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國舞七級大環動面對幾點方向
親,你問是老師的還是學生的呢?
7級所有的組合1、二拍舞步 2、三拍舞步3、提沉含仰4、橫移轉腰、5、勾綳腳6、彈撩腿、
7、大環動8、壓腿、9、前旁大踢腿10、後彎腰後踢腿11、蹲12、彎腰、13、端掖吸腿
14踮腳15、晃手16、彎腰(2)17、雙腳轉18、小跳(一)19、小跳(二)20、重拍練習
21、雲南花燈 22、藏族舞23、結束動作
你需要這個也沒有什麼啊。每一級別基本都是一樣的,只是難度不一樣而已,如跟壓腿一樣,4級5級6級都有的。如果需要什麼能幫到你的,我很樂意!謝謝!
2. 古典舞身韻提沉難點是什麼
提氣、沉氣。古典舞身韻的每一個動作都需要用氣息來帶動,提沉是身韻中最重要的兩個基本元素,它們貫穿身韻的始終。
1、提氣——盤腿坐於地上,臀部完全著地,背部垂直於地面,雙手自然垂放於身體兩側或膝蓋上。胸肩放鬆,放鬆,放鬆。在吸氣的過程中,把氣息提到胸腔,肩背慢慢打開直立,頭部向上鑽。提也是一個起范兒的過程。
2、沉氣
把氣息沉到小腹,也就是人們經常說的氣沉丹田。沉氣的時候就要注意肩部是向下沉,脊背從直立一節一節的彎曲,呈放鬆狀態。很多同學在做沉的時候容易做成含的感覺,這里我們要注意一下沉的時候是身體正直向下沉,肩微攏,頭胸微含。
(2)七級提沉含仰教學方法擴展閱讀
古典舞動作要領
中國古典舞基訓中的旋轉技巧,以擰傾形態的舞姿結構為主要特色,與芭蕾舞基訓中的旋轉還是有很大不同的。芭蕾舞基訓中的旋轉都是直體的,大都在額狀面的基礎上進行立體構圖和塑造形象,因此,動作長而舒展,延伸感強。身體的帶動,手臂的帶動,跨的帶動都非常重要,旋轉靠的就是全身的協調。
而中國古典舞基訓中的旋轉,除了有直體旋轉之外,很大的特點是身體形態在擰傾旋轉的舞姿造型上的轉,特別是「傾」的平衡重心上的轉,是在上下身成子午相的基礎上進行立體構圖塑造形象的。所以動作顯出婉轉中的修長,急帶騰空中的延續,以及旋轉螺形的變化,如反掖腿仰胸轉,後退側身轉。
3. 舞蹈組合提沉含腆仰的分解過程
提,也就是在吸氣的過程中,把氣息提到胸腔,肩背慢慢打開直立,頭部向上鑽。提也是一個起范兒的過程。
含腆往往會和仰在一起練習,仰的時候要注意上半身保持垂直的狀態,只需將頭向後仰。胸腔打開。
4. 舞蹈考級6,7級的舞是啥
中國舞六級和七級組合如下:
1、二拍舞步2、三拍舞步3、提沉含仰
4、橫移轉腰5、勾綳腳6、彈撩腿
7、大環動8、壓腿制9、前旁大踢腿
10、後彎腰、後踢腿11、蹲
12、彎腰13、端、掖、吸腿
14、踮腳15、晃百16、彎腰(2)
17、雙腳轉18、小跳(一)
19、小跳(二)
20、重拍練習21、雲南花燈
22、藏族舞23、結束動作
(4)七級提沉含仰教學方法擴展閱讀:
舞蹈考級需要准備的資料:
1、《學生考級申請表》---由指導教師以機構為單位統一填寫後於考試開始日期前一個月提交當地承辦機構或「考級中心」。
2、《學生考級報名表》---由報名小學員或其監護人填寫,考試之時按照組別分好放於考官桌面之上,考試結束留存至指導教師處,不用提交。
3、《學生成績評定表》---由指導教師按照每組的考生情況來填寫,考試之時放置於考官座位之上。
