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研究方法 > 手腳截肢訓練方法

手腳截肢訓練方法

發布時間:2022-07-29 18:18:17

⑴ 大腿截肢殘疾人鍛煉如何實踐

為預防截肢後的關節畸形應注意做好以下事項:保持正確的殘肢的肢體位置:大腿截肢者術後應注意把殘肢伸平,盡量向身體中間並攏的位置。平時面朝上躺著時,應注意千萬不要為舒服些或為減輕疼痛而把殘肢墊高;小腿截肢術後應注意將殘肢側膝關節放置在伸直位,不應該在大腿或膝下墊枕頭,不應該屈膝躺在床上。保持關節活動度的訓練:一般術後1周大腿截肢者可以面朝下,俯卧位,讓別人幫助做輕柔的殘肢內收和後伸活動;術後2周可以開始俯卧位自己練習將殘肢後伸,內收或夾持物體,雙側臀部肌肉用力向上,抬起大腿殘肢和健側大腿,每次抬起應盡力持續一段時間,持續抬起的時間逐漸延長。截肢後如何做全身性訓練:截肢對人的精神,全身都有大的影響,特別是老年人或一些有合並損傷,患病者在假肢裝配前應認真注意全身性鍛煉。鍛煉內容應包括:卧+。下肢截肢者盡早開始雙上肢力量的訓練:重點訓練雙側伸肘的力量,准備盡早下床扶雙拐站立。下肢截肢者單足站立、跳躍訓練:有利於全身肌力協調、平衡功能和體力的恢復。可以先從雙手扶床欄、扶牆站立,逐漸過渡到手不扶物站立,再過渡到單足跳躍。上肢截肢者應加強雙肩活動范圍,肌力訓練。有條件者應積極參加游泳活動(可用氣圈保護),有助於全身體力、心肺功能、關節活動范圍、肌力的恢復。

⑵ 胳膊截肢殘疾人具體有什麼鍛煉方法

從肢體殘疾的分類已經知道任何的截肢和再造都會產生一定的並發症。在手術進行截肢和再植固定後,常常會導致肌肉萎縮、攣縮、關節僵硬等。所以在進行手術之後就要針對這些情況進行肌肉力量的練習,包括一些主動和被動的抗阻力練習,關節活動范圍練習等。手部的截肢一般不太會裝上義肢,所以就要用健側代償截肢側。這里採用的運動形式一般是一些精細的運動,包括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如漱洗、如廁、進餐、穿衣、家務練習等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運動。截肢常有肩、肘關節的攣縮和肌肉萎縮。所以就要積極的應用運動進行手部的肌肉力量練習和關節活動度得練習。剛剛截肢的患者不宜做負荷較大,對抗性較強的運動,所以可以應用現在的高科技手段例如上肢康復訓練儀,讓機器帶動手臂做被動的運動。而截肢後由於大量的使用健側肢導致兩邊肌肉力量不對稱,在練習時就要注重兩側肌肉的均衡發展。

⑶ 有哪些截肢術後早期進行肢體運動

我是大腿截肢的從壹步網的相關文章及相關問答了解到:
大腿截肢術後
1.由於髖關節運動肌肉力量不平衡,殘肢髖關節容易出現屈髖、外展畸形,嚴重影響了假肢的選配和使用。
2.為預防屈髖外展畸形,術後應注意將殘肢側髖關節置於伸直、內收位,絕對不允許將殘肢墊高。讓截肢者每日俯卧2次,每次30分鍾。
3.術後4天開始殘肢側髖關節被動的後伸訓練。在這個時期,髖關節被動的後伸訓練,重點在於喚起截肢者進行臀大肌收縮的意識。術後兩周當殘肢傷口完全癒合良好時,可以採取抗阻力方式來加大臀大肌和臀中肌的肌力訓練。如:截肢者俯卧位,徒手或沙袋放置在截肢側遠端部位,囑截肢者將殘肢上抬可以訓練臀大肌肌力;截肢者仰卧位,徒手或沙袋放置在肢體的遠端外側,囑截肢者進行殘肢外展運動,這樣可以訓練外展肌力。阻力的力量需要根據截肢者肌力情況選擇;同時還應對軀干及非截肢側肢體進行肌力訓練。
4、殘肢末端承重訓練
為了加強術後殘肢末端的承重能力,開始用手掌進行拍打殘肢和殘肢末端,待局部皮膚能適應時,進一步採用沙袋與殘肢皮膚相觸、碰撞、承重。開始時少量承重,逐漸增加承重量。雙側下肢截肢者可用自製的支撐凳練習殘肢末端承重:單側戡肢者可在平行杠內將木凳調成合適的高度,將殘肢放置在木凳上,身體重心向患側移動.增加負重量。

