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研究方法 > 陳鶴琴的教學方法

陳鶴琴的教學方法

發布時間:2022-01-10 17:25:39

『壹』 陳鶴琴的「活教育」理論中,活教育方法的核心是

活教育方法的核心是兒童,即活教育是以兒童發展為核心展開的。

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應植根於中華文化和教育理論的土壤中,而活教育正是核心素養孕育和發展的搖籃,它的理論、思想與內容體系可以激活學生的潛能,培育和發展學生核心素養。而這一切,並不影響核心素養的時代特徵和未來社會的要求,恰恰相反,活教育將歷史傳統和時代要求聯系起來。

(1)陳鶴琴的教學方法擴展閱讀

活教育確立了兒童教育的十七條原則。概括起來,其中有:兩個「凡是」——「凡是兒童自己能夠做的,應當讓他們自己做」,「凡是兒童自己能夠想的,應當讓他們自己想」;兩個「鼓勵」——「鼓勵兒童去發現他自己的世界」,「積極的鼓勵勝於消極的制裁」;兩個「化」——「教學游戲化」「教學故事化」。

最後一條:「兒童教兒童」,因為「兒童了解兒童的程度比成人所能了解的更為深刻」,「兒童鼓勵兒童的效果比成人所能獲得的更為巨大」,而且,「兒童教兒童,教學相長」。這些原則用於今天不僅一點都不落後,而且仍有時代感、未來性。

在兒童這一原點上,活教育與核心素養是完全一致的、相契合的;活教育進一步啟發我們要堅持一個信念,一切從兒童出發,將兒童發展作為核心素養的主題與宗旨。

活教育應當成為核心素養孕育的搖籃,首要的是激活兒童這一主體;核心素養一定要根植於中華文化的沃土中,應從中國教育的優秀傳統中汲取營養,找到自己的根與魂。

『貳』 陳鶴琴學前教育理論和主要觀點

陳鶴琴,我國著名的兒童教育家,「中國幼教之父」。於 1923 年創辦了我國最早的幼兒教育實驗中心——南京鼓樓幼稚園,創立了「活教育」理念,一生致力於探索中國化、平民化、科學化的幼兒教育道路。

1.反對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幼兒教育,提倡適合國情的中國化幼兒教育

2.反對死教育,提倡活教育

活教育的三大目標是——①做人、做中國人、做現代中國人;②做中教、做中學、做中

求進步;③大自然、大社會是我們的活教材。

(1)教育觀。

陳鶴琴先生指出,要遵照活教育的精神辦幼兒園,必須「以自動代替被動」,幼兒「自

動的學習、自發的學習」,自己去動手用腦獲得知識,教師必須尊重幼兒的自主性,不能搞

傳統的注入式,消極地管束幼兒。

(2)教育目標:做人,做中國人,做現代中國人

(3)教育方法:做中教,做中學,做中求進步

(4)教育內容:大自然、大社會是活教育,與實際緊密結合。

(5)教育原則

陳鶴琴先生提出的活教育的 17 條原則,如「凡幼兒能做的,讓他自己做;凡幼兒能想

的,讓他自己想」等,體現了尊重幼兒的主體性,重視幼兒動手動腦,重視直接經驗的價值

等思想,奠定了幼兒園教育原則的基礎。

3.幼兒園課程理論

(1)課程的中心

陳鶴琴先生反對幼兒園課程脫離實際,主張根據兒童的環境——自然的環境,社會的環境作幼稚園課程系統的中心,讓兒童能充分地與實物和人接觸,獲得直接經驗;

(2)課程的結構

把課程內容劃分為「健康、社會、科學、藝術、文學」是一個整體,被稱為「五指活動」

(3)課程的實施

強調以幼兒經驗、身心發展特點和社會發展需要作為選擇教材的標准;反對實行分科教學,提倡綜合的單元教學,以社會自然為中心的「整個教學法」;主張游戲式的教學。

4.重視幼兒園與家庭的合作

『叄』 陳鶴琴的17條教學原則有哪些

原則一 凡是兒童自己能夠做的,應當讓他自己做

這一條是依據了兒童好游戲、好動的心理。兒童自己動手,就可以得到肌肉運動的快感。自己動手即是做,做了就與事物發生直接的接觸,就得到直接的經驗,就知道做事的困難,就認識事物的本質。陳鶴琴說:「『做』這個原則,是教學的基本原則,一切的學習,不論是肌肉的,不論是感覺的,不論是經驗的,都要靠『做』的」。「所以,凡是兒童能夠做的就應當讓他自己做。」

