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研究方法 > 捏法是什麼的方法

捏法是什麼的方法

發布時間:2022-07-26 17:36:47

⑴ 基本按摩手法有哪些

按摩常見的幾種手法
1.按法:用手指螺紋面、手掌面、掌根、魚際,或掌面相對、手掌重疊和屈肘等,在患者身體的有關部位或壓痛點處,均勻地來回直線形或圓形有節奏地一起一落的手法,叫做按法。這種手法,能通郁閉,助消化,消腫止痛,平衡陰陽。
2.掌摩法:手掌面或掌面重疊放於患者身體的有關部位或壓痛處,在臂和腕關節的帶動下,有節奏地撫摩,叫做掌摩法。這種手法能和中理氣,調節脾胃。
3.推法:用手掌或手指向下、向外或向前推擠患者肌肉,叫做推法。這種手法能調和脾胃,舒筋理肌。
4.推拿法:用拇指與其他四指指腹(螺紋面)的合力,在患者身體上的施治部位,移動地一起一落,推而拿之,反復進行,叫做推拿法。這種手法能疏風定痛,緩解痙攣與酸痛 。
5.揉法:用手指或手掌,貼在患者皮膚等有關部位、壓痛點或穴位處不移開,進行左右、前後的內旋或外旋揉動,使施治部位的皮下組織隨著施治的指或掌轉動的方法,叫做揉法。這種手法能疏筋活絡,寬胸理氣。
6.捏法:用手拇指和其他四指的對合力,夾住患者身體的肌肉、韌帶組織等施治部位,上下手指輾轉擠捏前進,叫做捏法。這種手法能促進局部血液循環,消除肌肉酸脹。
7.抓法:手指掌貼於患者體表施治部位,聚攏滿把將皮肉肌筋握於掌指內,然後再迅速松脫,叫做抓法。這種手法能通經絡,祛風邪。
8.點發:用手指端、肘尖或屈指骨突部,著力於施治部位或穴位處,戳點按壓,叫做點法。指端點法多用在穴位上,而肘尖點法則多用在肌肉豐厚的深部組織上或用於循經治療 等。這種手法能清頭目,消結腫。
9.掐法:用手指甲尖,在患處一上一下重按穴位,或兩手指同時用力摳掐,同時叉不刺破皮膚的手法,叫做掐法。掐法是重刺激手法之一,如臨床急救常以指甲掐來代替針,為 了避免刺破皮膚,要掌握好指力,或在掐穴處墊塊薄布,為增進療效,緩解疼痛,掐後再輕揉一會。這種手法能回陽救逆,開竅醒神。
10.揪法:用手拇指腹和食指腹或用三指對合呈鉗形,夾住施治部位的肌肉韌帶,緊緊地捏提起,隨即松脫,如此反復捏提松脫的操作手法,叫做揪法。這種手法多用於額頭、頸 前和項背等部位,能祛邪解表,通痹止痛。

⑵ 拿捏按摩如何操作,這種方法能起到什麼效果呢

將拇指與食指,中指或用拇指與其餘四指彎曲成弧形,在所選定的六位或肉隸滿的部位,信握一松地用力拿捏常用於領部斜方肌或肩部三角肌部位的按摩。拿與捏的區別在於,從手形上看,拿法是呈孤形的,捏法是呈鉗形的。拿法施力的面積比較大,捏法則比較小。操作時,以手指的活カ來帶動操作部位。拿法刺激性較小。操作時應舒緩有力,動作要連貫、協調,由輕漸重。拿捏法能開導閉塞的經脈,調和氣血,疏鬆肌腱。可以加強血液的循環,改善局部新陳代謝,増強關節的靈活性和肌肉的收縮能力。

⑶ 小兒推拿手法有哪些

小兒推拿的手法一、推法
用拇指或食、中二指指面沿同一方向運動稱為「推法」。推法主要包括「直推、旋推、分推」三種。「直推」是在表皮進行操作,不要推擠皮下組織。「直推法」常用於「線狀」穴位。「旋推」也是只作用於表皮,不得帶動皮下組織。「旋推法」主要用於手部「面狀」穴位。「分推」可橫如直線,也可彎曲如弧線。
小兒推拿的手法二、拿法
「拿法」是用拇指和食、中兩指相對用力(或用拇指和其餘4指相對用力),提拿一定部位和穴位,做一緊、一松的拿捏。拿法動作要緩和而有連貫性,不要斷斷續續;用力要由輕到重,不可突然用力。「拿法」刺激較強,常配合其他手法應用於頸項、肩部、四肢上的穴位和肌肉較豐滿的部位。
小兒推拿的手法三、按法
「按法」是用手指或手掌按壓小兒的一定部位或穴位,逐漸用力向下按壓。主要包括三種形式,分別為:「拇指按法」、「中指按法」和「掌按法」。「按法」是一種刺激較強的手法,常與「揉法」結合應用,組成「按揉」復合手法。「按揉」就是先按後揉,或者邊按邊揉。
小兒推拿的手法四、摩法
「摩法」是用食指、中指、無名指和小指指腹或手掌掌面放在一定部位上,以腕關節帶動前臂,沿順時針或逆時針方向做環形撫摩。頻率是每分鍾摩動120次。
小兒推拿的手法五、捏法(捏脊)
捏法是用拇指、食指、中指三指輕輕捏拿肌膚,作用於背部正中,又叫「捏脊」。從「長強穴」到「大椎穴」成一直線;操作時應由下向上捏拿。捏脊有兩種方法,一種是拇指在前,食指在後;另一種是拇指在後,食、中兩指在前。在捏脊時每捏3~5遍後,在第4或第6遍時,每捏3次,將肌膚捏住向上提拉一次,稱「捏三提一」,也可以「捏五提一」。

