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如何提高髖關節力量
論壇上轉的 我覺得有效果
如何快速地、直接地、簡單地提高髖關節的力量呢? 第一種方法是仰卧直腿上下擺動,類似於仰泳中的腿部動作,不同的是擺動幅度大。仰卧最好是採用半仰卧的姿勢(兩肘關節後面支撐),不僅提高了髖關節的力量而且還鍛煉了腰腹肌。在具體的操作中夏季練習得比較多,幾乎天天練,冬季的訓練在准備活動中,小墊子上的柔韌練習之後緊接著就是3組30秒的上下擺腿練習,間歇時間根據學生的水平來確定。還可增加難度練習:仰卧在體操凳上臀部以下懸空練習,在小腿部位綁上沙袋增加難度。 第二種方法是直腿擺欄。把欄架固定在與腰部同等的高度,站在欄側,左右腿交替直腿擺欄,可用內、外擺腿等練習方式。隨著髖關節的力量的逐漸增強,適當增加難度。如提高欄架的高度,增加練習的負荷量,小腿綁沙袋負重等等。 在提高髖關節力量方面主要是採用上面的兩種方法,肌肉和神經系統只有經過一段時間的刺激後才能出現應激反應,所以每種練習方法不能急於求成,持之以恆是凸顯這兩種方法效果的關鍵所在。
Ⅱ 髖關節截肢後應如何進行康復訓練
髖關節截肢後可以採取仰卧位和健側位進行康復訓練,仰卧位時①雙手將健側膝關節屈曲抱住,殘肢伸直貼床,加強臀大肌力量。②雙腿之間放置枕頭,用力擠壓枕頭加強內收肌力量。側卧位時可健側在下面,殘肢側向後伸,可以讓家人一手放置於截肢側髖關節處,一手放置於殘肢末端實施阻力。訓練過程中要防止骨盆代償的運動。髖關節截肢後可以在壹步網找到不同截肢部位的康復訓練方法,還會定期分享各種假肢小知識。
Ⅲ 如何鍛煉髖關節
中老年人髖關節發生退行性的變化,會產生髖部疼痛及活動障礙。在人體的大關節中,活動最多的就是肩關節和髖關節。人們在日常行走、上下樓、下蹲等,都少不了髖關節的參與,而髖部又處於人體的中間位置,負重日久,非常容易產生疼痛、麻木等症狀。因此一定要多做髖部運動,充分放鬆髖關節和臀部肌肉,可防治坐骨神經痛、髖關節疼痛、股外側肌肉疼痛、股內側肌肉勞損、臀肌萎縮等症。髖關節鍛煉動作如下。 膝貼地面:端坐在地上,兩腳掌心貼在一起,同時向身體靠攏,盡量貼近會陰部,彎曲的兩膝向兩側的地面壓,直到貼地。保持這個動作15秒後放鬆,重復10次。如果雙腿同時做有困難的話,可以兩腿分開,一腿伸直,一腿彎曲交替地做10次。 肘碰大腿:坐在地上,雙腿伸直,彎曲右腿架在左腿上。將右腿向下壓,平放於地,然後右轉上身,使左手肘部能夠觸碰到右側大腿的外側時為止。堅持10秒後放鬆,左右交替做10次。 踝拉胸前:仰卧,右腿彎曲,踝部放在左膝上,呈「4」字形,左腿伸直上舉,雙手抓住右足踝向胸前拉,使彎曲的右大腿感到緊綳,保持10秒後放鬆,左右交替做5-10次。 胸觸大腿:面對齊腰高的桌子站立,將右腿抬高放在上面,使右臀部充分伸展。這時右腿與身體呈垂直方向,上身前傾下壓,使胸部盡量觸到右大腿。這樣保持10秒後放鬆,左右交替做5-10次。 放鬆髖關節及臀部肌肉的最佳方法是在水中行走,水的浮力大大減輕了腰臀的負重,這時人可以藉助浮力,輕松自如地向各個方向活動髖關節。不會游泳的人,可站在淺水中進行練習。
Ⅳ 髖關節康復穩定訓練該怎麼做
