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研究方法 > 拼音b教學方法

拼音b教學方法

發布時間:2022-07-27 07:02:13

『壹』 b怎麼教孩子讀

先教認字。要想學會讀中文,當然先要認些字。而要想讀英文當然先要認全英文字母表。用一個掛圖、黑板,或是紙板給孩子展示字的寫法和念法。市面上有幼兒識字教材,你可以一個個地教,直到他能夠認全為止。對於英文字母,可以教唱字母歌來幫助記憶。
如果用卡片記憶法,孩子能夠記住一些字以後,打亂卡片順序隨意挑出幾個讓孩子來認,鞏固學習成果。
你也可以讀出一個字,讓孩子在卡片中找出來。
教小孩時,可以先教他們的名字。這樣這些字會顯得很特殊,對他們很重要。因為孩子每天都要聽到自己的名字,所以孩子學會自己名字怎麼寫,會有切身的感受,因而樂意去學習自己的名字如何寫。
以Teach Someone to Read Step 2為標題的圖片
2
教發音。當你的「學生」對字的形狀熟悉了,你可以開始教他們每個字的讀音。只是了解漢字、英文字母本身的讀音是不夠的,因為字母的讀音取決於單詞,在不同的單詞中字母的讀音可能不同。例如字母「b」在單詞「bob」中的讀音,就和在單詞「bee」中的讀音不一樣。一旦孩子掌握了字母的不同發音,他們就可以自己練習將字母組合成單詞後的單詞發音。
掌握基本的口語發音的知識,以及能夠讀出不同單詞的發音,是一項很大的進步,被稱作是「語音覺醒」的過程。
逐一教會孩子每個字的讀音。列舉出一些以每個字母為首的單詞,並要求孩子也列舉出以不同字母為首的單詞。
你也可以指著一個單詞問孩子這個單詞是以何字母開頭。
你可以讓孩子們熟悉一些常見的拼音(或注音)發音,比如拼音「ch」、「sh」、「zh」、「qu」、「g」和「k」,以及它們的發音。
以Teach Someone to Read Step 3為標題的圖片
3
教授一些短的單音節的單詞。向你的孩子顯示一些由兩三個字母組成的、單音節的單詞。一開始學的這些單詞最好是有輔音-母音-輔音結構的單詞,比如CAT或是DOG。
讓孩子自己練習單詞,拼出簡單的單音節單詞,比如「sit」,讀出每一個字母,然後試著讀出這個單詞的發音。如果讀得不對,可以要求孩子發出字母的發音。孩子就能得到反饋意見,或者記住字母和單詞發音,或者得到糾正。如果孩子對單詞的發音正確,提出表揚。
對其他每一個簡單的單音結單詞重復此過程。當完成了五個單詞的時候,返回到第一個單詞,看看孩子能不能快速讀出來。
就這樣不斷認識新的單詞,逐漸添加進長的和有更多音節的單詞。
4
教授常見單詞。常見常用單詞是要求用心記住的單詞,因為它們跟一般拼寫規則有點不同。很多常見單詞比如「father」、「again」、「friend」同時也是非常頻繁被使用的單詞。所以,當人們在文字中看到有這些單詞的時候,應該能夠立即認出。
最常見的常見單詞已經被編成了列表,市面上有幾種這樣的列表可供選擇。[1]
在教授常見單詞時,可以試著將每個單詞和一幅圖畫聯系起來。教孩子們看圖識字有助於在他們腦海中建立起該單詞和形象的聯系,加深對單詞的理解和記憶。
可以用看圖識字卡片式教學,卡片一面是單詞,另一面是對應的彩色圖畫。識字卡片是個很好的教學工具。
重復記憶是掌握常見單詞的關鍵。應該給初學者多次機會,來練習拼讀和寫出一個新的常見單詞。反復地拼讀某些常見單詞是幫助孩子真正完全地掌握記憶住這個單詞最有效的策略。

『貳』 小學語文拼音教學方法和步驟

1小學 一年級語文拼音教學方法
拼音教學是語文教學的基礎,不僅關系著學生一年級階段的學習,還影響著他們未來的生活發展。下面小編為大家帶來了小學一年級語文拼音教學方法,供大家參考。

1.開發生活元素,完善課程導入

漢語拼音作為輔助漢字讀音的工具,由抽象的羅馬字母組成,學生在漢語拼音的學習中存在著一定的困難,很多學生經常出現學過就忘或者根本不想學習的問題,對此,課程導入就顯得尤為必要。



所謂課程導入,指教師在漢語拼音教學之前,根據教學內容,導入與之相關的教學輔助資源,如游戲、故事、問題等,這樣可以很好地活躍課堂教學氛圍,提升學生的學習慾望。不僅如此,教學輔助資源還需要具備一定的生活性,如此才能消除學生在漢語拼音學習中普遍存在的隔閡感。

