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研究方法 > 標准銥化合物分析方法

標准銥化合物分析方法

發布時間:2022-07-26 03:40:57

① 有誰知道《 銥 》該如何加工嗎


元素名稱:銥

元素原子量:192.2

元素類型:金屬

發現人:台奈特(Tennant) 發現年代:1803年

發現過程:

1803年,由英國人台奈特(Tennant)發現。

元素描述:

第一電離能9.1電子伏特。銀白色金屬,硬而脆。熱加工時,只要不退火,可延展加工成細絲和薄片;一旦退火,就失去延展性變得硬脆。密度22.42克/厘米3。熔點2410±40℃,沸點4130℃。面心立方晶體。化學性質很穩定。不溶於酸。稍溶於王水;稍受熔融得氫氧化鈉、氫氧化鉀和重鉻酸鈉得侵蝕。有形成配位化合物得強烈傾向。主要化合價+2、+4、+6。

元素來源:

在地殼中含量僅有9×10-9%。主要存在於鋨銥礦中。可用鋅與在提煉鉑時所得得鋨銥合金中分離製得。

元素用途:

純銥專門用在飛機火花塞中,多用於製作科學儀器、熱電偶、電阻線等。做合金用,可以增強其他金屬得硬度。它與鉑形成得合金(10%的Ir和90%的Pt),因膨脹系數極小,常用來製造國際標准米尺。

元素輔助資料:

銥屬鉑系元素。鉑系元素幾乎完全成單質狀態存在,高度分散在各種礦石中,例如原鉑礦、硫化鎳銅礦、磁鐵礦等。鉑系元素幾乎無例外地共同存在,形成天然合金。在含鉑系元素礦石中,通常以鉑為主要成分,而其餘鉑系元素則因含量較小,必須經過化學分析才能被發現。由於鋨、銥、鈀、銠和釕都與鉑共同組成礦石,因此它們都是從鉑礦提取鉑後的殘渣中發現的。

鉑系元素化學性質穩定。它們中除鉑和鈀外,不但不溶於普通的酸,而且不溶於王水。鉑很易溶於王水,鈀還溶於熱硝酸中。所有鉑系元素都有強烈形成配位化合物的傾向。

1803年,法國化學家科勒德士戈蒂等人研究了鉑系礦石溶於王水後的渣子。他們宣布殘渣中有兩種不同於鉑的新金屬存在,它們不溶於王水。1804年,泰納爾發現並命名了它們。其中一個命名為irdium(銥),元素符號定為Ir。這一詞來自希臘文iris,原意是「虹」。這可能是由於二氧化銥的水合物IrO2·2H2O或Ir(OH)4,從溶液中析出沉澱時,顏色或青、或紫、或深藍、或黑,隨著沉澱的情況而改變。

② 鋶試金富集-催化極譜法測定銥

方法提要

痕量Ir在HCl-NH4I-(NH2)2CS底液中能產生靈敏度很高的催化氫波,在濃度為0.02×10-9~5×10-9mol/L范圍內峰電流呈線性關系。試樣經火試金分離富集後處理成含IrX2-6(X=Cl-,Br-)的溶液進行測定,可分析礦石中w(Ir)>0.1×10-9的試樣。

儀器

極譜儀(三電極系統)。

試劑

銥標准溶液ρ(Ir)=5.0ng/mL見本章64.3.4。

碘化銨。

硫脲。

鹽酸。

硫酸。

過氧化氫。

氯酸鉀。

碘化銨溶液(1mol/L)。

硫脲溶液(3mol/L)。

抗壞血酸溶液(50g/L)。

校準曲線

移取0.00mL、0.050mL、0.10mL、0.20mL、0.40mL、0.60mL、0.80mL、1.00mL、2.00mL銥標准溶液(5.0ng/mL)於10mL比色管中,用0.1mol/LHCl補足3mL,分別加入2mL碘化銨溶液、2.5mL硫脲溶液,稀釋至10mL。於沸水浴中加熱20min後取下冷卻,放置1.5h,倒入10mL小電解池中,補加一滴抗壞血酸溶液和2mL(1+1)HCl,於原點電位-0.45V處進行極譜測定。