原則二 凡是兒童自己能夠想的,應當讓他自己想

這一條原則的理論依據是,按行為心理學說來,思想原來也是一種行動。兒童不僅喜歡動手、動腳,而且也喜歡動思想。因此,學校里的各種活動,各種教學,都不應該直接去說明種種結果,應當讓兒童自己去實驗,去思考,去求結果。陳鶴琴說:「直接經驗、自己思想,是學習中唯一的門徑。」

原則三 你要兒童怎樣做,就應當教兒童怎樣學

這一條也是強調兒童動手去做,去親身實踐。譬如游泳,在陸地上學是沒有用的。譬如燒飯,在教室里講飯怎樣煮,也是沒有用的,「一定要使他們在適當的自然環境之內,得到相當的學習」。

原則四 鼓勵兒童去發現他自己的世界

這一條原則的理論依據是,小孩子喜歡野外生活的心理特點。小孩子到門外去就歡喜,終日關在屋子裡就不高興。所以,門外的大自然大社會都是兒童的世界。探討自然的神秘,研究社會的實際問題,都是兒童的活教材。陳鶴琴說:「兒童的世界是兒童自己去探討去發現的,他自己所求來的知識才是真知識,他自己所發現的世界,才是他的真世界。」

原則五 積極的鼓勵勝於消極的制裁

這一條原則依據了兒童喜歡稱贊的心理特點。你稱贊他,就高興,你罵他就反感。我們可以利用這種心理,去鼓勵兒童怎樣做人,怎樣求學。即「要用鼓勵的方法,來控制兒童的行為,來督促兒童求學」。舊式學校總是用消極的方法來制裁兒童,這種制裁是不會發生多大效果的,有時候反而容易引起他的反感。

原則六 大自然大社會是我們的活教材

這一條原則的理論依據和原則四相同。兒童喜歡野外生活,到野外的大自然大社會中去探討、去追求,就可獲得確實而經濟的直接知識。書本上的知識是間接知識,兒童完全沒有經驗過,讀了也不可能完全理會。所以,必須讓兒童到大自然、大社會中,通過「現代」的活教材研究到「過去」的死知識上去。

原則七 比較教學法

這一條教學原則的好處在於使小孩子對所學的事物,認識得格外正確,印刻得格外深切,記憶得格外持久。譬如我們要教兒童認識一隻貓,最好用一隻狗來比較,讓兒童在對比中分化出各自的特點而加深認識。比較教學法應用的范圍較廣,各門學科均可應用,連做人修養也可以應用。

原則八 用比賽的方法來增進學習的效率

這一條原則依據了兒童喜歡競爭的心理。教師可利用這種心理,去組織兒童比賽,以增加兒童的學習興趣,促進兒童的學習效率。但比賽必須避免勝利者驕傲、敗北者氣餒兩種弊病,防止不服從指揮,把競爭變成傾軋,把比賽變成妒嫉的惡果出現。比賽一般分兩種:一種同別人比賽,一種同自己比賽。同別人比賽又分兩種:一種是團體比賽;一種是個人比賽。同自己比賽有兩種益處:一是容易得到鼓舞,不容易灰心;一是明了自己的成績,高興學習。

原則九 積極的暗示勝於消極的命令

這一條原則的依據與原則五相同。即是小孩子喜歡聽好話,而不喜歡聽惡言。利用這種心理教師可用激勵教育法去教育兒童。積極的暗示就是一種激勵教育法;它是軟性的,比消極的命令要費時間精力,但其效果卻非常之大。暗示可分為四種:一種是語言;一種是文字;一種是圖畫;一種是動作。其中動作的暗示性最大。做父母、教師的應當以身作則,利用動作的暗示去教育兒童。

原則十 替代教學法

這一條原則依據了兒童多種心理特點。

①小孩子是喜歡玩弄的,如果看見他玩臟的壞的東西,就得想法用清潔的、好的東西去代替。這是一種以物代物的方法。

②小孩子是喜畫畫的,如果看見他在牆壁上、地板上亂塗亂畫,就得給他大的空白紙,讓他在紙上去畫。這是一種以建設代替破壞的方法。

③小孩子是喜歡佔有的,如果兒童有你爭我奪,東挪西扯的事情發生,就得給兒童相當的設備,讓他們多集貝殼、郵票、錢幣、昆蟲等,以滿足兒童的佔有心。這是一種以搜集來代替爭奪的方法。

