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請有經驗的人說說,關於通過BBC來提高英語聽力的方法
這是我找到復制的,不過我認為很符合你的情況
雅思聽力是參加雅思考試的考生普遍薄弱的環節,不少人每天都聽美國新聞來提高聽力能力,這里我就來介紹一個利用BBC新聞訓練雅思聽力的方法:
一、精聽BBC慢速英語聽力資料 剛開始的時候絕對不要看原文,尤其對那些本來就很清晰的聽力資料。這主要是希望大家不要依賴原文,自己一定要一個單詞一個單詞的完全聽懂。有的同學說我有那麼幾個單詞實在聽不懂怎麼辦?
大家想一想,慢速英語的單詞量是1500到2000,也就是說一個比較好的高中生的單詞量已經超過了許多,更何況四六級都已通過的你。聽不懂的唯一原因絕對不是生詞的問題,只能是你對這個單詞的發音極其陌生,大腦根本沒有反映。如果讓你看一看原文,你會不屑一顧的,但在聽的時候卻不知所雲。本網站的論壇上提供了BBC基本詞彙,並提供了音標和例句。起初我練習的時候有時為了一個單詞可以想上整整一天,嘴裡老是念道著這個單詞的發音。當然如果有些同學說這段錄音我已經聽了十遍了,當中的幾個單詞你就是打死我我也聽不出來。如果真的到了這個地步,你可以看看原文。
接下來要做的就是要保證這一段錄音你是完完全全的聽懂了。什麼是完完全全的聽懂了呢?就是每聽完一句話,你都能准確的復述出來,包括每一個單詞。這里在語音上不是很好的朋友要注意了,由於是慢速英語,所以只要你有正常的聽力能力再加上一定的毅力,就完全可以把自己的發音模仿的和BBC的播音員沒什麼兩樣:發音是一個人的英語門面。的確是這樣的!如果你按照這樣的方法用心練習,不出一兩個月,你的發音就會有長足的進步。其實我們大多數中國人的模仿發音天賦都是很好的,隨便叫出一名大學四級通過的大學生,他(她)的發音就要比我所見到的義大利人,日本人,菲律賓人的發音不知要好多少倍。
其實我們中國學生在口語和聽力上缺陷主要有兩個原因:
一是缺乏練習。這也是傳統教學方法的遺憾。包括我自己,也是這種只注重書面的「分析英語」的受害者。二是缺乏勇氣。老是害怕自己會說錯,害怕丟臉。除非你是在國外長大,英語就是母語,你可以「自豪」的說:我就是說錯了那也是對的,因為英語是我的母語。而我們把英語作為第二語言的學習是不可能不犯錯誤的,多犯錯誤是為了少犯錯誤。
還是說聽力吧。這樣一句一句直到把每一句話完全「吃掉「,已經基本上可以保證你已聽懂了這段文章。要達到什麼樣的標准呢?我對自己的要求是在落後一兩個單詞的同步復述。如果說上面這一點是練習了語音的話,下面的兩個重要工作才是我們利用聽力材料練習口語和口譯的重要。
二、同步復述 現在大家已經把這段錄音的意思完全搞懂了,而且能夠惟妙惟肖的基本同步復述了。請大家注意,直到現在你的大腦還沒有動起來,也就是說這些完全是些機械的模仿,刻板的復述。這種機械的重復對於我們的口語和開口能力是不會有「事半功倍「的效果的。
要想提高自己的口語水平,在這里就一定要學會用自己的話,請注意是用自己的話,而不是照本宣章,把所聽到錄音的大意死活說出來。做這一步是在聽完整段錄音之後。此時所說的英語才是你真正的英語口語水平。在練習中盡量使用剛剛聽到的一些關鍵動詞和片語。在說的時候,想像自己正在對一個沒有聽過錄音的同學講述故事的情節。我相信很多同學在剛剛開始練習的時候會「憋的」說不出幾句象樣的話,或是在大意和情節上丟三落四的。出現這種情況太正常了。這樣就反映了我們剛剛所做的同步復述只是一個辨音過程。現在所做的自我總結才真正開動了我們的大腦,提高了真正的口語水平。
三、練習口譯能力 好了,到了這一步你已經很不錯了,不僅能夠把這段錄音完全聽懂,同步復述,而且還可以用自己的英語對你的朋友娓娓道來。是不是感覺很有成就感啊!但是我還得繼續更深層次的練習。對了,就是口譯能力,我們中國學生特有的中英文自由轉換能力。還是剛剛那段錄音,這回是放一句英語,你就立刻把這句話翻譯成地道的中文,翻譯成我們平時所講的中國話。
你可別小看這一步,自己試著去翻翻看,就會馬上懂得:我們能夠同步的用英語復述了並不代表我們就可以同步的翻譯成地道的中文。我對自己的要求也是在落後一句的速度下進行同步翻譯,由於是慢速英語,所以只要耐心的多練習幾遍就一定能夠達到同步聽譯的水平。
至此,我們不僅已經對這段錄音了如指掌,而且還利用它進行了有針對性的口語和口譯訓練。
心得總結 很多同學老是抱怨沒有語言環境,我覺得語言環境多數情況下還得靠自己創造。請大家再次注意,上面我所介紹的聽力方法都是針對慢速英語的,大家不要操之過急,一步一個腳印,把十盤慢速英語的磁帶按照這樣三步認真的做下來,你的聽力就已經打好了堅實的基礎。
② 怎樣才能聽懂bbc
這個問題有些無厘頭……
記住一句話:Practice makes perfect.
