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仲偉合的人物事跡
教書育人、師之典範
仲偉合師德高尚,是學生公認的優秀教師。多年來,他一直從事英語語言文化學院本科生、研究生專業核心課的教學工作,堅持素質教育的思想,在教學中,不斷創新,不斷改革,以求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深受廣大學生喜愛。他是廣外「翻譯系」的創辦人之一。同時,他還是廣外第一位為本科生、研究生開設英漢同聲傳譯課的教師。他作為主要任課教師,所開設的「英語口譯」課被評為廣東省優秀課程及廣東省精品課程。由於出色的教學工作,他先後被評為校優秀教師、「南粵教壇新秀」、廣東省優秀教師,2000年獲教育部「霍英東教育基金會第七屆高等院校青年教師獎」(教學類),2001年被評為全國優秀教師,2003年成為廣外最年輕的教授。
勇於創新、成果豐碩
仲偉合積極推動學校教學改革,為廣外的口、筆譯教學改革作出很大貢獻。他所提出的「語言+翻譯技能+知識習得」訓練模式得到了國內外同行的較高評價。他獨創的「三角對話」、「學生自助式模擬國際會議口譯」等口譯教學方法,深受學生好評。仲偉合科研成果豐碩,主持包括國家級「十五」規劃重點教材項目在內的多項科研項目,在國內外學術刊物發表學術論文40餘篇,出版教材3部,譯著近百萬字,出版論著3部。他在《口譯教學芻議》、《口譯理論概談》等口譯研究系列論文中所提出的「口譯訓練模式」、「口譯技能訓練」已被廣泛應用和推廣。《口譯教學芻議》一文還被美國柯爾比(Colby)科學技術信息中心評為優秀科學論文。仲偉合作為廣外「翻譯學」研究方向的學術帶頭人,在翻譯學研究領域也頗有建樹。他主持完成的教學成果《專業口譯課程體系改革與建設》獲廣東省教學成果一等獎。
發揮特長、服務社會
仲偉合積極參與社會活動,充分發揮自己的專業特長,為推動廣東省和廣州市的對外交流作出了貢獻。他多次在國內、省內的大型國際會議上為國家、省市領導擔任首席同聲翻譯工作,是廣東省省長第一、二屆「洋顧問」咨詢會及第一、二屆中國高交會等大型會議的首席同聲譯員,是英國副首相及美國前總統柯林頓訪華期間全程譯員。此外,仲偉合還擔任廣州競評「國際花園城市」的演講人及首席答辯人,為廣州市成功評為「國際花園城市」立下汗馬功勞;擔任英文申報文本撰稿人之一,助廣州奪得「聯合國人居獎」;擔任廣州申亞陳述報告會的首席翻譯及文獻資料的譯審等工作,為廣州成功申亞作出了重大貢獻。他的出色工作得到了省市領導和社會各界的廣泛贊賞和好評。
九段翻譯、上帝幫忙
關於仲偉合的厲害,在翻譯界流傳著一個真實的笑話。在廣州某次舉行的國際會議上,幾個與會者驚奇地互相詢問,「今天的電腦設備怎麼這么先進?一按按鈕,不同的語言就從同聲傳譯器中出來了,而且和上面的發言一樣快?」他們嘖嘖稱贊著,全不知其實他們從耳塞里聽到的只是仲偉合的聲音。在會場後面的一個小工作間里,仲偉合飛快地用英文翻譯著發言人的講話,他的翻譯幾乎和發言者同時到達聽眾的耳朵。
這也是被稱為「九段翻譯」的仲偉合的一次簡單任務。有人形容,一個好的同聲傳譯者就像是上帝在幫他翻譯。雖然這話有點誇張,但也說明了同傳在翻譯界的地位。「同聲傳譯」被譽為翻譯的最高境界,與「交替翻譯」在發言者講完之後才進行翻譯不同的是,「同聲傳譯者」就像與發言人同時動嘴一般,兩者的聲音如果不仔細分辨,是分不出誰先到聽眾耳朵的,而且其中的誤差不超過5%。
⑵ 仲偉合的介紹
仲偉合,1966年出生,江蘇贛榆人,現任廣東外語外貿大學校長、黨委副書記、教授、博士生導師。曾任廣東外語外貿大學英語語言文化學院副院長、院長,高級翻譯學院院長、教授等職務。仲偉合教授的主要研究方向是翻譯學研究、口譯理論與口譯教學研究。上世紀九十年代初涉足英漢口筆譯實踐、教學與理論研究工作。1他長期致力於翻譯學科建設,由其首倡並積極推動的翻譯本科專業學位於2006年設立,翻譯碩士專業學位(MTI)於2007 年設立,填補了我國在這一領域的空白。他本人分別擔任全國翻譯專業研究生教育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和全國高等學校翻譯專業教學協助組組長,在探索建立完善的翻譯專業教育體系方面發揮了重要的導向作用。他長期致力於口譯人才培養教育和研究工作並發揮重要的引領作用,對提高我國口譯教育和研究水平做出了重要貢獻。
⑶ 我是大二的英語專業學生,對於考研沒有方向,有沒有前輩願意指導一下
考研方向有 1 語言學 2 翻譯理論與實踐 3 英美文學 4英美研究 5 跨文化交際 等 但學校和學校對英語考研方向劃分是不同的, 大致的方向劃分是這樣的, 大多數外語類學校都有這些專業中的一些.
考試內容, 根據方向的不同考試的內容也是不同的.
另外,向你推薦一個考研論壇http://bbs.topky.net,你在那裡可以得到很多有用的考研資料和考研信息!
英語專業初試的4門課程中,只有政治一門是國家統一命題,其他3門都是個招生單位自己出題
二外是報考學校出題,法語或者日語或者德語或者俄語任選一門。法語教材一般就是《法語》北外版,《簡明法語教程》孫輝的,《大學法語簡明教程》薛建成的,還有李志清的《公共法語》或者《新大學法語》......因為偶二外是學法語的,所以日語不太清楚,可能是《標准日本語》吧~~法語的學習資料無論在大中城市還是小城市,都特別難求,字典、詞典、參考書、練習冊......個別外文書店有也不是很全,以後可以多介紹一些這樣的書目,大家找找看~~~
專業課兩門中,一門一般為基礎英語或者綜合英語(名稱不同而已,考核范圍和題型大體類似,什麼選擇,完形,翻譯,寫作等等,屬於水平測試)但是裡面一般總會有《高級英語》(張漢熙主編,外研社出版的上下2冊)裡面的修辭手法和寫作方法的題目,還很難,其他題型的水平相當於GRE或者專業TEM4或者8級的樣子,有的學校寫作要求500詞以上呢!
