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議論文如何對論點進行分析
議論文是對某個問題或某件事進行分析、評論,表明自己的觀點、立場、態度、看法和主張的一種文體。議論文有三要素,即論點、論據和論證。
論點的基本要求是:觀點正確,認真概括,有實際意義,恰當地綜合運用各種表達方式;論據基本要求是:真實可靠,充分典型;論證的基本要求是:推理必須符合邏輯。
寫議論文要考慮論點,考慮用什麼作論據來證明它,怎樣來論證,然後得出結論。它可以是先提出一個總論點,然後分別進行論述,分析各個分論點,最後得出結論;也可以先引述一個故事,一段對話,或描寫一個場面,再一層一層地從事實分析出道理,歸納引申出一個新的結論。這種寫法叫總分式,是中學生經常採用的一種作文方式。也可以在文章開頭先提出一個人們關心的疑問,然後一一作答,逐層深入,這是答難式的寫法。還要以是作者有意把兩個不同事物以對立的方式提出來加以比較、對照,然後得出結論,這是對比式寫法。
1.《生命中的三種人》
在我的生命中,有這樣三種人:重視我的人、鄙視我的人和輕視我的人。
重視我的人,我應該感謝他們。
是他們確立了我的信心,堅定了我的信念,讓我在正確的道路上前行。當我春風得意時,一句適時的贊美,可使我平添百倍的熱情;當我失意時,一句及時的勸告,會讓我的心靈受到強烈的震撼,那顆浮躁的心重新又沉靜下來。我真誠地感謝他們,那些重視我的人。
鄙視我的人,我也要感謝他們。
是他們讓我認清了自己的全部,使我知道,自己還有不足,還有不盡人意之處。他們批評我、譏諷我、摒棄我,不管是善意的還是惡意的,都像皮鞭一樣一次次抽打在我身上,鞭策我加倍努力,拚命前行——雖然會很痛,但每一次鞭策都加快了我前進的步伐。不管他們對我如何,我仍將以一顆平常心,真誠感謝他們——那些鄙視我的人。
輕視我的人,我仍該感謝他們。
他們既不詆毀我,也不贊譽我,他們忽略了我的存在,卻給了我一個自由的空間,任由我發展。如果說我不甘寂寞,想引起他們的關注,那麼我就取得超人的成績。我知道,自己只是塵世中的凡夫俗子,要想取得超人的成績,就得付出超人的努力。他們給我的是無形的壓力,這種壓力會轉變成動力,促使我努力前行。我真誠地感謝那些輕視我的人。
我感謝身邊所有的人。因為每個人都在促使我不斷前進、前進、向前進!
2.《寂寞中的堅持》
很是敬佩集藏人。十幾年甚至幾十年如一日,舍棄種種世俗的享樂,犧牲豐富多彩的業餘生活,耗費大量的時間、金錢、精力,殫精竭力,心無旁騖,在他人不務正業的譏議和冷嘲熱諷中默默堅守,以宗教徒般的虔誠和執著,探幽尋微,搜羅覓求,沙裡淘金,集腋成裘,將一件件別人眼中的俗物羅致到自己門下,將愛好演繹成事業,將平凡演繹成美麗。
成功路由寂寞鋪成。成功不是懶漢身上的虱子,一伸手便可以摸到;成功是懸崖峭壁上的靈芝,只有不畏艱辛的勇者才能采擷到。除非你絕頂聰明,鴻運當頭,否則想要出類拔萃,必須比別人多想一點,多做一點,多准備一些,多邁出一步,多堅持一陣;流更多的汗,吃更多折苦,品嘗更多的寂寞。
成功是漫長的馬拉松之旅而不是短短十幾秒的百米沖刺,有太多的艱辛和太多的理由可以放棄,有太多的誘惑可以稀釋激情,沖淡理想。做瑣碎小事的耐心以及競成大事的信心,是成功者的必備品質。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三更燈火五更鳴,咬定青山不放鬆,把別人喝咖啡的時間都用到事業上,在亂花漸欲迷人眼的燈紅灑綠,物慾橫流中堅守信念,不浮躁,不迷失。平淡而不平庸,平凡而能平靜,在離群索居,無伴獨處中思索,追求、創造,高瞻遠矚,洞幽燭微。因為他們明白,當熱鬧的爆竹響過之後,留下的只有滿地紙屑。
成功來自堅持,執著創造奇跡。成功者不是不懂得享受生活,他們只是不願讓世俗的安逸遲滯前進的腳步,他們只是不願在迎來送往,閑聊宴飲中看著青春和激情如燃著的香煙般被慢慢燒成灰燼。於是他們背起寂寞的行囊,在心中那輪明月的照下悄然遠行,一直走到別人看不見的遠方。他們用孤獨的背影昭示:什麼才是真正的瀟灑走一回。
能忙人之所閑,才能有人之所無。
B. 議論文分論點的提取方法有哪些
並列式議論文分論點提取的方法