因而,教師在漢語拼音教學中要廣泛開發生活元素,使課程教學富有生活氣息,就以《j q x》的教學為例,j與小學生日常生活中經常接觸到的收起來的雨傘極為相似,我在j教學的時候,就以一把油紙傘作為導入因素。又如,小學生每周一都要參加升旗儀式,飄揚的紅旗與p格外相似,我就以紅旗作為導入元素。

2.利用事物圖片,開展圖音教學

拼音教學應該注重形、音、義三者的結合,才能讓學生取得良好的記憶效果。拼音作為輔助漢字教學的工具,本身並不具別意義,此時,教師可以選擇一些與拼音字母發音相同的漢字,作為學生拼音學習的輔助工作,並且,為漢字配上鮮明直觀的圖片,以滿足小學低年級學生的學習心理。

就以《a o e》的學習為例,這是學生接觸的最早的漢語拼音,教師在教學中可以藉助圖片來開展,比如,小紅每天早上要練聲:啊 啊 啊,然後配上一個小女孩練聲的圖片,又如o的發音,與大公雞喔喔叫的聲音相近,教師可以配上公雞打鳴的圖片,並引導學生誦讀。

公雞一叫o o o;再如e的發音與漢字鵝相同,教師可以說:山下一群鵝,鵝、鵝、鵝,曲項向天歌,然後配上一隻鵝的卡通圖片,此種教學方式,巧妙地發揮了漢字在學生拼音學習中的作用,又照顧到了學生的學習心理,教學效果相當不錯。

3.編寫歌謠歌謠,提升學習樂趣

一學就忘是小學生漢語拼音學習中最為常見的問題,很多小學生對漢語拼音記憶不深刻,經常出現音形分裂的情形,比如知道m的讀音,卻不知道如何書寫,或者會寫出f,卻忘記了如何發音,因而,教師需要強化學生的漢語拼音記憶,切實提升其拼音學習效果。

對此,歌謠有著很多的教學價值,教師可以將漢語拼音的知識以歌謠的形式呈現出來,從而輔助學生記憶。比如在字母n m的教學中,教師就可以從字母的外形出發,編寫歌謠:彎彎的小河兩座橋,一個橋洞念做n,兩個橋洞念座m。

除了拼音外形上的記憶以外,教師還可以將拼音與漢字結合起來,製作相應的歌謠,仍然以《b p m f》的教學為例,我製作了如下的歌謠:太陽出來爬山坡,坡上有著大石佛,我用手來摸一摸,大佛大佛保佑我,既朗朗上口,又生動直觀。

4.開展動手實踐,深化拼音記憶

教學實踐表明,課堂活動相比於單純的知識教學而言,更能提升學生的課堂注意力與參與度,也具有更好的教學效果。因此,在漢語拼音的教學中,教師還要經常性地開展一些動手實踐活動,這不僅是深化學生拼音知識記憶的必然手段,也是落實學生課堂主體地位的重要環節。

對此,我常用的教學方法就是在課前給學生一些線條或者可以折疊的吸管,然後在課堂教學中,讓學生根據拼音字母的形狀,利用手工的工具將之折疊出來,比如,用細繩將m折疊出來,用小木棍和細繩擺出b、p、d等字母。

此種教學方式契合學生愛玩好動的心理,不僅可以避免學生課堂學習中出現開小差的情形,還能有效地培養、發展學生的動手能力與創新意識,是素質教育的重要途徑。

『叄』 聲母b的拼讀

聲母b的拼讀是「bō」。

b:雙唇、不送氣、清、塞音。發音要領:雙唇緊閉,然後嘴唇突然張開,吐氣成音。讀時要輕而短。

發音時上唇、下唇閉緊,形成阻礙、軟齶上升,關閉鼻腔通道,聲帶不振動,氣流較弱,一下沖破雙唇阻礙,爆發成聲。

例詞:奔波bēnbō;擺布bǎibù;寶貝bǎobâi;包辦bāobàn;標兵biāobīng;白布báibù。

(3)拼音b教學方法擴展閱讀

發音例字及技巧:(聲母b是雙唇音,發音時雙唇自然閉攏,軟齶上升,堵塞鼻腔通道,聲帶不顫動,讓較弱的氣流突然沖開雙唇的阻礙,迸發而出,爆破成聲。)

八(bā,一聲,即陰平,如:八卦)

伯(bó,二聲,即陽平,如:伯爵;注意,這是一個多音字,還有另外兩個音,一個是bǎi,如:大伯子【丈夫的大哥】;一個是bà【古同「霸」,古代諸侯聯盟的首領】)