而另一門專業課視報考學校和專業方向不同考的科目也不同,國家沒有統一出題,都是各個招生單位自己出題。一般說,大的綜合類名校,分方向考試,小的一些學校在初試中不分方向,考上碩士後才分方向。
比如考文學方向的,一定要考《英國文學史及其作品選讀》(一般用劉炳善或者吳偉仁的教材比較多,全英語答卷哦~~)。
語言學方向一般考《英語語言學》(一般用胡壯麟和戴偉棟的書,也是全英語答卷)。
翻譯方向:張培基的《英漢翻譯教程》經典教材了,還有《漢英翻譯教程》,書目是參考,一般不會出課本原題,漢譯英考的是運用課本介紹的翻譯方法來翻譯詞語、句子,文章,什麼現代文,文言文,名家作品等等,英譯漢一般是原版報刊雜志文章,英語名著節選......
還有考英美社會與文化,就是俗稱的《英美概況》,外研社朱永濤的幾套教材,或者吉林科學技術出版社張奎武的英美概況2冊教材,河南大學來安方的教材......這個考的基本全是課本裡面知識的死記硬背,一般書店找不到這類書,找他們的輔導書更是難上加難~~
還有的為了測試考生的漢語水平,要在專業課中考現代和古代漢語知識,中外文學知識,寫作等等(這些是漢語答卷)一般參考書是中文專業的《現代漢語》《古代漢語》《中國文學史》《外國文學史》......中文答卷也不怎麼簡單,尤其是現代漢語和古代漢語的語法。文學常識,屬於死記硬背,高中初中知識不少呢!
初試基礎英語沒聽力,復試考二外聽力筆試和專業筆試~
下面是2008年全國英語專業考研重點院校的參考,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1、北京大學
英語語言文學為國家重點學科、與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均為一級博士點
1919年北京大學建立英語系,胡適任系主任。至今已有83年的歷史。北大英語系是我國第一批碩士點和博士點之一,也是外國語言文學專業的博士後流動站和國家第一批重點學科點。研究門類齊全、研究實力雄厚。英語系研究生共設有英語文學、英語語言學、美國研究、翻譯研究、和英語教育等五個專業方向,學制為3年。現任院長程朝翔教授。
教授23名。具有博士學位的22名。英語系出版了大量學術專著、骨幹教材和優秀譯作。
攻讀博士學位繼續深造、在國家部委、外事部門、各級政府、新聞出版等外事部門任職
2、北京外國語大學
英語語言文學為國家重點學科、與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均為一級學科博士點
英語學院成立於2001年,現任院長為孫有中教授。下設英語系、國際新聞與傳播系和翻譯系,並設有十個研究中心:英美文學研究中心、語言學研究中心、翻譯研究中心、美國研究中心、英國研究中心、澳大利亞研究中心、加拿大研究中心、愛爾蘭研究中心、華裔美國文學研究中心、國際傳播研究中心。英語系教學層次齊全,除優秀的本科教學外,還擁有歷史較悠久的英語語言文學專業碩士點、博士點及博士後流動站。英語系碩士研究生層次有語言學、英美文學、翻譯、美國研究、英國研究和澳大利亞研究六個專業,學制兩年半。每年的招生規模為90人左右。碩士研究生一般要求在兩年內修完專業課程12門,在第二學年結束之前(5月),通過資格考試和開題報告。英語系博士研究生層次有英美文學,語言學,美國研究三個專業,有博士生導師12人,每年招生約20人。
擁有博導師 41人、碩導221人,教授113人、副教授177人。其中,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成員2名,教育部高校外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13名,國家級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4名,享政府津貼128名。
各部委、各級政府、企事業單位翻譯或外事部門、中國駐外機構、涉外出版、傳媒的海外部、涉外企業、跨國公司,從事口筆譯或與語言文字相關的跨文化交流等
3、復旦大學
英語語言文學、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博士點
復旦大學英語語言文學專業創立於1905年復旦大學成立之初,目前,該專業共有兩個博士點(英語語言文學;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兩個碩士點(英語語言文學;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1 個博士後流動站(英語語言文學)。專業碩士研究生階段2-3年,博士研究生階段3-4年,主要課程和研究方向包括:英語語言學(系統功能語言學、應用語言學、認知語言學、語用學等)、英漢雙語詞典編纂學、英美文學、翻譯理論與研究等。博士後流動站方向與此大體相同。復旦大學外語學院現任院長為陸谷孫教授。
有教師27人,其中教授13人,副教授8人,博導8人,碩導12人。在語言學、詞典編纂、莎士比亞研究、英美文學、翻譯等研究方面顯著。
國家重要政府部門、國內外重要的教育、商務、企業、新聞傳媒機構、以及各國駐華機構等。
4、廣東外語外貿大學
英語語言文學、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博士點,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為國家重點學科
1965年開始招收英語語言文學專業本科生。1978年開始招收碩士研究生,1981年獲碩士學位授予權,1986年獲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博士學位授予權,1988、2002年分別被評為國家級重點學科,是教育部"百所人文社科研究基地"之一。英語語言文學於2004年教育部試點評估時被評為優秀,2006年獲博士學位授予權,同時被評定為廣東省重點建設學科。學院現有國家級精品課程2門:交際英語和英語語音,至2006年,英語語言文化學院累計培養了本科畢業生6000餘人、碩士研究生近500餘人、博士研究生80餘人。現任英文學院院長仲偉合教授。
有教師112人,其中教授23人,副教授21人,博導11人,包括桂詩春、王初明、陳建平、吳旭東、等。在國內外享有較高的社會知名度。
5、南京大學
英語語言文學為國家重點學科、與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均為一級學科博士點
南京大學英語系的前身為南京高等師范學校1917年設立的英文專修科,1993年成立南京大學外語學院。歷史悠久,基礎厚實,其中英語語言文學專業是國務院學位辦1981年批準的首批博士點之一,2002年成為國家重點學科。在英美文學、英語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翻譯理論、雙語詞典編纂等領域成績顯著,特別是美國文學研究優勢明顯。英語系現任主任丁言仁。每年招收英美文學、英美文化研究、語言學與應用語言學、翻譯研究、雙語詞典研究等方向各類碩士研究生55-60人,博士研究生15-20人。
有教授、副教授22人,博士生導師10人,有19人國內外著名高校博士學位,大部分教師曾到英美國等國家進修深造。
大專院校任教,相當人數進入新聞出版、外資外貿企業,部分繼續攻讀博士學位或赴海外繼續深造。
