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研究方法 > 陶瓷瓷板利用什麼成型方法

陶瓷瓷板利用什麼成型方法

發布時間:2022-07-27 08:28:04

Ⅰ 陶瓷薄板對比傳統陶瓷有什麼優勢

陶瓷薄板對比傳統陶瓷主要的區別是它要薄一些,重量要輕一些,生產工藝多採用擠壓成型的工藝,可以生產大規格的陶瓷板。從生產的難度方面來看,薄板的技術難度要大,現在價格也賣得貴一些,但它的生產能節約資源和能源,是國家提倡發展的項目。

Ⅱ 什麼是陶瓷薄板 陶瓷薄板的分類和特點

陶瓷薄板簡稱薄瓷板,是一種由高嶺土黏土和其它無機非金屬材料,經成形、經1200度高溫煅燒等生產工藝製成的板狀陶瓷製品。

陶瓷薄板分類:

按燒成工藝不同可分為薄板(或薄磚)和陶板兩大類,前者多採用乾粉壓製成型,後者則是濕法擠出成型。

陶瓷薄板特點:

1、陶瓷薄板既秉承無機材料的優勢性能,又摒棄石材、水泥制板、金屬板等傳統無機材料厚重、高碳的弊端;

2、陶瓷薄板材料整體及其應用系統A1級防火要求,完全滿足日趨嚴格的設計、使用防火要求;

3、陶瓷薄板化工色釉與天然礦物經1200度高溫燒成,可實現天然石材等各種材料的95%模擬度,質感好、色澤豐富,不掉色、不變形;

4、 斷裂模數≥50MPa,破壞強度≥800N,吸水率≤0.5%,陶瓷薄板各項材料性能遠超傳統陶瓷、石材、鋁塑板等材料。

Ⅲ 瓷板畫是什麼意思是怎麼樣製作而成的,顏色是怎麼上上去的

瓷板畫是指在平整的泥巴瓷板上使用特殊的化工顏料手工繪畫、上釉,再經高溫燒制而成的一種平面陶瓷工藝品。

瓷板畫的生產流程:

  1. 手工壓胚

  2. 不知道這樣的答案喜歡嗎,景德鎮市萬業陶瓷專業生產的瓷板畫,我廠的瓷板都是經過高溫燒制,手工壓胚的,有一定的收藏價值,提供高溫瓷板畫定製、生產和銷售一條龍服務,製作的景德鎮高溫瓷板畫工藝精湛、品質上乘,價格也非常實在,解決顧客從下單到售後期間存在的一切困擾,致力於打造一種全新的購瓷體驗。

Ⅳ 什麼是陶瓷裝飾材料

陶瓷裝飾材料是指用來裝飾陶瓷製品的固體顏料、液體顏料、貼花紙等材料。
傳統上陶瓷材料是指以粘土及其天然礦物為原料,經過粉碎混煉,成型、焙燒等工藝過程所製得的各種製品,亦稱為「普通陶瓷」。
陶瓷裝飾一般是指從設計角度,人們物質和精神功能的要求,利用不同的陶瓷裝飾材料和相應的工藝技術對陶瓷製品表面進行藝術處理的總稱。

Ⅳ 衛浴陶瓷注漿成型的技術方法

注漿方法
(1)空心注漿(單面注漿)
該方法用的石膏模沒有型芯。操作時泥漿注滿模型經過一定時間後,模型內壁粘附著具有一定厚度的坯體。然後將多餘泥漿倒出,坯體形狀在模型內固定下來。這種方法適用於澆注小型薄壁的產品,如陶瓷坩堝、花瓶、管件、杯、壺等。空心注漿所用泥漿密度較小,一般在1.65—1.8g/cm3,否則倒漿後坯體表面有泥縷和不光滑現象。
其它參數如下:流動性一般為10—15秒稠化度不宜過大(1.1—1.4)細度一般比雙面注漿的要細,萬孔篩篩餘0.5%--1%。
(2)實心注漿(雙面注漿)
實心注漿是將泥漿注入兩石膏模面之間(模型與模芯)的空穴中,泥漿被模型與模芯 的工作面兩面吸收,由於泥漿中的水分不斷減少,因此注漿時必須陸續補充泥漿,直到穴中的泥漿全部變成坯時為止。顯然,坯體厚度與形狀由模型與模芯之間的空穴形狀和尺寸來決定,因此沒有多餘的泥漿倒出。
可以製造兩面有花紋及尺寸大而外形比較復雜的製品:如盅、魚盤、瓷板等。 實心注漿常用較濃的泥漿,一般密度在1.8g/cm3以上,以縮短吸漿時間。稠化度(1.5—2.2),細度可粗些,萬孔篩篩餘1%--2%。

