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加強小學生家風家訓教育的研究
家風家訓的教育需要的是電腦的一種媒介,因為家風家訓屬於你教育別人的一個素材,只能通過電腦的演示文稿程序編寫成具有動畫,文字,視頻的多彩的傳播模式,讓受眾得到圖文並茂的方式都得教育,那麼你就應該知道演示文稿的程序使用方法。看看教程就行了。
2. 參照組織文化的層次,論述家風應如何建設
1、家長要給孩子以示範引導
基礎教育是全社會的事業,需要學校、家庭、社會密切配合。學校要擔負主體責任,對學生負責,對學生家庭負責。家長要尊重學校教育安排,尊敬老師創造發揮,配合學校搞好孩子的學習教育,同時要培育良好家風,給孩子以示範引導。
2、廣大家庭都要重言傳、重身教
廣大家庭都要重言傳、重身教,教知識、育品德,身體力行、耳濡目染,幫助孩子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邁好人生的第一個台階。要在家庭中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導家庭成員特別是下一代熱愛黨、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熱愛中華民族。
要積極傳播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傳遞尊老愛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儉持家、鄰里團結的觀念,倡導忠誠、責任、親情、學習、公益的理念。
3、勤勞致富,勤儉持家
要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勤勞致富,勤儉持家。要發揚中華民族孝親敬老的傳統美德,引導自覺承擔家庭責任、樹立良好家風,強化家庭成員贍養、扶養老年人的責任意識,促進家庭老少和順。
一個健康向上的民族,就應該鼓勵勞動、鼓勵就業、鼓勵靠自己的努力養活家庭,服務社會,貢獻國家。
4、發揮婦女在弘揚中華民族家庭美德、樹立良好家風方面的獨特作用
強調促進男女平等、發揮婦女在各個方面的積極作用。同時,要注重發揮婦女在社會生活和家庭生活中的獨特作用,發揮婦女在弘揚中華民族家庭美德、樹立良好家風方面的獨特作用。中國人一直贊美賢妻良母、相夫教子、勤儉持家,這些是中華民族傳統優秀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5、幫助婦女處理好家庭和工作的關系
要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認真研究家庭領域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把推進家庭工作作為一項長期任務抓實抓好。要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統領,引導婦女既要愛小家,也要愛國家,帶領家庭成員共同升華愛國愛家的家國情懷、建設相親相愛的家庭關系。
引導婦女帶動家庭成員,發揚尊老愛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儉持家、鄰里團結等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抵制歪風邪氣,弘揚清風正氣,以好的家風支撐起好的社會風氣。要幫助婦女處理好家庭和工作的關系,做對社會有責任、對家庭有貢獻的新時代女性。
3. 家庭如何建設家教家風
注重家庭 注重家教 注重家風
家庭是社會的基本細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不論時代發生多大變化,不論生活格局發生多大變化,我們都要重視家庭建設,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緊密結合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發揚光大中華民族傳統家庭美德,以好的家風支撐起好的社會風氣。大力加強家庭文明建設,廣泛開展文明家庭創建活動,著力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涌現出一大批尊老愛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儉持家、鄰里團結的文明家庭。