6、上海外國語大學
英語語言文學為國家重點學科,與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均為一級學科博士點
上海外國語大學英語學院繫上外歷史最悠久、教學規模最大、科研實力最強的學院之一,其英語語言文學學科為國家級重點學科和上海市重點學科。本、碩、博層次分明、專業方向門類齊全,擁有一個博士後流動站、兩個博士點(13個博士專業方向)、兩個碩士點(8個碩士專業方向)、兩個本科專業方向。在校本科生近千名,碩士生600多名,博士生150多名。教學成果多次獲得國家級教學成果獎和上海市教學成果獎。英語學院還承擔了多項國家和上海市重點科研項目,成果斐然。
有博士生導師6人、教授9人、副教授16人,在全國英語界享有很高的聲譽,很多學科帶頭人占據全國外語界制高點。
國家部委、市級機關、外貿公司、新聞單位、金融機構、咨訊機構、國有大型企業外資企業、出版部門
7、解放軍外國語學院
英語語言文學為國家重點學科,與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均為一級學科博士點
解放軍外國語學院是我軍惟一的外語學院,地處洛陽。1981年批准為碩士學位授予單位。1998年批准為博士學位授予單位。現有涉及文學、法學、軍事學三個門類的八個二級學科具有碩士學位授予權,英語語言文學專業和俄語語言文學具有博士學位授予權。1996年,學院開始接收漢語專業外軍留學生。經過50多年的建設與發展,學院已成為一所以文為主,文理滲透,多層次、多語種、多學科、教學設施先進、辦學規模和效益較好、教育質量較高的全國重點高等專業外語學院。 1992年以來正式出版的學術專著、辭書和譯著140餘部。在國內外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1350餘篇,獲得軍隊和省部級以上科研成果50餘項。
教授、副教授、高工170餘名,博士生導師12名,教育部高等院校外語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5名,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成員1名。享受政府津貼者20人。
8、北京師范大學
英語語言文學博士點
1912年成立。2002年12月,外國語言文學學院成立。現有英語語言文學碩士點、外國語言學與應用語言學碩士點,以及英語語言文學博士點。
教師人數 117,教 授 20人,副教授 42。外籍教師 12。
深造32%, 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佔11%,教育系統45%,出國留學3.2%。
9、中山大學
英語語言文學、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博士點
中山大學外語學院在1924年孫中山先生創辦該大學時設立,1992年正式成立。目前有英語語言文學、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日語語言文學、法語語言文學、德語語言文學五個碩士點和英語語言文學博士點,其中我院的英語專業是我國首批具有博士、碩士學位授予權的單位之一,廣東省重點學科。 2000年以來,學院共培養了博士畢業生20人;碩士畢業生166人;本科畢業生611人;學院承擔了項國家級、省級和校級科研項目37項,出版專著16部、譯著64部、工具書6部;編寫教材84部;編著著作6部。
教師80人,其中教授10人、副教授和副研究員 27人;博導5人、碩導36人;客座教授 1人、兼職教授4人,外國專家13人。
10、南京師范大學
英語語言文學、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博士點
外國語學院於1986年建成英語語言文學碩士點,1990年與文學院聯合建成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碩士點,1998年建成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碩士點,2000年與文學院聯合建成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博士點,2003年建成英語語言文學博士點和俄語語言文學碩士點、日語語言文學碩士點,2006年建成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博士點和外國語言文學一級學科碩士學位點。1998年申報的"英語語言與文化"項目被列為國家計委、國家教育部"211工程"重點建設項目。 學院下設:英語系、歐洲語系、東方語系、翻譯系、研究生部、大學外語部以及多個研究中心。全日制學生1430人,其中博士生17人,碩士生337人,教育碩士等研究生層次的學生255人,本科生821人。共有學生15000餘人。近10年來出版了學術專著50多部,教材、工具書、編譯著等100多種,發表論文約500多篇,已完成或正主持著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14項,國家教委和省政府、省教委科研項目40多項。
有教職工203人,其中教授14人,副教授41人,博士20人,在職攻讀博士學位教師25人,其餘的教師多數都具有碩士學位或研究生學歷,還聘用了英、日、俄、意、法等語種外國專家或外籍教師。
學院主要培養中等及高等院校的師資和涉外部門的翻譯、文秘、管理人員等。學生的就業率多年來約百分之百。
11、南開大學
英語語言文學博士點
其前身為1919年成立的南開大學文學院英文系。現任系主任為蘇立昌教授。70年來,著名學者梁宗岱、卞之琳、羅大岡、查良錚、司徒月蘭、李宜燮和高殿森等先後在我系任教,著名英籍女作家韓素音等被聘為名譽教授。英語專業還具有博士學位授予權,並且是天津市重點學科。2003年設立南開大學外國語言文學學科博士後流動站。2004年經教育部評估,我院外語學科位列全國一級學科前十強。每年招收博士研究生6人,碩士研究生20人左右,本科生100人左右。在校本科生、碩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1000餘人。
現有教師31人,其中教授12名,副教授8名,博士生導師7名,碩士生導師9名,外籍專家10名。
國家機關、高校、外事外貿、新聞出版、金融、軍事科研、經貿旅遊等從事翻譯、教學、科研和管理等工作。
12、上海交通大學
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博士點
上海交通大學外國語學院由英語系、日語系、大學外語教學部、語言文字工程研究所、國外考試中心、語音語言實驗教學中心等組成。全國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委員會辦公室和第二考試中心也設在上海交通大學外國語學院。學院現有1個博士學位授予點(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2個碩士學位授予點(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英語語言文學)和2個本科專業(英語;日語)。在我國大學英語教學界和應用語言學界享有一定的聲譽。現有學生496人,其中本科生327人,碩士生122人,博士生47人。
