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研究方法 > 少兒跆拳道訓練方法

少兒跆拳道訓練方法

發布時間:2022-07-25 11:38:10

A. 跆拳道基本訓練 基本功

在家只能練體能和韌帶。具體招式只能去報班,自學毫無用處,動作要領不明也沒有相應的訓練器材也沒有人陪練。
俯卧撐20次一組,連續三組,每組間隔不要超過1分鍾;
仰卧起坐30次一組,連續三組,每組間隔不要超過1分鍾;
跳繩500次一組,連續三組,每組間隔不要超過1分鍾;
跑步800米最低,我每天晚上是跑20公里的。
基本這樣體能訓練就足夠了,最簡單的才是最有效的!
劈叉的方法的話:
首先需要熱身,讓身體出汗,這樣才不能讓身體太緊張;一般來說跑步十分鍾到十五分鍾比較有效但如果你在家裡的話可以做些准備活動認真做或者高抬腿一類運動
重點是要出汗!
然後雙腿分開慢慢的劈下來(最好是在光滑的地板上那樣一個人的效果比較好),當自己覺得已經到極限的時候,(最好有個人幫你不過自己也可以做到但是效果會打折扣)將你的一隻腳向外挪,同時另一隻腳不要動!等你實在受不了將另一隻腳挪動時就停下來,這樣子堅持10秒;
最後,按照這個方法做五組;
如果真的對自己狠得話,一個月不到就能完全叉開來了!問題是能不能堅持下來。
一般我們訓練的時候是早上晚上各一個小時的。

B. 跆拳道的訓練方法

跆拳道年度訓練計劃內容表
一、全年訓練計劃
期間\項目
重點
內容
備注
恢復期
5月~7月
1個人信心及穩定性的培養
2身體狀況及體重的調整
3檢討比賽缺失,擬定未來訓練方針
1專項體能提升
2肌力、速度、肌耐力加強
3越野賽跑3次/周
4重量訓練3次/周
5球類活動2次/周
准備期
7月~9月
1灌輸選手強烈的榮譽心及使命感
2加強專項體能
3基本技術強化
4攻防技術要領強化
5基本戰術應用強化
6訓練賽場經驗與韌性
1利用車胎、階梯、重量訓練強化肌力
2重量訓練2次/周
3越野訓練6次/周
4間歇訓練2次/周
鍛鍊期
9月~12月
1全般性體能強化
2專項體能、技術之強化
3戰術訓練的熟練
4加強主動、被動攻擊能力訓練
5比賽能力的控制
6個人專長優缺點及柔軟度的強化
7加強選手鬥志、毅力,培養穩定與必勝決心
1強化全面性體能
2專項體能以肌力速度、耐力訓練為主
3間歇訓練(階梯、間歇、跑步沖刺、折返跑)
4循環重量訓練3次/周
比賽期
1月~4月
1利用專項體能強化專項技術
2個人專長技術、速度;攻擊威力殺傷力加強
3無氧耐力強化訓練
4比賽技巧及戰術訓練再強化
5克制對手專長之作戰技巧
6調整體、技能身心至最佳狀況
7比賽戰術,戰略研究應用
8避免運動傷害
1速度、柔軟度強化
2反覆訓練2次/周
3重量訓練1次/周
4越野訓練2次/周

C. 跆拳道初學者的步驟

跆拳道初學者的步驟:

1、跆拳道--對鏡練習

對鏡練習是自我模仿練習的一種。通過個人的對鏡練習,可以正確地掌握基本動作,體會各種功防動作的路線、方向、力點。同時,通過鏡子的反饋,可以及時糾正錯誤,建立良好的動作概念,並不斷強化、形成正確的動力定型。

2、跆拳道--喂靶練習

喂靶練習是同伴或教練員持手靶或腳靶不斷變化方向和位置,要求練習者迅速反應,進行擊打的一種練習方法,通過喂靶練習可以有效地提高練習者的反應速度、應變能力和攻防動作的准確性,熟練掌握在各種情況下的擊打動作。

喂靶練習時,同伴或教練員遞靶要遵循由慢到快、由簡到繁、由易到難的原則,不斷提高難度。

(3)少兒跆拳道訓練方法擴展閱讀:

跆拳道常見動作

1、跆拳道是一種以腿法為主的武技,實戰中步法的靈活運用對保證充分發揮腿的威力、取得實戰的勝利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2、腿法使用時多以後腿進攻,因此跆拳道的步法具有鮮明的特點,即重心落在兩腳之間或偏於前腳,而且身體姿勢大都以側向站位,以便保護身體和下面要害部位和使後腿通過擰腰轉髖發力,增加擊打的力量和速度。

3、前踢:初學者的第一個腿法;實戰姿勢的基本姿勢開始。右腳蹬地髖關節向左旋轉,雙手握拳置於體側;同時,右腿以髖關節為軸屈膝上提。當大腿抬至水平或稍高時,關節向前送,向前頂,小腿以膝關節為軸快速向前上方踢出,力達腳尖,整條腿至腳尖崩直。

4、踢擊後迅速放鬆,右腿沿原路線彈回,將右腳放置在左腳前面仍成實戰姿勢。 動作要領:膝關節夾緊,小腿放鬆,要有彈性;往前送,高踢時往上送;小腿回收與前踢的速度一樣快。主要攻擊部位有面部,下頦,腹部,襠部。

5、推踢:初學者的第二個腿法;實戰姿勢開始。右腳蹬地,重心前移,右腳以髖關節為軸提膝前蹬,用右腳腳掌向前蹬推,力點在腳底,推力向正前方,踢擊後右腿沿原路線彈回,將右腳放置在左腳前面仍成實戰姿勢。