百(bǎi,三聲,即上聲,如:百姓)

笨(bèn,四聲,即去聲,如:笨重)

搬(bān,一聲,即陰平,如:搬遷)

聲母b的書寫方法:先在上兩格寫一豎,注意上格不需要頂格,然後再中格寫個半圓。注意書寫的規范性。(聲母b這么高,需要住兩格,聲母b沒有腳,住下面怕被水淹,所以要住上面兩格。)

『肆』 b田字格怎麼寫

b是小學生必須掌握的漢語拼音,一般都在四線三格裡面,沒有寫在田字格中的,只有漢字才會在田字格中書寫。小學拼音b的筆順:第一筆豎,第二筆右半圓。具體如下:

寫田字格的小口訣。「左旁小者齊居上」、「右旁小者齊居下」、「橫長豎短撇捺宜收,橫短豎長撇捺宜放」、「馬頭小小馬背寬寬」等等。不一而論。教給學生方法,讓學生在學習書寫中去摸索。

(4)拼音b教學方法擴展閱讀

田字格用途

田字格別看只是四個小格子,其實每個格子都大有名堂,每根線、每個格子,格子中的每個方位,都有其不同的名稱,熟記田字格、牢記各部分名稱,是初學書寫重要的前提。

認識了「田字格」後,欣賞田字格中的漢字,讓孩子感受到每個字都有他的位置,而不能胡亂擺放,這是一個重要的環節。左右結構,上下結構,半包圍結構等等。

只有在田字格中逐漸將漢字寫規范,這樣才能給以後的語文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伍』 聲母的教學方法有哪些

下面結合教材,介紹漢語拼音的主要教法。 漢語拼音的聲母和一些韻母,全是漢字的音素。有些在漢語中有獨立存在的音,就是有相應的漢字表示,如a(語氣詞「啊」),o(公雞的叫聲「喔」),i(衣服的「衣」),in(原因的「因」)等;有些就找不出相應獨立的字音,如聲母d|(等。另外,由於漢字不是拼音文字,學生對拼音是怎麼回事,也缺乏基本認識。 六、七歲的小孩,在入學前已會說很多話了,這是漢族 ,小孩學習本族語言的有利條件。就拼音角度來講,他們已經會發很多音節的音了,但是他們往往不理解為什麼要分解 ,音節,如將gao(高)分出聲母g,韻母ao o聲母和韻母,如何拼讀,又成為一個字音(音節)o這些都是拼音教學入門時的難點。在具體了解各項教法時,要考慮到這些特點。
關於聲母和韻母的教學 聲母發音的特點是: (1)發音時氣流在口腔中受阻; (2)大部分聲帶不顫動; (3)聲音不響亮。 聲母本來的音叫本音,因為聲帶不顫動,發音大都不響亮。例如爸爸的「爸」字,聲母是b,b的本音發音方法是』雙唇緊閉,氣流發出時與雙唇摩擦,由於聲帶不顫動,所以聲爵極不響亮。其他聲母ptk等都有這樣的特點。這些玉I然足鈺標準的音刀,但因為聽不清,在教學肘極不方便。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使教與學都能方便地進行,就給這些聲母配上了不同的韻母,使聲母也能發出響亮的音。如b,配上o發bo的音;t配上e,發te的音;j配上i,發ji的音。這種音叫呼讀音j但要注意,不能使學生誤認為聲母b就完全讀bo,否則,菠菜的「菠」字就會寫成一個聲母b o在教學時,可讀得比音節bo略輕一點,略短…點,介乎音節bo和本音b之間。 這樣,既能發出較響亮的音,又有別於音節b。而比較接近本音了。掌握了聲母的本音,才能正確地和韻母拼成音節。 聲母的讀音一般不響亮,不能獨立成為音節存在於語言中。為了適應小學生的理解能力,可以採用分音的方法,即從音節(漢字字音)中去分析,提煉出聲母來。 如:教b這個聲母時,可先讓學生看書上的圖提問:「這個小女孩在干什麼呀?」學生可能回答: 「這個小女孩在聽話匣子呢o\"或者說成「聽半導體」, 「聽故事呢?等等。教師要引導學生說出: 「這個小女孩在聽廣播o,,當然,也可以由教師直接告訴學生剛聽話匣子』,『聽半導體』,我們也叫做聽廣播,)o接著讓學生發出正確的讀音,如「播,)(bo),然後把音節(bo)讀得輕些、短些,這樣的發音就比較接近本音,也有別於bo的字音了。 用這神辦法,可以教g k h j q×z c s zh ch s卜yw,配合這些字母的插圖,都能引出與聲母相適應的字音來。 需要引起注意的是,聲母dtn l中,d可結合馬蹄dada聲分析出d,但d讀音是de,不作da,而tnl三個聲母的插圖不是取的聲,而是突出了形,因為tn l表聲的圖不好阿。這三幅引不出聲來,所以要由教師直接教發音。也可以結合『「塔」、 「你」、「了」等字音分解出聲母的音來。 不論是教聲母還是教韻母,都離不開教師的示範和正音。從漢語拼音的主要教學方法上看,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種「口授耳聽」的教學,所以教師應掌握發音部位、發音方法和正音的要點。
教發音時,應注意三點。 (1)先示範,讓學生觀察、聽准、體會發音的要領。如: n,示範時,應先讓學生看清舌頭抬起,抵住了上牙根部位,同時鼻腔發聲,再讓學生也照著這樣做。要提醒學生不要閉嘴。然後教師將舌頭輕輕離開上牙根,完成「n」的發音,同時讓學生跟著做。發音總的要求是聲音較輕而口齒清楚。 教復韻母發音時,由於舌位、口型都要變化,更要讓學生注意觀察和體會。如Ci,這是由a到i的發音變化過程,舌位由低往高,口型由大到小。學生有時只發O,不知連到i的舌位上去,這樣就成了單韻母a了,針對這類問題,可以讓學生多看教}『幣的口型變化,用耳朵仔細聽,再結合圖上兩個小孩挨著的「挨」字音去糾正。 又如ang eng{的ong這四個鼻韻母,既難發音,又難區別,難點就在發ng這個鼻尾音上o ng是上軟齶抬高,示範時學生無法觀察,只能靠耳朵聽;學生發音是否正確,也只能靠教師聽來鑒別。要指導學生讀准,關鍵是指導氣流從鼻腔通過,可用手捏鼻孔的辦法讓學生俸會,如捏後還能發音,說明不對;如捏鼻孔後即發不出音來了,這就是正確的發音。在這個基礎上再結合ng前面的a e i o發這四個鼻韻母的音。 其他如單韻母aoeluU,一般聲母,復韻母都可以採用示範及結合字音的辦法來教發音。 (2)抓住特點,區別比較。有些音,。往往兩個之間大\'部相同,只小處有所區別,如b與p,發音部位完全相同, ,只在發音方法上有點區別,b不吐氣,p吐氣強些。其他如n與l,g與k,j與q,zh與ch,z與c,d與t等等。但它們的特點區別不清,就容易使發音相混,進而帶來字形相混,以後拼讀音節就更不會清楚了。區別