學院現有教職員170人,其中教授16人,副教授44人,講師70人。王同順教授現任院長。
13、同濟大學
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博士點
同濟大學英語系1979年成立。1986年同濟大學外語系開始招收科技英語研究生班,1990年開始招收科技英語專科生,1993年起招收科技英語本科生,1998年取得"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 專業碩士學位授予權,2000年又獲得"英語語言文學"專業碩士學位授予權。2006年獲得"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博士學位授予權。同濟大學英語系在專門用途英語,語用學,功能語言學,翻譯理論及應用語言學等方面,有一定的特色。
現有教師153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38人,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5人。系主任為向明友教授。
14、北京語言大學
英語語言文學博士點
外國語學院始創於1964年,下設英語系、亞歐語系和日語系。有英語、法語、日語、德語、西班牙語、阿拉伯語、朝鮮語(韓國語方向)等七個專業。英語系現有英語語言文學博士點,英語語言文學碩士點,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碩士點。現有本科生、研究生、博士生1,600餘人。學院各專業研究方向鮮明,在語言文學研究、翻譯理論與實踐研究、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當代西方文論、同傳教學研究具有明顯的特色。
有教師35名,其中正副教授22人,外國專家8名。方立、朱文俊、李燕姝、王振亞、寧一中等為我系教授。
畢業生活躍在外交、外事、傳媒、外貿、金融、中外文化交流、教學科研等崗位
15、東北師范大學
英語語言文學博士點
東北師大外國語學院創建於1950年,1996年撤系建院。下設英語、俄語、日語、大學外語、對外商務(在東北師范大學凈月校區)5個系。擁有英語語言文學、日語語言文學2個學科有博士學位授予權,英語語言文學、俄語語言文學、日語語言文學、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課程與教學論等5個學科有碩士學位授予權。
現有教授21人,副教授39人;有博士生導師6人,外籍專家8人。
大中專外語師資,科研、涉外單位外語高級人才,國際(電子)商務人才。
16、福建師范大學
英語語言文學博士點
外國語學院成立於1972年,學院現有英語語言文學博士學位授權點1個,英語語言文學、日語語言文學、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和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與文學院聯辦)4個碩士學位授權點和1個教育碩士(學科教學·英語)學位授權點,在讀研究生200多人。科研碩果累累,近5年出版學術著作18部,譯著41部,發表論文557篇,同時還編寫和出版了大量教材。在歷屆省社科優秀成果評獎中獲獎級別和數量均居全省同類學科第一,所承擔的國家和省部級的科研項目的數量居全省同類學科第一,具有教授職稱的學科骨幹人數亦居全省同類學科第一。
學院現有專任教師182人,教授16人,教授、副教授佔40%以上,碩士、博士佔70%。
歷屆中有60多人考取了北大、北外、上外、廣外、及英美等大學博士,成為各自領域的專業人才及學術骨幹。
17、河南大學
英語語言文學博士點
外語學院在全國地方綜合性大學同類學科中居於前列。1978年英語語言文學專業被批准為首批碩士學位授權點之一,1998年,獲得了博士學位授予權,成為國內地方大學中第一家獲得該專業博士學位授予權的單位。2000年,外語學院又獲得了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專業碩士學位授予權。英語語言文學專業自1988年以來連續五屆蟬聯河南省重點建設學科,並於2000年被確定為第一層次的省重點建設學科。
教工92人,其中教授15人,副教授18人,副研究員2人,副編審1人,具有各種中級職稱的34人。
18、湖南師范大學
英語語言文學博士點
外語學院始建於1938年,錢鍾書等知名學者曾先後執教於此。下設英語語言文學系,俄語系、日語系、翻譯系和商務英語系。有 1個英語語言文學博士點、1個一級學科碩士點(外國語言文學)、7個碩士點。已形成以蔣洪新、肖明翰(英美文學方向),黃振定、蔣堅松(翻譯方向),白解紅、石毓智(語言學方向)為主要學科帶頭人,以中青年教師為基礎的強大的師資隊伍。學院與美國、英國等30餘所大學建立了交流合作關系。在校碩士研究生148人,博士研究生28人,全日制本科生1162人。
教授19人,副教授25人;博士、碩士學位或曾留學英、美、加、俄、日、澳、新等國的80餘人。
19、華東師范大學
英語語言文學博士點
華東師范大學英語語言文學專業始建於1951年,1993年成立外語學院。1981年英語專業開始招收碩士研究生,1998年增設博士點。在全國享有一定的聲譽。該系出版了多種在全國有較大影響的學術專著和教材,多次榮獲各種國家級、地區級和市級的獎項。經過多年努力,該系已建立了較為完整的學科體系:學科涵蓋了英語語言學、英語語言教學和英、美、澳等國家的文學和文化。全國著名英語教授方重、葛傳椝、徐燕謀、周煦良、孫大雨等先後在此執教。
現有職工192名
大多分配到高校、中學、出版社、電台和電視台、政府外辦、獨資和合資企業等單位工作。
20、華中師范大學
英語語言文學博士點
外國語學院的前身是華中大學英語系,創辦於1924年,距今已有八十餘年的歷史。現設有英語系、俄語系、日語系、法語系、公外系5個教學單位,英美文學與比較文學研究所、外國語言學與應用語言學研究所、翻譯研究中心和大學英語教學研究中心四個研究機構。有英語語言文學和中外語言比較二個博士點。英語專業是我校的品牌專業,並列為湖北省高校本科品牌專業立項建設項目,外國語言學與應用語言學是我校的重點學科。2003年英語語言文學被評為湖北省外語類唯一的省級重點學科,2005年獲得博士學位授予權,使該專業成為湖北地區唯一的博士學位授予權單位。
有教師38人, 其中正副教授30人,博導2人,碩導18人,近三年承擔國家社科項目8項,部級12項,出版專著20部,論文100多篇。
21、清華大學
英語語言文學博士點
清華大學外國語言文學系成立於1926年。我國許多著名學者、教授均出自本系,如曹禺、錢鍾書、季羨林、榮高棠、查良錚、王佐良、許國璋、李賦寧、英若誠、胡壯麟等,他們為清華大學外語系贏得了極高的聲譽。1983年外國語言文學系復建,現設有英語語言文學博士點,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英語語言文學、日語語言文學三個碩士學位點。科研方面成績顯著,有20多篇被SSCI和 A&HCI 收錄。