D. 跆拳道學習步驟和方法

學跆拳道的三個步驟是:
步驟一:熱身 好的跆拳道技術是建立在良好的身體協調性和柔韌性之上,因為就算你其他方面的條件再好,而柔韌性不好的話只會讓你看上去是在「亂舞」而不是在練習跆拳道。因此,先把肉仍性提高上去才是漂亮動作的基礎。
要點: 1、熱身。這是為了更好的拉伸韌帶,也是為了防止意外受傷的出現。熱身時最好的是選擇跑步,或者是登山機、橢圓機之類的有氧運動。 2、拉伸。不光僅僅只是拉伸腿的韌帶,身體其他方面也一樣需拉伸,如腰部、背部、肩關節韌帶等等全身性的全方位進行拉伸。
步驟二:基礎 因為跆拳道的技術非常多,什麼橫踢、側踢、後踢、旋風腿等等。為了不讓大家走「貪多而嚼不爛」的老路,小編建議大家就先學兩個就是橫和側踢,等你這兩個動作非常熟練後,你再去學其他的動作就是非常容易的事,自然而然水到渠成。為什麼?因為這是基礎當中的基礎,基礎好了好怕建不了高樓?
要點:踢靶 1、剛開始以踢沙袋為主,技術動作較為成熟後再進行實戰訓練,這是能夠更好的幫你固定動作套路,讓身體能夠自然而然的運用出正確的技術動作。 2、踢沙袋時先要量力而行,不要一上去就往死里踢,那麼第二天你的腳很有可能會變成豬腳。出腳的力量應該是隨著你適應動作技術的過程而發力,這樣才能摸出真正的適合自身情況的技術特點。
步驟三:實戰 有訓練自然會有實戰,實戰不光光是訓練的結果體現,最重要的是領悟。每一次訓練後要不斷發現自己的不足,去發現哪些技術動作為什麼做的不好,應該怎麼樣結合自己的身體情況去調整,最好是能問問教練的意見。
要點:多思多問多實戰。只有多去想問題你才能發現問題的所在,然後經過詢問老師後得到答案再去實戰,盡量的實戰中發揮出來才算真正的懂得。

E. 跆拳道訓練 力量 和速度的好方法怎麼訓練

一、力量訓練重要性

1、 跆拳道運動是一項力量和全身協調能力綜合發展的格鬥類項目, 隊員必須具備 一定的力量。

2、 並要全面發展力量素質直接影響著其它素質的發展,也是提高技術水平和運動成績的基礎。

力量素質訓練主要採用以下幾種方法。

二、上肢力量

(1)俯卧撐:俯卧,身體伸直,川兩腳尖和兩手支撐,在其它部位不觸地的情況下,雙臂每屈伸一次算·次俯卧撐。要求屈臂時胸部幾乎觸地,伸臂時肘關節完全伸直。兩手亦可握拳或十指撐地,以增加練習難度。訓練時每組15~30次,共做5組,每組間歇3分鍾。

(2)杠鈴屈臂:兩腳左、右開立,兩手反握杠鈴與肩同寬。由兩臂自然伸直,杠鈴靜置大腿前開始,以肘關節為軸做兩臂的屈臂動作,到兩肘完全屈收,杠鈴橫置鎖骨部位,再放鬆伸臂至大腿前。每重復一次上述動作計數1次。重量15-]0公斤,每組10次,共做5組,間歇3分鍾。

(3)卧推杠鈴:仰卧在長凳上,兩臂伸直與肩同寬,雙手正放鬆屈肘,鈴杠至胸前但不能接觸胸部,然後雙臂用力上舉,至伸直位置。每使杠鈴下上一次計數一次。重量為本人卧推最大重量的70%,每組10次,共做3~5組,組間間歇3分鍾。

三、下肢力量

〈1〉 半蹲:6組×20、重量為體重的70%;

〈2〉 負重跳換步:6組×30、重量為25~50Kg;

〈3〉 負重登台階:6組×30、重量為25~50 Kg;

〈4〉 負重高抬腿:6組×30、重量為20~35 Kg;

四、綜合力量

〈1〉 立卧撐跳:身體向前,兩腳尖和雙手支撐身體,做一次俯卧撐,然後,屈髖收腹,兩腳收之兩手中間位置,同時蹬地起跳,身體騰空。反復每組15~30次做3~5組。間歇3分鍾。

〈2〉 收腹跳:身體直立,兩腳同時蹬地原地起跳,身體騰空;隨蹬地兩腳迅速屈膝上提,兩手由兩側抱緊雙膝。隨放即落。反復進行,每15~30一組,做3~5組。間歇2~3分鍾。

〈3〉 原地提膝:身體直立,一腳蹬地後迅速屈膝上提,提到最高位置放鬆落下,另一條腿同樣上提。。交替進行。每組50~80次一組,做5~6組。間歇3~4分鍾。

〈4〉 立多級跳:從直立開始,一腳蹬地起跳,另一腳前跨。反復進行。

注意事項

1、 根據自己的力量基礎,以及學習掌握具體技術的需要安排訓練, 應使機體局部力量和整體力量, 大肌肉群力量和小肌肉群力量訓練結合起來進行。

2、 科學地安排和調整運動負荷。例如:發展絕對力量需要採用強度大, 重復 次數少, 發展速度力量要求練習者在最短的時間內發揮出最大的力量, 採用中等重量、快速、較多次數的練習法, 發展力量耐力則採用負荷強度小, 重復 次數多的練習法。註:注重發展速度力量和耐力力量。

3、 進行力量訓練時, 要與其他性質練習交替進行、防止肌肉僵化, 提高肌肉彈性。

4、 大賽前7-10天不能安排極限重量的較大部分肌肉群練習。

5、 要求以速度力量為主, 相對力量, 力量耐力協調發展。

五、柔韌訓練

跆拳道競技運動以踢法為主,對腿部和腰髖的柔韌性有極高的要求,這里主要介紹腿髖部和腰部的柔韌性訓練方法。柔韌性訓練方法就具形式來講行兩種,一種是主動練習法,另一種足被動練習法。主動練習法是指練習者依靠自己的力量使肌肉拉長,加大關節活動的靈活性;被動練習法是指練習者通過他人的幫助,藉助外力使肌肉被拉長,並使關節活動范圍增大。

六、腿髖部訓練

(1)正壓腿:主要用來發展腿部後側肌肉的柔韌性。面對橫木或一定高度的物體站立,一腿提起,把腳跟放在橫木上,腳尖勾緊;兩手扶按在膝關節卜,兩腿伸直,腰背挺直髖關節擺正, 上體前屈並向前、向下做壓振動作。兩腿交替進行。

動作要點:兩腿都要伸直;上體向前、向下壓振時腰背要直。壓振時幅度由小到大, 直到能用下頦觸及腳尖。

(2)側壓腿:主要用束發展腿部內側肌肉的柔韌性。側對橫木或有一定高度的物體,一腳支撐,另一腳抬起,腿跟放在橫木上,腳尖勾緊;兩腿伸直,腰背保持直立,髖關節對前方,然後上體向放八橫木的腿側傾倒壓振。左右腿交替進行。

動作要點:上體保持直立向側、向下壓振;壓振幅度逐漸運大,髖關節一直正對前方。

(3)後壓腿:主要用來發展腿部前側肌肉的柔韌性。背對橫木或有一定高度的物體,一腿支撐,另一腿後舉起,腳背放在橫木上,腿和腳背都要伸直, 上體直立、髖關節正對前方, 上體向後仰並做壓振動作,左右腿交替進行。