一、從「是什麼」的角度分解
即從中心論點的本質屬性的角度對其進行分解。
如,「詩意的生活,是在紛繁現世之中留一方凈土播種理想,然後一刻不停地去奮斗,直至收獲人生一片金黃麥田」這個觀點,就可以分解成以下三個分論點:
①理想,是第一層境界:「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是理想點燃星星之火;是理想洗去茫茫塵埃;是理想讓我們一眼望盡天涯,開始追尋之旅。
②奮斗,是第二層境界:「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在《鳳棲梧》中訴說對伊人的思念,生活的詩意,等待機會去實現理想。
③收獲,是第三層境界:「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用奮斗之泉澆灌理想之田,秋天便是收獲的季節。
【例文】
包 容
(2004北京滿分作文)
一百多年前,法國的雨果曾經這樣感嘆:「世界上最寬廣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寬廣的是天空,而比天空更寬廣的,是人的胸懷。」古老的東方,人們也世代傳承著一句淺白的俗語:「宰相肚裡能撐船」。法國人的浪漫和中國人的實在碰撞在一起,於是人們發現,包容,超越了國家、語言、民族和文明的界限;包容,是這個美麗星球的子民所共同擁有和贊美的品德。
包容是一種智慧,一種氣度。英諺有雲:「世上沒有不長雜草的花園。」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對他人的包容,正是建立在對他人的體諒和理解之上。藺相如對廉頗的包容,成就了「將相和」的佳話;鮑叔牙對管仲的包容,成就了「九合諸候,一匡天下「的壯舉;李世民對魏徵的包容,成就了「貞觀之治」的盛世;而宋朝君主對士子學人的包容,則迎來了繼戰國之後中國歷史上第二次思想解放、文化繁榮的高潮。包容的意義,絕不僅僅停留在個人層面,它對整個社會的存在和發展,同樣有著巨大的能動作用。
包容是一種修養,一種境界。佛經有言:「一念境轉。」同是面對他人的過錯,耿耿於懷,睚眥必報帶來的是心靈的負累,真正仁者覺者會選擇一份包容,一份泰然。越王勾踐「十年生聚,十年教訓」,終於能夠興師復仇,一雪前恥。他可以忍受卧薪嘗膽的苦楚,卻在滅吳後下令誅盡吳國宗室。他懂得隱忍,卻不懂得包容。齊王韓信未發跡時有過「胯下之辱」,但在統一之後,再見到當初侮辱自己的無賴兒郎,卻能不記前嫌地任命他為巡城校尉。僅從這個角度來說,韓信的人格,要比勾踐健全得多。魯迅先生的「一個都不寬恕」未免失之偏執,但那是在喪失了迂迴的耐心後對黑暗現實的極端反抗。他還說過「渡盡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這就是他包容的一面。他筆下的阿Q,聽到人家說「疤」、「瘌」、「禿」、「光」就要和人拚命,到了後來甚至連「燈」字也不許別人提了。「天地本寬,鄙者自隘」,一個心胸狹隘的人,必然是一個諸多忌諱、性情偏執的人;而一個連「清風不識字,何故亂翻書」都無法容忍的社會,也註定是一個病態的社會。
然而,包容不等於放任和縱容。人類社會是由潛在的規則加以維系的,無節制的縱容同樣會造成社會的畸形。包容也不等於隱忍不發。「忍」是心上刀,是刻意的制怒和壓抑,遲早有爆發的一天。包容則意味著不自知的恬靜和淡然。包容更不等於沉默和忘卻,因為「忘記過去就意味著背叛」。真正的包容,應該如伏爾泰對其政敵所說:「雖然不贊同你說的每一個字,但我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利。」
包容是海納百川,包容是厚德載物,包容是淡泊明志,包容是寧靜致遠。康德告訴我們「只有兩樣事物能讓我的內心深深震撼:一是我們頭頂璀璨的星空,一是我們心中崇高的道德法則」,如是我聞;當今世界、種族、宗教沖突不斷,「只要人人都多一份包容,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如是我願!