4. 怎樣做好家教,怎樣樹好家風,怎樣建好家庭 專題討論
家風,又稱門風,是一個家庭或家族多年來形成的傳統風氣、風格和風尚,承載著一個家庭或家族的生活方式、生活態度、文化氛圍、理念、價值觀和人生觀等,這些建構成一個家庭或家族獨特的特色。我們稍加梳理,解讀一下歷史,不難發現,許多長盛不衰、地位顯赫的家庭家族,度會有各自興旺發達的秘訣——家訓,又可稱為家風,它貫穿於整個家庭或家族輝煌的始終。
一個家族的振興與發達,離不開引領家庭家族走向成功者所創立的家風和家教。家風與家教的形成都會經歷一代甚至幾代人的積淀和努力,它總結了前世中無數家庭的得與失以及經驗,結晶成為獨一無二、適合自己家庭或家族實際的法寶,引領家庭或家族走向輝煌。
5. 如何推進家庭家教家風建設,營造文明新風尚
我認為一個家庭良好的行為標准就是家訓,一個家庭獨有的風尚就是家風,良好的家風能夠體現家庭成員的家教和素養,然而,需要每個家庭成員的遵守,好的家風能夠熏陶出有教養的家庭成員,家長的言行對於孩子非常重要,這就是所謂的言傳身教吧。我是一個在美好環境中成長起來的幸福孩子,歡樂的笑聲,優美的音樂聲,琅琅的讀書聲一直縈繞在我的幸福小屋,伴隨著我成長。爸媽總是以身作則,言傳身教,引導我努力學習,積極鍛煉,從而讓我對學習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養成了良好的生活習慣。當然,這還少不了爸爸制訂的家訓的功勞。我的家訓是「五為」准則,即是:為人、為學、為用、為體、為生。為人是根本,為體是基礎,為學是手段,為用是目的,為生是理想。
一個家族的振興與發達,離不開引領家庭家族走向成功者所創立的家風和家教。家風與家教的形成都會經歷一代甚至幾代人的積淀和努力,它總結了前世中無數家庭的得與失以及經驗,結晶成為獨一無二、適合自己家庭或家族實際的法寶,引領家庭或家族走向輝煌。
的確,在生我養育我的這塊土地上,父輩的經歷過太多的艱苦日子,到我們這一輩雖然還時常有聽到「舊社會」「土地承包到戶」等,但那些艱苦歲月留給我們沒有太深的印象;因為我的父親母親早已把往日的磨難當作一種精神,一種積極面對生活,勤勞節儉的家風傳承給我們這一代。
我家的家風家教有四條:一是積極的生活態度,二是認真做事、勤儉節約,三是善良真誠待人,四是孝敬尊長。
下面就把這四條做一個講解:父母總說積極的生活態度對我們很重要,他們在日常生活中對子女總是和藹的面容,從不在晚輩面前講家中生計的困難,經常告訴我他們小時候每到開學前些天,父親(我的爺爺)都忙於東奔西跑的籌借學費;記憶中父母親講給我們的都是明天會更好,你們遇上了好時代要好好學習,不管上什麼學校家裡都支持,沒有解決不了的困難。只要是我們想要買的書籍或一些學慣用品總是會如願以償,當我們由小學升到初中,到高中,每成長一個階段,這種積極的態度便轉換成一種精神,鼓舞著我們。
今天不必要建一堵完美的牆,只需要砌一塊完美的磚,一步一個腳印踏踏實實向前走,這是認真做事的第二點家教;一口吃不了胖子,凡事不可心急但必須認真去做認真對待,從小事做起,不管是以前在校讀書還是現在在家中,家裡每個人都會主動的做家務;父母親言傳身教的是勤奮節儉,自己的衣服鞋子都是穿的實在是破了穿不出去了才買新的,吃飯時總是把好吃的菜讓給我們吃,從小我們就耳濡目染傳承這種勤勞和節約的風氣,也教會了我們不浪費不奢侈。
第三點是為人要善良,真誠待人,在我年紀很小的時候,孔融讓梨、司馬光砸缸、等這些耳熟能祥的故事就印在我們的腦海里,父母親教導我們做人做事要誠實,做人,要誠實、誠信、知錯就改。「誠信是做人之根本,立業之基」這句則是爸爸的口頭禪。父母從小就教育我做人要誠實,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就要改正,不能撒謊。父母讓我們知道了天底下沒有免費的午餐的道理,富裕的生活要靠自己雙手來創造,有奮斗才能實現自己的理想。父母總說記得家中最開心的事情是我們考試取得了好的成績,而豐盛的飯菜是父母親一種鼓勵的方式,與親人們聊聊學習上生活上的事情總是那麼開心、有趣,不管我的學業到哪個階段成長到什麼年紀,這種開心、有趣的感覺從未減弱。
四是孝敬父母,尊敬長輩。父母一直告誡我:百善孝為先!家風是一條應該牢記的座右銘。有了它,我們才可以在社會上立足,才能讓自己走的更遠!銘記家風,為自己的人生做奠定而堅定的基礎,踏出堅定的步伐,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才!