動作要點:兩腿挺膝,,支撐腿直立且全腳著地站穩;挺胸、展髖、腰後屈;後壓振幅度逐漸加大。

(4)前壓腿:主要用來發展腿部後側肌肉和髖關節的柔韌性。練習者一腿屈膝支撐,另一腿向前伸直,腳跟觸地,腳尖勾緊上翹,踝關節緊屈;兩手抓緊前伸的腳,上體前俯;兩臂屈肘,兩手用力後拉,同時上體盡力屈髖前俯,用頭頂和下頦觸及腳尖。略停片刻後上身直起,略放鬆後接著做下一次。兩腳交替進行。

動作要點:挺胸直背,塌腰前俯;挺膝坐胯,屈髖觸腳。

(5)仆步壓腿: 主要用來練習大腿內側和髖關節柔韌性。具體方法:兩腳左右開立,左腿屈膝全蹲,全腳著地;右腿挺膝伸直,腳尖內扣,盡量遠伸。然後, 上體不起來;起來,將身體重心從左腳移至右腳,成另一側的仆步。可一手扶,另一手按另-膝,向下壓振。亦可兩手分別抓住左右腳,做向下壓振和左右移換身體重心的動作。

動作要點:挺胸塌腰,下振時逐漸用力,左右移動時要低穩緩慢。開胯沉髖,挺胸下壓,使臀部和腿內側盡量貼近地面移動。

(6)豎 叉:主要用來練習大腿前後側和髖部柔韌性。具體方法:兩腿前後分開成一條直線,前腿的腳後跟、小腿腓腸肌和大腿後肌群壓緊地面,腳尖勾緊上翹,正對上方;後腿的腳背、膝蓋和股四頭肌壓緊地面,腳尖指向正後方;髖關節擺正與兩腿垂直,臀部壓緊地面。上體正直。可做上體前俯,壓緊前面腿的前俯壓振動作、亦可做上體後屈的向後壓振動作,增大動作難度和拉抻幅度,動作幅度由小到大,逐漸用力。

動作要點:挺腰直背,沉髖挺膝;前俯勾腳,後屈伸踝。

(7)橫 叉:主要用來練習陶腿內後側和胯關節柔韌性具體方法:兩腿左右一字伸開,兩手可輔助支撐;兩腿的小後側著地,壓緊地面,兩腳的腳跟著地,兩腳尖向左右側伸展或勾緊胯充分打開,成-字形。可上體前俯拉長腿後側肌肉並充分開胯;亦叫上體向左右側倒,允分拉長大腿內後側肌肉並增大胯的活動幅度。

動作要點:挺腰立背,開胯沉髖;挺膝勾腳,前俯傾倒。

七、腰部方法

(1)前俯腰:主要用來練習腰部向前運動的能力和柔韌性具體方法:並步站立兩腿挺膝夾緊兩手十指交叉兩臀伸直上舉手心向上。然後上體亢腰前俯兩手心盡量向下貼緊地面兩膝挺直,髖關節屈緊,腰背部充分伸展。兩手鬆引用雙手從腳兩側屈肘抱緊腳後跟,使胸部貼緊雙腿,充分伸展腰背部。持續一定時間後再放鬆起立。還可以在雙手觸地時向左右側轉腰,用兩手心觸及兩腳外側的地面,增大腰部伸展時左右轉動的柔韌性。動作要點:兩腿挺膝直立,挺胸塌腰,充分伸展腰背部,胸部與雙腿貼緊。(2)後甩腰:主要用來練習腰部向後運動的柔韌性。具體方法:並步站立,練習時一腿支撐,另一腿向後上直腿擺動,同時,兩臂伸直,隨l體向後屈做向後的擺振動作,使腰背部被充分壓緊,腰椎前面充分伸展:動作要點:後擺腿和上體後屈振擺同時進行;支撐腿,膝伸直.頭部和雙臂體後屈做協調性後擺助力動作,(3)腰旋轉:主要用來練習腰部的左右旋轉幅度。具體打法;兩腳左右開立略寬於肩,兩臂自然垂於休側以髖關節為軸體前俯,然後以腰為軸,使上體自前向右、向上再向左,回到的做順時針或逆時針旋轉;同時,雙臂隨上體做順時針或逆時針的環繞動作,以增加腰部旋轉的幅度和力度、動作要點:盡量增大繞環幅度,速度由慢到快,使腰椎關節完全得到活動、伸展。

3.被動形式的訓練方法

(1)腿部和髖部的主要練習方法多採用各種形式的搬腿同伴握緊自己的腳,做正搬、側搬、後搬等助力拉伸動作, 也可采 用各種形式的按和踩的方法。如進行橫叉或豎叉練習時,同伴或教練員可利用腳踩或手按練習者髖部的辦法,助其用, 達到伸拉的目的。

(2)腰部的被動練習法主要是利用壓橋法。同伴或教練用自己的雙腳頂住或踩住練習者的雙腳,用雙手拉住練習者雙臂 或雙肩,用力使練習者的雙肩後部盡量靠近兩腳跟,使練習者的腰椎關節得到完全伸展和收縮,增強腰部的柔韌性。

4.發展柔韌素質的要求和注意事項

(1)根據跆舉道競技運動的特點,要以發展腰髖和下肢柔韌素質為主,還要發展全面的身體柔韌素質。同時,要控制好柔韌性的發展水平,根據人體的生理解剖特點和規律,進行合理有效地訓練。不要過分地進行柔韌性訓練,特別是超過人體解剖結構限制的練習最好不要採用,否則不僅不會取得訓練成績,反而對練習者造成傷害。

(2)柔韌性練習要經常進行,持之以恆。柔韌素質較其它質容易發展,也容易消退,因此,必須經常練習。柔韌素質練習要安排在合適的時間,一般訓練時可在基本部分的最後階段訓練課後進行;也可以在力量訓練和速度訓練之間穿插柔韌練習,這樣不僅能調節訓練形式,而且可以收到良好的訓練效果。

(3)隨著柔韌性水平的提高,柔韌訓練的強度和難度要逐步加大,但不能急於求成,要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特別是在被動性練習時,更應小心謹慎,千萬不要出現被動拉傷或撕裂現象,否則會得不償失,甚至影響整個訓練的繼續進行。

(4) 主動練習和被動練習協調進行,因為兩者相互彌補互促進,共同提高。

(5)柔韌性訓練前應做好充分的准備活動。肌肉的伸展們肌肉的溫度成正比,通過准備活動,提高肌肉的溫度,降低肌內部的粘滯性,提高肌細胞的興奮程度,有利於肌肉被拉得長。韌帶具有同樣的特點,因而必須先做好准備活動,再進行柔韌性訓練。