④小孩子是喜歡合群的,對於孤獨而沒有伴侶的小孩子,就得替他找一個伴侶。若沒有真的小孩子作伴侶,就得用洋娃娃或清潔的貓狗去替代。

⑤小孩子在學校里無形中會有組織,當發現他們三五成群,四五結隊的做出不正常舉動時,教師應當利用他們的合群心理、組織能力,把全體兒童組織起來,開展各種課外活動,使其合群心理得到滿足。這是一種以正當的組織代替不正當之活動。

⑥小孩子是喜歡游戲、喜歡賭博的。當發現他們到街上去賭抽簽糖、轉轉糖時,教師就應當以游戲去取而代之。游戲是可以代替賭博的。

原則十一 注意環境、利用環境

這一條原則依據了小孩子喜歡玩耍,喜歡游戲的心理。兒童既然喜歡玩耍,大自然、大社會中都可以找到很多好玩的東西來作活教材和活教具。譬如中國的麻將,原是一種賭具,但經改造可以變成一副活字塊。又如西洋的鍾型賭具,經過改造,也可成為一種算術教具。再如傀儡戲,經過改造,也可變成活動的教具。總之,大自然、大社會中有許多東西,初看起來與你所教的沒有關系,但仔細研究,便可變成很好的教材和教具。

原則十二 分組學習,共同研究

這一條原則是根據20世紀研究心理的一個大發現,即人類有個別差異。所以,新教育反對班級教學,而主張分別學習,以適應個別差異,依照各人的智力、體力、能力而發展。但分別學習,又必須分組研究、共同討論。因為和別人討論就有刺激,有刺激就有反應,刺激越多反應也越多。從刺激——反應的中間就可以研究出真理來。分組研究、共同討論的方式就是集體學習,是活教育教學原則的一種方式,也使刺激和反應的程式由單軌變為復軌。讓各人都有意見發表,彼此都有不同的思想,思想愈多愈復雜,就可以整理出真理來。

原則十三 教學游戲化

這一條原則依據兒童好游戲、人們均好游戲的心理特點。利用這種心理特點,教師把教學游戲化,把枯燥無味的認字造句,化為興致勃勃的游戲活動,就可以在做的過程中,培養學生興趣,提高學習效率了。但在教學游戲化的過程中,要注意方法與目的的配合,注意給多數人活動的機會。

原則十四 教學故事化

這一條原則是從「兒童愛好故事」這一理論基礎所產生出來的。故事的作用有四點:①故事與兒童的情感有交流作用;②故事情節的神奇,能滿足兒童的好奇心;③故事能激起兒童的想像力;④故事組織的完整,適合於兒童的學習心理。教學故事化有兩方面的意思:一是教材故事化;二是教法故事化。教學故事化是活教育的新要求。

原則十五 教師教教師

所謂教師教教師,就是舉行教學演示或者組織巡迴教學輔導團一類的組織。這是近代教育方法上的一種新趨勢,不僅能夠在一個學校一個城市裡舉行,同樣可以應用「分組學習,共同研究」的原則,推行到所有學校中去,對於充實教師本身、提高業務水平有較大的幫助。

原則十六 兒童教兒童

這一條教學原則是根據陶行知的「小先生制」提出來的,意思是讓兒童來教育兒童,讓兒童來指導兒童。這種辦法一方面可補充教師數量之不足,有益於教育的普及;另一方面可以對教師的教學起輔助作用,有益於教學效益的提高。因為:①兒童了解兒童的程度比成人所能了解的更為深刻;②兒童鼓勵兒童的效果比成人所能獲得的更為巨大;③兒童教兒童教學相長。

在這一原則被確定之後,陳鶴琴又提出了兒童怎樣教兒童的辦法。即個別兒童輪流教;各校兒童輪流教;各城市兒童輪流教;各國兒童輪流教。他希望通過「兒童互助運動」,使人類文化得到一分推動之力。可見陳鶴琴不僅著眼於本國的教育,而且也著眼於世界的文化教育。

原則十七 精密觀察

這一教學原則包括兩個方面的意思:「一方面通過實地觀察,來施行教學;另一方面通過實際研究來培養兒童善用觀察的學習態度;則教學的效果,必將因此而有所增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用觀察的方法,便能增進教學的效果,即不僅能促進教學興趣,而且兒童的人生態度,也將因此而得到健全的發展。