分析步驟

稱取10.0g(精確至0.1g)試樣,鋶試金富集,將鋶扣粉碎後,在中溫電熱板上用40mL(1+2)HCl溶解扣,試金扣中多餘的硫以硫化氫形式逸出,Cu、Fe、Ni等以氯配合物進入溶液中,Au和鉑族元素以硫化物形式留在殘渣內。最後,用過濾實現貴金屬與賤金屬的分離。殘渣在25mL瓷坩堝中於600℃灰化完全。再用HCl-H2O2-氯酸鉀於電熱板上溶解鉑族元素的硫化物。待殘渣分解完全後,蒸干,取下,定量加入10mL1mol/LHCl提取。

分取3.0mL提取液於10mL比色管中,加入2mL碘化銨溶液,以下步驟同校準曲線。

按下式計算銥的含量。

岩石礦物分析第三分冊有色、稀有、分散、稀土、貴金屬礦石及鈾釷礦石分析

式中:w(Ir)為銥的質量分數,μg/g;m1為從校準曲線上查得試樣溶液中銥的質量,μg;m0為從校準曲線上查得試樣空白溶液中銥的質量,μg;V1為分取試樣溶液的體積,mL;V為試樣溶液的總體積,mL;m為稱取試樣質量,g。

注意事項

1)底液組分對催化電流的影響。碘化銨(NH4I)的用量越大,Ir波峰電流越高;超過0.3mol/L時,因析出的碘過多,測定時會使低含量Ir的波形振盪加大。需加抗壞血酸還原過量的碘,而抗壞血酸的加入一定要在較低溫度(小於20℃)下進行,否則抗壞血酸分解後會在Ir波處產生波峰。在滿足靈敏度的前提下,NH4I濃度以0.2mol/L為宜。

硫脲用量的影響。Ir的峰電流隨硫脲用量增加而降低。硫脲濃度在0.6~1mol/L時,Ir的峰電流變化不大。

HCl的加入位置及用量。HCl的加入位置對Ir的峰電流影響明顯,且當Ir的含量增大時,Ir的峰電流增加幅度更大,見表64.11。後加HCl還可防止試劑碘化銨分解。

表64.11 HCl加入先後比較表

加入3mL(1+1)HCl後(10mL底液中)Ir波峰趨於穩定。選擇(1+1)HCl的加入量為2mL,因為酸度太大,測定時汞滴滴落不穩。

2)沸水浴加熱時間、汞柱高度及表面活性物質的影響。Ir在上述介質中於常溫下並不產生催化波,需經沸水浴加熱處理後才有催化電流,實驗表明沸水浴至少20min,催化波高才穩定。

3)底液中痕量的表面活性物質存在,使催化波高降低,甚至完全消失,所以所用器皿要保持干凈。

4)環境溫度及測定時間的影響:室溫在10~35℃時,Ir的峰電流隨溫度升高而增大。當室溫高於35℃時,Ir的波峰會出現不穩定現象,需要在冷水浴中進行。

同一含量放置不同時間的測定值見表64.12。可見放置1.5h後,Ir峰最高,並穩定1h;時間再增長,Ir波峰會越來越低。

表64.12 放置不同時間銥的峰高測定值(30℃)

5)Ir存在形態對催化波的影響。在不同條件下,Ir形成各種不同的配合物或是配陰離子。Ir的硫酸鹽在所選定的條件[HCl-NH4I-(NH2)2CS體系]下,其極譜催化活性甚低,幾乎不產生催化波。Ir的硫酸鹽經過鹽酸處理後,Ir的峰電流有較大增加;當Ir完全以IrCl2-6配離子存在時,Ir可產生靈敏的催化波。

6)起始電位對Ir催化波的影響。在HCl-NH4I-(NH2)2CS體系中,原點電位對Ir的峰電流有較大的影響,起始電位不同,汞滴上的電荷正負及多少不一,嚴重影響了吸附量。

