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電橋測量電阻操作方法
(1)按圖1接好線路。
(2)調節檢流計。用躍接法....就是試觸...
(3)電橋調平衡:先粗調,再細調。
粗調:滑線變阻器可以控制迴路中電流的大小。測量開始時,將Rn調到最大以保護檢流計。接通開關K1,按下Kg並觀察檢流計的偏轉情況(使用躍接法),用逐步逼近法調節R0,即如果觀察到檢流計指針向左偏轉,則設法通過調R0使檢流計指針向右偏轉,如此反復可逐步縮小電阻范圍,使檢流計指針的偏轉越來越小直至電橋接近平衡。
細調:將滑線變阻器Rn調到最小,精確調節R0,使電橋達到平衡完全。記下各R的值,計算Rx。
㈡ 調節惠更斯通電橋平衡的方法有幾種
調節惠更斯通電橋平衡的方法有幾種
(1)測量Rx的實驗步驟是:
第一步:閉合開關,把滑動觸頭放在AC中點隨近,按下D,觀察電流表指針的偏轉方向;
第二步:向左或向右移動D,直到按下D時,電流表指針不偏轉;
第三步:用刻度尺量出AD、DC的長度l1和l2;
(2)若滑動觸頭D從A向C移動的整個過程中,每次按下D時,流過G的電流總是比前一次增大,BD間電壓逐漸增大,可能BC斷了.
答:(1)測量Rx的實驗步驟是:
第一步:閉合開關,把滑動觸頭放在AC中點隨近,按下D,觀察電流表指針的偏轉方向;
第二步:向左或向右移動D,直到按下D時,電流表指針不偏轉;
㈢ 電橋平衡的方法有幾種
惠斯通電橋(又稱單臂電橋)是一種可以精確測量電阻的儀器。所示是一個通用的惠斯通電橋。電阻R1,R2,R3,R4叫做電橋的四個臂,G為檢流計,用以檢查它所在的支路有無電流。當G無電流通過時,稱電橋達到平衡。平衡時,四個臂的阻值滿足一個簡單的關系,利用這一關系就可測量電阻。
http://ke..com/view/1784795.htm
㈣ 怎樣使用電橋
零儀選擇開關撥向內接,將指零儀指針零位。估計被測阻值,然後根據表2.1 將量程倍率讀數開關轉動到適當數值。 「B」按鈕與「G」按鈕,並調節測量盤旋鈕,使指零儀指針重新回到零位。
儀器本身的測試線測試夾之間存在分布電容電感,影響測量的精準備,所以可以對該儀器校正歸零。遵循原測串聯模式測量短路歸零,並聯模式測量開路歸零。
電橋使用完畢後,「B」按鈕與「G」按鈕應松開。「B」開關應放在「斷」位置,避免浪費晶體管檢流計放大器工作電源。
(4)電橋調節的方法是什麼擴展閱讀
電橋使用的注意事項
1、在測量電感電路的直流電阻時,應先按下「B」按鈕,再按下「G」按鈕;斷開時,先斷開「G」按鈕,後斷開「B」按鈕。
2、交流電橋的交流橋平衡指示儀種類因實驗的特殊性可以有多種選擇。根據交流電橋的使用頻率來選擇橋平衡指示儀。
3、儀器長期擱置不用,在接觸處可能產生氧化,造成接觸不良。為使接觸良好,應塗上一薄層無酸性凡士林,予以保護。
㈤ 求單臂電橋的使用方法
