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幼兒10以內加減法口算的技巧
1、先易後難算術是比較復雜的,而對孩子來說,如果一開始就讓他們學習較難的算術,很難讓他們接受。家長可以將生活融入到孩子的數學學習中,例如去超市買蘋果,讓孩子自己挑選,並數出數量,等到回到家的時候,家長可以讓孩子洗兩個蘋果,一人一個吃掉後,問孩子還有多少個蘋果。通過這種方式,讓孩子在生活中不知不覺的接觸數學並學習數學,可以提高孩子對數學的興趣,而且也能夠幫助孩子理解數學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2、運用分解技巧從分解組合開始教孩子,一邊分,一邊用語言表述,一定要用嘴巴說出來,能說出來的孩子,表示她自己真的掌握了。從5以內的開始。先從分解2開始。每次分開後表述完,要記得在合起來。
3、大數記心裡,小數上下加減加法:大數記心裡,小數往上數,如4+2= 把4記在心裡,往上數兩個數,5、6, 之後得出結果4+2=6
減法:大數記在心裡,小數往下數,如6-3= 把6記在心裡,往下數三個數,5、4、3, 之後得出結果6-3=3
家長需配合每日為寶貝出30道10以內加減法,提升幼兒的算術能力,注意不要讓孩子數指頭,養成習慣不好改,培養心算能力。
4、需要幼兒掌握的一些識記的東西第一個需要識記的是:10加幾就等於10幾,例如:10+1=11 10+2=12,一直加到9,第二個需要識記的就是1+1=2 2+2=4 3+3=6 4+4=8 5+5=10 6+6=12 7+7=14 8+8=16 9+9=18 10+10=20,這樣記住了以後,進行20以外的加減法運算,對孩子來說,就不會很難學。
B. 怎樣教幼兒十以內的加減法
1.先易後難 先從十以內的加減法算起。可以與生活中可以用數量概念表達的物體結合。比如蘋果、桔子、荔枝、西紅柿、芒果等,這樣可以提高孩子的興趣,也可以讓他知道學習數學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2.鞏固成果 家長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時間,來給孩子出題目。只要有個空閑就可以提問,語速要快,這樣給孩子一種緊迫感,可以鍛煉他快速思維提升效率的習慣。家長隨口就可以說出3+2、5+4、9-3等等,只要孩子答對了,就要表揚他,「真棒」「真厲害」「我的孩子真聰明」等。十以內的加減法要讓他特別的熟練後再進入二十以內的,同樣非常熟練後過渡到百以內。不要過快,循序漸進,效果最好。 3.輔導技巧 十以內的加減法,再重申一遍,一定要讓孩子極其熟練才行。要達到脫口而出的效果。萬莫著急。要告訴孩子加減法是一個互補的關系,特別是在十以內加減法時一定要講清楚,這樣有助於孩子的理解。 二十以內的加減法,要建立在孩子熟練掌握十以內加減法之上才行。十以內的很熟練後,可以很快掌握二十以內的。這一階段的輔導要藉助一些書面的運算,家長可以給孩子出題,方法是找一個有橫格的本子,在大約有十頁的紙上隨機按1+ 1、1+ 2、1+3……1+20,2+1、2+2、2+3……2+20,3+1、3+2、3+3……3+20,一直出到19+1為止,這樣出題的好處是可以把20以內的數字的任一組合都給孩子顧及到了。減法也是如此。 100以內的練習時也是這樣。 4.計時獎懲 要給孩子採取計時方式做練習,也可以給孩子出50或100道題計時,孩子做完後,用醒目的筆給孩子判上分數並保存起來,這樣可以讓孩子感受到自己的點滴進步,提高他練習的樂趣。超時了就給點獎勵,慢了就可以用一些小小的懲罰。視當時的學習情況定。
C. 怎麼樣教孩子10以內加減法
學習10以內數加減法的方法
一、加法:大數記心裡,小數往上數,如4+2= 把4記在心裡,往上數兩個數,5、6, 之後得出結果4+2=6