⑷ 有哪些裝配索控式假手後的功能訓練

確定訓練時間需因人制宜一般來說,裝配假肢後的訓練期限為:新截肢的單側上臂患者需10小時;新截肢前臂(單側)患者只需3~5小時;單側肩關節離斷5~7小時;雙側前臂截肢10~12小時;雙側上臂截肢最少需要20小時訓練才能熟練而對於操作上已養成不正確習慣的患者,為糾正不良習慣可能需要更多的時間通過訓練,可提高動作的靈巧性和加快活動速度

(一)初期階段的治療訓練

1.假肢的穿脫訓練(1)單側前臂假肢的穿脫訓練:單側前臂截肢者穿戴假肢時,先用健手將「8」字形肩帶按試樣時試好松緊度,一端連接於肘吊帶上,另一端連接在牽引帶上,再將殘肢伸進臂筒,健肢伸入「8」字帶的套環內,接著做幾個聳肩動作,使「8」字帶套於健側腋下,且使「8」字帶交叉點處於背部正中,系好皮帶即可脫假肢時,先將「8」字帶脫下,然後將殘肢從臂筒內抽出(2)雙側前臂假肢的穿脫:第一次穿脫假肢時,應由假肢技師或治療師幫助先將假肢的固定牽引裝置按試樣時調整好的松緊度連接好,然後放在便於截肢者穿戴的地方穿戴時,截肢者背向假肢站立,雙臂後伸,將兩側的殘肢分別伸入左右臂筒內,然後抬起雙臂,像穿衣服一樣,藉助於假肢的固定牽引裝置,將整個假肢懸掛在截肢者的雙肩上,待檢查各部分的位置適合後,系好皮帶脫假肢的順序與穿戴時相反(3)單側上臂假肢:單側上臂假肢穿戴時,先用健手將假肢的固定牽引裝置按試樣時試好的松緊度連接好,然後將殘肢伸入假肢的上臂筒內,將肩鎖帶置於殘側肩上,再將胸部帶套在對側腋下即可脫假肢的順序與穿戴時相反如果是穿著「8」字形肩帶,則與前臂假肢的穿脫方法相同(4)雙上臂截肢或一側上臂一側前臂截肢者:其穿脫方法同前臂截肢者的方法,但開始時應由假肢技師或作業治療師幫助穿脫,以後除了胸圍帶和牽引帶的松緊必要時需請他人幫助調節外,一般均可自行完成穿脫2.穿戴假肢的時間患者必須逐漸增加穿戴假肢的時間,來提高殘端肢體對假肢接受腔和安全帶的承受能力最初,穿戴假肢的時間可以是15-30分鍾,以後逐漸增加到一天每次脫去假肢要檢查殘肢皮膚是否有被接受腔或安全帶壓迫的痕跡如果持續出現紅色痕跡20分鍾沒有消退,應囑患者不應再佩戴假肢,需要立刻找假肢師對假肢進行調整3.肢體衛生(1)穿戴假肢時殘肢被裹在接受腔里,汗水等使接受腔內經常呈潮濕狀態,殘端長時間處於這種環境下,對皮膚保護十分不利所以應指導患者每天用溫水肥皂清洗殘肢並拍干如不用殘端套,則早晨不宜沖洗殘端因為潮濕的皮膚容易粘住假肢,發生皮膚擦傷因此,殘端的沖洗通常在晚上進行(2)如發現殘肢皮膚發紅或腫脹時,應抬高殘端,每隔3~4小時進行一次熱敷,每次約30分鍾,以待消腫(3)為防止斷端被汗水浸泡,治療師需要指導病人給殘肢穿殘端套殘端套應每日更換1次,出汗多時應每日更換2~3次洗涮要用微溫中性肥皂水,並將肥皂充分沖掉為防止套的端部發生皺縮和變形,乾燥時套內應放入皮球以保持原形(4)建議患者穿假肢前,上身穿短袖圓領T恤衫或較寬松的襯衣吸收汗水,避免假肢的懸吊裝置與控制系統直接觸及皮膚4.假肢的護理(1)每天用軟布蘸上中性洗滌劑和溫水清洗假肢接受腔的內側,並且每隔幾周要用酒精擦拭(2)裝飾性手部裝置在使用中易變臟,注意勿與油垢油漆墨水及油性彩筆等接觸附著污物後應立即用中性洗滌劑清洗(3)假肢不使用時應放在清潔通風的地方保管禁止放在日光直射高溫低溫及濕度較高的場所(二)中期階段的治療訓練