許多年以來我深深的理解這四點家風家教,也同樣會傳承給下一代,並且在我們這個大家族中,這優良的家風家教也早已根深蒂固深入人心,無論子女們學業有成走多遠,或者事業有成有多麼的成功;都忘不了父母親的諄諄教導,以致於我們自己同樣的要言傳身教,教育我們的後輩代代傳承。社會在不斷的發展,生活環境和各方面的條件越來越好,但這些優秀的精神永遠不會被棄忘,它激勵我們積極向上,教會我們面對生活,遇見困難不氣餒。
良好的家風傳承是社會風尚的健康發展前提,每個家庭都應構建起具有各自特色的家風和家教,作為家庭的核心人物責無旁貸應該擔當起這一重任,形成家庭的凝聚合力,給力社會風尚進步發展;給力偉大的「中國夢我的夢」的實現;千萬個家庭組合成一股強大的振興中華力量。
家庭家教家風演講稿(二)
家庭是圃,孩子是苗。家風如雨點,它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小苗只有在雨露的滋潤下,才能健康成長。孩子只有在優良家風的熏陶下,才能出類拔萃。最近,隨著家風一詞火了起來,腦海中不禁涌現出爺爺奶奶教育我的一幅幅景象。
小時候,每次上學校之前,奶奶總愛叮囑我幾句:孩子,到學校千萬別和同學磨牙(亳州俗語,指吵架或打架),如果有人欺負你,就回來跟我說,我去找你們老師。!奶奶生怕我在學校和同學發生矛盾,老是有事沒事給我上政治課,講一些經典的故事,教育我遇事要寬宏大量,在學校要和老師、同學和睦相處,不要動不動就和其他人發生沖突。在奶奶的諄諄教誨之下,我基本上沒有和老師、同學發生過矛盾。
爺爺愛給我講很多關於他當年服兵役的經歷,告誡我:現在的年輕人沒有幾個能吃苦耐勞的。你要從小學會能吃苦,否則不能幹成什麼大事!爺爺還教導我: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只有經歷了常人所不能忍受的環境,才能造就真正的人才,今後的工作和生活方可出類拔萃。也許這就是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我想。
現在,我已經步入高中,成為一名高中生,早已養成了樂於助人、艱苦樸素等好習慣。仔細想想,這些都和我們家的家風有著不可分割的關系。奶奶還是在每次去學校之前給我上政治課,爺爺還是時不時在飯前飯後給我聊聊關於勤儉節約、艱苦奮斗等等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非常樂於聆聽他們的一言一語,因為那正是我們家的好家風。
我一直在想,樹立端正的家風,繼承優秀的家規和家訓,是值得弘揚的民族文化。如今社會一些不良習氣已逐漸退出人民的視線,正能量得以傳遞,如再加上優良家風以打造,那麼咱們社會的風氣將會更加純潔,人民的生活將會更加美好,國家的未來將會更加繁榮昌盛!
家庭家教家風演講稿(三)
我住在農村,爸爸媽媽常跟我說:人窮志不窮,我們一定要做一個誠實的人,要拾金不昧。我那時並不明白那句話,直到八歲那時候,樂樂才讓我明白了這句話的意義。
覺得八歲那年,樂樂和我一起到花都湖騎自行車。樂樂和我正騎在中途的時候,我忽然看見了一個很漂亮的錢包。和樂樂說:樂樂,快看!有一個很漂亮的錢包被別人給丟在地上了,我們得發財了!我們把它撿回家吧!樂樂聽了,十分生氣,說:我們不能把這個錢包撿回去,如果我們把這個錢包撿回去的話,那這個錢包的主人一定會十分著急的。我們還是把這個錢包送到失領處吧。好嗎?我聽了,感到羞愧萬分。於是,我和樂樂說:樂樂,那我們現在就把這個錢包送到失領處吧。樂樂聽了,心情就變好了,馬上一邊拿著那個漂亮的錢包,一邊拉著我到失領處哪裡了。
我和樂樂一起騎著自行車,有說有笑的。騎了差不多七分鍾,我和樂樂就到了失領處。到了失領處的時候,樂樂就把錢包交給了失領處的阿姨,阿姨見了,對我和樂樂說:你們真是兩個拾金不昧的好孩子呀!我和樂樂聽了,甜甜地笑了。
不久,那個錢包的主人來到了失領處,那個阿姨告訴她:看,坐在那兒的兩個孩子。您的錢包就是她們找回來的。錢包的主人知道了,對我們連連道謝。我們連聲說:不用謝!於是,我和樂樂就一起繼續騎自行車了。
6. 如何培養良好的家風家教
一、弘揚良好家風、家教的重要性
