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研究方法 > 研究科學方法的視頻

研究科學方法的視頻

發布時間:2022-07-26 12:07:09

A. 科學研究方法哪些

1、探索性研究

對研究對象或問題進行初步了解,以獲得初步印象和感性認識,並為日後周密而深入的研究提供基礎和方向。

2、描述性研究

正確描述某些總體或某種現象的特徵或全貌的研究,任務是收集資料、發現情況、提供信息,描述主要規律和特徵。

3、解釋性研究

探索某種假設與條件因素之間的因果關系,探尋現象背後的原因,揭示現象發生或變化的內在規律。

(1)研究科學方法的視頻擴展閱讀:

科學研究的起源:

一類是經驗問題,關注的是經驗事實與理論的相容性,即經驗事實對理論的支持或否證,以及理論對觀察的滲透,理論預測新的實驗事實的能力等問題;

另一類是概念問題,關注的是理論本身的自洽性,洞察力,精確度,統一性以及與其他理論的相容程度和理論競爭等問題。

科學研究提供的對自然界作出統一理解的實在圖景,解釋性範式或模型就是「自然秩序理想」,它使分散的經驗事實互相聯系起來,構成理論體系的基本公理和原則,是整個科學理論的基礎和核心。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科學研究

B. 科學的研究方法有哪些

所謂科學的研究方法,很明顯就是科學工作者在從事某
項科學發現時所採用的方法。但是。這個過於簡單的說明對
我們沒有多大幫助。能不能對這個問題作出更詳細的說明呢?
好吧!我們可以描述一下這個問題的一個理想答案。
(1)在進行科學研究時,應當首先認識到問題的存在。
例如,在研究物體的運動時,首先應當注意到物體為什麼
像它所發生的那樣進行運動,亦即物體為什麼在某種條件下
會運動得越來越快(加速運動),而在另一種條件下則會運
行得越來越慢(減速運動)。
(2)要把問題的非本質方面找出來,加以剔除。例如,
一個物體的味道對物體的運動是不起任何作用的。
(3)要把你能夠找到的、同這個問題有關的全部數據
都收集起來。在古代和中世紀,這一點僅僅意味著如實地對
自然現象進行敏銳觀察。但是進入近代以後,情況就有所不
同了,因為人們從那時起已經學會去模仿各種自然現象,也
就是說,人們已經能夠有意地設計出種種不同的條件來迫使
物體按一定的方式運動,以便取得與該問題有關的各種數據。
例如,可以有意地讓一些球從一些斜面上滾下來;這樣做時,
既可以用各種大小不同的球,也可以改變球的表面性質或者
改變斜面的傾斜度,等等。這種有意設計出來的情況就是實
驗,而實驗對近代科學起的作用是如此之大,以致人們常常
把它稱為「實驗科學」,以區別於古希臘的科學。
(4)有了這些收集起來的數據,就可以作出某種初步
的概括,以便盡可能簡明地對它們加以說明,亦即用某種簡
明扼要的語言或者某種數學關系式來加以概括。這也就是假
設或假說。
(5)有了假說以後,你就可以對你以前未打算進行的
實驗的結果作出推測。下一步,你便可以著手進行這些實驗,
看看你的假說是否成立。
(6)如果實驗獲得了預期的結果,那麼,你的假說便
得到了強有力的事實依據,並可能成為一種理論,甚至成為
一條「自然定律」。
當然,任何理論或自然定律都不是最後定論。這一過程
會一次又一次地重復下去。新的數據,新的觀察和新的實驗
結果將不斷出現,舊的自然定律將不斷為更普遍的自然定律
所替代,因為這些新的定律不但能說明舊定律所能解釋的各
種現象,而且還能說明舊定律所不能解釋的一些現象。
以上這些,正如我已經說過的,是一種理想的科學研究
方法。但是在真正的實踐中,科學工作者並不需要像做一套
柔軟體操那樣一步一步地進行下去,而且他們通常也不這樣
做。
比起旁的事情來,像直覺、洞察力甚至運氣這一類因素
常常更起作用。在整部科學史中充滿了這樣的例子。有不少
科學家僅僅根據很不充分的數據和很少一點實驗結果(有時
甚至一點實驗結果也沒有),便突然靈機一動,得出了有用
的、合乎事實的論斷。這樣的論斷,如果按部就班地通過上
述理想的科學研究方法進行,就可能要用好幾年的時間才能
得到。
例如,凱庫勒就是在郵車上打瞌睡的時候,突然領悟到
苯的化學結構的。洛維則在半夜醒來的時候,突然得到了關
於神經刺激的化學傳導問題的答案。格拉澤卻由於無聊地凝
視著一杯啤酒,才得到了氣泡室的想法。
然而這是不是說,一切都是憑好運氣得來的,根本不需
要動腦筋去思考呢?不,絕對不是的。這樣的「好運氣」只
有那些具有最好領悟力的人才會碰上,換句話說,有些人之
所以會碰上這樣的「好運氣」,只是因為他們具有十分敏銳
的直覺,而這種敏銳的直覺則是依靠他們豐富的經驗、深刻
的理解力和平時愛動腦筋換來的。