有教授21人,博導 6人,外語系現主任羅立勝教授,副系主任劉世生教授、呂中舌教授、張文霞教授。
22、山東大學
英語語言文學博士點
山東大學1930年建立外國文學系。梁實秋、洪深等知名學者先後任外文系主任,2000年組建成立外國語學院。目前擁有英語、俄語、日語、朝語、法語和德語六個本科專業,其中英語語言文學1978年獲碩士學科授予權;1996年評為山東省重點學科;1998年定為山東大學211工程重點建設學科;2000年獲得英語語言文學博士學位授予權。學術發展水平的主要指標居於全國高校同類院系前列。近年來,英語專業教授承擔多項國家和省部級科研項目,學術成果逐年增多,多項研究成果獲得省部級獎。 學校共有本科生1228人,碩士生421人,博士生42人。
有教職工276人,其中教授28人,副教授91人,現任院長、英語學科帶頭人郭繼德教授兼全國美國文學研究會等多個學會副會長。
任職於政府機關、高校和科研機構。
23、對外經貿大學
英語語言文學一級學科碩士點
英語專業設立於1951年學校成立之時,現為"211工程"大學校級重點學科。其中商務英語專業2007年已獲得國家教育部批准,為全國高校唯一招收商務英語本科的專業。英語學院下屬的四個學系,即通用英語系、商務英語系、語言文學系、及翻譯系。英語專業下設翻譯方向及英語傳播方向。翻譯方向研究生階段分為口譯和筆譯兩方向。在教學和科研上取得了顯著成果,發表近500多項科研成果,其中論文/譯文249篇,出版專著/譯著/教材220部,詞典13部,從國家、教育部、學校共獲得科研項目46項,經費總額85.6萬元,其中包括有影響的國家社科基金、教育部及北京市等國家及或省部級項目。此外,《商務英語閱讀》、《金融英語閱讀》、《 高級商務英語聽說 》等三門課程還獲得北京市精品課程。對外合作和交流不斷擴大,
學院師資力量雄厚,現有教師94人,60%具有副教授以上職稱,90%以上的教師擁有博士或碩士學位。
就業率和就業層次歷年名列前茅。20%考取本國及英美研究生,80%在外企外貿、企事業單位及外交部、商務部、駐外使領館、銀行、國際組織任職
24、四川大學
英語語言文學博士點
外國語學院始建於1986 年。下設英文系、日文系、俄文系、法德文系、大學外語部等 5 個教學單位。擁有 1 個博士點,招收英美文學、英美文化、翻譯與跨文化交際、語言學等方向的博士研究生;擁有英語語言文學、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和日本語言文學 3 個碩士點。其中英語語言文學專業研究方向為現當代英美文學、美國文化研究、加拿大文化研究、歐洲文化研究;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專業研究方向為現代英語及語音理論、英語翻譯理論與實踐、日語翻譯理論與實踐、俄語翻譯理論與教學。
學院現有教職工 247 人,其中專任教師 219 人,教授、副教授 91 人。
25、蘇州大學
英語語言文學博士點
蘇州大學外國語學院始建於 1956 年,如今設有八個系五個研究所。學院現擁有 1 個博士點(英語語言文學)和 3 個碩士點(英語語言文學、國外語言學與應用語言學、俄語語言文學),英語語言文學專業 1994 年被列為江蘇省重點學科, 2001 年評為江蘇省屬大學重點學科。英、俄語言文學在讀碩士研究生近 180 名,年招收研究生 80 余名。
教職工 200名,其中教授16 名,副教授 60 名,教 師中獲 博士學位者 16 名;外教10 名。
外交、外貿、教育和科研等領域
26、西南大學
英語語言文學博士點
外國語學院於2006年4月由原西南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與原西南農業大學外國語學院合並而成,其前身為原川東師范學堂(1906年)學貫中西的大師吳宓先生,著名詩人、文學家方敬,翻譯家鄒絳等曾在此任教。現任院長李力教授。學院下設英語、日語、俄語三個專業,博士、碩士研究生、本科生等各類層次學生3000多人。現有英語語言文學博士學位授權點、英語語言文學和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碩士學位授權點,多次獲得全國和部、市的教學、科研獎。還建立了廣泛的國際交流關系,。
教師215人,其中教授15人,副教授57人;博導5人,碩導30人;博士13人,正在攻讀博士學位的在職教師26人。
27、廈門大學
英語語言文學博士點
廈門大學外文學院前身外文系建於1923年。下設英語系、日語系、歐洲語言文學系和外語教學部,擁有英語語言文學、日語語言文學、法語語言文學、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4個碩士點,英語語言文學1個博士點。外文學院英文系歷史悠久,是廈門大學最早建立的系之一。1961年英語語言文學專業開始招收研究生,1993年建立英語語言文學專業博士點。每年全系在學碩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有200餘人。碩士生研究方向有:英美文學、英漢語言文化與口筆譯、雙語與雙語詞典研究、語言學。在校學生1171人,其中博士生36人,碩士生243人。
教師155人,其中教授、副教授61人,外教30人。
畢業生歷年供不應求簽約率100%。在國家機關、學校、銀行、國有企業、三資企業等單位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⑷ 仲偉合的學術成就
主要研究方向是口譯理論與口譯教學研究、翻譯學研究。上世紀九十年代初涉足英漢口筆譯實踐、教學與理論研究工作。開設本科生、研究生英漢交替傳譯、同聲傳譯、翻譯理論等課程。為省內外大型國際會議擔任首席同聲傳譯員數百次,其中包括:中國高新技術成果交易會「科技論壇」、廣東省經濟發展國際咨詢會、聯合國多個組織的會議。 曾為多位國家、省市領導人及外國國家元首、國內外政商要人等擔任口譯工作,是國內知名口譯研究專家。
仲偉合教授的主要成果有在《中國翻譯》、Translation Journal、《外國語》、《外語與外語教學》等學術期刊發表的《口譯教學芻議》、《口譯訓練:模式、內容、方法》、《英漢同聲傳譯技巧與訓練》、Memory Training in Interpreting、《譯員知識結構與口譯課程設置》、Coping Tactics of Simultaneous Interpreting、《專業口譯教學的原則與方法》等口譯研究系列論文及翻譯學研究論文50餘篇,出版教材、論(譯)著、詞典等15部。當今承擔的科研項目有「翻譯本科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研究」(2009年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項目)、「口譯研究方法論」(廣東省普通高校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重大項目)、「計算機輔助口筆譯(CATIS)教學系統的開發與應用」(橫向課題)、「數字化口譯教學系統的開發與應用」(廣東省科技廳科技攻關課題)、「雙語教學改革的探索與實踐」(2006年度廣東省高等教育教學改革工程重點項目)、「外語專業人才培養質量保證體系研究」(2007年度廣東省高等教育教學改革工程重點項目)、教育部人文社科規劃項目「翻譯本科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研究」、教育部「十五」規劃國家級重點教材項目《英語口譯教程》、教育部「十一五」規劃國家級重點教材項目《英語口譯基礎教程》、《英漢同聲傳譯教程》等。