4、《學生考級電子證書製作一覽表》---按照考試級別從低到高、組別從低到高以及考試序號從低到高的順序進行填寫,需要注意的是,這個表格是用來製作證書的,所有的信息不能出現錯誤,否則證書的信息就會出現錯誤了。
5、照片---每個參與學生考級的小學員需要提交兩張藍底兩寸的彩色免冠照片,一張貼於報名表上,另外一張請用圓珠筆在照片後面寫上自己的姓名。
5. 中國舞七級考級難點
技巧 如前橋 後橋 側手翻
基本功 如扳腿 翻身 平轉
各民族舞代表舞節選 如藏族舞《歡騰》 印度舞《快樂的跳吧》 蒙古族舞《馬背琴》
傣族舞《雨竹林》等
6. 中國舞一級到十級基本功的順序
1,一級(4-5歲):走步、音樂反映、擴指、手臂動作、彎腰、轉腰、前壓腿、雙吸腳、腳位、頭的動作、擺臂、蹦跳步、平踏步、游戲。
2,二級(5-6歲):走步和敬禮、音樂反映、手位、勾綳腳、含胸、展胸、提腰、松腰、旁開腿、推指、繞腕、頭的動作、半蹲、蛙跳步、雞走步、游戲、模仿與想像。
3,三級(6-7歲):吸跳步和敬禮、音樂反映、波浪、彎腰、勾綳腳、吸伸腿、後吸腿、手位、松肩、半蹲、掂腳走、鴨步走、蹦跳走、踏步走、模仿與想像。
4,四級(7-9歲) :二拍舞步、三拍舞步、單手位、波浪、壓跨、勾綳腳、前抬腿、後抬腿、抱端腿、壓腿、前踢腿、後踢腿、腳位、碎步、掰膀子、小跳、節拍練習、藏族舞、東北秧歌、結束動作。
5,五級(8-10歲):二拍舞步、雙手位、手腳動作、勾綳腳、小彈腿、旁抬腿、後彎腰、壓腿、0前、旁大踢腿、後踢腿、前滾翻、腳位、半蹲、小跳(一)、推指、波浪、點步轉、小跳(二)、1節拍練習、藏族舞、東北秧歌、結束動作。
6,六級(9-11歲):提、沉、含、仰、移(盤坐、雙跪准備)、開胯練習(吸、雙腿開胯)、雙腿大環動、壓腿(前、旁、後)、搬腿(前、旁、後)、大踢腿(前、旁、後)、掰膀子、腰(站下腰強化練習,提高難度)。
7,七級(10-12歲):蹲(單把一位、二位、五位半蹲、全蹲)、擦地(單把前、旁、後)、五位擦地(雙把前、旁、後)、小踢腿(雙把前、旁、後)、單腿蹲(雙把分解)、立身射雁(雙把踏步蹲起)、涮腰(單把)、壓腿(前、旁、後)、搬腿、大踢腿(單把前、旁、雙把後腿)。
8,八級(11-13歲);九級(12-14歲);十級(13-15歲)這三級為專業曲目所設定的專頁舞蹈動作,基本功在前面的考級過程中基本結束。
(6)七級提沉含仰教學方法擴展閱讀:
中國舞China classic dance作為我國舞蹈藝術中的一個類別,是在民族民間傳統舞蹈的基礎上,經過歷代專業工作者提煉、整理、加工、創造,並經過較長期藝術實踐的檢驗流傳下來的具有一定典範意義的古典風格的特色舞蹈。
古典舞創立於二十世紀五十年代,曾一度被一些人稱作「戲曲舞蹈」,它本身就是介於戲曲與舞蹈之間的混合物。 戲曲和武術是建立中國古典舞訓練的基礎,中國古典舞的基礎訓練充分體現了我們中華民族鮮明的民族特色。基訓中的技術、技巧有著獨具一格的民族特性,與其它舞種中的技術、技巧有著很大的不同。
中國古典舞已初步形成我們民族自己的一套訓練系統,而這套系統已具有比較強的民族特性,有我們民族的審美特徵和美學規范,有我們的難度和藝術表現力,是其它訓練體系所代替不了的。
7. 舞蹈如何考級
第一級:年齡4—6歲