上肢假肢的治療程序包括兩點:假肢的控制訓練和假肢的使用訓練1.假肢控制訓練上肢假肢控制訓練的目的是使截肢者能准確熟練地使用假肢治療師首先指導患者進行每一個部件的單獨操作練習,逐個做每一個動作的訓練,之後再訓練在各種不同固定裝置組合中的協調使用,直到靈巧地操縱每一個部件,使患者高效地熟練地運用和控制假肢,養成自然操縱假肢的習慣(1)前臂假肢的控制動作訓練:2)屈肘:前臂截肢者的肘關節還具有較強的屈曲能力,因此可由殘肢做屈肘運動,通過肘關節鉸鏈帶動假肢的前臂屈曲3)腕關節的屈伸和旋轉:前臂假肢腕關節的屈伸和旋轉都是被動運動的,需要藉助於另一隻手或外界的幫助才能完成4)開手:根據日常生活活動和工作需要,截肢者的開手動作分為兩種一種是無需屈肘的開手,適於遠離身體工作;另一種是屈肘開手,適於接近身體工作無需屈肘的開手的方法是健側肩靜止不動,作為支點,截肢側做肩胛骨前移肩關節前屈和沉肩運動,肘關節伸展,用「8」字形肩帶拉動開手牽引索,假手便可張開屈肘開手時,先屈肘,然後做肩胛骨前移肩關節前屈和下沉肩動作開手(2)上臂假肢控制動作訓練:除上述前臂假肢操縱訓練范圍外,還有肘關節鉸鏈的伸屈和開鎖訓練上臂假肢前屈運動,是操縱假肢的主要能量來源,此時,肩部應保持相對靜止,實現身體與手的差動位移伸臂是鎖住關節結構的動力源上臂殘肢做後伸運動,拉動屈肘牽引索,前臂可屈曲;放鬆牽引索,肘關節自鎖機構便可自動鎖住,也可用殘肢擺動慣性使假肢屈肘;伸肘時,由殘側肩部上提內收動作,拉動開鎖牽引索,前臂靠自垂恢復到伸直位進行訓練時,應向患者講解聳肩控制的原理,健側肩部的前屈運動,會使橫跨背部的牽引索產生移動,從而將移動的距離和力傳遞到肢端機械結構上先要求患者用上臂前屈運動屈肘至90°,並在肘部沒有鎖住的情況下,保持曲肘狀態,然後聳肩來操縱肢端機構訓練時,應當在前臂曲肘於各個不同角度上重復進行(3)假手持物動作訓練:假手持物動作分為接近和握持物體兩步驟其使用方法需根據握持物體的幾何形狀和所使用機械假手而定使用機械假手去接近物體有兩種方法,即兩邊接近法和一邊接近法兩邊接近法是指假手接近物體時拇指和四個手指從物體的兩邊同時接近,如握取玻璃杯等動作,是日常生活中經常使用的方法一邊接近法是指假手接近物體時,拇指或四個手指先接觸物體的一邊,然後另一組手指再接近物體的另一邊,如在平面上拾起硬幣等動作假手持物動作練習需要教病人觸及抓和放不同重量質地的規格大小的物體,應以大的方的硬的物體到小的圓的柔軟的物品為順序進行練習,如用方木塊(4厘米左右)完成抓放的動作,逐漸過渡到利用象棋跳棋等游戲進行訓練隨著動作的熟練,加大動作的難度如柔軟物品一次性紙杯等進行抓放訓練,最後練習握持表面光滑形狀復雜的物品如玻璃杯鋼筆皮夾電話等這些物體的分類取決於治療師的靈活掌握和患者的興趣(圖12-4-6)訓練持物時,先在桌子上拿物體練習,然後在房間內進行不斷地轉移到不同位置的練習治療師指導病人在抓物體和用腕關節轉動前,找好最自然最有效的位置最後,治療師指導病人從不同角度做運動,如舉過頭頂桌面甚至地面受控制帶子的阻礙,舉過頭頂動作的難度是最大的,尤其對高位截肢患者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雙上肢切除的患者,雙側都受其阻礙,因此病人在使用一側假肢時,試著放鬆對側的肢體