二、減法:大數記在心裡,小數往下數,如6-3= 把6記在心裡,往下數三個數,5、4、3, 之後得出結果6-3=3
家長需配合每日為寶貝出30道10以內加減法,提升孩子的算術能力,注意不要讓孩子數指頭,養成習慣不好改,培養心算能力。
20以內加減法竅門
120以內不進位加減法
1、11-20的數可以和孩子玩猜數游戲。用3種方式描述數:
① 個位是2,十位是1 。
② 1個十,5個一。
③ 比11大,比13小。
用這些方式描述數,讓孩子猜,或者反過來孩子描述大人猜,直到熟練。
2、用計數器撥數。
家長說數,孩子撥數。邊撥邊說數的組成。如12是由1個十和2個一組成的。
在一年級的數學教學中,一般的孩子在學前班時就學會了10以內加減法,進入小學後,20以內不進位不退位的加減法稍加練習也能熟練掌握。但是,孩子學習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就不是那麼輕鬆了,部分學生的計算速度大大下滑,計算的准確率也降低了,兩極分化初露端倪。有的學生由於計算速度跟不上,開始拖拉作業,成為數學學習困難者。
那麼,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了孩子學習20以內進位加法以及退位減法的困難呢?小編認為,這和我們運用的計算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的演算法有關。演算法不外乎數數法和數字推理法,數數法就是通過數數來計算,包括藉助實物數數和單純數數兩種。數字推理法指的是包含湊十法、拆分法等的運用數字進行推算的方法。
然而,數字推理法對學生的思維要求高,需要的思維步驟也多,並不利於學生熟練掌握最終到達到脫口而出的地步。以運用最為廣泛的湊十法為例,求9加6等於幾,學生在解決問題之前就需要這幾個思考過程:一、判定該題是不是進位加法;二、如果是進位加法,怎樣才能湊成10。這樣確定方法後才能進行下面的運算:
9+6=9+(1+5)=(9+1)+5=10+5=15
從上面的運算中可以看出,這是一個運用加法結合律進行簡便計算的一個過程,而且屬於不能直接運用題中數據,需要拆分才能進行簡便運算的一類。所以,看似簡單的湊十法,其思維是不簡單的,包含著一系列邏輯推理過程,它的認知基礎與一年級學生所具有的知識結構和思維能力之間存在一定的距離,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學生計算的困難。那麼,怎樣的方法才能更好地解決這一難題呢?
220以內的進位加法
怎樣才能使學生能在較短時間內掌握20以內進位加法呢?其實只要將其轉化為學生已經掌握的10以內減法就行了,歸納下來口訣是:「加九減一,加八減二,加七減三,加六減四,加五減五。」怎樣用口訣,以「加九減一」為例,「加九減一」是指一個數與9相加,將這個數減去1作為它們和的個位。
例如:8+9=( )就拿 8減去1結果7,用7來作和的個位,即8+9=17, 5+9=( )就拿5減去1等於4,用4來作和的個位,即5+9=14。
「加八減二,加七減三,加六減四,加五減五」的方法同上。
320以內退位減法
20以內退位減法與20以內進位加法相反,就是把20以內退位減法轉化為10以內加法。口訣是:「減九加一,減八加二,減七加三,減六加四,減五加五。」如何用口訣,以「減九加一」為例,「減九加一」是指一個數減去9,將這個數的個位加上1所得的結果就是它們的差。
例如:17-9=( )就拿17的個位7加上1結果是8,即17-9=8,13-9=( )就拿13的個位3加上1結果是4,即13-9=4
例如:17-2=( )分清哪個是個位,哪個是十位,先看個位數能不能減,7-2如果夠減,就用十以為的減法,7記在心裡,然後倒數6,5,得5,然後十位的1不變,就得了15.