舞蹈知識: 1、身體方位:上、下、左、右。
2、人體部位名稱:頭、胸、臂、腿各部位。
3、手形:掌、指。
4、手腳基本位置。
5、音樂節奏訓練:2/4節奏,中速、慢速。
基本功訓練:
地面: 1、坐姿 2、頭的動作 3、肩的動作 4、勾綳腳 5、吸抱腿 6、前壓腿 7、掰膀子 8、壓腿 9、彎腰
中間: 1、站姿 2、叉腰 3、手臂基本位置 4、半蹲 5、提壓腳 6、行進步 7、平踏步 8、蹦跳步 9、小跑步
組合、劇目表演範例: 1、走步組合 2、手指組合 3、手位組合 4、提壓肩組合 5、平踏步組合 6、蹦跳步組合 7、表情歌 8、健康歌
第二級: 年齡4—6歲
舞蹈知識: 1、認識舞台的八個方位。
2、能區分半拍、一拍的節奏,做到半拍一動。
基本功訓練
地面: 1、勾綳腳 2、壓胯 3、吸腿 4、前抬腿 5、扳小燕 6、跪下腰
中間: 1、大八字步 2、大八字步半蹲 3、手臂大小波浪 4、移動重心練習 5、碎步 6、側踵步 7、半腳尖走步
組合、劇目表演範例 1、走步組合 2、手位組合 3、手臂大小波浪組合 4、春來了 5、拍皮球 6、洋娃娃和小熊跳舞 7、半腳尖走步 8、猜猜我是誰(踵步組合)
第三級:年齡7—8歲
舞蹈知識: 1、中國古典舞手形:蘭花手(女)、掌(男)。
2、藏族舞:藏族是我國一個能歌善舞的民族。它舞蹈的運動形式以上下動律為主。由於節奏、速度、力度 的變化而形成不同舞蹈個性。藏族主要分兩大類:踢踏(堆諧)---舞蹈膝部鬆弛,腳下靈活。弦子(諧) ---舞蹈動律鬆弛柔韻,音樂優美。
基本功訓練:
地面: 1、 勾綳腳 2、 抬腿(前、側身旁抬腿45度) 3、 壓腿(前、旁、後單腿壓腿) 4、 大踢腿(前、旁) 5、 背肌 6、掰膀子 7、腰(躺地頂腰) 把桿(雙把) 1、正步蹲 2、正步綳腳 3、半腳尖(正步位) 4、正步吸腿90度
中間:1、 手位:單按掌、單托掌、單山膀 2、 腳位:丁字步 3、 正步小跳 4、 吸跳步(2拍舞步) 5、 橫追步 6、 跳踢步(後)
組合、劇目表演範例 1、 健康歌 2、洋娃娃和小熊跳舞 3、猜猜我是誰 以上是規定組合任選一二個。 4、可愛的小雞(後跳踢步為主要動作) 5、吸跳步組合(喂雞曲) 6、小板凳(節奏訓練) 7、 藏族舞退踏步組合 8、 古典舞手位組合(小和尚曲) 9、 橫追步組合 10、跑跳步組合(藏族第一基本步)
第四級:年齡7---8歲
舞蹈知識:1、芭蕾舞:源於歐洲,已有幾百年歷史。從訓練到舞姿及手腳位置都有固定程式,如:芭蕾1---7位手位、1----5位腳位。
2、 節奏:3/4拍。
3、 東北秧歌:是漢族東北地區民間秧歌表演形式。通過走相、穩相和鼓相及各種手巾花的表演變化體現其表演藝術風格。他源於人民的勞動生活,具有濃郁的民間鄉土氣息和民俗特色,舞蹈體現艮勁、美勁、潑辣勁。
基本功訓練:
地面: 1、 勾綳腳(環動) 2、 吸伸腿(前、旁90度) 3、 橫、堅叉 4、 搬 腿(前、旁) 5、 大踢腿(前、旁、後) 6、 掰膀子 7、 腰(站下腰)
把桿(雙把):1、一位綳腳 2、半蹲(一、二位) 3、一位擦地(旁) 4、腰(胸腰、旁腰) 5、小跳(一位)
中間:1、 手位:順風旗、雙山膀、雙托掌。 2、 雙晃手 3、一位小跳 4、三拍舞步 5、錯步