『陸』 漢語拼音如何教學

漢語拼音如何教學(通用5篇)
學習漢語拼音應該從小開始,那麼漢語拼音如何教學呢,漢語學習,必然要先掌握發音,也就是漢語拼音。那作為漢語老師,怎樣才能在拼音教學中做得更好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漢語拼音如何教學,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漢語拼音如何教學 篇1
1、抓特點,激情趣
剛入學的學生年齡小,樂於動,有意注意時間短。如果只把一個個乾巴巴的字母教給他們,他們會感到沒有興趣。在第一課的引題中,可以設計這樣的導言來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同學們,你們愛不愛聽故事,想不想知道『十萬個為什麼』的內容呀!老師這里有一把金鑰匙,誰能拿到它,誰就能自己講故事,看《十萬個為什麼》了,你們想不想得到它?這把金鑰匙呀就是漢語拼音。」接著教配樂兒歌「拼音字母用處大,讀書識字需要它,幫助講好普通話,我們決心學好它」。從而激起學生樂的興趣。
2、單韻母示範發音,形象記憶
教師可抓住一年級學生模仿性強這一特點,在教學
韻母的發音時,注意採取口形示範與講解相結合的方法,並盡量使用兒童語言。教字母發音時,讓學生仔細看教師口形,然後模仿發音練習。可以說「嘴巴張大aaa,嘴巴攏圓ooo,小嘴一咧eee,牙齒對齊iii,嘴巴突出uuu,撮個小圓uuu」。字形的記憶,可以利用實物形象記憶。藉助圖畫,指導觀察圖,比較字母的字形與圖形的相似點,教順口溜:「圓圓臉蛋羊角辮,張大嘴巴aaa;太陽出來紅彤彤,公雞一叫ooo;清清池塘一隻鵝,水中倒影像個e,漂亮衣服牆上掛,釘帽衣服連成i,烏鴉的窩uuu,紅紅鯉魚頭尾翹,吐出兩個小泡u」。
3、 易混聲母對比練
教易混聲母b、d時,出示ba、da,讓學生比較兩個音
節的異同,找出不同點後,指導學生觀察: b像數字中的哪個數,d呢?教師可引導學生說口訣:正6b, 反6d。由此可編出其它易混聲母的口訣:正9q,反9p;單門n、雙門m;上鉤f、下鉤t。
4、利用單韻母巧記復韻母
我們知道,復韻母是由單韻母組成的。在教學中,可
利用漢語拼音的這一特點,運用單韻母的發音方法,教學復韻母。如ai,教學時講清:先發a的音,口張大,發音響亮,慢慢滑向i,口形逐漸變小,發音較短,合起來一口氣讀成ai。先慢後快,然後讓學生自己練習,掌握正確的發音方法。另外,利用這種發音方法也便於區別字形,如iu 或ui。
5、藉助故事學易混復韻母
復韻母ei和ie,iu和ui易混淆,可以先讓學生比較異同,然後邊講故事邊學習。在區別ei和ie時,可以講e 、i本是好姐妹,e是姐來i是妹;姐在前面喊妹妹(ei ei ei),妹妹飛快跟上姐,妹拉姐來到大田野(ie ie ie),這樣比較容易區分,也可以引導學生模仿編故事。
認識iu 和ui時,i、u也是好兄弟,i是哥來u是弟,哥哥帶弟去春遊(iu iu iu),弟跑哥前抖神威(ui ui ui)。最後多用些含ei 、ie和 iu、 ui的音節,讓學生在比較判斷中熟記於心。
6、藉助兒歌學jqx拼寫規則
教學jqx的拼寫規則,可以從整體入手,出示一些音節,如jin、qiong、xue、jian等,讓學生比較分析,從而找出規律:jqx後面的字母只能是i或u。jqx只能與iu開頭的韻母相拼。告訴學生:jqx仨小孩兒,iu是父母,只要一出門,孩子就跑前,他們很害羞,躲著生人走;抓緊父母i或u的手,從來不願丟。教兒歌:jqx真有趣,離不開i或u,見生人,就躲開,你說稀奇不稀奇。再置疑,jqx後面的字母u為何讀u?讓學生知道u上的兩點省略了。編兒歌:小u碰到jqx,兩點坐飛機。
7、記聲調
聲調是拼音教學的一個重點,四個聲調符號的形狀也正好是聲調的升降形狀。教學時,可以說:同學們看a,老師給它戴上不同的小帽子,它的讀音就不同了。給a戴上一頂小平帽是一聲,讀聲平(ā);戴個向右揚的帽子是二聲,讀出疑問的口氣(á);戴個張口小帽子是三聲,讀時要拐彎(ǎ);戴個向左歪的小帽子是四聲,讀出表示答應的語氣(à)。同時教兒歌:一聲平,二聲揚,三聲拐彎,四聲降。
8、記標調
標調是拼音教學重要的一部分。學生有時弄不清聲調應標在哪個韻母上,教一首兒歌,問題就迎刃而解了。如:「有a不放過,沒a找oe,iu並列拼在後,單個韻母不用說,輕聲不標就空著。」
9、直呼音節
1 支架法
「支架法」就是按聲母的發音部位,擺好口型,再按聲