八、耐力訓練

由於跆拳道競技是一項集各項運動素質於一體的綜合性運動項目,對耐力素質同樣具有相當高的要求。跆拳道的正式比賽為3回合制,每回合3分鍾,而且。每次比賽的所有場次都要集中在1~2天內打完,所以,對於各運動員來說耐力素質及其重要的。這裡麵包括速度耐力,即每場比賽自始至終都要有充沛的體力,保正在比賽中正常地發揮和有效地運用技術和戰術。同時,也包括力量耐力,即必須具備長時間激烈的對抗中有效的打擊和防禦對手的能力。而且,這些耐力至少要保持到整個比賽結束,否則,就不會取得比賽的最後勝利:

有氧耐力訓練

主要採用強度小,負荷時間長的各種練習方法。跆拳道訓練中常採用的具體方法和手段包括以下兒種:

(1)4000米-12000米勻速跑。心率控制在150次/分左右保持勻速跑完全程。

(2)越野跑;利用公園。山川或環境較好的地方進行30分鍾以上的越野跑,心率控制在150次/分左右。利用環境調節心情,降低疲勞感,

(3)10分鍾跳繩:利用跳繩進行耐力練習。在10分鍾內保持跳動頻率不變,但可變換跳動方式,進行單腳跳或雙腳跳;

(4)10分鍾組合踢法動作練習。連續10分鍾進行運動員已掌握的技術組合練習,既練習動作的熟練程度,又練習耐力素質。

(5):三對一或四對一的車輪戰。練習者人與3位或4位培練逐一對抗.但限定強度和力度,每人3分鍾,進行一輪次或兩輪次的有條什實戰練習。

無氧耐力訓練

無氧耐力訓練即採用負荷時間短、練習密度大、間歇時間短的練習方法專門訓練時常利用以下幾種方法和手段:

(1)30米、60米、100米沖刺跑。

(2)400米、800米變速跑:

(3)跳木馬提膝-左、右側滑步扶地。

(4)兩人一組腳靶練習:

(5)左右橫踢50次(中、高)。

(6)左兩次。右兩次橫踢30次(中、高):

(7)單腿橫蹋(50次、40次、30次、20次、10次)遞減法(中、高)。

(8)跳踢(50次、40次、30次、20次、10次)遞減法。

3.三人組腳靶練習:

(1)橫踢(前、後腿)(中、高各10次)。

(2)劈腿(前、後、跳各30次)。

(3)後踢(20次)。

(4)後旋踢(20次)。

(5)旋風踢(360度橫踢)(20次)。

(6)雙飛踢(20次)。

(7)模擬實戰。

(8)移動靶4分針x4組,間歇40秒鍾; (4分鍾x4組) +(4分鍾x4組)間歇20秒鍾,共做2-4大組:

(9)1分鍾x 4組,兩人循環無間歇;40秒鍾x 4組,兩人循環無間歇。

(10)車輪戰:採用實戰或條件性實戰.由練習者一人連續打3-5局,每打一局換一名體力充沛的同伴,局間休息1分鍾。

4.耐力素質訓練的要求和注意事項

(1)根據練習任務的要求,科學地安排練習的運動量、強度、重復次數、間歇時間和間歇方式。

(2)跆拳道運動員的耐力幾有力量性的特點,增加力量練習的次數是發展肌肉耐力的一個有效方法。

(3)根據跆拳道比賽時間長、強度大、對抗競爭激烈的特點和運動員的身體訓練水平,科學地安排有氧耐山和無氧耐力的訓練,並使無氧耐力訓練盡可能地結合專項進行。

(4)耐力訓練練不僅是身體力面的訓練,也是意志品質的培養過程。因此,在耐力訓練中除採用多種多樣的訓練手段外,還要注意培養運動員吃苦耐勞、堅韌不拔的意志品質。

九、靈敏訓練

跆拳道的靈敏、協調素質,是指在各種復雜變化的條件下運動員迅速,合理、敏捷、協調地完成各種動作的能力;靈敏協條素質是其它各種運動素質的綜合體現。它有助於發展運動員的反應、起動、變換方向的速度,並能更快更有效合理地掌握各種復雜戰術。因此,跆拳道的靈敏、協調素質對於比賽十分重要,這是在復雜多變的環境因素中,不能事先頂料而運用技術的關鍵素質,是比賽取勝的基礎。

靈敏素質訓練

(1)、聽信號完成動作。盤腿坐(前、後)、跪下(前、後)聽信號快速起立跑到指定位置。

(2)腿部組合練習 單、雙腿跳物、前後分腿跳、並步前踢跳一左,右分腿跳-後屈膝跳-前屈膝跳。採用每次一個動作另一個動作循環跳動,通過變換不同動作,練習靈敏性和協條性。

3)跑的專門練習法。一般採用曲線跑、穿梭跑和信號應答跑進行練習。前兩種芳法的主要目的是練習動作的靈敏和協調性,後一種方法是在反應速度的基礎上,判斷信號指令,再進行靈敏和協調練習。例如:教練員發令:跳(分腿前後和左右各1次)、跨(分腿跨越障礙)、踢(完成進攻踢法2種),運動員到命令後快速完成上述不同指令動作:

(4)步法練習法。利用各種步法進行靈敏性協調性練習.設立許多障礙,練習步法的變化和移動。

(5)踢法動作的組合練習法 將不同性質的踢法動組合,練習靈敏和協調-例如:右橫踢-左後旋踢-進步騰空左劈腿,將不同用力方向和動作方向的動作組合在一 起。既練習技術組合、又練習動作的靈敏和協調性。

注意事項

(1)靈敏度、協調索質與其它運動素質有密切的關系。具訓練要和其它素質的訓練配合進行,相互貫穿。有的專門性練習是有多項練習效果的。

(2)靈敏度、協調素質訓練的時間不宜過長,重復次數不宜過多,因為在疲勞狀態下的練習不會使人更敏捷、更協調。

(3)靈敏度、協調素質對掌握和改進技術動作具有重要作用。加強靈敏度、協調素質訓練會對掌握和改進技術起促進作用。因而要把這種素質訓練貫穿到整個訓練之中,在不同的訓練時期和訓練階段都要適當安排靈敏度、協調素質的訓練。

十、速度訓練

速度素質在跆拳道諸多素質中佔有很重要的地位,特別是有跆拳道的比賽中,速度素質顯得尢為重要。比賽時速度素質中的反應速度、動作速度以及動作速率通過具體的攻防動作和戰術意圖,綜合表現出來。要想取得比賽的勝利,就要求運動員在高度緊張和繁雜的對抗中,最大限度地表現出速度的各項素質。因此,跆拳道速度素質的訓練,就是利用具體有效的各種方法和手段,使人體速度素質的各項潛能被充分激發,使各部分的綜小的速度素質達到盡可能完善的程度,從而提高技術和戰術的運用效果,爭取比賽的勝利,速度素質訓練重點要提高反應速度和動作速度,訓練過程中要充分注意速度訓練的具體要求和注意事項。