⑷ 十二生肖的橡皮泥捏法是怎樣的

十二生肖——虎橡皮泥捏法:

工具/原料:橡皮泥、彩泥、粘土。

方法/步驟:

1、取土黃色彩泥適量,滾搓成圓球,作為頭部。

2、取紅色彩泥適量,搓成圓球,壓扁貼於頭部。

3、取白色彩泥適量,滾搓成兩個小圓球,壓扁,貼於如圖位置。

4、取黑色彩泥適量,滾搓成小圓球,製作鼻子。

5、取白色彩泥適量,製作兩個小圓球,壓扁,貼於眼睛部位,作為眼球。

6、取黑色彩泥適量,滾搓成小圓球,作為黑眼珠。

7、取黑色彩泥適量,製作頭上「王」字紋路。

8、取土黃色彩泥適量,製作耳朵形狀。

9、取土黃色彩泥適量,製作4個小圓柱,作為腿部。

10、取白色彩泥適量,滾搓成圓球,輕輕壓扁,作為爪子。

11、用小切刀,切割出爪子形狀。

12、取土黃色彩泥適量,滾搓成圓柱形,作為身體。

13、用圓頭工具,點出腿的位置。

14、安裝腿於身體。

15、取土黃色、白色和黑色彩泥,製作尾巴。

16、安裝尾巴於身體部位,並取黑色彩泥適量,製作背部紋路。

17、取黑色彩泥適量,製作臉部紋路。

注意事項:

腿基本晾幹了才進行粘合,這樣就不容易變形了。

粘合時候,粘合部位沾點水就可以粘合了。

⑸ 推拿的主要手法有哪些

推拿的主要手法:
1、按法
利用指尖或指掌,在患者身體適當部位,有節奏地一起一落按下,叫作按法。
2、摩法
用手指或手掌在患者身體的適當部位,給以柔軟的撫摩,叫作摩法。
3、推法
在前用力推動叫推法。
4、拿法
用手把適當部位的皮膚,稍微用力拿起來,叫作拿法。
5、揉法
醫生用手貼著患者皮膚,作輕微的旋轉活動的揉拿,叫作揉法。
6、捏法
在適當部位,利用手指把皮膚和肌肉從骨面上捏起來,叫作捏法。
7、顫法
是一種振顫而抖動的按摩手法。
8、打法
打法又叫叩擊法。

⑹ 小兒推拿有哪些手法

一、推法
用拇指或食、中二指指面沿同一方向運動稱為「推法」。推法主要包括「直推、旋推、分推」三種。「直推」是在表皮進行操作,不要推擠皮下組織。「直推法」常用於「線狀」穴位。「旋推」也是只作用於表皮,不得帶動皮下組織。「旋推法」主要用於手部「面狀」穴位。「分推」可橫如直線,也可彎曲如弧線。
二、拿法
「拿法」是用拇指和食、中兩指相對用力(或用拇指和其餘4指相對用力),提拿一定部位和穴位,做一緊、一松的拿捏。拿法動作要緩和而有連貫性,不要斷斷續續;用力要由輕到重,不可突然用力。「拿法」刺激較強,常配合其他手法應用於頸項、肩部、四肢上的穴位和肌肉較豐滿的部位。
「按法」是用手指或手掌按壓小兒的一定部位或穴位,逐漸用力向下按壓。主要包括三種形式,分別為:「拇指按法」、「中指按法」和「掌按法」。「按法」是一種刺激較強的手法,常與「揉法」結合應用,組成「按揉」復合手法。「按揉」就是先按後揉,或者邊按邊揉。
四、摩法
「摩法」是用食指、中指、無名指和小指指腹或手掌掌面放在一定部位上,以腕關節帶動前臂,沿順時針或逆時針方向做環形撫摩。頻率是每分鍾摩動120次。
五、捏法(捏脊)
捏法是用拇指、食指、中指三指輕輕捏拿肌膚,作用於背部正中,又叫「捏脊」。從「長強穴」到「大椎穴」成一直線;操作時應由下向上捏拿。捏脊有兩種方法,一種是拇指在前,食指在後;另一種是拇指在後,食、中兩指在前。在捏脊時每捏3~5遍後,在第4或第6遍時,每捏3次,將肌膚捏住向上提拉一次,稱「捏三提一」,也可以「捏五提一」。
六、揉法
「揉法」是用手指的羅紋面、大魚際或手掌,作用於一定的部位或穴位上,做環形揉動。一般以每分鍾揉120-160次為宜。「揉法」分為「指揉法」、「掌揉法」和「魚際揉法」。用手指的羅紋面作用於穴位做環形揉動叫「指揉法」;用手掌的大魚際作用於治療部位做環形揉動叫「魚際揉法」;用手掌(掌跟)作用於治療部位做環形揉動叫「掌揉法」。