母的發音方法呼出韻母。如教ma這個音節時:先做好聲母m的口形,不發音,再發a的音,氣流不斷,呼出ma這個音。老師一定要強調,聲母做口形,要發但不發音,讓學生跟著老師發音練習。在此基礎上,老師可以教給學生發音方法口訣:聲母支好架,韻母連著發。前後一口氣,千萬別分家。然後用同樣的方法,直呼別的音節,加以鞏固。
2 過渡法
過渡法就是從「三呼」入手,向「直呼」過渡的教學方
法。開始教拼音的時候,讓學生掌握「零件」和聲韻成音的規律;運用m~a→ma的方法拼讀,逐漸經過暗拼,最近達到直呼。開始時可以運用「前音輕短後音重,兩音相連猛一碰。」這一口訣,引導學生入門。當學生能把聲和韻母拼成一個音節時,要告訴學生在心裡暗拼,張口讀出音節。這也是「看在眼裡,拼在心裡,讀在口裡」。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學習拼法比較熟練了,熟能生巧,可進一步提出聲韻連讀的要求,即按照「聲母韻母連著讀,加快速度一口呼」這一要領。不經暗拼,直呼而出。這里的關鍵是在「連著讀」上。教師做示範時,可先慢,讓學生理解、體驗,再逐步加快速度。
採用過渡法可以避免聲母名稱音和呼讀音混淆,教師易
教,學生易學,家長也易參與輔導,也有利於與學前教育的銜接。但是學生已熟悉的音節或詞語,就要積極地盡早地引導學生直呼出來,不要停留在三呼階段,更不能養成呼必有三的階段。
3 聲介合母與後隨韻母連讀法
聲介合母是拼音教學中的一大難點。教學時首先要講清
概念,即什麼是聲介合母,什麼是後隨韻母。如gua,g是聲母,u是介母,gu是聲介合母。把它看做一個整體,當作聲母,a是後隨韻母(指出ua不是復韻母)。連讀時可採用支架法連讀。先擺好gu的口形,連發後隨韻母a的音,就讀gua。口訣是「前音後音看分明,兩音急讀就拼成」。
為了防止學生丟介音,可以適當進行有介音和無介音的
對比練習,另外教給學生判斷介音的方法。首先要知道,介音只包括iuu,另外,介音除了與聲母能拼外,與後隨韻母也能相拼,而復韻則不能。如gua和gui,gua中的u,與g拼成gu,與a拼成ua; u 就是介母;而gui中的u,與g拼成gu,卻不能和i相拼,u就不是介母,與i合成復韻母ui,這樣就能分清前音後音了。同時要交待jqx與後隨韻母相連時,後面必須有i或u兩個介音,否則不能跟韻母連讀成音節。
漢語拼音如何教學 篇2
讓學生動起來 點燃學習熱情,在課堂教學中,切忌「滿堂灌」,教師應留給學生發展的空間,給學生一片自由的天地,學生想像的童真天性就會像展翅高飛的小鳥,展現其智慧的無限潛力。課堂就是一個小小的舞台,它不僅需要教師的精心編導,更需要不同層次的學生齊心協、盡情發揮,才能演出一幕和諧、生動、感人的戲劇。
兒童具有內在的學習潛力。作為教師,我們應該尊重和利用學生這種內在的學習動力,把兒童從傳統教育中解放出來,讓兒童在「玩」中學,在生活中學,通過各種感官的協同參與,有所感悟,有所發現,從而輕松愉快地學習拼音知識,增長才幹。
一、 拼音在我「手」中
一年級的學生好動,其思維特點是:以形象思維為主要形式,注意力易分散。
對枯燥的拼音知識學起來索然無味,為解決這一矛盾,我在拼音教學時通過游戲等活動轉化為學生看得見、摸得著、感受得到的事物。例如:在教學聲母b時,我示範用左手的大拇指作為b的天線,其餘手指卷屈成b的右半圓。學生發現拼音就在我手中。學生的`熱情被調動起來,課堂活躍了,知識也記得牢固了。在教學d時,我故意問:「誰來幫我演示?」教室里小手紛紛舉起,一生演示:用右手的大拇指作為d的一豎, 其餘手指卷屈成d的左半圓。在比較b、d和p、q時,學生就能利用自己的小拳頭,伸出大拇指,以不同的方向來比劃它們,找出b、d、p、q的相似之處和不同之處。學生的思維活躍了,他們積極思考,想出了許多拼音的「手語」。如:x可以用兩根食指交叉,c可以用左手的大拇指和食指組成左半圓頓時,整個教師充滿了快樂的笑聲、創意聲:「我會這樣記」。給了孩子自主的空間,孩子都能積極地感興趣地學習,才、學得那樣輕松。
二、從「做」中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體驗成功
人們常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的確,孩子一旦有了學習興趣,在學習過程中就能自覺地去克服各種困難,集中精力,強化記憶,活躍思維,積極探索事物的奧秘。在拼音教學中,學生在製作卡片的過程中,經歷了好奇、好動,通過動手製作,在製作中有所發現,有所感悟,從而達到了學生自主學習的目的。例如:復習拼音時,學生准備好紙、剪刀、筆。教師示範製作1―2張卡片,然後讓學生動手製作拼音卡片。學生從口中「讀」的拼音也能用手「做」出來,興奮極了,他們按老師的要求認真製作聲母卡片,韻母卡片,整體認讀音節卡片。教室里不時傳出學生們的各種討論聲和興奮聲。聽著這些聲音,我也明白了製作卡片的神氣功效。
