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怎樣自學鋼琴
1、視唱練耳與節奏訓練這是素養課的核心和精髓。視唱就是看著譜唱。視唱是音樂工作者的一項基本功,也是學習樂器學生的一項基本技能。視唱學得好的學生,學琴過程不會出現識譜方面的問題,因而進步順利;
2、聽音是對耳朵的直接訓練,音樂是聽覺藝術,聽覺能力的提高直接意味著音樂素質的提高;節奏是音樂的骨架,節奏訓練有助於培養學生的樂感,學生學到一定程度後進步的障礙主要在這方面表現出來。
3、樂理,即音樂基本理論知識 為了演奏的需要,鋼琴課往往是用到什麼講什麼,因為不講學生就不會彈。這樣在課上講的樂理只能是應付演奏,不可能系統、詳細,不可能講得太深,更沒有書面練習。
4、一般鋼琴的學習就是以技巧開始的,例如音階與琶音。音階是指在不同的音上開始彈奏一個上下行的連續的旋律,通過這個可以練習手指的靈活性。琶音是指在一個指定的音上開始,彈下他調內的1,3,5和上一個八度的1(或者8),由此同樣練習手指的靈活性。
5、8度的演奏技巧有兩種,第1個只用手腕技巧,第2個用手臂和手腕一起來完成。如果彈篇幅很長的8度片段就需要手腕技巧,如果彈最後結尾那一小部分8度就需要手臂的力量,這樣才能彈出氣勢輝煌的效果。
如果是兩只手一樣的8度片段,就需要手腕和手臂的配合使用,如果只用手腕或手臂就很難彈出ff的力度和很好的跳躍。
鋼琴的選購和養護
新鋼琴,首先想到的是做一個琴罩。一般琴罩大多採用質地柔軟的布料加工、琴罩的設計以既美觀又方便為原則,出售鋼琴的商店也有售。琴罩的質地、款式、顏色要和鋼琴及家庭的環境相協調。還可以在鋼琴頂面蓋一塊網眼比較大的裝飾布或白色網扣織物,女同志可以根據鋼琴的尺寸和自己喜歡的圖案自己設計製作。
鋼琴的擊弦機系統等部件使用了許多全羊毛氈材料,為了防止蛀蟲蛀壞呢氈,老鼠鑽進琴內咬壞機件或在琴里做窩,必須在鋼琴里放上樟腦丸之類的殺蟲劑。將樟腦丸等殺蟲劑裝在小布袋裡,分別掛在擊弦機兩邊的鐵架柱頭上以及琴鍵與鍵盤底板之間,並定期更換。
Ⅱ 學鋼琴的手法和方法
基礎鋼琴學習方法 鋼琴練習的基本步驟 練習的程序
許多學生會用下列的練習程序
首先,先練習音階或是做一些技巧練習,直到手指靈活。如果你還有時間去做一些
技巧性的練習,例如哈農練習曲之類的,就繼續練習 30 分鍾或更久。
然後開始練習一些新曲子,先從頭開始讀個一兩頁,雙手慢慢的彈。重復慢慢的彈,
直到逐漸熟練後,再慢慢增加速度直到曲子的速度。在慢慢增加速度的時候,節拍
器也常被用到。
兩個小時的練習後,手指已經完全放開,能飛快的彈奏,這時候,你幾乎可以用隨
心所欲的速度彈奏。最後,也練累了,可以放鬆一下,隨心所欲的彈曲子,這時候
才能真正享受音樂。
在演奏會或是上課的當天,再用演奏的速度(或更快)練習要上課或演奏的曲子,
能練幾次,就練幾次,以確認他們是徹底的熟練,並且維持在巔峰狀態。這是最後
的練習機會,當然,多練習是好的。
上面的練習步驟根本就是錯誤的!
這些步驟會使學生很難跨過中等程度,縱使他們每天練習數小時。如果你看了下面
一些更有效率的方法,你就會更了解為甚麼?例如,上述的方法並沒有告訴學生,
如果他們碰到一段很困難的樂句,除了不斷的重復練習之外,該如何做,他們甚至
不知道這輩子甚麼時候能學會這些技巧。它將如何練習這件事,完全交給學生自己
處理。甚者,他們在演奏會時的彈奏將會平淡無奇,而且經常出錯,我們會在下面
討論這個現象。這個章節將會解釋這些步驟為何是錯誤的,你將會知道為何演奏會
的彈奏會平淡無奇,為何錯誤的方法導致彈錯。更重要的是,你會知道正確的方法。
沒有進步是大多數學生放棄學琴的主因。學生,特別是年輕的學生,都是聰明的,
卻為何練 得 這么累,而沒有進步呢?給予學生獎賞,他們會比你想像的投入更多。
你可以是個醫生、科學家、律師、運動員,或是任何職業,同時,你也可以是個鋼
琴家。因為有些方法,能讓你在很短的時間里學會這些技巧,我們很快的就會看到
這些方法。
值得一提的是,上面的練習程序是「直覺」的方法 。如果一個平常人,被困在一個
荒島上,只有一台鋼琴,他如果決定彈鋼琴,他大約會使用上面的練習程序。也就
是說,如果一個老師教學生這個方法,那跟沒教一樣,因為這是直覺上的方法。當
我開始為這本書收集「正確的練習方法」,才驚覺到它竟有如此之多。我會解釋為
何他們是反直覺的,這也解釋了為何大多數老師會選擇直覺性的方法。
這些老師或許從不知道正確的方法,所以很自然的選擇了直覺性的方法。然而,反
直覺的方法比直覺方法 更難被採用, 因為你的大腦會告訴你,這些反直覺的方法
是不對的,而傾向於去使用直覺的方法。這些信息在上課或演奏會前,常常不可抗
拒 ━ 試著在 非正式的情況下告訴學生,在練習結束前,不要彈奏練好的曲子,或
是不要在演奏會當天用演奏速度練習。不只是學生跟老師、家長、朋友、任何對年
輕學生的練習有影響的人。 如果家長沒有被告知,那麼他們通常會強迫孩子們去用
直覺的方法 。這也就是為甚麼好的老師都會要求家長陪同小朋友上課。如果家長沒
有參與,那幾乎可以確定家長會要求小朋友用跟老師所教不同的方法。
學生如果一開始就用正確的方法,顯然是幸運的一群。但是,往後他們必需相當的