「減八加二,減七加三,減六加四,減五加五」與「減九加一」的方法一樣。
D. 如何教幼兒園孩子學習加減法,
一、教幼兒園孩子學習加減法的方法
1、讓孩子能夠從小得多鍛煉,能夠學會數數,在學習數學計算的時候,是作為一個前提的條件,讓寶寶熟練地能夠從一數到100,從某個數開始繼續的數下去,然後再倒數回來,鍛煉孩子的思維能力。
2、教育孩子的時候一定要同現實結合起來,或者是在玩耍一起吃東西的時候去進行引導,讓孩子對數學有一個敏感度,能夠增強孩子的求知慾,比如在家裡玩耍的時候,要讓孩子注意到房間的不同的玩具,告訴孩子會有什麼樣的形狀。
3、教育孩子的時候,應該讓孩子能夠從數學游戲當中激發孩子對數學的興趣,比如堆積木或者是玩兒積木的時候,對數字會有一個基本的概念,讓孩子能夠熟悉和親切的去進行分類和計算,感知著一些玩具的尺寸和形狀。
二、教學過程中的注意事項
希望自己的寶寶從小都會比較聰明,早教雖然好,但是也要根據寶寶的實際的情況,通過寶寶的行為和思維方式來進行教育,千萬不要強加於給寶寶更多的壓力,這樣會造成寶寶的預防心理。
E. 怎麼教孩子加減法
1、可以找些漂亮的圖片,邊學邊玩,讓我們的孩子提高興趣。
2、畫一些孩子喜歡的水果或小動物來增加孩子的興趣,吸引孩子。
3、用筆在紙上畫些小樹棒比較清楚明了。孩子也容易聽懂。
4、還可以讓孩子用自己的手指頭數,如6+4=?可以讓孩子在心裡記住6,然後伸出4個手指頭,從6往後面開始數,就可以了。
5、讓孩子做算式,也就是湊10法。
6、孩子需要一步一步地進行,要有耐心,多鼓勵孩子這樣孩子才能掌握它的方法。
(5)十加二等於幾用什麼方法叫幼兒擴展閱讀
適合教給孩子的學習方法:
1、制定合理的學習計劃。
幫助孩子設定一個目標,並與他一起制定一個學習計劃。督促孩子執行學習計劃。在計劃執行過程中,及時發現孩子的進步,給予表揚。在孩子遇到困難時,鼓勵他戰勝困難,必要時給予適當幫助。
2、必要的課前預習。
基本要求:認真閱讀教材,了解教材內容,思考內容重點,發現學習難點,做好聽講的准備。在孩子認真閱讀材料的過程中,有不認識的字或不懂的詞語,必須查工具書爭取自己學會。不明白的內容用鉛筆劃出來,准備課堂上聽老師講解。
3、提高作業質量。
做作業的要求是看清題,抄准題,理清思路,一次做對,認真檢查。家長在檢查作業後,發現錯誤,不宜直接告訴孩子哪兒錯了,而應讓孩子自己復查。
4、及時糾正錯題。
給孩子一個專用的本子,孩子每次作業或考試出現錯誤,就讓孩子在專用的本子上將題目抄下,按正確的方法重做一遍後,分析錯誤原因。
5、學會使用工具書。
對於小學和初中生來說,最主要的是學會查字典。要有運用部首、音序等查字法,准確地從字典中查出生字詞的能力,還要有聯繫上下文語言環境選擇恰當的義項解釋詞語的能力。要具備這樣能力,就必須要求學生勤查字典,並進而養成習慣。
6、培養多種思維方法。
重視求異思維、發散思維、辯證思維等思維方法的培養,使孩子的思維能夠靈活運轉。
F. 如何教幼兒學數學加減法
1 、先易後難
算術是比較復雜的,而對孩子來說,如果一開始就讓他們學習較難的算術,很難讓他們接受。家長可以將生活融入到孩子的數學學習中,例如去超市買蘋果,讓孩子自己挑選,並數出數量,等到回到家的時候,家長可以讓孩子洗兩個蘋果,一人一個吃掉後,問孩子還有多少個蘋果。
通過這種方式,讓孩子在生活中不知不覺的接觸數學並學習數學,可以提高孩子對數學的興趣,而且也能夠幫助孩子理解數學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2 、運用分解技巧
從分解組合開始教孩子,一邊分,一邊用語言表述,一定要用嘴巴說出來,能說出來的孩子,表示她自己真的掌握了。從5以內的開始。先從分解2開始。每次分開後表述完,要記得在合起來。
3 、大數記心裡,小數上下加減
加法:大數記心裡,小數往上數,如4+2= 把4記在心裡,往上數兩個數,5、6, 之後得出結果4+2=6 減法:大數記在心裡,小數往下數。
如6-3= 把6記在心裡,往下數三個數,5、4、3, 之後得出結果6-3=3 家長需配合每日為寶貝出30道10以內加減法,提升幼兒的算術能力,注意不要讓孩子數指頭,養成習慣不好改,培養心算能力。
4 、需要幼兒掌握的一些識記的東西
第一個需要識記的是:10加幾就等於10幾,例如:10+1=11 10+2=12,一直加到9,第二個需要識記的就是1+1=2 ,2+2=4 ,3+3=6 ,4+4=8 ,5+5=10 ,6+6=12 ,7+7=14, 8+8=16 ,9+9=18, 10+10=20,這樣記住了以後,進行20以外的加減法運算,對孩子來說,就不會很難學。