漢語拼音如何教學 篇3
漢語拼音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是幫助識字、正音、學習普通話的工具,也是閱讀寫話的工具。它不僅能幫助識字,也能促進讀寫。在發展兒童的語言、促進兒童早期智力開發方面,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
那麼,教師如何進行漢語拼音教學幫助學生成長,主要從這幾方面入手:
第一,激發興趣,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拼音學習;
第二,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為學生奠定綜合學習的基礎;
第三,聯姻課外,為學生提供學拼音的機會。
漢語拼音是認讀漢字和學習普通話的工具。進行漢語拼音教學,使學生掌握漢語拼音,對於提高他們的語文水平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漢語拼音學起來比較枯燥,羅馬字母對中國孩子來說也顯得陌生,不易掌握。加上學生講粵語方言居多,學起普通話來更加難。怎樣進行漢語拼音教學,怎樣從剛入學學生的年齡、心理特點和教材的實際出發,去引導、幫助學生,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呢?
一、 激發興趣,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拼音學習
興趣是成才的起點,是最好的老師。它在人的生活和學生的智力開發方面具有重要意義。興趣是兒童感知事物、發展思維的內在動力。沒有絲毫興趣的強制性學習,將會扼殺學生探索真理的慾望。 只有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才能更好地使學生學好拼音、用好拼音。
拼音字母是抽象的符號,剛入學的兒童要在三周時間里記住符號的形象和正確的發音是有一定困難的。為了使學生積極而有趣地學習掌握聲母、韻母、聲調,可以採用游戲、自編兒歌、口訣等教學方法。利用實物、自製圖片、錄音等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進行教學,使教學內容具體化、生動化、形象化。著力於激發起兒童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讓兒童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學到知識、獲得能力。
(一)結合游戲開展愉快教學
游戲具有娛樂性,可以消除兒童的緊張感受,容易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游戲具有競爭性,能引起兒童的高度注意,做游戲正合兒童活潑好動、好奇要強的天性。因此,用游戲法教漢語拼音能收到較好的教學效果。
一年級學生入學還保留不少幼兒園階段的特徵,要充分利用他們對游戲的興趣,有目的、有計劃採用游戲形式,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增強學習的動力,鞏固新學知識。如採用采蘑菇、摘桃子、降落傘、踩地雷、找朋友、小郵遞員傳信、開火車等一系列的游戲,讓他們寓學於樂。
(二)編寫兒歌記發音
兒歌的特點是工整押韻,琅琅上口,淺顯易懂,很適合兒童的語言特點。在拼音教學中,編寫一首首兒歌,學生邊讀兒歌邊拍手邊識記,學起來生動活潑。
兒歌的編寫不是教師一個人的事,在教師的引導和啟發下,學生的創作慾望很高,學生的作品生動活潑、富有新意。在創編兒歌的過程中,學生的語言和思維能力同時得到了發展,並且初步嘗到了成功的喜悅,增強了學好語文的信心。
23個聲母,有的外形很相似,對於分辨能力較差的一年級學生來說,更容易弄混,把學生熟知的事物編入聲母兒歌,使抽象思維形象化,有助於學生記憶。如教學聲母n和m,就可以用自編的口訣:單門n,雙門m。此口決既幫助學生記住了發音又記住了字形特點。