反應速度訓練

(1)簡單動作反應速度的訓練:即按動作的技術規格要求進行單個或簡易組合動作的訓練。簡單反應速度的提高,主要取決於運動員對動作熟練的程度。提高跆拳道簡單動作反應速度。

主要利用以下幾種具體方法:

聽教練或同伴發出信號後進行快速反應。例如,隨同伴擊掌的聲音,迅速做出具體動作如橫踢等。或聽信號後進行前進退跑、扶地轉身往返跑等練習。根據教練或同伴做出的進攻動作,迅速做出防守反擊,或直接反擊動作。例如,對方用擺踢向你進攻,你迅速利用跳換步接後踢反擊。當教練或同伴"在同高度和不同部位亮出腳靶時,你快速反應判斷,利用適當的方法快速進攻。隨著訓練時間的增加和反應速度的鞏固與提高,就可進入專訓練階段。專門訓練時採用兩種具體手段: 分解法和變換法.分解法即在較容易完成動作的條件下,通過提高分解動作的,來提高反應速度。如練習左臂內格防守,接跳換步右後踢反擊的動作組合,訓練時先練右勢站立用左臂向內格擋防守連續順勢跳換成左勢站立,然後再練習左勢站位實戰姿勢向右後轉體用右腳後踢的反擊動作,以提高兩部分動作的速度變換法是指根據動作的強度,用具有時間變化的信號刺激,明顯改變練習形式如環境來提高簡單動作反應速度,如臨近比賽時的條件性實戰以及通過消除運動員心理障礙等方法來提高簡單反應速度的訓練方法均屬此列。

跆舉道比賽攻防激烈,瞬息萬變,對於復雜動作的反應速度有著更高的要求。而且,它與技術、戰術訓練密不可分。因此復雜動作反應速度的訓練最重要、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通過條件實戰,實戰和參加邀請賽、對抗賽、友誼賽,甚至正式比賽去具體完成訓練任務。因為只有在實戰中特別是在比賽中,才能發現問題,而且,選擇的動作是否正確、有效,只有在實戰運用中才能得到證實。 因此,根據教練員事先設計好的訓練意圖,進行實戰對抗和比賽,在對抗中練習掌握復雜動作的速度和時機,從而提高復雜動作的反應速度,是高水平運動員訓練所必須的方法之一。在有目的地發展復雜,應速度的專門訓練中,盡可能根據或模擬跆拳道比賽中產生復雜反應的條件和類似的形式,讓運動員反復適應後使反應時間縮短。由於復雜動作反應速度的轉移范圍較廣泛,因而應採用多種形式的專門練習,以穩定其反應速度,縮短反應時。

動作速度訓練

所謂動作速度是一個模糊的概念。因為單純的動作速度是不存在的。我們在實踐中所觀察到的動作速度,實際上是由運動的物體或人體的其它能力,如力量,協調、耐力、技術等因素,加上速度素質來決定的。所以,動作速度的訓練與其它運動素質的訓練、技術訓練有密切的聯系。要培養動作速度,就必須有目的地發展相應的運動能力,這是動作速度訓練的特殊之處。同時,由於速度素質具有不易轉移的特點,因此,在動作速度的訓練過程中,訓練的任務和內容必須明確,否則收不到良好效果。另外動作速度的提高,必須與速度耐力的提高結合起來,實戰中運動員不僅僅是快速完成動作 ,而且還要把這種能力保持到比賽的結束。因此,動作速度的速度耐力訓練是非常重要的。在跆拳道的動作速度訓練中,為了堅持上述訓練原則和方法,通常採用多種形式的方法和手段進行,並圍繞提高動作速度做一些相關的和專門性的動作速度訓練。

(1)利用沖刺跑和中高速跑練習動作速度。速度練習,包含從靜止到最大速度的疾跑階段,這是提高速度的最重要前提。因而利用30米、50米、100米跑練習加速度和沖刺感覺,利用200米、300米、400米跑體會持續高速度狀態下,速度耐力的本體感覺,會對提高動作速度提供最直接的身體感覺。這種感覺在跆拳道的對抗中,主要體現在利用步法而快硬動作的速度,提高動作的加速度,既加快了動作本身的速度,又增加技術運用的擊力度和效果,因而被經常採用。在專門性訓練時,可將帶有轉體、進步接做各種技術動作和組合反復訓練,會提高完成動作的速度擊打力度。例如將轉體後旋踢的動作,結合身體加速時個體感覺,把最快速度和最大力度體現在最後用力上,從而提高後旋踢的動作速度和擊打力度。

(2)利用下坡跑、加速跑和後蹬跑練習不同狀況下的動作速度。跆拳道的比賽是瞬息萬變的,因而練習在不同狀況下完成動作的速度是非常重要的。在進行專門練習時,可採用將不同特點的兩、三個動作或組合連續運用的方法,提高完成不同動作的速率。例如,做左橫踢一右橫踢一轉身左後旋踢組合,接做騰空左前劈腿一右側踢組合,將原地的、旋轉和騰空的動作結合起來熟練後會提高不同形式動作的單個速串和變化速度,從根本提高動作的速度。

3.發展速度素質的要求和注意事項

())隊員盡量以快的速度按規格要求完成動作。

(2)採用的技術動作必須是練習者已熟練掌握、形成定型的動作。

(3)練習的持續時間一般不超過1分鍾,以30秒鍾一組為宜。

(4)專門性的動作速度練習與比賽的動作結構相似,從實戰角度進行訓練。

(5)利用重物進行專門動作速度練習時,重物的比例重量,培養單純力量比速度力量的重量要小。

(6)嚴格掌握好練習的間歇時間和休息力式。間歇的時間在保證後一次練習完成的速度在一定范圍內不低於前 一次,一般為5~8分計。休息力式以積極性休息為主,做一些簡單的模仿和想像動作,但不用力。

(7)由於速度練習具有極限強度,量不宜大。

主要特點

1、以腿法為主,拳腳並用

由於競賽的需要、規則的限制和跆拳道進攻方法的特點,使得跆拳道是已腿法攻擊為主。據統計,在跆拳道技術當中,腿法約占總技法的70%。腿擊無論在攻擊范圍、攻擊力量等方面都遠遠超過拳法的攻擊,而拳法的招式,一般偏重於防守和格擋。