5、 鞏固成果
家長要經常給孩子出題目,只要有空閑時間就提問,而且問的時候語速要快,要給孩子一種緊迫感,這樣可以鍛煉孩子思維的效率,而且多次練習能夠讓孩子的思維能力不斷增強,從而提高算術能力。
G. 怎樣快速教孩子加減法
一、先教分解
如果想讓孩子真正的理解加減的意義,那麼,就要讓孩子操作實物,不斷的練習,從練習中理解。
我還是推薦這一種,因為都說數學是思維的體操,理解加減的意義才能真正的讓孩子的思維得到鍛煉。
加法,實際上就是:將兩個集合和在一起,變成一個集合。
減法:將一個集合分開,分成兩個。
孩子真正的理解加減法的意義,不是算會那道題,而是理解加減法之間的關系。
比如:6個蘋果,可以分成2個和4個蘋果,也可以反過來說是4個和2個蘋果,同時,2個和4個蘋果(或者4個蘋果和2個蘋果)合起來就是6個蘋果。也就是說:
1、從分解組合開始教孩子,一邊分,一邊用語言表述,一定要用嘴巴說出來,能說出來的孩子,表示她自己真的掌握了。
2、從5以內的開始。先從分解2開始。
3、每次分開後表述完,要記得在合起來。
如何教孩子加減法?數學老師推薦四個實用的方法,讓娃快速學會
二、打基礎的方法
1、學數數
學計算之前先學數數,這誰都知道,但是利用多種數數形式來為計算打基礎,卻被相當多的父母所忽視。不少父母在孩子會唱讀1~100之後就認為孩子已學會了數數,而可以教計算了,但實際上孩子並沒有真正建立數的概念,也沒有真正掌握計數的技巧。
數數的內容其實很多,除了要建立數的一對一的概念以外,還要包括多種數數的技能,主要形式有:
①N加1,即按遞增1的順序正著數,這是學N加1計算的基礎;
②N減1,即按遞減1的順序倒著數,這是學N減1計算的基礎;
③數單數,建立奇數概念;
④數雙數,建立偶數概念;
⑤逢10數,建立進位概念;
⑥逢5數,將5作為一個基本單元,這是一個很重要的數數技能,因為在提高數數和計算技能方面,5的重要性僅次於10。2、計算N加1,凡是能正著依次數數並理解其含義是依次遞增1個的幼兒,都能輕而易舉地學會計算N加1,包括10加1、20加1、99加1乃至100加1。
3、計算N減1,凡是能倒著數數並理解其含義是依次遞減1個的幼兒都能學會計算N減1的題,包括11減1,21減1、100減1乃至101減1。
4、整10相加或相減,如10加10、20加10、……90加10,凡是會逢10數數並理解其含義是依次遞增或遞減10個的幼兒都能很容易地學會。
5、整5相加或相減,如0加5、5加5、10加5乃至95加5,凡是會逢5數數並理解其含義是遞增或遞減5個的幼兒,掌握起來並不難。
6、計算10加N,包括10加1、10加2……10加9,幼兒一旦理解10加幾就等於十幾,不僅能快速運算10加N,還能推廣至20加N、30加N乃至90加N。
7、兩個相同數相加,包括1加1、2加2……9加9,對於會數雙數的幼兒,當發現兩個相同的數相加後的結果都是雙數時,便會很容易地學會運算這類題。教學實踐發現,幼兒普遍對兩個相同數相加的題有自發的關注與興趣,因而幼兒對這組題的掌握往往要先於10以內非N加1的題。
8、計算兩數之和等於10的題,包括1加9、2加8、3加7、4加6及5加5,這組題的熟練與否對於進行10以上的運算是至關重要的。
9、口算(20以內),當幼兒已掌握了上述技能之後,就可以做20以內的口算題了。父母應注意提醒幼兒學會運用已掌握的計算技能來推算其它題,如由2加2等於4而推知2加3等於5,由3加7等於10而推知3加6等於9,9加9等於18而推知9加8等於17,等等。
10、豎式筆算(100以內),口算100以內的數即使是對學齡兒童也是不容易的,可是列成豎式之後,凡具備上述技能的學齡前幼兒稍加指點即可完成運算,因為一道兩位數相加的題列成豎式後實際上就變成了兩道一位數相加的題。目前,5歲左右的幼兒都在幼兒園里學會了書寫阿拉伯數字,因而這個年齡段的幼兒進行獨立的豎式運算是完全可能的。
如何教孩子加減法?數學老師推薦四個實用的方法,讓娃快速學會
三、編故事的方法
我在教孩子10以內的加減法運算的時候,經常編一些小故事,讓孩子參與其中,不知不覺孩子就學會了運算。而且,每次孩子都對這種小故事表現出非常濃厚的興趣,學起加減運算來非常輕松。
比如,學習8的加減法,我編了一個這樣的小故事,其中經常和孩子互動一下,互相提問,甚至讓孩子把故事編下去:
小猴子要買8個蘋果送給奶奶。它來到市場上,看見紅蘋果挺誘人的,綠蘋果也挺好的,於是,這兩種蘋果它一樣買了幾個。(紅蘋果買5個,綠蘋果買幾個?)