惠斯通電橋(又稱單臂電橋)是一種可以精確測量電阻的儀器。電阻R1,R2,R3,R4叫做電橋的四個臂,G為檢流計,用以檢查它所在的支路有無電流。當G無電流通過時,稱電橋達到平衡。平衡時,四個臂的阻值滿足一個簡單的關系,利用這一關系就可測量電阻。
單臂電橋的使用方法:
1、先將檢流計的鎖扣打開(內-外),調節調零器把指針 調到零位。
2、把被測電阻接在「xR」的位置上。
要求用較粗較短的連接導線,並將漆膜刮凈。接頭擰緊,避免採用線夾。因為接頭接觸不良將使電橋的平衡不穩定,嚴重時可能損壞檢流計。
3、估計被測電阻的大小,選擇適當的橋臂比率,使比較臂的四檔都能被充分利用。這樣容易把電橋調到平衡,並能保證測量結果的4位有效數字。
4、先按電源按鈕B,(鎖定)再按下檢流計的按鈕G(點接)。
5、調整比較臂電阻使檢流計指向零位,電橋平衡。若指針指「+」,則需增加比較臂電阻,針指向「-」,則需減小比較臂電阻。
6、讀取數據:比較臂比率臂=被測電阻
7、測量完畢,先斷開檢流計按鈕,在斷開電源按鈕,然後拆除被測電阻,再將檢流計鎖扣鎖上,以防搬動過程中損壞檢流計。
通過電橋調節R2、R3、R4數值,當電橋平衡時有:R1=R2×(R3/R4)從而可以測量出被測電阻。從圖可以看出:R1被測電阻包括了引線電阻和接觸面接觸電阻,故實際電阻應減去引線電阻和接觸面接觸電阻,被測電阻越小,引線的誤差越大,所以單臂電橋常用來測量1歐以上的電阻,一般量程為1~99990歐。對於開關接觸電阻一般在微歐級,不宜使用此電橋,因為引線電阻為毫歐級,無法測量,此時可以使用雙臂電橋。
㈥ 調節惠斯通電橋平衡 的方法有幾種
緩慢移動D的位置,並反復「接通」和「斷開」按鍵開關,若檢流計指針確實不偏轉,就可以認為電橋達到平衡。為了准確找到平衡位置,可減小R0的阻值,提高電橋AB間的電壓,以提高其靈敏度。
四個電阻R1、R2、R3、Rx連成四邊形,四邊形的一個對角線連有檢流計,四邊形的另一對角線接上電源,E為線路中供電電源,學生實驗用雙路直流穩壓電源,電壓可在0-30V之間調節。
R保護為較大的可變電阻,在電橋不平衡時取最大電阻作限流作用以保護檢流計;當電橋接近平衡時取最小值以提高檢流計的靈敏度。限流電阻用於限制電流的大小,主要目的在於保護檢流計和改變電橋靈敏度。
(6)電橋調節的方法是什麼擴展閱讀
惠斯通電橋是一種檢測電路,雖然它的結構簡單 ,但它的准確度和靈敏度都比較高,在醫學診斷和檢測儀器中有廣泛的應用。
惠斯通電橋的測量靈敏度在科學研究,生產應用中都具有重大意義。惠斯通電橋在當代科學測量中的應用非常廣泛,同時也廣泛地被應用在自動控制中。惠斯通電橋也廣泛應用在稱重檢測元件上等。
㈦ 如何調節Rs能使電橋盡快達到平衡Rs開始置在什麼電阻值上
如何調節Rs能使電橋盡快達到平衡?Rs開始置在什麼電阻值上
在調節比較臂電阻Rs,使電橋平衡的過程中,若電流計相鄰兩次偏轉方向相同,且指針的擺幅減小或擺速減慢,說明該讀數盤調整的方向正確,下一步應繼續沿這個方向調整該盤;若電流計相鄰兩次偏轉方向相反,說明該讀數盤數值調過了,需要倒回一擋,然後調整減小10倍的另一讀數盤.這樣依次調整,直至電橋達到平衡.