組合、劇目表演範例 1、 古典舞手位組合 2、 東北秧歌組合(十字步、單雙片花、蝴蝶花) 3、 三拍舞步組合 以上是規定組合任選一二個。 4、 鈴兒響叮鐺(小馬步) 5、 小小波爾卡(吸跳步) 6、 拾稻穗的小姑娘 7、 蒙族舞硬腕組合 8、 鈴鼓舞(節奏訓練2/4拍) 9、 快樂的小鴨子 10、 東北秧歌
第五級:年齡8---10歲
舞蹈知識:1、中國古典舞基訓:是建立在中國戲曲、武術基礎上,為中國古典舞所需要而服務的基本功訓練。表現在素質、能力、技術技巧、身體表現力、舞蹈語言等方面。它是一個完整的訓練體系。要成為一個好的民族舞演員,必須要經過嚴格的訓練,提高各種技術能力,才能做到表演游刃有餘;2、蒙族舞:蒙古族是一個游牧民族,也稱馬背民族。男子舞蹈強悍驍勇,女子舞蹈端莊典雅。舞蹈以肩、腕、步及各種舞姿形成其特殊風格。
基本功訓練
地面: 1、 勾綳腳(單、雙、環動) 2、 吸伸腿90度 3、 大環動(單腿90度) 4、 壓叉(前、旁、後、橫擰腰) 5、 搬腿(前、旁、後) 6、 在踢腿(前、旁、後) 7、 背肌(兩頭起) 8、 掰膀子 9、 腰(站下腰)
把桿(雙把):1、 蹲 a、一位、二位 b、五位 c、踏步蹲 2、 擦地(前、旁、後、一位) 3、 五位擦地(旁) 4、 吸腿(一位45度、90度) 5、 下腰(胸、旁腰加手) 6、 壓腿(把桿前、旁、後) 7、 踢腿(前---單把,旁、後---雙把)
中間:1、 手臂呼吸(大小波浪加屈伸) 2、 手位:托按掌、山膀按掌 3、 攤攤手(跪、站兩種准備) 4、 小五花 5、 原地轉(平踏步、留甩頭、半腳尖360度) 6、 小跳:一位、二位 7、 錯步(斜線) 8、 三拍舞步中手
組合、劇目表演範例 1、 三拍舞步(抒情) 2、 古典舞手位(剛武風格) 3、 古典舞手位(抒情風格) 4、 小馬舞(勒馬式、揚鞭式) 5、 小小擠奶員(肩的組合) 以上是規定組合任選一二個 6、 錯步組合 7、 花笠舞(日本舞) 8、 小看戲(東北秧歌) 9、 現代韻律舞(節奏練習) 10、 兒童舞
第六級:年齡8---10歲
舞蹈知識:1、中國古典舞身韻:是古典舞特定藝術風格的表現手段,這種訓練身法與神韻的方法統稱為「身韻」。它分為元素、平圓、立圓、八字圓運動路線及典型性、風格性強的訓練動作,最終解決民族舞演員內在神韻的表現力。 2、 雲南花燈:雲南花燈是雲南漢族地區廣為流傳的一種民間歌舞形式。配合音樂在平衡擺動中產生一種自然流暢的美感。其主要動律和動作-----崴。教學中要抓住這一風格重點展開教學。
基本功訓練
地面: 1、 提、沉、含、仰、移(盤坐、雙跪准備) 2、 開胯練習(吸、雙腿開胯) 3、 雙腿大環動 4、 壓腿(前、旁、後) 5、 搬腿(前、旁、後) 6、 大踢腿(前、旁、後) 7、 掰膀子 8、 腰(站下腰強化練習,提高難度)
把桿:1、 蹲(單把一位、二位、五位半蹲、全蹲) 2、 擦地(單把前、旁、後) 3、 五位擦地(雙把前、旁、後) 4、 小踢腿(雙把前、旁、後) 5、 單腿蹲(雙把分解) 6、 立身射雁(雙把踏步蹲起) 7、 涮腰(單把) 8、 壓腿(前、旁、後) 9、 搬腿 10、 大踢腿(單把前、旁、雙把後腿)