2、強化注漿法
為縮短注漿時間,提高注件質量,在兩種基本注漿方法的基礎上,形成了一些新的注漿方法,這些方法統稱為強化注漿。強化注漿主要有以下幾種:
(1)壓力注漿
採用加大泥漿壓力的方法來加速水分擴散,從而加速吸漿速度。壓力注漿最簡單的就是提高盛漿桶的位置,利用泥漿本身的重力從模型底部進漿,也可利用壓縮空氣將泥漿注入模型內。根據泥漿壓力大小,壓力注漿可分為微壓注漿、中壓注漿、高壓注漿。微壓注漿的注漿壓力一般在0.05MPa以下;中壓注漿的壓力在0.15—0.20MPa;大於 0.20MPa的可稱為高壓注漿,此時就必須採用高強度的樹脂模具。
(2)真空注漿
用專門設備在石膏的外面抽真空,或把加固後的石膏模放在真空室中負壓操作,這 樣卻可加速坯體形成,提高坯體緻密度和強度。
(3)離心注漿
離心注漿是使模型在旋轉情況下注漿,泥漿受離心力的作用緊靠模型形成緻密的坯 體,泥漿中的氣泡由於比較輕,在模型旋轉時,多集中在中間,最後破裂排出,因此也 可提高吸漿速度與製品的品質。但這種方法所用泥漿中的固體顆粒尺寸不能相差過大, 否則粗顆粒會集中在坯體表面,細顆粒容易集中在模型內部,造成坯體組織不均勻,干 燥收縮易變形。
(4)熱漿注漿
熱漿注漿是在模型兩端設置電極,當泥漿注滿後,接上交流電,利用泥漿中的電解
質的導電性加熱泥漿,把泥漿升溫至50℃左右,可降低泥漿粘度,加快吸漿速度。
(二)注漿成型對石膏模及泥漿的性能要求
注漿成型的關鍵要有高質量的模型和性能良好的注漿泥料。
l、對石膏模型的要求
(1)模型設計合理,易於脫模。各部位吸水性均勻,能保證坯體各部位乾燥收縮 一致即坯體的緻密度一致。
(2)模型的孔隙不大,吸水性好,其孔隙度要求在30%-40%,使用時石膏模不宜太 干,其含水量一般控制在4%-6%,過干會引起製品的乾裂、氣泡、針眼等缺陷,同時模子使用壽命縮短,過濕會延長成坯時間,甚至難於成型。
(3)模型工作表面應光潔,無空洞,無潤滑油跡或肥皂膜。
2、對泥漿的要求
(1)泥漿的流動性良好,即泥漿的粘度小,在使用時能保證泥漿在管道中的流動並能充分流注到模型的各部位。良好的泥漿應該像乳酪一樣,流出時成一根連綿不斷的細線,否則澆注困難。如模型復雜時,會產生流漿不到位,形成缺角等缺陷。
(2)含水量盡可能低,在保證流動性的前提下,盡可能地減少泥漿的含水量,這 樣可減少注漿時間,增加坯體強度,降低乾燥收縮,縮短生產周期,延長石膏模使用壽命。一般泥漿含水量控制在30%-35%,密度1.65-l.9g/cm。
(3)穩定性好,泥漿中不會沉澱出任何組分(如石英、長石等),泥漿各部分能長期保持組成一致,使注件組織均勻。
(4)過濾性(滲透性)要好。即泥漿中水分能順利通過附著在模型壁上的泥層而被模型吸收。可通過調整泥漿中瘠性料與塑性原料的含量來調整濾過性。
(5)具有適當的觸變性。泥漿經過一定時間存放後粘度變化不宜過大,這樣泥漿便於輸送和儲存,同時又要求脫模後的坯體不至於受到輕微震動而軟塌,注漿用泥漿觸變性太大則易稠化,不便澆注,而觸變性太小則生坯易軟塌,所以要有適當的觸變性。
(6)泥漿中空氣含量盡可能少,注漿料中通常混入了一定數量的空氣,使注件中有一定數量的氣孔,對於比較稠厚的泥漿這種現象更為顯著,為避免氣泡產生和提高泥漿流動性,生產上常採用真空脫泡處理。
(7)形成的坯體要有足夠強度。
(8)注漿成形後坯體容易脫模。
(三)稀釋劑的種類與選用
一般來說,泥漿含水量越低流動性越差,而注漿工藝要求泥漿含水量盡可能低而流動性又要足夠好,即需制備流動性足夠好的濃泥漿,生產上為獲得這種含水量盡可能低 而流動性足夠好的濃泥漿採取的措施是加入稀釋劑。
陶瓷工業生產中常採用的稀釋劑分為三類:
1.無機電解質。如水玻璃、碳酸鈉、磷酸鈉、六偏磷酸鈉等。這是最常用的一類 稀釋劑。要得到所需要粘度得泥漿,與所需要加入電解質得種類和數量及泥漿中粘土的類型有密切的關系。一般來說,電解質用量位干坯料質量的0.3%-0.5%。
水玻璃對增強高嶺土泥漿的懸浮能力效果最好,它不僅顯著地降低其粘度,而且在 相當寬的電解質濃度范圍內粘度都是很低的,有利於生產操作。對於含有機物的紫木節土泥漿來說,碳酸鈉的稀釋作用較水玻璃好。
生產中常同時採用水玻璃和純鹼做稀釋劑以調整吸漿速度和坯體的軟硬程度。因為 單用水玻璃時,坯體脫模後硬化較快,內外水分差別小,緻密發硬,容易開裂。單用純 鹼(Na2CO3)時,脫模後坯體硬化較慢,內外水分差別大,坯體較軟,或者外硬內軟。使
用電解質時,要注意其質量。純鹼如果受潮會變成碳酸氫鈉,後者會使泥漿絮凝。水玻璃(Na2SiO3)是一種可溶性硅酸鹽,由不同比例的鹼金屬氧化物(通常Na2O)及二氧化硅所
組成。它的組成用SiO2/Na2O的摩爾比(稱為水玻璃的模數)來表示,當其模數大於4時,
長期放置會析出膠體SiO2。常用作稀釋劑的水玻璃模數一般為3左右。
2.有機酸鹽類。如腐殖酸鈉、單寧酸鈉、檸檬酸鈉、松香皂等。這類有機物質具 備作稀釋劑的幾個條件。它們的稀釋效果比較好。腐殖酸鈉的用量一般<0.25%。若超過時,泥漿粘度又增大,這和無機電解質的稀釋規律相似。另外,用量過大,如燒成時其有機物未燒凈,還會使釉面發暗。單寧酸鈉的用量一般為0.3%-0.6%左右。
3.聚合電解質。陶瓷工業中採用這類稀釋劑的歷史遠短於上述兩類稀釋劑。聚合 電解質常用作不含粘土原料的泥漿的稀釋劑。常用的有阿拉伯樹膠、桃膠、明膠、羧甲 基纖維鈉鹽等有機膠體,其用量少時會使料漿聚沉,適當增多時會稀釋漿料,用量一般 在0.3%左右。
二、注漿成型操作過程
1.注漿成型操作過程
注漿成型操作過程根據產品種類、泥漿性質不同大體需經過以下幾道工序:
以下就主要工序給予說明:

(1)合模
在合模前應先將模型的工作表面清掃干凈,不得留有干泥或灰塵。並檢查模子工作 表面是否光潔,有無空洞和潤滑油跡。如正常即可進行合模,裝配好的模型如有較大縫 隙,用軟泥將合縫處的縫隙堵死,以免漏漿。使用時模型不宜過干過濕,其水量一般控 制在4%—6%。
(2)注漿
對於單面注漿而言,將料漿注滿模型即可,等泥層增厚到需要的厚度時,倒掉模型 內多餘的泥漿,為避免倒掉後少量殘余的泥漿在坯體內表面的不均勻分布,生產上還需 要對倒掉泥漿後的帶坯模型進行甩漿以保證殘余泥漿分布均勻,避免泥縷產生。
對於雙面注漿,須陸續補充泥漿,直到模型內的空穴泥漿全部變成坯體。無需倒漿 和甩漿。
(3) 青坯乾燥
剛形成的注件由於含水量較高,強度較低而不能立即脫模,需帶模乾燥一定時間, 這種乾燥稱為青坯乾燥,在青坯乾燥期間,由於水分的蒸發及模子的繼續吸水,注件水 分不斷下降,坯體收縮並與模型脫離,同時強度也逐漸提高,這時即可脫模。
(4) 脫模
脫模後坯體應輕拿輕放、放平、放正、放穩、並防止振動。
(5) 粘接
粘接是製造壺、杯及有些小口花瓶、壇等日用瓷和藝術瓷、衛生瓷等不能一體成形 的坯體所必需經過的工序,粘接過程是指用一定稠度的粘接泥漿將各自成形好的部件粘 接在一起。

