes when testing, alarm work doesn't need to send any signal detection scene, when an exception occurs, signs of change has been stable, alarm signal to changing circumstances have a warning signal. In signal processing parts, it respond according to control management center of site shall be the signal from the automatic protection, more automatic mechanical control technology is.

閱讀全文

與研究智能大廈安全防範的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爛桔子的正確使用方法 瀏覽:521
虎背熊腰的簡單方法 瀏覽:643
有哪些方法去痘印最快 瀏覽:631
乘法口訣速記方法圖片版 瀏覽:707
玉米和仙人掌的食用方法 瀏覽:967
手機種子下載方法 瀏覽:833
北京兒童多動症治療方法 瀏覽:719
快速畫圓的封口方法 瀏覽:677
手錶鋼化膜怎麼貼方法 瀏覽:471
機械盒子連接方法 瀏覽:554
如何在大學生活中獲益的方法 瀏覽:161
廚房鋼架安裝方法視頻 瀏覽:207
鑽石怎麼折立體方法圖解 瀏覽:308
6歲兒童專注力訓練方法 瀏覽:715
魅族鬧鍾設置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585
道教改名快速轉運的方法 瀏覽:199
內存卡不夠怎麼辦用什麼方法 瀏覽:486
用肉皮做皮凍方法視頻 瀏覽:142
科比不眨眼鍛煉方法 瀏覽:353
正規減肥方法有哪些 瀏覽:8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