今天小編為大家推薦一組非常有效的髖關節穩定強化訓練動作,髖關節是人體最大的一個負重受力關節部位之一,如果髖關節不夠穩定或者力量較弱,將會給身體帶來極大的危害。
運動健身能讓人釋放壓力,內啡肽是運動釋放壓力的重要因素。研究證實,運動確實能夠作用在“下丘腦-垂體-腎上腺軸”上,能夠使機體的神經聯系變得活躍,也改善血液中皮質醇的含量,也能增加下丘腦和垂體中內啡肽的含量,從而影響機體的神經、內分泌、免疫、心血管等系統,並可有效改善情緒狀態。
Ⅳ 怎樣快速提高髖關節靈活性和步幅
提高肌肉的快速收縮速度,加強對神經系統的興奮與抑制過程的靈活訓練,提高肌肉快速收縮力量與肌肉的放鬆能力。
訓練手段:[1]高速 大幅度擺動腿前後擺動聯系,要求在快速擺動中完成合理的折疊技術,擺動腿大小腿折疊得越緊,半徑越小,擺速越快。
[2]加快腳掌著地速度練習,要求盡可能地縮短騰空時間。
[3]快速擺臂 擺腿練習,要求腿 臂動作協調進行。
發展步長:步長能力的大小主要決定於跑時的後蹬力量 ,後蹬角度,擺動力量,擺動速度,以及髖關節的靈活性等。著重發展大腿的伸肌,屈肌的力量和髖關節的靈活性。
方法:負重換腿跳,負重大步走,負重跑,負重跳台階,跑台階,大幅度的跨步跳(要求擺動腿積極下壓和小腿由前向後積極著地),蛙跳,單足跳等練習,提高跑時的後蹬能力。與此同時,採取高抬腿跑,拉橡皮條高抬腿「車輪跑」,收腹跳等訓練手段,提高擺動速度,並且採取其它一些訓練方法和訓練手段,加強髖關節的靈活性和肌肉的伸展性訓練。
發展絕對速度:必須注重步長和步頻的最佳組合,及跑的技術動作各環節的時間也空間的節奏。
訓練方法:(1)20—40米行進間快跑練習。(2)4*25—50米接力跑,加速跑,追趕跑練習。(3)下坡跑練習。(4)順風跑練習。(5)各種短段落的變速跑練習
(1)行時間跑30—60米,3—4次X2—3組。
(2)短距離接力跑2人X50米或4人X50米,3—4次X2—3組。
(3)讓距離追趕跑60—100米,3—5次X3組。
(4)短距離組合跑(20米+40米+60米+80米+100米)X2—3組。或(30米+60米+100米+60米+30米)X2—3組。
(5)順風跑或下坡跑30—60米,3—4次X2—3組。
(6)短距離變速跑100—150米(30米快跑+20米慣性跑+30米快跑+20米慣性跑),3次X2—3組。
(7)膠帶牽引跑(30—60米,4—5次X2—3組。
(8)反復跑30—60米,4—5次X2—3組。
發展反應速度和動作速度的訓練方法
1?各種球類運動;(1)雙手推滾球→接著起跑追趕滾動球的練習 (2)雙手向前上拋出球→接著跑出追趕並接住球的練習
2?各種游戲性質的反應練習;
3?發令或聽信號(口令、掌聲等)的蹬起跑器的練習; 半蹲踞式姿勢,聽到槍聲迅速向上跳起並觸及高物。
4?最快速度的擺臂練習,持續時間5~10~20秒;
5?最高頻率的各種形式高抬腿跑,持續時間5~10秒;
6?最快頻率的小步跑、半高抬腿跑,距離30~40米;
7?快速後蹬跑,完成距離50~100米(計時、計步);
8?快速跨步跑,完成距離50~100米(計時、計步);
9?快速單足跑,完成距離30~60米(計時、計步)。
10 直立姿勢開始,逐漸各前傾斜接著快速跑出。
11 在2—3度的斜跑道上,快速完成上坡或下坡加速跑練習,距離40—50米 ...