中間:1、 舞姿練習(前、後點地加各種手位) 2、 立身射雁 3、 點步轉:1/4圈、1/2圈 4、 小跳 a、一、二位換位跳 b、五位小跳 5、 一位中跳 6、 錯步跳(大跳起法)
組合、劇目表演範例 1、 古典舞組合一(舞姿、韻律) 2、 古典舞組合二 3、 藏族舞組合二(弦子、單、長靠) 4、 藏族舞組合一(抬踏步) 5、 雲南花燈(徒手、跳巔步) 6、 雲南花燈(扇子、小崴、吸跳步) 以上是規定組合任選一、二個。 7、 傘扇舞(日本舞) 8、 拉丁舞恰、恰、恰 9、 少兒舞 10、 踢踏舞
第七級:年齡10---13歲
舞蹈知識:1、中國古典舞技巧:是中國古典舞中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演員基本功訓練的最高階段和綜合能力的展 現。分為:跳、轉、翻三大類。跳---腿部爆發用力騰空展現舞姿;轉---身體保持平衡,在垂直和平衡 重心上快速旋轉;翻---以腰為軸,身體在傾斜中翻轉。它們是中國古典舞中具有獨特風格韻律的技巧 形式。 2、維族舞:是新疆各民族舞蹈中的一種形式。舞蹈具有挺而不僵的基本體態和顫而不竄的動律。節 奏為切分、多符點。常見動作有:托帽式、移頸、墊步、三步一抬等。
基本功訓練:
把桿(單把):1、 一位擦地(雙把活動) 2、 蹲(單把一位、二位、五位半蹲、全蹲) 3、 五位擦地 4、 小踢腿(前、旁、後,一位) 5、 單腿蹲(雙把) 6、 腰:前後下腰、大涮腰 7、 舞姿:擰身吸腿 8、 壓、搬、控腿 9、 踢後腿
中間:1、 行進大踢腿(前、旁8拍、4拍一次) 2、 舞姿:點地托按掌、擰身吸腿加手位 3、 搖臂 4、 原地轉:1/2圈、360度圈、3個一停、點、碾轉。 5、 踏步翻身:1/4圈、1/2圈、一個 6、 小跳:a、一、二位換位跳 b、五位小跳 c、小射雁跳(雙起單落) 7、 中跳:a、一位三個一停 b、原地分腿跳(45度) 8、 大跳:大步跳(邁步跳) 9、 絞柱:(蹁腿、蓋腿) 10、 圓場 11、 花梆步
組合、劇目表演範例 1、 維族舞組合一(進退步) 2、 維族舞組合二(手位一、三、七、托帽位) 3、 傣族舞(平踏踢步、點步) 以上為規定組合任選一、二。 4、 拉丁舞(恰、恰、恰) 5、 古典舞 6、 外國代表性舞 7、 少兒舞 8、 東方舞 9、 踢踏舞 10、 現代舞
第八級:年齡10---13歲
舞蹈知識: 1、傣族舞:是我國雲南地區歌舞民族舞蹈表演形式之一。其舞姿雕塑性、動作韻律性、語言性強,舞蹈始終強調三道彎的造型美。動律節奏,以上下均勻顫動和節拍向下為特點。2、踢踏舞:它源於愛爾蘭民間,後傳入美國,近幾年在我國得到廣泛發展。「踢踏」即拍打扣擊的意思,它融爵士舞、芭蕾舞、西班牙舞、迪斯科等於一體。要求動作鬆弛,上身保持挺拔,下身下沉,節奏熱烈分明,輕重緩急清晰,專家稱踢踏舞是用身體創造節奏的舞蹈。
基本功訓練:
把桿(單把): 1、 活動:(雙把,腰和腳組合) 2、 蹲:(一位、二位、五位半蹲、全蹲) 3、 五位擦地(前、旁、後) 4、 小踢腿(前、旁、後,五位準備) 5、 單腿蹲(45度前、旁、後) 6、 腰:a、前、後腰 b、大涮腰 7、 舞姿:a、斜探海 b、大掖步 8、 壓、搬、控腿 9、 踢紫金冠