【評析】這是一篇立意高、氣度大、文質兼美的特等卷考場範文。它的成功之處是:作文的內容反映出該考生對「包容」題意的正確而深刻的理解。它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範文開篇立意起點高。作者從中西文化的交融和碰撞上,把對「包容」的理解定位在這樣一個高度上:「包容,是這個美麗星球的子民所共同擁有和贊美的品德。」 (好一個「共同擁有和贊美」 !)然後,作者分別從「包容是一種智慧,一種氣度。」 「包容是一種修養,一種境界。」 展開論述,層層深入,中外結合,把自己對「包容」的認識講得頭頭是道,深入淺出。接著,作者引用魯迅先生的名言並結合自己切身體會,從反面將對「包容」 的認識升華到一個新高度來理解,這就是:「真正的包容,應該如伏爾泰對其政敵所說:「雖然不贊同你說的每一個字,但我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利。」 卒章先用排比:「包容是海納百川,包容是厚德載物,包容是淡泊明志,包容是寧靜致遠。」 再用康德的名言(「只有兩樣事物能讓我的內心深深震撼……)和自創的歌詞(「只要人人都多一份包容,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 ),來結束全文,有水到渠成的功效。基於以上評析 本篇當屬不可多得的特等卷範文。
二、從「為什麼」的角度分解
著眼於「分析問題」,這是一種因果分解,從堅持中心論點的意義的原因或提出中心論點的意義的原因這一角度分解中心論點。
如,「幫助,是盛開的花朵,自有它的芬芳和碩果」就可以分解成以下三個分論點:
①幫助是盛開的花朵,它點燃生命的希望;
②幫助是盛開的花朵,它開出了青春的芬芳;
③幫助是盛開的花朵,它結出了事業的輝煌。三個分論點多角度闡述了「為什麼」要「幫助」這個中心問題。
【例文】
談 意 氣
意氣,是李白「仰天長嘯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的高歌;意氣,是杜甫「致君堯舜上,當使民風淳」的肺腑之言;意氣,是毛澤東「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的壯懷……
人要有意氣,有自己的意志和氣概,要意氣風發。人不能沒有意氣,就像傲視蒼穹的紅杉不能沒有堅固的根基,芳香四溢的鮮花不能沒有給予它自信的陽光。
人有意氣,才能有豁達的胸襟。「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蘇子有意氣,雖遭官場與文場一齊潑來的污水,但他仍意氣風發,「侶魚蝦而友麋鹿」,心胸豁達可見一斑。「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遭人誹謗的李白,被玄宗賜金放還,雖有昭昭若明星之德,日月齊輝之才,終化為泡影,但他仍意氣風發,「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酒入愁腸三分釀成月亮,七分化為劍氣,秀口一吐便是半個盛唐。若無意氣,他怎會有如此豁達的胸襟?
人有意氣,才能有千古留名,流芳百世,才能在國家危難之時挺身而出。幾百年的風風雨雨,早已滌盪了風波亭的點點殘血;幾百年的潮起潮落,早已淹沒了零丁洋里的聲聲嘆息;幾百年的獵獵西風,早已拂走了牧羊的老者;幾百年的漫漫黃沙,早已淹沒了西域路上的聲聲駝鈴……然而,岳武穆的滿腔熱血,文天祥的一顆丹心,蘇武的一根竹杖,張騫的十幾年牢獄之苦,早已映入史冊,成為民族的精神瑰寶。若無意氣,他們怎會有如此壯行?
人有意氣,才能摧不垮,壓不倒,追求不泯,意志不衰。還記得舞台上那尊慈祥博愛的千手觀音嗎?邰麗華,雖是聾啞人,但她有意氣,手臂練得青腫了,腳底磨出血泡了,她始終堅持練習。最終,她用手指勾勒了人性的美好,用舞姿詮釋內心的感覺,感動中國,感動你我。若無意氣,她怎會從不幸的底谷達到藝術的巔峰?