2、動作追求速度,力量和效果,以擊破為測試功力的手段

跆拳道不講究花架子,所有動作都以技擊格鬥為核心,要求速度快,力量大,擊打效果好。在功力的檢測方面,則以擊破力為測試的手段。就是分別以拳腳擊碎木板等,以擊碎的厚度來判定功力。

3、強調呼吸,發聲揚威

在跆拳道的練習當中,要求在氣勢上給人以威嚴的感覺,練習者常以洪亮並帶有威懾力的聲音來顯示自己的威力。據日本有關研究資料證明,人在無負荷工作時,10%的肌肉會由於發聲使他們的收縮速度提高9%,在有負荷工作時更是可以提高14%。這就是為什麼在比賽當中運動員會發出響亮的喊叫聲的原因。在發聲的同時停止呼吸,可以使人體內部的阻力減小,提高動作速度,集中精力,使動作發揮出更大的威力。

4、以剛制剛,方法簡練

受跆拳道精神影響,運動員在比賽當中多是直擊直打,接觸防守,躲閃技術運用得比較少。進攻都採用直線連續進攻,以連貫快速的腳法組合擊打對手。防守多採用格擋技術,或採取以攻對攻,以攻代防的技術。

5、禮始禮終,內外兼修

在任何場合下,跆拳道練習者始終以禮相待。練習活動都要以禮開始,以禮結束,以養成謙虛、友好、忍讓的作風,在道德修養方面不斷的提高自己。

F. 跆拳道少兒班怎麼教

首先在態度 、氣勢要有,能夠把頑皮的孩子壓住。讓他們覺得自己是在學習一項神聖的技術, 熱身可用類似貼膏葯之類的游戲讓孩子們動起來的娛樂方式,以代替傳統的高抬腿轉胯 。

孩子天性喜歡玩的多 ,除極個別孩子以外一般都很難在訓練中學到東西。 因此,自己考慮清楚如何在留住孩子的同時, 不要讓家長覺得自己的孩子在你這里是浪費錢 。

少兒學跆拳道讓小朋友們在學習中得到禮儀及精神氣質的培養,將跆拳道的精神「禮儀、廉恥、忍讓、克己、百折不屈」貫徹其中。通過鍛煉,學員的心肺功能、四肢的力量等綜合身體素質,均會有很大提高。在訓練過程中可以鍛煉學員堅忍不拔的意志品質和奮發向上的運動精神。

(6)少兒跆拳道訓練方法擴展閱讀:

跆拳道(韓文:태권도,英文:Taekwondo),是現代奧運會正式比賽項目之一,是一種主要使用手及腳進行格鬥或對抗的運動。跆拳道是經過東亞文化發展的一項韓國武術,以「始於禮,終於禮」的武道精神為基礎。

其腳法佔70%。跆拳道的套路共有25套;另外還有兵器、擒拿、摔鎖、對拆自衛術及10餘種基本功夫等。跆拳道於1988年奧運會時為示範項目;於1992年的巴塞羅那奧運會開始為試驗比賽項目;到2000年的悉尼奧運會成為正式比賽項目。

跆拳道在全世界的組織主要分為兩個體系,分別為:國際跆拳道聯盟(ITF)和世界跆拳道聯盟(WTF)。奧運會採用的是WTF體系。

G. 現代跆拳道少兒初級-高級腿法教學

前踢: 描述:前踢是跆拳道最基本的踢法,對膝關節快速屈伸能力和膝關節四周的肌肉都是很好 的鍛煉。對小腿彈打速度、送髖的平衡作用很大。技術簡單,所以是初學者的第一個腿法。 根據跆拳道技術原理,跆拳道的幾個基本腿法都是由前踢開發演變而來。 練習方法:保持基本姿勢(都以左勢為例),右腳登地屈膝提起,送髖、頂髖,小腿快速向前踢出,高與腰平。迅速放鬆彈回,成折疊狀,腳輕輕落下,恢復成實戰姿勢。 易犯錯誤:1、直腿踢、直腿落,大小腿沒有折疊。 2、沒送髖,擊打距離短。 3、提膝沒有貼近左大腿內側,向外繞弧線。 橫踢: 描述:橫踢是跆拳道比賽中使用率、得分率很高的踢法。類似散打中的邊腿。但跆拳道的橫踢幅度小、隱蔽性好、速度快。 練習方法:保持基本姿勢,右腳登地,大小腿折疊向上、向前提膝,左腳掌為軸擰轉180度,右膝關節向前抬至水平狀態,小腿快速向前踢出,收回,恢復成實戰姿勢。或成為右勢。 易犯錯誤: 1、大小腿折疊不充分,膝關節沒有夾緊。 2、沒有正上提膝,走斜線,弧度過大。 3、支撐腳轉動不足,踢出後直腿下落。 下劈: 描述:以腳掌、腳跟攻擊對方的臉、肩部。分為正劈、內劈、外劈三種,一般稱為劈腿,或下壓腿。比賽中通常女運動員得分較高。 練習方法:保持基本姿勢,右腳登地,重心稍前移,右腳盡量上舉至頭頂上方,放鬆落下,上身保持直立,以腳掌擊打目標。輕輕落下,恢復成實戰姿勢。 易犯錯誤:1、起腿高度不夠,重心沒有往上「飄」。 2、上體過分後仰,以致不能恢復成實戰姿勢。 3、落地太重。 推踢: 描述:推踢一般用於截、封對方的起腿,使之失去平衡。 練習方法:保持基本姿勢,右腳登地屈膝提起,左腳以腳掌為軸,外旋約90度,重心往前壓,右腳向前方直線踢出,力點在腳掌,重心往前落下,恢復成實戰姿勢。 易犯錯誤:1、收腿不緊,直腿起,容易被反擊。 2、重心往下落,腿不能水平往下落。 3、上體過分後仰,不利於銜接下一個技術,且易被反擊。 黃帶的連踢技術: 單腿連踢:同一條腿進行兩次或兩次以上的踢擊。如:左橫踢+左橫踢。右橫踢+右橫踢。 雙腿連踢:兩條腿進行兩次以上的踢擊。如:左橫踢+右橫踢。 單、雙腿連踢練好後,再發展一步就是組合技術了。 在黃帶時練好單、雙腿連踢非常重要。為以後組合腿打基礎。 側踢: 描述:類似於散打中的側踹。但在比賽中用的不是太多,因側踢後難以連續出腿,而且跆拳道規則中對力度達不到使對手重心搖晃的,是不記分的。 練習方法:保持基本姿勢,右腳登地起腿,屈膝上提,左腳以腳掌為軸,外旋180度,腳跟正對前方,右腿快速向右前方直線踢出,力點在腳跟,收腿、放鬆,重心向前落下,恢復成實戰姿勢。 易犯錯誤:1、左腳跟轉動不及時,大小腿折疊不充分。 2、上體過分後仰,分散攻擊力量, 3、踢完不及時收腿,缺乏彈性。 後踢: 描述:是跆拳道比賽中經常運用的踢法,其滲透性力量大,一般攻擊對方上腹部。常用於反擊橫踢。 練習方法:保持基本姿勢,左腳以腳掌為軸內旋成腳掌正對對手。上身旋轉,右膝折疊向腹部收緊,右腿用力向攻擊目標直線踢出,重心前移落下,成右勢。 易犯錯誤:1、支撐腳沒有起到瞄準器的作用,造成攻擊偏離目標。 2、轉身、出腿不連貫,中間有停頓。 3、邊旋轉邊出腿,打擊走弧線。 雙飛踢: 描述:雙非其實就是左右橫踢的快速組合。速度快的話,還可以三飛、四飛。 練習方法:保持基本姿勢,右腳登地,身體騰空跳起,右腳、左腳快速、連貫的橫踢目標。 落地迅速恢復成實戰姿勢。 易犯錯誤:1、發力路線斜上,以腳內側接觸。 2、直腿踢,沒有鞭打勁。 擺踢: 描述:以腳掌攻擊對手頭部,但是一般比賽不常使用,只有一些高水平運動員在反擊中偶爾出現。但擺踢確是重要踢法——後旋踢的基礎,轉身擺踢就成了後旋踢。 練習方法:保持基本姿勢,右腳登地屈膝提起,左腳以腳掌為軸外旋180度,右腳向左前方伸出,用力向右側水平鞭打,重心向前落成實戰姿勢。 易犯錯誤:1、發力過早,造成右腳在正前方時以落下。 2、小腿沒有突然鞭打發力。 後旋踢: 描述:散打里稱為轉身後擺腿。泰拳里稱為虎尾腿。傳統武術也叫「大龍擺尾」。其力量大,出腿怪異,容易和其他腿法組合攻擊,屬於高級腿法之一。雖然外形相似,但是跆拳道的後旋踢在練法上還是有區別的。 練習方法:保持基本姿勢,左腳以腳掌為軸內旋約90度,上身旋轉,重心前移,屈膝收腿,右腿向右後方最高點伸出並用力向右屈膝鞭打,重心在原地繼續旋轉,右腳落於起始位置,也就是身體旋轉360度。 易犯錯誤:1、轉身、踢腿中間停頓,沒有一氣呵成。 2、左腿轉動不足,造成攻擊的最高點沒有在正前方。 3、上體晃動失去平衡。 旋風踢: 描述:是跆拳道特有的一種踢法,尤其是特技表演中經常用到。它是由橫踢演變而來,在橫踢中加入轉身動作,也稱為轉身橫踢。不過轉身速度要快,就像一陣旋風颳起。 練習方法:保持基本姿勢,左腳以腳掌為軸腳跟向前旋轉一周,右腳屈膝上提,左腳登地跳起左橫踢攻擊,右、左腳依次落地成實戰姿勢。 易犯錯誤:1、旋轉速度慢,出腿不連貫。 2、重心沒有在原地旋轉,旋轉後找不到目標。 3、距離掌握不好,離目標過遠、或過近。