留意,因為他們不知道錯誤的方法。一旦沒有老師在旁督促,很容易陷入這些直覺
的方法,而不知為何一切都不對勁。就像是一隻熊,從未看過捕熊的陷阱 ━ 它當
然會陷入陷阱當中。這些幸運兒,同樣不善於教學,因為這些正確的方法對他們而
言是理所當然的,而不能去理解為何其他人會用不同的方法。他們可能不知道,這
些正確的方法是 需 要被教授的,一些直覺的方法卻會帶來災難。很多理所當然的
事,很難去解釋,因為我們都不會花太多時間去思考它。我們絕不能理解英文到底
有多難,直到我們去教一個日本人英文。另一方面,一開始 就 使用直覺方法的學
生,爾後學習更好的方法,能有 意料之外 的好處。他們同時知道正確與不正確的
方法,通常會 成為好 老師。 雖然這個章節是講正確的方法,但是了解哪些是不應
該去做的、及不應該的原因 ,也是同等的重要。這就是為何一些常見的錯誤方法一
再的在此討論;它會幫助我們了解正確的方法。 手型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手型,顯然對於手型,並沒有嚴格的規范。唯一的原則可以說是:
手指要放在最放鬆及最有力的位置。首先,將手握拳握緊,然後張開盡量伸展,再
將手指完全放鬆。維持這種放鬆的狀態,將手放在一個平面上,所有手指都放在平
面上,手腕的高度跟第一關節(手指作靠近手掌的關節)同高。此時,手指跟手掌
應該呈一個圓頂狀。所有的手指都是彎曲的,拇指應微微指向下,並稍微向其它四
指彎曲,所以拇指的最後一節是與其它指平行 的 。當彈奏和弦或是大跨距時,保
持拇指向內微彎是很重要的。保持拇指的最後一節與琴鍵平行,會減少碰觸到旁邊
的鍵的機會。這個姿勢,也讓拇指在抬起與放下時,使用正確的肌肉。其它各指都
是微微彎曲,手指放在琴鍵上,與琴鍵呈 45 度。這個姿勢可以讓手指能夠彈奏黑
鍵之間的位置。拇指與其它各指的指尖約略呈一個半圓形。這是一個很好的起始手
型。
你可以依照自己的彈奏型態來修正手型。如果你將兩手同時以這個姿勢擺在琴鍵上,
兩手的拇指指甲應該是面對面。用拇指指甲下方的肌肉來彈奏,不是關節。對於其
它的手指,骨頭(的末端)已經非常靠近指尖了,在指尖進來一點(不是往指甲的
方向),這里的指肉會稍微厚一點,用這個地方(譯註:指尖與指腹之間的肉)與
琴鍵接觸,不是指尖。 這只是一個建議的起始手型,一但你開始彈奏,這個手型就完全不是這個樣子了。
你可能需要更加伸展手指,也可能更加彎曲,那要看你彈奏什麼。座椅的高度以及與琴的距離
座椅的高度以及與琴的距離也是因人而異。以下的方法可以是個好的起始點。坐在
座椅上,手肘在身體旁邊,手臂與琴鍵平行。手放在琴鍵上呈彈奏姿態,此時,手
肘應與琴鍵同高。將雙手放在白鍵上呈彈奏姿勢,將手肘往身體靠近,如果手肘能
剛好閃過身體,這時候,椅子與鋼琴之間的距離就是適當的距離。不要坐在椅子的
正中間,要稍微靠近前緣(譯註:不要將椅子坐滿,大約椅子前三分之一端)。
對於彈奏強音的和弦時,椅子的高度與距離很重要。因此,你可以同時彈奏兩個都
在黑鍵上的和弦,盡其所能的彈大聲,來測試你的位子是否適當。這兩個和弦是:
左手彈 C2#, G2#,C3# (5,2,1) ;右手彈 C5#, G5#, C6# (1,2,5) 。身體微微前傾,
用整個手臂與肩膀的力量去彈,彈一個像雷聲一般的音。確認肩膀是有用到的,只
用手與手臂彈奏不出震撼的強音。力量要從身體與肩膀發出。如果能很舒服的彈奏
這個強音,那椅子的高度與距離是合適的。 開始練一首新曲子:分析與聆聽
對於一首新曲子,讀譜並視奏,能夠知道這首曲子聽起來怎樣。要熟悉一首曲子最
好的方法是聆聽演奏(錄音)。有些評論認為,在學習一個新曲目前先聽別人的演
奏是一種「欺騙」的行為,這實在是沒有根據的說法。學生或許會模仿錄音的演奏
方式,而不是自己的表現。但是,模仿他人演奏幾乎是不可能的,因為演奏是極端
個人化的。在 1-IV-3 節中, 我們以數學「證明」這個不可能性。這個事實,或許
能讓一些抱怨自己未能模仿名家演奏的學生感到釋懷。可能的話,多聽幾個不同的
錄音,如此能開拓不同的視野。不聽別人的演奏,就好像叫人不要去學校,因為這
會阻礙你的創造力。有些學生認為,聽別人的演奏是浪費時間,因為他們永遠不可
能彈得這么好。想想,如果本書的方法,不能讓人彈得「這么好」,那我也不必寫
這本書了!當學生聽過幾個不同的版本,通常他們會覺得,不是每個錄音都是很好
的,甚至於他們會比較喜歡自己的演奏更甚於某一些錄音。
下一個步驟是分析一個曲子的結構,曲子的結構會影響我們如何去練這首曲子。讓
我們用貝多芬的《給愛麗絲》作為例子。前面的 4 個小節總共出現 15 次,如果練
會這 4 個小節,這首曲子等於學會了一半(本曲共 125 小節)。另外 6 個小節也
重復了 4 次,所以只要練會 10 個小節,就等於學會了 70% 。使用本書的方法,
這首曲子的 70% 可以在 30 分鍾內背下來,因為這幾個小節相當簡單。使用這個方
法,你也能在練習時,同時背譜。在這些重復的小節當中,有兩個間奏是不容易的。
當你使用下述的方法,練會這兩個間奏,然後跟其它重復的小節接在一起 ━ 這樣
就練起來了,而且也背下來了!當然,練會這兩個間奏,是學這首曲子的關鍵,我