意氣,是成就人生所必需的。然而,現實生活中缺乏意氣之人委實不少,他們在溫柔富貴鄉中疲軟筋骨麻木神經,在歌舞昇平中平息了壯志,在燈紅酒綠中喪失人性……凡此種種,我們要堅決反對,打擊,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掃清道路。
人,要有意氣,要意氣風發。
三、從「怎麼辦」的角度分解
著眼於「怎麼辦」即「解決問題」這個環節分解中心論點,即分論點依次提出幾種解決問題的方法或途徑。
如,「愛,需要我們用心來傳遞」就可以分解成以下三個分論點:
①請露出笑容,把心澄凈清澈,用真誠傳遞愛的標志;
②請道一聲禮讓,把心放寬飛翔,用寬容傳遞愛的感情;
③請伸出雙手,把心焙烘加熱,用幫助傳遞愛的信號。
從「笑出真誠」「做出寬容」「伸出援手」三個方面,闡述傳遞愛心的途徑和方法。在運用並列式結構時,要注意各個分論點或論據之間的內在聯系,注意彼此的照應、銜接,不要東拉西扯地羅列一些不相乾的問題。
【例文】
修 理 精 神 的 家 園
潛江市實驗高中2009屆學生 張素潔
當對著梳妝鏡修飾容貌時,你是否會想到,還有更重要、更有意義的東西正急需修理呢?對,我們的精神家園,那正日趨破壞的心靈棲息地,正等著我們修理呢!
用知識來修理家園,用滿腹的詩書升華我們內在的氣質。修理精神家園,就得播下詩書的種子。古語雲:腹有詩書氣自華。腹中的「墨水」積累到一定程度,會如一股幽泉從心底往上涌動,最後轉變成沁人的清香。對詩書、對知識的領悟,不僅增長著我們的才幹,豐富著我們的經驗,擴展著我們的視野,而且會成為我們建築精神家園不可或缺的材料。正是因為播下了知識的種子,我們所懂得所理解的就更多,對生活的理解就越透徹,內在的氣質也就更厚重,才為修理那家園打下了厚實的基礎。
用良好品德來修理家園,讓正直、誠懇、善良成為我們閃光的性格。修理精神家園,就得用良好品行作為肥料。那肥料所滋養的,將不僅僅是我們自己,受到滋潤的還有那周圍的一切。「君子正其行,方可為道」,我們本無須「為道」,但卻得「正其行」,正直的行為會讓我們更懂得虛假的丑惡,而誠懇與善良這些美則更能讓我們學會與人相處,真誠而又不過分。帶著這些「正行」來施肥於家園,怎能不讓那裡充滿著正氣與生機,充滿著高尚與感動,怎能不為那種子的開花結果立下一個擲地有聲的保證呢?
用勤奮來修理家園,讓奮斗與辛勤的汗水成就我們充實的內心。修理精神家園,就得用汗水與淚水來澆灌。「成功之花,人們只驚羨它現時的美麗,然而,當初它的芽,卻浸滿了奮斗的淚泉,灑滿了犧牲的血雨」,我們要想讓那精神家園開出鮮艷的花朵,奮斗的汗水最有效。有時,只需要堅持一下,拼搏一回,帶著汗水去攀登那成功之梯,我們的心靈也會為自己而感動,被自己充實的內心所感染。因為奮斗,因為勤勉,我們才會感到因此而帶來的成功是幸福的,我們的精神家園才會因此開出絢麗的花朵。
精神家園,如真的需要修理,我想,就得帶著知識,涵著品行,付出汗水,去播種,去灌溉,唯有如此,那你才會永遠是春天!
櫻桃紅,芭蕉綠,無奈難敵晚風急。外在的太膚淺,內在的才能永恆,那麼,開始行動吧,提提神,深呼吸,去修理我們的精神家園吧!