⑸ 關於英語口譯的論文
非英語專業口譯教學探討
[摘要]非英語專業學生學習口譯既有代寫論文自己的優勢也有其劣勢。在基礎階段將口譯技能教學融入英語教學,可以促進英語教學,並減輕未來口譯教學的壓力。在提高階段,將英語教學融入口譯技能教學,在提高學生語言水平的基礎上培養具有專業知識的口譯人才,滿足多方需求。
[關鍵詞]非英語專業 口譯教學 教學目標 方法
口譯涉及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有時對某些議題的探討深入廣泛,需要各種專業背景的口譯員共同合作才能完成口譯任務。目前,我國口譯員培訓主要集中在各外語院系,絕大多數學生都是語言背景,非語言背景學生僅占極少比例。這種專業背景過於單一的學員組成,造成我國口譯員隊伍的專業背景過於單一,不利於我國職業口譯員隊伍自身的發展。為改變這一狀況,對一部分英語水平較高的非英語專業學生進行口譯訓練非常必要。本文主要探討非英語專業口譯教學的內容、步驟及方法。
一、非英語專業口譯教學目標
1.非英語專業學生學習口譯的優勢和劣勢
作為一種符號系統,語言是人類用來傳遞信息的重要手段,是思想的載體。語言學習的根本目的在於用這種工具來傳達信息交流思想。而思想與信息的深度和廣度因個體不同而不同。與同年級的英語專業學生相比,非英語專業學生的優勢在於擁有自己的專業,比如生物工程、醫葯、汽車工程等,英語僅僅是他們的一個工具。理論上講,語言水平等同的條件下,非英語專業學生在理解和表達本專業領域及其相關領域的思想信息時,能夠達到的深度和廣度是英語專業學生所不能及的。
另一方面,正因為非英語專業學生有自己的專業,所以在規定的學習時間內,其專業課程學習的時間極大地擠佔了英語語言的學習時間,英語課程及課時數量遠遠少於英語專業學生的課程及課時數量。到了三、四年級提高階段,大量各種專業課程的開設進一步擠佔英語課程的課時,使得非英語專業學生的英語課程(ESP)大多數高校每周只有2課時,數量上更是無法與同年級的英語專業學生相比。不難理解,整體而言非英語專業學生的英語水平尤其是聽說水平不及英語專業學生。
非英語專業學生的專業優勢和語言方面的劣勢使得非英語專業口譯教學不能照搬英語專業口譯教學模式,必須根據學生特點設計不同的口譯教學目標、教學內容、遵循不同的步驟和方法。
2.非英語專業口譯教學目標
按照不同的分類標准口譯可以分為多種。Pchhacker認為,從歷時的角度看,口譯最為明顯的分類標準是交際的社會語境(the social context of interaction),即口譯發生的情景(setting)。按此標准,口譯可以分為商務口譯、外交口譯、軍事口譯、法庭口譯等。按照口譯所需的技巧和知識可分為會議口譯和一般口譯。會議口譯包括交替傳譯(Consecutive Interpreting)和同聲傳譯(Simultaneous Interpreting),需要完整全面的口譯技巧、多領域的知識和極高的A、B語水平。一般口譯可以簡單概括為商務口譯(In-house Interpreting)和陪同口譯(Escort-Interpreting)等。對於一般口譯而言,交替傳譯技巧就可完成任務,語言水平要求低於會議口譯,一般只涉及特定領域的專業知識。社會對不同口譯人才的需求數量不盡相同。如果把口譯人才總需求比作是一個金字塔形狀,那麼,對一般口譯人才的需求就是龐大的占總量達80%的金字塔中底部,會議口譯人才的需求僅僅占為數極其小的塔尖部分。
綜合考慮我國非英語專業學生的語言基礎、專業優勢、課時少的現實,以及市場需求等因素,非英語專業口譯教學比較合適的目標應該定位為:在提高學生的A、B語水平的基礎上,主要傳授交替傳譯的入門知識,訓練其交替傳譯(Consecutive Interpreting)技巧,為學生所學專業領域以及相關專業領域培養專業型一般口譯人才,並從中發掘人才,為更高級別培訓(如會議口譯)輸送後備力量。
二、非英語專業口譯教學內容
作為一種專業技能培訓,仲偉合認為口譯教學的內容可以綜合概括為三個模塊,即:語言知識板塊、網路知識板塊和口譯技能板塊。對於非英語專業口譯教學而言,應該以大學四年不同階段所開設的英語課程和專業課程分別為語言知識基礎和專業知識基礎,重視語言水平提高和口譯技能教學甚於網路知識教學,即教學內容應該是依託學生原有的專業知識技能採取語言(英語)知識+口譯技能的模式。
口譯是一種耳聽口說的活動,使用的是口頭語言,口譯語言教學的內容當然也應重視口頭語言。這種口頭語言包括A語和B語。對於非英語專業學生來說,最需要提高的無疑是作為外語的英語口語(B語)。但是,作為口譯教學內容的B語口頭語言並不完全等同於一般英語口語課的教學內容。一般口語課教學往往注重日常生活情景常用言語的教學,如商店購物、機場接人、餐廳就餐等場合使用的日常表達用語,屬於生活口語類。在口譯活動中,譯員雖然也需要這類口語,但是僅掌握這類口語是無法完成口譯任務的。要想做好口譯工作,需要掌握的重點內容是「口譯工作言語」。這是一種在社會的言語交際環境中為了某種工作之故而使用的特定的口語。與生活口語相比,因為使用的交際場合常為正式或者半正式,它的語級較高,可啟用正式或者庄嚴語體;邏輯性較強,有一定的結構完整性;信息量較大較濃縮不易記住需要比如筆記等口譯技能幫助記憶;用詞較為嚴謹,甚至在某些層次上很專業化,比如使用一些生僻的技術用語,這些場合慣用的套話等。「口譯工作言語」在生活中幾乎很少使用,卻是譯員在語言學習過程中最需要重視和提高的。
因為教學目標是培養專業型的一般口譯人才,需要用到交替傳譯技能,所以技能教學內容主要包括:聽解原則;言語類型分析;主題思想辨別;口譯短期記憶訓練;口譯筆記;目的語信息重組;演說技巧;數字傳譯技巧;譯前准備技巧;協調能力訓練等。各種技能的訓練方法不盡相同。比如短時記憶訓練可以通過復述練習、影子練習等進行,表達能力訓練包括當眾中英文演講、就給定的主題和情景用中英文描述等,而筆記技能教學包括筆記符號的選擇,鏈接關系的處理,筆記的布局原則等。
三、非英語專業口譯教學的步驟和方法
當前,我國非英語專業學生大學四年期間的英語學習可以分為一、二年級的基礎階段和三、四年級的提高階段。基礎階段,學生的專業課開設較少,英語教學注重英語基礎知識學習和聽說讀寫等能力的提高,多數高校周課時一般為四節到六節。提高階段,隨著所開設的專業課程的增多,多數高校的英語課時被壓縮至二節,英語學習進入專業英語學習(ESP)階段,英語教學強調英文在學生所學專業領域的運用,涉及較多的專業知識內容。同時,很多高校也鼓勵開設雙語(英漢)專業課程。這種以內容為教學重點的課程(content-based course)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也可以算做是提高階段語言教學的一部分。
受專業課程的擠壓,非英語專業學生的英語課時不論在基礎階段還是提高階段都是較少的。口譯教學安排應該盡可能結合英語課程進行。基礎階段,學生英文水平有限,還不能進行全面的口譯訓練。但這並不是說不能進行任何的口譯技能教學。在此階段,教授某些口譯技能不僅可以進行,而且能夠促進英語教學尤其是聽說教學,同時還能夠減輕提高階段口譯課時少教學任務重的壓力。但是這時的口譯教學只能算做是提高語言教學水平的輔助手段之一。在提高階段,口譯教學應該結合該階段開設的專業英語(ESP),圍繞學生的專業知識及相關領域知識,強化口譯技能和B語作為工作言語的教學。這時,口譯教學為主外語教學為輔。下面詳細闡述。
