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研究方法 > 教學管理案例分析的方法

教學管理案例分析的方法

發布時間:2022-07-29 09:14:18

❶ 教學案例分析怎麼分析

1.研究主題的選擇
案例研究都要有研究的重點和主題,這個主題常與教學改革的核心理念、常見的疑難問題和困惑事件相關,一般來說可以從教學的各個方面確定研究的主題,如從教師教學行為確定主題——教學材料的選擇、教學中的提問、教學媒體的使用、教學評價語言、課堂教學調控行為等;也可以從學生的學習方式確定主題——探究性學習、問題解決學習、合作學習、實踐性活動等。另外從學科特點、教學內容等都可以確定研究的主題。
研究者要了解當前教學的大背景,教改的大方向,要熟悉相關的《課程標准》和有針對性地作一些理論准備。還要通過有關的調查,搜集詳盡的材料(如閱讀教師的教學設計,進行訪談等),同時初步確定案例研究的方向、研究任務,即初步確定案例的內容是關於教學策略、學生行為或是教學技能的研究。
一般來說,案例研究主題的確定往往需要思考下面一些問題:即研究的事件是否對於自我發現更有潛力?選擇的事件對學生是否有較大的情感影響(心靈是否受到震撼)?關鍵事件再現了前人(或自己)過去成功的行為嗎?事件呈現的是一個你不能確定怎樣解決的問題?事件需要你做出困難的選擇嗎?事件使得你必須以一種感覺不熟悉的方式或是仍在思考的方式回答嗎?事件暗示一個與道德或道義上相關的問題嗎?研究的主題如果反映以上的一些內容,那麼這樣的案例研究在自我學習、內省和深層次理解方面就可能更加富有成效。
高中數學教學案例研究的主題內容主要集中在三方面:(1)學科特點的體現:如數學思想方法的教學、數學思維品質的培養、本質屬性的抽象、數學結論的推廣等;(2)學生數學學習規律的探究:如數學學習習慣、解決問題的思維方式、獨立思考與合作學習等;(3)教師專業知識的提升:如數學板書與電子屏幕的展示對學生思維的影響、數學語言的訓練對人們思維的影響、數學知識模式化教學的優劣等。
2.案例研究的基本方法
(1)課堂觀察。觀察方法是指研究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計劃,在課堂教學活動的自然狀態下,用自己的感官和輔助工具對研究對象進行觀察研究的一種方法。它可以是教師自己對教學對象——學生,在課堂活動中的片斷進行觀察,也可以由其他教師來實施觀察,這兩種觀察的目的都是為了掌握課堂教學中的第一手資料。課堂觀察方法不限於用肉眼觀察、耳聽手記,還可利用各種工具如照相、錄音、攝像等作為輔助觀察的手段,以提高觀察的效果。對觀察的資料,可以逐字逐句整理成課堂教學實錄、教學程序表、提問技巧

如何進行案例分析

一、什麼是案例
案例是指包含有某些決策或疑難問題的教學情境故事,這些故事反映了典型的教學思考力水平及其保持、下降或達成等現象。

二、案例的作用

案例是教學問題解決的源泉;案例是教師專業成長的階梯;案例是教學理論的故鄉。

三、案例形成的過程及基本結構

形成案例時我們常參考以下幾個步驟,在研究過程中盡量注意選擇適合的方法:

操作步驟
建議採用的研究方法

確定教學任務的思考力水平與要求
文檔(如備課筆記)分析法、討論

課堂觀察並實錄教學過程
課堂觀察技術、錄像帶分析技術

教師、學生的課後調查
深度訪談、出聲思維、實作測評、文檔(如學習筆記)分析法等

分析教學的基本特點及與思考力水平要求的比較
綜合分析(主要是質的研究方法)

撰寫教學案例
撰寫草稿—批判性評論—修改編輯—嘗試使用—再修改

每個完整的案例大體包括以下四個部分:

1.主題與背景:介紹各案例內容在什麼環境和條件下進行的。

2.情境描述:選擇與主題相關的教學片段或者情景故事進行文學化的描寫,一方面展示案例問題,另一方面增強可讀性。

3.問題討論

4.詮釋與研究

四、分析過程注意事項

一是要理論與實際相結合。二是分析要有新意。三是要做到論據充分。

五、案例分析過程中易出現的問題

1.混淆了教學實錄和教學案例的區別

2.混淆了教學敘事和教學案例的區別

3.泛泛而談缺少鮮明主題

4.就事論事缺乏背景交代

5.憑空虛構杜撰教學案例

❸ 小學教育學《小學語文教學設計與案例分析》教學方法的類型有哪些具體分析

摘要 1、講授法:

❹ 課堂教學管理有哪些方法

直接指令法:教師通過明確的管理指令信息,實現對課堂教學主動控制的方法。像課堂教學中教師常用的」」請注意黑板」」「」請注意這句話」」「」不要隨便講話」」等,就屬於這種方法。