Ⅵ 陶瓷板與陶土板的區別

1.陶瓷板
陶瓷板是具有極強的耐候性,無論日照、雨淋(甚至酸雨),還是潮氣都對表面和基材沒有任何影響。耐紫外線照射和色彩穩定性完全達到國際灰度級4-5級。同樣,大幅或快速的溫度變化也不會影響材料的特性和外觀。抗彎強度和彈性的合理組合,使陶瓷板具有很高的耐沖擊強度。緻密的材料表面使灰塵不易粘附,使其清潔更為容易。陶瓷板具有極好的耐火特性,它不會融化、滴落或爆炸,並能長時間保持穩定。陶瓷板易於維護,表面和切割邊緣都無需油漆或加保護面層。
2.陶土板
陶土板,又稱之陶板,是以天然陶土為主要原料,不添加任何其它成分,經過高壓擠出成型、低溫乾燥並經過1200℃-1250℃的高溫燒制而成,具有綠色環保、無輻射、色澤溫和、不會帶來光污染等特點。陶土板在經過煅燒出爐的一刻,會有激光質量檢測儀,不符合的產品直接回收再次加工。合格的產品經定尺切割,然後包裝後供應市場。
3.區別
兩種材料的主要成份都是陶土,都是經過擠壓後高溫燒制而成。
陶土板的原材料是純正的大自然的陶土,不含其他成份,因此吸水率偏高,其較大的強度及硬度完全是經過高科技設備擠壓形成的,技術含量較高,工藝復雜,成本偏高,但脆性小,可加工性好,不易崩邊。
陶瓷板的主要原材料是陶土,但其為了增加強度及硬度而加入了大量的石英砂等材料,固而吸水率偏低,工藝相對簡單,成本較低,但脆性相對較大。

Ⅶ 瓷版畫的製作工藝

1、瓷板畫是指在平素瓷板上使用特殊的化工顏料手工繪畫、上釉,再經高溫燒制而成的一種平面陶瓷工藝品 。瓷板畫可裝裱、或嵌入屏風中,作觀賞用。瓷板畫最早可追溯到秦漢時期,而真正意義上的"瓷板畫"則出現在明代中期。從清中期開始,瓷板畫的發展走向了興盛。

2、瓷板畫品種多樣,有青花、青花釉里紅、五彩、素三彩、鬥彩、粉彩、墨彩、淺絳彩等,圖案內容涉及面廣,包括人物、山水、花卉、蟲鳥、魚藻及吉祥圖案等,形制則有長方、圓形、橢圓、多方、多角、扇面等多種形制。

3、瓷板畫是在平板素瓷上手工繪畫後再經高溫燒制所成的陶瓷藝術品,最早可追溯到秦漢時期,而真正意義上的「瓷板畫」則出現在明代中期。收藏界人士表示,歷代傳世的和出自近現代名家的瓷板畫都具有不菲的收藏價值。