C. 分解中心論點的方法都有哪些
1、概念分析法。這里的概念指的是文章中心論點中的關鍵詞語,對這些詞語加以分析,明確其內涵和外延,有助於我們對中心論點進行分解。如「說『面子』」,有篇文章論證的中心是「維護國家人民尊嚴的『面子』不可丟,太看重個人『面子』的思想不可留」。要論述這個中心,必須分兩層來說:一是強調要維護國家和人民的尊嚴;二是強調不要太注重個人的虛榮。這就是從中心論點中分解出來的兩個分論點。
2、因果分析法。這里的「因」是指分論點,「果」是指中心論點。在確立了中心論點(果)後,再來分析達成這個結果的原因。如要論證「青年時代是黃金時代」,可以先提問一下,為什麼說青年時代是黃金時代呢?可以列出下面幾個分論點:①青年時代是體力充沛,精力旺盛的時代;②青年時代是積累知識,增長才乾的時代;③青年時代是建功立業的時代。這三個分論點分別從三個不同角度證明了中心論點。
3、辯證分析法。它包括兩個方面:①對中心論點進行正反對照分析,②對中心論點進行一分為二的分析。①正反對照分析,如要證明「實踐出真知」,我們可以從正反兩個方面立論:a、只有通過實踐才能認識事物,把握事物的發展規律;b、不參與實踐,不從實際出發,閉門造車,就不能尋找到解決問題的關鍵。這樣正反對照,就可以進一步明確「實踐出真知」的觀點。②一分為二地分析,如要論證 「成才的關鍵不在於逆境」,便應該一分為二地分析:a、逆境可以造就人才,古今中外有許多事實證明了這一點;b、並非所有的逆境都可以造就人才。這兩個論點看似矛盾,但都統一在「逆境能否出人才」的總論點之下。
4、條件分析法。這里的中心論點是指結果,而分論點是指滿足結果的「條件」。如要論證「爭做跨世紀的接班人」,對於這個題目就可以採用條件分析的方法,先設想一下,「要做跨世紀的接班人需要具備什麼條件?」,這樣就可以得到下列三個分論點:①要有報效祖國的決心,②要有過硬的本領,③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質。
5、比較分析法。這是將中心論點展開為分論點常用的比較簡易的一種方法。如「常立志與立常志」,這篇文章的中心是提倡樹立遠大志向,而不能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在論述時,可以把「常立志」和「立常志」這兩種做法進行比較,分析它們各自的特徵和不同的結果,通過比較闡明只有樹立遠大的理想,並且為之奮斗才能有所建樹。
D. 怎麼巧妙的提出論點 議論文的寫作方法
議論文就是一種以議論為主要表達方式寫成的散文,它是由論點、論據、論證三個不可分割的要素構成的。論點就是作者的觀點(意見、看法、主張諸如此類),論據就是證明觀點的材料(證據),論證就是運用材料證明觀點的過程。此三者為議論文的三要素。
議論文的寫作,這三個要素是必不可少的,但議論文絕不是這三個要素的簡單疊加。打個比方,寫議論文有點像數學上做幾何證明題,論點就是需要證明的結論,論據就是一些已知條件和數學公式,論證就是運用已知條件和公式證明幾何題的過程。論證過程最見功力,它能反映你的寫作水平,是作文成敗的關鍵。
當然,論點的確立、論據的選擇也很重要。觀點如果不正確,或者找不到什麼證據來證明觀點,其結果都是致命的。提出了自己的真知灼見,也有一系列有力證據,可缺乏科學縝密的論證過程,同樣會導致失敗。
不少初學議論文寫作的同學寫出來的作文是「觀點+論據+結論」,或者開頭提出觀點,接下來寫一兩個故事,最後歸納出個結論,可以說,這根本不是議論文。簡單地羅列證據不成其為議論文,這就如同把鋼材砂石水泥堆放在一起不成其為建築物一樣。以講故事來替代議論和論證,是文體趨向不明,是議論文寫作的大忌。
議論文最明顯的特徵是以議論為主要表達方式,不要記敘,也不要描寫,更不需要抒情,它要的只是科學、嚴密、准確、客觀的論說,展示的是理性。擺事實,講道理,在議論文寫作中是常見的。作為證據在文中引用的事實、材料要概括、要簡捷,無需長篇大論,無需具體生動的細節,只要簡單明了地概述出來就可以了。有些議論文可以寫成諷刺性的雜文,嬉笑怒罵,但也要講究個度,講究個以理服人,讓受諷刺挨罵的人服氣。如果一味地罵大街,那是理屈詞窮的表現,讀者是不會認可的。