良好的家風家教既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內容,又是踐行核心價值觀的重要途徑和載體。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興國之魂、強國之要,家風家教則是立家之基、立身之本。子女的成長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一個家庭家教、家風的綜合反映。婦女承擔著撫育子女、照顧家庭的重要角色,在弘揚傳統美德、傳續良好家風、倡導健康生活、建設幸福家庭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歷史上有岳母刺字、孟母三遷、田母拒金等很多關於母親教子的典故,值得我們學習和踐行。因此,我們要充分認識家風家教的重要性,努力在培育良好家風家教中踐行核心價值觀,為夯實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基礎做出積極貢獻。
二、弘揚良好家風、家教的具體措施
1、新時期家風家教既要繼承優良傳統,又要豐富發展、與時俱進。良好的家風家教關乎每個人的成長進步、家庭的幸福安康、社會的和諧發展和民族素質的提升。我們要認真領會新時期家風家教的深刻內涵,充分發揮家風家教在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的重要作用,爭當良好家風的營造者和建設者。一方面,要汲取中華優秀傳統家風的思想精華和道德精髓。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有重家教、守家訓、正家風的文化傳統,就有「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道德傳承。中國古代公開出版的「家訓」總共有120多種,其核心都是強調「重德修身」,涵蓋愛國、孝老、慈幼、勤儉、立志、自律、仁愛、進取等豐富的內容。詩禮傳家、耕讀傳家、精忠報國等家風,更是代代相傳,深入每個人的血脈。這些優秀家風家教,是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為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展壯大提供了豐厚的滋養,我們必須繼承和弘揚。另一方面,要不斷豐富發展新時期家風家教的內涵。當前,我國經濟社會步入新常態,人們的價值理念呈現多元多變的趨勢。家風家教的內涵也須適應時代要求,不斷豐富發展,做到與時俱進。比如男女平等、科學教子、家庭民主、社會責任等道德理念,就是在現代文明環境下對於中華民族家庭美德的發展和完善。我們要認真研究總結、不斷豐富發展家風家教的內涵,將核心價值觀的要求融入其中,促進核心價值觀內化為人們的精神追求、外化為人們的自覺行動。
2、充分發揮婦聯組織在推進家風家教、踐行核心價值中的積極作用
婦聯作為黨領導下的群眾組織,要適應新常態、把握新常態、引領新常態,在推進良好家風家教、引導婦女兒童踐行核心價值觀中發揮更大作用。一要廣泛動員,共建「最美家庭」。以村(社區)「婦女之家」為平台,組織交流文明家風、展示和諧風貌、評議家訓家規,最大限度地激發每個家庭踐行中華民族家庭美德的內在自覺,引領廣大婦女群眾做良好家風的建設者、和諧家庭的創建者。二要注重結合,培育良好家風。婦聯組織要以各類家庭創建活動為載體,以婦女之家為依託,以關愛留守老人、留守婦女兒童為重點,吸引和動員更多婦女和家庭參與家庭道德文明創建,促進良好家風和社會風尚的形成。要把引導婦女弘揚「四自精神與爭做「慈母」「孝女」「賢妻」統一起來,把發揮婦女在經濟社會中「半邊天」的作用與在家庭生活中的獨特作用結合起來,引導家庭成員注重自身修養,注意行為舉止,以身作則、言傳身教,傳承家庭美德,樹立良好家風,營造良好的家庭環境。三要擴大宣傳,增強認知認同。要運用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發揮網站、微博、微信、QQ等新媒體作用,分層次、有重點地宣傳新時期家風的深刻內涵,宣講家庭和諧的故事,使道德模範、感動沙灣的人和事、助人為樂、孝老愛親等先進典型的事跡家喻戶曉、人人皆知,用真實的事例感染人、啟發人、教育人,傳遞社會正能量。四要加強協作,形成工作合力。家風家教是全社會共同的事業,要爭取黨政支持,集中大家的智慧,匯集社會各方力量,開拓思路,創新方法,促進良好家風形成。要弘揚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願精神,精心組織各種志願服務活動,把服務做進校園、做進社區、做進家庭,努力形成政府支持、社會關心、人人參與的工作局面。
三、良好家風家教的作用