H. 跆拳道訓練方法

跆拳道年度訓練計劃內容表
一、全年訓練計劃
期間\項目
重點
內容
備注
恢復期
5月~7月
1個人信心及穩定性的培養
2身體狀況及體重的調整
3檢討比賽缺失,擬定未來訓練方針
1專項體能提升
2肌力、速度、肌耐力加強
3越野賽跑3次/周
4重量訓練3次/周
5球類活動2次/周
准備期
7月~9月
1灌輸選手強烈的榮譽心及使命感
2加強專項體能
3基本技術強化
4攻防技術要領強化
5基本戰術應用強化
6訓練賽場經驗與韌性
1利用車胎、階梯、重量訓練強化肌力
2重量訓練2次/周
3越野訓練6次/周
4間歇訓練2次/周
鍛鍊期
9月~12月
1全般性體能強化
2專項體能、技術之強化
3戰術訓練的熟練
4加強主動、被動攻擊能力訓練
5比賽能力的控制
6個人專長優缺點及柔軟度的強化
7加強選手鬥志、毅力,培養穩定與必勝決心
1強化全面性體能
2專項體能以肌力速度、耐力訓練為主
3間歇訓練(階梯、間歇、跑步沖刺、折返跑)
4循環重量訓練3次/周
比賽期
1月~4月
1利用專項體能強化專項技術
2個人專長技術、速度;攻擊威力殺傷力加強
3無氧耐力強化訓練
4比賽技巧及戰術訓練再強化
5克制對手專長之作戰技巧
6調整體、技能身心至最佳狀況
7比賽戰術,戰略研究應用
8避...跆拳道年度訓練計劃內容表
一、全年訓練計劃
期間\項目
重點
內容
備注
恢復期
5月~7月
1個人信心及穩定性的培養
2身體狀況及體重的調整
3檢討比賽缺失,擬定未來訓練方針
1專項體能提升
2肌力、速度、肌耐力加強
3越野賽跑3次/周
4重量訓練3次/周
5球類活動2次/周
准備期
7月~9月
1灌輸選手強烈的榮譽心及使命感
2加強專項體能
3基本技術強化
4攻防技術要領強化
5基本戰術應用強化
6訓練賽場經驗與韌性
1利用車胎、階梯、重量訓練強化肌力
2重量訓練2次/周
3越野訓練6次/周
4間歇訓練2次/周
鍛鍊期
9月~12月
1全般性體能強化
2專項體能、技術之強化
3戰術訓練的熟練
4加強主動、被動攻擊能力訓練
5比賽能力的控制
6個人專長優缺點及柔軟度的強化
7加強選手鬥志、毅力,培養穩定與必勝決心
1強化全面性體能
2專項體能以肌力速度、耐力訓練為主
3間歇訓練(階梯、間歇、跑步沖刺、折返跑)
4循環重量訓練3次/周
比賽期
1月~4月
1利用專項體能強化專項技術
2個人專長技術、速度;攻擊威力殺傷力加強
3無氧耐力強化訓練
4比賽技巧及戰術訓練再強化
5克制對手專長之作戰技巧
6調整體、技能身心至最佳狀況
7比賽戰術,戰略研究應用
8避免運動傷害
1速度、柔軟度強化
2反覆訓練2次/周
3重量訓練1次/周
4越野訓練2次/周