們將在下一節詳述。學過兩年琴的學生,應該在 2~5 天學會這首曲子,而且能夠背
譜。這個時候,老師們就可以針對音樂內涵做一些琢磨了;至於這要花多少時間,
就因人而異了。就音樂表現的觀點來看,你永遠不可能彈完一首曲子。
准備的功課到此告一段落,我們可以開始練習的課程。 快速獲得技巧的秘密就是,
將困難的段落,轉換成為較容易彈奏的段落。我們現在能進入這些天才們的思維旅
程,他們發現了這些極有效率的鋼琴練習法。 從最困難的段落開始練習
讓我們回到《給愛麗絲》這首曲子。有兩段長 16 及 23 小節的間奏,夾在這些重
覆的段落中。這是這首曲子當中最困難的地方。學一首曲子,要從最困難的段落開
始。理由很明顯,因為你要花最長的時間來練習最困難的段落,所以你要多花一些
時間。如果你將最困難的段落留在最後,當你要演奏時,你會發現這將是你最弱的
一環,而常在這里遇到困難。很多曲子的結尾是最精采、最有趣、又最困難的,你
或許會從曲子的最後開始練起。有好幾個樂章的曲子,你大多會從最後一個樂章的
最後開始練起。 將困難的段落縮短:段落式的練習
(一小節,一小節的練)
練習的訣竅中,最重要的就是「選擇一個較短的練習段落」 。這個訣竅可以說是縮
短練習時間最顯著的方法,因為以下幾個原因:
對任何一個困難的段落,例如10個小節,通常只有幾個音符會絆住你。除了這幾個
音符,你實在不需特別去練其它的。如果這10個小節,每個小節有8個音符,但是只
有4個音符是困難的,那隻要練好這4個音符,等於練好10個小節,這樣可以節省相
當多的練習時間。讓我們看看《給愛麗絲》這兩段間奏,看看這兩段,找出最困難
的小節。應該是第一個間奏的第一小節及最後 5個小節,或是第二個間奏最後的琶
音。對於困難的段落,找到適當的指法非常重要,並確定你能很舒服的使用這個指
法。
在第一段間奏的最後5小節,困難點在右手,大多是 1,5指的指法。第2指在某些地
方也是很重要的,但是另一個選擇是用第1指。使用第2指是傳統的指法,這樣能夠
提供較佳的控制與流暢性。當然,用第1指較容易記住,如果你有一段時間沒有彈這
首曲子,它能發揮救生圈的作用。當你選擇一個指法,要堅持自始至終都使用這個
指法,這一點非常重要。在第二段間奏的琶音部分,使用 1231354321 的指法,用
拇指在上(Thumb over)或是拇指在下(Thumb under)的指法(參閱1-III-5節)
都可以,因為這一段的速度並不太快,但是我個人較喜歡用拇指在上的指法,因為
拇指在下的指法需要一些手腕的動作,而這些額外的動作比較容易出錯。
選擇較小的練習段落,可以讓你在短時間內一直重復這個段落數十次、數百次 。快
速、連續的重復是讓你的手學習新動作的最好方法。如果數個難彈的音符,夾在一
個很長的練習段落中,這樣練習這些難彈的音符的間隔時間會拉長,而且這些夾在
中間的其它音符,會讓手在學習新動作時產生阻礙,使學習變慢。這個效應在1-IV-5節
中有定量化的計算,這個計算提供了本書中所宣示可以1000倍學習速度的基礎。
我們都知道,用比你技巧所能發揮還要快的速度去彈奏,是有害的。但是,選擇越
短的練習段落,你就能以越快的速度練習,且能減低不良的副作用。 剛開始時,大
多會選擇以一個小節或更短的練習段落,通常只有兩個音符。選擇這么短的練習段
落,可以讓你在幾分鍾內學好任何困難的段落。因此你可以用演奏速度或更快的速
度來練習,這是一個理想的狀況,因為這可以節省很多時間。然而在直覺的方法中,
你大多是以較慢的速度練習
Ⅲ 學習鋼琴指法有何技巧
鋼琴是一門技藝性很強的樂器,要掌握鋼琴演奏技能,必須要有正確的、良好的練琴方法。在鋼琴教學中,對於鋼琴教師來說,不但要把鋼琴的彈奏技巧教給學生,而且要教會學生如何練琴。本文從正確讀譜、音樂聽覺訓練、技術難點把握幾方面闡述了教師在鋼琴教學中指導學生練琴的方法。學鋼琴重在學技能,要學好就必須下一番苦功。因此,我認為鋼琴學習中,練琴方法的正確與否極為重要。記得有位鋼琴教育家曾經說過:「說如何教學生彈琴,倒不如說是如何教學生練琴。」因為上課只是傳授鋼琴演奏技巧和鋼琴音樂的途徑,而掌握這些技術只能通過練琴來實現,上課是一周一次,而練琴是每天必練,因此,課上解決的是「質」,而課堂下練琴解決的是「量」,只有達到一定「量」的積累,才能出現「質」的飛躍,二者是相輔相成的。掌握任何技能,都要有正確的練習方法,只有這樣才能提高效率,取得預期效果。對於鋼琴教學來說,一位好的鋼琴教師,不但要把鋼琴的彈奏技巧教給學生,而且要教會學生何練琴。對於一個學生來說,教師的指點是極為重要的,它是引導學生正確彈奏和克服困難的關鍵。但是,如果練琴方法不對,練琴的針對性不強,錯誤得不到及時的糾正,只能導致「老調重彈」,直到把一首曲子彈「油」了,也學不到什麼東西,直接影響學習進度和效率。因此,要把樂曲中那麼多音符、樂句、樂段、聲部……都融為一體,彈奏出美妙的樂章,既要具備勤奮刻苦的學習態度,又必須要有科學的練琴方法,養成良好的練琴習慣。下面就本人多年的鋼琴教學實踐體會,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分析闡述。一、正確讀譜是保證練琴質量的基礎當我們拿到每一曲樂譜,都要通過讀譜才能把音樂在鋼琴上表現出來,要想把作曲家的意圖完整、正確地表現,非常流暢、富有表情地彈出來,首先必須仔細、認真閱讀譜子。