想要聽懂native speaker的日常對話,當然要從基本開始抓起咯,而這首先取決於你的聽力水平。
想知道你現在英語聽力水平在哪個層次嗎? 很簡單,你現在就可以做個測試,電視機鎖定到中央9台,等到播放英語新聞時,別看圖像,光憑聽,試試你能聽懂多少?如果你能聽懂的除了國家名和人名以外,就是介詞和副詞,那你的聽力水平應該為零,也就是毫無聽力水平.如果每條新聞你能聽懂20個詞左右,大體知道這條新聞講的是哪方面的內容,說明你處在英語聽力的初級水平.如果每條新聞你能聽懂30個詞以上,能夠知道這條新聞講的確切內容,說明你處在英語聽力的中級水平.如果你只有少數單詞聽不懂,能毫無障礙的聽懂每一句話,你就應該是高級水平了.怎麼樣?試了嗎?你處在什麼水平?
處於不同水平的人學習方法也是不一樣的,中高級水平的朋友完全可以通過每天聽英語新聞節目來提高和鞏固聽力能力.而作為初級水平的朋友這種方法是毫無益處的,並不是這樣聽的多了,就有英語感覺了.如果你不能確切的弄明白你所聽到單詞的意思,就算你聽上千遍,你聽到這個單詞時仍然不會知道它的意思.因此,對於初級水平的朋友, 聽寫是提高聽力水平的最佳方法.通過對每一句反復的聽,琢磨每一個單詞的含義並寫到紙上,加深對單詞發音的記憶,這樣訓練的多了之後,聽到單詞就能快速反應,從而達到提高聽力水平的目的.
目前聽寫基本上也是公認的提高聽力的最佳方法,許多朋友之所以學了很長時間而收效甚微,主要是學習方法不對和不能堅持.提高聽力是需要時間的,也沒有什麼捷徑可走,如果說有捷徑的話,那也許該算是聽寫了,只要堅持每天聽寫一定時間的英語,聽力水平是一定能提高的.許多水平高的朋友都是在經過大量聽力練習之後才達到現在的水平.
目前比較適合當作聽寫材料的有新概念2,3以及VOA的Special English.這些材料語速較慢,容易斷句.對於考生,尤其是基礎不好的考生,是非常適合的.具體方法是:
4篇約5分鍾的聽力材料,用復讀機一句一句的聽,邊聽邊寫,開始可能一句要聽上十幾遍甚者幾十遍才能聽懂,不要緊.這樣上午聽寫兩篇,下午聽寫兩篇,大概各用時1個小時.也就是平均每天練習聽力大約2個小時(剛開始可能要長一些).4篇文章這樣重復聽3天,再換另外4篇.
一周也就是聽8篇文章,別貪多.這樣的目的是同一篇文章連續三天聽寫,使得單詞的聲音在你腦海中反復加深印象,比每篇文章只聽一遍效果要好的多.實在聽不懂時,可以看看原文.
如此堅持一段時間,相信你的聽力水平肯定能夠提高,這時候再去聽BBC也就有了自信,有了資本。聽懂自然不是問題。你說對嗎?
③ 如何用bbc練習聽力
基本上剛才樓上那位老兄說的很對,單詞量對於聽力的支撐在用實在是太大了。英語不想漢語,小孩子會很少的漢語,但是很少的漢語可以拼成很多我們身邊耳熟能詳的東西。而英語則是一個東西一個單詞,一會500個漢字,也許你會知道幾千個東西,那麼英語你會500個單詞,那麼也許就是單純的那寫單詞所代表的東西了。
要看你的詞彙量有多少?