1.基礎階段
在基礎階段對非英語專業學生進行一些口譯技能訓練,可以促進英語教學。這些技能涉及口譯的各個環節,涉及聽解、記憶、筆記、表達、譯前准備等操作過程。
在精讀課上,教師可以選取一些合適的口語語篇特徵鮮明的課文對學生進行口譯技能訓練。比如高等教育出版社《大學體驗英語》精讀第二冊第一課的課文是美國斯坦福大學校長於2001年9月21日在新生開學典禮上的講話。在課文講解之前,教師要求學生了解作者身份,請學生特別注意講話是在9.11剛剛發生之後不久,作者發言的場合及目的聽眾組成等背景知識,讓學生在看課文之前對課文內容等進行預測,然後對照課文檢驗預測的准確程度進而講解譯前准備的口譯知識。進入課文講解階段,引導學生分析課文的語篇特徵,邏輯結構等,熟悉此類講話的結構措辭等。講解完畢,引導學生進行斷句、口頭翻譯成漢語等視譯訓練。為鞏固學習成果,可以提供更多同類型講話,供學生進一步練習。
口譯員在工作現場的聽解要求比一般人日常交際過程中的聽解要求更高,更全面。不管學生將來是否繼續口譯學習,掌握口譯員的理解技巧對其提高英語聽力水平、應對各種學生最為關心的聽力考試及用英語進行口頭交際等都將大有裨益。在聽力課上可以融入口譯聽解技能教學,包括訓練學生通過積極地聽取材料有效理解不同的語體、分析其中蘊含的信息單位以及信息單位之間的邏輯關系,如何脫離詞語的束縛獲取其中蘊含的意義、遇到數字、術語、模糊點等時如何應對等。隨著聽力課程的推進,聽力材料的內容在不斷加深,材料長度也逐漸增加。比如到了二年級有些聽力教材的單篇材料長度達到將近400單詞。受人類工作記憶容量(7+2個單位)和保持時間(2~15秒)的生理限制,即使學生完全理解了其中蘊含的信息,也難以在聽完後全部記住,如何記住理解了的信息以應對相關考試(比如大學英語四級考試的復合式聽寫部分的句子聽寫)就成了學生必須面對的問題。這時,口譯員的腦記和筆記技能就可以融進聽力課教學。比如教師可以講解筆記符號的選用,如何做筆記最為省力,最應該記什麼等,並結合材料進行訓練,培養學生記筆記的意識。
當眾清晰簡潔流暢連貫的口頭表達能力不僅口譯員必須具備的能力,也是任何一個高素質的人才應該具備的才能之一。口語課上,教師讓學生就某一個話題進行討論並要求大家當眾闡述觀點後,不妨在點評學生的口頭表達時引入公共演說技能的教學,就語速與語調的控制、如何糾正不良表達方式等進行指導,對學生進行有效的口頭表達訓練。
當然,學生在此階段主要是打好語言基礎。口譯技能教學只能見縫插針進行,目的在於促進學生的語言學習,同時也為其進行後續的口譯學習准備條件,達到一箭雙雕的效果。
2.提高階段
學生進入三、四年級,對部分英語程度較好尤其是聽說水平較高的同學進行口譯訓練的條件更為成熟。首先,其時這些學生大都已經通過了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英文水平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語言基礎更為扎實;其次,學生英語學習進入提高階段,專業英語課取代了基礎英語課程,專業課程比例擴大,部分專業課程使用雙語教學,這些都為口譯教學的正式開展准備了專業知識基礎,同時也為口譯教師解決了專業術語方面的難題。這時,口譯教學應該與英語語言教學脫離,單獨開設。教學對象也不應該再是全體學生,而是英語程度尤其是聽說水平較高的部分對口譯感興趣的學生。教學目標是培養口譯人才,而非單獨的提高英語語言水平。教學重點是提高學生的口譯知識技能和進一步提高B語水平。
此階段,口譯知識技能的教學可以從微觀和宏觀兩個方面進行。微觀方麵包括上面所說的口譯分項技能,比如聽取與分析技能、短時記憶技巧、口譯筆記技巧、表達能力、譯前准備技巧等。這些技能在一二年級的基礎階段雖然有所涉及,但也只是有選擇地作為提高英語教學的手段穿插進行,並非教學重點,學生難以也不可能全面掌握。到了三、四年級,口譯教學應該全面地加強訓練上述各項微技能。訓練的方法可以參考其他類型口譯教學,如採用復述練習、影子練習(Shadowing Exercise)等訓練學生的短時記憶;理解過程中的詞語脫離練習等訓練學生的聽取與分析技能等。
宏觀方面教學主要圍繞如何訓練學生把上述各種微觀技巧協調運用於具體的口譯任務。教學可以採用任務教學法(task-based teaching method)。因為該類口譯教學的教學目標是:為學生所學專業領域以及相關專業領域培養掌握一定交替傳譯技能的專業型一般口譯人才。所以,設計選擇口譯任務時應該考慮學生的專業、可能的就業領域、甚至該領域內、行業內經常需要口譯的場合(setting)等因素,選取一些典型的出現頻率高的口譯情景進行設計。
至此階段,學生的語言水平尤其是B語言水平雖然與基礎階段相比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距離一個合格的譯員所需要的B語水平相比依然有相當的差距。口譯教學依然需要非常重視學生B語水平的提高。不過,這時的英語教學與基礎階段有所不同。首先,英語語言教學不再作為單獨的課程開設,而是融入口譯課程的各個環節,比如在教學生譯前准備技巧時,讓學生根據具體的口譯任務對可能遇到的詞彙術語等製作並記憶詞彙表,進行聽取與分析技能教學時讓學生分析不同口頭語篇熟悉其邏輯結構等。其次,這時英語學習的內容由基礎階段的普通用語為主轉變為「口譯工作言語」為主,是學生所學相關專業領域的典型口譯情景所需的典型工作言語。比如,企業產品發表會,公司開業典禮致辭等場合的常用語體。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工作言語中含有一些生僻的專業術語等不為口譯教師所了解的內容。因為其時專業英語以及某些英漢雙語專業課程已經開設,口譯教學可以和這些課程的教學互相配合,謀求解決。
四、結束語
基於非英語專業學生的專業背景、語言水平及專業課程設置等情況,以此類學生為教學對象的口譯教學應該設定不同的教學目標,遵循不同於英語專業口譯教學的教學步驟,基礎階段和提高階段的教學重點和內容也應有所不同。在具體教學過程中,明確語言教學和口譯技能教學在不同階段的地位,才有可能實現既定的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Pchhacker.F. Introcing Interpreting Studies [M]. Routledge, London and New York, 2004,13.
[2]楊承淑.口譯教學研究[M].台灣:輔仁大學出版社,2000,11.
[3]劉和平.口譯培訓的定位和專業建設.進入21世紀的高質量口譯—第六屆全國口譯大會暨國際研討會論文集[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8.
[4]仲偉合.譯員的知識結構與口譯課程設置[J].中國翻譯,2003,(4).
[5]鮑剛.口譯理論概述[M].北京:旅遊教育出版社,1998.133-143.
[6]桂詩春.新編心理語言學[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2002.48-49.