鋼琴曲是一種多聲部、織體變化多端、音域寬廣的曲子,讀譜時稍不注意,很容易讀錯,因此,必須養成認真准確讀譜的好習慣。除了把音符、調號讀准確外,還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指法。所謂指法就是指用哪個手指去彈哪個音。初看起來這好像不是個十分重要的問題。有很多學生不重視指法的運用,不按譜上標出的指法去練,往往彈到樂句的末尾手指就不夠用了。或者指法運用不正確手指根本轉不過來。在彈奏較長的旋律樂句時,因為找不到拇指的彈奏規律,便把那些跨度較大的連音隨便斷開,破壞了音樂形象的完整性。其實,指法運用的好壞,直接影響彈奏的效果。譜子上的指法都是前人通過科學的實踐後形成的符合自然生理條件的合理的規范指法,它能幫助我們順利地彈奏音樂的樂句和冗長的跑句,因此,我們讀譜的時候一定要把指法一起讀進去。2.樂句。一首樂曲是由若干個樂句組成的。音樂的語言和人的語言是一致的。人們說話時有呼吸和停頓,有開始和結束,有提問和回答,情緒有高漲和低落,音樂也是一樣的。作曲家在寫作樂曲時是通過各種不同表現形式的樂句來表達自己的樂思的,因而在記譜時,盡可能地用一些標記把自己的意圖表達清楚。如用連線、跳音、小連線、休止符等,以形成有邏輯的音樂句逗,使音樂有起落之分,高低之別,樂句上有呼有吸。例如莫扎特《G大調鋼琴奏鳴曲》第一樂章的主題,作曲家在這段主題中運用了很多的小連線和休止符,使人感到的是一種親切的交談,似乎主人公在向他所鍾愛的人提出了什麼問題,相互有問有答,非常親切。因此在演奏中,小連線和休止符的作用非常重要,只有表達清楚,語音才有高低,樂句才有呼吸,才能生動地表現樂曲內容。3.表情記號。大部分鋼琴作品並沒有文字解釋。樂譜上除了音符之外,音樂術語常常是最恰當的指南。例如曲首常標有速度、力度和性質記號:Allegretto(小快板)、Allegro(快板)、ratardando(rit)漸慢、Accelerando(accel)漸快、forte(f)強、pi-ano(p)弱、grazioso(優美而輕盈的)、risoluto(果斷的)等等。有不少學生以為只要把樂譜上的音符彈出來,不出錯就算完成任務,因而既不重視正確運用指法,也不重視大量的表情記號、音樂術語,這樣視而不見怎麼能彈出好的作品?因此,我們在演奏過程中,要始終注意表情記號,重視和尊重作者的要求,盡量把這些要求都體會到,做出來。這樣就不會機械地只注意到手指的跑動和速度,而忽略其它因素,而是通過練琴把作品中豐富的思想內涵表現出來,使一首樂曲富有生命。這樣的話,練琴就會少一些枯燥,多一些享受。
Ⅳ 怎麼學好鋼琴
回答轉載於網路
試論如何學好鋼琴一 要從心裡十分喜愛學鋼琴二 要拜一位好老師三 要從開始養成良好的練琴習慣四 要合理安排好練琴時間五 要練好基本功六 要彈好練習曲和復調作品七 要注意速度和力度八 要注意歌唱性的練習九 要加強左手和學會用好踏板十 要循序漸進練中外樂曲十一 要重視臨場發揮的訓練十二 要加強音樂修養十三 結論 內容摘要:本文從養成良好的練琴習慣、合理安排練琴時間、練好基本功、彈好練習曲和復調作品、加強速度和力度練習、加強左手、用好踏板、循序漸進彈練中外樂曲,重視臨場發揮訓練及加強音樂修養等十幾個方面,對如何學好鋼琴進行了闡述和分析,並提出了合理化的建議。關鍵詞:喜愛鋼琴/拜良師/,練琴習慣/基本功/練習曲和復調/速度/力度/歌唱性/左手/踏板/循序漸進/臨場發揮/音樂修養 鋼琴作為樂器之王,她博大精深的藝術發展史,恢弘雄渾、鏗鏘嘹亮的優美音質,是一般樂器所無法比擬的。要向掌握她,並且能夠隨心所欲地控制她、操縱她是非常難的。在學習鋼琴這條道路上,惟有掌握了正確的彈奏方法和科學系統的、循序漸進的練琴方法,才能逐步向更高的水平攀登,追求更高的藝術境界。筆者在多年學習鋼琴和鋼琴教學的過程中,深諳練琴方法的重要性。因此,本文將針對如何學好鋼琴,提出筆者多年來總結並結合多位名師經驗的一些關於練琴方法的論點和建議,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助益。一 要從心裡十分喜愛學鋼琴 「教之不如好之,好之不如樂之」,有天賦不愛學、不吃苦是學不好的;反之,沒有天賦,但自己非常喜愛,非常刻苦,也會在老師的指導下不斷進步。試問有多少獲獎的鋼琴學習者出自音樂家庭呢?因此,無論是否出身於音樂家庭,只要自身喜愛,他就會不斷克服困難,利用一切空餘時間練琴,也能彈出一手好鋼琴。此外家裡要有一台音質好、音色好、觸鍵靈敏、音準、手感好的鋼琴,使之愛彈愛練,正所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二要拜一位好老師學習樂器,專業老師的選擇很重要,應該選一位專業水平高、責任心強,有一定教學經驗的好老師。大體來說好的專業老師應具備以下4點:1 老師本身事音樂院校畢業,並確實有一定的彈奏水平和知名度;2 有豐厚的教學經驗,而且已培養了不少人才;3熟悉鋼琴各種教材,能給學生示範彈奏,而不只是靠嘴說琴;4 對學生能因材施教,有敬業精神。三 要從開始養成良好的練琴習慣坐勢、手型、觸鍵、看譜等從一開始就要十分注意規范。