7)共存離子的影響。在所選定條件下,對0.1ng/10mLIr測定而言,干擾元素允許量是:Ag50μg,Au2μg,Pt5.0ng,Pd0.4μg,Os5ng,Ru10ng,Rh50ng,Cu和Ni0.5mg,Fe0.1mg,W和Mo2μg。具有強氧化性的離子,如Mn(VII)、Ce(Ⅳ)等能把碘化銨氧化,析出大量的碘,對測定有一定影響。

③ 怎樣檢測黃金中含銥

大家請注意最近市場有很多黃金摻銥首飾
含銥金屬的千足金首飾交易規則:

蒙騙方式:以舊換新;

工藝簡單,倒模工藝為主; 儀器檢測難發現;

防範黃金摻銥5招

為了幫助一些黃金珠寶金店及生產企業在回收黃金舊料時及早發現問題,不受損失,業內專家說可以採取以下措施:

肉眼識別法
如果摻銥嚴重,產品表面明顯有極細小的暗點,與整個黃金飾品的顏色不相協調。

砂紙打方法
黃金舊料收購後,用剪刀剪開,用拋光砂紙打底下的一層,發現其顏色會有不同,或者會有小亮點,如果拿放大鏡來看更能看出。

車花刀檢臉法
把送來的黃金舊料熔後再進行車花刀檢驗,只要損壞車刀就不要。雖然損壞刀會有一定不便,但刀可以再磨,至少不會收到摻銥的原料,一定程度上避免更大的報失。

產品判斷法
根據摻銥黃金易打車花刀的特點,車花類產品不易出現摻銥現象,否則造假者的車花工藝首飾也難逃一劫。所以,光板戒指或大項鏈,一些黃金為托的鑲嵌產品,以及小金條等都要謹慎。

儀器檢測法
一般的檢測儀器難以檢測,京國藝公司研發生產的GY-MARS光譜儀可以對摻銥的黃金進行精確分析,公司GY-D型機也可以滿足企業要求。
專家建議國家技監機構加強打擊力度。但據業者反映,既使抓住了摻假者也只能罰款而已,不可能有更嚴厲的措施,如果上升到法律高度就好了。

④ 『銥』是什麼東西有什麼作用價值多少

銥是一種稀有化學元素,化學符號是Ir,原子序數77,原子量192.2,面心立方晶格,密度22.42g/cm^3,熔點2454℃,是一種稀有的貴金屬材料,銥191和銥193是僅有的兩個天然同位素。銥的化學性質很穩定。是最耐腐蝕的金屬,銥對酸的化學穩定性極高,不溶於酸,只有海綿狀的銥才會緩慢地溶於熱王水中,如果是緻密狀態的銥,即使是沸騰的王水,也不能腐蝕銥;稍受熔融的氫氧化鈉、氫氧化鉀和重鉻酸鈉的侵蝕。一般的腐蝕劑都不能腐蝕銥。有形成配位化合物得強烈傾向。主要化合價+2、+4、+6。
純銥專門用在飛機火花塞中,多用於製作科學儀器、熱電偶、電阻線以及鋼筆尖等。做合金用,可以增強其他金屬得硬度和抗腐蝕性。純凈的銥多用於合金,銥雖然有單獨使用,但這樣的情況比較少,單獨以緻密金屬狀的形式出現的形態一般作為錠狀,坩堝,或者絲狀。將銥加工成絲狀的成本高,使得銥絲的市場售價高達每克1000元左右,所以銥經常以合金形式出現,它與鉑形成得合金(10%的Ir和90%的Pt),因膨脹系數極小,常用來製造國際標准米尺,世界上的千克原器也是由鉑銥合金製作的。