圖12-4-6鉤狀手持物訓練

2.假肢使用訓練假肢使用訓練的首要目標是患者能夠自如使用假肢,另外就是在最小幅度的運動和使用最小力量的同時,在合理時間內完成日常生活活動所需要的各種具體操作技術治療師鼓勵患者分析和觀察各個情形下的相同點,並提醒他們相關的原則1)主動手和輔助手的選擇:雙臂截肢者應考慮主動手和輔助手的選擇問題健全人的雙手在使用上也是有主動手和輔助手之分安裝假肢後的雙臂截肢者也是如此主動手起主要作用,因此功能要多些,輔助手功能則稍差些但主動手並不一定選為右手,需要根據殘肢的條件和截肢者截肢前的習慣而定選擇主動手時,雙側殘肢條件不同,選擇條件優越手一側;雙手條件相同,尊重患者的既往習慣2)日常生活活動訓練:日常生活活動訓練可以使截肢者,尤其是雙臂截肢者,掌握實際使用假肢的方法達到日常生活活動自理和從事一些簡單的工作(三)治療的最後階段

在治療的最後階段,假肢功能應用技巧可以引入更多更需要的日常生活活動,包括工作娛樂興趣活動和公共交通工具的利用1.家庭訪問提倡治療師對患者生活的社區家庭學校工作單位進行訪問這可以讓治療師置身於患者的真實生活環境患者也可以參加自助小組活動,這些小組活動有利於患者設定生活目標,並為他們提供一個小論壇讓其交流經驗2.生產性活動鼓勵截肢者實踐,學會使用假肢完成自己需要的生活技能,如用假肢操作儀器記課堂筆記或鼓勵患者開拓新的職業活動3.休閑活動開發截肢者興趣和才能,拓展個人興趣的空間,為選擇各種休閑活動提供實踐的機會,並考慮藉助儀器去促進體育和娛樂休閑方面的活動4.家庭環境改造和輔助器具應用對於截肢者,安裝假肢後要著重進行安全教育和教會意外情況的防範措施,並對家庭環境進行適當的改造例如:無障礙設計地面防滑衛生間應增設安全扶手將手控開關改造為聲控開關等措施

⑸ 如何保持合理的殘肢體位

下肢截肢多由於嚴重創傷、血管疾病、惡性腫瘤等原因所致,隨著病人對生活質量要求的提高,截肢後病人的康復意識逐漸加強。從康復的角度考慮,截肢不僅僅是破壞性的手術,也是功能重建的開始。

通過自我康復訓練,有利於順利裝配假肢,提高截肢病人的自信心,使病人日常生活能自理,早日回歸社會。通過教會病人對殘肢進行自我護理及康復訓練,提高了康復效果,對術後整體的綜合康復起到了很大幫助。