使用這種方法,一是要適時;二是不宜過多地使用」」不要」」之類的否定性指令;三是要努力做到令行禁止。

間接暗示法:教師通過運用比較隱蔽的表達方式,傳達課堂管理意圖,讓學生在某種暗示情景中,自覺遵守課堂管理要求的方法。

這種方法既有利於保護學生的自尊需要,又能體現對學生的嚴格要求。像」」現在同學們都在認真看書,有的同學還動筆圈點,已經進入學習的良好狀態」」之類的暗示語,會使本來認真看書的學生更加認真,使一些不怎麼認真的學生自動端正態度。

運用這種方法,要求教師必須洞察課堂情景,特別是了解學生的心理特點,力求准確而巧妙,淡化管理」」痕跡」」。

恰當評價法:教師依據課堂管理的現狀,及時做出恰當的或肯定或否定的評價,以此激發學生內在進取熱情的方法。

評價的對象,可以是學生的注意程度、遵守紀律的狀況,也可以是學生作業的優劣情況。

評價的目的是引導學生在課堂上發揚優點,克服不足。進行評價,無論是對全班學生還是對小組、個別學生,都要力求具體(評價的是具體行為、具體表現)、實事求是、客觀公正;要慎用否定性評價,尤其是對後進生,以免挫傷其自尊心,形成學生之間或師生之間的隔閡。

體語控製法:教師通過運用動作、表情、姿態等體態語言,傳達課堂管理信息,調控課堂秩序或氣氛的方法。像收住話題、注視學生、微笑、蹙眉、適當地走近分神的學生、高低快慢的表達節奏、抑揚頓挫的聲調、用飽滿而嚴肅的態度影響學生情緒等等,都是常用的體語控制方法。

有意忽視法:該法適用於不當行為(甚至為破壞性行為)中暗藏著贏得他人注意願望的學生。對於有該種不當行為的學生,若教師採取言語反應,可能正好迎合其正在尋求的目的,而採用此法,實際上是向其表明,教師對他的不當行為完全可以保持泰然自若,無須用言語方式回敬他,使其自討沒趣後改變這種行為。

提問法:即採用臨時讓不注意聽講的學生回答教師提出的問題,來提醒學生自覺糾正不當行為,專心學習。

懸掛法:課堂教學時,學生可能提出一些教師意想不到的問題,使教師一時回答不了;或者回答了,但由於缺乏仔細思考,語言表達不得當,學生接受有困難,影響教學進程。遇到這種情況,為了不影響教學進程,可把問題暫時懸置起來,讓學生課後去尋找答案。目的是使學生繼續學習,防止他們因此分散注意力。

運用這種方法,課後要查找有關資料,盡快給學生以正確的答復。

剎車法:課堂教學中,看學生對某個問題十分感興趣,紛紛舉手要求發言,這時讓他們一一回答下去,會影響教學進程。對此,教師要當機立斷,及時剎車,以防止課堂教學前松後緊或完不成任務。剎車時,要注意保護學生的積極性。

培養助手法:教師通過發揮學生幹部的作用,培養學生自我管理能力,維護課堂秩序的方法。這樣做,學生既是管理對象又是管理者,有利於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性。像讓學習骨幹、小組長組織小組討論、檢查小組作業等,就屬於這種方法。這種方法在復式教學中運用得較多。

❺ 為什麼在管理學科的教學中普遍使用案例分析法

1、案例分析
某公司最近召開了一年一度的夏季商品交易會,會前辦公室為會議召開作了充分的准備:接待各地代表,布置宣傳廣告,各商品樣品陳列,開貨單,介紹商品,有的加班加點到深夜。各職能科室和行政管理人員主動自覺到各科幫忙。三天的會議,接待了上千人次,成交額幾百萬元,大大超出了會前預計數。
在總結大會上,公司領導充分肯定了此次會議取得的成功,當提到員工為大會做出的努力時說:「大家表現的都很不錯,為大會做出了貢獻。在接待過程中,組織部的同志提著茶壺,在樓里跑上跑下,這種互助精神值得表揚。」
對領導的表揚,員工們議論紛紛,一種說法是「交易會的成功,銷售額的增加,首先歸功於一線業務員的辛勞,為什麼不表揚最累的業務人員呢?」另一種說法是「業務人員貢獻大,但是他們的份內工作,而政工幹部送水是工作職責外的。如果正常工作也要表揚,還有什麼意義呢?」還有,「如果份內工作做的好不表揚,而只表揚做份外工作的,誰還會重視份內工作呢?如果都不重視份內工作,組織的工作不就沒有績效了嗎?所以,領導者最需要、最基本的表揚應該給做好份內工作的員工。」
請回答如下問題:
(1)請對該公司領導的表揚行為和效果進行評價。
(2)要更好地發揮表揚的作用,應該注意什麼?