⑤ "銥"這種化學物質有哪些化學性質和物理性質呢

元素名稱:銥
元素原子量:192.2
元素類型:金屬
體積彈性模量:GPa 320
原子化焓:kJ /mol @25℃ 628
熱容:J /(mol· K) 25.10
導熱系數:W/(m·K) 147
導電性:10^6/(cm ·Ω )0.197
熔化熱:(千焦/摩爾) 26.10
汽化熱:(千焦/摩爾) 604.0
原子體積:(立方厘米/摩爾) 8.54
密度:(g/cm^3 )22.42
元素在宇宙中的含量:(ppm)0.002
元素在太陽中的含量:(ppm) 0.002
地殼中含量:(ppm) 0.000003
氧化態:Main Ir+3, Ir+4 Other Ir-1, Ir0, Ir+1, Ir+2, Ir+5, Ir+6
晶體結構:晶胞為面心立方晶胞,每個晶胞含有4個金屬原子。
晶胞參數:a = 383.9 pm b = 383.9 pm c = 383.9 pm α = 90° β = 90° γ = 90°
莫氏硬度:6.5
聲音在其中的傳播速率:(m/S) 4825
發現人:台奈特(Tennant) 發現年代:1803年
發現過程: 1803年,由英國人台奈特(Tennant)發現。
元素描述: 第一電離能9.1電子伏特。銀白色金屬,硬而脆。熱加工時,只要不退火,可延展加工成細絲和薄片;一旦退火,就失去延展性變得硬脆。密度22.42克/厘米3。熔點2410±40℃,沸點4130℃。面心立方晶體。化學性質很穩定。不溶於酸。稍溶於王水;稍受熔融得氫氧化鈉、氫氧化鉀和重鉻酸鈉得侵蝕。有形成配位化合物得強烈傾向。主要化合價+2、+4、+6。
元素來源: 在地殼中含量僅有9×10-9%。主要存在於鋨銥礦中。可用鋅與在提煉鉑時所得得鋨銥合金中分離製得。
元素用途: 純銥專門用在飛機火花塞中,多用於製作科學儀器、熱電偶、電阻線等。做合金用,可以增強其他金屬得硬度。它與鉑形成得合金(10%的Ir和90%的Pt),因膨脹系數極小,常用來製造國際標准米尺,世界上的千克原器也是由鉑銥合金製作的。
元素輔助資料: 銥屬鉑系元素。鉑系元素幾乎完全成單質狀態存在,高度分散在各種礦石中,例如原鉑礦、硫化鎳銅礦、磁鐵礦等。鉑系元素幾乎無例外地共同存在,形成天然合金。在含鉑系元素礦石中,通常以鉑為主要成分,而其餘鉑系元素則因含量較小,必須經過化學分析才能被發現。由於鋨、銥、鈀、銠和釕都與鉑共同組成礦石,因此它們都是從鉑礦提取鉑後的殘渣中發現的。
鉑系元素化學性質穩定。它們中除鉑和鈀外,不但不溶於普通的酸,而且不溶於王水。鉑很易溶於王水,鈀還溶於熱硝酸中。所有鉑系元素都有強烈形成配位化合物的傾向。
1803年,法國化學家科勒德士戈蒂等人研究了鉑系礦石溶於王水後的渣子。他們宣布殘渣中有兩種不同於鉑的新金屬存在,它們不溶於王水。1804年,泰納爾發現並命名了它們。其中一個命名為irdium(銥),元素符號定為Ir。這一詞來自希臘文iris,原意是「虹」。這可能是由於二氧化銥的水合物IrO2·2H2O或Ir(OH)4,從溶液中析出沉澱時,顏色或青、或紫、或深藍、或黑,隨著沉澱的情況而改變。
[編輯本段]【化學符號Ir】
屬於周期表Ⅶ族過渡元素,原子序數77,原子量192.2,面心立方晶格,是一種稀有的貴金屬材料。
簡史1803年英國坦南特(s.Tenna、nt)由分離鉑後的黑色殘渣中發現銥;1813年進行了銥的第一次熔化實驗;1860年帝俄造幣廠用約8kg原生含銥材料和其他殘渣作原料進行熔煉,得到一個1.805kg重的銥錠。1881年霍蘭(J.Holland)以「熔化和鑄造銥的工藝」為題申請了美國專利。此後,各國的冶金工作者們為解決銥的加工問題作了大量工作。
性能銥的主要性能是:(1)密度22.65g/cm。,是已知元素中密度最高的;(2)熔點2454℃,銥製品使用溫度可達21。0~2200¨C;(3)彈性模量高(538.3GPa),泊松系數低(0.26),低溫塑性很差;(4)是最耐腐蝕的金屬,緻密態銥不溶於所有無機酸,也不被其他金屬熔體浸蝕,例如熔化的鉛、鋅、鎳、鐵、金等;能耐許多熔融試劑和高溫硅酸鹽的浸蝕;(5)像其他鉑族金屬合金一樣,銥合金能牢固吸附有機物,可作催化劑材料;(6)銥在空氣或氧氣中600℃以上生成IrO2,並在1100℃分解;在1227℃空氣中銥的揮發量為鉑的100倍。銥可採用高頻或中頻爐、電弧爐、電子束爐等熔煉。銥在1600℃以上具有好的塑性,通常進行熱加工。
用途銥的高熔點、高穩定性使其在很多特殊場合具有重要用途,但銥的脆性和高溫損耗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它的應用。銥的最早應用是作筆尖材料,後來又提出了注射針頭、天平刀刃、羅盤支架、電觸頭等方面的用途。銥坩堝可用於生長難熔氧化物晶體,該坩堝能在2100~2200℃工作幾千小時,是重要的貴金屬器皿材料。銥的高溫抗氧化性和熱電性能使銥/銥銠熱電偶成為惟一能在大氣中測量達2100℃高溫的貴金屬測溫材料;可用作放射性熱源的容器材料;陽極氧化銥膜是一種有前途的電顯色材料。Ir192是γ射線源,可用於無損探傷和放射化學治療。同時,銥是一個很重要的合金化元素,一些銥合金使用在某些關鍵部門;銥化合物亦有其特有用途。