中間:1、 行進大踢腿(前、旁4拍一次) 2、 原地踢後腿(8拍一次) 3、 搬腿(原地前、後) 4、 舞姿(斜探海、大掖步) 5、 穿手 6、 踏步翻身:4拍一次、2拍一次 7、 平轉:1/2圈 8、 小跳:a、一、二、五位 b、小射雁(單起單落) 9、 中跳:a、一位3個一停 b、劈腿跳(原地、行進) 10、 大跳:(凌空越錯步起法) 11、 絞柱(圈) 12、 圓場
組合、劇目表演範例 1、 傣族舞(手位、丁字步、孔雀飛步) 2、 維族舞(手位、搖身點顫)(墊步、三步一抬) 3、 中國舞 以上為規定組合任選一、二。 4、現代舞 5、拉丁舞 6、踢踏舞 7、東方舞 8、草裙舞 9、外國代表性舞
第九級:年齡13---15歲
舞蹈知識:1、苗族舞:苗族分布在我國許多省市,舞蹈以蘆笙各類鼓舞為特色。男子動作矯健瀟灑,女子動作輕快柔美。上身為前後動律,配合擺手動作,節奏歡快、鮮明。 2、拉丁舞:拉丁舞起源於拉丁美洲,分倫巴、桑巴、恰恰恰、牛仔等,統歸為國際標准舞。舞蹈節奏性強,動律主要為胯部的扭動。
基本功訓練
把桿: 延續前一級別動作。 1、 活動:腰、腿 2、 壓、搬、控腿 3、 踢紫金冠 4、 舞姿:a、大射雁 b、姿態斜腰 c、探險海
中間: 1、 行進大踢腿(2拍一次) 2、 原地紫金冠 3、 搬、控腿(前、旁、後) 4、 舞姿: a、大射雁 c、探海 5、 踏步翻身:三個以上 6、 平轉:連續 7、 小跳:a、五位換位跳 b、吸腿小跳(正吸腿) 8、 中跳:a、一位3個一停 b、射雁跳(雙起單落) 9、 大跳:a、凌空越 b、吸撩腿大跳 c、紫金冠 10、 圓場 11、 花梆步 12、 技巧:絞柱(圈)、平轉、踏步翻身、紫金冠、快速點轉等,任選一種有速度的完成。
組合、劇目表演範例 1、 苗族舞(基本動律) 2、 中國舞 以上為規定舞蹈任選一、二。
3、 踢踏舞 4、 拉丁舞
5、 獨、雙、三人舞均可 6、 現代舞
7、 外國代表性舞
8、 各屆比賽優秀劇目及自編劇目
第十級:年齡13---15歲
舞蹈知識: 1、朝鮮舞:朝鮮族是一個能歌善舞的民族。朝鮮舞女性柔韌優雅而深沉,男性穩重瀟灑而幽默。通常我們所見為長鼓、扇子、鈴鐺舞等。舞蹈以動靜結合為特點,特殊的節奏、呼吸賦予朝鮮舞之動律風格。 2、現代舞:是在反對芭蕾的前提下產生的。他強調身體解放,揭示內心活動。注重以動作去感知和交流,有其自己的訓練體系。
基本功訓練
把桿:在九級的基礎上強化訓練。
中間:在九級的基礎上強化訓練。
組合、劇目表演範例 1、 朝鮮族舞(安旦、跟步、吸跳步等) 2、 朝鮮族舞(拍手、背手) 3、 扇子舞(各種民族民間扇舞) 4、 中國舞
以上為規定組合任選一、二。
8. 中國舞1-10級,每一級都教些什麼基本功
1、一級(4-5歲):走步、音樂反映、擴指、手臂動作、彎腰、轉腰、前壓腿、雙吸腳、腳位、頭的動作、擺臂、蹦跳步、平踏步、游戲。
2、二級(5-6歲):走步和敬禮、音樂反映、手位、勾綳腳、含胸、展胸、提腰、松腰、旁開腿、推指、繞腕、頭的動作、半蹲、蛙跳步、雞走步、游戲、模仿與想像。
3、三級(6-7歲):吸跳步和敬禮、音樂反映、波浪、彎腰、勾綳腳、吸伸腿、後吸腿、手位、松肩、半蹲、踮腳走、鴨步走、蹦跳走、踏步走、模仿與想像。