小猴子拎著裝了8個蘋果的框高高興興地往奶奶家走去。路上同小豬撞了一下,結果撞掉一個蘋果,它們都不知道。(這時還剩幾個蘋果了?)
小豬是小猴子的好朋友,見到小猴很高興。小豬說口渴了,小猴子就給小豬一個蘋果解渴。(這時還剩幾個蘋果?)
看到小豬吃蘋果吃得津津有味的,小猴子也想吃,於是它也拿了一個蘋果吃了起來。(這時還剩幾個蘋果?)
突然,背後響起一聲獅子的吼聲:「吼——」不好了,獅子看見小猴子了,快跑啊!小猴子拎著框使勁往前跑,框里的蘋果噼里啪啦地往外掉。
好不容易跑到奶奶家了,獅子也沒有追來,小猴子終於鬆了口氣。小猴子把蘋果送給奶奶,可是它往框里一看:「咦?怎麼只剩下2個蘋果了呢?」
奶奶聽完小猴子講的途中的遭遇後,哈哈笑了起來。奶奶對小猴子說:「你來了就是最好的禮物了!」
就這樣,故事講完了。講的過程中我還不時讓孩子算算還有幾個蘋果,而後面的遇到獅子的事情也是孩子自己編出來的。整個過程非常輕松,既讓孩子開拓了思維,又達到了學習的目的。
H. 怎樣教孩子簡單運用湊十法
計算是寶貝們在學習數學中非常重要的部分,是數學學習的基礎。打好計算的基礎非常重要,如何快速、正確的計算,是我們非常非常想做到的。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一下現階段孩子做加減法時用到的巧算方法吧~
1、好朋友數
想要巧算,首先我們要知道好朋友數。
一位數中,那兩個數相加等於10呢?
1和9,2和8,3和7,4和6,5和5。這五對數兩兩相加等於10,我們把他們叫做好朋友數。
2、湊十法
湊十法在進行20以內加法運算時非常的使用。跟隨老師來學習以下吧~
小朋友們先來算一算,10+1=?,9+8=?寶貝你又更喜歡哪一個呢?一定和老師一樣,是第一個吧~
這是為什麼呢?因為10加幾就等於十幾,非常的好算。
但是在真正的計算中,不是所有的題目都有10,不好計算。沒有關系,沒有10,我們就想辦法把10給湊出來。
現在來計算9+8,我們可以把誰湊成10呢?9或8都可以湊成10,拆大補小,我們把9湊成10。9離10差1,就讓8分給9一個1,還剩下7。
1和9是好朋友,好朋友要手拉手,先算好朋友。9+1=10,再加上8剩下的7,10+7=17。
8+7=
8離10更近,就把8湊成10。8離10差2,7給8一個2,還剩5。先算好朋友,再加上餘下的5,8+7=15。
3、破十法
加法學會了,現在我們來看一下減法吧~
計算15-3,寶貝兒們都知道15是一個兩位數。十位上的1代表1個10,個位上的5代表1個5。所以,可以把15拆成10和5。遇到減法,先用小數去減。5-3夠減嗎?夠減,5-3=2,10沒有動,用2+10就是結果。
13-5=
同樣的,13可以分成10和3,先用小數減,3-5夠減嗎?不夠,小數不夠就用大數減。用10-5,就把10寫的離5近一些。10-5=5,3沒動,用5=3=8。
寶貝兒你學會了嗎?跟隨老師再來算一道吧!
16-9=
16可以分成10和6,先用小數減,6-9不夠減,再用大數去減。10-9=1,加上沒有動的6,1+6=7。寶貝兒你做對了嗎?
親愛的小朋友你學會了嗎?快用老師教的方法計算一下吧~
9+7=
8+6=
7+5=
16-4=
18-5=
19-7=
14-6=
15-8=
17-9=
孩子們學會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