要始終認真看譜,看準調號和樂曲進行中的升、降號、還原號以及指法。初學者一定要分手先慢練,難點、重點反復練,做到慢、松、拱、抬、聽、看、唱、數,同時更要注意用心去體會,始終養成練琴認真,不粗心、不急噪、不急於求成的好習慣。四 要合理安排好練琴時間對大多數學琴者來說,不可能全天都練琴,一般來說平時應化整為零,早、午、晚飯前後各留半小時彈一些學過的曲子,不僅消除每天的工作學習的疲勞,也可使學琴者積累一定的曲目。節假日、寒暑假,每天練琴應不少於兩小時,練琴不要背奏,應集中精神和時間,練好一首曲子,不要十分鍾音階、二十分鍾練習曲、半小時樂曲這樣程式化地練習,這種練琴方式使什麼也練不好的。一首曲子一小時練不會練一天,一天練不會練幾天,直到練會,攻克了一個難關,彈奏水平會提高一大步。五 要練好基本功基本功的練習是非常重要的。沒有扎實的基礎和過硬的基本功訓練,勢必會影響鋼琴彈奏中的音樂表現。對於基本功的練習,可從以下兩方面來進行。第一 關於五指練習,要讓十個手指在彈奏時能夠均勻、靈活、有力量而富有彈性,五指練習是一條必走的捷徑。首先,彈奏者要在掌握正確方法的前提下,在手臂放鬆的狀態下來進行五指的練習。其次,關於音階和琶音的練習。慢速練習是很行之有效的方法,它可使你既注意了指法的正確性,又注意到手臂力量是否下沉;既可以傾聽自己彈奏出的聲音、速度是否平均,又有了動腦思考的時間,從而保證了彈奏的連貫性和正確性,節省了很多修正錯誤的時間。第二 練習基本功最好不要放到最後來練,因為這樣會影響練琴的質量。這樣做的好處在於可以在彈奏練習曲之前把手指充分活動開,另外更重要的,就是在練習的過程中,能夠明確對手指動作的要求,有助於掌握正確的彈奏方法。六 要彈好練習曲和復調作品練習曲是學好鋼琴必不可少的內容,通過不同的練習才能使看譜能力、斷奏、連奏、左右手配合彈奏、彈奏速度技能和手指的顆粒性等技巧不斷提高。不少學琴者不重視彈練習曲,其實練習曲不僅是只練技術,也同樣可以使樂感得到培養。因為每一首練習曲都有一定的音樂形象。拜厄、車爾尼、肖邦的好多練習曲都是非常好聽的樂曲。幾乎全世界都在研究巴赫並彈奏他的作品,他的初級鋼琴小曲30首、小彈奏曲與賦格曲、二部、三部創意曲以及十二平均律、英國組曲、法國組曲都是由淺入深的鋼琴復調音樂作品的經典教材。作為循序漸進的教材,巴赫的上述作品是絕對不可少的。由淺入深地彈奏復調作品不僅可以使左右腦得到充分鍛煉,提高人的腦力、智力,而且可加深人們對音樂美的領會、理解,豐富想像力、創造力。七 要注意速度和力度有些彈奏者在速度較快的練習中常感到提速吃力和容易疲勞,因此要注意速度練習。提速練習可分幾個步驟來進行: 1 抓住難點、集中練習 2 縮小手指動作,節省手指在空中停留的時間 3 循序漸進的逐步掌握 4 耐力的練習。其中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用節拍器一點一點的提速,這樣可以讓肌肉有一個逐漸適應的過程,並要清楚自己的疲勞點出現在樂曲的什麼位置,然後在快速的練習中有意識的自我調節,讓疲勞點盡量延後。音樂是聲音的藝術變化。鋼琴演奏則是通過演奏者巧妙的運用各種力度的變化來取得豐富多彩的音響效果。演奏者必須熟悉、了解各個時期作曲家獨特、千變萬化的聲音色彩,才能准確地詮釋作曲家地創作風格。如彈奏巴洛克時期作品音色的主要特點是清晰、集中、非連音多、力度不太強,所以運用手掌以下的手指觸鍵。在彈奏維也納古典時期作品時,聲音要透明純凈、顆粒性強、典雅要於表情,而力度變化大於巴洛克時期,但主要運用手指與手腕,很少運用肘部與全身力量。而演奏肖邦作品的歌唱性樂段時,需要運用手指的肉墊來觸鍵,觸鍵要有準備,從肩部到指尖,包括手臂、手腕和手內在全部放鬆,要把旋律彈深,每一個旋律音都要聽到它的餘音,前後音都有內在的聯系,把內心的感覺融進聲音里,彈奏出不同層次的力度,使聲音具有歌唱性。鋼琴彈奏者在處理彈奏力度時,要做到: 1 具備非常靈活柔順的雙手 2保持放鬆的彈奏狀態 3 對作品中標識的各種力度記號應認真、准確地彈奏,不能隨意的不負責任的自由處理。 4 注意旋律和伴奏的力度層次問題。彈奏者的手指和手,以及整個動作器官必須與聽覺器官完全配合一致。 5 注意在精神上的放鬆自如。八 要注意歌唱性的練習有些彈奏者在彈奏中顯得樂感不強,所奏的樂曲缺乏音樂性,這主要是因為歌唱性練習不夠所造成的。鋼琴的演奏技巧是多樣的,其中歌唱性的觸鍵是十分重要的技巧之一。要掌握這一技巧有一定難度,那是因為鋼琴是一種必須依靠琴錘擊弦發音的樂器,要獲得柔和抒情的歌唱效果,就要克服這種打擊性,運用一種特殊的擊鍵方式。 1 加強手臂重量在指間橫向運動的練習。應盡量的讓手臂的重量在手指之間平穩的流動轉移。這直接影響到聲音的連貫性和圓滑性。同時,要重視手腕的訓練,養成手腕協調配合的彈奏習慣。 2 改變以往用指尖觸鍵的部位,用肉墊部位觸鍵。 3 改變抬指的高度以及擊鍵的速度。九 要加強左手和學會用好踏板左手功夫很重要,多數學琴者都會忽略左手訓練。以C大調音階為例,右手大拇指彈C音和左手小指彈低八度的C音一樣嗎?因此,不管是練習曲還是樂曲,右手彈一遍,左手應彈十遍。尤其是復調音樂、哈農的60首練習曲、車爾尼718的左手24首練習曲,應認真在老師的指導下練彈。