4、四級(7-9歲):二拍舞步、三拍舞步、單手位、波浪、壓垮、勾綳腳、前抬腿、後抬腿、抱端腿、壓腿、前踢腿、後踢腿、腳位、碎步、掰膀子、小跳、節拍練習、藏族舞、東北秧歌、結束動作。
5、五級(8-10歲):二拍舞步、雙手位、手腳動作、勾綳腳、小彈腿、旁抬腿、後彎腰、壓腿、0前、旁大踢腿、後踢腿、前滾翻、腳位、半蹲、小跳(一)、推指、波浪、點步轉、小跳(二)、1節拍練習、藏族舞、東北秧歌、結束動作。
6、六級(9-11歲):提、沉、含、仰、移(盤坐、雙跪准備)、開胯練習(吸、雙腿開胯)、雙腿大環動、壓腿(前、旁、後)、搬腿(前、旁、後)、大踢腿(前、旁、後)、掰膀子、腰(站下腰強化練習,提高難度)。
7、七級(10-12歲):蹲(單把一位、二位、五位半蹲、全蹲)、擦地(單把前、旁、後)、五位擦地(雙把前、旁、後)、小踢腿(雙把前、旁、後)、單腿蹲(雙把分解)、立身射雁(雙把踏步蹲起)、涮腰(單把)、壓腿(前、旁、後)、搬腿、大踢腿(單把前、旁、雙把後腿)。
8、八級(11-13歲);九級(12-14歲);十級(13-15歲)這三級為專業曲目所設定的專業舞蹈動作,基本功在前面的考級過程中基本結束。
(8)七級提沉含仰教學方法擴展閱讀:
中國古典舞基訓中的旋轉技巧,以擰傾形態的舞姿結構為主要特色,與芭蕾舞基訓中的旋轉還是有很大不同的。芭蕾舞基訓中的旋轉都是直體的,大都在額狀面的基礎上進行立體構圖和塑造形象,因此,動作長而舒展,延伸感強。身體的帶動,手臂的帶動,跨的帶動都非常重要,旋轉靠的就是全身的協調。
以腰帶動轉的特點,形成中國古典舞基訓中轉得起「法兒」的多種多樣,而且多半是在動的過程中起的「法兒」。如大掖步轉、掃堂探海轉。
國古典舞基訓中民族舞姿轉「身法性」很強,有一部分民族舞姿轉,可以說是身法的待續和誇張。
9. 古典舞提沉沖靠含仰移的要點
古典神韻說白就是對氣息的控制,類似與太極,源源不息剛柔並濟,在做每個元素的時候不能短不能聽,一定是剛剛提到最高點才沉,不能提前等著,這就是對於氣息的控制。長呼吸要有韻,短呼吸要剛勁,亮相絕不能萎。
10. 北京舞蹈學院中國舞七級所有組合
中國舞七級組合如下:
1、二拍舞步 2、三拍舞步 3、提沉含仰
4、橫移轉腰 5、勾綳腳 6、彈撩腿
7、大環動 8、壓腿 9、前旁大踢腿
10、後彎腰、後踢腿 11、蹲
12、彎腰 13、端、掖、吸腿
14、踮腳 15、晃 16、彎腰(2)
17、雙腳轉 18、小跳(一)
19、小跳(二)
20、重拍練習 21、雲南花燈
22、藏族舞 23、結束動作
(10)七級提沉含仰教學方法擴展閱讀
中國舞蹈考級注意事項:
1.考生年齡應符合如下要求:一級4-6歲,級5-7歲, 三級6-8歲 ,四級7-9歲 ,五級8-10歲 ,六級9-11歲,七級10-12歲,八級11-13歲,九級12 14歲,十級13-15歲。
2.考生實際年齡大於規定的年齡范圍不受限制;實際年齡小於規定的年齡范圍,必須增加由授課教師自創的組合,以全面考察低齡考生的素質和水平。
3.考級中每組考生應統一服裝,不要化妝和佩戴飾物,女生須扎結頭發;考生需佩戴考號,每組8人,如不足8人則由已考完的考生替補,替補考生不佩戴考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