⑥ 銥是什麼做什麼用

銥:原子序數77,原子量192.22,元素名來源於拉丁文,原意是「彩虹」。1803年英國化學家坦南特、法國化學家德斯科蒂等用王水溶解粗鉑時,從殘留在器皿底部的黑色粉末中發現了兩種新元素—鋨和銥。銥在地殼中的含量為千萬分之一,常與鉑系元素一起分散於沖積礦床和砂積礦床的各種礦石中。自然界存在兩種同位素:銥191、銥193。人工放射性同位素192Ir是通過穩定元素191Ir受中子輻射獲得。衰變放出γ射線,半衰期74.2d,常用於工業探傷。(正常情況下放射性物質經過十個半衰期以後,輻射強度已經不足以造成危害,工業探傷使用銥源是一個相對安全的選擇。用途

簡介

銥的需求量從2009年的2.5噸升至2010年的10.4噸。這主要是因為電子相關應用的需求量從0.2噸升至6噸:銥制坩堝被廣泛用於大型高質量單個晶體的生產,而這些晶體的需求在這段時間大大提高。銥的消耗量預期將因為積累的坩堝庫存而飽和,這在2000年代也曾經發生過。其他重要應用還包括火花塞(2007年消耗0.78噸)、氯鹼法所用的電極(同年消耗1.1噸)以及化學催化劑(同年消耗0.75噸)。[5]

工業及醫學

銥的應用大部份運用其高熔點、高硬度和抗腐蝕性質。銥金屬以及銥﹣鉑合金和鋨﹣銥合金的耗損很低,可用來製造多孔噴絲板。噴絲板用於把塑料聚合物擠壓成纖維,例如人造絲。鋨﹣銥合金也可以用於指南針軸承和計重秤。[5]

銥的耐腐蝕、耐高溫性質很強,所以非常適合作為合金添加物。飛機引擎中的一些長期使用部件是由銥合金組成的,銥﹣鈦合金也被用作水底管道材料。加入銥可提升鉑合金的硬度。純鉑的維氏硬度為56 HV,而含50%銥的鉑合金硬度可超過500 HV。[5]