除此之外,還可以利用實物、自製圖片、錄音等視聽教具進行拼音教學,使教學直觀、形象,從而激發學生學習漢語拼音的興趣。
二、倡導自主、合作學習,為學生奠定綜合學習的基礎
在教學活動中,我們以學生為主體,充分地利用教材資源,通過各種教學方式,促使學生自主地學習漢語拼音,培養學生自主探究能力,養成自主性學習的習慣。
(一)與教材深交,激發自主學習的意識
漢語拼音是掌握識字的一把金鑰匙,但它是一套抽象的符號,在冗長的拼讀中,兒童學起來枯燥乏味。人教版實驗教材中的漢語拼音部分充分體現了課程標准所要求的綜合性、科學性、啟發性等特點。教材中安排了意境優美的情境圖,把學習內容進行了有效的整合。因此,與其一遍遍地要學生讀、拼、寫,不如把主動權交給學生,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情境圖,讓他們主動地發現,創造性地學習,體驗成功的快樂。
1. 聯系圖畫想像
教材中的情境圖多以字母的形狀呈現,學生通過找一找、想一想,加深了對字母的印象。如,在教學g k h時,學生就說g就像和平鴿嘴裡銜著的那個橄欖枝;k就像兩只小蝌蚪在吃水草;h就像小朋友喝水時坐的椅子。而且還有學生自編了兒歌來記憶字形:一隻鴿子ggg,兩只蝌蚪kkk,長長椅子hhh。
2. 從生活中搜索
在教學拼音部件的字形時,除了讓學生聯系課文中的情境圖找出與拼音部件相似之處
外,我還讓孩子們找一找自己家裡、在幼兒園、在街上等實際生活中與拼音字母形似的事物,孩子有的說:m像麥當勞的標記;l像老師的粉筆;k像柯達彩色膠卷的標記
(二)構築舞台,讓學生互動
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在課堂教學中,要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挖掘每個學生的潛能,關鍵還在於打破傳統的獨立作戰,變單一的個體型為互動的合作型,在合作中探究學習。那麼,如何在一年級學生中開展有效的小組合作學習,培養自主探究能力,我認為找准合作點是關鍵,細化合作的要求是重點。
1.組內互助,共同提高
在每個合作小組中,可以安排一優二中一差的學生,旨在通過小組成員的互相幫助,實施小老師制,全面地提高拼音教學效率。如學生容易弄懂ai Ei ui怎麼書寫,難的是讀音。教師就以ai為例,讓學生看口型,掌握要領,自己琢磨發音。再請已經學會的小朋友做小老師,在小組內教一教其他的同學,這樣實現了小組成員的共同提高。
2.開展競賽,體驗成功
兒童好勝心、進取心特別強烈,在拼音教學中,適當引入地競爭機制,對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有很大的促進作用,學生從競賽中體驗成功,維持自主學習的動力。如ai ei ui一課中,學生已初步掌握發音的基礎上,小組內開展玩轉盤/拼讀音節的競賽活動,一人讀,大家評,比一比誰拼得對、誰讀得准、誰進步最大,使每個學生都有自主體驗和自我表現的機會。
漢語拼音如何教學 篇4
漢語拼音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是幫助識字、閱讀、學習普通話的有效工具。既然是工具,那就必須學會應用。為了較有效地教好漢語拼音,初教漢語拼音的老師可按「四―3333」的模式進行教學,其中「四」指「課前復習,字母教學,拼音教學,書寫教學」四個程序,「3333」指每個程序中的具體內容步驟。現對這個模式作一些必要的闡述。
一、課前復習。
因為漢語拼音是一種工具,發揮工具性重在應用。這就需要經常復習、鞏固。復習可從以下幾個方面來進行。
1、復習學習漢語拼音的意義。這個問題是學生學習漢語拼音的第一天就應該讓學生明白的。但是僅有一次或者幾次的強調是不行的,要經常讓學生思考「為什麼要學習漢語拼音?」這個問題,就是學習漢語拼音的意義,要在漢語拼音教學中經常復習。
2、復習前面學過的字母。凡是在前面已經學過的聲母、韻母,在新授課之前都要認真復習,復習他們的讀法、讀音、帶調讀音,尤其是與本課新授有關字母要重點復習,使學生能在學習新知識中充分應用已學的知識,從而使舊知識得到鞏固。
3、復習拼音方法,進行拼音練習。在前面已經學過的拼音方法要讓學生在學習新知前訓練一遍,可以出幾個音節讓學生拼一拼,使學生從規則、口形方面去體會拼音的准確性,從而鞏固舊知,為學習新知做好准備。
復習這一環節,對漢語拼音的教學顯得尤為重要,復習中的每個內容都應按照目標教學測評的方式切實抓好,因為漢語拼音是一種基礎性工具。