康 復 訓 練

殘肢體位

合理的殘肢體位對避免發生關節攣縮十分重要,指導病人的殘肢放於功能位,各關節保持中立位。

膝上截肢體位:髖關節應盡量伸直和略內收位,不要外展,術後截肢下方不需墊高,即使為了防止出血或血腫而墊高殘端,2天後應盡快放平 。仰卧位時不要在腰部下面放入枕頭,或在兩腿之間放入枕頭,站立時不要將殘肢放在腋拐的扶手上,以防止髖關節屈曲、外展畸形。

膝下截肢體位:膝關節應伸直位,坐位時避免長時間屈膝,以防膝關節屈曲畸形;病人躺、坐時不要讓殘肢垂下,床緣於屈膝位,卧位時膝關節應伸直,不要在膝部的下面墊枕頭,不要躺在床上將小腿垂在床邊,也不要坐在床邊或輪椅上下垂小腿。

殘肢皮膚護理

術後一般採用以軟包紮法的彈力綳帶固定殘端,保持殘肢均勻受壓,同時防止肢體位置不佳引起攣縮、水腫、血腫形成,促進淋巴組織液迴流,幫助殘端消腫塑性。

待病人術後局部傷口疼痛減輕後,先由醫護人員示範,逐漸教會病人用手掌輕輕拍打殘端,每次3min~5min ,每天3次~6次,時間、輕重程度由病人自己掌握。通過有節奏地輕輕叩擊殘肢末端,有利於促進循環,減輕水腫,有利於消除幻肢痛這一主觀感覺 另外,拍打殘肢可使殘肢的耐力逐漸加強,為日後安裝假肢創造良好的條件。同時由近端向遠端牽拉按摩病人殘端皮膚,每日2次,每次20min 。然後搓,用殘端蹬踩,由軟物到硬物,強化皮膚的韌性和肌肉力量,促進新血管形成。傷口癒合後教會病人自行照顧殘端皮膚,及時處理殘端皮膚擦傷、發紅、腫脹、濕疹等。每日睡覺前清理皮膚,用刺激小的消毒劑對擦傷及壓迫發紅皮膚進行擦拭,以無菌紗布覆蓋,用刺激小的肥皂清洗,再用毛巾擦乾,塗以霜劑和軟膏或橄欖油軟化皮膚,防止干皮形成,以減少干硬的瘢痕在訓練時受壓而爆裂。

殘肢關節活動訓練

術後應盡早進行髖關節的各方面運動,指導關節活動的原則是從被動活動到主動輔助活動再過渡到主動活動。具體方法:術後24h在不引起不能耐受的疼痛情況下進行被動的、范圍盡量接近正常的最大限度的髖關節屈、伸、外展、內收等活動,活動時速度要慢、動作要輕柔,每日2次,屈、伸、外展、內收,每次各練習3遍。當患肢疼痛減輕後逐漸過渡為主動輔助運動,最後由病人進行主動運動,每天2次或3次,每次10min~15min。

殘肢肌力訓練

殘肢肌力的強弱對於日後熟練控制假肢尤為重要,因此,截肢手術後應盡快增加肌力的訓練。術後3d~4d,截肢者可於病床上利用松緊度不同的橡皮圈、彈簧及滑輪等鍛煉未受傷的健肢,為裝配假肢做准備。增強殘肢肌力的訓練於術後第1天就可在床上開始,病人逐漸掌握。

訓練方法:在石膏固定或彈性綳帶固定下,取正確體位進行殘肢肌肉的等長收縮運動。膝上截肢訓練:術後第1天開始進行主動靜止的股四頭肌、臀大肌收縮和髖後伸、內收活動,1周後開始做主動的髖關節的外展、內收、後伸和屈曲活動。數日後能夠下地,可進行肌肉強化訓練,用雙手按壓殘肢,讓病人抬腿做肌肉抗阻訓練。

2周後傷口癒合的情況下,逐漸加大運動,並進行假肢裝配前的訓練。膝下截肢訓練:原則與膝上截肢相同,膝下截肢者以訓練股四頭肌和預防膝關節畸形為主,可做膝關節主動或被動練習,加強伸膝訓練,徒手抗阻肌力訓練伸膝,根據病人的耐受程度每天酌情增減活動強度。