家庭是社會最小組合單位,也是最基礎的社會分子。沒有小家庭就沒有社會大家庭。和睦、和諧的家庭關系,是社會穩定的基石。中國是文明古國,有著幾千年的光榮歷史。在傳統思想教育史冊上有著璀璨奇葩——儒家思想,道家思想,佛教思想,還有家風教育匯聚成中華精神文明的核心。在這百花盛開的園地里有許許多多代表人物,人們把關公、岳飛等人物塑造成「仁、義、禮、孝……」的化身,以忠孝為人生必須遵循准則,光榮的傳統一代一代傳承下來。家教在傳統教育中起到積極的不可低估的作用。迄今社會上大多數的家庭,繼續秉承祖先的教誨,弘揚光榮傳統,勤儉持家過日子,以尊老愛幼為出發點建設和睦和諧的家庭關系。這樣和諧穩定的家庭關系對社會的健康發展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7. 怎樣推進家庭家教家風建設,提高
我認為立家規、正家風還是一種責任擔當。一些黨員領導幹部權高位重,正確使用手中的權力,管好家屬、子女和身邊的工作人員尤其重要。為此,必須有責任擔當意識。為官一任,造福一方,雖然是句老話,但從這句老話中我也悟出了新的道理:一個稱職的黨員領導幹部,面對新形勢、新常態,要管理好一個單位、一個部門,就必須視那個部門、那個單位為自己的家,這個「家」的好家風、好家規更為重要、更應立好。諸如大到人、財、物規范管理制度,為民服務承諾制度,黨風廉政建設制度,軟環境建設評優制度;小到上下班紀律、機關作風建設、年度考核等制度,都應不斷建立,不斷完善。因為這樣的「家風」、「家規」,直接關繫到這個單位、這個部門黨風行風的好壞,關繫到黨的事業及其部門和單位工作的興衰。
我們家好的家風、家規,將繼續保持下去,它雖然沒有寫在紙上,也沒有貼在牆上,但每時每刻都會在我們夫妻及家人的心裡出現。我決心做到天天常思己過、日日警鍾長鳴,爭做一個家規好、家風正、受黨和人民信賴的民政幹部。
孟子曰:「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這就是說,做人做事要遵循一定的法則,當官為人更要遵守道德規范,做到守住底線,不踏紅線,不碰高壓線,做一個為民務實清廉、領導滿意、百姓擁戴的好官。近日,縣委組織部發文,要求黨員幹部撰寫家規家風文章,結合本人的家庭、家風、家規,對照周恩來總理的「十條家規」,我想說說自己正家風、立家規的體會和感悟。
本人及其家屬,一個是部門主要負責人,一個是單位副職幹部,多年來,約定俗成夫妻共同遵守的家規、家風就是:清白做人,踏實幹事,不謀權私,不留話柄。
我認為,正家風、立家規不是形式,不是做表面文章,重在用自身的實際行動帶頭為家為人樹立清白做人、踏實幹事、不謀私利、敬畏紀律的榜樣。到民政局工作五年多,局裡的招投標事項,我沒干預過一次,也沒背地裡讓親友同事參與過一次,都是由局物品采購及工程論證領導小組進行陽光操作;優撫安置、調殘評殘、城鄉低保工作中,我沒為一個不符合條件的對象打過招呼、發過話。
我認為家風家規連著黨風黨規。作為黨員領導幹部,立好家規,樹好家風,更是主動適應全面從嚴治黨新常態、推動「兩個責任」落地生根的根本要求。做官一陣子,做人一輩子。金錢固然重要,但金錢不是萬能的,品德必須高尚。周恩來總理一生兩袖清風、一塵不染,嚴於律己、寬以待人、艱苦樸素,不以權力為自己、為家人、為屬下謀取私利,其高風亮節,世界敬仰,成為全黨全國人民的楷模。他時刻用「十條家規」的尺子規范自己、約束自己、規范家人的行為,為我們黨員領導幹部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也為我們黨員領導幹部樹立了光輝的榜樣。
8. 大學生認為如何加強家庭家教家風建設
在很多新媒體上,我們時常能夠看到一些關於家風家教的話題或者文章,都很吸引眼球,一些耳熟能詳的故事如洛克菲勒給兒子的38封信、曾國藩家教等等,都讓每一個家庭和父母趨之若鶩,特別想將這些有成就的名人的經驗復制到自己的家庭里,然自己的家庭收益。這充分說明了人們對於家庭家風和家教的關注。其實,家教,我覺得比起學校教育來都要重要的多,是孩子一生最重要的教育。
要加強家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家庭教育作為學校教育的有益補充,除了知識點學習,要重點突出德育教育的內容,把愛國、誠信、敬業、奉獻等理念通過言傳身教、潤物無聲的方式讓孩子從小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樹立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的志向,才能夠讓孩子不斷學習成長為對國家、對社會有用的人才。
要積極創新教育形式,堅持走出去、到基層的教育方式,積極參加社會勞動、志願服務等,傳遞奮斗幸福觀,從小樹立起敢於奮斗、不怕辛苦的良好品質,才能夠遇到困難而不退縮、遇到艱難而不氣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