㈧ 怎樣調節雙電橋,是很快平衡
開爾文(William Thomson,1st Baron Kelvin,1824-1907)是愛爾蘭科學家。開爾文電橋屬直流平衡雙臂電橋(簡稱雙臂電橋),是一種測量低電阻(一般在10-5Ω~1Ω之間)的常用儀器,測量准確度較高。在電氣工程中,例如,測量金屬的電導率、分流器的電阻值、電機和變壓器繞組,的電阻以及各類阻值線圈的電阻等,都是屬於低電阻的范圍。測量這種電阻時,連接線的電阻、接頭的接觸電阻(一般為10-3Ω~10-4Ω的數量級)將給測量結果帶來不可小看的誤差。測量低電阻時,就必須想辦法消除或減小接線電阻和接觸電阻對測量結果的影響。雙臂電橋就是為了解決這些矛盾而設計出來的。
實驗原理
雙臂電橋正是把四端引線法和電橋的平衡比較法結合起來精密測量低電阻的一種電橋。
把四端接法的低電阻(如待測低電阻和比較臂低電阻)接入原單臂電橋,
這樣就多了一臂,最後就演變成為的雙臂電橋的電原理圖,易見:為了進一步考慮有關引線電阻和接觸電阻的影響,而接入電阻R3和R4,而且它們的值務必大於10Ω。且為考慮電橋平衡時R4/R2與R3/R1的差別對測量結果的影響,使分流電流I3值較小,我們就用小於0.001Ω的粗導線R來連接電阻Rn和Rx。為增加靈敏度,加接一放大電路,使不平衡電流I0,通過放大後再由檢流計指示。
當電橋達到平衡時,通過檢流計中的電流,I0=0說明C,D兩點電位相等,設計時R1、R2、R3、R4均遠大於附加引線和接觸電阻,根據基爾霍夫第二定律
在電橋製造時,我們總是使在電橋調節平衡過程中保持
為了保證電橋在調節平衡過程中,,通常都採用兩個機械聯動轉換開關,同時也就一定在相等的比率這樣電橋有個兩個比率臂,故有雙臂電橋之稱。
為什麼利用雙臂電橋測量低電阻時能夠排除或減小接線電阻和接觸電阻對測量結果的影響?
①被測電阻Rx和標准電阻Rn之間用阻值小於0.001Ω的粗導線接線使分流電流I3值較小,從上式可以看出,即使有很小的差別,被測電阻總是按上進行計算。這樣就減少了這部分電阻和接觸電阻對測量結果的影響。
②Rx和Rn與電源連接的接線電阻,Cn1和Cx2的接觸電阻,只對總的工作電流I有影響,而對電橋的平衡是無影響的,所以,這部分導線電阻和接觸電阻對測量結果也是沒影響的。
③電位接頭Pn1、Pn2、Px1、Px2的接觸電阻以及導線電阻包括在相應的橋臂支路;由於電阻R1,R2,R3,R4都選擇在10Ω以上,接觸電阻和導線電阻同這個數值比較起是微不足道的,所以對測量結果的影響也極微小。這樣就減少了這部分接觸電阻和導線對測量結果的影響。
㈨ 怎樣提高電橋的靈敏度
1、提高驅動電源電壓
2、增加變化的橋臂。
靈敏度是電橋測量技術的一個重要指標,電橋的靈敏度可以用電橋測量臂的單位相對變化量引出輸出端電壓或電流的變化來表示。
即:Su=⊿Uo/(⊿R/R)或Si=⊿Io/(⊿R/R),分別表示電橋的電壓靈敏度和電流靈敏度。測量電橋的橋臂電阻一般都應該按最大靈敏度來選擇。
(9)電橋調節的方法是什麼擴展閱讀
電橋原理
假設四個電阻固定,當s閉合時,若滿足:R3×R2=R1×R4,即對角的電阻乘積相等,則此時Uad等於0,就是ad間沒有電壓。利用這個原理,當等式兩邊四個量中的一個為未知量的時候,如果調節其餘三個電阻的值能使得等式成立,那麼用公式就可以得到未知量。
但是實際上只要等式兩邊各有一個可以調節的可變電阻,那麼另外兩個電阻有一個是定值,則餘下的另外一個必然可以得到。用這個原理可以做成電阻測量箱。而這個原理用的就是「電橋」的概念,或者說「平衡電橋」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