2、網路技術的發展使人們能夠獲得的決策信息更充分,計算機被普遍使用,且其處理大量復雜信息數據的能力越來越強,因此,有人認為定量決策方法才能夠提供正確決策,定性決策方法完全過時。請你評價此觀點。

❻ 急求! 案例分析方法主要有哪幾種

1.對比分析法;2.外部因素評價模型(EFE)分析;3.內部因素評價模型(IFE);4.swot分析法;5.三種競爭力分析法;6.五種力量模型分析

❼ 教育教學管理案例

摘要 梅河口市第四中學張旭

❽ 管理學教學中常用的教學方法有哪些

常用的方法有如下幾種:(1)講授法,就是老師講學生聽。(2)案例引導討論法。通過案例引導出要講解的知識,或者通過案例的討論加深對知識的理解。(3)實踐參觀法。通過實地參觀企業生產經營過程,對管理的知識進行加深。(4)模擬經營法。藉助沙盤模擬、計算機軟體模擬企業的經營過程,加深對知識的了解。(5)學生講解法。給學生制定教學內容,讓學生進行講解,鍛煉學生的各項能力。

❾ 如何進行教學案例分析

一般情況下,撰寫教學案例要寫兩個方面的內容,一寫案例事實,二寫案例分析。撰寫教學案例,是「講老百姓自己的故事」,教師對事實比較熟悉。敘述的事實比較具體,比較單一。通常情況下,教師寫這樣的記敘文不會感到困難。

撰寫案例分析當然需要進行論述。但是,這里的論述是就事論理,是針對具體問題發表有針對性的意見,不涉及很多的人和事,不需要高度的抽象概括,難度不大。


寫作基礎

教師具有一定的教學基礎理論,一定的寫作基礎知識,一定的教學教研經驗,一定的分析研究能力。總之,教師具備寫作教學案例的基礎。

只要教師認真研究,都有可能寫出有價值的教學案例。只要認真地運用教學理論深入分析教學案例,都有可能提出獨到的見解。撰寫教學案例與撰寫教學論文相比,寫成的可能性,寫好的可能性,獲獎的可能性,發表的可能性,都要大得多。

教學案例來自日常的教學實踐活動,貼近教師工作,與教師有天然的聯系。教師有大量的實際問題,需要通過研究,妥善解決,自覺或不自覺地進行了大量的教學研究,有很多經驗和教訓,其中不乏典型事例,會給教師留下比較深刻的印象,成為撰寫教學案例的素材。

教師有事實可說,有道理可講。教學實踐涉及的領域寬,發生的事例多,是教師撰寫教學案例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源泉。

❿ 如何對教學案例進行分析

一、教學案例的基本特徵
教學案例指包含著某些決策或疑難問題的教學情景故事。這些故事反映了典型的教學思考力水平及其保持、下降或達成等現象。從總體上看,教學案例應具備以下特徵:
1.典型性
講述的是一個故事、事例,有相對完整的情節,能反映出事件發生的特定背景;敘述要具體、特殊,反映了教學活動的基本過程;同時,這些活動與過程能夠體現教育的內在規律,體現教學設計的基本思想。它既可以是成功的範例,也可以是「尚未成功」的典型情景。
2.研究性
指教學案例本身具有現實意義、借鑒作用和理論探討的價值,可以正面獲得經驗或反面獲得教訓,能提煉出某些理論或觀點。
3.啟發性
指教學案例本身生動有趣,能提出問題,能引發思考,能產生觀念上的不平衡。
教學案例可以是一個片斷、一個情節,也可以是一個完整的課堂教學過程。教學案例實際上就是教師對自身教學工作的自我敘述,敘述他自己的教育活動方式,他對教育的理解,他自己的成長經歷,其豐富感人的材料和富於動態的描述必定給抽象的教育教學理論以生命和血肉,為理論與實踐的結合提供生動的註解。它不一定非要做到像研究工作那麼「嚴謹」,但其形式要簡潔,主題要明確、集中。

閱讀全文

與教學管理案例分析的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玉米和仙人掌的食用方法 瀏覽:967
手機種子下載方法 瀏覽:833
北京兒童多動症治療方法 瀏覽:719
快速畫圓的封口方法 瀏覽:677
手錶鋼化膜怎麼貼方法 瀏覽:471
機械盒子連接方法 瀏覽:554
如何在大學生活中獲益的方法 瀏覽:161
廚房鋼架安裝方法視頻 瀏覽:207
鑽石怎麼折立體方法圖解 瀏覽:308
6歲兒童專注力訓練方法 瀏覽:715
魅族鬧鍾設置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585
道教改名快速轉運的方法 瀏覽:199
內存卡不夠怎麼辦用什麼方法 瀏覽:486
用肉皮做皮凍方法視頻 瀏覽:142
科比不眨眼鍛煉方法 瀏覽:353
正規減肥方法有哪些 瀏覽:856
如何快速祛痘印的小方法 瀏覽:76
胱氨酸的檢測方法 瀏覽:737
57x7的正確計算方法 瀏覽:887
雀斑怎麼治療適合的方法 瀏覽: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