以上十七條原則是陳鶴琴活教育理論體系中的核心部分,它全面地反應了該體系的其他各個方面,尤其活教育的三大目標像一條線貫穿於其中。

『肆』 陳鶴琴認為兒童家庭教育的方法有哪些

陳鶴琴是我國學前兒童教育理論和實踐的開拓者。「活教育」陳鶴琴教育思想的核心。他認為兒童家庭教育的方法是做中學,做中教,做中求進步。

『伍』 陳鶴琴是怎樣論述幼兒的特點及其教育方法

陳鶴琴兒童心理特點 陳鶴琴首先認為兒童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對於個人而言,兒童期就是可塑性 (plasticity)的意思」。兒童期包含兩層意思,一是指兒童期是發展能力的時期,二是兒童期具 可以發展的性質。「兒童期是發展個人的最好的機會。什麼言語、什麼習慣、什麼道德、什麼能 力,在兒童的時候學習最...速,養成最易,發展最快」。陳鶴琴認為兒童的心理主要有七個特點: 好游戲的、好模仿的、好奇的、喜歡成功的、喜歡野外生活的、喜歡合群的、喜歡稱贊的 陳鶴琴的兒童觀 陳鶴琴以自己的孩子為研究對象,從剛出生開始進行跟蹤觀察實驗,在此基礎上又做了詳細的文字和攝影記錄,獲得了第一手的資料,最終總結出了以上所說的兒童心理的七大特徵, 從而形成了不同於常人的兒童觀。陳鶴琴認為兒童不是「小人」,兒童具有與成人不同的心理特徵,兒童時期不僅作為成人之預備,而且具有他自身的價值,我們應該尊重兒童的人格,愛護兒童天真活潑的天性。

『陸』 簡述陳鶴琴活教育理論

陳鶴琴認為要了解兒童心理,認識兒童,才能談到教育兒童,這是「活的教育」,而不是死的教育。簡單的說,活的教育就是「不是死的教育」。

書本主義的教育就是死的教育。我們要活的教育,教材是活的,方法是活的,課本也是活的。我們一起為兒童謀福利。盡量利用兒童的手、腦、口、耳、眼睛,打破只用兒都聽,眼睛看,而不用口說話,用腦子想事的教育。

要教育好兒童,要使我們的教育是活的,不是死的,必定要懂得兒童心理。引證中國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描寫中國現在教育的情形時的兩句警語:教死書,死教書,教書死;讀死書,死讀書,讀書死。我們把它改為:教活書,活教書,教書活;讀活書,活讀書,讀書活。

拓展資料

1940年2月,陳鶴琴應江西省主席熊式輝邀請,前往江西辦學,並開始進行「活教育」實驗。5月15日,在泰和縣新池村創辦南昌實小新池分校。

10月1日,在泰和縣文江村創辦江西省立實驗幼稚師范學校,這是中國第一所非教會的幼稚師范學校。這所學校很快贏得了聲譽,1943年,教育部長陳立夫批准將其改為國立學校。

1945年,陳鶴琴在上海創辦國立幼稚師范專科學校,任內提出五指教學法,主張幼兒教育如同手指與手掌應當涵蓋健康、科學、社會、藝術、語文五種其本項目,手指與手掌骨肉相連不能單獨而存,要注意教材的連貫性及整體的。

1949年5月曾先後兩次因「赤化」遭國民政府逮捕,經上海五位大學校長聯合營救獲釋。

『柒』 陳鶴琴活教育 教育內容是什麼

陳鶴琴活教育的內容為要了解兒童心理,認識兒童,才能談到教育兒童,這是「活的教育」,而不是死的教育。「活教育」的課程是把大自然、大社會做出發點,讓學生直接向大自然、大社會去學習。

「活教育」教學方法有一個基本的原則,就是:「做中教,做中學,做中求進步」。這一原則,是脫胎於杜威當年在芝加哥所主張的「做中學」,但比較杜威的主張更進了一步,不但是要在「做」中學,還要在「做」中教,不但要在「做」中教與學,還要不斷地在「做」中爭取進步。

(7)陳鶴琴的教學方法擴展閱讀:

活教育的教學原則:

(1)凡兒童自己能夠做的,應當讓他自己做;

(2)凡兒童自己能夠想的,應當讓他自己想;

(3)你要兒童怎樣做,你應當教兒童怎樣學;

(4)鼓勵兒童去發現他自己的世界;

(5)積極的鼓勵勝於消極的制裁;

(6)大自然、大社會是我們的活教材;

(7)比較教學法;

(8)用比賽的方法來增進學習的效率;

(9)積極的暗示勝於消極的命令;

(10)替代教學法;

(11)注意環境,利用環境;