銥也常被用於須承受高溫的儀器當中。比如,柴可拉斯基法使用銥制高溫坩堝,產生單個氧化物晶體,如藍寶石、釓鎵石榴石和釔鋁石榴石等。這些晶體被用於電腦內存和固態激光器零件當中。銥合金能夠抵禦電弧侵蝕,所以是火花塞電觸頭的理想材料。[5]

Cativa催化法是把甲醇轉變為乙酸的過程,可使用銥化合物作為催化劑。[5]

放射性同位素銥-192在γ射線照相中是一種重要的能源,有助對金屬進行無損檢測。另外,近距離治療利用Ir所釋放的γ射線來治療癌症。這種治療方法把輻射源置於癌組織附近或裡面,可用於治療前列腺癌、膽管癌及子宮頸癌等。[5]

⑦ 化學分析方法中較常用的檢測方法

鑒定金屬由哪些元素所組成的試驗方法稱定性分析,測定各組分間量的關系(通常以百分比表示)的試驗方法稱定量分析。若基本上採用化學方法達到分析目的,稱為化學分析。若主要採用化學和物理方法(特別是最後的測定階段常應用物理方法),一般採用儀器來獲得分析結果,稱為儀器分析。化學分析根據各種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獨特化學性質,利用化學反應,對金屬材料進行定性或定t分析。定量化學分析按最後的測定方法可分為重量分析法、滴定分析法和氣體容積法等三種。重量分析法是使被測元素轉化為一定的化合物或單質與試樣中的其他組分分離,最後用天平稱重方法測定該元素的含量。滴定分析法是將已知准確濃度的標准溶液與被測元素進行完全化學反應,根據所耗用標准溶液的體積(用滴定管測量)和濃度計算被測元素的含量。氣體容積法是用量氣管測量待測氣體(或將待測元素轉化成氣體形式)被吸收(或發生)的容積,來計算待測元素的含量。由於化學分析具有適用范圍廣和易於推廣的特點,所以至今仍為很多標准分析方法所採用。儀器分析根據被測金屬成分中的元素或其化合物的某些物理性質或物理與化學性質之間的相互關系,應用儀器對金屬材料進行定性或定量分析。有些儀器分析仍不可避免地需要通過一定的化學預處理和必要的化學反應來完成。金屬化學分析常用的儀器分析法有光學分析法和電化學分析法兩種。光學分析法是根據物質與電磁波(包括從丫射線至無線電波的整個波譜范圍)的相互關系,或者利用物質的光學性質來進行分析的方法。最常用的有吸光光度法(紅外、可見和紫外吸收光譜)、原子吸收光譜法、原子熒光光譜法、發射光譜法(看譜分析)、濁度法、火焰光度法、x射線衍射法、x射線熒光分析法以及放射化學分析法等。電化學分析法是根據被測金屬中元素或其化合物的濃度與電位、電流、電導、電容或電量的關系來進行分析的方法。主要包括電位法、電解法、電流法、極譜法、庫侖(電量)法、電導法以及離子選擇電極法等。儀器分析的特點是分析速度快、靈敏度高,易於實現計算機控制和自動化操作,可節省人力,減輕勞動強度和減少環境污染。但試驗裝工通常較龐大復雜,價格昂貴,有些大型、復雜、精密的儀器只適用於大批量和成分較復雜的試樣分析工作。