阿西莫夫《你知道嗎?——現代科學中的一百個問題》
科學普及出版社 1984年

C. 非情科學研究:條件反射視頻

非條件反射是天生的,是不會隨時間推移而改變或消失的。
條件反射是後天形成的,它有一個強化的過程,強化是非條件反射和刺激信號在時間上的結合。
比如,餓了就要吃飯,非條件反射。
聽到燒菜的聲音,會產生一定的飢餓感,想到吃飯,條件反射。
條件反射與非條件反射最主要的區別在於,條件反射是由於信號刺激引起的反射,一般建立在學習的基礎上,而非條件反射是與生俱來的,恆久不變的,是生物的基本生存能力.就像著名的巴普羅夫關於反射的實驗,狗吃東西時分泌唾液是非條件反射,而聽到鈴鐺分泌唾液是條件反射,是經驗所得.條件反射要經過大腦皮層,而非條件反射不經過,較低級.
條件指對一個生理現象本來沒有關系的刺激。例如,給狗搖鈴狗流唾液這個實驗,本來搖鈴對於狗來說是沒有意義的,給沒有訓練過的狗搖鈴狗是不會流唾液的。但是經過訓練,搖鈴這個刺激被賦予了「有食物」這個概念,於是狗就會流唾液。這就是條件反射。

D. 有什麼好看的精彩科學探索宇宙太空之類的視頻

我相信茫茫宇宙中一定有另一種甚至更多種高級生物的存在,比人類的知識水平高很多也不一定,所以說我認為UFO的存在是可以相信的。 關於 UFO 的思考 UFO現象是本世紀最激動人心,最富有深遠意義的事件。UFO現象中一些似乎違反自然規律的事件,極可能是現代物理學革命的前奏,因為歷史上物理學的重大發現往往是從觀察天空開始,而且UFO現象還可能與外星智慧有關。 它所顯示的種種超出現代科學技術水平的功能,無疑是對人類智慧和當今科學技術的極大挑戰。假如UFO真是外星人的乘具,外星人真的同地球人接觸,那將會對地球文明產生全面沖擊;對宇宙圖景、科學體系、思維方式、哲學思想以至倫理道德方面,產生巨大的推動作用。因此,對UFO的研究極有可能導致人類文明的新飛躍。 但是目前,UFO研究一直徘徊在較低水平上,這不僅因為有關UFO的資料和數據十分缺乏,更重要的是因為對UFO存在著一些誤解。其中最為典型的觀念是「UFO=飛碟=外星人」,它可能使UFO研究誤入歧途,歷史常有驚人的相似之處。 牛頓為了解釋運動的原因,創立了「第一推動力」學說,而不惜將後半生的大部分精力耗費在深奧玄虛的神學上。而當今UFO研究面臨同樣的境地:把UFO的神奇現象,簡單地推到外星人身上。那比上帝難以捉摸的外星人假設,必然使UFO研究流於神秘空洞甚至膚淺,使它不能成為真正的科學,不能作為一門嚴格的科學而登大雅之堂,這與UFO及其研究所具有的深遠意義極不相稱。因此,有必要從哲學高度對UFO及其研究進行深刻的探討,以期對UFO及其研究建立正確的認識,進而尋出正確的研究方向。 外星人存在嗎? 千百年來,人類信奉的最高准則「人是萬物之靈」,並且慣於孤獨地生活在浩瀚宇宙中,排斥任何其它智慧的存在。這由來已久的思維方式,對於外星人的存在,自然持有一屑不顧的懷疑態度。然而進入本世紀以來,先後有許多現象都表明,外星智慧生命的存在是可能的。 1977年9月,參加日內瓦CCIR(國際無線電通訊諮詢委員會)第二次討論會的代表提出:「目前地球上接收到許多來自宇宙的電波」、「在地球之外的茫茫宇宙中,存在著有智慧生命的星球」。(注1) 美國天體物理學家弗蘭克.德拉克根據經驗公式,計算出約有六千五百萬顆可能存在生命的行星,進而具體分析處於各個文明發展階段的行星數目。並指出有兩顆行星發展到核子時代,與地球水平相近。(注2) 生命並不一定以碳水化合物為基礎。80年美國馬里蘭大學舉行了一次專門討論地球以外是否存在文明社會的科學討論會,有的生物化學家指出:「在高溫下,矽完全可以成為生命的基礎」、「另一種理性的人可能以能的形式存在」。海洋科學家也發現了一種寄生於硫磺的生命體,這一發現為外星生命存在的可能性提供了新的線索。(注3、4) 今日世界中,的確存在著奇怪的飛行物。這些飛行物的許多行為都帶有「非天然」的性質。例如:具有奇特碟形的飛行物,以超乎尋常的速度、加速度、巨大的電磁影響,奇異的發光特徵,在人類生活的空間,頻頻向人類展示。作為一個飛行實體的神奇功能,就人類當前的科學技術是無能為力的,甚至是不可思議的。因此,人們推斷它們是外星人操縱的工具。 綜上所述,外星生命存在的可能性不能排除。但我們從前面所說的三個證據中可以看出,它們仍以地球人固有的經驗為准則,去探索另外一種可能存在的智慧,含糊和空洞是顯而易見的。唯有那些屢屢出現的飛碟現象,才是清晰的和具有研究價值的。 但是整個科學界對於外星人的說法並不感興趣。究其原因不僅與外星人假設過於玄虛、其科學依據甚少有關。實質上,還存在著更深一層的原因。 自古以來,「人」是哲學的第一主題,到本世紀已形成了一種「以地球人為中心」的價值理論。這種理論只考慮地球人和地球人的目標,以及以地球人的經驗來判斷萬物的准則。這種價值理論有廣闊的歷史、哲學和宗教背景,在西方國家中幾乎已成為至高無上的准則。盡管哥白尼推翻了「地球中心學說」,而他卻一直珍視「地球人是宇宙獨一無二的智能生物」的信條,不能設想也不能允許別的智慧存在。這代表了一大批傑出科學家的觀點:人的精神不可以用科學來解釋,它只能為人類所獨有,這是整個人類價值所在。而且當地球文明還未受到外星人的侵襲,由牛頓、麥斯威爾、愛因斯坦等創立的科學體系依然壯麗輝煌。 人類技術水平正在日新月異地飛躍,在這一系列場景下,誰還會杞人憂天,對那「外星人」的神話而操
希望採納