4、瓷板畫既具有平整而光潔的瓷板形狀又具有繪畫的藝術形式。明清時期開始,瓷板畫日益興盛。由於燒制工藝的逐步改進,瓷板尺寸相應增大,繪形與色彩也變得越來越豐富,又由於創作者對傳統文人畫的移植,瓷板畫終於從最初被當作鑲嵌附件的附屬裝飾物。

5、瓷板畫製作工序多重、復雜:首先如同繪畫一般,將各種顏色的釉料塗抹在素瓷板上,形成畫幅;然後在板面上施一層透明釉;最後入窯高溫燒制,經過一系列復雜的過程,方才成型。

6、瓷板畫的品種有青花、青花釉里紅、五彩、素三彩、鬥彩、粉彩、墨彩、淺絳等;紋飾內容涉及面廣,包括人物、山水、花卉、翎毛、魚藻及吉祥圖案;形制也呈多樣化,有長方、圓形、橢圓、多方、多角、扇面等式。

Ⅷ 陶瓷薄板的應用系統:


1、系統概述
1.1薄法施工定義: 按現行《建築陶瓷薄板應用技術規程》的定義,薄法施工也稱鏝刀法,用鋸齒鏝刀將水泥基膠粘劑均勻刮抹在施工基層上,然後將薄瓷板以揉壓的方式壓入膠粘劑中,形成厚度僅為3-6mm的強力粘結層的施工方法。
1.2相關標准規范
1.2.1相關材料標准: GB/T23266-2009 《陶瓷板》 JC/T547-2005 《陶瓷牆地磚膠粘劑》 JC/T1004-2006 《陶瓷牆地磚填縫劑》
1.2.2設計圖集: 《建築產品選用技術》專刊:2011CPXY-J221總305 《蒙娜麗莎陶瓷薄板施工方法及構造》
1.2.3相關驗收標准: JGJ/T 172-2012《陶瓷薄板應用技術規程》 GB50210-2001 《建築裝飾裝修工程質量驗收規范》 GB50209-2002 《建築地面工程施工驗收規范》
1.3系統特點
1.3.1該系統能減輕建築物的自重,以達到節約建築材料,打造環保節能的建築目的,尤其對舊房改造的表現更為突出;
1.3.2建築陶瓷薄板本身厚度僅為5.5㎜,粘結厚度約5㎜,整個安裝系統厚度僅為10㎜左右,可大大拓寬建築空間,提高建築物的空間利用率;
1.3.3該系統具有防火A1級,有較強的耐久性、抗沖擊、耐融凍等,而且具有抗泛鹼和白樺的優勢,使建築物保持長久彌新;
1.3.4該系統施工方法簡便,後續維護費用較低,能節約施工綜合造價,且施工過程中不產生污染,施工後不產生任何有害物質,是真正意義的綠色環保施工。
1.4系統應用范圍 該系統適用於室內牆、地面及抗震設防烈度不大於8度、粘貼高度不大於24米的室外牆面等飾面(超過24米的室外牆身、可進行專項設計,經論證認可後可使用)、可廣泛應用於各類公共建築、居住建築。
二、建築陶瓷薄板建築幕牆系統
1、1.系統概述
1.1定義:
面板材料為建築陶瓷薄板的建築幕牆。
1.2相關標准規范
1.2.1相關材料標准
GB/T23266-2009《陶瓷板》
GB16776-2005《建築用硅酮結構密封膠》
JC/887-2001《干掛石材幕牆用環氧膠粘劑》
GB/5237.1-5-2008《鋁合金建築型材》
1.2.2.設計通用圖集:
廣東省建築標准設計通用圖集:粵11J/713《陶瓷薄板建築幕牆構造》
1.2.3相關驗收標准
JGJ/T 172-2012《陶瓷薄板應用技術規程》
GB50210-2001 《建築裝飾裝修工程質量驗收規范》
GB50209-2002 《建築地面工程施工驗收規范》
GB/T21086-2007《建築幕牆》
GB/T15227-2007《建築幕牆氣密、水密、抗風壓性能檢測方法
GB/T18250-2000《建築幕牆平面內變形性能檢測方法》
GB50045-95(2005年版)《高層民用建築設計防火規范》
JGJ133《金屬與石材幕牆工程技術規范》
GB50429-2007《鋁合金結構設計規范》
1.3系統特點及優勢:
1.3.1該系統具有優異的A1級防火性能,可完全滿足各種裝飾面與外牆保溫的防火規定要求;
1.3.2該系統無放射性,為綠色環保建築材料,耐氣候性能好,變形系數小,經久耐用;
1.3.3該系統具有良好的穩定性,板材與主體結構之間為非剛性固定狀態,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可適用於多震區;
1.3.4工廠化生產加工,加工和安裝精度高,質量保證,施工中不產生粉塵等現象,可減少大量的建築垃圾,真正體現綠色建築的內涵。
1.4系統應用范圍:
三、建築陶瓷薄板保溫裝飾一體化施工系統