議論文是以理性的光輝啟迪人說服人的,它與抒情散文、記敘文以及其他文學類體裁是有著本質區別的。議論文寫作要特別注意論證過程的邏輯嚴密性,不能出現漏洞,不能以偏概全,不能說過頭話。一旦發現漏洞要及時修補,否則就會影響文章的感染力和說服力,嚴重的甚至會招致別人抓住你的漏洞進行反駁。
再說說議論文的寫作步驟或者說主要結構內容。議論文的主要內容就是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提出問題就是擺出自己的觀點;分析問題就是對自己的觀點主張進行解釋說明,為什麼要提出這樣的問題,要有過硬的理由;最後要針對問題拿出必要的解決辦法。
E. 歸納議論文中心論點的方法有哪些
指示型中心論點尋找方法:
一、落筆明旨,標題即中心論點。《敬畏自然》,談論的是人與自然的關系,題目就是文章的中心論點。《儉以養德》《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亦然。
二、開宗明義,開篇亮中心論點。開門見山是議論文常用的寫法,《我的信念》《馬說》《艱難的國.運與雄健的國.民》的中心論點在開篇就閃亮登場。《敬業.與樂業》首節末尾用「我確信『敬業樂業』四個字,使人類生活的不二法門。」揭示出中心論點。
三、承前啟後,中部顯中心論點。《懷疑與學問》中間部分承上啟下,提出中心論點:「懷疑不僅是……,也是……」《想和做》同樣在中間部分揭示出中心論點。
四、剝筍見心,篇末現中心論點。有些議論文,先擺事實,講道理,最後水到渠成,篇末歸納中心論點。《傷仲永》在敘事基礎上議論,表明作者看法。富蘭克林的《哨子》結尾推出中心論點。
包孕型中心論點如何尋覓:
一、提綱挈領,拎出中心論點。有的議論文的中心論點分解為好幾個分論點,需要我們對分論點逐個加以分析,再綜合歸納,總結出中心論點。《致.女.兒的信》《紀念伏爾.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說》都屬於這一類。
二、追根溯源,推導中心論點。有的議論文的中心論點看似不明顯,需要分析文章所用的論據才能總結出來,即分析這些論據是為了證明什麼的,這「證明什麼」就是文章的中心論點。《〈傅.雷.家書〉兩則》的主旋律,都是要兒子做一個堅強的人。這就是文章的中心論點。
「擒賊先擒王。」 只要我們把握住中心論點的內涵、所在的一般位置、它與論據的關系,就能夠快速、精確地找到中心論點,「斬首行動」也就大功告成。
F. 議論文論點提出方法
提出方法:
1.在因果分析中提出論點
我們常說,事出有因。可見,因與果是密切相關的:因是果的依據,果是因的必然。在因果分析中提出論點,就是從事物紛繁復雜的聯系中,找出論點與特定的「因」的相互關系,並加以理性地分析闡述,進而水到渠成地引出論點。
2.在背景分析中提出論點
背景是事物發展變化的歷史或現實的環境氣候,它對事物的發展變化有決定性的影響,因此,我們可以這樣說,背景是產生論點的土壤。論點的提出,如果能結合背景分析,就會使論點有了雄厚的客觀基礎,顯示出它的必然性。
3.在擺出任務中提出論點
論點有了沉重感,也增強了它的激勵性。
4.在談是論非中提出論點
就是針對某一問題或現象,議論其中的是是非非,從而提出自己的看法,發表自己的主張。用這種方法提出論點,作者要有明確的是非觀,要注意辯理,把論點建立在理上,力避簡單、武斷,以致削弱論點的說服力。
5.在層遞中提出論點
層遞,是一種層層深入,向目標步步逼進的藝術手法。利用層遞提出論點,就是作者故意把筆宕開,先從遠處說起,從一般說起,然後逐漸收筆,最後點出論點。這樣,不僅能為論點增強牢固的理論基礎,還有「深山藏古寺」的藝術魅力。
6.在排他中提出論點
就是在排除他人觀點中提出自己的觀點。這樣,可以以他人的觀點為映襯,突出自己觀點的獨特性,令讀者耳目一新。
7.在類推中提出論點
8.在泛論中提出論點