其他樂曲、練習曲的大段屬於左手彈奏的樂段也應多練,音階的左手彈練更要多於右手彈練。踏板是鋼琴的樞紐,立式鋼琴有三個踏板,右踏板叫延音或強音踏板,以延長音響、渲染和增強音量;左踏板叫弱音踏板,可以減弱音量;中間踏板,能使槌與弦之間加上一層弱音,改變其音色。踏板因其特定的功用,因此一定要按樂譜示踩、放(或半踩、或半放),沒有標示的應在老師的指導下學會用好踏板,使之彈奏的音樂效果更加完美。十 要循序漸進彈練中外樂曲學琴一年後,右了一定的識譜能力、彈奏方法,可在老師的指導下彈一些簡單的小獨奏曲,以增加興趣和培養樂感。彈一些熟悉的小樂曲還能促進、強化識譜能力。中、外各種寫作手法的鋼琴小品很多,可在不同的階段穿插相應程度的小樂曲。不少獨奏曲本身就有一定的技術難度,學琴者在興趣的促進下,也願苦練。通過彈練他們又掌握了練習曲中還沒有學到的技術,樂感也增強了,。學琴者的積極性也有了。另外,還要多給別人伴奏,多參加演出活動,多學習一些音樂理論知識,多分析一些鋼琴作品。十一 要重視臨場發揮的訓練對於從事鋼琴專業的演奏者來說,總是不可避免的要進行演奏和表演,可是往往在表演甚至在回課時,演奏者因心理緊張,彈的效果遠不如自己練習的效果。這是由於練習時可將不滿意的地方重復練習,而演奏就必須一次成功。這給演奏者造成了心理壓力和緊張情緒。筆者認為,要控制緊張情緒,應從演奏和心理兩方面入手。 1 演奏方面要在平日的苦練下,多做演奏性練習。這樣的練習要當作正式表演來對待,訓練一種表演的心理狀態,增強心理的承受能力,同時要在此練習中鍛煉一種應變能力。 2 心理方面克服心理緊張狀態是成功完成演奏的前提,這需要演奏者樹立極強的自信心。一個自信的、對自己的演奏抱有肯定態度的演奏者,是一定會成功的。自信從何而來?第一,自信來自平日的刻苦練習。正所謂:「藝高人膽大」,對樂曲的熟練掌握是建立信心的先決條件和基礎,是抑制不安心理的重要途徑。第二,信心還來自於正確的演奏態度。對表演要抱平和的心態,不要心存虛榮,對表演不要過分苛求,否則會給自己造成心理壓力。要明確音樂表演的目的是為了展示音樂的美,是為了表現音樂而不是表現自己。第三,信心要靠堅強的意志支持,並貫穿於演奏的始終。在表演中出現紕漏,不要灰心,要靠堅強的意志,鎮定自若地把演出堅持下去。十二 要加強音樂修養要彈好鋼琴,要涉獵文學、藝術、歷史、地理等等知識,加強音樂修養應該多看一些文學名著、音樂家傳記、音樂刊物、音樂史話等,更要多看影響作品,多觀摩名家演出、演奏會,多看多聽多看唱片、CD、VCD的名曲等,特別是對譜欣賞,對提高自己的音樂修養更有助益。十三 結論鋼琴是一門博大精深的藝術,在鋼琴教與學的道路上,是需要師生們共同不斷總結、不斷實踐、不斷提高和不斷完善的。掌握正確的彈奏方法和科學系統的、循序漸進的練琴方法,對學習者來說師十分重要的。本文以「如何學好鋼琴」為切入點,進行探索與研究,從練好基本功、加強速度和力度練習等十幾個方面進行了闡述和分析,並提出了合理化的建議。希望讀者能夠從中得到助益,在今後的學習生涯中「輕車熟路」,向更高的水平攀登、達到更高的藝術境界。
Ⅳ 學習鋼琴的方法
鏈接:https://pan..com/s/1T5-emM32Gw8j0RSCf69TDg
國內琴童家長劉漢積6年陪學經驗及數十萬元學費著成的鋼琴教學經驗實錄,是目前國內罕有、銷量巨大,且由琴童家長實錄的經驗指導書碟。
Ⅵ 怎樣學好鋼琴
一怎樣學好鋼琴?
鋼琴是極富藝術性的樂器,三百多年來,無數的音樂家在鋼琴上寫下了難以計數的不朽名作,將這一樂器的表現力達到令人嘆為觀止的水準。
鋼琴是一件難度較高的樂器,要在鋼琴上自由馳聘,確實是一件很難的事,任何事物的發展都有一個過程和規律,鋼琴自不例外,上帝給每一個人的機遇是公平的,每個人都有機會成為鋼琴家。當然,大部分人學習鋼琴的目的在初始時就十分明確:希望在鋼琴學習中得到樂趣,修身養性,提高思維能力。
不論學習鋼琴的目的如何,要學好鋼琴,還得遵循許多規律,惟有如此,可以得到事半功倍的結果。
鋼琴的學習方法:我們將鋼琴學習大體分為三個階段:
1.啟蒙階段:
2.學習階段:
3.深造階段:
由於各人學習音樂的條件、環境、基礎等不同,各人階段性學習時間的長短是不一樣的,不用刻意去追求每一階段的具體時間。但是啟蒙階段還是比較短的,一般在半年至一年左右,當然,啟蒙階段後在啟蒙階段中出現的問題一定會重復出現,認真、用心去發現、改正就會有效果。
1.啟蒙階段注意點:
強調方法的准確性(包括:手型,坐姿,識譜,讀譜方法,手指、手腕、手臂的有機統一,唱與彈的同步和樂感化,初學期的練琴方法掌握等等)。
2.學習階段注意點:
循序漸進的課程內容,樂理知識的配合,合理有效的練習方法,演奏中的錯誤識別與糾正,基本功的堅持練習,音樂作品風格的理解等等。
3.深造階段注意點:音樂作品的分析方法,對音樂作品的理解與悟性,演奏中的二度創造與原作精神的有機統一,善於吸收名家演奏中的精彩亮點等等。
各時期側重不同的內容和要點有助於鋼琴學習。
如果你有恆心學的話,一定會有所成,但有必要去咨詢一下專業的音樂老師,有個好方法才好。自學鋼琴的確不太容易,不過一定要相信自己。
Ⅶ 怎樣學鋼琴
如何學好鋼琴?(本文分為兩部分)
第一部分:(做事什麼最重要,好的習慣最重要!)