1.1、系統定義:
建築陶瓷薄板外牆外保溫一體化節能系統是由陶瓷薄板飾面、保溫芯材、封邊材料、低襯等組成,通過專用膠粘劑,復合成型的全封閉的集保溫與裝飾功能的整體板,採用掛粘方式實現與基牆可靠連接的施工方法。
1.2、參照標准規范
1.2.1相關材料標准
GB/T23266-2009 《陶瓷板》
JC/T547-2005 《陶瓷牆地磚膠粘劑》
JC/T1004-2006 《陶瓷牆地磚填縫劑》
JC887-200《干掛石材幕牆用環氧膠粘劑》
GB/T14683-2003《硅酮建築密封膠》
1.2.2相關驗收標准
GB50210-2001 《建築裝飾裝修工程質量驗收規范》
JGJ144-2004《外牆外保溫工程技術規程》
JGJ/T 172-2012《陶瓷薄板應用技術規程》
06J908-1《公共建築節能構造-嚴寒和寒冷地區》
DBJ/CT064-2009《XRY節能裝飾板外牆外保溫系統應用技術規程》
1.3系統特點及優勢
1.3.1、陶瓷薄板外牆保溫一體化節能系統是集裝飾、保溫於一體,具有飾面豐富、保溫效果好,可滿足任何區域的節能要求;
1.3.2、陶瓷薄板外牆外保溫一體化節能系統運用保溫層「完全封閉」的做法,整個系統達到A級防火,杜絕了保溫層遇火即燃的隱患;「獨立板塊」式構造,避免了連片燃燒快速蔓延和應力釋放的難題;
1.3.3、可以杜絕因施工質量造成的陶瓷薄板脫落風險。傳統面磚粘結砂漿的粘 結強度約0.4MPa,而該系統專用膠粘劑的粘結強度可為傳統的十多倍以上,且具有極其優良的耐候性能和化學性能。
1.4、系統適用范圍
該系統適用於全國所有區域新建、擴建、改建的公共建築和居住建築外牆保溫與裝飾,可以完全滿足各類建築的節能要求。
四、建築陶瓷薄板鋁蜂窩復合系統
1.1定義:
由建築陶瓷薄板飾面、鋁板、蜂窩結構、膠粘劑(航空系列改性環氧樹脂)、掛件等組成,通過專用膠粘劑,復合成型的全封閉的集保溫隔音與裝飾功能的整體板,採用干掛方式等實現與基層牆體可靠連接。
1.2相關標准規范
1.2.1相關材料標准
GB/T23266-2009《陶瓷板》
HB5543-90《夾層結構用鋁蜂窩芯材規范》
1.2.2相關驗收標准
GB50210-2001 《建築裝飾裝修工程質量驗收規范》
GB50209-2002 《建築地面工程施工驗收規范》
JG/T328-2011《建築裝飾用石材蜂窩復合板》
《建築外牆用鋁蜂窩復合板》
1.3系統特點及優勢:
1.3.1該系統的面飾板陶瓷薄板經1200℃高溫燒成,不變形、不脫色、耐久性等性能優異,防火性能A級,抗彎強度≥50MPa,破壞強度≥800N,吸水率≤0.5%,莫氏硬度7級,各項材料性能遠超傳統陶瓷、石材、鋁塑板等材料;
1.3.2重量輕、強度大、平整度高、隔音與隔熱效果好、抗震性強、防火、防化學腐蝕、抗風化、耐氣候、防污易洗;
1.3.3該復合板安裝簡便,輔助材料少,省料省時省力,總安裝成本低,在重量、強度、平整、隔音等方面比純石材更優越,故更為適用於高層以及建築幕牆或內牆裝飾;
1.3.4可以杜絕因施工質量造成的薄瓷板脫落風險。傳統面磚粘結砂漿的粘結強度約為0.4MPa,而該系統專用膠粘劑的剪切強度可達15MPa以上,且具有極其優良抗風壓強度
1.4系統應用范圍
適用於建築內、外牆面等飾面,可廣泛應用於各類公共建築、居住建築以及高層建築物等。
五、建築陶瓷輕質板幕牆式干掛系統
1、1.系統概述
1.1定義:
由建築陶瓷輕質板、卡槽鋁構件、主體龍骨架、及牆體連接件組成,板邊通長開槽,鋁龍骨通長卡裝,使輕質板均勻受力,系統穩定的一種幕牆式干掛施工方法。
1.2相關標准規范
1.2.1相關材料標准
1、JC/T1095-2009《輕質陶瓷磚》
2、GB/T14683-2003《硅酮建築密封膠》
3、GB/5237.1-5-2008《鋁合金建築型材》
1.2.2相關驗收標准
1、GB50210-2001 《建築裝飾裝修工程質量驗收規范》
2、GB/T21086-2007《建築幕牆》
3、GB/T15227-2007《建築幕牆氣密、水密、抗風壓性能檢測方法》
4、GB/T18250-2000《建築幕牆平面內變形性能檢測方法》
1.3系統特點及優勢:
採用幕牆式干掛施工,突破傳統板體點式掛裝方式,板體通長龍骨卡裝固定,結構穩定,抗震性能好、安全性高;
1.4系統應用范圍:

Ⅸ 陶瓷磚是裝修廚房和衛生間用的那種瓷磚嗎瓷磚分幾種

室內瓷磚按鋪貼地點分為牆磚和地磚。嚴格講牆磚屬於陶製品,地磚通常是瓷製品,它們的物理特性不同,兩者從選黏土配料到燒制工藝都有很大區別,牆面磚吸水率大概10%左右,比吸水率只有1%的地面磚要高出數倍。衛生間和廚房的地面應鋪設吸水率低的地面磚,因為地面會經常用大量的清水洗刷,這樣瓷磚才能不受水汽的影響、不吸納污漬。牆磚是釉面陶制的,含水率比較高,它的背面一般比較粗糙,這也有利於黏合劑把牆面磚貼上牆。地磚不易在牆上貼牢固,牆磚用在地面會吸水太多而變得不易清潔,可見牆、地面磚不能混用。至於水泥沙子的比例大概是這樣的:牆磚為1:3,地磚為1:2,水泥的水泥標號為32.5號水泥.

閱讀全文

與陶瓷瓷板利用什麼成型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幼兒貼肚臍貼的正確方法 瀏覽:47
內開窗安裝方法 瀏覽:565
質性研究主題分析方法 瀏覽:448
汽車提速異響解決方法 瀏覽:489
科三有什麼方法定好油門 瀏覽:743
電腦表格列印方法 瀏覽:454
泡腳片的使用方法 瀏覽:904
滾動手機屏保怎麼設置方法 瀏覽:898
3d圖片黑斑處理方法 瀏覽:809
應用方法研究 瀏覽:825
如何分析人物的描寫方法 瀏覽:1000
提高游戲幀數最快的方法手機 瀏覽:501
乳清蛋白粉使用方法 瀏覽:402
簡單繩子打結的方法 瀏覽:424
格力微波爐使用方法 瀏覽:696
老太太突然尿頻怎麼治療方法 瀏覽:400
ph胎盤按摩膏使用方法 瀏覽:195
如何以實證主義的方法改造自然法 瀏覽:745
玻璃數碼管的測量方法 瀏覽:760
菜園種植水果的方法 瀏覽: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