在泛論中提出論點,就是從談論面上的問題引出論點。這樣提出論點,看似不動聲色,但因泛論的問題多是些熱點問題,而引出的論點又是熱點中最引人注目的,所以,這樣的論點,有很強的警示作用。
9.用設問提出論點
設問是自問自答的一種修辭手法。設問中的問句並非多此一問,它是引起人們注意的藝術,它把確定的意思用疑問的句式提出來,一下了就把人們的注意力吸引過來,這時再給出答案,讓人把答案銘記在心。議論文常常用設問提出論點,突出論點。
10.用強調提出論點
就是在提出論點的時候,有意使用強調詞語、強調句式,通過強調提高論點的重要地位,達到突出論點的目的。
十種方法,實際上,提出論點的方法多種多樣,不可能用這十種方法就全部概括了。這里提出十種方法,意思是要告訴初學寫議論文的作者,寫議論文提出論點的時候,一定要重視方法,藝術地提出,不可等閑視之。
G. 中心論點是如何提出的有哪些提出方法
常見的提出論點的方法有:
①開門見山。即在文章的開頭直接陳述自己的中心論點。
②緣事入筆。即從某種事或某個形象寫起,引出中心論點。
③詮釋題旨。即通過對文的闡釋分析引出中心論點。
④背景鋪墊。即先概述提出中心論點的現實背景,然後再提出中心論點。
⑤因事設問。即就所涉及的現象或問題發問,進而引出中心論點。
H. 找到論點的三個步驟是什麼
首先,用排除論據法。 排除論據法就是在整體閱讀全文的基礎上,找出所有的事實論據和理論論據, 因為論據是用來證明論點的事實和道理,絕對不是論點, 因此要加以排除。
其次,用論據檢驗法。在排除論據以後, 一篇議論文一般就只剩下幾句議論性語句了。 要從它們中間確定論點,就要使用論據檢驗法。 根據論據所列舉的事實和闡明的道理, 來看它們是否在共同證明某一種看法或是為論證某一句話而服務。
如果是,那麼, 這一看法或這一句話就是本文的中心論點,否則, 就不是本文的中心論點。另外,有的文章論點是由作者提出的, 文中引用名人的話,是為了增強論證的權威性和說服力。 也有的文章以引用名人的一句話作為論點, 全文論據都是為證明這一論點服務的,為此, 也要使用論據檢驗法進行驗證。
在議論文章中,論點有中心論點和分論點之分。
中心論點,是作者對所論述的問題的最基本看法。是作者在文章中所提出的最主要的思想觀點,是全部分論點的高度概括和集中。
分論點是從屬於中心論點並為闡述中心論點服務的若干思想觀點。各分論點也需要加以論證。凡經證明而立得住的分論點,也就成為論證中心的有力論據。
(8)分析論點提出的方法擴展閱讀
議論文的分類
一、立論文
1、定義:以議論為主要表達方式,通過講事實,擺道理,直接表達自己的觀點和主張的文章體裁。
2、要求:①要對論述的問題有正確的看法②用充足有說服力的論據③要言之有理,合乎邏輯
二、駁論文
1、定義:論辯是針對對方的觀點加以批駁,在批駁的同時闡述己方的觀點
2、方式:①提出論點②證明論點③總結論點
3、駁論文的破立結合:首先指出對方錯誤的實質,再批駁已指出的錯誤論點,並在批駁的同時或之後針鋒相對地提出自己的正確觀點加以論證。
I. 怎樣提出一個論點
(1)以名言提出論點。
(2)從對比中提出論點。
(3)從比喻中提出論點。
(4)從問題中提出論點。
(5)從引用中提出論點。
(6)從閱讀材料中提出論點。
(7)從事例中提出論點。
(8)開頭直接正反提出論點。如《六國論》開頭: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不善,弊在賂秦。
(9)開頭直接正面提出論點。如《勸學》開頭:君子曰:「學不可以已」。
(10)在結尾處提出論點。
(11)在文中提出論點。
J. 在畢業論文中如何提出論點、論據
寫論文通常有兩種方法:一是演繹法,把自己的觀點提出來,通過各種理論、事實證明自己的觀點9大多數人以前這樣寫,以後還會這樣寫);另一個是歸納法,通過日常的觀察記錄,進行必要的分析研究,最後得出一個結論(就是流行的質的研究、敘事研究,也包括調查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