⑺ 捏脊背的具體方法捏脊有什麼好處需要注意什麼

捏法分三指捏法和二指捏法,具體操作如下:
1.三指捏法:兩手腕關節略背伸,拇指橫抵於皮膚,食中兩指置於拇指前方的皮膚處,以三指捏拿肌膚,兩手邊捏邊交替前進。
2.二指捏法:兩手腕關節略尺偏,食指中節橈側橫抵於皮膚,拇指置於食指前方的皮膚處,以拇指、食指捏拿皮膚,邊捏邊交替前進。
捏脊的動作要領如下:
1.應沿直線捏,不要歪斜。
2.捏拿肌膚松緊要適宜。
捏脊應注意以下幾點:
1.捏拿肌膚松緊要適宜。
2.應避免肌膚從手指間滑脫。
3.應沿直線捏,不要歪斜。
捏脊療法是以中醫的陰陽、氣血、經絡學說作為理論指導並以中醫的辨證施治為原則,通過在脊柱部由下而上且連續地夾起肌膚,邊捏邊向前推進,起於尾終於項枕部來達到防病治病之目的。它的操作部位是脊背部,所涉及的經絡主要有督脈和足太陽膀胱經。脊柱為督脈循行之主幹,《難經》曰:「督脈者,起於下極之俞,並於脊里,上主風府,入屬於腦。」督脈與六陽經有聯系,稱為「陽經之海」,故其統攝一身之陽,全身陽氣的運行無不與之有關。足太陽膀胱經行於脊柱兩旁,各臟腑背俞穴均在背部膀胱經上。捏脊療法通過對督脈及五臟背俞穴的刺激,可以達到調整陰陽,調和氣血,恢復臟腑功能的作用。現代醫學已經闡明,脊柱既是支撐人體的骨性主幹,又是腦、脊髓通向軀體各臟器、組織發出神經根的地方和通道,人體的植物神經節、干,主要分布於脊柱兩側。捏脊療法通過對這些神經節、乾的刺激,藉助復雜的神經、體液因素,整體地、雙向地調整內臟功能,從而達到增強體質治病保健的目的。捏脊療法簡單易行,治療廣泛,療效確切,痛苦小,無副作用,很符合目前無創痛療法的發展趨勢注意事項
1.
捏脊宜在室內進行,並應注意室溫適中。在冷天捏脊,室內應升爐子,以免著涼;在熱天捏脊,則應注意通風,但不要讓風直接吹著病人。
2,捏脊的時間,最好在早晨進行,剛吃飽,不宜捏脊,捏脊後,也不宜馬上進食。
3.捏脊的手法要輕柔,兩手用力要均勻,不要捏得太快。

閱讀全文

與捏法是什麼的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航空電纜對接插頭包紮的方法步驟 瀏覽:618
積分電路計算方法 瀏覽:350
如何用最簡便的方法做倉鼠窩 瀏覽:395
辦公軟體使用方法 瀏覽:679
如何知道車輛轉向燈的使用方法 瀏覽:241
用什麼方法化解尿酸 瀏覽:321
hiv抗體檢測的方法有哪些 瀏覽:951
摩托真空胎安裝方法 瀏覽:591
有什麼方法比較快入眠 瀏覽:416
研究一般課題的科學方法 瀏覽:454
女生自助購物正確方法 瀏覽:155
急性鼻炎咽喉炎的治療方法 瀏覽:927
大金過橋檢測方法 瀏覽:756
碳酸鈉和硫酸銨鑒別方法 瀏覽:209
如何區分家長類型和溝通方法 瀏覽:588
秦艽的種植方法 瀏覽:325
你會用簡便方法計算53 瀏覽:338
主要的研究方法是什麼 瀏覽:115
風寒濕痹阻證最快的治療方法 瀏覽:464
小哥哥鍛煉方法 瀏覽:7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