Ⅵ 怎麼鍛煉髖關節柔韌性
首先需要熱身
可以先進行鍛煉
出汗以後再用兩種方法拉
第一種是把腳架在一個地方讓後拉
再是像打坐一樣朗兩個腳的腳掌合攏,然後用手把膝蓋往下壓
夠努力兩周可以拉開
髖關節功能鍛煉是以自動為主,被動為輔,動作要協調;幅度由小到大,循環漸進,逐步增加,鍛煉時間以10~15分鍾為宜。應根據股骨頭分期及功能受限程度選擇適宜的鍛煉方法。
1、屈髖蹬天法:患者仰卧位,雙上臂置於體側,屈髖屈膝90°,使小腿向上蹬,次數逐漸增加至50次。
2、抱膝法:仰卧位,患髖屈90°,膝屈45°,雙手叉指合掌抱膝關節前下方,屈肘
3、屈髖開合法:仰卧位,雙髖、膝關節屈曲,雙手置於臀外側,以雙足跟為軸心,作雙膝內收、外展、內旋、外旋活動3~5分鍾。
4、盤腿壓膝法:病人坐床上盤腿,雙掌置膝內側,用手掌向外、向下按壓膝關節,提高外展、外旋肌力,改善內收內旋肌協調動作,滑潤關節。
5、髖關節伸屈活動鍛煉法:仰卧位,使髖關節伸展,雙手叉指合攏抱住股骨下端,利用反復屈肘力量抽動上拉與主動屈髖相結合,持續活動5~10分鍾,次數幅度逐漸增加。
6、髖關節外展/內收活動鍛煉法:仰卧位,雙下肢伸直,雙手置於體側,患肢自動抬高25°~35°,作外展/內收活動,持續5~10分鍾或坐位操練。
7、髖關節外旋/內旋活動鍛煉法:仰卧位,雙下肢伸直,雙手置於體側,兩腳分開,與肩相等,以足跟為軸心,作下肢外旋/內旋活動,持續5~10分鍾。
8、髖關節屈曲外旋/內旋活動鍛煉法:仰卧位,使膝關節屈曲40°,髖關節屈曲90°,雙手抱膝,利用手腕力量反復作外旋/內旋活動,持續5~10分鍾。
9、扶物下蹲操練法:雙手前伸,抓住固定物,身體直立,雙足分開,與肩相等,緩慢下蹲後再站立,反復操練3~5分鍾。
10、髖關節擺動操練法:雙手前伸,抓住固定物,健肢負重而立,患肢足懸空,先按順時針方向作圓形擺動3分鍾,再作逆時針方向活動3分鍾。
Ⅷ 怎麼練習轉髖
髖關節是人體的主要組成部分之一,是人體運動的重要部位。它的正確、靈活運動與學生短跑的技術表現和運動成績有著極為密切的關系。今天,我就分享幾個提高髖關節靈活性的鍛煉方法,大家可以多加練習。
第一個動作練習
提膝外展內扣30次X3組
動作要領:原地站立,體前提起右膝向體側外展,腳落地後隨即還原,左右腿重復練習
第二個動作練習
左右交替轉髖30sX3組
動作要領:雙腳開立與肩同寬,前腳掌部位支撐,髖關節帶動下肢進行左右交替轉髖,上身盡量保持
第三個動作練習
擺腿轉髖30次X3組
動作要領:右腿為例,抬腿至最高點,向身體內測擺動,落至左腳外側,左右重復進行
第四個動作練習
高抬腿膝下擊掌30次X3組
動作要領:注意腰背部挺直,髖關節前頂,大腿抬至與地面平行,雙手膝下擊掌
第五個動作練習
跪姿跨步頂髖30次X3組
動作要領:跪在墊子上,保持腰背部挺直,髖關節前頂,右腿前跨,對側手臂配合擺動,左右交替進行
Ⅸ 怎樣訓練腿髖部的柔韌性