⑹ 急求 英語口譯教程 仲偉合 第一冊的電子版 在線等
書名=英語口譯教程 上
作者=仲偉合主編
頁碼=227
ISBN=7-04-017506-1
出版社=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2006.01
附件已經上傳
⑺ MTI翻譯碩士的參考書
2011年全國各院校MTI翻譯碩士考試參考書目
北京師范大學
(1)庄繹傳,《英漢翻譯簡明教程》,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2。
(2)葉子南,《高級英漢翻譯理論與實踐》,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1。
(3)張培基,《英譯中國現代散文選》,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9。
(4)楊月蓉,《實用漢語語法與修辭》,重慶: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1999。
(5)葉 朗,《中國文化讀本》,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8。
(6)盧曉江,《自然科學史十二講》,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7。
(7)徐亞男,《外事翻譯-口譯和筆譯技巧》,世界知識出版社, 1998
對外經貿大學
《英美散文選讀》(一)、(二) 對外經貿大學出版社 2008年 蔣顯璟
《新編漢英翻譯教程》 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2004年 陳宏薇 等
《大學英漢翻譯教程》(第三版) 對外經貿大學出版社 2009年8月 王恩冕
《中國文學與中國文化知識應試指南》東南大學出版社 2005年版 林青松
《公文寫作 》 對外經貿大學出版社 2004年4月 白延慶
復試參考書目
《大學英漢翻譯教程》(第三版) 對外經貿大學出版社 2009年8月 王恩冕
《英語同聲傳譯教程》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年9月 仲偉合
《英語口譯教程》(上、下)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年3月 仲偉合
西安外語學院
(1)張漢熙,《高級英語》(修訂本)第1、2冊,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95.
(2)劉宓慶,《文體與翻譯》,北京: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1998.
(3)馮國華、吳群,《英譯漢別裁》,北京:外文出版社,2001.
(4)楊月蓉,《實用漢語語法與修辭》,重慶: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1999.
(5)葉朗,《中國文化讀本》,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2008.
(6)盧曉江,《自然科學史十二講》,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7.
復試參考書目:
(1)方夢之,《實用文本漢譯英》,青島:青島出版社, 2003.
(2)賈文波,《漢英時文翻譯》,北京: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2000.
加試參考書目:
(1)劉其中,《英漢新聞翻譯》,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9.
(2)Langan, J. College Writing Skills with Readings. 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同濟大學
《翻譯碩士專業學位(MTI)入學考試全國聯考指南》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8
《中國譯學理論史稿》 陳福康著,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2;
《西方翻譯簡史》 譚載喜著,中國對外翻譯出版社公司,1997;
《實用翻譯教程》 馮慶華著,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7
廣外
《實用翻譯教程(修訂版)》劉季春主編,中山大學出版社,2007年。
《英漢翻譯基礎教程》 馮慶華、穆雷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
《翻譯批評與賞析》 李明編著,武漢大學出版社,2007年。
面試
《英語口譯教程》 仲偉合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
《商務英語口譯》 趙軍峰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
廈門大學
1.《英漢翻譯教程》楊士焯,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
2.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Newmark, P.,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cation Press,2001
3.Daniel Gile, Basic Concepts and Models for Interpreter and Translator Training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1995《口譯理論與教學》劉和平,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2005
4.《口譯教程》雷天放等,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6
5.《英譯漢教程》,連淑能編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同濟大學
《翻譯碩士專業學位(MTI)入學考試全國聯考指南》,全國翻譯碩士專業學位教育指導委員會,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8;
《中國譯學理論史稿》,陳福康著,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2;
《西方翻譯簡史》,譚載喜著,中國對外翻譯出版社公司,1997;
《實用翻譯教程》,馮慶華著,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7。
上海交通:
1)《英漢翻譯基礎》,古今明,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2)《非文學翻譯理論與實踐》,李長拴,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
南大、川大
國內近年出版的用英語編寫的高級英語閱讀、翻譯、寫作教材,以及任何大學語文教材。
蘇大
1《英漢互譯-原理與實踐教程》 中國經濟出版社 2008年8月第一版
2《翻譯策略與文化》中國經濟出版社 2008年8月第一版
2《高級英漢筆譯》
4《英語文體學》
北京外國語大學
1、《中式英語之鑒》Joan Pinkham 、薑桂華著,2000年,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2、《英漢翻譯簡明教程》 庄繹傳著, 2002年, 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3、《高級英漢翻譯理論與實踐》 葉子南著, 2001年,清華大學出版社。
4、《非文學翻譯理論與實踐》 羅進德主編,2004年,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
但是,考試時不一定就考規定的書本的內容,看一些課外的相關書也有必要的。
還有什麼問題的話可以去我的個人中心看看。
⑻ 仲偉合的個人簡介
仲偉合,江蘇人。曾先後在南京師范大學、英國Westminster(西敏斯特)大學、英國Warwick(華威)大學、上海外國語大學攻讀學士、碩士、博士學位。獲英語語言文學學士、碩士、口筆譯學碩士、英語語言文學(翻譯學)博士學位。廣東省第四批高層次管理人才出國進修美國加州州立大學洛山磯分校成員、英國華威大學榮譽研究員。廣東省高等學校「千百十人才工程」省級學科帶頭人培養對象。 仲偉合同志現任廣東外語外貿大學黨委常委、校長、教授。曾任廣東外語外貿大學英語語言文化學院副院長、院長,高級翻譯學院院長、教授等職務。目前兼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教育部「全國翻譯專業學位教育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教育部高校外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全國翻譯專業資格(水平)考試英語專家委員會委員(人事部)、全國外語翻譯等級證書考試委員會委員(教育部)、中國翻譯工作者協會常務理事、廣東省翻譯協會副會長、廣州翻譯協會、廣州科技翻譯協會副理事長、廣州外事翻譯協會副會長、廣東省青年科學家協會副會長、廣東省第九屆青年聯合會副主席、廣州市第八屆青年聯合會副主席等職務。仲偉合教授的主要研究方向是翻譯學研究、口譯理論與口譯教學研究。主要成果有在《中國翻譯》、Translation Journal、《外語與外語教學》等學術期刊發表《口譯教學芻議》、《口譯訓練:模式、內容、方法》、《英漢同聲傳譯技巧與訓練》、Memory Training in Interpreting、《譯員知識結構與口譯課程設置》、Coping Tactics of Simultaneous Interpreting、《專業口譯教學的原則與方法》等口譯研究系列論文及翻譯學研究論文50餘篇,出版教材、論(譯)著、詞典等9部。目前承擔的科研項目有「計算機輔助口筆譯(CATIS)教學系統的開發與應用」(橫向課題)、「雙語教學改革的探索與實踐」(廣東省高等教育教學改革工程重點項目)、教育部「十五」規劃國家級重點教材項目《英語口譯教程》、教育部「十一五」規劃國家級重點教材項目《英語口譯基礎教程》、《英語同聲傳譯教程》等。2000年度教育部「霍英東教育基金優秀青年教師獎」、2001年獲「全國優秀教師」稱號及獎章、2003年當選廣東省傑出留學回國青年創業之星、2004年廣州市科委傑出貢獻獎、2005年獲廣東省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2005年獲第七屆「廣東青年『五四』獎章」、2006年被評為廣東外語外貿大學首屆教學名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