(12)分組學習,共同研究;

(13)教學游戲化;

(14)教學故事化;

(15)教師教教師;

(16)兒童教兒童;

(17)精密觀察。

『捌』 如何簡述陳鶴琴的學前教育思想

陳鶴琴學前教育思想是:

做中教,做中學,做中求進步。強調以「做」為基礎,確立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主體性,鼓勵兒童自己去做,去思想去發現;兒童的做往往帶有盲目性鼓勵學生積極做的同時教師要進行有效的指導,運用各種心理學教育學規律啟發誘導。

陳鶴琴提出了幼稚園應遵循的十大原則

1、課程的民族性;

2、課程的科學性;

3、課程的大眾性;

4、課程的兒童性;

5、課程的連續發展性;

6、課程的現實性;

7、課程的適合性;

8、課程的教育性;

9、課程的陶冶性;

10、課程的言語性。

『玖』 陳鶴琴的課程採用什麼來組織課程內容

陳鶴琴認為,傳統教育的課程內容是固定的,教材是呆板的,先生只是一節一節課地上,學生只是一節課一節課地學。這樣的讀書只能造就「書獃子」。鑒於傳統教育的嚴重弊端,唯有提倡「活教育」,到大自然、大社會中去尋找「活教材」。 陳鶴琴所謂的「活教材」是指取自大自然、大社會的直接的書,即讓兒童在與自然和社會的直接接觸中,在親身觀察中獲取經驗和知識。「活教育」的課程論並不摒棄書本,只是強調歷 來為教育所忽視的活生生的自然和社會,而書本知識則應是現實世界的寫照,應能在自然和社會中得到印證,並能夠反映兒童的身心特點和生活特點。 他把活教育的內容具體化為「五指活動」。即健康活動、社會活動、科學活動、藝術活動和文學活動,其目的是培養兒童理想的生活。

『拾』 陳鶴琴的幼兒教育思想的主要內容

陳鶴琴的幼兒教育思想的主要內容:

1、反對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幼兒教育,提倡適合國情的中國化幼兒教育。

2、反對死教育,提倡活教育。

(1)教育目標:做人、做中國人、做現代中國人;

(2)教育方法、教育原則:做中教、做中學、做中求進步;

(3)幼兒園課程理論:課程的中心——環境,課程的結構——五指活動,課程的實施——單元教學、整個教學法、游戲式的教學。

3、重視幼兒園與家庭的合作。

(10)陳鶴琴的教學方法擴展閱讀

1923年秋,陳鶴琴在自家寓所里創辦了中國首個幼教試驗基地——南京鼓樓幼稚園。自此,他家的客廳成了12個流浪兒的課堂。

他架起小黑板,擺上小板凳,讓女兒當小先生,教流浪兒識字、唱歌;他和孩子們一起做識字游戲;他在音樂聲中拿起「新年老人」的拐杖,走到台前,表演自己最拿手的「小兵丁」,一邊唱著,一邊以手杖作槍,舉槍、瞄準、射擊……

當時,兒童教育在中國還是一片荒漠,在學制上尚無地位,少數幾個幼教機構,都由教會主辦。於是,這位師從杜威的教育學碩士歸國後,在南京創辦了5個實驗學校和幼稚園,又最先在高校開設兒童心理學。

有人背後議論:「堂堂大學教授,搞娃娃教育有什麼出息?」陳鶴琴卻說:「我就是要從小孩教起。」

閱讀全文

與陳鶴琴的教學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怎麼快速止咳嗽最有效的方法 瀏覽:210
電導率測試筆使用方法 瀏覽:759
下咽癌張口訓練方法 瀏覽:595
硬筆書法教學方法總結 瀏覽:165
分析歸納的研究方法 瀏覽:868
修手機的方法與技巧 瀏覽:554
菌菇水使用方法 瀏覽:741
電腦主頁字體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181
膝蓋康復鍛煉方法視頻 瀏覽:250
三角函數的解題技巧和方法 瀏覽:440
上肢鍛煉方法無器械 瀏覽:50
茶枯洗頭的正確方法 瀏覽:746
海外並購風險分析方法 瀏覽:271
水閥漏水解決方法ppr 瀏覽:166
靶向代謝組學分析方法 瀏覽:999
定量研究常用方法 瀏覽:16
怎麼才能祛痘小方法 瀏覽:727
黃褐斑用什麼方法治療 瀏覽:973
高考英語聽力訓練方法 瀏覽:868
兩個月快速長胖的方法 瀏覽: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