訓練要求:訓練以臀大肌、臀中肌、股四頭肌為主。練習時以病人主觀感覺輕松、無疼痛為宜。

殘肢承重訓練

給予殘端多次和均勻的壓迫、按摩、拍打、殘端蹬踩,由軟到硬逐漸增加殘肢的負重,每日2次,每次15min~30min或適當延長時間。指導病人逐步扶持雙拐下地活動,並有陪護在旁看守,防止摔傷。功能鍛煉要循序漸進,早期可協助床上坐位訓練過渡到跪位平衡,再過渡到站立平衡,使其盡早練習單腿步行或扶拐步行,訓練良好的行走功能。

站立平衡訓練

讓病人在助行器的保護下在墊上進行站立訓練和站立平衡訓練。在訓練平衡時,可與病人互相傳遞物品,護士可向前後及兩側方向推病人破壞其平衡,而考驗病人保持平衡的能力,促使病人建立單足站立平衡和穩定。也可採取單足跳躍和跳繩的方法進行訓練。

步行訓練

使用腋拐進行步行訓練,除了平地行走外還要訓練上下台階,轉換方向及靈活性。要訓練跌倒後如何站立起來,讓病人在平行杠內對鏡子站立,骨盆保持水平,由雙手扶杠到單手扶杠再到雙手離杠,延長單腿站立的時間,最後讓病人練習單腿跳。

截肢病人的康復治療是以假肢的裝配使用來代償已截肢體的部分功能,實現生活自理,從事適當工作,重返社會為目的。

病人自截肢術後到裝配假肢前,通過自身對殘肢的康復訓練使殘肢的條件情況最大限度地達到並適應假肢的使用就顯得尤為重要。截肢術後,造成殘肢極大的創傷,表現為肌肉萎縮、肌力減退、殘肢關節活動受限,甚至出現殘肢關節萎縮畸形、殘肢發涼、腫脹、痛覺敏感,直接影響裝配殘肢後的功能發揮。通過病人對殘肢的自我康復訓練,可以促使殘肢盡快癒合、消除腫脹、疼痛減輕、成熟定型,殘存關節的活動范圍增強,肌肉力量強化,運動協調性提高,從而幫助截肢者順利安裝假肢,發揮功能,讓病人能生活自理、回歸社會、從事力所能及的工作。

⑹ 肩關節截肢後如何進行康復訓練

肩關節術後常用的康復訓練方法有:1.鍾擺訓練,即患側關節做逆時針,或順時針的畫圈訓練,以不出現疼痛為宜;2.被動肩前屈,仰卧位,健側手臂握住患側肘部,患側手臂伸直,健側手臂推舉,使患側手臂上舉至最高位;3.爬牆練習,面對牆壁,患肢手扶牆面,身體盡量貼緊牆面,手盡力伸向上方。術後的康復訓練方法眾多,建議在康復治療師的指導下進行,根據具體情況選擇合適的訓練方法。