『柒』 拼音b怎麼寫

寫拼音b:四線格中小寫的b占上中格。筆畫順序: 第一筆豎,第二筆右半圓。

拼音b的發音:要先把雙唇閉緊,然後突然打開,張開送氣,要讀的又短又輕。



(7)拼音b教學方法擴展閱讀:

1、在英文中,B(發音為/ˈbiː/,bee)是ISO基礎拉丁字母表中的第2個字母。

2、在歐洲和斯堪的納維亞半島上,「B」被用來表示「平面」,

3、在計算機科學中,B是信息存儲單元——位元組的符號。

4、在工程方面,B是一個級別的單位。

5、在化學中,B是硼的符號,是一種化學元素。

6、漢語拼音的第一個聲母,讀音:波

7、網路中B是用來罵人的語氣詞,常見於網路中(網路用語)。常與2、S等字元組合使用

『捌』 怎麼教剛學寫拼音的孩子區分b和d

可以通過實物演練來教剛學寫拼音的孩子區分b和d。

閱讀全文

與拼音b教學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kindle使用方法說明書 瀏覽:854
油畫無痕掛鉤使用方法 瀏覽:839
幼兒貼肚臍貼的正確方法 瀏覽:47
內開窗安裝方法 瀏覽:565
質性研究主題分析方法 瀏覽:448
汽車提速異響解決方法 瀏覽:489
科三有什麼方法定好油門 瀏覽:743
電腦表格列印方法 瀏覽:454
泡腳片的使用方法 瀏覽:904
滾動手機屏保怎麼設置方法 瀏覽:898
3d圖片黑斑處理方法 瀏覽:809
應用方法研究 瀏覽:825
如何分析人物的描寫方法 瀏覽:1000
提高游戲幀數最快的方法手機 瀏覽:501
乳清蛋白粉使用方法 瀏覽:402
簡單繩子打結的方法 瀏覽:424
格力微波爐使用方法 瀏覽:696
老太太突然尿頻怎麼治療方法 瀏覽:400
ph胎盤按摩膏使用方法 瀏覽:195
如何以實證主義的方法改造自然法 瀏覽:7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