2個禮拜專走基本哈農練前10條,主要是手形和手指力度,摳2個禮拜之後,剩下得學得日子裡天天把10條練一便,對曲子什麼打基礎很重要。
車爾尼599,練完10條哈農,對音符基本有些敏感性,練車爾尼,因為你就3月,走前5條,找基本和旋,
還有旋律,然後是音階,不要小看基本,會很重要,要不曲子沒法進行得,你把C大調得一組,包括琵琶音什麼得,彈利索,就OK了。
剩下得時間找些網上自己簡單好聽得譜子,研究研究 ,應該可以了,不過記得以上基本得東西,每天要堅持。
學習鋼琴的好習慣:
(1).習慣一:彈琴前做些手指拉伸的動作。動作以手指韌帶的拉伸為主,不要太用力。目的類似於跑步、游泳前的准備運動,能使你更快地進入彈琴狀態。冬天的話可以先抱會兒熱水袋暖暖手。
(2).習慣二:堅持每天彈一段哈農。只要你開始彈哈農了,就堅持每天彈一段。這樣,即使每天沒太多時間碰琴,也能使你的水平不至於退得太厲害。對初學者來說,每天彈哈農更能保持穩定的進步。
(3).習慣三:由慢至快,慢練的好處實在太多,我就不說了。總之,慢練就是王道。
(4).習慣四:第一遍彈就重視譜子上的每一個符號。許多人第一遍彈都會忽略譜上的表情記號,然後在彈熟後改,其實在第一遍彈時就注意表情符號更能加深對曲子的理解。
(5).習慣五:彈琴時備一支鉛筆。很多時候譜子上並沒有詳細的指法、強弱指示,這時候,就需要用筆來把我們自己認為合適的指法、強弱等記號標上去。記住要用鉛筆,不然寫錯很難改哦!
(6).習慣六:沒彈熟一首曲子前少聽錄音。錄音只不過是一個參考,沒彈熟就聽錄音往往會導致我們去模仿錄音,從而盲目追求速度,並失去自己對曲子的理解。
(7).習慣七:學會分段練習,單獨揪錯。不要每次都從頭彈到底,第一遍彈一首曲子是先把它分段,熟悉一段以後再練下一段。一旦發現哪裡有錯誤,要單獨把錯誤的地方挑出來改正。分段練習也更有利於曲子的整體把握。
(8).習慣八:盡量保持良好的手型。不論彈什麼曲子,不論用什麼速度彈,盡量保持良好的手型。也許有人會說:速度上去了,手型就沒法保證了。其實不然,能在高速彈奏中保持良好的手型也是檢驗基本功是否扎實的標准之一。
(9).習慣九:彈與自己水平相近的曲子。很多人喜歡彈超出自己水平很多的曲子,這樣做其實是有害而無益的。曲子超出自己水平很多,你就很難保證自己技術處理上的准確性,甚至會有大量的錯音。而且以後即使有水平彈奏這曲子了,也很難改回來。
(10).習慣十:學會背譜。很多好老師都會要求學生有目的的背譜。這並不僅僅是在鍛煉你背譜的能力,而是要你有更多的保留曲目。這樣既能提升對曲子的理解,也可以偶爾在人前「秀」一下。
(11).習慣十一:明確每天練琴的目標,不要同時練很多曲子。和學習工作一樣,練琴也需要有目標。比如確定今天要練熟曲子的某一段,或者要把某首曲子背出來等等。不要盲目地同時練很多曲子,囫圇吞棗式的練習會使你感到進展緩慢。相比之下集中突擊一到兩首曲子效果會好很多。
(12).習慣十二:嚴謹至上,切忌得過且過。彈琴不嚴謹可以說是業余彈琴者的通病。彈琴過程中難免會有各種各樣的難點,這時千萬不能有得過且過的心理,每啃下來一個難點,水平就上個台階。
(13).習慣十三:經常使用節拍器。雖然曲子的節奏是活的,但在曲子的框架沒成型之前,多用節拍器。節拍器控制節奏只是它最基本的功能。在彈奏練習曲時,可以靠節拍器實現逐漸提速。
(14).習慣十四:經常返工以前彈過的曲子。所謂「溫顧而知新」,我已經彈過的曲子並不代表我已經真正掌握它。許多樂曲理解、技術處理上的要點第一次彈完曲子時並不一定會理解,都需要在水平更進一步後,靠返工來鞏固、認識。
(15).習慣十五:避免超負荷的練習。今天就看到一個「彈琴彈到手疼」的帖子,或許是練習方法上的問題,但超符合練習也會導致手疼。雖然苦練、多練的確有利於技術的進步,不過也要有個度,彈的過多也會傷手,反而不利於進步。
(16).習慣十六:學會保護雙手。很多男同胞都喜歡打籃球、攀岩等等戶外體育運動,其實這是很容易傷到手的。輕則韌帶拉傷,重則骨折,這對我們彈琴者來說是致命傷。(我的鋼琴老師曾明令禁止我打籃球)許多女孩子都喜歡留長指甲,這也是彈琴的大忌。
第二部分:(練鋼琴的階段,如果你學習鋼琴有長遠目標的話,一定要看本部分。)
鋼琴學習大體分為三個階段鋼琴學習大體分為三個階段鋼琴學習大體分為三個階段鋼琴學習大體分為三個階段
1.啟蒙階段:
2.學習階段:
3.深造階段:
由於各人學習音樂的條件、環境、基礎等不同,各人階段性學習時間的長短是不一樣的,不用刻意去追求每一階段的具體時間。但是啟蒙階段還是比較短的,一般在半年至一年左右,當然,啟蒙階段後在啟蒙階段中出現的問題一定會重復出現,認真、用心去發現、改正就會有效果。
(1).啟蒙階段注意點: 強調方法的准確性(包括:手型,坐姿,識譜,讀譜方法,手指、手腕、手臂的有機統一,唱與彈的同步和樂感化,初學期的練琴方法掌握等等)。
(2).學習階段注意點: 循序漸進的課程內容,樂理知識的配合,合理有效的練習方法,演奏中的錯誤識別與糾正,基本功的堅持練習,音樂作品風格的理解等等。
(3).深造階段注意點:音樂作品的分析方法,對音樂作品的理解與悟性,演奏中的二度創造與原作精神的有機統一,善於吸收名家演奏中的精彩亮點等等。 各時期側重不同的內容和要點有助於鋼琴學習。
O(∩_∩)O謝謝採納!