1.正壓腿:主要用來發展腿部後側肌肉的柔韌性。面對橫木或一定高度的物體站立,一腿提起,把腳跟放在橫木上,腳尖勾緊;兩手扶按在膝關節卜,兩腿伸直,腰背挺直髖關節擺正,上體前屈並向前、向下做壓振動作。兩腿交替進行。
動作要點:兩腿都要伸直;上體向前、向下壓振時腰背要直。壓振時幅度由小到大,直到能用下頦觸及腳尖。
2.側壓腿:主要用束發展腿部內側肌肉的柔韌性。側對橫木或有一定高度的物體,一腳支撐,另一腳抬起,腿跟放在橫木上,腳尖勾緊;兩腿伸直,腰背保持直立,髖關節對前方,然後上體向放八橫木的腿側傾倒壓振。左右腿交替進行。
動作要點:上體保持直立向側、向下壓振;壓振幅度逐漸運大,髖關節一直正對前方。
3.後壓腿:主要用來發展腿部前側肌肉的柔韌性。背對橫木或有一定高度的物體,一腿支撐,另一腿後舉起,腳背放在橫木上,腿和腳背都要伸直,上體直立、髖關節正對前方,上體向後仰並做壓振動作,左右腿交替進行。
動作要點:兩腿挺膝,支撐腿直立且全腳著地站穩;挺胸、展髖、腰後屈;後壓振幅度逐漸加大。
4.前壓腿:主要用來發展腿部後側肌肉和髖關節的柔韌性。練習者一腿屈膝支撐,另一腿向前伸直,腳跟觸地,腳尖勾緊上翹,踝關節緊屈;兩手抓緊前伸的腳,上體前俯;兩臂屈肘,兩手用力後拉,同時上體盡力屈髖前俯,用頭頂和下頦觸及腳尖。略停片刻後上身直起,略放鬆後接著做下一次。兩腳交替進行。
動作要點:挺胸直背,塌腰前俯;挺膝坐胯,屈髖觸腳。
5.仆步壓腿:主要用來練習大腿內側和髖關節柔韌性。具體方法:兩腳左右開立,左腿屈膝全蹲,全腳著地;右腿挺膝伸直,腳尖內扣,盡量遠伸。然後,上體不起來;起來,將身體重心從左腳移至右腳,成另一側的仆步。可一手扶,另一手按另一膝,向下壓振。亦可兩手分別抓住左右腳,做向下壓振和左右移換身體重心的動作。
動作要點:挺胸塌腰,下振時逐漸用力,左右移動時要低穩緩慢。開胯沉髖,挺胸下壓,使臀部和腿內側盡量貼近地面移動。
6.豎靠:主要用來練習大腿前後側和髖部柔韌性。具體方法:兩腿前後分開成一條直線,前腿的腳後跟、小腿腓腸肌和大腿後肌群壓緊地面,腳尖勾緊上翹,正對上方;後腿的腳背、膝蓋和股四頭肌壓緊地面,腳尖指向正後方;髖關節擺正與兩腿垂直,臀部壓緊地面。上體正直。可做上體前俯,壓緊前面腿的前俯壓振動作、亦可做上體後屈的向後壓振動作,增大動作難度和拉抻幅度,動作幅度由小到大,逐漸用力。
動作要點:挺腰直背,沉髖挺膝;前俯勾腳,後屈伸踝。
7.橫靠:主要用來練習陶腿內後側和胯關節柔韌性具體方法:兩腿左右一字伸開,兩手可輔助支撐;兩腿的小後側著地,壓緊地面,兩腳的腳跟著地,兩腳尖向左右側伸展或勾緊胯充分打開,成一字形。可上體前俯拉長腿後側肌肉並充分開胯;亦叫上體向左右側倒,允分拉長大腿內後側肌肉並增大胯的活動幅度。
動作要點:挺腰立背,開胯沉髖;挺膝勾腳,前俯傾倒。
8.踢腿是腿功柔韌性訓練最為重要的一步,它可以鞏固壓腿、劈腿、吊腿的效果,也為實戰腿法訓練打下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