E. 跪求能在線觀看完整版的科學實驗高清視頻,求免費分享鏈接

鏈接:

提取碼:w2cb
芝麻學社STEAM科學實驗,完結版網路網盤高清視頻。

F. 想要免費觀看科學實驗在線的高清視頻哪位大佬有免費鏈接可以分享下嗎

鏈接:

提取碼:w2cb
芝麻學社STEAM科學實驗,完結版網路網盤高清視頻。

G. 科學探究的一般方法有哪六種

探究形式

(一)發現式探究
發現式探究是以學生本身觀察和經驗為基礎,在學習情境中通過自己的探索自我發現學習的主要內容。這種教學法就是我們常說的發現教學法。
開放性的問題, 封閉性的問題,
(二)推理性探究
推理性探究是「沒有動手做」而應用探究方法的探究,它主要是開發學生的批判性思維技能。它的主要特點是:學生通過問題進行思考;學生直接或間接地觀察現象,如親手做、教師示範、看視頻和閱讀等;學生通過提出疑問和討論來得出或歸納出概念。
推理性探究教學過程往往包括教師講述、師生共同討論、學生運用推理方法形成概念等步驟。
(三)實驗式探究
實驗式探究是一個完整的實驗過程,包括從問題的提出到最終的解釋報告全過程。這種探究學習是讓學生在實驗過程中學習。

閱讀全文

與研究科學方法的視頻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什麼方法比較快入眠 瀏覽:416
研究一般課題的科學方法 瀏覽:454
女生自助購物正確方法 瀏覽:155
急性鼻炎咽喉炎的治療方法 瀏覽:927
大金過橋檢測方法 瀏覽:756
碳酸鈉和硫酸銨鑒別方法 瀏覽:209
如何區分家長類型和溝通方法 瀏覽:588
秦艽的種植方法 瀏覽:325
你會用簡便方法計算53 瀏覽:338
主要的研究方法是什麼 瀏覽:115
風寒濕痹阻證最快的治療方法 瀏覽:464
小哥哥鍛煉方法 瀏覽:786
樁基本功訓練方法 瀏覽:551
任務驅動實驗教學方法 瀏覽:926
手工捆紮方法最常用的 瀏覽:618
紀律如何整頓有什麼方法 瀏覽:398
照片電子檔案手機製作方法 瀏覽:818
腦腔梗治療新方法 瀏覽:764
犬瘟病治療方法 瀏覽:648
百度網盤倍速播放方法手機 瀏覽: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