Ⅷ 學鋼琴的基本步驟
學鋼琴要注意練琴方法(王喜亮)
練習是鋼琴學習中最重要的步驟,練琴的過程就是學生提高和進步的過程,上課只是對這個過程的檢驗和指導。因此,對練琴要重視起來,培養一個良好的練琴習慣顯得猶為重要。現將練琴過程中常見的問題及解決辦法列出來供各位教師和家長參考:
1、練琴隨意無計劃
家長看見孩子在看電視,就催練琴,看見孩子在玩,就催練琴,孩子勉強坐到琴凳上,心裡卻在想著電視內容,想著玩的內容,不能保證練琴效果。這樣時間長了孩子就會對練琴厭煩起來,一旦家長不在家,孩子就會幾天不練琴。解決的辦法就是制訂計劃,對練琴嚴格要求,每天定時練琴。練琴時間之內必須練琴,練琴時間之外不必練琴,可安排做作業等其它事情。
2、輔導方法不正確
看見孩子沒彈好,「啪」就是一巴掌,或動輒大聲訓斥,都是錯誤的教育方法。在社會文明高度發達的今天,打罵的教育方法是不和時宜的。在錯誤的教育方法下,孩子不僅鋼琴學不好,在學校的學習成績也很難保證,更會影響孩子的個性完善與健康成長。對於年齡小的孩子,其記憶力,理解力,自製力都有限,剛學會的東西,一出門可能就會忘記,所以必須輔導,家長沒有時間輔導可找陪練老師輔導,不能不管不問。隨著年齡的增長和孩子獨立練琴的能力增加,可逐漸脫離。
3、把練習看成簡單重復
每次都是一遍一遍完整地練,難點便不能很好地解決。每次總喜歡從頭練,結果,前面的越來越流暢,後面的依舊不熟練。練琴要注重解決難點,對難點應採取分手,分段,慢練,多練的方法。難點練好了,也就意味著練習的成功。對於有一定程度的學生,這是練琴方面最常見的問題。
4、長時間連續練琴
長時間連續練琴的結果是,第一個小時出效果,第二個小時沒效果,第三個小時出差錯。對於長時間的練琴,中間必須休息。
5、疲勞狀態下練琴
有的學生習慣在做完功課後非常疲勞的狀態下練琴,效果肯定不好,可以考慮在早上安排練琴,早上練琴比晚上練琴效率要高。
6、嘈雜的環境中練琴
父母坐在沙發上看電視,孩子在一旁練琴,或其它嘈雜環境,都要影響練琴效果。
7、假期練琴的問題
在寒、暑假,由於學生正常的作息規律被打破,很容易散漫起來。寒、暑假正是鋼琴進步的好時機,家長要注意重新安排學生的作息時間,避免睡懶覺,避免玩「瘋」。
各年齡段每天練琴時間可參考以下標准:4—6歲:30—60分鍾;6—8歲:60—120分鍾;8—10歲:90—180分鍾,10歲以上:120分鍾以上。平時學習緊張時練琴可以適當減少,寒暑假適當增加。
Ⅸ 談談鋼琴正確的練琴方法
小孩子對形狀各異、能發出不同音色的樂器遠不就充滿了好奇心的,樂器學習很容易讓孩子產生自發的熱情與興趣,但是這種好玩的興趣很快被樂器學習中家長存在的功利思想所轉移。大多家長將樂器學習的關注點放在結果上,不斷地要求孩子學會演奏曲子,於是孩子漸漸地在枯燥、機械的訓練中甚至是在家長的逼迫下對樂器學習失去了興趣。那麼如何保持孩子學樂器的熱情呢?
方法1:興趣
在樂器學習中要從孩子的興趣入手,利用孩子喜愛的故事游戲,如一首樂曲在練習之前配上一個動聽的故事,孩子在練習中彷彿走進故事情節,讓故事中的主人公陪伴孩子練習。樂器能發出奇妙的聲音,帶給孩子快樂與好奇心。
方法2:激勵法
家長和老師要認識到,樂器學習是一個漫長積累的過程,會彈多少樂曲的結果並不重要,重要的是通過樂器學習增添孩子對音樂的喜愛,甚至是保持一生的愛好與興趣。在樂器學習中善於運用鼓勵與激勵法,可以更好地保持孩子對樂器學習的興趣。
方法3:游戲法
樂器學習要講求方法與策略,不要讓樂器學習變成機械式的訓練,要符合孩子的特點,讓孩子在游戲中去嘗試與體驗。如家長和老師可以與孩子一起探索用不同的方法,讓樂器發出聲音。也可以一起即興玩奏創編新的節奏等,在積極地探索中獲得更多的音樂經驗。
方法4:因材施教
1.對性格倔強的孩子,引導他學習樂器時,家長和老師可能要花費更多的心思。家長和老師要與孩子共同商討決定建立學習的規則,什麼時間練習,練習多長時間,並且嚴格執行。
2.對於好動的孩子,引導他學習樂器時,要仔細發現他們在樂器學習中的長處,並進行具體的鼓勵,如:這一小節演奏起來很難,你卻練得很好,很認真。要經常鼓勵他們的長處,要讓孩子感受到被欣賞。性格好動的孩子玩性太大,學習樂器的時候,很難長時間堅持,所以需要家長和老師經常陪同孩子進行樂器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