1、如果你的詞彙量有3000個左右,那麼你聽BBC才不那麼費力(不過就算你有四五千,五六千沒有很好的聽力訓練,也是不能完全聽懂的)。你可以這樣做:不要貪多,一天一篇,先聽兩三遍,看能否知道它將的什麼東西,然後在查字典,把你所有的生詞都給攻下來,然後重復聽,甚至能夠復述,知道熟練為止。那麼這篇文章裡面有很多單詞是你強行記憶的,隔一兩天你要再聽,或者看看文本,否則會水過鴨背,忘的光光。
2、你的詞彙量不錯,大部分能聽懂,那麼就多聽就是了,個別聽不出來的單詞或詞彙一定要查字典,不得含糊,否則它永遠你是的障礙。
3、如果時間和條件允許,你可以買個MP3或者MP4,帶字幕顯示的。可以自己把文本做成歌詞字幕顯示。我就是這樣做的。方法很簡單:打開千千靜聽,在歌詞窗口點擊「編輯歌詞」在每一句話開頭,剛剛聽到的一剎那,暫停,點「+」號,增加時間標簽,復制粘貼那一句,一句完了馬上按暫停,在增加時間標簽……保存到跟你MP3同一個文件夾里,那樣不管在電腦上還是MP3/4上都可以顯示了,那樣學起來很好的。
祝你學習學習進步。
④ 如何加強voa和bbc的英語聽力訓練
多聽,反復聽,還要聽關鍵詞,然後連貫起來通聽全文.有時候個別單詞很不容易聽懂,反復地聽,根據上下文來理解.如果實在聽不懂再去看原文,但一開始一定不要看.時間長了自然就會出成效
⑤ 怎麼聽bbc 練聽力
可以去putclub,可以先聽VOA,那個比較慢速,邊聽邊寫新聞,聽幾遍後與putclub的翻譯對下
⑥ 怎樣利用BBC訓練雅思聽力效果顯著嗎
精聽BBC的其中一個方法是分5個步驟去精聽。這個方法對於提高我們聽力和口語都是非常有效的。但是這個需要費一些功夫。
開心地、放鬆地聽,但是要用心。
練習姿勢:將音頻聽一遍。
完成標准:完整地聽過一遍即可。
注意事項:預聽不需要糾結於是否聽懂、聽懂了多少、記住了多少,主要是進行熱身,對於音頻段落有初步的了解。
.看著Transcript或者字幕,一定是英文的,不要去提前看中文。
練習姿勢:通讀聽力原文,查生詞、找難點、做標注。
完成標准:確保整篇原文100%讀懂,沒有不理解或者理解模糊的地方。
注意事項:這一步請專注於理解文章,明白文章大意,尤其是攻克生詞和難點,這一步可以與第三步翻譯結合起來。
理解著、翻譯著聽
練習姿勢:將聽力原文逐詞逐句翻譯成漢語。可以手寫在紙上或者打字輸入到word中。
完成標准:沒有漏譯、模糊翻譯,務必逐詞逐句完整翻譯全篇。
注意事項:這一步的目的是為了進一步全面理解文章意思,切勿在腦海中默譯或大概翻譯,請落實到紙面或文檔上。若通篇翻譯完成的時間在5到8分鍾內,這一步可以略過。
跟讀
練習姿勢:首先以原文輔助,逐句模仿音頻的發音,熟練後整段模仿,直到脫稿。
完成標准:能夠脫稿並流暢地跟讀完整篇文章。
注意事項:跟讀時與音頻發音的時間間隔約為幾個單詞,時間上間隔約半秒到一兩秒。這一步主要練習的是對發音的記憶,盡量模仿原文發音,此處不需要強求腦海中是否有意思浮現。反復跟讀一直到流利脫稿為止。
5.精聽
練習姿勢:反復精聽聽力原文,在聽的同時努力將意思與發音聯系起來。
完成標准:在聽到音頻發音的時候直接聯繫到意思,不需要經過翻譯,達到「聲音代表意思本身」的效果。
注意事項:這一步是最關鍵的一步,目的在於建立聲音與意思的直接關聯。根據基礎不同,達到這種效果所需要的精聽次數也不同,但是至少需要20遍精聽。此處的精聽次數僅從第五步開始算起,前四步中的預聽、跟讀的次數不算在內。
⑦ 怎樣超短期內提高英語聽力到能聽懂BBC或VOA水平
如何提高英語聽力能力,我給你的建議是這樣的,首先英語學習無論是哪一個環節的提高,都離不開一定詞彙量的積累,也就是說有了基本詞彙作為積淀,你才有可能進行理解。我清楚你的英語學習基礎,詞彙量是有的,但關鍵問題是如何更好的對其進行輸出和運用。
由於長時間應試英語學習的經歷,有很多單詞,還只是停留在筆頭上,致使很多單詞的發音,我們聽到時會很陌生,而且在英語表達中一些連讀,對於中國學生來講還是有一定難度的,唯一能夠克服這些困難的就多聽,多積累。