⑺ 截肢的訓練方法

康復治療包括患者的全身情況和殘肢本身兩個方面。長時間刻苦地訓練,截肢者很難自如掌握假肢。
1.使用假肢前的訓練
增加全身體能的運動訓練,以同樣的速度在平地行走,一般小腿截肢要比正常人多消耗10%--40%的能量,大腿截肢者要多消耗65%--100%,雙側大腿截肢者平均比正常人多消耗110%。這樣大的能量消耗,就要求下肢截肢者有比較強壯的身體。要進行軀干肌和未截肢肢體的強化訓練,增強背肌和訓練,單腿站立訓練,最後練習單腿跳。這樣既加強了肌力又訓練了平衡。
殘肢訓練:包括關節活動訓練、肌力訓練、增強殘肢皮膚強度(特別是負重部分皮膚)的訓練,使用肋行器的訓練和站立與步行訓練。
2.穿戴假肢的訓練
(1)穿戴臨時假肢的訓練:截肢後,首先確定安裝臨時假肢的合適時間。假如全身情況及殘肢條件許可,一般術後應盡快穿戴臨時假肢。訓練內容包括穿戴臨時假肢方法的訓練、疲倦平衡訓練、邁步訓練(假肢的邁步訓練,健肢的邁步訓練)和步行訓練。
(2)穿戴永久假肢的訓練
穿戴永久假肢的條件:1)殘肢條件殘肢成熟定型是最基本的條件,即殘肢已無腫脹,皮下脂肪養活,殘肢肌肉不再繼續萎縮,連續應用臨時假肢2周以上殘肢無變化,接受腔適配良好,不需要再修改接受腔。2)訓練情況經過穿戴臨時假肢後的各種康復訓練已達到基本目的和要求,當穿戴上永久性假肢後就可以立即很好地應用假肢。
上肢假肢的訓練:上肢假肢的應用訓練遠比下肢假肢的訓練復雜和困難得多。基本訓練方法是:首先從訓練截肢者熟悉假肢和假肢控制系統開始,先訓練手部開閉動作。對肘關節以上的高位截肢,要增加假肢肘關節的動作訓練,通常要在手部動作熟練和習慣使用背帶後進行。上肢假肢的應用訓練(吃飯、化裝、更衣等日常生活動作)。在單側上肢截肢的患者,首先要進行利手交換的訓練,合原來不是利手的健肢變成功能性更強的得手,而假手主要起輔助手的作用。
下肢假肢的訓練:沒有穩定的站立平衡就不能順利地行走,在平衡問題上,額狀面與矢狀面相比,額狀面的平衡較難掌握。在指導使用臀中肌的方法時,掌握只用假肢外側站立的方法會收到較好的效果。面對鏡子觀看自己用假肢行走的步態,對不良步態予以糾正。

⑻ 小腿假肢如何使用

1. 平行杠內的站立訓練
(1)軀干挺直,稍向前傾,雙腿均勻承重地站立在平行杠內練習站立(可在雙足底分別放置體重計,或使用平衡儀用於了解雙腿承重的情況)。
(2)重心側方交替移動,挺胸抬頭。
(3)假肢單腿站立承重,保持骨盆水平位,將健側腳稍抬起,維持3秒鍾。
2. 平行杠內步行訓練

A.健側腿向前邁一步,重心轉移到健側 B.假肢腿膝關節屈曲,瞬間膝關節用力向前擺動伸展,足跟觸地 C.交替地在平行杠內步行,後期不需雙手扶杠
3. 平行杠以外的步行訓練 小腿截肢者殘肢比較理想,無並發症,接受腔也很適合,經一段時間步行訓練,會練出很好的步態。後期盡量能到室外,公共場所,不平的路面,台階、坡道上行走。小腿截肢後可以在壹步網上了解到不同截肢部位的康復訓練方法,還有各種假肢小知識和假肢優惠活動。

閱讀全文

與手腳截肢訓練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玉米和仙人掌的食用方法 瀏覽:967
手機種子下載方法 瀏覽:833
北京兒童多動症治療方法 瀏覽:719
快速畫圓的封口方法 瀏覽:677
手錶鋼化膜怎麼貼方法 瀏覽:471
機械盒子連接方法 瀏覽:554
如何在大學生活中獲益的方法 瀏覽:161
廚房鋼架安裝方法視頻 瀏覽:207
鑽石怎麼折立體方法圖解 瀏覽:308
6歲兒童專注力訓練方法 瀏覽:715
魅族鬧鍾設置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585
道教改名快速轉運的方法 瀏覽:199
內存卡不夠怎麼辦用什麼方法 瀏覽:486
用肉皮做皮凍方法視頻 瀏覽:142
科比不眨眼鍛煉方法 瀏覽:353
正規減肥方法有哪些 瀏覽:856
如何快速祛痘印的小方法 瀏覽:76
胱氨酸的檢測方法 瀏覽:737
57x7的正確計算方法 瀏覽:887
雀斑怎麼治療適合的方法 瀏覽: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