I. 跆拳道的技術和訓練方法

跆拳道是現代奧運會正式比賽項目之一,是一種主要使用手及腳進行格鬥或對抗的運動。跆拳道的技術訓練是在一定的身體素質和基本技術基礎上進行的、通過技術訓練,可以提高專項技術的熟練運用程度、技術的運用效果和掌握運用技術的實戰變化規律,從而達到提高專項運動成績的目的。那麼你知跆拳道的訓練方法有哪些嗎? 下面來一起看看吧!
1、自我訓練法
即自己進行專門的技術動作訓練,這種方法訓練可以使練習者自己用身心去休會和感覺動作、理解動作含義和目的。尋找技術方法的運動和變化規律。從而提高掌握技術、運用技術的能力。常用的具體方法有以下幾種:
(1)對鏡子練習法。即自己面對鏡子練習各種技術動作邊練習、邊自我觀察,通過個人的對鏡練習,可以正確地掌握基本動作,體會各種攻防的路線、方向、角度、力點等。同時,通過鏡子的反饋,可以及時糾正錯誤,建立良好的、正確的動作概念,並不斷強化形成正確的動力定型。
(2)模仿練習法 :模仿優秀運動員或有效技術組合進行技術練習。模仿法可以專門練習提高有特殊效果的技術動作。通過模仿,了解和掌握技術動作的特點和優勢,既利於自己運用,又利於自己從中發現規律,創造出新的技術組合。模仿的形式多種多樣,可以模仿單個技術動作也可以模仿組合技術動作:模仿練習的同時,可以請教練或同伴在旁邊臨督,發現問題及時糾正,利於改進和捉高。
2、配合練習法
通過和教練或同伴的配合,訓練基本技術和組十技術。這種方法比較靈活,練習時教練員或同伴可以做出多種不同的配合動作,訓練練習者的各種技術,提高其運動技術的效果和能力。
常採用以下的具體方法:
(1)、聽口令完成技術動作。練習者按教練員或同伴的不同口令,完成相應的技術動作。練習者處於准備狀態,當聽到教練員或同伴發出的口令。例如:"左橫蹋"、"右橫踢"、"左前蹋接右橫"、"右橫踢接左後旋踢"等時。練習者必須迅速、准確地完成相應的技術動作,這種練習既可練習技術動作,又可練習練習者的反應速度和動作速度。是一種比較有效的訓練方法。
(2)、踢腳靶練習法 :教練員或同伴手持腳靶,讓練習者進行攻擊性技術動作踢擊練習,踢靶練習可以先從固定靶丌始,練習固定位置們踢擊技術。熟練和具有一定的力度後,再進行移動靶的踢擊練習。踢移動靶時要遵循由慢到快、由簡到繁、由易到難、由個變到多變的原則。不斷提高練習難度,逐漸向實戰過渡。通過蹋靶練習,可以有效地提高練習者的反應速度。應變能力,動作靈敏協調性和攻防扛術動作的准確性,熟練掌握在不同情況下的擊打技術。提高攻擊效果。
(3)、踢組合靶練習:由4~6名同伴乒持不同高度、不同放置角度的固定靶,站在相距每人不超過兩米的兩條直線,讓練習各從一端踢向另一端。要求練習者根據靶位的高低和靶而的角度,選擇運州不同的方法踢擊。要求動作準確,擊打力度,聲音清脆宏亮,這是較為綜合的練習法。選擇運用和擊打效果有較高的要求。因而是提高技術訓練效果的最有效的方法。如果利用這種方法行移動靶的練習,難度更大,效果也更好。
3、增加難度訓練法
(1)、增加技術難度的訓練方法。在已經掌握動作規格的基礎上,在有干擾或進行其它練習時聽信號突然完成技術動作的練習方法:例如、給練習者規定,只要看到腳靶舉過頭頂,就用劈腿攻擊,練習叫教練員或同伴訓練習開先用中、低位腳靶練習橫踢、側踢或前踢技術動作,每踢2或3次,就突然將靶舉過頂一次或兩次,讓練習者突然問完成重點練習動作,增加技術的難度相突然性。
(2)、增加攻防難度的訓練方法。即利用比正常條件困難得多的練習條件,進行技術訓練的方法。這種方法有多種形式,例如,負重練習法;大強度練習法和同時的一對二練習法等,利用高難度或超重量的訓練,使運動員對技術有一個強化運用的過程。這樣對技術的理解和掌握更深刻。

J. 跆拳道訓練方法

你好!靈敏素質訓練靈敏是指運動員在各種復雜條件下,迅速、協調、准確、靈活的完成動作的能力。跆拳道要求運動員經常改變身體的位置和方向,如橫踢接後旋踢,或者連續橫踢等復雜動作,都要求運動員具有高度的靈活性、良好的判斷力、較快的反應速度和根據比賽中的實際情況調整身體方向和位置的能力。發展靈敏素質的主要練習手段:在兩人配合練習時,根據同伴的身體移動情況,進行各種的躲閃、突然進攻、迅速轉體等練習。各種變換方向追逐性的游戲。根據教練員發出的不同手勢迅速改變動作或疾跑、疾停或或向各個方向移動腳步。在迅速轉體後完成反向動作。將不同用力方向的單個動作組合起來進行練習。向各個方向的連續跳起。訓練靈敏的方法應經常變換,在訓練中要多採用與專項要求相一致的練習手段,並要結合各種手勢來提高運動員的判斷能力、靈活性、反應能力和控制身體平衡的能力。一般將靈敏素質訓練安排在訓練課主要部分的開始階段,在運動員體力充沛的狀態下進行,練習時間不宜過長,身體疲勞時不宜進行靈敏素質的訓練。

閱讀全文

與少兒跆拳道訓練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如何寫廣告文案的方法 瀏覽:388
腌制咸鴨蛋最簡單的方法視頻 瀏覽:130
對苯醌的含量分析方法 瀏覽:437
訓練寬背的方法 瀏覽:526
糾正孩子骨盆前傾的鍛煉方法 瀏覽:317
急性大腦中血管梗塞最佳治療方法 瀏覽:211
該用什麼方法釣鯉魚 瀏覽:497
失戀怎麼解決方法 瀏覽:798
空氣呼吸器的使用方法視頻 瀏覽:208
手機出現豎道怎麼簡單方法能排除 瀏覽:124
碳水化合物分離和鑒定的常用方法 瀏覽:502
拔火罐方法及技巧視頻 瀏覽:824
紅酒杯好壞的測量方法 瀏覽:252
藍瓶投放的正確方法 瀏覽:227
液壓衣櫃合頁安裝方法視頻 瀏覽:623
奶瓶清潔消毒常用方法 瀏覽:733
海蘋果的食用方法 瀏覽:2
如何判斷是否是重載方法 瀏覽:958
創新思維導圖的方法有哪些選擇題 瀏覽:376
大眾車怎麼更換電瓶方法 瀏覽:221