⑧ 銥的提取

金屬的提取:砂鉑礦或含鉑族金屬的砂金礦用重選法富集可得精礦,鉑或鋨、銥的含量能達70-90%,可直接精煉。50年代以來鉑族金屬主要從銅鎳硫化物共生礦中提取,小部分從煉銅副產品中提取。鉑族含量高的冰鎳,在氧壓下硫酸浸出,或氯化冶金分離其他金屬後獲得鉑族精礦。鉑族精礦經過直接溶解、分離、提純,或先將鋨、釕氧化揮發他離後,再分離、提純其他鉑族金屬。
鉑族金屬再生:鉑族金屬稀有而貴重,歷來重視回收。廢催化劑、廢電器元件、含鉑的殘破器皿、廢電鍍液、珠寶裝飾品廠的廢料等都可從中回收鉑族金屬。鉑族金屬的分離和提純:鉑族金屬的提取和精製流程因原料成分、含量的不同而異。將鉑族金屬精礦或含鉑族金屬的陽極泥用王水溶解,鈀、鉑、金均進入溶液。用鹽酸處理以破壞亞硝醯化合物,然後加硫酸亞鐵沉澱出金。加氯化銨,鉑呈氯鉑酸銨沉澱出,煅燒氯鉑酸銨可得含鉑99.5%以上的海綿鉑。分離鉑後的濾液,加入過量的氫氧化銨,再用鹽酸酸化,沉澱出二氯二氨配亞鈀形式的鈀,再在氫氣中加熱煅燒可得純度達99.7%以上的海綿鈀。
經上述王水處理後的不溶物與碳酸鈉、硼砂、密陀僧和焦炭共熔,得貴鉛。用灰吹法除去大部分鉛,再用硝酸溶解銀,殘留的鉛、銠、銥、鋨、釕富集於殘渣中。將此殘渣與硫酸氫鈉熔融,銠轉化為可溶性的硫酸鹽,用水浸出,加氫氧化鈉沉出氫氧化銠,再用鹽酸溶解,得氯銠酸。溶液提純後,加入氯化銨,濃縮、結晶出氯銠酸銨。在氫氣中煅燒,可得海綿銠。在硫酸氫鈉熔融時,銥、鋨、釕不反應,仍留於水浸殘渣中。將殘渣與過氧化鈉和苛性鈉一起熔融,用水浸出;向浸出液中通入氯氣並蒸餾,釕和鋨以氧化物形式蒸出。
用乙醇-鹽酸溶液吸收,將吸收液再加熱蒸餾,並用鹼液吸收得鋨酸鈉。在吸收液中加氯化銨,則鋨以銨鹽形式沉澱,在氫氣中煅燒,可得鋨粉。在蒸出鋨的殘液中加氯化銨,可得釕的銨鹽,再在氫氣中煅燒,可得釕粉。浸出釕和鋨後的殘渣主要為氧化銥,用王水溶解,加氯化銨沉出粗氯銥酸銨,經精製,在氫氣中煅燒,可得銥粉。將鉑族金屬粉末用粉末冶金法或通過高頻感應電爐熔化可製得金屬錠。4.製取高純鉑族金屬:一般將金屬溶解後,經反復提純,精製方法有載體氧化水解、離子交換、溶劑萃取和重復沉澱等,然後再以銨鹽沉出,經煅燒可得相應的高純金屬。

⑨ 貴金屬的分析方法有誰知道嗎

貴金屬從方法的角度上看,是需要通過富格林進行科學客觀的分析才能有正確的認知的。

閱讀全文

與標准銥化合物分析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積分電路計算方法 瀏覽:350
如何用最簡便的方法做倉鼠窩 瀏覽:395
辦公軟體使用方法 瀏覽:679
如何知道車輛轉向燈的使用方法 瀏覽:241
用什麼方法化解尿酸 瀏覽:321
hiv抗體檢測的方法有哪些 瀏覽:951
摩托真空胎安裝方法 瀏覽:591
有什麼方法比較快入眠 瀏覽:416
研究一般課題的科學方法 瀏覽:454
女生自助購物正確方法 瀏覽:155
急性鼻炎咽喉炎的治療方法 瀏覽:927
大金過橋檢測方法 瀏覽:756
碳酸鈉和硫酸銨鑒別方法 瀏覽:209
如何區分家長類型和溝通方法 瀏覽:588
秦艽的種植方法 瀏覽:325
你會用簡便方法計算53 瀏覽:338
主要的研究方法是什麼 瀏覽:115
風寒濕痹阻證最快的治療方法 瀏覽:464
小哥哥鍛煉方法 瀏覽:786
樁基本功訓練方法 瀏覽: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