你可以把面授課的教材的聽力內容進行練習,聽力分為精聽和泛聽,對於新的內容,第一次,你可以進行泛聽,對文章內容進行大概的了解,接下來進行精聽,靜聽時,對於沒有聽懂的內容一定要反復練習,最後再對照文章的書面內容進行之前聽力內容的核對,最後在完全了解文章內容的情況下,再聽一遍。
平時可以下載一些英語美文作為練習聽,前提可以有相關的書面參考資料,剛開始文章速度可以稍微慢一些,隨著能力的提升,可以加速。
不要著急,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
http://laiba.tianya.cn/laiba/CommMsgs?cmm=322704&tid=2730294359163424767
⑧ 如何通過BBC VOA練習聽力
聽BBC,VOA的方法:
(一)盡量先以自己熟悉的語言了解新聞內容
在進行當天的英文新聞學習前,先從中文的媒體了解當天主要的國際或國內新聞內容,在聽英文新聞時,就容易多了。當然,這是在學習期間,過了入門的階段,就不需要了。
(二)掌握各類新聞英語的有限單字
世界之廣,事件之多,大部分的人一定認為,要掌握新聞英語的相關單字,恐怕好幾千個,要背完一整本的新聞字型檔,才有辦法聽懂。這個想法似乎很合邏輯,但是其實有個極大的錯誤,從政治新聞到娛樂新聞,當然很可能有幾千個單字,但是相關的單字每幾個月,甚至每幾年才出現一次,就是所謂的rarelyused vocabulary(罕見單字),例如:「multilateral currencyrealignment」(跨國貨幣調整)或「planned obsolescence」(計畫的陳廢),如果連這些也要背,那可真是不得了。 幸好,每天新聞會遇到的單字,八成五以上,都是我們稱為的commonly used vocabulary (常用單字)。換言之,只要你能掌握這五、六百個重復出現的單字,就可以聽懂八成五以上的新聞。其它一些較專門的財經或科學等新聞字匯,等主要的單字會了之後,再慢慢的增加難度。
(三)遇到聽不懂的地方不要去想它,繼續聽下去
聽英語新聞或英語節目時,遇到一個不會的字或沒聽清楚的段落,就開始想它的意思,往往造成接下來的內容全都沒聽清楚。所謂「一心不能二用」,絕不可以在聽的同時,邊想前一句的意思,要養成一個習慣,那就是遇到不太懂的地方不要停下來思考,專心聽下去。
某個段落沒聽懂,可能的原因有幾個,也許有個沒學過的單字,或有較特殊的句型,也許主播播報的速度一時加快,甚至自己分心沒聽好。無論原因是什幺,不管它就繼續聽下去,還是有可能將主要內容聽懂,因為九成的時候,漏掉一點,不會是關鍵到讓你無法連接下面的意思,但是如果思惟卡在前一句,肯定全軍覆沒。
但如果另外那一成確實是關鍵呢?要是有空,可以上網找相關內容的新聞,了解一下是否有關鍵單字或內容較不熟悉,如果是重要新聞,一般來講不會報一次就不報了,可以收聽當天其它整點新聞的播報,也許還可以聽到同樣的新聞,也許聽第二次就完全了解了!
(四)不要太在乎特殊難懂的人名及地名
2000 年初夏,裴濟發生政變,沒多久就宣布戒嚴令,軍方的領導人,頭銜連姓名叫「Fiji military commander Commodore Frank Bainimarama」,都要花時間先練習這些較難念的名字,而聽眾聽我播報,三秒就過去了,難怪有人對這些外國人名及地名叫苦連天。
遇到這樣的狀況時,該怎幺辦呢?別理它吧!說實話,我自己聽 BBC 或 CNN的新聞,也常常聽到不太熟悉的人名或地名,如某國家的人,也許我沒聽過,很可能聽完新聞你再問我,我也答不出來他的名字,但是多半時候對了解新聞內容並不影響,我只要知道他是某國的國會領導人就夠了。再如俄羅斯南部某個難念的小城鎮發生什幺事,清楚它他是俄羅斯南部的小城鎮,足夠我了解新聞內容。你也可以試試這種方法,不要為復雜的名稱所困擾。當然,重要的新聞人物及地名還是得熟悉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